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蓄电池电极接线柱连接的汇流排和利用该汇流排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

用于蓄电池电极接线柱连接的汇流排和利用该汇流排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蓄电池连接的汇流排,其能够通过省去诸如焊接、焊接和压力连接的步骤得到,用于即便电极之间的高度不同也将电压检测端子连接于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和相邻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一个细长的中心开口(10K)形成在由导电金属构成的金属薄板的中心部分,但是不是在该金属的矩形薄板沿着其纵向的两端(铰链部)(10H、10H)。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和相邻蓄电池的电机接线柱穿过它的两个孔(10L、10L)形成在金属薄板部分(11、12)中,该金属薄板部分定中心在细长的中心在形成在薄板中心部分的开口(10K)上。并且电压检测端子(13)从矩形薄板(12)的边缘整体地延伸到矩形薄板(12)。这种结构能够使形成在每个金属薄板(11、12)部分的两个孔(10L、10L)位于在两侧,在绕该中心部分的细长的开口(10K)折叠矩形金属薄板(11、12)的情况下将相互重叠,并且这种结构还能够通过电压检测端子(13)以沿着竖直方向取向的方式弯曲该端子(13),使电压检测该端子(13)从矩形薄板部分(12)竖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98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48799.1

  • 发明设计人 池田智洋;柳原真一;井上秀树;

    申请日2010-10-28

  • 分类号H01M2/20(20060101);H01M2/10(20060101);H01M10/4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8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波;文琦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2: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03

    授权

    授权

  • 2012-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2/20 申请日:201010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控构成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轿车的DC电 源的多个蓄电池的端电压的设备,特别是涉及用于蓄电池电极柱连接 的汇流排和使用该汇流排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利用这种汇流排能够 容易进行多个蓄电池端子和电压检测端子之间的连接工作、以及电压 检测端子和印刷电路的组装工作。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轿车作为不利用汽油发动机或柴油 发动机的经济友好型机动车辆被引起关注。但是,电动车辆或混合动 力轿车需要具有高电压和高输出的电源,因此串联连接多个蓄电池。

因此,为了获得来自蓄电池的高电压,需要用于总是监控每个蓄 电池的端电压是否保持在预定值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但是,多个蓄 电池端子和电压检测端子之间的连接工作以及电压检测端子和印刷电 路的组装工作到目前为止仍一直是很麻烦的。

<本发明研究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的电压检测原理>

首先描述本发明研究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的电压检测原理。

《多个蓄电池的配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所意在监控的蓄电池的蓄 电池的连接电路示意图。在图5中,蓄电池B1到Bn的每个都是构成 最小单元的一个蓄电池,并且包括正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 正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两者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形成为圆 柱形形状,并且是其表面开槽的螺栓。与蓄电池B1相邻的蓄电池B2 同样包括正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但是排列沿着相反的方 向放置,并且蓄电池B2的负极接线柱10N设置成紧挨着在蓄电池B1 的正极接线柱10P,并且蓄电池B2的正极接线柱10P设置成紧挨着蓄 电池B 1的负极接线柱10N。而且,与蓄电池B2相邻的蓄电池B3同样 包括正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但是排列沿着与蓄电池B2相 反的方向放置,并且蓄电池B2的负极接线柱10N设置成紧挨着在蓄电 池B3的正极接线柱10P,并且蓄电池B2的正极接线柱10P设置成紧 挨着蓄电池B3的负极接线柱10N。之后,根据这个规则,蓄电池以同 样方式排列,并且,完成由蓄电池B1到Bn构成的蓄电池组的A行蓄 电池。

以同样的方式还构成B行蓄电池。

《蓄电池B1到Bn的串联》

在图5中,蓄电池B1的正极接线柱10P由汇流排10连接于蓄电 池B2的负极接线柱10N。通过冲压矩形形状的导电金属板制成汇流排 10,并且用于插入电极接线柱的插入孔在两个部位开口。通过将蓄电 池B1的正极接线柱10P和蓄电池B2的负极接线柱10N分别插入汇流 排10的这两个插入孔中,并且用螺母分别拧紧电极接线柱,蓄电池B1 的正极接线柱10P电连接于蓄电池B2的负极接线柱10N。之后,连续 地重复这个步骤,并且A行蓄电池的最后一个蓄电池Bn的正极接线柱 10P通过长汇流排10AB连接于B行蓄电池的最后一个蓄电池Bn的负 极接线柱10N,并且之后,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和相邻蓄电池的电极 接线柱之间的连接通过汇流排10在B行蓄电池内以相同的方式被重 复,并且最后,完成A行蓄电池和B行蓄电池的所有蓄电池的串联电 路,并且形成利用端子10T1作为负极并且用端子10T2作为正极的DC 高压电源。

《蓄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的形成》

为了监控图5的A行蓄电池和B行蓄电池的所有蓄电池的端电压 是否保持在预定的电压,将图6所示的电压监控器60添加到图5的 DC高压电路。图6是通过将用于电压检测的端子50电连接于汇流排 10构成的蓄电池电路设备的电路示意图。作为电连接,利用焊接、焊 接、弹性压力焊接(见作为弹性压力焊接的专利文献1)等。设置从每 个电压检测端子50以这种方式电连接于蓄电池电压监控器60的每个 端子的检测线40W。在假定连接于图6中的A行蓄电池的下侧的汇流 排10的端子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60的端子从靠近该蓄电池电压监控 器60的蓄电池顺序地设置为T1、T3、T5...,Tn-1,并且连接于图6 中的A行蓄电池的上侧的汇流排10″的端子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60的 端子从靠近蓄电池电压监控器60的蓄电池类似地顺序地设置为T0、 T2、T4,...Tn的情况下,当为了测量蓄电池B1的端电压将DC伏特 表的负端Pn连接于端子T0并且正端Pp连接于端子T1时,通过将DC 伏特表设置在蓄电池B2的两个电极接线柱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因 此,通过读取DC伏特表的刻度获得蓄电池B2的两个电极接线柱之间 的DC电压。

同样,为了测量蓄电池B2的端电压,DC伏特表的负端Pn可以 连接于端子T2并且正端Pp可以仍然连接于端子T1。

同样,为了测量蓄电池Bn的端电压,DC伏特表的负端Pn可以 连接于端子Tn并且正端Pp可以然连接于端子Tn-1。

上面是用于测量A行蓄电池的端电压的方法。

在B行蓄电池侧没有示出没有示出蓄电池电压监控器60的接线, 但是B行蓄电池侧的端电压可以用和上面相同的方式测量。

<对专利文献1的电压监控器(图6)的改进>

图7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电压监控器的蓄电池的电压检 测端子50和两个电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之 间的连接状态的正视图。在图7中,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电压监 控器中,在焊接区域F1中垂直安装并连接于用于连接构成串联的电动 车辆的A行蓄电池的多个蓄电池B 1至B6的蓄电池之间的汇流排10 的电压检测端子50插入设置在印刷基板40中的通孔40L中并且通过 焊接连接于设置在这个印刷基板40上的接线图(或:在图7中,在专 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压监控器中,在焊接区域F1中垂直安装并连接于 蓄电池之间的汇流排10的电压检测端子50插入设置在印刷基板40中 的通孔40L中,并且通过焊接连接于设置在这个印刷基板上的接线图, 该汇流板10用于连接构成串联的电动车辆的A行蓄电池的多个蓄电池 B1至B6)。电压检测端子50用薄金属板形成以便在施加外力的情况 下具有能缓冲外力的柔性结构,因此在印刷基板40和电压检测端子50 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的焊接部分不会发生破裂。

但是,电压检测端子50有问题,即在将电压检测端子50插入通 孔40L中的情况下,由于电压检测端子50因其柔性结构具有很低的刚 度并且在电压检测端子50的自身重量下弯曲,因此很难定位电压检测 端子50。

而且,所有的蓄电池一个一个地具有电压检测端子50,但是正如 上面所述的,很难用通孔40L定位电压检测端子50,因此将多个电压 检测端子50共同插入各自的通孔40L中特别困难。结果,将电压检测 端子50连接于印刷基板40的工作有问题,即每个电压检测端子50必 需一个一个地插入每个通孔40L中,并且需要很长的劳动时间。

而且,由于电压检测端子50与汇流排10分开,需要用于连接电 压检测端子50与汇流排10的焊接、焊接、弹性压力焊接等的加工工 艺,因此生产率低。

因此,本申请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面所述的问题,并且之前发明 了用于蓄电池电极柱连接的汇流排,其具有能够容易地将电压检测用 端子装接到印刷基板的高产率,并且申请了专利(专利文献2)。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4-215283

专利文献2:JP-A-2008-288077

<专利文献2中的电压监控器>

<专利文献2的汇流排10′的形状>

图8是根据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发明相同的构思在电压监控器 中所用的电压检测端子的透视图。

在图8中,数字10′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并且通过用冲压机在一 长卷导电的金属板上连续冲压加工而制造的汇流排,并且公开在专利 文献2中的该发明特征在于在冲压加工的情况下,电压检测端子13′与 连接于汇流排10′的端子同时冲压。

由于常规的电压检测端子50(图6和图7)与汇流排10分开,需 要用于连接电压检测端子50和汇流排10两者的焊接、焊接、弹性压 力焊接等的工艺,但是在这里,用冲压机与汇流排10′一体冲压的电压 检测端子13(图13)仅仅从汇流排10′竖直地竖立,并且因此形成电 压检测端子13,因此能够省去焊接、焊接、弹性压力焊接等的连接工 艺并且提高生产率。

专利文献2的汇流排10′是用于将构造设置在蓄电池B1至Bn(图 9A)中的正极接线柱的螺栓连接于构造设置在相邻蓄电池B中的负极 接线柱的螺栓的板,并且两个孔10L、10L打孔在诸如铜板的矩形薄导 电金属板的中心附近。因此,两个孔10L、10L之间的距离等于彼此相 邻的矩形蓄电池B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反之亦然)之间的距 离。

在螺栓插入汇流排10′的每个孔10L、10L之后,该螺栓用螺母拧 紧。

而且,多个汇流排10′通过接头10R分别连接。

在描述怎样利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汇流排10′之前,将利用图9A 至图10来描述用于容纳汇流排10′的树脂框架30和树脂壳体20之间 的相互设置关系。

<树脂壳体20和树脂框架30之间的相互设置关系>

图9A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和汇流排10′中所 用的蓄电池的整体图,并且是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和蓄电池组件 (aggregate)的分解的透视图,图9B是图9A的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和 蓄电池组件组合的整体透视图。

在图9A中,数字100是包括蓄电池电压监控电路和用于串联连接 多个蓄电池的串联电路的蓄电池电路设备,而数字200是多个蓄电池 构成的蓄电池组件。

图9A的蓄电池电路设备100通过组合汇流排、通过连续形成用于 容纳该汇流排的多个树脂壳体而制造的树脂壳体主体、用于容纳电压 检测端子的树脂框架以及印刷基板制成,但是很难看到组合状态,因 此利用其为图9A的蓄电池电路设备的分解透视图的图10进行说明。

在图10中,蓄电池电路设备100包括汇流排10、通过连续形成 用于容纳汇流排10的多个树脂壳体20制造的树脂壳体主体、用于容 纳电压检测端子的树脂框架以及印刷基板40。

汇流排10以连续地连接具有两个孔的汇流排的状态示出。通过连 续形成用于分别容纳每个汇流排10的多个树脂壳体20制成的合成树 脂制造的板部20H出现在连续连接的汇流排10的下面。

通过用剪切机剪开用于相互连接每个汇流排10的接头10R(图8), 剪下的并且容纳在树脂壳体20中一个汇流排10正好在该汇流排10的 下面。

合成树脂制造的板部20H(图10)包括四行树脂壳体20,两行用 于A行蓄电池200A(图9A),两行用于B行蓄电池100B(图9A)。

电压检测端子13(图8)以不变的竖直状态容纳在其中的槽形成 在树脂框架30中(图10)。

用于将电压检测端子13(图13)连接于蓄电池电压监控器60(图 13)的多个接线40W被印刷在印刷基板40上(图10)。

这样获得的印刷电路设备100(图9A)设置在蓄电池组200上(图 9A)并且出现在蓄电池组200的每个蓄电池中的两个电极接线柱(正 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穿过容纳在该蓄电池电路设备100 的树脂壳体20(图10)中的每个汇流排10′孔10L,并且用螺母拧紧, 因而形成主电路,并且得到图9B所示的主电路和蓄电池电压监控器 300。

<汇流排10′的组装过程>

下面将描述汇流排10′的组装过程(1)至(3)

(1)<将与汇流排10′一体的电压检测端子13′容纳在树脂壳体20 中>

图11A是图10的合成树脂制造的板部20H中的树脂壳体20的周 边的局部放大透视图。从链接状态剪下的每个汇流排10′以图8的状态 容纳在每个树脂壳体20中。因此,与汇流排10′一体的电压检测端子 13′以竖立的状态也容纳在树脂框架30的槽30M中。电压检测端子13′ 的顶部13S以电压检测端子13′容纳在树脂框架30的槽30M里面的状 态从树脂框架30高高地伸出。伸出高度大于放置在端子13′上印刷基 板40(图10)的厚度,并且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13S以放置印刷 基板40的状态从印刷基板40的通孔中伸出,并且焊接于印刷基板40 的导体。

(2)<树脂框架30的压入>

图11B是单独地示出被图11A的四边形围绕的该框架里面的树脂 框架30和电压检测端子13′的透视图。树脂框架30从电压检测端子13′ 的上部下降,并且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附近压入树脂框架30的槽 30M中。

卡止突起部13K倾斜以便通过在电压检测端子13′的侧表面上形 成压制的突起增加向上的厚度,并且防止容纳在竖直框架30的槽30M 里面的电压检测端子13′出来。

(3)<焊接在印刷基板上>

之后,印刷基板40放置在电压检测端子13′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 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13S插入设置在印刷基板40中的每个通孔40L 中(与图7基本一样)并且通过如图12所示焊接连接于这个印刷基板 40上的接线图,并且组装完成。

图13是通过利用在冲压每个汇流排10′时与汇流排10′一体形成的 电压检测端子13′构成的蓄电池电路设备的电路示意图。该电路示意图 不同于图6是蓄电池电路设备的电路示意图,其中在图13中每个汇流 排10和电压检测端子13是一体冲压的,而在图6中电压检测端子50 是通过焊接、焊接和弹性压力焊接等连接于每个汇流排10。其他电路 连接关系是相同的。

<文献2中的电压检测端子13′的优点>

由于电压检测端子50与汇流排10是分开的,因此需要用于连接 端子50和汇流排10的焊接、焊接和弹性压力焊接等的工艺,但是正 如上面所描述的,文献2中公开的电压检测端子13′用冲压机与汇流排 10′一体地冲压加工,因此,电压检测端子13′仅仅通过从汇流排10′竖 直地竖立电压检测端子13′(图8)而形成,结果能够省去焊接、焊接 和弹性压力焊接等的连接工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文献2中的电压检测端子13′的问题>

图4B是示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与电压检测端子13′一体的汇流 排10′的问题的示意图,并且是在包括蓄电池的两个相邻的电极接线柱 的表面上纵向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当在将的蓄电池B1的正极接线柱10P和相邻蓄电池被负极接线柱 10N插入汇流排10′的每个孔10L、10L中,并且用螺母N分别拧紧该 电极接线柱的情况下,两个接线柱的高度变化时,汇流排10′具有刚度, 因此汇流排10′倾斜并连接,并且在两个电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10P 和负极接线柱10N)、汇流排10′和螺母N中产生不良接触,并且载荷 施加于蓄电池。

<发明目的>

提出本发明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汇 流排,用于通过两个电极接线柱(正极接线柱10P和负极接线柱10N)、 汇流排和螺母中的良好接触,即使两个电极接线柱的高的发生变化, 也不倾斜该汇流排的接触部分,来防止载荷施加于蓄电池。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问题,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涉及用于蓄电池电 极接线柱连接的具有电压检测端子的汇流排,其中:

导电的金属的矩形薄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离并且细长开口形成 在中心;

在该矩形薄板中围绕所述中心的细长开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 孔,一个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和相邻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插过所述两 个孔;

电压检测端子从所述矩形薄板的边缘一体地延伸到所述矩形薄 板;

在所述矩形薄板相对于所述细长开口对折的状态下,所述两个孔 重叠;并且

通过沿着垂直方向折叠所述电压检测端子,所述电压检测端子能 够从所述矩形薄板竖立。

而且,在第一发明的用于蓄电池电极接线柱连接具有电压检测端 子具有电压检测端子的汇流排中,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电压检测端 子的侧表面上通过压制的突起形成卡止突起。

而且,在第一发明的用于蓄电池电极接线柱连接具有电压检测端 子的汇流排中,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插入印刷基板的通孔中的状态 下,电压检测端子的顶部的高度是该电压检测端子能够在印刷基板上 方伸出的高度。

而且,第四发明涉及DC高压电源电路和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其 中:

DC高压电源电路通过并置相邻设置的具有相互不同极性的电极 接线柱的多个蓄电池,并且用汇流排连接相邻蓄电池的不同极性的电 极接线柱构成。

蓄电池电压监控电路形成为通过印刷基板检测汇流排和相邻汇流 排之间的电压;并且

在第一发明到第三发明中的任何一个中提出的用于蓄电池电极接 线柱连接具有电压检测端子的汇流排用在汇流排和印刷基板之间的连 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面所述的第一发明,由于常规的电压检测端子与汇流排分 开,需要用于连接该端子和汇流排两者的焊接、焊接和弹性压力焊接 等的工艺,但是这种工艺能够被省去,并且汇流排通过围绕细长的中 心开口折叠为二而形成,因此,该汇流排往往弯曲,并且即便当蓄电 池和相邻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在高度上变化时,蓄电池电极接线柱和 汇流排之间的接触也能够可靠地形成,结果载荷不能施加于蓄电池。

根据第二发明,通过压制的突起在电压检测端子侧表面上形成卡 止突起,使得电压检测端子能够完全压入而不出来。

根据第三发明,电压检测端子的顶部的高度是在插入印刷基板的 通孔中的状态电压检测端子的能够在印刷基板上方伸出的高度,因此 电压检测端子能够光滑地焊接与印刷基板。

根据第四发明,在用于通过印刷基板检测DC高压电源电路和蓄 电池电压监控电路的汇流排和相邻汇流排之间的电压的蓄电池电压监 控电路中,第一至第三发明的具有电压检测端子用于蓄电池电极接线 柱连接的汇流排用在该汇流排和印刷基板之间的连接,因此,第一至 第三发明具有的优点在这里也能够得到。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压检测端子的透视图,并且图1A 示出展开的状态,而图1B示出折叠的状态。而且,图1C是示出被折 叠180度的状态侧视图。

图2A和2B是示出在合成树脂制造的板部中本发明的树脂壳周边 的示意图。图2A是局部放大的透视图,而图2B是示出被图2A的四 边形包围的框里的树脂框架和电压检测端子的压入途中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基板和电压检测端子的焊接区的透 视图。

图4A和4B是在包括本发明的汇流排A和专利文献2的汇流排B 的每个中的两个相邻的电极接线柱的表面上纵向截取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压监控器所意在监控的蓄电池的主电路的 连接示意图。

图6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通过利用电压检测端子构成的蓄电 池电路设备的电路示意图,其中对汇流排施用焊接等。

图7是示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压检测端子和电压监控器的蓄 电池电极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前视图。

图8是用在根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该发明的电压监控器的电压 检测端子的透视图。

图9A和9B是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汇流排中的蓄电池电压监 控器和蓄电池的整体图。图9A是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和蓄电池组件的分 解的透视图,而图9B是是蓄电池电压监控器和蓄电池组件组合的整体 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蓄电池电路设备的分解的透视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树脂壳体的周边的示意 图。图11A是放大的立体图,而图11B是示出被图11A的四边形围绕 的框里面的树脂框架和电压检测端子的压入的中途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印刷基板和电压检测端子的焊接 区的透视图。

图13是通过利用与汇流排一体地形成的电压检测端子构成的专 利文献2和本发明共同的蓄电池电路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  本发明的汇流排

10H  铰链部

10K  细长开口

10L  孔

10N  负极接线柱

10P  正极接线柱

11   一个汇流排(薄板)

12   另一个汇流排(薄板)

13   电压检测端子

13K  卡止凸起

13S  电压检测端子的顶部

20   树脂壳体

20H  合成树脂制造的板部

30   树脂框架

30M  槽

40   印刷基板

40L  通孔

N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图1至图4来描述本发明的汇流排,即便电极接线柱 的高度变化,不用使汇流排的接触部分倾斜,通过电极接线柱、汇流 排和螺母之间的良好接触就能够防止载荷施加于蓄电池,并且能够省 去将电压检测端子连接于汇流排的焊接工艺。

<本发明的汇流排10的形状>

图1A和1B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压检测端子的透视图。图1A示出 展开的状态,而图1B示出折叠的状态。而且,图1C是示出被折叠180 度的状态的侧视图。

在图1A和1B中,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排10基本上是导电金属的 矩形薄板,其具有专利文献2(图8)的汇流排10′两倍的面积和该汇 流排10′的一半的厚度,并且矩形薄板的纵向两端的铰链部10H、10H 保留,而在中间形成一个细长开口10K,因而为铰接部10H、10H提供 弯曲的铰接功能,并且孔10L、10L围绕铰接部10H、10H分别形成在 一个汇流排11和另一个汇流排12中,还有,在冲压汇流排10时,电 压检测端子13通过与该汇流排10一体地冲压形成在所述另一个汇流 排12的边缘的中间。如图1A所示,当电压检测端子13在冲压之后竖 直地竖立时,该电压检测端子13从该另一个汇流排12竖立。

因此,当一个汇流排11围绕铰接部10H、10H折叠并且重叠在另 一个汇流排12上时,如图1B所示,完成了具有和专利文献2的汇流 排10′相同功能的汇流排,并且也由两个薄金属板构成,因此,能够获 得通过弯折180度吸收高度变化的效果和缓和蓄电池和汇流排的应力 的效果。

在图1C中,根据本发明的汇流排10,一个汇流排11围绕铰接部 10H、10H重叠在另一个汇流排12上,并且电压检测端子13从该边缘 竖立,并且在该电压检测端子13的侧表面上通过突出的突起而形成卡 止突起13K。而且,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13S沿着向上的方向延伸 并且穿过印刷基板40的通孔40L(图3)延伸并且具有从印刷基板40 伸出的长度。

<汇流排10的组装过程>

汇流排10的组装过程(1)至(3)与在先发明(专利文献2)的 汇流排10′的组装过程(1)至(3)基本相同。

(1)《将与汇流排10一体的电压检测端子13容纳在树脂壳体 20中》

图2A和2B是示出在合成树脂制造的板部中的本发明的树脂壳体 周边的示意图。图2A是局部放大的透视图,而图2B是示出被图2A 的四边形包围的框里的树脂框架和电压检测端子的压入的中途的透视 图。

从链接状态剪下的每个汇流排10以图1B的状态容纳在每个树脂 壳体20中。因此,与汇流排10一体的电压检测端子13以竖立的状态 也容纳在树脂框架30的槽30M的里面。在将电压检测端子13容纳在 树脂框架30的槽30M里面的状态下,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13S从 树脂框架30高高地伸出。伸出的高度大于放置在端子13上的印刷基 板40(图10)的厚度,并且在放置印刷基板40的状态下,电压检测 端子13的顶部13S从印刷基板40的通孔中伸出,并且焊接于印刷基 板40的导体。

(2)《树脂框架30的压入》

图2B是单独示出被图2A的四边形包围的框里的树脂框架30和 电压检测端子13的透视图。树脂框架30从电压检测端子13的上部下 降,并且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附近被压入树脂框架30的槽30M中。

在电压检测端子13的侧表面上形成卡止突起13K,该卡止突起倾 斜以便通过突出的突起增加向上的厚度,并且防止容纳在树脂框架30 的槽30M中的电压检测端子13出来。

(3)《焊接到印刷基板40》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基板40和电压检测端子的焊接区的 透视图。之后,该印刷基板40(图10)放置在电压检测端子13上,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电压检测端子13的顶部13S插入设置在该印 刷基板40的每个通孔40L中(基本上与图7相同)并且通过如图3所 示的焊接连接于设置在这个印刷基板40的布线图,并且完成组装。

<本发明的汇流排10的功能>

图4A是示出本发明的汇流排10优点的示意图,并且在将蓄电池 的正极接线柱10P和相邻蓄电池的负极接线柱10N插入根据本发明的 汇流排10(图1A)每个孔10L、10L(图1B)中,并且用螺母N分别 拧紧电极接线柱的情况下,即便在两个电极接线柱的高度变化时,由 于汇流排10由两个薄的汇流排11、12构成,所以也能通过折叠结构 能够获得柔性,因此即便当汇流排10倾斜并且连接时,汇流排10半 途弯曲,并且在正极接线柱10P、汇流排10和螺母N之间的接触,以 及在负极接线柱10N、汇流排10和螺母N之间的接触分别水平地进行, 结果接触面积变大并且载荷不施加于蓄电池。

因此根据本发明这样的汇流排10,即使当两个电极接线柱的高度 变化时,通过在两个电极接线柱、汇流排和螺母之间的良好的接触, 无需使汇流排的接触部分倾斜,就能防止载荷施加于蓄电池。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汇流排10′中,如图4B所示, 当在将蓄电池的正极接线柱10P和相邻蓄电池的负极接线柱10N插入 该汇流排10′的每个孔10H、10H中并且用螺母N分别拧紧电极接线柱 的情况下,两个电极接线柱的高度变化的时候,汇流排10′具有刚度, 因此汇流排10′倾斜并连接,并且在两个电极接线柱、汇流排10′和螺 母N之间产生不良接触。

<本发明的汇流排10的优点>

(1)由于传统的电压检测端子50与汇流排10分开,需要用于连 接电压检测端子50与汇流排10二者的熔接、焊接、压力焊接等的工 艺,但是正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压检测端子13用冲压机与汇流排10 体整体冲压,因此仅仅通过电压检测端子13(1C)从汇流排10竖立来 形成电压检测端子13,结果能够省去熔接、焊接、压力焊接等的连接 工艺并且能减少部件的数目。

(2)而且,即便当蓄电池和相邻蓄电池的电极接线柱高度变化时, 汇流排10由两个薄汇流排11、12构成并且具有柔性,因此即便当汇 流排10倾斜并且连接时,汇流排10半途弯曲,并且在正极接线柱10P、 汇流排10和螺母N之间的接触,和在负极接线柱10N、汇流排10和 螺母N之间的接触分别水平地进行,并且接触面积变大并且载荷不施 加于蓄电池。

本申请基于2009年10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o.2009-247997,并且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