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以及位置测定程序

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以及位置测定程序

摘要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以及位置测定程序:通过根据概略位置的精度而改变测位测量中的超时时间,在无法对当前位置进行测定时能够缩短测位所需要的等待时间。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根据由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的误差半径来设定测位测量中的超时时间(T1~T3、Tmax)。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在各超时时间(T1~T3)可视卫星数(S)不满足规定数量的情况下或者达到超时时间(Tmax)的情况下,使位置测定处理部(22d)执行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834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38728.3

  • 发明设计人 高桥诚;

    申请日2010-08-24

  • 分类号G01S19/06;G01S19/25;G01S19/34;H04M1/00;H04M1/73;H04W64/00;G01C21/00;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辉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S19/06 授权公告日:20140813 终止日期:20190824 申请日:201008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8-13

    授权

    授权

  • 2012-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19/06 申请日:2010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以及位置测定程序,特别涉及使用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以及位置测定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使用了GPS的位置测定装置中,有例如汽车导航系统、便携电话等很多设备。例如,如果是随身的便携电话,则提供如下的服务:下载可在安装有GPS功能的GPS便携电话上进行动作的专用地图应用程序,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或者将用户引导到目的地。

作为一例,在便携电话的即使在国外也能提供的GPS测位功能中,近年来多倾向于使用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在通信网络侧生成包含卫星的轨道信息或当前时刻信息、表示用户的大致位置的概略位置信息等在内的辅助数据,经由通信网络将该辅助数据通知给便携电话,在便携电话侧参考这些辅助数据进行GPS卫星的搜索处理或测位运算处理等。

该AGPS的辅助数据的概略位置的精度在标准规格下能够将0~1800km的半径区域设定为误差范围,根据极为接近实际的当前位置的小区级的位置信息,能够确定国家级的位置信息。此外,根据提供GPS功能的各国通信运营商,误差范围也有很大不同。并且,可知在上述的概略位置的精度低的情况下,AGPS中的测位结果的精度也变低。

因此,在使用了AGPS的移动终端中,为了提高测位成功率,即使在确定比较宽泛的概略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得不到测位测量结果也结束测位测量,即超时的超时时间例如被设定为90秒左右。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位置测定装置:当用户在电波圈外状态下进行了位置信息的取得操作的情况下,在移动到电波圈内状态时,为了可以不再次进行位置信息取得操作,在进行位置信息取得操作时,首先判断是否是电波圈内状态,仅在是电波圈内状态的情况下,取得本终端的位置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0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位置测定装置即使在电波圈内,在例如建物内或地下街等电波状况差的场所中,在超时时间内也未必能够得到测位结果。因此,有时候从用户开始测位到知晓得不到测位结果的等待时间就会变长。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及位置测定程序,通过按照概略位置的精度使测位测量的超时时间变化,在不能对当前位置进行测定时能够缩短测位所需要的等待时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位置测定装置、位置测定方法及位置测定程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如下这样构成。

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位置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该位置测定装置具有:GPS电波接收部,其接收GPS电波;便携电话电波接收部,其接收便携电话的电波;位置测定处理部,其根据由所述GPS电波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GPS电波,进行对当前位置进行测定的位置测定处理;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其判定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该概略位置是根据由所述便携电话电波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电话的电波所确定的;可视卫星数判定部,其判定能够通过所述GPS电波接收部接收所述GPS电波的可视卫星的数量;超时时间设定部,其根据由所述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判定的所述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设定多个使由所述位置测定处理部执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超时时间;以及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其在开始所述位置测定处理后的经过时间成为由所述超时时间设定部设定的多个所述超时时间中的任意一方时,在由所述可视卫星判定部判定的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没有满足规定数量的情况下,输出使由所述位置测定处理部进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根据该位置测定装置,通过根据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设定多个超过时间,在无法对当前位置进行测定时能够缩短位置测定处理所需要的等待时间。

此外,也可以是,由所述超时时间设定部设定的超时时间包含相互不同的第1~4超时时间,所述可视卫星数判定部在所述经过时间成为所述第1超时时间时判定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是否为1个以上,并且,在所述经过时间成为比所述第1超时时间长的所述第2超时时间时判定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是否为2个以上,进而,在所述经过时间成为比所述第2超时时间长的所述第3超时时间时判定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是否为3个以上,在所述第1~3超时时间内判定的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不满足判定条件的可视卫星的数量时、或者达到比所述第3超时时间长的所述第4超时时间时,所述位置测定超时指示部输出使由所述位置测定处理部进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根据该位置测定装置,设定第1~第3超时时间,判定各超时时间中可视卫星的数量是否达到设定的数量,进行超时处理。因此,能够降低位置测定误判率,提高位置测定成功率,其中,所述位置测定误判率是指:对于全部测位次数,虽然在最长的第4超时时间能够测位,但是由于在第1~第3超时时间使测位超时而不能测位的次数的比例。

此外,也可以是,在由所述GPS电波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GPS电波的C/N比和S/N比中的至少一方为规定水平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可视卫星数判定部将发出该电波的卫星视为所述可视卫星,判定该可视卫星的数量。

根据该位置测定装置,基于GPS电波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所述GPS电波的C/N比及S/N比的至少一方的水平来判定可视卫星的数量,位置测定处理超时单元能够输出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位置测定方法的特征在于,该位置测定方法具有以下步骤:GPS电波接收步骤,在该步骤中,GPS电波接收部接收GPS电波;便携电话电波接收步骤,在该步骤中,便携电话电波接收部接收便携电话的电波;位置测定处理步骤,在该步骤中,位置测定处理部根据通过所述GPS电波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所述GPS电波,进行对当前位置进行测定的位置测定处理;概略位置误差判定步骤(例如,对应图6中的步骤S102的处理),在该步骤中,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判定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该概略位置是根据通过所述便携电话电波接收步骤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电话的电波所确定的;可视卫星数判定步骤(例如,对应图6中的步骤S103的处理),在该步骤中,可视卫星数判定部判定能够通过所述GPS电波接收步骤接收所述GPS电波的可视卫星的数量;超时时间设定步骤(例如,对应图6中的步骤S106的处理),在该步骤中,超时时间设定部根据通过所述概略位置误差判定步骤判定的所述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设定多个使通过所述位置测定处理步骤执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超时时间;以及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步骤(例如,对应图6中的步骤S107的处理),在该步骤中,在开始所述位置测定处理后的经过时间成为通过所述超时时间设定步骤设定的多个所述超时时间中的任意一方时,在通过所述可视卫星判定步骤判定的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没有满足规定数量的情况下,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输出使通过所述位置测定处理步骤进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根据上述的位置测定方法,能得到和上述的第1位置测定装置同样的作用。

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位置测定程序用于使作为位置测定装置发挥功能的计算机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该程序使所述计算机作为以下部分发挥功能:GPS电波接收部,其接收GPS电波;便携电话电波接收部,其接收便携电话的电波;位置测定处理部,其根据由所述GPS电波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GPS电波,进行对当前位置进行测定的位置测定处理;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其判定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该概略位置是根据由所述便携电话电波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电话的电波所确定的;可视卫星数判定部,其判定能够通过所述GPS电波接收部接收所述GPS电波的可视卫星的数量;超时时间设定部,其根据由所述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判定的所述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设定多个使由所述位置测定处理部执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超时时间;以及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其在开始所述位置测定处理后的经过时间成为由所述超时时间设定部设定的多个所述超时时间中的任意一方时,在由所述可视卫星判定部判定的所述可视卫星的数量没有满足规定数量的情况下,输出使由所述位置测定处理部进行的所述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根据上述位置测定程序,在由计算机读取程序并按照读取的程序执行处理时,能得到和上述的第1位置测定装置同样的作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例如建物内或地下街等电波状况差、无法进行位置测定的场所进行了位置信息的取得操作时,在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中,能够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

进而,不光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还能实现省电,因此在位置测定装置的电源是电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电池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GPS功能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GPS控制部2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中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第1设定例的表31。

图5是表示在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中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第2设定例的表32。

图6是表示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处理的一系列流程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执行的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执行的超时时间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执行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执行的位置测定超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所参照的各图中,对于和其他图相同的结构要素,用同一符号表示。

(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装置结构)

首先,参照图1,作为本发明涉及的测位终端装置的一例,对安装有GPS功能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装置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安装有GPS功能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所示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构成为具备控制部11、GPS天线12、通信天线13、操作键14、液晶显示器15、扬声器16及麦克风17。

控制部11例如由微计算机构成,内置于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中。该控制部11与构成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上述各部连接,并发送接收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统一控制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全体。

GPS天线12是用于接收电波的内置天线,该电波包含从GPS卫星发送的对位置进行测定所需要的GPS数据。

通信天线13是用于从通信运营商的基站接收便携电话的通信所涉及的便携电话信号的电波的内置天线。并且,该便携电话信号中包含辅助数据,该辅助数据包含从提供AGPS的通信运营商网络的SUPL(Secure User Plane for Location:安全用户平面定位)服务器等服务器发送的、用于确定概略位置所需要的概略位置数据或表示误差半径的误差半径(或概略位置精度)数据等。

操作键14由“0”~“9”的数字键和通话开始键、通话切断键等构成,是用于用户进行通话或位置测定时进行操作的键。也可以设置直接启动GPS功能的GPS快捷键。

液晶显示器15对用户显示通话状态或GPS功能中的当前位置等。此外,不限于液晶显示器15,例如也可以是安装了触摸板的液晶显示器,也可以使用触摸板进行GPS功能的操作。

扬声器16对用户输出声音。该扬声器16被用于通话或GPS功能的声音引导。

麦克风(以下称为麦克)17输入用户的声音。该麦克17与扬声器16同样地被用于通话或GPS功能的声音输入。

(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功能结构)

接着,参照图2说明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功能结构。图2是表示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所示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控制部11构成为具备通信控制部21、GPS控制部22及地图服务控制部23的功能。并且,通信控制部21、GPS控制部22及地图服务控制部23与构成上述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各部连接,如图中箭头所示,发送接收数据信号或控制信号。

通信控制部21进行与通话或数据通信有关的全部的控制。通信控制部21构成为通过上述的微计算机执行通信控制应用程序来进行动作。

GPS控制部22控制基于GPS功能进行位置测定的位置测定处理等。GPS控制部22与通信控制部21同样,通过上述的微计算机执行位置测定应用程序来进行动作。

地图服务控制部23与GPS进行的位置测定连动,执行用于提供地图服务的控制。地图服务控制部23通过执行用户经由便携电话通信网络下载的便携式专用的地图服务应用程序来进行动作。例如,在地图服务应用程序中,提供基于当前位置的道路引导服务或店铺/设施检索服务。

(GPS控制部22的功能结构)

接着,参照图3说明GPS控制部22的功能结构。图3是表示GPS控制部2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所示的GPS控制部22构成为具有位置测定请求输入部22a、辅助数据输入部22b、GPS数据输入部22c、位置测定处理部22d、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及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的各功能部。

通过例如用户在地图应用程序上执行使位置测定开始的操作,位置测定请求输入部22a输入使从地图服务控制部23输出的位置测定处理开始的位置测定请求。除了开始位置测定的位置测定请求以外,位置测定请求输入部22a还输入结束位置测定的位置测定请求等。

辅助数据输入部22b输入由通信天线13接收到的便携电话信号,取得便携电话信号中包含的辅助数据。

GPS数据输入部22c输入由GPS天线12接收到的电波中包含的GPS数据。

在从位置测定请求输入部22a接收到位置测定请求时,位置测定处理部22d基于从GPS数据输入部22c输出的GPS数据,执行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处理,进行输出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数据的位置测定处理。此外,在位置测定处理部22d从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输入结束位置测定处理、即用于使其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时,位置测定处理部22d即使得不到测位测量数据也能输出错误结果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

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基于从辅助数据输入部22b输出的辅助数据中包含的概略位置数据或误差半径数据,执行判定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的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例如,在由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按照小区级判定概略位置时,与在国家范围内确定概略位置时比,误差半径小。相反,在由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在国家范围内判定概略位置时,与按照小区级确定概略位置时相比,误差半径大。

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在由GPS天线12接收到的电波的C/N(Carrier to Noise:载噪比)比为预定值以上时,将发送该电波的GPS卫星视为可视卫星,执行判定作为该数量的可视卫星数S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此外,在判定该可视卫星数S时,不限于C/N比,也可以由S/N(Signal to Noise:信噪比)比或它们两者来判定。即,也可以由C/N比及S/N比的至少一方来判定。进而,在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位置测定数据的处理步骤中,将发送能够判断为处理正常结束的电波的GPS视为可视卫星,判定可视卫星数S。

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按照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的误差半径,即使得不到测位测量结果也结束测位测量,即执行设定超时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超时时间设定处理。超时时间Tmax是超时时间的最长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例如90秒。此外,超时时间T1~T3是被设定在超时时间Tmax的范围内的超时时间。

GPS如果能够从环绕地球的多个卫星中的最少3个卫星接收电波,则能够进行位置测定处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超时时间T1是在判定出可视卫星数S不是1个以上的情况下,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时间,超时时间T2是在判定出可视卫星数S不是2个以上的情况下,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时间,超时时间T3是在判定出可视卫星数S不是3个以上的情况下,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时间。在各超时时间中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及超时时间T1~T3、Tmax能够在实用上的容许范围内任意设定。

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测量开始位置测定处理后的经过时间即位置测定处理经过时间T,在位置测定处理经过时间T成为由超时时间设定部22g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时,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不满足上述数量的情况下,对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用于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在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中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设定例)

接着,参照图4及图5,对在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中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设定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中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第1设定例的表31。此外,图5是表示在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中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的第2设定例的表32。

首先,如图4的表31所示,在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误差半径为0~50km时,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将超时时间Tmax设定为90秒。同时,在将超时时间Tmax设定在90秒的范围内,分别将超时时间T1设定为40秒,将超时时间T2设为50秒,将超时时间T3设为60秒。

此外,在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误差半径为50~150km时,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将超时时间Tmax设为90秒。同时,在将超时时间Tmax设为90秒的范围内,分别将超时时间T1设为40秒,将超时时间T2设为60秒,将超时时间T3设为75秒。

同样,在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断误差半径为150~450km及450~1000km时,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也如图4的表31所示那样,设定超时时间T1~T3、Tmax。

另一方面,如图5的表32所示,在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误差半径为150km或450km时,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将超时时间Tmax设定为90秒。同时,在将超时时间Tmax设为90秒的范围内,分别将超时时间T1设为30秒,将超时时间T2设为45秒,将超时时间T3设为75秒。

该超时时间T1~T3能够在超时时间Tmax的范围内任意设定。但是,如表32所示,优选将超时时间T1~T3设定成:对于测位次数,虽然在超时时间Tmax能够测位,但是由于在超时时间T1~T3使测位超时而不能测位的次数的比例即误判率为0%或实际使用上的容许范围内。

此外,即使是不同的误差半径,即使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分别设定不同的超时时间T1~T3、Tmax,在特性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像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误差半径为150km或450km时那样对设定的超时时间T1~T3、Tmax进行相同的设定。

同样,在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误差半径为750km或1000km时,超时时间设定部22g也将超时时间Tmax设定为90秒。同时,在将超时时间Tmax设定为90秒的范围内,分别将超时时间T1设定为40秒,将超时时间T2设定60秒,将超时时间T3设定为80秒。

伴随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的误差半径变大,位置测定成功率逐渐变低。但是,如上所述,优选将超时时间T1~T3设定成:使误判率为0%或实际使用上的容许范围内。

如上所述,按照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的误差半径,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分别设定超时时间T1~T3、Tmax。

(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处理的一系列流程)

这里,参照图6,说明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处理的一系列流程。图6是表示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处理的一系列流程的时序图。

在图6所示的位置测定处理的一系列流程中,首先,GPS控制部22的位置测定请求输入部22a从地图服务控制部23获取位置测定请求时,对通信控制部21输出便携电话信号接收开始指示,以通过通信天线13开始接收便携电话信号的电波。通信控制部21进行用于接收便携电话信号的电波的控制(步骤S101),将接收到的便携电话信号输出给GPS控制部22。

在GPS控制部22中,辅助数据输入部22b接收便携电话信号,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执行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该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根据便携电话信号中包含的辅助数据判定位置测定数据的概略位置的误差半径(步骤S102)。

接着,在GPS控制部22中,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执行超时时间设定处理,该超时时间设定处理按照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判定的误差半径来设定超时时间T1~T3、Tmax(步骤S103)。

GPS控制部22对通信控制部21输出GPS信号接收开始指示,以开始通过GPS天线13接收GPS信号的电波。通信控制部21进行用于接收GPS信号的电波的控制(步骤S104),将接收到的GPS信号向GPS控制部22输出。

在GPS控制部22中,位置测定处理部22d基于GPS信号开始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的位置测定处理(步骤S105)。同时,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基于接收到的GPS信号开始判定可视卫星数S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步骤S106)。进而,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基于通过超时时间设定处理而设定的超时时间和通过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而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开始输出超时指示的位置测定超时处理(步骤S107)。

GPS控制部22在位置测定处理正常结束或在超时时间结束时,对通信控制部21输出GPS信号接收结束指示,以结束通过GPS天线13接收GPS信号的电波。通信控制部21执行用于结束GPS信号的电波的接收的控制(步骤S108)。此外,在GPS控制部22中,在实际位置测定处理正常结束或在超时时间结束时,位置测定处理部22d对地图服务控制部23输出由位置测定处理得到的位置测定数据。

(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执行的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的流程)

接着,图7对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执行的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执行的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7所示的概略位置误差半径判定处理的流程中,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取得由辅助数据输入部22b输入的便携电话信号中包含的辅助数据(步骤S201)。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根据所取得的辅助数据中包含的概略位置数据来判定概略位置(步骤S202)。接着,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根据辅助数据中包含的误差半径数据来判定误差半径(步骤S203)。

(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执行的超时时间设定处理的流程)

接着,图8对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执行的超时时间设定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执行的超时时间设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首先,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取得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所判定的误差半径(步骤S301)。其次,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按照误差半径设定超时时间T1~T3、Tmax(步骤S302)。

(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执行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的流程)

接着,图9对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执行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执行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9所示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的流程中,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将可视卫星数S复位为0(步骤S401)。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从GPS数据输入部22c取得GPS信号(步骤S402),计算GPS信号的C/N水平(步骤S403)。

这里,如果计算出的C/N水平为不妨碍执行一系列的位置测定处理的一定的基准值水平以上(步骤S404:是),则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将可视卫星数S加1(步骤S405)。此外,如果计算出的C/N水平小于一定的基准值水平(步骤S404:否),则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不改变可视卫星数S的值。

此外,如果正在从多个可视卫星接收信号(步骤S406:是),则返回步骤S402,取得其他的GPS信号并重复上述的处理。并且,当处理完来自多个可视卫星的所有信号时(步骤S406:否),将可视卫星数S输出给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步骤S407)。

并且,该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也可以在执行位置测定处理期间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进行,在经过了位置测定处理的超时时间时,也可以仅在判定可视卫星数S时(后述的图10的步骤S503,S505,S507)进行。

(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执行的位置测定超时处理的流程)

接着,图10对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执行的位置测定超时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执行的位置测定超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10所示的可视卫星数判定处理的流程中,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将位置测定处理经过时间T复位为0(步骤S501)。

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待机到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1(步骤S502:否)。并且,在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1时(步骤S502:是),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不是1个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03:否),不能通过位置测定处理得到位置测定,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对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用于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结束位置测定超时处理(步骤S509)。

此外,在步骤S502中当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1时,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为1个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03:是),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待机到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2(步骤S504:否)。并且,在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2时,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不是2个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05:否),通过位置测定处理不能得到位置测定,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对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结束位置测定超时处理(步骤S509)。

此外,在步骤S504中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2时,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为2个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05:是),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待机到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3(步骤S506:否)。并且,在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3时(步骤S506:是),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不是3个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07:否),通过位置测定处理不能得到位置测定,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对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用于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结束位置测定超时处理(步骤S509)。

此外,在步骤S506中当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3时,在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的可视卫星数S为3个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07:是),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待机到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max(步骤S508:否)。此外,在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成为超时时间Tmax时(步骤S508:是),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对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用于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结束位置测定超时处理(步骤S509)。

并且,在上述的处理中的步骤S508的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达到超时时间Tmax时,例如到位置测定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来自GPS卫星的电波的接收状态变差,此时的位置测定处理不正常结束。但是,在上述处理中的步骤S502、S504、S506的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当不能根据概略位置的精度得到规定的可视卫星数S时,在成为超时时间Tmax之前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就是说,在步骤S502、S504、S506中超时时,位置测定经过时间T比超时时间Tmax缩短。

(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只要不脱离专利请求范围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能够变更为各种方式。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中,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按照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的误差半径来设定超时时间T1~T3、Tmax,但是也可以按照默认的方式设定不考虑误差半径的超时时间T1~T3、Tmax。

由此,也可以在使位置精度优先的位置测定处理模式中,使用默认的超时时间进行位置测定处理,在使处理时间优先的位置测定处理模式中,使用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进行位置测定处理。

此外,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中,对通过接收使用了AGPS的辅助数据来进行概略位置的误差判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接收像辅助数据那样能够进行概略位置的误差判定的数据的其他GNSS(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系统,进行概略位置的误差判定,使用按照误差半径设定的超时时间进行位置测定处理。

(总结)

如上所述,在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0中,具有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超时时间设定部22g、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及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

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基于包含在辅助数据中的误差半径数据,判定位置测定数据的误差半径。此外,超时时间设定部22g按照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e判定的误差半径来设定超时时间T1~T3、Tmax。另一方面,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f判定GPS电波为规定值以上的可视卫星数S。

并且,在超时时间T1~T3、Tmax可视卫星数S没有为规定数以上时,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2h对位置测定处理部22d输出用于使位置测定处理超时的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

由此,在例如建物内或地下街等的电波状况变差、不能进行位置测定的场所,能够缩短进行位置信息的取得操作时的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而,能够不光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还实现省电,因此在位置测定装置的电源为电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电池的消耗。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特别用作即使在国外也能利用的安装有GPS功能的带GPS功能便携电话的附加功能。

标号说明

10:带GPS功能便携电话;11:控制部;12:GPS天线;13:通信天线;14:操作键;15:液晶显示器;16:扬声器;17:麦克;21:通信控制部;22:GPS控制部;22a:位置测定请求输入部;22b:辅助数据输入部;22c:GPS数据输入部;22d:位置测定处理部;22e:概略位置误差判定部;22f:可视卫星数判定部;22g:超时时间设定部;22h:位置测定处理超时指示部;23:地图服务控制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