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家庭基站与用户终端完成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链接后,确认所述用户终端在与另一基站的小区连接时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事件;所述家庭基站生成RLF指示消息,并发送给所述另一基站;其中,所述RLF指示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当前接入的封闭用户组CSG小区信息;所述另一基站根据所述RLF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本发明能判断出发生RLF的具体原因,这样,更有利于完善网络侧的相关参数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7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50379.7

  • 申请日2010-04-26

  • 分类号H04W3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518057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2: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36/00 授权公告日:20141210 终止日期:20180426 申请日:201004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1-0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W36/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42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11-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W36/00 登记生效日:201710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4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2-10

    授权

    授权

  • 2012-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36/00 申请日:2010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id="p0001" num="0001"> 向家 ^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向家庭基站过晚 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 E-UTRAN,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技术规范 36300-910中描述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 ) 网络由 E-UTRAN宏基站( Macro Evolved NodeB )、 家庭 基站( HeNB, Home eNB )和演进分组交换中心(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 组成。 HeNB对用户的接入支持封闭用户组( CSG,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 混合 ( Hybrid )及开放( Open )三种模式。 E-UTRAN包含和 EPC通过 SI 接口连接的 Macro eNB与 HeNB的集合, Macro eNB之间可以通过 X2连 接, HeNB之间以及 HeNB与 Macro eNB之间, 可能会定义 X2接口。 S 1、 X2是逻辑接口。 一个 EPC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 eNB, —个 eNB也可以受 控于多个 EPC, —个 eNB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

自组网 ( SON,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是一种自动进行网络配置和 优化的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自配置自优化, 该技术在 LTE中应用使得基 站可以自动配置网络参数, 并根据网络变化进行自动优化, 从而提高网络 性能, 同时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自组网的一个研究点是移动鲁棒性优化 ( MRO ,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 问题。 该问题要求解决用户终端 (UE, User Equipment )在 小区间切换时可能遇到的过晚切换、 过早切换、 切换到错误的小区的问题。 过晚切换是指当用户终端触发切换或者切换还没有触发时, 其接收到的源 小区的信号强度已经很弱并且用户终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 Radio Link Failure )„ 过晚切换的特征是用户终端在源小区里发生链路失败, 链路 失败后用户终端和另一个小区建立连接; 过早切换是指切换发生得过早并 且发生了链路失败, 其特征是用户终端成功地和目标小区建立了连接, 随 即用户终端发生了链路失败, 其后用户终端又和源小区建立了连接; 切换 到错误的小区是指切换选择了不正确的目标小区, 其特征是用户终端成功 地和目标小区建立了连接, 随即用户终端发生了链路失败, 其后用户终端 又和既不是源小区也不是目标小区的第三方小区建立了连接。

用户终端在新的小区中重新建立连接后, 控制该小区的基站要向控制 源小区的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指示消息(RLF Indication ), 以供源小区基 站实现对上述 MRO问题的检测。 RLF Indication消息目前包括以下内容: 发送 RLF小区的小区物理地址(PCI, Physical Cell Identity ), 重新建立连 接小区的 E-UTRAN全球小区标识( ECGI, 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 UE在源小区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 C-RNTI,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 短的 MAC完整' I"生马全证值 ( shortMAC-I, short Medium Access Control Integrity protection ), 其中 shortMAC-I为可选。 控制源小区的基站 根据收到的 RLF Indication, 来判决是切换过早、 过晚、 还是选择了错误小 区, 并通知重新建立连接小区的基站, 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小区间的切换 参数, 提高切换的鲁棒性。

对于目标小区为 CSG或 Hybrid的小区 (用户终端以 CSG模式接入, 以下统称为向 CSG小区)的切换, 其切换之前的测量配置过程与目标小区 为宏基站的切换不同, 用户终端需要根据自身的指纹匹配(fingerprint )结 果来触发对 CSG小区的测量, 对于异频情况, UE可使用接近指示(PI, Proximity Indication ) 消息来通知当前的服务小区进行相应的测量配置, PI 消息中包含进入 /离开 CSG小区范围的指示, 以及 CSG小区的频率信息。 图 1为发生 RLF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 1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用户终 端未能及时发出 PI消息, 或者 PI消息丟失, 或者 PI消息中包含的频率信 息与 CSG小区使用的频率不同, 便会造成用户终端无法及时切换到相应的 CSG小区, 而 CSG小区位于室内, 当用户进入室内后, 可能当前服务基站 的信号不足以维持用户终端通信, 便造成了前面所述的过晚切换问题。 在 这种情况下, 若按照通常的一般过晚切换处理方法, 会进行一些不必要的 切换参数调整,从而引起其他切换问题, 因此 E-UTRAN有必要区分发生过 晚切换的具体原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 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能确定出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具体原因。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家庭基站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 , Radio Resource Control )重建立请求消息后, 所述家庭基站生成 RLF指示消息, 并发送给 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 其中, 所述 RLF指示消息 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当前接入的封闭用户组 CSG小区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接收的 RLF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 晚切换的原因。

优选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家庭基站发起 RRC重建请求之前, 向所述基站发 送 PI消息。

优选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RLF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 站过晚切换的原因为:

所述基站确定在所述用户终端发起 RRC重建请求之前未对所述用户终 端进行测量配置时, 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因为未接 收到 PI消息。

优选地,所述 CSG小区信息中包含所述 CSG小区当前所使用的频率信 息。

优选地,所述 PI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记录的所述 CSG小区的频率 信息;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RLF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 换的原因为:

所述基站将所述 CSG小区信息中包含的所述 CSG小区使用的频率信息 与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 CSG小区使用频率信息进行比较, 不一致时确 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因为对所述终端配置的测量频率 错误。

优选地, 所述 CSG小区信息中还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 CSG小区的标识信息、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信息、 所述 CSG小 区的跟踪区代码信息、所述 CSG小区的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 PLMN, Public

Land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 )信息。

一种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 包括有家庭基站、 用户终 端; 所述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 生成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和所 述生成单元设置于所述家庭基站中; 其中: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 RRC重建立请求消息;

生成单元, 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 RRC 重建立请求消息后生成

RLF指示消息, 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 其中, 所述 RLF指示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当前接入的封闭用户组 CSG 小区信息;

确定单元, 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中, 用于根据所述 RLF 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 因。

优选地, 所述系统还包括:

发送单元, 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中, 用于向所述家庭基站发起 RRC重 建请求消息, 以及, 在发起所述 RRC重建请求之前,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 PI消息。

优选地, 所述确定单元, 进一步确定在所述用户终端发起 RRC重建请 求之前未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测量配置时, 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 过晚切换的原因为未接收到 PI消息。

优选地,所述 CSG小区信息中包含所述 CSG小区当前所使用的频率信 息。

优选地,所述 PI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记录的所述 CSG小区的频率 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将所述 CSG小区信息中包含的所述 CSG小区使 用的频率信息与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 CSG 小区使用频率信息进行比 较, 不一致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因为对所述终端 配置的测量频率错误。

优选地, 所述 CSG小区信息中还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 CSG小区的标识信息、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信息、 所述 CSG小 区的跟踪区代码信息、 所述 CSG小区的 PLMN信息。

本发明中, 当 UE经过 RRC重建链接接入 CSG小区后, 该 CSG小区 所属的家庭基站在生成发往发生 RLF小区的 RLF指示消息中, 会插入该 CSG小区当前所使用的频率信息等信息, 这样, 发生 RLF小区所属的基站 接收到家庭基站发送的 RLF指示消息后, 能判断出发生 RLF的具体原因, 这样, 更有利于完善网络侧的相关参数配置。 附图说明

图 1为发生 RLF场景的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 5为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 为描述发面, 是以以下场景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的: 考虑两个相邻小区分别为小区 A和小区 B; 基站 A和基站 B分别表示 小区 A和小区 B的控制基站。 小区 A可以是普通小区, 也可以是 CSG小 区, 小区 B为 CSG小区,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 CSG的模式接入小区 B。

实施例一

图 2为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如图 2所示, 本示例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 , 用户终端在小区 A向小区 B的移动过程中, 用户终端对小区 B的指纹匹配成功, 小区 B为用户终端可接入的 CSG小区; 这里, 指纹匹 配为现有技术, 也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重点, 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实现可 参见家庭基站小区的相关协议中的规定。

步骤 2, 用户终端向基站 A发送关于小区 B的 PI消息, 其中包含用户 终端记录的小区 B频率信息;

步骤 3 , 基站 A收到 PI消息后, 按照 PI消息中的频率信息, 对用户终 端进行测量配置。

步骤 4, 由于小区 B改变了使用频率, 用户终端未能完成正常测量, 从而未能及时切换到小区 B;

步骤 5,用户终端进入小区 B覆盖范围内,用户终端无法维持与小区 A 的通信, 发生用户终端 RLF。

步骤 6, 用户终端通过小区选择过程后, 选择了小区 B进行 RRC连接 重建尝试,发送 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到基站 B;基站 B根据收到的 RRC 连接重建请求消息确认用户终端在与小区 A连接时, 发生了 RLF事件, 需 要向小区 A发送 RLF指示消息;

步骤 7,基站 B判断是否与基站 A建立了 X2连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 8, 否则执行步骤 9。

步骤 8,基站 B通过 X2接口向基站 A发送 RLF指示( RLF Indication ) 消息包括以下内容: 发送发生 RLF小区 A的 PCI、 重新建立连接小区 B的 ECGI、 UE在源小区 A中的 C-RNTI、 UE在源小区 A中的 shortMAC-I等 , RLF指示消息中还包括重新建立连接小区 B的 CSG小区信息。所述的 CSG 小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具体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CSG小区使用的频率信 息即 EARFCN ( Evolved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信息、 CSG小区的 PCI信息、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信息、 CSG小区的跟踪区( TAC, Tracking Area Code )信息、 CSG小区的 PLMN信息等。 其中, CSG模式接 入的指示表示重新建立 RRC连接的用户终端是否以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 其中, shortMAC-I信息为可选, 并不一定包含。

步骤 9, 如果基站 B与基站 A没有建立了 X2连接, 那么基站 B通过 S1接口向基站 A发送 RLF指示消息,消息内容和步骤 8中的 RLF指示( RLF Indication ) 消息的内容相同。

步骤 10, 基站 A根据收到的 RLF指示消息, 根据其中的 CSG小区信 息中的小区 B的使用频率 EARFCN信息, 以及步骤 3中所接收到的 PI消 息中小区 B的频率信息, 确定两频率不一致, 因而确定出发生此次 RLF的 原因是对该用户终端配置的测量频率错误, 而非小区间切换参数配置的不 合理, 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的错误调整。 基站 A还可以把这个信息通知 给 OAM (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系统, 由 OAM来进行 一些优化, 例如可以进行相关覆盖的优化。

实施例二

步骤 1 , 用户终端在小区 A向小区 B的移动过程中, 用户终端对小区 B的指纹匹配成功, 小区 B为用户终端可接入的 CSG小区;

步骤 2, 用户终端向基站 A发送 PI消息, 其中包含用户终端记录的小 区 B频率信息;

步骤 3 , 基站 A收到 PI消息后, 按照 PI消息中的频率信息, 对用户终 端进行测量配置。

步骤 4, 由于小区 B改变了使用频率, 用户终端未能完成正常测量, 从而未能及时切换到小区 B;

步骤 5,用户终端进入小区 B覆盖的室内,用户终端无法维持与小区 A 的通信, 发生用户终端 RLF。

步骤 6, 用户终端通过小区选择过程后, 选择了小区 B进行 RRC连接 重建尝试,发送 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到基站 B;基站 B根据收到的 RRC 重建请求消息确认用户终端在与小区 A连接时, 发生了 RLF事件, 需要向 小区 A发送 RLF指示消息;

步骤 7,基站 B判断是否与基站 A建立了 X2连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 8, 否则执行步骤 9;

步骤 8, 如果基站 B与基站 A建立了 X2连接, 那么基站 B通过 X2接 口向基站 A发送 RLF指示消息。 RLF指示消息的内容与实施例一的完全相 同。

步骤 9, 如果基站 B与基站 A没有建立了 X2连接, 那么基站 B通过 S 1接口向基站 A发送 RLF指示消息, RLF指示消息的内容与实施例一的 完全相同。 步骤 10,假设基站 A已知小区 B当前的使用频率 (如基站 B通知给基 站 A, 或是由网络侧通知给基站 A ), 根据收到的 RLF指示消息中的 CSG 模式接入的指示, 可判断是发生此次 RLF的原因是对该用户终端配置的测 量频率错误, 而非小区间切换参数配置的不合理, 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 的错误调整。基站 A还可以把这个信息通知给 OAM系统, 由 OAM系统来 进行一些优化, 例如可以进行相关覆盖的优化。

实施例三

步骤 1 , 用户终端在小区 A向小区 B的移动过程中, 用户终端对小区 B的指纹匹配成功, 小区 B为用户终端可接入的 CSG小区;

步骤 2, 用户终端向基站 A发送 PI消息或者用户终端未发送 PI信息。 步骤 3 , 基站 A未能收到 PI消息, 因而也没有对用户终端进行相应的 测量配置, 从而用户终端未能及时切换到小区 B;

步骤 4,用户终端进入小区 B覆盖的室内,用户终端无法维持与小区 A 的通信, 发生用户终端 RLF;

步骤 5, 用户终端通过小区选择过程后, 选择了小区 B进行 RRC连接 重建尝试,发送 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到基站 B;基站 B根据收到的 RRC 重建请求消息确认用户终端在与小区 A连接时, 发生了 RLF事件, 需要向 小区 A发送 RLF指示消息;

步骤 6,基站 B判断是否与基站 A建立了 X2连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 7, 否则执行步骤 8;

步骤 7, 如果基站 B与基站 A建立了 X2连接, 那么基站 B通过 X2接 口向基站 A发送 RLF指示消息,这里的 RLF指示消息与前述实施例一中包 含的信息完全相同。

步骤 8, 如果基站 B与基站 A没有建立了 X2连接, 那么基站 B通过 S 1接口向基站 A发送 RLF指示消息, 这里的 RLF指示消息与前述实施例 一中包含的信息完全相同。

步骤 9,基站 A根据收到的 RLF指示消息,根据其中的 CSG小区信息 包含小区 B的使用频率, PCI, 用户终端通过 CSG模式进行接入的指示。 判断是发生此次 RLF的原因是没有收到 PI消息,而非小区间切换参数配置 的不合理, 从而避免了对切换参数的错误调整。 基站 A还可以把这个信息 通知给 OAM系统, 由 OAM系统来进行一些优化, 例如可以进行相关覆盖 的优化。

在上述实施一至实施例三中, 进一步的基站 A可以根据收到的 RLF指 示消息中的 CSG小区的 TAC信息、 CSG小区的 PLMN信息, 来建立和所 述 CSG小区的邻区关系。

其中,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表示重新建立 RRC连接的用户终端是否以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

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包括有家庭基站、 用户终 端, 即包含有现有移动网络中的相关网元, 具体可参见图 1 所示的网络结 构; 图 5为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 5 所示, 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 50、生成单元 51和确定单元 52,接收单元 50和生成单元 51设置于所述家 庭基站中; 其中:

接收单元 50, 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 RRC重建立请求消息; 生成单元 51 , 用于在接收单元 50接收到 RRC重建立请求消息后生成 RLF指示消息, 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 其中, 所述 RLF指示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当前接入的封闭用户组 CSG 小区信息;

确定单元 52,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中, 用于根据所述 RLF 指示消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 因。

如图 5 所示, 本发明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系统还包括发送 单元 53 ,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中, 用于向所述家庭基站发起 RRC重建请求 消息, 以及, 在发起所述 RRC 重建请求之前,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生 RLF 失败的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 PI消息。

上述确定单元 52,进一步确定在所述用户终端发起 RRC重建请求之前 未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测量配置时, 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 换的原因为未接收到 PI消息。

上述 CSG小区信息中包含所述 CSG小区当前所使用的频率信息。 上述 PI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记录的所述 CSG小区的频率信息; 进而, 上述确定单元 52, 进一步将所述 CSG 小区信息中包含的所述

CSG小区使用的频率信息与所述用户终端上报的所述 CSG小区使用频率信 息进行比较, 不一致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的原因为对 所述终端配置的测量频率错误。

上述 C SG小区信息中还包含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 CSG小区的标识信息、 CSG模式接入的指示信息、 所述 CSG小 区的跟踪区代码信息、 所述 CSG小区的公众陆地移动电话网 PLMN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图 5 所示的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 定系统是为实现前述的向家庭基站过晚切换原因的确定方法而设计的,图 5 所示的系统中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 也可通 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