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围绕在所述套口部的凹槽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170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31752.5

  • 发明设计人 税刚;

    申请日2011-08-12

  • 分类号B65D55/02(20060101);B65D51/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629200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顺美大道(隆鑫科技园)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51: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B65D55/02 授权公告日:20130417 申请日:20110812 专利号:ZL2011102317525 登记号:Y2021980013260 出质人: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质权人:四川射洪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解除日:20221206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9-01-0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55/02 登记号:2018510000134 登记生效日:20181207 出质人: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射洪县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授权公告日:20130417 申请日:20110812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3-04-17

    授权

    授权

  • 2012-05-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55/02 申请日:2011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装置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瓶盖是酒类包装的重要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部位。瓶盖不仅具有保持瓶装产品密闭的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等安全性的功能。近几年瓶盖产品市场的需求稳定,且呈增长的趋势,推动着瓶盖不断改进,但大部分的改进都是使用材质的变动,相对于瓶盖结构的变动较少,缺乏实质性的改进。

白酒的防伪瓶盖种类繁多,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铝塑防伪瓶盖,其具体结构如下: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该铝塑防伪瓶盖包括内盖1和外壳盖2,内盖1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11,外壳盖2的套口部21设置有凹槽22。在开盖前,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隐藏在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由于内盖1是通过软胶成型的,在旋钮开盖时,利用软胶的变形,内盖1的凸起部11从外壳盖2的凹槽22脱出。当内盖1的凸起部11从外壳盖2的凹槽22脱出后,软胶又恢复原状,由于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的直径大于外壳盖2的套口部21的直径,内盖1的凸起部11无法恢复到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此时,铝塑防伪瓶盖的内盖1原先隐藏在外壳盖2的部分就暴露在外面,且内盖1的颜色与外壳盖2的颜色存在较大的反差,这样铝塑防伪瓶盖是否被开启就一目了然了,也能起到一定的防伪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的铝塑防伪瓶盖在实际的使用中,不能真正起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因为内盖1是用软胶成型的,其暴露在外面的部分较柔软,他人使用工具顶着内盖1的底部外边缘,还是可以将内盖1外露部分逐渐挤压回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这样整个瓶盖就完全恢复原状,不能起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围绕在所述套口部的凹槽上部。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为0.5mm-15mm。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为5mm-10mm。

优选地,所述内盖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

优选地,所述凹凸条纹为竖条纹。

优选地,所述凹凸条纹为斜条纹。

优选地,所述凹凸条纹的横截面为波纹形状。

优选地,所述凹凸条纹的横截面为矩形波纹形状。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围绕在套口部的凹槽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当瓶盖开启后,由于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的直径大于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的直径,内盖的凸起部无法恢复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同时由于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围绕在套口部的凹槽上部,环形凸台遮挡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挡住了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阻挡外力挤压内盖底部边缘,无法通过外力挤压将内盖外露部分逐渐挤压回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因此,其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内盖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其具下列几个优点:

1、内盖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起到内盖加强筋的作用,可加强内盖扭开后外露部份的机械强度,使内盖不易变形,内盖不易被装回去,加大难度;

2、内盖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使得暴露在外面的部份凸起的表面积比较小,当从外部有意挤压内盖时,这些小的表面很容易被挤伤,因而容易发现瓶盖被破坏性过;

3、内盖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其在加强内盖扭开后外露部份强度的同时,也可节省内盖的用料,降低成本;

4、内盖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加强了内盖外露部份的视觉效果,使扭开盖后的警示作用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凹凸条纹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凹凸条纹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标示为:

1-内盖、2-上套外壳盖、3-中套套外壳盖、4-凹凸条纹;5-环形凸台;11-内盖底部的外边缘的凸起部、21-套口部、22-套口部的凹槽;h-环形凸台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发明中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1和外壳盖,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2和中套外壳盖3,内盖1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11,中套外壳盖3的套口部21设置有凹槽22,在开盖前,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隐藏在中套外壳盖3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中套外壳盖3的套口部21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5,环形凸台5围绕在套口部21的凹槽22上部。

环形凸台5的高度h为8mm,可以比较好地遮挡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达到更好效果。

请参见图5,该图为本发明中凹凸条纹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内盖1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4,凹凸条纹4为竖条纹,该凹凸条纹4的横截面为矩形波纹形状。

请参见图6,该图为本发明中凹凸条纹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凹凸条纹4为竖条纹,该凹凸条纹4的横截面为波浪纹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当瓶盖开启后,由于内盖底1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的直径大于中套外壳盖3的套口部21的直径,内盖1的凸起部11无法恢复到中套外壳盖3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同时由于中套外壳盖3的套口部21的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5,环形凸台5围绕在套口部21的凹槽22上部,环形凸台5遮挡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挡住了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阻挡外力挤压内盖1的底部边缘,无法通过外力挤压将内盖1外露部分逐渐挤压回中套外壳盖3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因此,其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内盖1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4,其具下列几个优点:

1、内盖1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4,起到内盖1加强筋的作用,可加强内盖1扭开后外露部份的机械强度,使内盖1不易变形,内盖1不易被装回去,加大难度;

2、内盖1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4,使得暴露在外面部份凸起的表面积比较小,当从外部有意挤压内盖1时,这些小的表面很容易被挤伤,因而容易发现瓶盖被破坏性过;

3、内盖1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5,其在加强内盖1扭开后外露部份强度的同时,也可节省内盖1的用料,降低成本;

4、内盖1底部的外侧部上设置有凹凸条纹5,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加强了内盖1外露部份的视觉效果,使扭开盖后的警示作用更明显。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