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一般采用氧氟沙星,其存在的缺点是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青木香、郁金、柚、枳实、橙子、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白术、黄芪、孩儿参、大枣、黄精、狼把草、棉花根、熟地、当归、白芍、香附、木香、乌药、青皮、白豆菀、川楝子、香橼皮、沉香、玫瑰花、枸橼、佛手和甘草,将以上35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疗程短,治愈率高。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316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艳霞;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95439.8

  • 发明设计人 张艳霞;

    申请日2012-04-02

  • 分类号A61K36/9066;A61P1/00;A61K35/64;

  • 代理机构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左建华

  • 地址 272051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岱路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4: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30710 终止日期:20140402 申请日:201204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7-10

    授权

    授权

  • 2013-07-0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40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2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一般采用:1、氧氟沙星:①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②偶见头痛、失眠、肝功能一过性改变。2、阿米卡星:肾毒性与耳毒症必然存在。偶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皮疹、震颤、感觉异常、关节疼痛、嗜酸粒细胞增多、贫血及低血压等。3、诺氟沙星:①胃肠道症状多见;②皮疹、白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③有报告可影响未成熟动物的软骨发育,故幼儿慎用。4、核糖霉素:偶见皮疹、头痛、麻木、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注射局部疼痛。5、异帕米星:偶见皮疹、瘙痒、发热、麻木、耳鸣、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加、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6、卡那霉素:本品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因以前庭损害为主,故比较严重),为此对老年人、孕妇(可影响胎儿)必须高度警惕为妥;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7、庆大霉素:①在治疗剂量时,本品以听力损害为主,但不宜大量或长期应用;②肾毒性较强。8、小诺米星:①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能引起听神经和肾脏毒害;②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等变态反应,对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忌用;③肾功能减退及老年人慎用;④肝功能异常及孕妇慎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制备方法。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是泄泻,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病因病机: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肝失疏泄,而发本病。  

临床表现: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青木香9重量份、郁金9重量份、柚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橙子6重量份、夏枯草9重量份、青葙子6重量份、密蒙花3重量份、谷精草3重量份、木贼草6重量份、菊花12重量份、薄荷12重量份、蝉蜕9重量份、白术9重量份、黄芪6重量份、孩儿参6重量份、大枣9重量份、黄精9重量份、狼把草9重量份、棉花根6重量份、熟地9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白芍6重量份、香附6重量份、木香9重量份、乌药6重量份、青皮6重量份、白豆菀6重量份、川楝子9重量份、香橼皮9重量份、沉香6重量份、玫瑰花6重量份、枸橼9重量份、佛手6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35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35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青木香、郁金、柚、枳实、橙子、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以上13味药具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清热燥湿、解毒辟秽、散结消肿、清热养肝之功效。在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白术、黄芪、孩儿参、大枣、黄精、狼把草、棉花根、熟地、当归、白芍、香附、木香、乌药、青皮、白豆菀、川楝子、香橼皮、沉香、玫瑰花、枸橼,以上20味药具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养心安神,理气、行气之功效。在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佛手:辛、苦、酸,温。入肝、胃二经。止咳化痰,理气开胃。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青木香、郁金、柚、枳实、橙子、夏枯草、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菊花、薄荷、蝉蜕、白术、黄芪、孩儿参、大枣、黄精、狼把草、棉花根、熟地、当归、白芍、香附、木香、乌药、青皮、白豆菀、川楝子、香橼皮、沉香、玫瑰花、枸橼、佛手、甘草,这35配伍应用,共同起到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清热燥湿、解毒辟秽、散结消肿、清热养肝、补脾益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养心安神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最佳配方。青木香:辛、苦,寒。入肝、胃二经。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清热燥湿、解毒辟秽。郁金:辛、苦,寒。入心、肺、肝三经。行气解郁、活血破瘀、凉血清心、凉血止血、利胆退黄。柚:辛、甘、酸,寒。入肝、脾、胃三经。理气宽中、化痰止咳、解酒毒。枳实:苦、辛、微酸,微寒。入脾、胃、肝、心四经。破气消积、化痰消痞、理气达郁、逐水消肿、治疗风疹苦痒、脱肛阴挺。橙子:酸,凉,无毒。入肺、肝、胃三经。和胃降逆、宽胸开结、消瘿、杀鱼蟹之毒。夏枯草:苦;寒;辛;入肝、胆、脾经。清肝泄火、清热散结。青葙子:苦,凉。入肝经。清肝、镇肝,清肝明目、清热燥湿、祛风热。密蒙花:甘,寒。入肝经。清肝退翳,养肝明目,疏风凉血清热。谷精草:辛、甘,凉。入肝、胃经。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疗血热出血。木贼草:甘、苦,平。入肺、肝、胆经。疏风清热,明目退翳,凉血止血。菊花:微寒;甘、苦;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薄荷:辛;凉;无毒,归肺、肝经。清热解表、清利头目、治疗肝气郁滞、透疹。蝉蜕:甘,寒,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祛风止痉。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孩儿参:甘、微苦、微温。入脾、肺经,益气生津。大枣:甘、苦,温。入脾、胃、心、肝经。补脾和营,益血止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黄精:甘,苦,平。入脾、肺、肾经。补中益气,养阴润肺。狼把草:苦,平。入脾、肺、大肠经。补气,清热消滞。棉花根:甘,温,入脾、肝、肺经。补气和血。熟地:苦,微温。入心、肝、肾经。补血调经,滋肾育阴。当归:甘、辛、苦、温。入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补血敛阴,柔肝止痛,润肠通便。香附:辛、微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木香:辛、苦,温。入脾、胃、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胃消食。乌药: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青皮:苦、辛、温。入肝、胆经。疏肝破气,散积化滞。白豆菀:辛,温。入肺、脾、胃经。行气止痛,化湿消痞,温胃止呕。川楝子:苦,寒。入肝、胃、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驱虫。香橼皮:辛、微苦、酸、温。入肝、脾、肺经。理气止痛,宽胸化痰。沉香:辛、苦,温,入脾、胃、肾经。行气止痛,降逆平喘,温中止呕。玫瑰花:甘、微苦,温。入肝、脾经。行气活血,疏肝止痛。枸橼:辛、苦、平。入肝、胃经。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佛手:辛、苦、酸、温。入肝、脾、胃、肺经。理气止痛,健胃止呕。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取青木香9g、郁金9g、柚6g、枳实9g、橙子6g、夏枯草9g、青葙子6g、密蒙花3g、谷精草3g、木贼草6g、菊花12g、薄荷12g、蝉蜕9g、白术9g、黄芪6g、孩儿参6g、大枣9g、黄精9g、狼把草9g、棉花根6g、熟地9g、当归9g、白芍6g、香附6g、木香9g、乌药6g、青皮6g、白豆菀6g、川楝子9g、香橼皮9g、沉香6g、玫瑰花6g、枸橼9g、佛手6g和甘草9g,以上35味药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90毫升,当肝气乘脾型结肠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 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

329例肝气乘脾型结肠炎患者中,男性138例,占41.95%;女性191例,占58.05%。女性多于男性。

表一、329例肝气乘脾型结肠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年龄(岁)17~2021~3031~5051~56例数121791353百分比3.65%54.41%41.03%0.91%

表二、329例肝气乘脾型结肠炎患者疗效表

疗效治愈好转无效例数3272百分比99.39%0.61%

表三、329例肝气乘脾型结肠炎患者疗程表

治疗天数3~67~1011~1516~26例数121991135百分比3.65%60.49%34.35%1.51%

表四、329例肝气乘脾型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