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应用于高压升压型DC-DC转换器中的抗振铃电路

应用于高压升压型DC-DC转换器中的抗振铃电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压升压型DC-DC转换器中的抗振铃电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在高压条件下工作的缺点。该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平移位电路、高压PMOS管M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377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启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42833.X

  • 申请日2011-12-24

  • 分类号H02M1/44;

  • 代理机构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王品华

  • 地址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20号华晶广场B座1203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04: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M 1/44 专利号:ZL201110442833X 登记生效日:2023011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西安钰玺微电子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深圳德信微电子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旺都国际大厦A座1102室 变更后权利人: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桥头社区福海信息港A4栋203、A4栋20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6-18

    授权

    授权

  • 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M1/44 申请日:20111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特别是一种应用于高压升压 型DC-DC转换器中的抗振铃电路。

背景技术

DC-DC变换器在很宽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内都可以保持很高的效率,广泛的应 用在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但由于DC-DC变换器工作在开关状态,较大的输出噪 声可能对一些敏感电路,比如射频电路造成影响,尤其是DC-DC工作在电感电流不 连续导通模式时,当开关管关闭时,由电感和寄生电容构成的LC回路会产生严重的 高频振荡,形成振铃。振铃的存在会产生噪声和电磁干扰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有必要采用专门的抗振铃电路进行振铃衰减。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电感两端短 接或者并联一个小电阻达到抗振铃的目的。

现有的抗振铃电路主要应用于一些降压型DC-DC转换器或低压的升压型转换 器,如图1所示,其中抗振铃电路主要包括控制电路,PMOS管M3及PMOS管M4。 抗振铃电路工作的时候,控制电路输出信号VC为零电平,使PMOS管M3和PMOS 管M4导通,进而使电感两端短路,达到抗振铃的目的;抗振铃电路停止工作的时候, 控制电路输出信号VC电压等于PMOS管M3和PMOS管M4的源极电压,使PMOS 管M3和PMOS管M4截止,不影响DC-DC转换器的正常工作。

图1中抗振铃电路中的PMOS管M3和PMOS管M4采用的是低压PMOS管,低 压P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只能承受5V的压差,源极和栅极之间也只能承受5V 的压差,因此只能应用于输入输出为低压的DC-DC转换器中。但是,即使将PMOS 管M3和PMOS管M4换成高压PMOS管,这样的结构也不能应用于高压升压型DC-DC 转化器中。因为通常使用的高压PMOS管只有源极和漏极之间能承受高电压,而源极 和栅极之间只能承受5V的压差。当抗振铃电路工作的时候,PMOS管M3和PMOS 管M4的栅极为0电平,而PMOS管M3和PMOS管M4导通后的源极电平却为高压, 从而使得PMOS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的压差大于5V,造成PMOS管过压击穿,损坏 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于高压升压型 DC-DC转换器中的抗振铃电路,以使升压型DC-DC转换器高压的情况下工作时,能 消除振铃现象,减少噪声,降低对系统的电磁干扰,提高DC-DC转换器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高压升压型DC-DC转换器中的抗振铃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PMOS管M3和PMOS管M4,该PMOS管M3和M4的源极相连,输出电 压VH连接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入端,漏极分别接电感的两端;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 VC连接到高压PMOS管M3和M4的栅极,用于控制M3和M4的导通与截止,消除振 铃;其特征在于:PMOS管M3和PMOS管M4均采用源极和漏极间耐压值大于12V 的高压PMOS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电平移位电路,用于保证控制电路的输出 信号VC逻辑高低变化的压差不超过5V,防止高压PMOS管M3和M4因源极和栅极 的压差过大而击穿;

所述的电平移位电路,包括偏置电流源电路、漏极和源极间耐压值大于12V的 高压NMOS管M5、两个高压PMOS管M8,M9和两个各极耐压值均小于5V的低压 PMOS管M6、M7;该高压NMOS管M5的漏极接DC-DC的输出电压VOUT,栅极接 高压PMOS管M3和M4源极的输出电压VH,源极与低压PMOS管M6、M7串联后连 接到高压PMOS管M8的源极;高压PMOS管M8的栅极与高压PMOS管M9的栅极 连接,高压PMOS管M9的漏极接零电平,源极输出电压VL,连接到控制电路;该偏 置电流源电路有两个输出端,分别与高压PMOS管M8的漏极和高压PMOS管M9的 源极相连,为这两个高压PMOS管提供恒定电流。

所述的偏置电流源电路,包括电流源I1,电阻R,三个高压NMOS管M10、M11、 M12,两个高压PMOS管M18、M19,三个各极耐压值均小于5V低压NMOS管M13、 M14、M15和两个低压PMOS管M16、M17

所述高压NMOS管M10与低压NMOS管M13串联连接,高压NMOS管M11与低 压NMOS管M14串联连接;高压NMOS管M12与低压NMOS管M15串联连接;三个 高压NMOS管M10、M11、M12的栅极相连,三个低压NMOS管M13、M14、M15的栅 极相连,源极接零电平,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高压NMOS管M12的漏极连接到高 压PMOS管M8的漏极,为高压PMOS管M8提供恒定电流I2

所述高压PMOS管M18与低压PMOS管M16串联连接,高压PMOS管M19与低 压PMOS管M17串联连接;高压PMOS管M18与M19的栅极相连,低压PMOS管M16 和M17的栅极相连,源极接DC-DC的输出电压VOUT,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高压PMOS 管M18的漏极连接到高压NMOS管M11的漏极,高压PMOS管M19的漏极连接到高 压PMOS管M9的源极,为高压PMOS管M9提供恒定电流I3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反相器INV、比较器、箝位电路和输出电路;反相器INV 的输入与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并接控制信号K,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XK连 接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比较器的输出端与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间连接有箝位电路;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连接到高压 PMOS管M3和M4的栅极。

所述的比较器,包括两个高压NMOS管M20、M21,两个低压PMOS管M22、M23和电流源I4;该高压NMOS管M20、M21作为该比较器的输入对管,高压NMOS管 M20的栅极接输入控制信号K,高压NMOS管M21的栅极接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 XK;电流源I4一端接零电平,另一端连接到该高压NMOS管M20和M21的源极,为 比较器提供尾电流;低压PMOS管M22和M23的栅极相连,源极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组成有源电流镜,作为比较器的负载;低压PMOS管M22的 漏极连接到高压NMOS管M20的漏极,低压PMOS管M23的漏极连接到高压NMOS 管M21的漏极,作为比较器的输出。

所述的箝位电路,包括三个低压PMOS管M24、M25和M26,这三个低压PMOS 管串联连接在高压PMOS管M3、M4的源极电压VH和比较器的输出端之间,它们的 栅极分别与各自的漏极连接,构成二极管接法,对比较器输出电压进行箝位。

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2个低压PMOS管M27、M29和2个低压NMOS管M28、 M30;该低压PMOS管M27与低压NMOS管M28的栅极相连并连接到比较器的输出端, 低压PMOS管M27的源极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低压NMOS管 M28的源极接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低压PMOS管M27与低压NMOS管M28的漏极相连,并连接到低压PMOS管M29和低压NMOS管M30的栅极;低压PMOS 管M29的源极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低压NMOS管M30的源极 接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低压PMOS管M29与低压NMOS管M30的漏极相连, 输出的电压VC连接到高压PMOS管M3和高压PMOS管M4的栅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高压PMOS管代替了低压PMOS管,且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连接有电平移位电路,能保证高压PMOS管栅极和源极的压差在其耐压值以内,使抗 振铃电路可以在高压的条件下工作,消除高压升压型DC-DC转换器的振铃现象,减 少了噪声,降低了对系统的电磁干扰,提高了DC-DC转换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传统抗振铃电路的升压型DC-DC转换器原理图;

图2为带有本发明的抗振铃电路的升压型DC-DC转换器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平移位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控制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2,高压升压型DC-DC转换器主要包括本发明的抗振铃电路、高压NMOS 管M1、高压PMOS管M2、电感L和输出电容C;电感L的一端接输入电源VIN, 另一端连接到高压NMOS管M1和高压PMOS管M2的漏极,高压NMOS管M1的栅 极接驱动信号VC1,源极接零电平;高压PMOS管M2的栅极接驱动信号VC2,源极 接输出电容C的一端,作为升压型DC-DC的输出端。参考DC-DC转换器应用中的 最大电压值,来确定高压PMOS管的耐压值,通常耐压值大于12V。

所述本发明的抗振铃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平移位电路、高压PMOS管M3和 M4;D1和D2分别为高压PMOS管M3和M4的寄生二极管;该PMOS管M3和M4的源极相连,输出电压VH连接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入端,漏极分别接电感L的两端; 该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连接到高压PMOS管M3和M4的栅极,控制MX和M4的 导通与截止,消除振铃;该电平移位电路设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第一输入端 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第二输入端接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 VOUT,输出端的输出电压VL连接到控制电路,以提供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的逻辑 低电平,保证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逻辑高低变化的压差不超过5V,防止高压PMOS 管M3和M4因源极和栅极的压差过大而击穿。

参考图3,所述的电平移位电路,包括偏置电流源电路、高压NMOS管M5、两 个高压PMOS管M8,M9和两个各极耐压值均小于5V的低压PMOS管M6、M7;该 高压NMOS管M5的漏极接DC-DC的输出电压VOUT,栅极接高压PMOS管M3和 M4源极的输出电压VH,源极与低压PMOS管M6、M7串联后连接到高压PMOS管 M8的源极;高压PMOS管M8的栅极与高压PMOS管M9的栅极连接,高压PMOS 管M9的漏极接零电平,源极输出电压VL,连接到控制电路;该偏置电流源电路有两 个输出端,分别与高压PMOS管M8的漏极和高压PMOS管M9的源极相连,为这两 个高压PMOS管提供恒定电流。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电压VL为:

VL=VH-VGS5-VSG6-VSG7-VSG8+VSG9           (1)

其中,VGS5为高压NMOS管M5的栅极-源极电压,VSG6为低压PMOS管M6的源极- 栅极电压,VSG7为低压PMOS管M7的源极-栅极电压,VSG8为高压PMOS管M8的源 极-栅极电压,VSG9为高压PMOS管M9的源极-栅极电压。

所述偏置电流源电路,包括电流源I1,电阻R,三个高压NMOS管M10、M11、 M12,两个高压PMOS管M18、M19,三个各极耐压值均小于5V的低压NMOS管M13、 M14、M15和两个低压PMOS管M16、M17

高压NMOS管M10与低压NMOS管M13串联连接,高压NMOS管M11与低压 NMOS管M14串联连接;高压NMOS管M12与低压NMOS管M15串联连接,三个高 压NMOS管M10、M11、M12的栅极相连,三个低压NMOS管的栅极相连,源极接零 电平,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电流源I1串联电阻R后连接到高压NMOS管M10的漏 极,高压NMOS管M12的漏极连接到高压PMOS管M8的漏极,为高压PMOS管M8提供恒定电流I2

I212μPCOXW8L8(VSG8-VTH8)2---(2)

其中,μP为载流子迁移率,COX为单位面积的栅氧化层电容,VTH8为高压PMOS管 M8的阈值电压,L8和W8分别为高压PMOS管M8的沟道长度和宽度。

高压PMOS管M18与低压PMOS管M16串联连接,高压PMOS管M19与低压PMOS 管M17串联连接;高压PMOS管M18与M19的栅极相连,低压PMOS管M16和M17的栅极相连,源极接DC-DC的输出电压VOUT,构成共源共栅电流镜;高压PMOS 管M18的漏极连接到高压NMOS管M11的漏极,高压PMOS管M19的漏极连接到高 压PMOS管M9的源极,为高压PMOS管M9提供恒定电流I3

I312μPCOXW9L9(VSG9-VTH9)2---(3)

其中,VTH9为高压PMOS管M9的阈值电压,L9和W9分别为高压PMOS管M9的沟 道长度和宽度。

低压NMOS管M14和M15的宽长比相同,低压PMOS管M16和M17的宽长比相 同,从而使镜像电流I2和I3值相同。由于高压PMOS管M8和M9相匹配,沟道的长 度和宽度相同,因此它们的阈值电压VTH8和VTH9也相同。根据公式(2)和公式(3)可得:

VSG8=VSG9         (4)

将公式(4)代入公式(1),可以得到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电压VL

VL≈VH-VGS5-VSG6-VSG7           (5)

设置电流I2的值,使VGS5+VSG6+VSG7小于5V,即电平移位电路输出电压VL和 高压PMOS管M3、M4的源极电压VH的压差不超过5V;又因为高压NMOS管M5 和低压PMOS管M6、M7均处于导通状态,因此有

3VTH<VGS5+VSG6+VSG7<5       (6)

其中VTH的为MOS管导通的阈值电压。

参考图4,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反相器INV、比较器、箝位电路和输出电路; 反相器INV的输入与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并接控制信号K,反相器INV的输 出信号XK连接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比较器的输出端与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间连接有箝位电路;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输出 端连接到高压PMOS管M3和M4的栅极。

所述的比较器,包括两个高压NMOS管M20、M21,两个低压PMOS管M22、M23和电流源I4;该高压NMOS管M20、M21作为该比较器的输入对管,高压NMOS管 M20的栅极接输入控制信号K,高压NMOS管M21的栅极接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 XK;电流源I4一端接零电平,另一端连接到该高压NMOS管M20和M21的源极,为 比较器提供尾电流;低压PMOS管M22和M23的栅极相连,源极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组成有源电流镜,作为比较器的负载;低压PMOS管M22的 漏极连接到高压NMOS管M20的漏极,低压PMOS管M23的漏极连接到高压NMOS 管M21的漏极,作为比较器的输出。

所述的输出电路,包括2个低压PMOS管M27、M29和2个低压NMOS管M28、 M30;该低压PMOS管M27与低压NMOS管M28的栅极相连并连接到比较器的输出端, 低压PMOS管M27的源极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低压NMOS管 M28的源极接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低压PMOS管M27与低压NMOS管M28 的漏极相连,并连接到低压PMOS管M29和低压NMOS管M30的栅极;低压PMOS 管M29的源极接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VH,低压NMOS管M30的源极 接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低压PMOS管M29与低压NMOS管M30的漏极相连, 输出的电压VC连接到高压PMOS管M3和高压PMOS管M4的栅极。

当控制信号K为零电平时,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XK为高电平VDD,尾电流 I4全部流经高压NMOS管M21,比较器输出电压降低,使低压PMOS管M27和低压 NMOS管M30导通,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的电压等于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 当控制信号K为高电平VDD时,反相器INV的输出信号XK为零电平,尾电流I4全部流经高压NMOS管M20,比较器输出电压上升,使低压PMOS管M29和低压NMOS 管M28导通,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的电压等于高压PMOS管M3和M4的源极电压 VH

由于比较器的输出直接连接到低压PMOS管M27的栅极,而低压PMOS管M27的源极接高压PMOS管M3、M4的源极电压VH,为防止低压PMOS管M27的源极- 栅极压差过大,而引入了箝位电路。所述的箝位电路,包括三个低压PMOS管M24、 M25和M26,这三个低压PMOS管串联连接在高压PMOS管M3、M4的源极电压VH和比较器的输出端之间,它们的栅极分别与各自的漏极连接,构成二极管接法,对比 较器的输出进行箝位,防止低压PMOS管M27的栅极电压过低。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果升压型DC-DC转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不连续导通模式,高压NMOS管M1和高压PMOS管M2开关交替导通,只要两管不同时截止,振铃不会发生,抗振铃电 路的输入信号K为高电平,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的电压等于高压PMOS管M3、 M4的源极电压VH,控制信号VC连接到高压PMOS管M3、M4的栅极,因此高压PMOS 管M3、M4的源极-栅极电压相等,压差为0,高压PMOS管M3、M4截止,两管源端 电压VH等于电感L两端的电压较大值减去二极管上的压降,且由于二极管反偏连接, 通路彻底关断,不影响DC-DC的正常工作。

如果高压NMOS管M1和高压PMOS管M2同时截止时,抗振铃电路的输入信号 K为零电平,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VC的电压等于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根据 电平移位电路中的分析可知,电压VL与高压PMOS管M3、M4的源极电压VH的差值 VGS5+VSG6+VSG7大于3VTH,超过了高压PMOS管M3和M4的导通阈值电压,使高压 PMOS管M3和M4导通,使电感L两端短路,破坏了振铃形成的LC环路,消除了振 铃现象。

高压PMOS管M3和M4导通时,根据上述电平移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知,电平 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VL跟随高压PMOS管M3、M4的源极电压变化,使高压PMOS 管M3、M4的源极-栅极压差VGS5+VSG6+VSG7保持小于5V,处于高压管源极-栅极耐 压值范围以内,从而可防止高压PMOS管M3和M4因过压而击穿损坏。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显然在本发明的 构思下,可以对其电路进行不同的变更与改进,但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