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与用途

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与用途

摘要

提供由式(I)所示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1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04425.0

  • 申请日2012-01-09

  • 分类号C07D471/20(20060101);C07D519/04(20060101);A61K31/437(20060101);A61P35/00(20060101);A61P3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马晓青

  • 地址 650204 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51: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03

    授权

    授权

  • 2012-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71/20 申请日:20120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新颖骨架的单萜吲哚生 物碱类化合物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及其有机和无机酸盐,以 其为药物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治疗或 预防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世界难题。在中国每年新增160万肿瘤病患者,每年有130 万肿瘤病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化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 因其毒性大而给病人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压力,新的疗效确切 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抗肿瘤药物的发现迫在眉睫。水甘草碱 (tabersonine)衍生物是源于天然植物中水甘草碱的化学合成衍生物。 此前没有关于此化合物的药用活性报道。

从1818年首次分离得到马钱子碱至今,共发现了3000多个吲哚 生物碱,涉及40余个骨架,目前已有50余个化合物在临床中应用如 抗肿瘤药物长春碱、喜树碱两个系列(camptothecin);抗高血压和抗心 律失常药阿吗碱(ajmalicine)和阿义马林(ajmaline)。抗高血压药利 舍平(reserpine)和地舍平(deserpidine)。用于治疗偏瘫、瘫痪等的士的 宁(strychnine)。上述药物的成功发现证明吲哚生物碱是天然药物研究 中成药系数比较高的一类。

在全球各国发明并已获得批准使用的抗癌药物总数约130-150个 分子中,吲哚生物碱衍生物长春碱、喜树碱两个系列明确的作用机制 和靶点,良好的制剂特性(生物碱盐解决注射剂的水溶性)使其一直 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长春地辛(VDS)、长春瑞宾(NVB)是在长春碱类化合物结构基础 上半合成的抗癌药物,通过降低长春碱类的毒性,从而提高综合治疗 指数。托泊替康(topotecan)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在喜树碱结 构上基础合成水溶性衍生物。在奎宁(quinine)结构上基础合成的氯 喹、伯胺喹、甲氟喹是重要的抗疟疾药物(Kaufman,T.S.,2005)。以 此为先导分子进行的新药研发仍在继续,如处于II-III期的抗癌候选 药物脱水长春碱(AVLB)和长春氟宁(VLF)。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单萜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水甘草碱 (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 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磷酸等)制成的盐;其制备方法; 其作为有效成分与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水甘 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及其药用盐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肝癌、白血病、 结肠癌、乳腺癌及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式(I)所示的单萜吲哚类化合物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或 其药用盐,

其中R1选自卤素原子、氰基、羟基、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 基;C1-10烷氧基、C2-10烯氧基、C2-10炔氧基;C2-10酮基、C6-15芳酮基; C1-10酯基;C3-C10环烷基;C3-C10环烷基-C1-C10烷基;6至10元芳基;6至 10元杂芳基;或6至10元芳基-C1-C10烷基;

R2选自H、C1-10烷基、C1-10酰基。

式中代表单键或双键。

其中所述的C1-10烷基、C2-10烯基、C2-10炔基、C1-10烷氧基、C2-10烯氧基、C2-10炔氧基、C3-C10环烷基、6至10元芳基或6至10元杂芳基 可任选地被1~3个卤素、羟基、C1-10烷氧基取代。

其中,当R2是H时,R1不是-CH2COCH3或-CH(COCH3)2

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上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用盐,以及 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式(I)化合物或其药用盐在治疗或预防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癌症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呼吸道癌、神经系统癌、生殖 器官癌、消化道癌、泌尿道癌、眼癌、肝癌、皮肤癌、头颈癌、血管 瘤、骨肿瘤、脉管纤维瘤、颚瘤、甲状腺癌、甲状旁腺癌等。

乳腺癌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侵入性导管癌、侵入性小叶癌、 原位导管癌和原位小叶癌。

呼吸道癌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 肺癌、支气管腺瘤和胸膜肺胚细胞瘤。

神经系统癌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脑干和下丘脑神经胶质瘤、 小脑和大脑星形细胞瘤、成神经管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癌以及 神经外胚层和松果体肿瘤。

雄性生殖器官肿瘤包括,但不限于,前列腺癌、睾丸癌。雌性生 殖器官肿瘤包括,但不限于,子宫内膜癌、子宫体癌、宫颈癌、卵巢 癌、阴道癌、外阴癌以及子宫肉瘤。

消化道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肛门癌、结肠癌、结肠直肠癌、食 道癌、胆囊癌、胃癌、十二指肠癌、胰腺癌、直肠癌、小肠癌、舌癌 和唾腺癌。

泌尿道癌包括,但不限于,膀胱癌、阴茎癌、肾癌、肾盂癌、输 尿管癌和尿道癌。

眼癌包括,但不限于,眼内黑素瘤和成视网膜细胞瘤。

肝癌包括,但不限于,肝细胞癌(有或没有纤维层变异体的肝细 胞癌)、胆管癌(肝内胆汁管癌)、和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癌。

皮肤癌包括,但不限于,鳞状细胞癌、Kaposi氏肉瘤、卡波西 肉瘤、恶性黑素瘤、梅克尔细胞皮肤癌和非恶性皮肤癌。

头和颈癌包括,但不限于,喉/咽下部/鼻咽/口咽癌,以及唇和 口腔癌。

淋巴瘤包括,但不限于,恶性淋巴瘤、艾滋病相关淋巴瘤、非霍 奇金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肉瘤包括,但不限于,软组织肉瘤、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 瘤、淋巴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白血病包括,但不限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成淋巴细胞白 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

优选地,所述癌症是肝癌、白血病、胰腺癌、乳腺癌或肺癌。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烷基”是指直链或者支链的饱和 一价烃基,其中烷基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术语“烷基” 也包括直链和支链烷基,除非另作说明。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烷基是具有1 到20(C1-20)、1到15(C1-15)、1到12(C1-12)、1到10(C1-10)、或者1到6(C1-6) 个碳原子的直链饱和的一价烃基,或者具有3到20(C3-20)、3到15(C3-15)、 3到12(C3-12)、3到10(C3-10)、或者3到6(C3-6)个碳原子的支链的饱和一 价烃基。本发明使用的直链C1-6和支链C3-6烷基也被称为“低级烷基”。烷基 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包括所有同分异构形式)、n- 丙基、异丙基、丁基(包括所有同分异构形式)、n-丁基、异丁基、t-丁基、 戊基(包括所有同分异构形式)、和己基(包括所有同分异构形式)。例如, C1-6烷基指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直链饱和一价烃基或者具有3到6个碳原 子的支链饱和一价烃基。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烯基”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碳碳 双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1至5个)的直链或者支链一价烃基。烯基可以 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术语“烯基”也包括“顺式(cis)”和 “反式(trans)”结构的基团,或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E”和 “Z”式结构。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烯基”包括直链和支链 烯基。例如,C2-6烯基是指2到6个碳原子的直链不饱和一价烃基或者3到 6个碳原子的支链不饱和一价烃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烯基是2到20(C2-20)、 2到15(C2-15)、2到12(C2-12)、2到10(C2-10)、或者2到6(C2-6)个碳原子 的直链一价烃基,或者3到20(C3-20)、3到15(C3-15)、3到12(C3-12)、3到 10(C3-10)、或者3到6(C3-6)个碳原子的支链一价烃基。烯基的实施方式包 括但不限于乙烯基、丙烯-1-基、丙烯-2-基、烯丙基、丁烯基、以及4-甲 基丁烯基。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炔基”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碳碳 三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1到5个)的直链或者支链一价烃基。炔基可以 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除非另作说明,术语“炔基”也包括直 链和支链炔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炔基是2到20(C2-20)、2到15(C2-15)、 2到12(C2-12)、2到10(C2-10)、或者2到6(C2-6)个碳原子的直链一价烃基, 或者3到20(C3-20)、3到15(C3-15)、3到12(C3-12)、3到10(C3-10)、或者3 到6(C3-6)个碳原子的支链的一价烃基。炔基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乙炔 基(-C≡CH)和炔丙基(-CH2C≡CH)。例如,C2-6炔基指2到6个碳原子的 直链不饱和一价烃基或者3到6个碳原子的支链不饱和一价烃基。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环烷基”是指环状饱和桥和/或非 桥的一价烃基,其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述的取代基取代。在 某些实施方式中,环烷基具有从3到20(C3-20)、从3到15(C3-15)、从3到 12(C3-12)、从3到10(C3-10)、或者从3到7(C3-7)个碳原子。环烷烃基的 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十氢 萘基和金刚烷基。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杂烷基”、“杂烯基”和“杂炔基” 分别是指一个或多个碳原子被杂原子替换的烷基、链烯基和炔基。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杂原子”是指除了碳或者氢以外 的其他任何原子。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术语“杂原子”是指N、O、S、Si 或P。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术语“杂原子”是指N、O或者S。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酮基”是指其中任意位置插入 了酮羰基的直链或支链烃基,例如“C2-10酮基”是指具有1至9个碳 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并在其任意位置插入了酮羰基,其具有通式 -Cn烃基-CO-Cm烃基,其中m是1~9的整数,n是0~8的整数且 m+n≤9。本发明所述的C2-10酮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酮基 (-COCH3)、丙酮基(-COCH2CH3或-CH2COCH3)等。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芳基”是指单环芳基和/或包含至 少一个芳香烃环的多环单价芳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芳基具有从6到20 (C6-20)、从6到15(C6-15)、或者从6到10(C6-10)个环原子。芳基的实施方 式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芴基、薁基(azulenyl)、蒽基、菲基、芘基、 联苯基和三联苯基。芳基也指其中一个环是芳香族的和其他环可以是饱和 的,部分不饱和的或者芳香族的二环或者三环的碳环,例如二氢萘基、茚 基、二氢茚基或者四氢萘基(萘满基(tetralinyl))。在某些实施方式中, 芳基也可以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芳基烷基”或者“芳烷基”是指 用芳基取代的单价烷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烷基和芳基可任选地被一个 或多个取代基取代。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芳酮基”是指具有芳基和酮羰基 的单价基团,其中的芳基部分具有前述定义相同的含义。在某些实施方式 中,C6-15芳酮基包括C6-10芳基-羰基-C1-4烷基、C6-10芳基-C1-4烷基-羰基。芳酮 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甲酮基、苯乙酮基等。

除非另作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由药学 上可接受的无毒的酸制备而成的盐,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所述的有机酸 包括但不限于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酸、乙二酸、丁酸、草酸、 马来酸、琥珀酸、己二酸、藻酸、柠檬酸、天冬氨酸、苯苯磺酸、樟 脑酸、樟脑磺酸、二葡糖酸、环戊烷丙酸、十二烷基硫酸、乙磺酸、 葡庚糖酸、甘油磷酸、半硫酸、庚酸、己酸、延胡索酸、2-羟基乙磺 酸、乳酸、马来酸、甲磺酸、烟酸、2-萘磺酸、扑酸、果胶酯酸、3- 苯基丙酸、苦味酸、新戊酸、丙酸、琥珀酸、酒石酸、硫代氰酸、对 -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所述的无机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氢溴 酸、氢碘酸、硫酸或磷酸。

一般制备方法:

本发明式(I)所示的单萜吲哚类化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之一:

(1)将化合物1转化为式II,然后将式II转化为式I′

或者

(2)将水甘草碱1转化为式III,然后将式III转化为式I′

或者

(3)将水甘草碱1在碱性条件下直接用NBS和甲基酮回流处理;

以及可选地,

(4)如果需要,可将式I′或I″转化成其他的式I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上文所述的相同含义,R″为C1-8烷基或苯基。

优选地,步骤(1)将化合物1转化为式II的步骤可包括:

A、将化合物1在有机溶剂CCl4中用AIBN、NBS处理,得到水甘 草碱溴代衍生物2,或者在甲醇存在下得到甲氧基化衍生物3,然后 使2或3与R1-L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

或者

B、将化合物1用mcpba将21位N氧化得化合物4,然后用三 氟醋酸酐催化得化合物5或6,再使5或6与R1-L反应得到式II化 合物:

或者

C、将化合物1中的3、4位双键环氧化后,在经过一系列反应 得到化合物7,再使7与R1-L反应,最后得到式III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上文所述的相同含义,L代表H、Li或MgX, X代表卤素。

优选地,步骤(2)将式III转化为式I′的步骤包括:

A、将式III化合物在有机溶剂CCl4中用AIBN、NBS处理,得到 式IV,或者在甲醇存在下得到甲氧基化衍生物V,然后使IV或V与 R1-L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

或者

B、将式III用mcpba将21位N氧化得式VI,然后用三氟醋酸 酐催化得式VII或VIII,再使VII或VIII与R1-L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

或者

C、将化合物III中的3、4位双键环氧化后,再将其转化为化 合物VII,再使VII与R1-L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上文所述的相同含义,L代表H、Li或MgX,X 代表卤素。

优选地,在上述步骤(1)或(2)中,将式II转化为式I′或者将 化合物1转化为式III的步骤包括:将式II或化合物1与酸酐或烷基 化试剂反应而得。

其中所述的酸酐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羧酸形成的酸酐,优 选地是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羧酸形成的酸酐,所述酸酐的实例包括 但不限于甲酸酐、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异丁酸酐、戊酸酐等。 所述的烷基化试剂具有C1-10烷基部分,优选地具有C1-6烷基部分, 所述烷基化试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

对于代表单键的化合物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在0℃条件下,在 溶有水甘草碱的CH2Cl2中加入溴水,并以乙酸催化,得到化合物8, 后加入TBAF脱去溴基,并在3-C上引入羟基。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任何合适形式,例如固体,半固体,液体 或气溶胶形式。一般情况下,药物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提取物作为 活性成分,与适合外部,肠道,或肠胃外给药的有机或无机载体或赋 形剂混合。活性成分可以是复方的,例如,与常规无毒药学可接受载 体和/或赋形剂制成片剂、小药丸、胶囊、栓剂、阴道栓、溶液、乳 液、混悬液和适合使用的其他形式。在组合物中使用的药学可接受载 体包括,例如,水、葡萄糖、乳糖、阿拉伯胶、明胶、甘露糖醇、淀 粉、三硅酸镁、滑石、玉米淀粉、角蛋白、胶态二氧化硅、马铃薯淀 粉,和适合在制备固体、半固体、液体或气溶胶形式的制剂中使用的 其他载体。组合物可以另外含有稳定剂,增稠剂,和/或着色剂和香 料。

利用先前对于低溶解性药物使用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配制本发明 的组合物。例如,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与维生素E或其PEG化衍生物 配制成乳液。典型地,化合物溶解于含有乙醇(优选少于1%w/v)的 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维生素E或PEG化维生素E。然后去除乙醇,形 成前乳液,其能配制成用于静脉内或口服途径给药。或者,本发明的 化合物可以在脂质体中制成胶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含有聚合物,例如生物 聚合物或生物相容(合成的或天然存在的)聚合物。生物相容聚合物可 以分类为可生物降解的和不可生物降解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在体内 降解,是化学组合物,制备方法,和/或植入物结构的函数。合成聚 合物的详细说明的例子包括,例如,聚酐类,聚羟基酸类,例如聚乳 酸,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聚酯类,聚酰胺类、聚原酯类和一些聚磷 腈类。天然存在的聚合物的详细说明的例子包括蛋白质和多糖,例如 胶原,透明质酸,白蛋白和明胶。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与增强水溶性的聚合物 偶联。适合的这个目的的聚合物的代表性例子包括聚乙二醇,聚-(d- 谷氨酸),聚-(1-谷氨酸),聚-(d-天冬氨酸),聚-(1-天冬氨酸),和 它们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或其盐可经口或不 经过口给药,给药量因药物不同而各有不同,对成人来说,每天 1-1000mg比较合适。

经口服给药时,首先使化合物与常规的药用辅剂如赋形剂、崩解 剂、黏合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包衣剂、着色剂、芳香剂、表面活 性剂等混合,将其制成颗粒剂、胶囊、片剂等形式给药;非经口给药 时可以注射液、输液剂或栓剂等形式给药。制备上述制剂时,可使用 常规的制剂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试验实施例、实施例和制剂实施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 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试验实施例1:

本发明化合物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 性,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样品及制备:

样品呈无色,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配制为10mg/ml浓度的 贮存液避光保存备用。

2.细胞株:

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

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

HL-60,人白血病细胞株

SW-480,人结肠癌细胞株

A549,人肺癌细胞株

3.实验方法:

(1).接种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DMEM或者 RMPI1640)配成单个细胞悬液,以每孔10000-20000个细胞接种到 96孔板,每孔体积100ul,贴壁细胞提前12小时接种培养。

(2).加入待测化合物溶液(化合物单体固定浓度40uM初筛,粗 提物100ug/ml初筛,在该浓度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在50%附近的化 合物设5个浓度进入梯度复筛),每孔终体积200ul,每种处理均设3 个复孔。

(3).显色:37摄氏度培养48小时后,每孔加MTT溶液20ul。 继续孵育4小时,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培养上清液100ul以避免 细胞丢失,每孔加20%的SDS100ul,过夜孵育(温度37℃),使结 晶物充分融解。

(4).比色:选择595nm波长,酶联免疫检测仪(Bio-Rad 680) 读取各孔光吸收值,记录结果,以浓度为横坐标,细胞存活率为纵坐 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应用两点法(Reed and Muench法)计算化合 物的IC50值。

(5).阳性对照:顺铂

二、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下述实施例1-9所制备的水甘草碱衍生物对以 上包括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 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或人肺癌细胞 株(A549)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低于50μM,优选地低于10μM, 更优选地在0.23-5μM之间。关于本发明化合物更具体的活性数据 (IC50)参见表1。

表1.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对人肿瘤细胞株生长 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μM)

三、结论:

依据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3,24:455-457,周建军等提出的评 价抗肿瘤物质活性的改良MTT法得出结论:上述数据显示出本发明 的水甘草碱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抑制癌症的作用,通过在3位引入本发 明所述的取代基,可以显著提高水甘草碱的抗肿瘤活性。

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的制备

实施例1:

甲氧基水甘草碱和丙酮基水甘草碱的制备:

将水甘草碱、过氧苯甲酸酐、NBS和5eq甲醇溶于CCl4,在无水 无氧条件下回流5h,得到水甘草碱甲氧化衍生物,然后将甲氧化衍 生物、三氟甲磺酸银和甲基酮溶于乙腈中,室温下反应10h,得丙酮 衍生物。ESI:393[M+1]+1H-NMR(CDCl3,500MHz)δ:7.34(m, H-12),7.13(m,H-10),7.02(t,H-11),6.86(dd,H-9),5.86 (m,H-14),5.72(m,H-15),4.04(m,H-3),3.68(-OCH3), 3.30(d,-CH2-),3.01-2.78(m,H-5),2.61(s,H-21),2.58-2.04 (dddd,H-17),2.16(COCH3),2.01(m。H-6),0.91(m,H-19), 0.67(m,H-18)。

实施例2.:

制备丙酮基水甘草碱的替代方法:

将AIBN、NBS、5eq丙酮,并以碳酸钾或碳酸铯做碱,溶于二 氯甲烷中,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回流,得到目标化合物。ESI:393 [M+1]+

(1)

实施例3:

溴代水甘草碱的制备以及向丙酮基水甘草碱的转化:

将水甘草碱、NBS、过氧苯甲酸酐,在CCl4中回流一夜,得到 溴代化衍生物,后在三氟乙酸催化,三氟甲磺酸银做碱,溴代衍生物 和丙酮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目标化合物。溴代衍生物:ESI:415 [M+1]+。丙酮衍生物:ESI:393[M+1]+

根据类似的方法可制备得到水甘草碱的以下衍生物:

苯乙酮基水甘草碱:

乙炔基水甘草碱:

实施例4:

1-乙酰基-3-丙酮基水甘草碱的制备:

将水甘草碱、对甲苯磺酸溶于乙酸酐,常温下反应48h,1-N被 乙酰化,得化合物A2,然后0℃条件下用mcpba将21位N氧化,得 式A3化合物,然后,将A3化合物在-78℃条件下,以三乙胺和三氟 醋酸酐催化得中间体式A4,然后加入丙酮转化成目标化合物:ESI: 393[M+1]+

采用烷基化试剂例如硫酸二甲酯代替乙酸酐可得到1-甲基-3-丙 酮基水甘草碱

实施例5:

二聚水甘草碱的制备:

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只是在第三步将三乙胺换成2,6-lutidine催 化。二聚体:ESI:671[M+1]+。三聚体:ESI:1006[M+1]+

实施例6:

1-乙酰基-3-甲氧基水甘草碱的制备:

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只是在第三步中加入自由基抑制剂Cu, 抑制二聚体的产生。甲氧化衍生物:ESI:367[M+1]+

实施例7:

1-乙酰基-3-乙酰氧基水甘草碱的制备:

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只是在第四步中加入缓冲溶液,从而得到 目标化合物。乙酰酯基衍生物:ESI:395[M+1]+

实施例8:

1-乙酰基-3-氰基水甘草碱的制备:

具体步骤同实施例4,在第三步中加入TFA以及KCN,半小时 后,加入碳酸钾,从而得到目标产物。氰基衍生物:ESI:404[M+1]+

1H-NMR(CDCl3,500MHz)δ:7.90(m,H-12),7.32(m,H-10), 7.25(t,H-11),7.10(dd,H-9),5.92(m,H-14),5.83(m, H-15),4.46(m,H-3),3.78(-OCH3),2.56(m,H-5),3.09 (s,H-21),3.05-2.89(dddd,H-17),2.27(COCH3),2.12-1.91 (m。H-6),1.01(m,H-19),0.62(m,H-18)

实施例9:

双键的还原:

0℃条件下,在溶有水甘草碱的CH2Cl2中加入溴水,并以乙酸 催化,得到化合物8,后加入TBAF脱去溴基,并在3-C上引入羟基。 羟基衍生物:ESI:353[M+1]+

实施例9:

双键的环氧化:

0℃条件下,加入mcpba,将双键环氧化,后面四部参考具体实 例4,加入苯乙酮基团后,用钯碳将三元环还原,后用三苯基磷脱去 双键,从而得到目标产物:ESI:455[M+1]+

制剂实施例1:

按实施例1的方法先制得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 用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 酸,磷酸等)制成的盐,按常规加注射用水,精滤,灌封灭菌制成注 射液。

制剂实施例2:

按实施例1的方法先制得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 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 磷酸等)制成的盐,将其溶于无菌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溶,用无菌抽 滤漏斗过滤,再无菌精滤,分装于2安瓿中,低温冷冻干燥后无菌熔 封得粉针剂。

制剂实施例3:

将所分离得到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有机酸(酒 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磷酸等) 制成的盐,与赋形剂重量比为9∶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制成粉剂。

制剂实施例4:

按实施例1的方法先制得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 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 磷酸等)制成的盐,按其与赋形剂重量比为1∶5-1∶10的比例加入赋形 剂,制粒压片。

制剂实施例5:

按实施例1的方法先制得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 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 磷酸等)制成的盐,按常规口服液制法制成口服液。

制剂实施例6:

按实施例1的方法先制得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 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 磷酸等)制成的盐,按其与赋形剂重量比为5∶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 制成胶囊或颗粒剂或冲剂。

制剂实施例7:

按实施例1的方法先制得水甘草碱(tabersonine)衍生物,以及利用 有机酸(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二酸等)或无机酸(盐酸,硫酸, 磷酸等)制成的盐,按其与赋形剂重量比为3∶1的比例加入赋形剂, 制成胶囊或颗粒剂或冲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