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为[Co(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1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航空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48841.0

  • 申请日2011-08-27

  • 分类号C07F15/06;C09K11/06;

  • 代理机构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刘凌峰

  •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南大道69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51: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F15/06 授权公告日:20130925 终止日期:20140827 申请日:201108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9-25

    授权

    授权

  • 2012-05-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F15/06 申请日:2011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3-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5-(3-吡啶)-间苯二甲酸,英文名5-(3-Pyridyl)-isophthalic acid,作为一种的多齿、多点配位有机配体,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具有光谱学、药物学和生物无机学研究价值的新型配合物材料的合成与研究,它是一个灵活多变的配体,具有多种配位方式,它能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诸如立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磁性、光谱学研究以及反应机理等科学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地研究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不仅能在配位化学领域为我们提供更多更新颖的结构模型,更能在光学元件开发、仿生技术、生物无机和药物研制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化合物合成的产率较高,纯度也很高以及重复性好,使得其适合扩大化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目标化合物为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其化学式为,[Co(C13H9O4N)(2H2O)]n,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5 (No. 170),单胞参数为                                               ,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将氯化钴,5-(3-吡啶)-间苯二甲酸按照2:3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其中氯化钴的用量为0.06毫摩尔,然后放入盛有8毫升乙腈、4毫升甲醇和2毫升蒸馏水的体积为25毫升的高压釜中,然后在150℃下恒温3天,最后在5天内把温度降至室温,此时得到紫色块状晶体为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产率为80-89%。

本发明所述的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可应用于荧光材料。

本发明具体反应式为:

n C13H9O4N (5-(3-吡啶)-间苯二甲酸) + n CoCl2 + 2n H2O  [Co(C13H7O4N)(2H2O)]n + 2n HCl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其荧光强度较大,其最大发射峰在410 nm,最大激发峰在340 nm;2、与大多数配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低不同,所合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好,其热分解温度为190℃;3、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化合物合成的产率较高,纯度也很高以及重复性好,使得其适合扩大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图(图中的对称码为: A:1+y, -x+y, 1/6+z;B:1+x, 1+y, z;C:-1+x-y, -1+x, -1/6+z;E:-1+x, -1+y, z)。

图2为本发明化合物的XRD粉末衍射图。

图3为本发明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化合物[Co(C13H7O4N)(2H2O)]n的合成:

[Co(C13H7O4N)(2H2O)]n是采用常规溶剂热法得到的,具体反应式为:

n C13H9O4N (5-(3-吡啶)-间苯二甲酸) + n CoCl2 + 2n H2O  [Co(C13H7O4N)(2H2O)]n + 2n HCl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氯化钴,5-(3-吡啶)-间苯二甲酸按照2:3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其中氯化钴的用量为0.06毫摩尔,然后放入盛有8毫升乙腈、4毫升甲醇和2毫升蒸馏水的体积为25毫升的高压釜中,然后在150℃下恒温3天,最后在5天内把温度降至室温,此时得到紫色块状晶体为含5-(3-吡啶)-间苯二甲酸有机配体的金属钴配合物,产率为80-89%。经单晶衍射仪测试表明该晶体为目标化合物,元素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中碳、氢和氮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H 3.32%,C 46.46%,N 4.19%。

经单晶衍射仪测试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o(C13H9O4N)(2H2O)]n,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5 (No. 170),晶胞参数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见图1,化合物的粉末衍射测试结果见图2。经过荧光光谱测试表明(如图3所示),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其荧光强度较大,其最大发射峰在410nm,最大激发峰在340 nm。另外热重分析测试表明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190℃,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良好的潜在荧光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