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两个扫描位置中间设置弹性压制器的双面扫描设备

在两个扫描位置中间设置弹性压制器的双面扫描设备

摘要

一种双面扫描设备,包含信道、第一光学模块、第二光学模块、馈送机构以及弹性压制器。第一光学模块设置在信道的一侧。第二光学模块设置在第一光学模块的相对侧。馈送机构用以馈送原稿通过第一光学模块的第一扫描位置和第二光学模块的第二扫描位置,以分别取得原稿的正面影像和原稿的反面影像。弹性压制器位于第一扫描位置与第二扫描位置之间,将原稿朝原稿承载平面推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470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25063.9

  • 发明设计人 连思惠;

    申请日2011-01-14

  • 分类号H04N1/04;H04N1/19;

  • 代理机构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梅高强

  •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研新一路2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47: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05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1/04 申请日:2011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扫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两个扫描位置中间设置弹性压制器的 双面扫描设备,以维持整体扫描影像质量。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面扫描设备,不论是利用电荷耦合组件影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 device (CCD)type image sensor)或接触式影像传感器(Contact type image sensor,CIS)的扫描模块, 通常都需要在馈纸路径上设置两片透明玻璃,来隔开纸张及扫描模块,并定义出扫描区域 及馈纸信道。即使馈纸通道的间距被设计成可活动式,仍须保留一定的间距才能让各种原 稿顺利地通过而不卡纸。因为所需要扫描的原稿可具有各种厚度,所以馈纸通道不能被设 计得太狭窄,否则较厚的原稿,譬如是名片或磁卡、芯片卡等,就无法平顺地进入及通过 扫描区域。然而,较轻薄的原稿,譬如是收据或信纸等,在馈纸通道中会上下晃动,尤其 是采用CIS影像传感器时,会因为原稿的凹凸不平或边缘弯曲,而导致经扫描后获得的影 像呈现模糊和散焦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两个扫描位置中间设置弹性压制器的双面扫描设备,作为解 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两个扫描位置中间设置弹性压制器的双面扫描设 备,其能扫描不同厚度的各式原稿,并利用弹性压制器来压制这些原稿以提升扫描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扫描设备,包含信道、第一光学模块、第二光 学模块、馈送机构及弹性压制器。第一光学模块设置在信道的一侧。第二光学模块设置在 第一光学模块的相对侧。馈送机构用以馈送原稿通过第一光学模块的第一扫描位置和第二 光学模块的第二扫描位置,以分别取得原稿的正面影像和原稿的反面影像。弹性压制器位 于第一扫描位置与第二扫描位置之间,将原稿朝原稿承载平面推压。

利用上述的双面扫描设备,原稿不论是在通过第一扫描位置或第二扫描位置时,都能 稳定地前进,不会有大幅度垂直位移的情况发生。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 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双面扫描设备的外观图。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双面扫描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透明平台和弹性压制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D:馈送方向               O:原稿                           O1:正面

O2:反面                  OP1:第一扫描位置                 OP2:第二扫描位置

S:纸张                   1、1′、1″、1′″:双面扫描设备  10:通道

20:第一光学模块          30:第二光学模块                  40:馈送机构

41、42、43、44:馈送滚轮  50:弹性压制器                    52:自由端

53:第一区段              54:固定端                        55:第二区段

56:外表面                57:内表面                        58:参考图案

60:第一透明平台          61:原稿承载平面                  70:导纸结构

72:第二透明平台          72A:上表面                       72B:侧面

72C:斜面                 72D:下表面                       74:适配件

76:第三透明平台          80:第一本体                      85:第二本体

90:校正片承载板          91:第一校正片                    92:第二校正片

110:供应纸匣             120:输出纸匣                     130、135:扫描模块

141:摩擦组件             142:弹簧                         143:进纸滚轮

144、145、146、147:馈纸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双面扫描设备1/1′/1″/1′″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 双面扫描设备1/1′/1″/1′″为一种多功能事务机,用以将供应纸匣110上的原稿O馈送至扫描 区中进行双面扫描,扫描的结果可以被打印在纸张S上,也可以直接输出至外部的数据处 理或储存设备中。

图2显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双面扫描设备1/1′/1″/1′″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 的双面扫描设备1/1′/1″/1′″可为一种馈纸式双面扫描仪,利用进纸滚轮143和被弹簧142加 压的摩擦组件141,配合馈纸滚轮144、145来将供应纸匣110上的原稿O逐一馈送通过扫 描线,两个扫描模块130、135扫描原稿O两面的影像。最后,馈纸滚轮146、147馈送原 稿O至输出纸匣120。

图3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1的局部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 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1包含信道10、第一光学模块20、第二光学模块30、馈送机构40、 以及弹性压制器50。第一光学模块20和第二光学模块30可包含CCD或CIS光学模块。

第一光学模块20设置在信道10的一侧。第二光学模块30设置在第一光学模块20的 相对侧。馈送机构40包含馈送滚轮41、42、43及44,用以馈送原稿O通过第一光学模块 20的第一扫描位置OP1,以让第一光学模块20取得原稿O正面O1的影像。馈送机构40 并且馈送原稿O通过第二光学模块30的第二扫描位置OP2,以让第二光学模块30取得原 稿O反面O2的影像。

弹性压制器50位于第一扫描位置OP1与第二扫描位置OP2之间,并将原稿O朝原稿 承载平面61推压。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压制器50为一弹片,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弹 性压制器50也可以是橡胶轮、泡棉等。

此外,双面扫描设备1还包含第一透明平台60、导纸结构70、第一本体80及第二本 体85。第一本体80和第二本体85可相对移动(包含平移和转动),以改变通道10的尺寸。 第一光学模块20设置在第一本体80中,而第二光学模块30设置在第二本体85中。

原稿承载平面61位于第一透明平台60,而弹性压制器50推压原稿O,使原稿O平贴 于第一透明平台60,因此,原稿O在被馈送通过第一扫描位置OP1和第二扫描位置OP2 时,是沿着原稿承载平面61平稳地前进。在本实施例中,导纸结构70包含第二透明平台 72和校正片承载板90。校正片承载板90位于第一扫描位置OP1上,并固定至第二本体 85。第一校正片91设置在校正片承载板90的下表面。校正片承载板90位于第一扫描位 置OP1上,因此第一光学模块20可以取得第一校正片91的影像,作为校正影像传感器和 补偿影像讯号的依据。另一方面,第一本体80上也可以设置第二校正片92,第二校正片 92位于第二扫描位置OP2上,让第二光学模块30可以取得第二校正片92的影像以作为 校正扫描设备的另一依据。

导纸结构70设置在信道10的其中一侧,譬如是上侧或下侧。在图3中,导纸结构70 设置在信道10的上侧,而原稿承载平面61设置在导纸结构70的相对侧。弹性压制器50 的固定端54安装在导纸结构70的第二透明平台72与适配件74之间。原稿O沿着馈送方 向D进入扫描区域。原稿O的前端通过第一扫描位置OP1后,会先经过弹性压制器50才 到达第二扫描位置OP2。原稿O的前端碰触到弹性压制器50的自由端52时,原本可能会 往上方翘起的原稿O的前端被弹性压制器50的自由端52压下,从而紧贴着第一透明平台 60移动。因此,不论是通过第一扫描位置OP1或第二扫描位置OP2的原稿O,都能平贴 或贴近第一透明平台60移动,如此一来,整体扫描影像质量也能维持在相同的水平。如 果没有在第一扫描位置OP1与第二扫描位置OP2之间设置弹性压制器50,原稿O的前端 在通过第一扫描位置OP1或第二扫描位置OP2时,便容易有翘起或垂直偏移预定路径的 情形发生,产生的影像中也会呈现局部阴影。

图4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透明平台72和弹性压制器50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二透明平台72包含上表面72A和连接至上表面72A的侧面72B。侧面72B 位于第一扫描位置OP1与第二扫描位置OP2之间。此外,第二透明平台72还可以包含连 接至侧面72B的斜面72C和连接至斜面72C的下表面72D。上表面72A与下表面72D实 质上平行,而侧面72B大致垂直于上表面72A和下表面72D。弹性压制器50包含第一区 段53和第二区段55。第一区段53固定至上表面72A。第二区段55连接至第一区段53, 固定至侧面72B。第二区段55可以平贴着斜面72C,并具有用以压制原稿O的自由端52。 采用上述结构,弹性压制器50可以稳固地装设在第二透明平台72上,并以适当的倾斜度 通过施加适当的正向力来压制原稿O。

图5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1′的局部示意图。图5与图3的差异 在于图5的双面扫描设备1′没有提供校正片。导纸结构70包含第二透明平台72和适配件 74。弹性压制器50的固定端54安装在第二透明平台72与适配件74之间。

图6显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1″的局部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 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弹性压制器50的固定端54是安装在适配件74 上。在此实施例中,安装在适配件74上的固定端54包含外表面56,面对原稿承载平面 61,外表面56上形成有参考图案58。第一光学模块20可扫描参考图案58以进行校正扫 描设备的程序。此外,安装在适配件74上的固定端54还包含内表面57,内表面57贴附 在适配件74上,以固定弹性压制器50。因此,弹性压制器50同时具备压制原稿O和提供 校正依据的功能。

图7显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双面扫描设备1′″的局部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 施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导纸结构70包含第二透明平台72和第三透明平 台76。第三透明平台76位于第一扫描位置OP1上。弹性压制器50的固定端54装设在第 二透明平台72与第三透明平台76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适配件74也可被视为导纸结构 70的一部分,而第一校正片91设置在第三透明平台76与适配件74之间。

利用上述的双面扫描设备,即可扫描不同厚度的各式原稿,利用弹性压制器来压制这 些原稿,防止原稿在通道中晃动,或改善原稿的皱折或边缘弯曲,以获得不失真的影像。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而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制在上述实施例的范围之内,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及以下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种种变化实施,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