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摘要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所述饵料或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或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该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既能防治家白蚁又能防治土栖白蚁,药物没有与土壤和空气接触,污染少、毒饵的活性好、引诱力强、杀灭效果好,同时可避免诱杀药被小动物入侵,整个饵站的体积小,携带和施设方便,经济实用,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施设简便、安全、诱杀效果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131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柳州市白蚁防治所;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96249.8

  • 发明设计人 覃立微;黄坚;

    申请日2012-04-02

  • 分类号A01M1/02(20060101);A01M1/20(20060101);

  • 代理机构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志华

  • 地址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飞鹅二路23号荣兴大厦三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6: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M1/02 授权公告日:20140402 终止日期:20190402 申请日:201204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4-02

    授权

    授权

  • 2014-03-0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M1/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40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M1/02 申请日:2012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防治诱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

背景技术

以白蚁诱杀技术、饵剂技术为基础的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正在成为国内外白蚁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白蚁监测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在白蚁活动区域或潜在的活动区域安装监测装置,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一旦监测到白蚁,可通过投放饵剂、喷粉、TTR等方式对白蚁进行控制杀灭,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可重新在监测装置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以这种监测诱集——杀灭(控制)——监测的循环作用方式,实现对目标区域的持续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没有理想的监测装置及相应的饵料和饵剂和更安全有效的诱杀方法;

2.国内外用于控制灭杀白蚁的饵剂载体一般为片剂、颗粒剂、块剂、糊剂、水剂、胶饵等,这类饵剂载体虽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但是:饵剂的湿度不容易保持,影响白蚁的取食;容易发霉失效;白蚁入侵饵剂的时间过长,取食饵剂的白蚁数量偏少,控制杀灭效果不理想;饵剂容易遭到小动物的入侵干扰等;

3.防治对象不全面,多数装置仅能防治家白蚁,而同样危害严重的土栖白蚁却无法控制,这两种白蚁都是我国主要危害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一种有效的白蚁监测诱杀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筒体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为方形,其上下大小或相同或为上大下小

所述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所述饵剂为一诱杀板,诱杀板的形状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诱杀板的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

所述盲孔或开在部分边侧面上,或开在所有边侧面上,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

所述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所述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的盖。

其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作饵料:

A.制作家白蚁饵料: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松木,制成薄板,薄板长×宽×高为:10~15 cm×5~10 cm×1~3cm;

B.制作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为:5~8 cm×3~6 cm×2cm;

(2)制作饵剂:

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用有效成分为0.05% 的啶虫脒溶液侵泡草纸、自然晾干制成毒饵

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扁形松木板板体厚度为1~5cm,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或开在多个侧面上,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将步骤A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

      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用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摩利桉树皮40%~50%,大叶桉树皮40%~50%,白蚁巢粉5%~10%;

D.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取一段干爽竹段,两端有竹节,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填充口,将步骤C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3)投放诱杀饵料:

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将饵站盖好,装有家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4)埋设饵站: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每间隔10~20cm埋设一个饵站,埋设深度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

(5)投放白蚁饵剂:当监测到白蚁后,开始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对白蚁进行控制诱杀,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待白蚁群体被消灭后,重新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发明之饵剂载体采用诱杀板或诱杀筒填充诱杀药物代替片剂、颗粒剂、块剂、糊剂、水剂、胶饵等作为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采用的松木板体和竹筒对白蚁具有天然的引诱力,环保性和持效性好,诱杀药物填塞在诱杀板的盲孔或诱杀筒内腔内,药物没有与土壤和空气直接接触,既可保持毒饵的水分,不至干燥、保持药物的活性和引诱力、提高药物的使用浓度和杀灭效果、延长药效期,又可减少污染。

2.常规饵剂由于含糖等成分容易引起小动物入侵,本发明之饵站带有密封盖,只在筒壁设置供白蚁进入的小孔或孔缝,诱杀药物藏于诱杀板盲孔或诱杀筒内腔内,故可有效避免诱杀药被小动物入侵,确保对白蚁的灭杀。

3.本发明之诱杀板或诱杀筒以及整个饵站的体积小,携带和施设方便 ,不受场地限制,省工省力;所采用的饵料和饵剂诱集效果好、诱杀力强。诱杀板采用普通松木板作为板体,诱杀筒采用普通竹子或木头作为筒体,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既环保又经济。

4.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施设简便、安全、既能防治家白蚁又能防治土栖白蚁,诱杀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及白蚁监测诱杀方法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之饵站结构示意图(圆筒形):

图1-主视图,图2-俯视图;

图3~图4:本发明实施例二之饵站结构示意图(方形):

图3-主视图,图4-俯视图;

图5~图6:本发明实施例三之饵站结构示意图(上大下小圆台形):

图5-主视图,图6-俯视图;

图7~图8:诱杀板结构示意图(形状为方形):

图7-圆形盲孔,图8-方形盲孔;

图9:诱杀板结构示意图(形状为圆形,圆形盲孔);

图10:诱杀筒结构示意图;

图11:土栖白蚁饵料示意图。

图中:

1—饵站,10—饵站体,11—孔缝,12—饵站盖, 13—支架, 2—饵料, 3—饵剂,31—诱杀板,310—盲孔,32—诱杀筒,321—诱杀筒填充口,322—填充口盖, 323—竹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所述监测控制装置包括饵站以及安置在饵站内的饵剂和饵料,所述饵站为带顶盖的筒体,筒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夹持饵剂、饵料的支架,筒体侧壁上设有供白蚁进出的小孔或孔缝。

所述饵站选成塑料材质制成,其尺寸直径(或边长)为:10~20cm,高:10~15cm;

筒体为上下大小相同的圆筒(参见附图1~附图2)

所述家白蚁饵料为长方形的干爽松木板,所述家白蚁饵剂为一诱杀板,诱杀板的形状为方形,诱杀板的四边侧面上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圆形盲孔,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盲孔内填塞诱杀药物(参见附图7)。

所述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所述土栖白蚁饵剂为竹质密封诱杀筒,诱杀筒筒体的一端设有一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填充口和将填充口封闭的盖,诱杀筒内填塞诱杀药物(参见附图10~附图11)。

本实施例中,在饵站中安置干爽松木板和一诱杀板时用于诱杀家白蚁,安置摩利桉树皮粉草纸包和诱杀筒时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实施例二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所述饵站筒体为上下大小相同的方筒(参见附图3~附图4)

实施例三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所述饵站筒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筒(参见附图5~附图6)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饵站筒做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规格,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作为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变换:

所述饵站筒体也可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或为上大下小的方台形饵站可根据需要制成不同尺寸的大小规格;

所述诱杀板的盲孔也可开在部分边侧面上,盲孔的形状可为方孔;孔与孔之间距离、孔的深度以及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可根据板体的大小依次在3~10cm、4~10cm、0.5~2cm的范围内选定;

所述土栖白蚁饵料也可用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土栖白蚁饵料的大小可根据饵站的大小选用,其长×宽×高尺寸一般为:5~8 cm×3~6 cm×2cm;

实施例四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作饵料:

A.家白蚁饵料: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松木制成薄板,其长×宽×高为:10~15 cm×5~10 cm×1~3cm;

B.土栖白蚁饵料:用摩利桉树皮或大叶桉树皮粉碎后,用草纸包成一个长方体,其长×宽×高为:5~8 cm×3~6 cm×2cm;

(2)制作饵剂:

A.制作家白蚁诱杀药物:用有效成分为0.05%的 啶虫脒液侵泡草纸、自然晾干制成毒饵;

B.制作家白蚁饵剂—诱杀板:选用含水量在12%以下干燥扁形松木板,扁形松木板板体厚度为1~5cm,板体的形状或为多边形或为圆体或椭圆形,诱杀板具体尺寸根据所用的饵站大小而定,以能宽松的装入饵站为宜,板体的边侧面上开有用于填塞诱杀药物的盲孔,盲孔或开在一个侧面上,或开在多个侧面上,孔与孔之间距离为3~10cm,盲孔或为圆孔或为方孔,孔的深度为4~10cm,孔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为0.5~2cm,将步骤A制成的家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盲孔内;

C.制作土栖白蚁诱杀药物:用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制成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算为:摩利桉树皮40%~50%,大叶桉树皮40%~50%,白蚁巢粉5%~10%;

D.制作土栖白蚁饵剂—诱杀筒:取一段干爽竹段,两端有竹节,在一端靠近竹节处开一填充口,将步骤C制成的土栖白蚁诱杀药物填塞在竹筒内,将填充口盖好密封;

(3)投放诱杀饵料:将上述饵料安置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饵站内的支架上夹持固定,将饵站盖好,装有家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家白蚁,装有土栖白蚁饵料的饵站用于诱杀土栖白蚁;

(4)埋设饵站:将饵站埋设于白蚁活动区域,每间隔10~20cm埋设一个饵站,埋设深度一般以盖顶与地面相平为准,对白蚁进行监测、诱集;

(5)一旦监测到白蚁,投放白蚁饵剂诱杀板或诱杀筒,对白蚁进行控制诱杀,诱杀板用于诱杀家白蚁,诱杀筒用于诱杀土栖白蚁;待监测到的白蚁群体被消灭后,重新在饵站中放入监测诱集材料对白蚁活动进行监测。

 

饵料及饵剂的诱集、诱杀效果见附表一~附表四:

附表一:饵料诱集效果

马尾松砍伐后自然风干二年左右,无霉变长×宽×高为5~8×2~4×1~3cm家白蚁在白蚁活动区埋设,3至5天可陆续引来白蚁大叶桉或摩利桉树皮皮层厚,松软,制成粉状,用草纸包长×宽×高为5~8×3~6~2cm黄翅大白蚁埋设7天左右可引来白蚁

附表二:各类饵剂诱杀家白蚁效果对比

饵剂类型7天后14天后21天后诱杀板2个样逐步聚集白蚁取食3个样均有大量家白蚁取食发现大量白蚁尸体,已无存活白蚁虫体片剂1个样有家白蚁取食1个样发现蚂蚁入侵1个样有诱杀效果颗粒剂无白蚁无白蚁,有霉变现象少量白蚁死亡块剂无白蚁有少量家白蚁取食,有霉变少量白蚁死亡糊剂无白蚁无白蚁,有蚂蚁入侵,并有霉变现象无白蚁,霉变加重

附表三:各类饵剂诱杀土栖白蚁效果对比

饵剂类型7天后14天后21天后颗粒剂无白蚁1个样发现土栖白蚁,2个样开始发霉1个样白蚁少量死亡糊剂无白蚁无白蚁,2个样开始发霉无白蚁、霉变严重诱杀筒1个样发现白蚁3个样聚集土栖白蚁、部分白蚁开始死亡3个样基本被白蚁取食完全,无活白蚁个体

附表四:各试验点土栖白蚁食药量和死亡情况

编号药剂埋设地点食药量土栖白蚁死亡情况1苗圃荷木苗床地边1/2全巢死亡2苗圃步道1/2全巢死亡3桉树林土堆旁2/3全巢死亡4板栗树脚吃光全巢死亡5花生地坎吃光全巢死亡6桉树林(1)1/2全巢死亡7桉树林(2)1/2全巢死亡8桉树林(3)2/3全巢死亡9礼堂球场边吃光全巢死亡10幼儿园背后3/5全巢死亡11学生宿舍前桉树脚吃光全巢死亡12菜园边1/2全巢死亡13松山厕所前3/4全巢死亡14松山前大路边吃光全巢死亡15礼堂侧榕树脚吃光全巢死亡

试验结果:经观察,15个点的土栖白蚁均陆续被杀死,并长出不同数量的炭角菌,炭角菌是土栖白蚁被诱杀死亡后,蚁巢上长出的重要标示物。

从以上附表的记录结果可知,由摩利桉树皮、大叶桉树皮、白蚁巢粉混合组成的诱杀材料对土栖白蚁诱食速度快,诱食力强,是一种理想的土栖白蚁诱杀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