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网子系统和数据网子系统,视频网子系统内的视频资源结构化描述信息通过安全接入设备传入数据网子系统存储和应用,数据网子系统通过带有隔离器的串口线向视频网子系统发出请求,在数据网子系统显示高压缩比监控视频,在视频网子系统显示高清监控视频。本发明在确保数据网子系统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了在数据网子系统中对监控视频资源进行情报化研判的需要,多用户还能根据研判的需要实时应用高清监控视频资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3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07011.8

  • 发明设计人 唐前进;杨明;吴轶轩;

    申请日2011-12-08

  • 分类号H04L12/56(20060101);H04L29/06(20060101);H04N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景宜

  • 地址 200031 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7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2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04

    授权

    授权

  • 2012-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6 申请日:2011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实现方法,特别是一种视频 网与高安全要求的数据网之间的跨平台应用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均展开了社会治安监控视频系统建设,建设了大量视频 专网及视频监控系统。同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资源,如 电信运营商“全球眼”、“宽视界”系统及社会企事业(银行、超市、医院等) 单位自建的视频监控系统。为落实“资源共享、互联互控”,实现“视频监管一 网控”,各级政府机关需要将这些资源有机联网、整合共享,并且有效管理、 灵活调用,与内网各信息系统进行挂接、关联、比对和研判,实现对紧急事件 的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和集中处理。

各级政府办公网作为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载体,出于安全和带宽等方面的考 虑,外部视频资源不能直接接入数据网,从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和资源的浪费。 为确保数据网中的数据安全,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如行业标准《城市监控报 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99.8-2009》的规范要求,视频专网与公安专网进行 数据交换时应在地市级以上部署公安专网接入平台,可采用模拟接入或使用隔 离设备数字单向传输方式。目前内部专网调用外部视频专网的数据资源一般采 用安全隔离网闸、数字模拟转换、通用安全访问控制设备等方式。

这些方式确保了数据网数据安全,但正是这些安全措施限制了两网数据交 换的速度,使得在数据网上不能有多人同时使用视频资源,尤其是高清视频资 源。如视频安全接入平台一套传输速度为700M,一般可用500M,按照一路高 清视频8M测算,则只能同时传输60路,这对于一个大型网络来说根本不能满 足用户的数量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 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克服现有因视频专网和数据网数据交换受安全接入措施限制带宽流量从而导致 与数据网内难以实现关联、比对和研判等应用的局限性,确保在现有安全接入 条件下,在数据网内应用视频资源和多人实时应用视频网高清视频资源。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网子系统和数 据网子系统;所述视频网子系统包括视频网服务器和通过通信光纤与其连接的 视频网客户端和视频网存储设备;数据网子系统包括数据网服务器和通过通信 光纤与其连接的数据网客户端和数据网存储设备;

所述视频网客户端和数据网客户端分别安装有串口设备,通过串口数据线 连接,视频网客户端和数据网客户端之间还设置有内置协议隔离模块的隔离器;

所述视频网服务器和数据网服务器之间通过通信光纤连接,视频网服务器 和数据网服务器之间还设置有安全接入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网客户端上安装的串口设备包括接地 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网客户端上安装的串口设备包括接地端口和发送端口, 视频网客户端和数据网客户端采用单向数据传输。

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1)视频资源存储于视频网存储设备中,相关的视频资源结构化描述信息通 过安全接入设备传入数据网存储设备,并在数据网存储设备中形成对应的视频 资源标识;

2)当数据网子系统用户需查看视频资源时,点击相应的视频资源标识,通 过数据网子系统与视频网子系统的单向串口数据线向视频网服务器发出请求, 将高清视频压缩后传到数据网子系统内,并在数据网子系统中形成可视化应用;

3)如需查看原始高清视频,则可通过相应的视频资源标识向视频网服务器 发出请求,在视频网客户端上显示对应的高清视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实现方法既确保数据网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在数据网上对监控 视频资源进行情报化研判的需要,多用户还能根据研判的需要实时应用高清监 控视频资源。

2)该方法具有实现容易、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单向串口信号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监控视频资源跨平台应用系统,包 括视频网子系统100和数据网子系统200;所述视频网子系统100包括视频网服 务器14和通过通信光纤与其连接的视频网客户端1和视频网存储设备16;数据 网子系统200包括数据网服务器10和通过通信光纤与其连接的数据网客户端5 和数据网存储设备8;

所述视频网客户端1和数据网客户端5分别安装有串口设备,通过串口数 据线3连接,视频网客户端1和数据网客户端5之间还设置有内置协议隔离模 块的隔离器4;

所述视频网服务器14和数据网服务器10之间通过通信光纤连接,视频网 服务器14和数据网服务器10之间还设置有安全接入设备1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网客户端1上安装的串口设备包括接 地端口23和接收端口22,数据网客户端5上安装的串口设备包括接地端口63 和发送端口62,视频网客户端1和数据网客户端5采用单向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所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视频资源存储于视频网存储设备中,相关的视频资源结构化描述信息通 过安全接入设备传入数据网存储设备,并在数据网存储设备中形成对应的视频 资源标识;

2)当数据网子系统用户需查看视频资源时,点击相应的视频资源标识,通 过数据网子系统与视频网子系统的单向串口数据线向视频网服务器发出请求, 将高清视频压缩后传到数据网子系统内,并在数据网子系统中形成可视化应用;

3)如需查看原始高清视频,则可通过相应的视频资源标识向视频网服务器 发出请求,在视频网客户端上显示对应的高清视频。

高清视频资源存储在视频网存储设备内的同时,将视频的位置、时间、车 牌识别、车型识别、车颜色识别等信息通过安全接入设备传入数据网服务器和 数据网存储设备,接入的信息与原有数据进行关联、比对和研判,其结果与视 频资源显示在部署在数据网上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上。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上 需要查看某个或多个监控视频视频时,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上选中需要查看的 视频资源标识,数据网电脑整机通过串口设备的发送端向视频网电脑主机的接 收端以波特率为2400发送固定格式(如0213000002011110321302150,表示上海 地区第30000个摄像头,2011年11月3日晚上9点30分到9点50分)的请求 服务,主机接收端接收到请求服务指令后,将指令通过光纤发送到视频网服务 器,该服务器解析指令后将存储设备中的视频资源压缩成CIF格式后,通过光 纤、安全接入平台传入数据网,经服务器将视频加载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上并 显示在显示器上。当需要查看CIF对应的高清监控视频时,在警用地理信息系 统上选中相应的监控视频标识,数据网主机通过串口线将指令发送到视频网主 机,视频网主机向视频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服务器将视频存储设备内的高 清视频经光纤显示在视频网显示器上。串口线上的隔离器只对传输数据的格式 进行审查,只传输满足固定格式的信息,如上述0213000002011110321302150, 分别表示地区、摄像头编号、日期、时间等。通过上述的过程,实现了在数据 网上用高压缩格式的视频资源进行初步研判,在视频网还查看高清视频,能满 足多用户同时点播高清视频资源的需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 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