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方法

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海豚前翻滚、后翻滚运动进行理论分析和系统研究,结合海豚游动的推进机理,提出机器海豚前翻滚、后翻滚运动的控制方法和实现步骤。由于机器海豚的前翻滚、后翻滚运动属于海豚的俯仰运动,因此本发明首先对海豚俯仰运动进行分析,将俯仰运动分为弯曲阶段和伸展阶段,并分别对两阶段进行分析,给出俯仰运动中关节转角的计算公式和关节的运动路径,控制机器海豚俯仰关节的运动。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机器海豚在运动中的俯仰角,实现机器海豚俯仰运动控制的精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08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91856.2

  • 发明设计人 喻俊志;苏宗帅;吴正兴;谭民;

    申请日2011-11-30

  • 分类号B63H1/3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周国城

  •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3H1/36 登记生效日:201702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11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2-19

    授权

    授权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H1/36 申请日: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生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 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豚,作为一种海洋哺乳动物,拥有令人惊叹的游泳技术和减阻能力。 海豚游动时,依靠尾柄和尾鳍的上下摆动及胸鳍的配合,游泳瞬时速度高 达11m/s。海豚改变运动速度和方向时,皮肤会产生褶皱来抑制湍流的作 用,从而大大降低水的阻力,使海豚的平均推进效率达到0.75~0.90之间。 另外,海豚拥有超强的转向机动性和灵活性,它的转向角可达561.6°/s, 旋转半径甚至可小于0.2个身长。鉴于海豚良好的机动性、灵活性和高效 性,在危险、狭窄、复杂的水下环境中的监测、侦探、攻击、救捞和维修 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仿生机器海豚的研究包含了生物学、水动力学、自动控制、材料学和 机器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问题,形态和机理比较复杂,在国际上尚处于起 步阶段。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相关组织针对机器海豚的推进机 理、减阻机制和运动控制开展研究。Nakashima制造的两关节机器海豚, 胸鳍和尾鳍分别具有1个自由度。Dlgangil先后制造了四关节机器海豚和 五关节机器海豚。其中,四关节机器海豚以气动装置提供动力,五关节机 器海豚的胸鳍和尾鳍分别具有2个自由度。Fish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海豚 游动的推进能力和机动灵活性。“Gray’s Paradox”问题的成功解决,帮助我 们对海豚的推进机理、减阻机制和运动控制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观点认 为海豚之所以具有如此惊人的特征,原因与其通过尾鳍的不对称摆动造就 的高度灵活的俯仰运动有关系。但是,目前为止,对海豚俯仰运动的研究 还处在起步阶段,俯仰运动产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方法,以解 决仿生机器海豚的三维运动控制问题。该方法对海豚水下前翻滚、后翻滚 运动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分析,将前翻滚、后翻滚运动所属的俯仰运动分 为弯曲阶段和伸展阶段,建立伸展阶段的游动模型。同时,给出机器海豚 前翻滚、后翻滚运动的控制方法和实现步骤。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翻滚运动包括前翻滚运动和后翻滚运动,两种运动均由上仰和下 俯基本动作组合完成,在机器海豚的翻滚过程中,通过设置机器海豚的俯 仰角和各个俯仰关节的转动角,交替执行上仰、下俯动作,调整机器海豚 的质心和浮心的相对位置,获取相应的翻滚速度和转向力矩,以完成翻滚 运动。

本发明实现了对机器海豚俯仰运动的精确和灵活控制,首创机器海豚 的前滚翻运动和后滚翻运动两种动作,达成机器海豚垂直平面内的360° 旋转,验证机器海豚俯仰运动的高度机动性与灵活性。同时,本发明中的 俯仰控制算法精确控制机器海豚在运动中的俯仰角,获得机器海豚俯仰运 动控制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仿生机器海豚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仿生机器海豚俯仰运动伸展阶段分析示意图。

图3是仿生机器海豚前翻滚实验视频截图。

图4是仿生机器海豚后翻滚实验视频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仿生机器海豚的机械结构

图1是仿生机器海豚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仿生机器海豚包括刚 性前段身体2、具有多个俯仰关节的柔性后段身体6、尾鳍14、胸鳍片10、 背鳍片3、控制电路板9、陀螺仪11、压力传感器12、红外探测器8、移 动滑块1、配重铜块4、偏航关节5、俯仰关节7、尾柄13。

所述仿生机器海豚中,前段身体2与具有多个关节的柔性后段身体6 相连;前段身体2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含有移动滑块1、控制电路 板9、电源模块、陀螺仪11、配重铜块4;前段身体2前部安装红外探测 器8用来避障,左侧安装压力传感器12用来测量水的压力,上侧安装电 源开关;移动滑块1中包括一个伺服电机,用于驱动俯仰关节J4,用来调 节机器海豚的重心;胸鳍片10和背鳍片3分别安装于前段身体2的两侧 和上侧,起平衡作用;后段身体6包含一个偏航关节5和三个俯仰关节7 (J1、J2和J3),均由直流电机驱动;偏航关节5控制机器海豚的偏航运 动;俯仰关节7产生机器海豚游动的推进力,控制机器海豚的俯仰运动; 尾柄13连接机器海豚的后段身体6和尾鳍14;尾鳍14随后段身体上下摆 动产生推进力;所有关节采用铝合金骨架相连;鱼皮为防水鱼皮。

该仿生机器海豚的三维尺寸约为(L×W×H):560mm×240mm×160mm。 总重量约为:3.29kg。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多关节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控制方法给出详细 的说明。

二、机器海豚翻滚运动控制

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属于海豚的俯仰运动,因此本发明首先对海豚的 俯仰运动进行分析。根据海豚俯仰运动的特征将俯仰运动分为弯曲阶段和 伸展阶段。弯曲阶段是指机器海豚的各个俯仰关节弯向身体同侧,身体形 态呈C形。该阶段持续的时间较短,主要是增加俯仰角度。伸展阶段是指 机器海豚的身体由弯曲形态恢复成直线形态。该阶段考虑到转向的反冲力 会对俯仰角产生负面影响,本发明采取减缓伸展速度,延长伸展持续时间 的措施。

机器海豚在水中俯仰,依靠后段身体和尾鳍的摆动提供动力。后段身 体在运动中,必然受到所排开水的阻力作用。当海豚速度恒定时,所受阻 力的大小与水的作用面积成正比。因此,为了减小运动中水的阻力作用, 应使水的作用面积最小。从理论上讲,后段身体的横截面是水作用面积的 最小截面,这意味着每个俯仰关节必须沿着它所在的体段的中轴线运动。 但是,俯仰关节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因此,该方法在实际中并不可 行。

本发明采取的措施为使当前活动关节Ji后面的相邻关节Ji+1沿方 向运动。于是,得到约束条件:

xi+1-xixi-xi+1=zi+1-zizi-zi+1(xi+1-xi)2+(zi+1-zi)2=li2,

其中,(xi,zi)表示关节Ji转动前的坐标,(xi+1,zi+1)表示关节Ji+1转动前的 坐标,(x′i,z′i)表示关节Ji转动后的坐标,(x′i+1,z′i+1)表示关节Ji+1转动后的坐标, li表示关节Ji和关节Ji+1之间的距离。

根据此约束条件,得到转动关节Ji的转动角度θ′i

其中,Ji-1′表示关节Ji-1转动后的所在点,J′i表示关节Ji转动后的所在 点,Ji+1′表示关节Ji+1转动后的所在点,表示转动后关节段J′iJi+1′在坐 标系对应的向量,表示转动后关节段Ji-1′J′i在坐标系中对应的向量, 表示向量的长度,即关节段J′iJi+1′的长度,表示向量 Ji-1′J′i的长度,即关节段Ji-1′J′i的长度。

根据上述条件,便可以控制机器海豚各个俯仰关节的运动,实现机器 海豚的俯仰运动。如图2所示:在图2a中,首先,俯仰关节J1作为主动 关节全速转动,而其他俯仰关节J2,J3则作为被动关节,分别跟随其相邻 前一关节J1,J2转动,转动的角度由上述公式决定。在图2b中,关节段J1J2运动到水平状态,保持伸直,俯仰关节J1停止转动。在图2b至图2f中, 关节J2代替关节J1作为主动关节转动,其后关节J3作为被动关节跟随关节 J2转动。在图2g中,关节段J2J3运动到水平状态,保持伸直,俯仰关节J2停止转动,关节J3代替J2作为主动关节转动,直至水平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机器海豚的翻滚运动,包括海豚的前翻滚运动和后翻滚 运动,因此分别设计了机器海豚前翻滚、后翻滚运动的控制方法。所述前 翻滚运动和后翻滚运动均由上仰和下俯基本动作组合完成。在机器海豚的 翻滚过程中,通过设置机器海豚的俯仰角和各个俯仰关节的转动角,交替 执行上仰、下俯动作,调整机器海豚的质心和浮心的相对位置,获取相应 的翻滚速度和转向力矩,以完成翻滚运动。

(1)机器海豚前翻滚运动

图3为机器海豚前翻滚运动的实验视频截图,如图3所示,机器海豚 的前翻滚运动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如图3a至图3c所示,机器海豚开始水平静置于水底,执 行前翻滚运动时,首先将所有俯仰关节在不超过限制角的前提下同时向背 面急速摆动,使机器海豚头部急速上仰,接着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俯仰控制 算法,使海豚经过几个摆动周期后,以45°的俯仰角急速上升,推进整体 向上向前运动,使机器海豚脱离水底,运动到水池的中部,方便进行接下 来的动作,避免与水底发生刮蹭,其中,俯仰关节的限制角为俯仰关节最 大转动角,即俯仰关节所能转动的最大角度,其根据关节舵机的参数性质 以及机器海豚本身动作的限制来设定,本发明中机器海豚的三个转动关节 J1、J2和J3的转角限制分别设置为:80°,65°和65°;

步骤1.2,如图3d所示,到达水池中部后,机器海豚使用同样的俯仰 控制算法,立即下俯,获得-45°的俯仰角,同时保证机器海豚仍然距水底 有一定距离;

步骤1.3,如图3e所示,机器海豚的三个俯仰关节轻微地向背面弯曲, 弯曲角度分别为20°,30°,40°,增加尾鳍向腹面拍动时划水的距离,为 步骤1.4中需要的较大的低头力矩做准备;

步骤1.4,如图3f至图3g所示,机器海豚以最大速度向腹面弯曲所有 俯仰关节,借助步骤1.3中的准备动作,产生非常大的低头力矩,使海豚 在极短的时间内,俯仰角超过-90°,此时,机器海豚的质心CM和浮心CB 反转,同时海豚开始向前滚转;

步骤1.5,如图3h至图3i所示,此时,借助刚才急速下俯时产生的较 大的角速度,以及质心CM和浮心CB反转带来的额外的低头力矩,海豚进 一步前滚,当机器海豚的俯仰角接近-270°时,机器海豚的质心CM和浮心 CB再次反转为质心在下、浮心在上的正常状态,此时,机器海豚伸展其 尾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俯仰控制算法继续下俯运动,进一步减小俯仰角;

步骤1.6,如图3j至图3k所示,在此后的翻滚过程中,机器海豚利用 已获得的转向速度,继续弯曲身体和翻滚,直到头部处于竖直状态;

步骤1.7,如图3l所示,最后,机器海豚通过进一步的俯仰运动调整 俯仰角,使身体恢复到水平状态,并向前游出或停止,完成一次前翻滚运 动。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获悉机器海豚身体弯曲的持续时间约为 ttuck≈0.666±0.122s,其尾鳍的旋转角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βfront=1726.4t3-1724.7t2+255,t∈[0,0.666]。

在整个前翻滚过程中,机器海豚所受力矩符合下列等式:

JDθ··=MF+Mf+MG

MF=-18ρψ·2{WpCcLp4+WcCF[(Lp+Lc)4-Lp4]},t[t0,t0+ttuck]0,t>t0+ttuck

Mf=-18sign(θ·)θ·2ρWaCcLa4,t[t0,t0+ttuck]-116sign(θ·)θ·2ρ(WaCcLa4-2WcCFLp4),t>t0+ttuck,

MG=mgd0tcos(θ·)/ttuck,t[t0,t0+ttuck]mgd0cos(θ·),t>t0+ttuck

其中,JD表示机器海豚的转动惯量,表示机器海豚的角加速度,M′F表示冲力力矩,M′f表示阻力力矩,MG表示质心CM与浮心CB差异产生的 力矩,ρ表示水密度,表示冲力产生的角速度,Wp表示背腹摆动部分的 宽度,Cc表示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阻力系数,Lp表示机器海豚背腹摆动部 分的长度,Wc表示尾鳍宽度,CF表示方形平面在水中所受阻力系数,Lc表 示机器海豚的尾鳍弦长,t0表示机器海豚身体弯曲的开始时间,ttuck表示机 器海豚身体弯曲持续时间,表示机器海豚的角速度,Wa表示机器海豚前 部身体投影宽度,La表示机器海豚前部身体长度,m表示机器海豚的质量, d0表示质心CM与浮心CB间的最大距离。

(2)机器海豚后翻滚运动

机器海豚的后翻滚运动相对于前翻滚更加困难。原因是由于机器海豚 上半身体和下半身体的重量不同,致使海豚重力在前翻滚、后翻滚运动中 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机器海豚后翻滚运动时,在最初的270°旋转过程中, 重力一直是翻滚运动的阻力。因此,机器海豚此刻完全依靠自身的推进力 来实现前270°的旋转。

图4为机器海豚后翻滚运动的实验视频截图,如图4所示,机器海豚 的后翻滚运动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如图4a至图4e所示,机器海豚所有俯仰关节在不超过限 制角的前提下向背面急速摆动,使机器海豚头部急速上仰,接着使用本发 明所述的俯仰控制算法,海豚经过几个摆动周期后,运动到水深中央并最 终将俯仰角增加到90°,机器海豚此时呈现为竖直向上姿态;

步骤2.2,如图4f至图4h所示,机器海豚的俯仰关节J1急剧向腹面方 向弯曲50°,使得机器海豚的质心CM位于其浮心CB的背面一侧,从而使 机器海豚在腹面向上、背面向下的颠倒状态下仍然保持足够的静稳定性;

步骤2.3,如图4i所示,此时,机器海豚的俯仰关节J2作为俯仰控制 算法中的主动关节,继续进行上仰运动,直到俯仰角超过220°,然后,机 器海豚轻微向腹面伸展所有俯仰关节,增加尾鳍向背面拍动时划水的距 离,为步骤2.4和步骤2.5中需要的较大的抬头力矩做准备;

步骤2.4,如图4j至图4k所示,机器海豚以最大速度朝背面摆动所有 的俯仰关节,使身体急速抬头旋转;

步骤2.5,如图4l至图4m所示,借助步骤2.3和步骤2.4中积累的角 速度与质心浮心反转带来的额外的抬头力矩,机器海豚快速滚转,直到俯 仰角达到360°;

步骤2.6,如图4n所示,俯仰角到达360°之后,必须立即伸展各个俯 仰关节,使俯仰角保持在360°,否则海豚会进一步在质心CM和浮心CB所 产生的抬头力矩下滚转至450°俯仰角,从而使后滚翻失败;

步骤2.7,如图4o所示,机器海豚恢复成水平状态后,游出或停止, 完成一次后滚翻运动。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获悉机器海豚身体弯曲的持续时间约为 ttuck≈0.575±0.118s,其尾鳍的旋转角与时间的关系为:

βback=1893.6t3-1633.2t2+180,t∈[0,0.57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 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