首页> 中国专利>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摘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1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87650.2

  • 发明设计人 金永良;兰先川;孙健;尤维;

    申请日2012-06-08

  • 分类号D04B15/90;

  • 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朱伟军

  •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北三环路丁坝段15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2: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9-18

    授权

    授权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4B15/90 申请日:2012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脑针织横编机上通常配备有主、副罗拉机构。副罗拉机构在电脑针织横编机上的具体位置对应于一对大体上呈八字形分布的前、后针床的正中央的下方,并且尽可能靠近于筒口处,也就是说要求其位置尽可能靠近筒口。关于筒口的概念可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225576A的说明书第7页第3段。主罗拉机构位于副罗拉机构的下方,由副罗拉机构将由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完成的织物在处于挟持状态下向下牵引给主罗拉机构,由主罗拉机构引出,最终供卷布辊卷取。

通过上面的说明可知,副罗拉机构是介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与主罗拉机构之间的过渡机构。之所以称副罗拉机构为过渡机构,是因为主罗拉机构既受到左、右针床(也可称前、后针床)之间的狭窄空间的限制,又受到自身结构的制约而无法在接近于前述的筒口处安装,除非在进入对编织物的正式编织之前先用废纱编织出一段足以供主罗拉机构牵引的废编织物(过渡编织物)。然而,预先用废纱编织一段废编织物的处置方式弊大于利,就弊而言,不仅影响编织效率,即耽误电脑针织横编机直接进入对织物的编织状态的时间,而且浪费废纱线,更为主要的弊端在于如果由主罗拉机构直接牵引编织物,那么因牵拉力的均匀性难以甚至根本无法保证,即无法在理想的适度张力下牵引织物,最终影响编织机构的正常编织工作,甚至使编织无法进行。

前述的副罗拉机构在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除了已提及的CN101225576A外,还有CN100554556C、CN2910975Y和CN1928182A,等等;前述的主罗拉机构同样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101215756A(针织横编机副罗拉机构的罗拉连接装置)和CN2905846Y(针织横编机副罗拉装置),等等,尽管CN101215756A和CN2905846Y的专利名称称作副罗拉装置,但其实质上扮演了主罗拉机构的作用。更为典型的如CN20137234Y(电脑针织横编机主罗拉)和CN202011954U(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压力调整机构)。

主罗拉机构工作时,在动力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使主罗拉机构的前、后卷布辊运动,由前述的副罗拉机构引出的织物被主罗拉机构的前、后卷布辊的协同作用而引出,供后续的卷布辊卷取。但是,周知的道理,在编织机构编织后的织物上时常沾附有诸如纤维毛绒、纱屑等杂物,这些杂物的去向大致有两处:一是沾染于前、后卷布辊上;二是从卷布辊上返回到编织物。前者而言,当顽固地沾染并绕及于前、后卷布辊上的前述杂物较严重时,那么会影响乃至损及前、后卷布辊,甚至出现无法卷布而导致电脑针织横编机停机,影响编织效率;就后者而言,会影响织物的质量,甚至破坏坯布。

目前即在本专利申请提出以前,使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厂商通常以建章立制的方式要求在线工作人员定期对主罗拉机构的前、后卷布辊实施手工清洁,此法虽能有效,但往往产生以下问题:其一,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其二,因工人的责任性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清洁效果;其三,如果疏于清洁,那么前述的便故态复萌。

本申请人认为,上述问题应当归咎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生产厂商,而不应当由使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厂商处置,更具体地讲,由于主罗拉机构的结构设计存在欠缺才导致了前述问题的产生。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持久地保障前、后卷布辊的清洁效果而藉以避免来自于织物上的毛绒纱屑之类的杂物沾染于前、后卷布辊并且杜绝杂物返回至织物而影响织物的质量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的防缠纱装置,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包括彼此配合的前、后卷布辊、用于对前卷布辊调整而藉以使前卷布辊朝着后卷布辊的方向贴靠或背离后卷布辊的方向位移的前卷布辊压力调整架和用于支承后卷布辊的摆杆的摆杆支承轴,所述的防缠纱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的前卷布辊清洁的前卷布辊自清洁机构和用于对所述的后卷布辊清洁的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前卷布辊自清洁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前卷布辊压力调整架上,并且与前卷布辊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接触,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摆杆支承轴上,并且与后卷布辊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卷布辊自清洁机构包括一前卷布辊毛刷、一前卷布辊毛刷座和一对前卷布辊毛刷压板,前卷布辊毛刷座与所述前卷布辊压力调整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前卷布辊毛刷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支承在一对前卷布辊毛刷压板中的其中一个前卷布辊毛刷压板上,而前卷布辊毛刷的另一端支承在一对前卷布辊毛刷压板中的另一个前卷布辊毛刷压板上,一对前卷布辊毛刷压板与所述的前卷布辊毛刷座固定,其中:所述的前卷布辊毛刷与所述的前卷布辊的下部接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包括后卷布辊毛刷、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和一对夹座固定套,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分别配置在后卷布辊毛刷的两端,并且与一对夹座固定套固定,而夹座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的摆杆支承轴上,其中:所述的后卷布辊毛刷与所述的后卷布辊的下部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主罗拉机构处于工作状态下,由前、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分别给主罗拉机构的前、后卷布辊实施清洁,因而来自于织物上的毛绒纱屑之类的杂物不会沾附于前、后卷布辊上,并且可杜绝杂物返回至织物,以确保织物坯布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在图1中给出了与公知技术相同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主罗拉机构,该主罗拉机构包括前、后卷布辊1、2,该前、后卷布辊1、2彼此配合,前卷布辊1由一组转动地设置在前卷布辊轴11上的复数个前卷布轮组合构成,后卷布辊2同样由一组转动地设置在后卷布辊轴22上的复数个后卷布轮组合构成,并且在该后卷布辊轴22上设有一组摆杆21。前卷布辊压力调整架3与前卷布辊1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相对应,而摆杆支承轴4与后卷布辊2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相对应。前述的前卷布辊压力调整架3的功用是使前卷布辊1朝着后卷布辊2的方向位移或者朝着背离后卷布辊2的方向位移。

由于上述主罗拉机构2的结构属于先有技术,例如可详细参见前述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011954U以及CN202011954U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CN1012115756A、CN2905846Y和CN201372347Y,等等,因此申请人不再对此展开描述。此外,依据公知常识,上述主罗拉机构安装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座上,对应于一对针床的下方(图2示)。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为前述的前卷布辊1配套有一前卷布辊自清洁机构5,以及为前述的后卷布辊2配套有一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6。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前卷布辊自清洁机构5包括前卷布辊毛刷51、前卷布辊毛刷座52和一对前卷布辊毛刷压板53,前卷布辊毛刷座52的横截面形状优选呈英文字母的L形,用第一螺钉521与前述的横截面形状同样优选呈L形的前卷布辊压力调整架3固定。前卷布辊毛刷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各由前卷布辊毛刷压板53通过第二螺钉531以夹持(即夹住)状态固定在前述的前卷布辊毛刷座52上。具体是:将第二螺钉531穿过开设在前卷布辊毛刷夹板53上的螺钉孔并且进而旋入开设于前卷布辊毛刷座52上的固定螺钉孔522内。当然,前导布辊毛刷51与前卷布辊毛刷座52的固定方式并不受到本实施例的限制。由图所示,前卷布辊毛刷51的刷毛朝向上,并且与前卷布辊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接触。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6包括后卷布辊毛刷61、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和一对夹座固定套63,后卷布辊毛刷6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中的其中一个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嵌固,而后卷布辊6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中的另一个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嵌固,一对夹座固定套63中的其中一个夹座固定套63通过第三螺钉631固定在前述的摆杆支承轴4的一端,而另一个夹座固定套63固定在摆杆支承轴4的另一端。前述的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中的其中一个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连同后卷布辊毛刷61的一端通过第四螺钉621与一对夹座固定套63中的其中一个夹座固定套63固定,而一对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中的另一个后卷布辊毛刷夹座62连同后卷布辊毛刷61的另一端同样通过第四螺钉621与一对夹座固定套63中的另一个夹座固定套63固定。其中,后卷布辊毛刷61的刷毛朝向上,并且与后卷布辊2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接触。

请参见图2,在电脑针织横编机工作状态下,由编织机构编织的织物7率先由副罗拉机构8引出,并且进入到主罗拉机构的前述前、后卷布辊1、2之间,即由前、后卷布辊1、2的协同作用而将织物7向下牵引,以供后道的卷布辊卷取。在该过程中,由前卷布辊自清洁机构5的前卷布辊毛刷51对前卷布辊1清刷,同时由后卷布辊自清洁机构6的后卷布辊毛刷61对后卷布辊2清刷,从而可确保前、后卷布辊1、2的清洁,不会出现本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的技术问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