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借助于空气喷射的分选方法和相关的分选装置

借助于空气喷射的分选方法和相关的分选装置

摘要

提出用于借助于空气喷射(12)分拣出物件(2)的分选方法和分选装置。分选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带有可通过电激活偏转的膜片单元(33)的空气喷射发生器(8),膜片单元(33)限制与喷出孔(32)相连接的工作腔(34)。膜片单元(33)作为空气排挤单元起作用并且在其激活时由于由此引起的空气排挤而引起从工作腔(34)中穿过喷出孔(32)的主动的空气喷出。尤其地,空气喷射具有环面状空气涡流的形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816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39526.0

  • 发明设计人 H·维尔特尔;M·迈希尔;

    申请日2010-07-22

  • 分类号B07C5/36(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肖日松;杨国治

  • 地址 德国埃斯林根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3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07C5/3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72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07-22

    授权

    授权

  • 2012-08-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7C5/36 申请日:2010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空气喷射(Luftstoβ)来分拣出(Aussortieren)物件(Teil)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空气喷射分拣出物件的分选装置(Sortiervorrichtung),其带有至少一个空气喷射发生器,该空气喷射发生器具有发生器罩壳,在发生器罩壳中至少一个可以可逆的方式偏转的膜片单元限制与至少一个喷出孔相连接的工作腔,其中,通过激活膜片单元可引起空气喷射从工作腔中穿过喷出孔离开。

背景技术

从文件US 5,628,411中已知的这种类型的分选装置包含带有罩壳的空气喷射发生器,罩壳包围罩壳腔,柔性的压电式膜片单元在罩壳腔中延伸。膜片单元限制与引导到外部的喷出孔相连通的工作腔,其中,喷出孔与工作腔的内部的孔口(Mündung)相对。可通过另一通道将压缩空气输入工作腔中,只要膜片单元封闭喷出孔的内部的孔口,防止压缩空气穿过喷出孔。为了引起空气喷射离开,通过电激活使膜片单元偏转,从而使其从喷出孔的孔口升起(abheben)并且处于过压下的空气可从工作腔流走。因此,空气喷射发生器具有阀的功能性,在其中,膜片单元作为阀元件(Ventilglied)起作用,其根据激活状态使空气离开成为可能或者防止空气离开。

分选装置用于借助于空气喷射分拣出物件所用的方法。可光学地检查下落的物件(例如稻粒)并且在出现不良物件时将其分拣出来。为了分拣,借助于空气喷射发生器产生吹走不良物件的空气喷射。由于为此需要非常精确地且同样相对强的空气喷射,必须给工作腔供给处于高的过压下的压缩空气。为此所需的措施成本相对高,并且同样对于可靠保证阀功能来说提出高的要求,以避免泄漏和可能由泄漏引起的在分拣时的功能故障。

从文件DE 40 30 344 A1中已知一种分选装置,在其中借助于电触发的脉冲发生器产生压力冲击(Druckstoβ),其通过置于之前的控制喷嘴(其通道孔口(Kanalausmündung)为倾斜的)指向待分选的对象。

文件DE 38 08 798 A1公开了一种分选装置,在其中,通过借助于压电的装置将短的冲击施加到通道的部位上,通过短暂地使分支的通道变窄引起分选过程。

文件DE 20 2007 001 884 U1描述了用于产生声波的声波发生器,该声波例如用于治疗的目的。通过贴靠在锥形的壁处的膜片的偏转产生声波或冲击波,其由显然构造成固体的透镜(Linse)聚焦到位于装置之外的焦点上。由于膜片的偏转可能也产生空气喷射,然而其未必到达焦点,因为其被透镜挡住。虽然透镜可允许声波透过,然而似乎不适合于允许空气穿过。

从文件WO 2006/083635 A2中已知一种分选器,其可通过压电晶体喷出流体。压电晶体布置在这样的腔中,即,给该腔供给待喷出的流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出简单且可靠的分选法以及分选装置,其在很小的设计成本的情况下非常可靠地工作并且可简单地运行。

为了解决该目的,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分选方法中,产生以环面状涡流形式的指向待分拣出的物件的空气喷射。

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分选装置中,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膜片单元构造成包含柔性的排挤膜片的空气排挤单元,其可通过其激活以突然地减小工作腔的体积的方式偏转以用于实施喷出运动,从而其主动地将形成空气喷射的空气穿过喷出孔以脉冲的形式排挤出工作腔。

在根据本发明的分选装置中,用于其运行的空气喷射发生器不一定依赖于处于过压下的压缩空气,因为被喷出的空气未决定性地从外部的预压缩中吸取能量,而是直接从通过被驱动用于喷出运动的膜片单元的主动的排挤中吸取能量。膜片单元的突然的偏转引起强烈的空气喷射,其能够吹走并由此分拣出不期望的小型物件。虽然原则上可能的是以预压缩的空气供给工作腔,但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的优点为,在工作腔中即使没有预压缩的空气时也可运转。如果空气喷射发生器仅仅利用未预压缩的空气运行,出现能量方面尤其适宜的运行,并且不出现泄漏流动,其可能可损害工作结果。可通过空气喷射发生器产生的空气喷射尤其地为环面状涡流,其也可称为“旋风(Vortex)”并且其使非常目标精确的且集中的加载待分拣出的物件成为可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借助于刚好这种环面状空气涡流分拣出物件,因为已证实,这种类型的空气喷射非常稳定且强烈,并且由此提供这样的可能性,即,即使在以高的频率运动的且彼此具有仅仅小的间距的物件中也使可靠地独立地分选出一定的物件成为可能。

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适宜地,以脉冲的方式挤压空气穿过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喷出孔以用于产生环面状涡流。就此而言已证实为适宜的是,优选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喷出孔的直径至少选择为相应地待分拣出的物件的最小尺寸的一半。因此,为了分拣出例如长形的稻粒,适宜地选用这样的喷出孔,即,其直径至少具有稻粒横截面直径的一半。

此外有利的是,如此利用优选地电的激活脉冲操控至少一个具有柔性的排挤膜片的膜片单元以用于产生空气涡流,即,膜片单元的起源于此的偏转引起通过主动的空气排挤引起的脉冲式的从由膜片单元限制的工作腔中穿过喷出孔的空气喷出。

在分选装置的适宜的设计方案中,如此布置膜片单元和至少一个喷出孔,即,与膜片单元的激活状态无关地在工作腔和喷出孔之间存在始终畅通的连接。即,在任何运行时刻不由膜片单元封闭喷出孔。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主要有利的是,喷出孔使在两个方向上的空气通过成为可能。那么,其不仅仅作为喷出孔起作用,而且同时作为吸入孔起作用,当膜片单元在实施喷出运动之后再次回到初始位置中时,膜片单元再次穿过其将空气吸回到工作腔中。以这种方式,可取消附加的用于将空气输入到工作腔中的孔。虽然如此,原则上可能的是,通过独立的空气输入支持膜片单元的吸入过程。

如果喷出孔不用作吸气孔,即,以其它方式对工作腔再填充空气,原则上同样与喷出孔关联有止回阀,其防止空气进入并且因此也防止吸入污染物。

发生器罩壳可具有多个通入同一个工作腔中的喷出孔。为了尽管如此可产生尽可能成束的空气喷射,值得推荐的是,喷出孔尽可能布置在彼此旁边,并且以这样的方式,即,在所有喷出孔中的空气喷出方向相同。

当通过喷出孔的相应的设计方案产生旋转的优选地环面状空气涡流(旋风)作为空气喷射时,可产生尤其稳定且强烈的空气喷射。例如,当以锐棱的方式(scharfkantig)设计喷出孔的排出孔口时,这非常简单地实现。尤其地可设想空气喷射作为环面(Torus),在其中空气在“环形体”之内旋转。

原则上,可任意激活至少一个作为空气排挤单元起作用的膜片单元。例如可应用电的、流体的或纯机械的驱动方案或者由这些驱动方案组合的驱动方案。例如可设想,通过电磁装置或通过脉冲式的流体加载、尤其地压缩空气加载引起膜片单元的运动。

然而,作为用于膜片单元的尤其值得推荐的驱动方案,推荐压电的结构。在此,柔性的膜片单元的偏转基于利用反压电效应。这种类型的方案使空气喷射发生器的非常扁平的结构形式和由此极其紧凑的外尺寸成为可能。此外,功率消耗非常小,并且出现仅仅非常小的自热。

优选地,基于压电原则的膜片单元包括在其环绕的外边缘处支撑在发生器罩壳处的弹簧般弹性的排挤膜片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地与排挤膜片相连接的压电转换器。在电地激活压电转换器时,排挤膜片相对于其主延伸平面垂直地变形并且以这种方式减小工作腔的体积,从而排挤包含在其中的空气并且使其穿过排出孔喷出到外部中。

适宜地,排挤膜片为薄的柔性的金属膜片。在压电的工作原则中其可同时用作用于压电转换器的电极。

毫无疑问可由多个可同时且以相同的方式(gleichsinnig)激活的膜片单元限制同一个工作腔。以这种方式,尽管紧凑的尺寸,可相对地扩大空气喷射的体积以及同样空气喷射的强度。

在具有尤其有利的结构的分选装置中,排挤膜片的折算为圆面的面具有设有圆形的横截面的喷出孔的五倍至二十倍的直径。优选地,排挤膜片的面原始为圆面,然而不是必须的。如果排挤膜片具有不同于圆形的面外形,从圆面(其面积与排挤膜片的非圆形的面的面积相符)的直径中得到待与排出孔的直径相比较的直径。

同样,对于优选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喷出孔得到用于其直径的尤其适宜的尺寸。优选地,该孔直径在以系数1/3为指数的在激活膜片单元时从工作腔中被排挤的体积的0.3至3倍的范围中。

以有利的方式,本发明的方案使非常扁平结构的发生器罩壳成为可能。适宜地,发生器罩壳包围罩壳腔,其在主轴线的轴向上的尺寸小于在与主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具体而言尤其地如此,即,罩壳腔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在该罩壳腔之内,膜片单元可布置成带有相对于主轴线倾斜的主延伸平面,从而主延伸平面将罩壳腔划分成两个部分腔,其中一个形成工作腔,并且另一个适宜地作为联接腔起作用,在联接腔中建立对于电激活必要的膜片单元的电接触。

结合罩壳腔的矩形的横截面尤其有利的是,以对角的延伸装配膜片单元。那么,膜片单元将罩壳横截面划分成两个带有三角形轮廓的横截面的部分腔。

适宜地,在具有扁平外形的发生器罩壳中,至少一个喷出孔布置在窄侧处。那么,其尤其地相对于罩壳腔的主轴线的轴向垂直地定向。

尤其地,在发生器罩壳的以扁平外形实施的形式中,可彼此贴靠成行地布置多个空气喷射发生器以用于形成带有彼此平行的主延伸平面的发生器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以部分地示意性的图示显示了具有有利的结构的适合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通风的根据本发明的分选装置,带有根据图2的剖切线I-I的在纵截面中绘出的空气喷射发生器的有利的结构形式,

图2以透视的图示显示了图1的空气喷射发生器,

图3以分解图显示了图1和2的空气喷射发生器,

图4显示了由多个根据图2的空气喷射发生器组合在一起的发生器组,以及

图5以与图2的剖切线I-I相似的纵截面显示了空气喷射发生器的另一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分选方法时的分选装置。分选装置具有静态的输出单元1,待分选的物件2从输出单元1向下离开,尤其地通过重力。物件2与链条一样线状成串地向下落下并且在此根据箭头3经过分选区域4。无干扰地向下落下的物件2由隔开地布置在输出单元1之下的收集单元5收集。

待分选的物件2为小型物件,例如食物(如扁豆或稻粒)。在这种物件中大部分为好的物件,然而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不满足要求的不良物件。应分拣出后者。

在处于上方置于分选区域4之前的监视区域中,通过摄像机或其它检测单元6检查物件2并且相应地为其质量进行分级。监视结果被输送到分选装置的电子控制装置7,其联接到安置在物件2的下落区域旁边的空气喷射发生器8处。后者能够在获得相应的控制指令时在喷出方向13上放出示意性地指出的空气喷射12。

空气喷射发生器8如此定向,即,喷出方向13指向物件2的下落路径。通过在考虑物件2的下落速度的情况下与控制装置7的相应的配合,可借助于空气喷射发生器8如此产生空气喷射12,即,空气喷射12撞到不期望的不良物件上,并且将其从规则的下落路径中吹出,以使得其不到达容纳良好物件的收集单元5中。

该实施例的分选装置配备有尤其有利地设计的空气喷射发生器8,其也还可从图2和3中看出。在需要时,根据图4可将多个这种空气喷射发生器8组装(paketieren)成组件,其中,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发生器组14包含多个在排列方向15上贴靠地安置并且可分离地固定地相互连接的空气喷射发生器8。图5显示了空气喷射发生器8的备选的实施例,其中,只要未作其它说明,当前实施方案也适用于该实施例。

空气喷射发生器8具有优选地具有扁平外形且尤其地板形的发生器罩壳16,其带有主延伸平面18和与此垂直的主轴线19。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的尺寸明显小于在主延伸平面18的方向上的尺寸。

发生器罩壳16限制构造在其内部中的以下称为罩壳腔17的空腔。其同样具有扁平的外形,其中,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的尺寸比在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小。

优选地,发生器罩壳16由两个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贴靠地安置的第一和第二罩壳体22,23组成。其示例性地通过示意性地指出的被引导穿过罩壳孔25的螺栓24以优选地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地相互连接。其它固定形式同样是可能的,例如通过粘合或焊接。

罩壳腔17通过两个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隔开地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罩壳主壁26,27以及通过框形地围绕主轴线19的在两个罩壳主壁26,27之间延伸的侧壁28包围。第一罩壳主壁26为第一罩壳体22的组成部分,第二罩壳主壁27为第二罩壳体23的组成部分。侧壁28为第一罩壳体22的部分组成部分和第二罩壳体23的部分组成部分。原则上也可设想的是,侧壁28仅仅构造在一个罩壳体处,并且仅仅根据简单的板形的盖的形式构造另一罩壳体。

侧壁28在一个部位处穿孔,其中,该穿孔形成以下还将解释的喷出孔32。喷出孔32建立在罩壳腔17和发生器罩壳16的周围环境(即大气)之间的直接连接。适宜地,喷出孔32具有圆形的、尤其地圆环形的横截面。

在罩壳腔17的内部中容纳有至少一个柔性的膜片单元33。在图5的第二实施例中,两个膜片单元33位于罩壳腔17中,另一实施例在罩壳腔17中仅仅具有唯一的膜片单元33。

每个膜片单元33限制构造在发生器罩壳16的内部中的工作腔34。优选地,由两个部分腔35,36中的第一部分腔形成工作腔34,由各个膜片单元33将罩壳腔17气体密封地划分成这两个部分腔35,36。因此,膜片单元33作为在罩壳腔17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腔35,36之间的分离壁起作用。

在图1至4的实施例中,罩壳腔17以这种方式具有总共仅仅两个部分腔35,36。在图5的实施例中,如此布置在此以双倍的方式存在的膜片单元33,即,膜片单元33的每一个隔开独立的第二部分腔36,然而,存在仅仅唯一的工作腔34,其同时由两个膜片单元33限制。

如此选择(多个)膜片单元33的位置,即,喷出孔32与工作腔34相通。

膜片单元33为扁平的优选地板形的或盘形的产品(Gebilde)。以38以点划线的方式指出膜片单元33的垂直于其主延伸平面37的法向轴线。

原则上,膜片单元33也可在罩壳腔17以任何的取向布置。然而以下定向为适宜的,即,其主延伸平面37横向于主轴线19延伸,并且其外部的边缘区段42位于侧壁28的区域四周。以这种方式可使用这样的膜片单元33,即,其基面至少基本上相应于在两个罩壳主壁26,27的区域中的罩壳腔17的基面。

膜片单元33在其外边缘区段42的区域中气体密封地固定在发生器罩壳16的壁处。例如可借助于弹性的粘合剂或在使用弹性的密封材料的情况下将膜片单元33保持在发生器罩壳16处。借助于由电子的控制装置7提供的电的激活脉冲,可如此操控膜片单元33,即,其从在非激活的状态中占据的基本上平的起始位置(在图1和5中以实线显示)中在实施通过箭头指出的喷出运动43的情况下偏转到以点划线指出的激活的位置中。紧接着,在回位运动的范围中,膜片单元33再次回到初始位置中。因此,在操纵膜片单元33时发生可逆的弹性的变形过程。

膜片单元13由于其变形在喷出运动43时减小工作腔34的体积。这具有的结果为,穿过喷出孔32将来自工作腔34的空气压到外部。由于膜片单元33突然地变形的情况,这表现为已经提及的空气喷射12。

取决于利用哪种频率激活和取消激活膜片单元33,可影响空气喷射12的产生频率。因此,在非常高的激励频率时,根据需要也可从多个彼此接连的空气喷射12中引起几乎连续的有目的的空气射流。

可明显地看出,膜片单元33作为空气排挤单元起作用,其在其喷出运动43时主动地排挤空气穿过喷出孔32离开工作腔。

适宜地,喷出孔32具有圆形的横截面。优选地从以下公式中计算出其直径“D”

D=a·V1/3

其中,“a”为在0.3至3之间的数值,包括范围边界,并且其中“V”为由膜片单元33在其激活时从工作腔34中排挤出的体积。

如此布置空气喷射发生器8并且在使用示意性地指出的固定器件44的情况下如此固定喷射发生器8,即,排出孔32指向落下的物件2。因此,喷出孔32的定向预定喷出方向。

优选地,膜片单元33如此布置在发生器罩壳16中,即,其操纵状态不影响喷出孔32的畅通的横截面的尺寸。因此,在工作腔34和排出孔32以及发生器罩壳16的环境之间存在持续地畅通的连接。

同样此外适宜地,不存在引起即使仅仅暂时关闭喷出孔32的手段。以这种方式,当膜片单元33实施其回位运动时,喷出孔32承担吸入孔的附加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中,膜片单元33与泵元件相似地工作,其将环境空气穿过喷出孔32吸入工作腔34中。由此,在没有外部支持的情况下自动地再次给工作腔34填充空气,并且可在没有延迟的情况下有效地紧接着下一次喷出运动43。

为了支持空气再填充过程,发生器罩壳16的壁可具有至少一个附加于喷出孔32而存在的流入孔,通过其输入压缩空气。这也可使以下成为可能,即,喷出孔32关联有控制阀,尤其地止回阀,其仅仅允许空气离开然而不允许空气进入。这种阀的优点尤其地也表现为这样的功能,即作为防止污染物进入的屏障。然而,不带外部空气输入部的示例性的变型方案具有的优点为,现场不需要空气供给,并且空气喷射发生器8可独自利用电能运行。

两个实施例配备有唯一的喷出孔32。然而原则上,也可设置多个、尤其地以分布在最紧凑的空间上的方式布置的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的喷出孔32。

由于穿过喷出孔32离开的空气喷射为旋转的、环面状空气涡流(如这在图1中以45通过箭头示出的那样)的情况,分选装置是尤其有效的。由此得到非常稳定的且精确的空气脉冲。这种空气涡流也常为“旋风”。

在下面看到用于产生空气涡流或旋风的非常简单的方法,即,喷出孔32的输出孔口46以锐棱的方式构造在通到发生器罩壳16的外表面的过渡区域中。

由于由此可能的扁平的结构形式,尤其地推荐压电结构用于膜片单元33。在此,膜片单元33的期望的偏转基于利用反压电效应。然而,原则上其它结构形式同样是可能的。例如,可使膜片单元以其它方式电激活地偏转,例如通过电磁地产生的操纵力。同样可实现纯机械的和/或通过流体力引起的操纵。

在两个实施例中,各个膜片单元33具有压电的结构。优选地,此外存在形成外边缘区段42的柔性的、尤其地弹簧般弹性的排挤膜片47,其在其大面积的侧边的一个上在中央的区域中配备有压电转换器48。排挤膜片47、同样压电转换器48优选地具有圆形的外轮廓。因此,两个构件尤其地构造成盘形的并且布置成彼此同心。

如果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元件52a,52b将操控电压施加到压电转换器48处,压电转换器48在加厚的同时在直径上缩短,并且引起大面积地与其固定地相连接的排挤膜片47的拱起这表现为已提及的喷出运动43。

如果再次卸载压电转换器48,排挤膜片47由于其弹簧般弹性的特性再次返回到初始位置中。每个排出运动43引起一个空气喷射12。

适宜地,排挤膜片47的换算成圆面的面具有喷出孔32(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五倍至二十倍的直径。因此,如果排挤膜片47直接设计成圆形,其直径优选地相应于喷出孔32的5至20倍。如果排挤膜片具有非圆形的外形,待与喷出孔的直径相比的直径相应于圆面的直径,其面积相应于排挤膜片47的非圆形地设计的面的面积。

该适宜的尺寸与以下无关,即,膜片单元基于哪种激活原则并且尤其地因此也适用于,膜片单元不具有压电转换器。

此外适宜的是,优选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喷出孔32的直径至少选择为待分选的物件的最小尺寸的一半大。即,当如在实施例中待分选的物件2外形为球形时,喷出孔32的直径应至少相应于球半径。

如果如在实施例中那样排挤膜片47由金属制成,其可直接承担压电转换器48的一个电极的功能。因此,接触元件52b可直接安装在排挤膜片47处。

适宜地,第二电极位于压电转换器48的与排挤膜片47相反的背侧上。另一接触元件52a与其相连接。

适宜地,压电转换器48装配在排挤膜片47的这样的侧边上,即,其面对第二部分腔36。由此,可使用第二部分腔36作为联接腔53,所有针对膜片单元33的在发生器罩壳16的内部中采取的联接措施集中在联接腔53中。接触元件53a,52b在联接腔53之内与膜片单元33电接触。

即使当未应用用于激活膜片单元33的压电的驱动原则时,可以有利的方式使用第二部分腔36用于这样的措施,即,其用于驱动或激活膜片单元33。因此,第二部分腔36在流体的驱动方案的情况中可用于,引起膜片单元33的脉冲式的流体加载。在这种情况中,至少一个控制通道通入第二部分腔36中,通过该控制通道可输入和输出操纵流体。

设置一个或多个贯穿发生器罩壳16的壁的联接接触件54用于联接电子的控制装置7,联接接触件54与以上提及的接触元件52a,52b接触,其中后者为柔性的,从而其可无损坏地参与膜片单元33的运动。

从图1和5中可良好地看出,适宜地,罩壳腔17的尺寸(如此外同样整体上发生器罩壳16的尺寸那样)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小于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上,即,在主延伸平面18的延伸方向上。由此得到已经提及的且力求的扁平的结构形式,具体而言尤其地如此,即,罩壳腔17在由主轴线19和与此垂直的横向轴线展开的平面中具有矩形的横截面。该矩形的横截面的较短的侧边(在该实施例中由侧壁28形成)平行于主轴线19伸延,较长的侧边平行于主延伸平面18。

与此结合地,当膜片单元33的主延伸平面37相对于发生器罩壳16的主轴线19倾斜时,得到膜片单元33的优化的取向。那么,以上提及的法向轴线38不平行于主轴线19,而相对于主轴线19具有角度。

如果罩壳腔17配备有仅仅一个膜片单元33,推荐如下布置方案,即,膜片单元33在罩壳腔17的矩形的横截面的两个对角地相对的拐角区域之间延伸(图1)。由此,罩壳腔17的横截面划分成两个分别带有直角的三角形形状的部分腔35,36,其横截面斜边与膜片单元33的主延伸方向重合。喷出孔32横向于主轴线19定向。

如果根据图5在罩壳腔17中同时安置两个膜片单元33,推荐带有彼此相反地倾斜的取向。在喷出孔32的区域中,两个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相对的膜片单元33彼此相距最远,以使得从该处起在朝向罩壳腔17的相反的背侧的方向上朝向彼此伸延。由此,在两个膜片单元33之间得到带有三角形的等边的横截面的工作腔34,其中,由膜片单元33的各一个限定同样长的三角形边腿。两个第二部分腔36分别作为用于电接触相关联的压电转换器48的联接腔53起作用。

优选地,始终同时且以相同方式进行两个膜片单元33的电的激活,从而,同时驱动两个膜片单元33进行排出运动43,并且为了产生空气喷射12排挤比在带有仅仅一个膜片单元33的结构形式中更大的空气量。

发生器罩壳16的扁平的结构形式预定了用于根据图4的组装的空气喷射发生器8。在此,空气喷射发生器8利用彼此平行的主延伸平面18彼此贴靠成行,并且例如可在使用相互对准的螺栓孔25的情况下紧密结合成发生器组14。

总结地,此外,实施例的主要优点在于,节省了用于输送外来空气的空气联接部,因为分别自动地产生空气脉冲。空气喷射发生器无摩擦地工作并且由此非常快。非常扁平的尺寸是可能的,例如带有在主轴线19的轴向上仅仅4mm的结构高度。在压电的运行中,需要仅仅很小的操控功率,从而自身热保持在低的水平。如果产生作为涡流的空气喷射12,则得到非常精确的且强的空气喷射。根据相应的预装配,整个空气喷射发生器8可基本上由仅仅三个或四个部件接合在一起,即,两个罩壳体22,23以及一个或两个膜片单元3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