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

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1)白色子实体获取;(2)菌种分离培养;(3)菌种纯化与保藏,所述的菌种鉴定又至少包括拮抗鉴定和出菇鉴定两种鉴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对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7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16057.1

  • 发明设计人 王波;鲜灵;甘炳成;黄忠乾;

    申请日2011-07-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袁英

  • 地址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47: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4 授权公告日:20121128 终止日期:20180730 申请日:201107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1-28

    授权

    授权

  • 2012-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4 申请日:201107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3-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特别是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我国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是一种清香可口的菌类食品,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分为黄色和白色两种,白色金针菇具有耐贮藏,形态美观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我国栽培的白色金针菇主要来自国外,适宜工厂化栽培,具有培养期长,可食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地对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1)白色子实体获取:从黄色金针菇川金菇3号中挑选子实体为白色的菇体作为菌种分离材料;

(2)菌种分离培养:以挑选出的白色子实体为材料,用火灼烧手术刀,待手术刀冷却后,用手术刀切取菌盖或者菌柄内部的菇组织,移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

(3)菌种纯化与保藏:将上述分离菌种在22~25℃下培养2~5天,检测菌种生长情况,选择无细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种使用,当菌丝生长长度达到2~3cm时,取前端菌丝体转接于PDA培养基上,每个菌种转接培养5~8支,在22~25℃下培养,选择无杂菌污染、菌丝体生长浓密的菌种使用,编号为F3W4,将菌种用纸包裹放入冷藏装置内,在4~6℃下保藏;

所述的菌种鉴定包括以下拮抗鉴定步骤:

拮抗鉴定:将F3W4的菌种块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2~25℃黑暗下培养7~8天,再在光照下培养5~6天,与川金菇3号形成沟状线,确定为不同菌株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所述的菌种鉴定还包括以下出菇鉴定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组分为:棉籽壳80~90%,麸皮10~20%,料水的重量比为:1:1.1~1.3;

(2)菌种生产方法:将装有上述培养基的培养瓶经高压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0~25℃下培养;菌丝生长满瓶后,进行出菇管理;

(3)出菇方法:将培养瓶移到菇房内,去除封口物,温度控制为 10~15℃,光照强度为100~300勒克斯,子实体生长到3~4cm时,在子实体上套上塑料袋,塑料袋规格为长33~35cm,折径为18~20cm,上端扎口,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川金菇3号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完全不相同,并且为白色的子实体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所述的冷藏装置包括冰箱;所述的培养瓶为750mL的玻璃瓶或1100mL的塑料瓶。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白色毛木耳变异菌株的菌种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具有简便、实用等特点。

本发明生物材料样品保藏单位名称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1年04月08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4716,分类命名为: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1)白色子实体获取:从黄色金针菇川金菇3号中挑选子实体为白色的菇体作为菌种分离材料;

(2)菌种分离培养:以挑选出的白色子实体为材料,用火灼烧手术刀,待手术刀冷却后,用手术刀切取菌盖或者菌柄内部的菇组织,移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 

(3)菌种纯化与保藏:上述的分离菌种在22℃下培养5天,检测菌种生长情况,选择无细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种使用,当菌丝生长长度达到2cm时,取前端菌丝体转接于PDA培养基上,每个菌种转接培养5支,在25℃下培养,选择无杂菌污染、菌丝体生长浓密的菌种使用,编号为F3W4,将菌种用纸包裹放入冰箱内,在4℃下保藏;

所述的菌种鉴定包括以下拮抗鉴定步骤:

拮抗鉴定:将F3W4的菌种块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2℃黑暗下培养8天,再在光照下培养5天,与川金菇3号形成沟状线,确定为不同菌株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所述的菌种鉴定还包括以下出菇鉴定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组分为:棉籽壳80%,麸皮20%,料水的重量比为:1:1.2;

(2)菌种生产方法:用750mL的玻璃瓶或1100mL的塑料瓶做为培养瓶装上述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0℃下培养;菌丝生长满瓶后,进行出菇管理;

(3)出菇方法:将培养瓶移到菇房内,去除封口物,温度控制为 15℃,光照强度为100勒克斯,子实体生长到3cm时,在子实体上套上塑料袋,塑料袋规格为长33cm,折径为18cm,上端扎口,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川金菇3号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完全不相同,并且为白色的子实体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实施例2: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1)白色子实体获取:从黄色金针菇川金菇3号中挑选子实体为白色的菇体作为菌种分离材料;

(2)菌种分离培养:以挑选出的白色子实体为材料,用火灼烧手术刀,待手术刀冷却后,用手术刀切取菌盖或者菌柄内部的菇组织,移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 

(3)菌种纯化与保藏:上述的分离菌种在25℃下培养2天,检测菌种生长情况,选择无细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种使用,当菌丝生长长度达到3cm时,取前端菌丝体转接于PDA培养基上,每个菌种转接培养8支,在22℃下培养,选择无杂菌污染、菌丝体生长浓密的菌种使用,编号为F3W4,将菌种用纸包裹放入冰箱内,在6℃下保藏;

所述的菌种鉴定包括以下拮抗鉴定步骤:

拮抗鉴定:将F3W4的菌种块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5℃黑暗下培养7天,再在光照下培养6天,与川金菇3号形成沟状线,确定为不同菌株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所述的菌种鉴定还包括以下出菇鉴定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组分为:棉籽壳85%,麸皮15%,料水的重量比为:1:1.1;

(2)菌种生产方法:用750mL的玻璃瓶或1100mL的塑料瓶做为培养瓶装上述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5℃下培养;菌丝生长满瓶后,进行出菇管理;

(3)出菇方法:将培养瓶移到菇房内,去除封口物,温度控制为 10℃,光照强度为300勒克斯,子实体生长到4cm时,在子实体上套上塑料袋,塑料袋规格为长35cm,折径为20cm,上端扎口,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川金菇3号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完全不相同,并且为白色的子实体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实施例3:

一种金针菇白色变异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它包括菌种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两个步骤,其中,所述的菌种分离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1)白色子实体获取:从黄色金针菇川金菇3号中挑选子实体为白色的菇体作为菌种分离材料;

(2)菌种分离培养:以挑选出的白色子实体为材料,用火灼烧手术刀,待手术刀冷却后,用手术刀切取菌盖或者菌柄内部的菇组织,移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 

(3)菌种纯化与保藏:上述的分离菌种在24℃下培养4天,检测菌种生长情况,选择无细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种使用,当菌丝生长长度达到2.5cm时,取前端菌丝体转接于PDA培养基上,每个菌种转接培养7支,在23℃下培养,选择无杂菌污染、菌丝体生长浓密的菌种使用,编号为F3W4,将菌种用纸包裹放入冰箱内,在5℃下保藏;

所述的菌种鉴定包括以下拮抗鉴定步骤:

拮抗鉴定:将F3W4的菌种块接种到PDA平板培养基上,在24℃黑暗下培养8天,再在光照下培养5天,与川金菇3号形成沟状线,确定为不同菌株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所述的菌种鉴定还包括以下出菇鉴定步骤: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组分为:棉籽壳90%,麸皮10%,料水的重量比为:1:1.3;

(2)菌种生产方法:用750mL的玻璃瓶或1100mL的塑料瓶做为培养瓶装上述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3℃下培养;菌丝生长满瓶后,进行出菇管理;

(3)出菇方法:将培养瓶移到菇房内,去除封口物,温度控制为 13℃,光照强度为200勒克斯,子实体生长到3.5cm时,在子实体上套上塑料袋,塑料袋规格为长34cm,折径为19cm,上端扎口,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川金菇3号的子实体形态特征完全不相同,并且为白色的子实体的即为白色变异菌株。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