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结构力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颤振模型设计的、带耳片的矩形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计算不带耳片矩形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116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32655.8

  • 发明设计人 罗务揆;洪兆贵;谢怀强;

    申请日2011-08-15

  • 分类号G06F17/50;

  • 代理机构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梁瑞林

  • 地址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民东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59: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4-10

    授权

    授权

  • 2012-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50 申请日:2011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力学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颤振模型设计的、带耳片的矩 形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大展弦比机翼的飞机颤振模型设计,单梁模型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 于机翼、机身、尾翼等结构。为了可以满足三向刚度的设计要求,带耳片的 矩形截面是一个理想的设计形式。以往通常需要通过试凑的方法获取满足要 求的截面尺寸。试凑法的思路如下:首先,凭经验给出一组尺寸数据,包括 耳片厚度t、矩形半宽度a、半高度b和截面半宽l;其次,计算截面的特性, 包括垂直向惯性矩Ix、侧向惯性矩Iy和极惯性矩J,和预定数值进行比较,获 取特性误差;再次,如果误差较大,则调整截面尺寸数据,重新进行截面特 性的计算,再和预定数值进行比较,再次获取特性误差,并进行误差判断。 通过这种不断地试凑调整和迭代的方法,直至截面特性的误差满足要求为止, 最终获得满足误差要求的截面尺寸。试凑的方法有如下缺点:第一、调整截 面尺寸数据需要设计人员的经验,凭经验给出的尺寸数据往往误差很大,甚 至会出现很难调整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尺寸的情况,影响模型截面刚度的精度, 增加了模型设计的不确定性。第二、通过试凑法要确定截面尺寸,需要进行 多轮次的人工调整和判断,时间长,效率低,严重影响模型设计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颤振模型设计的、带耳片的矩形梁截面 尺寸的确定方法,以提高模型截面刚度的精度,减少模型设计的不确定性, 缩短确定截面尺寸的时间,提高颤振模型的设计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确定方法,在保证带 耳片矩形梁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侧向惯性矩Iy和极惯性矩J以及 耳片厚度为t的情况下,确定其矩形的宽度2a、高度2b和截面宽度2l,其特征 在于,确定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

1、计算不带耳片矩形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和极惯性矩J 时的矩形截面半宽度ar和截面半高度br

1.1、设定第一中间变量α的初始值α0=0.93~0.99:

1.2、根据下式计算第二中间变量p和第三中间变量q:

p=16α0(π2)5(1-J4Ix)q=Ix8α0(π2)5(1-J4Ix)...[1]

1.3、计算初始半宽度a0和初始半高度b0

a0=b0pb0=q4...[2]

1.4、根据下式计算α的第一迭代值α1

α1=tanhπa02b0...[3]

1.5、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和第一迭代半高度b1:按照步骤1.2~步骤 1.3的方法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和第一迭代半高度b1

然后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与初始半宽度a0的尺寸误差e1

e1=a1-a0a0...[4]

如果|e1|<0.000001,则:令第一迭代半宽度a1为矩形截面半宽度ar,令第一 迭代半高度b1为矩形截面半宽度br,步骤1结束;否则,进行步骤1.6;

1.6、按照步骤1.4的方法计算α的第二迭代值α2

1.7、重复步骤1.2~步骤1.5的方法,通过迭代计算,直到|ei|<0.000001, i为自然数,令第i迭代半宽度ai为矩形截面半宽度ar,令第i迭代半高度bi为 矩形截面半宽度br,步骤1结束;

2、对预定的极惯性矩J进行调整:根据下式计算出极惯性矩J调整后的 值J1

3、计算半宽度a和半高度b:将公式[1]中的J换成J1,然后按照步骤1所 述的方法计算出半宽度a和半高度b;

4、计算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

4.1、根据下式计算第四中间变量δ:

δ=3Iy-4a3b2t...[6]

4.2、计算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

l=δ+a33...[7]

至此,得到带耳片矩形梁的半宽度a、半高度b和截面半宽l,进而得到 相应的矩形梁的宽度2a、高度2b和截面宽度2l。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模型截面刚度的精度,减少了模型设计的不确 定性,缩短了确定截面尺寸的时间,提高了颤振模型的设计效率。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例与目前的试凑方法相比,本发明确定截面尺寸的时间仅为3分钟, 而目前的试凑方法需要4小时,本发明的用时仅为试凑方法的八十分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带耳片的矩形梁的横剖面示意图。图中ar是本发明步骤1所计 算的矩形的半宽度,br是本发明步骤1所计算的矩形的半高度。图1中的二维 坐标系的原点O为矩形的中心,x轴平行于矩形的宽度方向,正方向朝右,y 轴的正方向朝上。

图2是带耳片的矩形梁的横剖面示意图。图2中的二维坐标系与图1相 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 确定方法,在保证带耳片矩形梁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侧向惯性 矩Iy和极惯性矩J以及耳片厚度为t的情况下,确定其矩形的宽度2a、高度2b 和截面宽度2l,其特征在于,确定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的步骤如下:

1、计算不带耳片矩形梁在具有预定数值的垂直向惯性矩Ix和极惯性矩J 时的矩形截面半宽度ar和截面半高度br

1.1、设定第一中间变量α的初始值α0=0.93~0.99:

1.2、根据下式计算第二中间变量p和第三中间变量q:

p=16α0(π2)5(1-J4Ix)q=Ix8α0(π2)5(1-J4Ix)...[1]

1.3、计算初始半宽度a0和初始半高度b0

a0=b0pb0=q4...[2]

1.4、根据下式计算α的第一迭代值α1

α1=tanhπa02b0...[3]

1.5、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和第一迭代半高度b1:按照步骤1.2~步骤 1.3的方法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和第一迭代半高度b1

然后计算第一迭代半宽度a1与初始半宽度a0的尺寸误差e1

e1=a1-a0a0...[4]

如果|e1|<0.000001,则:令第一迭代半宽度a1为矩形截面半宽度ar,令第一 迭代半高度b1为矩形截面半宽度br,步骤1结束;否则,进行步骤1.6;

1.6、按照步骤1.4的方法计算α的第二迭代值α2

1.7、重复步骤1.2~步骤1.5的方法,通过迭代计算,直到|ei|<0.000001, i为自然数,令第i迭代半宽度ai为矩形截面半宽度ar,令第i迭代半高度bi为 矩形截面半宽度br,步骤1结束;

2、对预定的极惯性矩J进行调整:根据下式计算出极惯性矩J调整后的 值J1

3、计算半宽度a和半高度b:将公式[1]中的J换成J1,然后按照步骤1所 述的方法计算出半宽度a和半高度b;

4、计算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

4.1、根据下式计算第四中间变量δ:

δ=3Iy-4a3b2t...[6]

4.2、计算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半宽l:

l=δ+a33...[7]

至此,得到带耳片矩形梁的半宽度a、半高度b和截面半宽l,进而得到 相应的矩形梁的宽度2a、高度2b和截面宽度2l。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基本公式推导和参数修 正,获得了一种从截面特性直接得到带耳片矩形梁截面尺寸的方法,对于确 定截面尺寸,这是一种逆向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因此,相比于以往需要通过 人工试凑得到截面尺寸的方法,效率和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实施例

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计算验证。

给出三组截面,P1~P3截面分别为实施例1~实施例3。表1给出了三 个实施例的几何特性预定值,即目标值。对于P1,令t=2.0mm,对于P2和 P3,令t=1.0mm,进行截面尺寸设计。表1也给出了使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 设计截面的几何特性,即设计值,以及设计值的误差。表2给出了三个实施 例的尺寸设计值。

表1的截面几何特性的设计值是根据表2对应的截面尺寸,由FEMAP v9.31计算得到的。相比较目标值,设计截面特性值的误差均不大于2%,从 工程角度讲,这是一种高精度的计算结果。

表1截面几何特性,单位:mm4

  Ix  Iy  J   P1目标值   125000.0   750000.0   280000.0   P1设计值   125021.0   749952.0   279727.0   P1误差值   0.02%   -0.01%   -0.10%   P2标值   3528.3   52734.5   6035.9   P2设计值   3537.0   52726.0   6060.6   P2误差值   0.25%   -0.02%   0.41%   P3标值   115.1   1728.1   300.2   P3设计值   116.4   1727.7   301.5   P3误差值   1.13%   -0.02%   0.44%

表2截面几何尺寸设计值,单位:mm。

  t   2a   2b   2l   P1   2.00   44.62   32.27   146.67   P2   1.00   14.37   14.34   84.03   P3   1.00   8.96   5.36   26.0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