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其包括:黄连、胡芦巴、络石藤、预知子、救必应、茯苓、蒲公英、槲寄生、夏天无、甘草、党参、栀子、山药、芦根、苏木、杠板归、野菊花、附子和石斛。采用本发明的新型中药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这种新型中药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变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并且服用方便又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及鼓室置管等所致之副作用及后遗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710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永团;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52392.4

  • 发明设计人 李永团;迟晓艳;

    申请日2012-05-08

  • 分类号A61K36/899;A61P27/1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011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胶州路1号青岛市市立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8: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9 授权公告日:20130911 终止日期:20140508 申请日:201205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9-11

    授权

    授权

  • 2013-02-2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9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128 申请日:201205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 申请日:2012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 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卡他性中耳炎又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浆液性中耳炎及胶耳等,是临床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国内 成人发病率为2.16%,儿童为2.15%。一般病程早期中耳渗出液为浆性, 稀薄,呈水样;病程较长者以黏液性为多,黏稠,混浊,甚至如胶冻状;如 迁延日久,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为终末期病变-粘连性中耳炎,将造成长期听 力下降、耳鸣等,治疗较为棘手,尤其对小儿患者若不能配合治疗甚至造成 听力永久性损害。

卡他性中耳炎多因患者咽鼓管阻塞,致中耳负压、使中耳粘膜内静脉扩 张、瘀血、渗出、鼓室粘膜充血、肿胀、继而发生增生性改变,粘膜肥厚、 圆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结构粘连导致耳胀、听力下降。

卡他性中耳炎在急性期治疗较易痊愈,但急性期过后,往往炎症迁延, 积液难消,组织增生,因此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较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更难以治 疗。

西医在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上大多采用全身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 组胺药、局部用黏膜血管收缩剂滴鼻、鼓膜穿刺抽液及置管术等,有一定疗 效,但不够理想。长期使用抗生术、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鼓膜置管 可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继发性胆脂瘤、永久性鼓膜穿孔、鼓室硬化等并 发症,并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问题。

中医学无卡他性中耳炎病名,据其临床特点,归属于中医学之耳胀、耳 闭范畴。中医药对调整咽鼓管功能、提高咽鼓管纤毛运动能力,阻止中耳黏 膜纤维组织及瘢痕增生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消除耳胀耳闭症状,提高听力, 较西医有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慢 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这种新型中药在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方面比一般 抗感染、抗过敏的西药尤有长处,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变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 并且服用方便又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及鼓室置管等所致之副作用及 后遗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 其包括:黄连、胡芦巴、络石藤、预知子、救必应、茯苓、蒲公英、槲寄生、 夏天无、甘草、党参、栀子、山药、芦根、苏木、杠板归、野菊花、附子和 石斛。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

黄连100~110重量份、胡芦巴10~20重量份、络石藤20~30重量份、 预知子10~20重量份、救必应30~40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蒲公英 50~60重量份、槲寄生20~30重量份、夏天无20~30重量份、甘草30~40 重量份、党参20~30重量份、栀子40~50重量份、山药20~30重量份、芦 根20~30重量份、苏木10~20重量份、杠板归10~20重量份、野菊花20~ 30重量份、附子10~20重量份和石斛20~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

黄连105~110重量份、胡芦巴15~20重量份、络石藤25~30重量份、 预知子15~20重量份、救必应35~40重量份、茯苓15~20重量份、蒲公英 55~60重量份、槲寄生25~30重量份、夏天无25~30重量份、甘草35~40 重量份、党参25~30重量份、栀子45~50重量份、山药25~30重量份、芦 根25~30重量份、苏木15~20重量份、杠板归15~20重量份、野菊花25~ 30重量份、附子15~20重量份和石斛25~30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还可以加入桃仁和红花,所述桃仁和红花加入的量分 别为桃仁5~10重量份,红花5~1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煎剂时,其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 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 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 2~4倍;

第四步,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 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 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 2~4倍;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 浓缩除去水,干燥,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20目;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所述微 晶纤维素在所述片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所述淀粉在所述片剂中 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1000 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 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 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 2~4倍;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 浓缩除去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 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瓶或包装盒分装,每5~ 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新型中药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这种新型中药可以有效 地阻止病变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并且服用方便又可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 激素及鼓室置管等所致之副作用及后遗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中医学认为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病机为素有肝胆经气不舒,复感湿 浊之邪,停聚耳窍,阻塞经脉,气血滞留;或肝气横逆犯脾,致脾失健运, 水湿内停,湿浊上扰,停聚耳窍,或日久滞留不去,阻于脉络,窍络闭塞, 气滞血瘀而致本病,治疗以祛湿化浊、行气活血通窍为原则。

基于上述理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其包 括:黄连、胡芦巴、络石藤、预知子、救必应、茯苓、蒲公英、槲寄生、夏 天无、甘草、党参、栀子、山药、芦根、苏木、杠板归、野菊花、附子和石 斛。

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

黄连100~110重量份、胡芦巴10~20重量份、络石藤20~30重量份、 预知子10~20重量份、救必应30~40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蒲公英 50~60重量份、槲寄生20~30重量份、夏天无20~30重量份、甘草30~40 重量份、党参20~30重量份、栀子40~50重量份、山药20~30重量份、芦 根20~30重量份、苏木10~20重量份、杠板归10~20重量份、野菊花20~ 30重量份、附子10~20重量份和石斛20~30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

黄连105~110重量份、胡芦巴15~20重量份、络石藤25~30重量份、 预知子15~20重量份、救必应35~40重量份、茯苓15~20重量份、蒲公英 55~60重量份、槲寄生25~30重量份、夏天无25~30重量份、甘草35~40 重量份、党参25~30重量份、栀子45~50重量份、山药25~30重量份、芦 根25~30重量份、苏木15~20重量份、杠板归15~20重量份、野菊花25~ 30重量份、附子15~20重量份和石斛25~30重量份。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在所述中药中加入桃仁和红花,所述桃仁和红 花加入的量分别为桃仁5~10重量份,红花5~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桃 仁7~10重量份,红花7~10重量份。

所述各组分的药理如下: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 泻火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 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 湿疮,耳道流脓等证,现代医学证明,对革兰氏阳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 用,可用于治疗中耳炎。

胡芦巴:性温,味苦,具有补肾阳,祛寒湿的功效,主治寒疝,腹胁胀 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等证,《本草正义》:胡芦巴,乃温养下焦, 疏泄寒气之药,后人以治疝瘕、脚气等证,必系真阳式微,水寒气滞者为宜, 苟挟温邪,即为大忌。

络石藤:性微寒,味苦,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热 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等证。《纲目》:络石, 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 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耳。

预知子:味苦,性寒,归肝、胆、胃、膀胱经,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 痛,散结利尿的功效,主治脘胁胀痛,痛经闭经,痰核痞块,小便不利等证。

救必应:性寒,味苦,入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 痛的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署湿泄泻、黄疸、痢疾、 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疹、疮疖。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膀胱、心经,有渗湿利水、健脾宁 心的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蕴结之热淋,脾虚湿 困之食少便溏、痰饮停滞、癫痫等证,茯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具 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 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的治疗,对乳痈效果尤其显著, 亦可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证。

槲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的 功效,主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 打损伤等证。

夏天无:味苦、微辛,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 功效,主治中风偏瘫,跌扑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证。

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 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纳呆,乏力,能缓 解腹中拘挛性疼痛等证。

党参:味甘,性平,归肺、脾经,具有补气益脾,养血生津的功效,主 治脾肺气虚或气血两虚之倦怠乏力、气短,咳嗽自汗等症状,党参长于补脾 养胃,调理中焦,兼有养血的作用,其性平,健脾运而不燥;滋味阴而不湿, 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新陈代谢, 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具有除烦泻火、疏肝解郁、清热 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主治温热病热郁胸脘之心烦不安、烦扰不宁,肝郁 不舒或肝经有热之头晕目眩,胸胁疼痛,目赤咽干,湿热黄疸,气滞血瘀之 脘腹胀痛等证。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养胃,益肺固肾,养阴 生津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之食少纳差,脘闷腹泻等证。

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肺胃热,利尿,开郁涤痰,养 阴生津的功效,主治温热病入营分之烦热口渴,舌燥津少,麻疹之疹出不透, 热邪犯肺之咳嗽咳痰,肺痈之咳嗽吐脓,湿热阻滞于胃之呕吐呃逆等证。

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的功效,主治血淤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疮毒 等证。

杠板归:味酸,性微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 咳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 疹等证。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 功效,主治疔疮,痈疽,瘰疠、丹毒,湿疹,疥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眩晕头痛,目赤热痛等证,野菊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 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 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阳气衰微欲脱,大汗肢冷,脉微;肾阳虚弱, 阳痿尿频,宫寒不孕;脾肾阳虚,脘腹冷痛,便溏腹泻;阳虚水肿,小便不 利;风寒湿痹,肢节冷痛等证。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作用, 用于热伤津液,低热烦渴,舌红少苔,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呕逆少食,胃 脘隐痛,舌光少苔,肾阴不足,视物昏花等证。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等证。

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用 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煎剂时,其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 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 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 2~4倍;

第四步,合并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 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 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 2~4倍;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 浓缩除去水,干燥,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20目;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微晶纤维素和淀粉,所述微 晶纤维素在所述片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2%、所述淀粉在所述片剂中 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1000 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 煮,煎煮时间为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 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 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 2~4倍;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 浓缩除去水,干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 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混匀,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瓶或包装盒分装, 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 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 施。

实施例1本发明中药的蓄积毒性试验

实验药物:

将黄连110g、胡芦巴20g、络石藤30g、预知子20g、救必应40g、茯 苓20g、蒲公英60g、槲寄生30g、夏天无30g、甘草40g、党参30g、栀子 50g、山药30g、芦根30g、苏木20g、杠板归20g、野菊花30g、附子20g和 石斛30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2000g冷水中浸泡12小时,以 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 的滤渣再次加入4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 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剂。

试验方法:

选用雌性SD大鼠132只,SPF级,体重80~100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 动物中心提供,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煎剂 低、高剂量组(6.4、57.6g生药/kg),每组44只。给药组每天予以受试药一次, 连续给药3个月、6个月及恢复期(停药1个月)后分别处死对照组、低、中、 高剂量组大鼠各11只,共33只。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体 重变化、摄食饮水量,给药后3、6个月和停药1个月(恢复期)进行血液学(RBC、 HCT、MCV、MCH、MCHC、HB、PLT、CT、WBC及分类、网织红细胞、 凝血时间等)和血清生化(AST、ALT、ALP、Glu、BUN、Crea、TP、T.BIL、 ALB、GLOB、A/G、TG、CHOL等)、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检查。 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增长均 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在给药3、6个月以及停药1个月后血液学 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 未见与药物相关的病理学变化。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2、 1634倍,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低、高两个剂量(6.4、57.6g 生药/kg)连续3、6个月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 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因此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长期毒 性低,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高。

实施例2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片剂

将黄连105g、胡芦巴15g、络石藤25g、预知子15g、救必应35g、茯苓 15g、蒲公英55g、槲寄生25g、夏天无25g、甘草35g、党参25g、栀子45g、 山药25g、芦根25g、苏木15g、杠板归15g、野菊花25g、附子15g和石斛 25g、桃仁7g、红花7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800g冷水中浸 泡9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 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2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 滤液,将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 干燥,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120目,在所获得的粉末中,加入18g 微晶纤维素和200g淀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整粒,压片,制成1000 片。

实施例3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煎剂

将黄连110g、胡芦巴20g、络石藤30g、预知子20g、救必应40g、茯 苓20g、蒲公英60g、槲寄生30g、夏天无30g、甘草40g、党参30g、栀子 50g、山药30g、芦根30g、苏木20g、杠板归20g、野菊花30g、附子20g和 石斛30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2000g冷水中浸泡12小时,以 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 的滤渣再次加入4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合并 两次滤液,获得所述煎剂。

实施例4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散剂

将黄连105g、胡芦巴15g、络石藤25g、预知子15g、救必应35g、茯苓 15g、蒲公英55g、槲寄生25g、夏天无25g、甘草35g、党参25g、栀子45g、 山药25g、芦根25g、苏木15g、杠板归15g、野菊花25g、附子15g和石斛 25g、桃仁7g、红花7g混合,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800g冷水中浸 泡9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 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200g冷水中,以文火煎煮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 滤液,将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 粉碎成粉末,粒度为120目,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200g的淀粉, 混匀,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瓶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

临床实验

1.1临床资料

102例患者依就诊顺序随机(按2∶1)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89耳), 男33例,女35例;年龄5~63岁,平均22.65岁;病程0.5~2天;单耳47例, 双耳21例;病情程度:轻度16耳,中度49耳,重度24耳;其中有耳胀 闷者61耳,耳痛者45耳,有积液者3耳,伴耳鸣41耳,听力减退28耳。 对照组34例(44耳),男、女各17例;年龄5~57岁,平均21.92岁;病程 0.5~2天;单耳24例,双耳10例;病情程度:轻度8耳,中度25耳, 重度11耳;其中有耳胀闷者31耳,耳痛者26耳,有积液者1耳,伴耳鸣 15耳,听力减退13耳。以上资料经统计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煎剂,每次50ml,每日3次,儿重减 半,对照组用头孢氨苄片,成人每次0.5g,儿童0.25g,每天3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7天。于第2、4、7天复诊记录各项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用Ri dit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1.4结果

1.4.1疗效判定标准及疗效

显效:耳堵、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提高至正常;纯音测听检测骨气导差在 10dB以内;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型曲线,峰值为0.3~1.5mm。镫骨 肌反射引出。有效:耳堵、耳鸣症状减轻,听力有提高;纯音测听检测气导较 治疗前提高10~15dB,但未达到正常,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s型曲线, 峰值较正常偏低。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各项检查无明显改善显效加有效 为总有效率。

1.4.2结果,见表1,提示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经Ridit检验差异 无显著性。

表1两组疗效结果评价

  组别   耳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89耳   75   12   2   97.8%   对照组   44耳   21   14   9   79.5%

起效时间(服药后耳胀闷或耳痛开始减轻时间):治疗组(20.06±8.67)h, 对照组(27.96±10.33)h,治疗组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

对两组成人18例(22耳,其中治疗组14耳,对照组8耳)患者纯音电测 听力检查属传导性聋进行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 听力改变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治疗后听力也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

对两组19耳(治疗组12耳,对照组7耳)鼓室负压值作治疗前后测定 结果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鼓室负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值 差异无显著性。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与鼓室压值测定结果比较

  组别   听力(dB)   鼓室压值(dapa)   治疗组   治疗前   21.96±7.45(14)   -168.75±75.069(12)   治疗后   17.59±10.2**(14)   -76.25±66.27*(12)   差值   4.38±8.50  96.82±44.99   对照组   治疗前   19.84±8.25(8)   -135.71±33.10(7)   治疗后   16.41±10.45(8)   -65.83±68.88*(7)   差值   3.44±7.72   86.00±34.84

注:与本组治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差值比较,P<0.05;()内为 耳数。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 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 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 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 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