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红茂草醇提取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红茂草醇提取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红茂草醇提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该提取物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黑色素瘤自发性肿瘤转移和实验性肿瘤转移,可用于制备抗黑色素肿瘤转移药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571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99601.3

  •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日2011-09-28

  • 分类号A61K36/66(20060101);A61P3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庆丰小区绿村22栋301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2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6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06-05

    授权

    授权

  • 2013-05-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6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5-0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66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422 申请日:201109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4-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66 申请日:201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2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红茂草醇提取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 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每年新患癌症的病人约700 万,每年死于癌症者约500万人。50年代初,我国癌症死亡占全部死因的第9位或第 10位,70年代我国癌症死亡已跃居第3位。1991年统计资料,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居民 的癌症死亡已占据全部死因的第1位。我国每年新患癌症约160万人、死于癌症者约130 万人。上述资料表明:全世界和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在逐年明显增加。此外,我国癌症病 人就诊时晚期病人仍占多数,具有已失去了手术等根治机会、治疗效果较差的特点。广 大医务工作者加强肿瘤治疗的研究,掌握和提高现有各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对降低 癌症死亡率,减少复发率,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按现在我国癌症死 亡的水平,全国每1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癌症,每天将有2800多人被癌症夺走生命,1 年将相当于一个有百万人口的城市被毁灭。可见,癌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生命 和健康有者严重威胁,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美国,每年癌症治疗费用 830亿美元,占全国医疗费用的14%。几乎每个人都感受到癌症的威胁。因为全世界每 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高达630万人,而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已达130万人,并且 癌症病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相当于每200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受到癌症的威胁。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手段,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 常细胞也存在毒性。近年来,随着抗癌新药的不断涌现,联合化疗方案的合理应用,化 疗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些药物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有损害或毒性作用,从而降 低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骨髓抑制等一系列毒副反应,影响化疗的疗效,甚至迫使化疗终 止。临床研究表明,在化疗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癌症分期以及出现的毒副反应症状,辅 以中药治疗,可有效地增强化疗的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 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中药作为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有些 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因此从我国传统的天然药物中筛选高效低毒、靶向性强的 抗肿瘤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光凤等采用多种肿瘤模型,研究橘皮中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川陈皮素的抗肿瘤作 用。结果显示,川陈皮素8~32mg/kg小鼠黑色素瘤B16的抑瘤率为42.24%~65.95%, 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38.84%~59.09%;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为36.02%~ 45.98%。川陈皮素与小剂量的紫杉醇、丝裂霉素、52氟尿嘧啶、顺铂和阿霉素联用时, 表现明显的协同效应。川陈皮素对小鼠Lewis肺癌腋皮下接种肺转移的抑制率为 33.63%~38.94%;对小鼠Colon26结肠癌腹腔接种腹膜转移的抑制率为37.74%~ 43.40%。(王光凤,王小晨,肖璘,等.柑橘黄酮川陈皮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中草药, 2007,38(11):1694-1697),但以上研究都只能对某种肿瘤细胞发挥作用,研究还不够 深入。

红茂草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全草含:异紫堇碱、原阿片碱、紫 堇碱、异紫堇啡碱、木兰碱、血根碱、别隐品碱、海罂粟碱。根含:原阿片碱、白屈菜 红碱、血根碱、别隐品碱、隐品碱,但没有报道过红茂草醇提取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 移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茂草醇提取物在制备 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

红茂草醇提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红茂草醇提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红茂草醇提物按如 下方法制备而成:取红茂草药材,加入6-10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60%-75%乙醇进 行加热回流,回流0.2-0.8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 为1.20~1.25的浸膏,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粉。

上述红茂草醇提物在制备抗黑色素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红茂草醇提物按 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取红茂草药材,加入8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70%乙醇进行加热 回流,回流0.5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 膏,干燥,粉碎成干浸膏粉。

红茂草为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Maxim.)Fedde, 以全草入药。

有益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红茂草醇提取物的药理试验及实验结果来说 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以下是红茂草醇提取物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实验方法 及结果如下:

一、红茂草醇提取物的制备: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8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7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 流0.5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二、红茂草醇提取物对自发性B16F10黑色素瘤转移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与细胞

清洁级C57BL/6小鼠(雌性,6-8周龄,16-20g),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 司,许可证号:SCXK(沪)2007-0005;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株。

1.2实验药物

红茂草醇提取物:按照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1.3实验试剂

DMEM(美国GIBCO公司批号:1340114),PBS(实验室自制),小牛血清(天 津市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批号:QWTC0701),Trypsin(AMRESCO公司批号: 2009/08)EDTA(AMRESCO公司批号:0105),甲醛(上海久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 号:20070610),生理盐水(上海华源长富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405045),NaHCO3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50480039),液体石蜡(上海久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 号:20040701)。

1.4实验器材

莱卡倒置荧光显微镜(德国莱卡公司型号:DM1L),精密移液器(法国吉尔森公 司型号:P2),全自动高压灭菌锅(日本SANYO公司型号:MLS-3020),超净工作 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制造型号:SW-CJ-ZFD),超低温冰箱(美国纽艾尔公司型号: Nu-6511),CO2培养箱(FORMA型号:3111),纯水仪(美国Spring公司型号:S/N 020579),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有限公司型号:BT323S),台式电热鼓风干燥箱(上 海精密实验设备公司型号:DHG9123A),冰箱(西门子公司型号:KG18V21TI),液 氮罐(CBS型号:2001),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型号:KA-1000),PH计(HANNA 公司型号:HI-221),注射器。

2.实验方法

2.1制备B16F10细胞悬液

常规培养B16F10肿瘤细胞,实验前4-5天,按1∶10细胞传代于细胞培养瓶中, 以免细胞生长过度而出现不完全融合。每个培养瓶大约含6-8×106细胞,取对数生长 期的细胞,弃去培养液,用PBS洗净,加入1mL 0.25%胰酶+0.02%EDTA消化液,放 入细胞培养箱中,1-3min后,轻敲培养瓶使细胞脱落。加10mL DMEM,用移液管吹 打细胞,获得单细胞悬液,转入50mL聚丙烯离心管。离心细胞(1200rpm×10min), 然后用PBS洗两遍。用苔盼蓝计数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

2.3复制B16F10自发性肿瘤转移模型

每只C57BL/6小鼠左后肢足垫皮下注射含5×105个B16F10细胞的悬液0.05mL, 这些小鼠每五天称一次体重。于接种后第八天按照左足垫上原发瘤的大小将小鼠随机分 为四组:模型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红茂草醇提取物低剂量组(2g/kg小鼠体重)、 红茂草醇提取物中剂量组(4mg/kg小鼠体重)、红茂草醇提取物高剂量组(6g/kg小鼠 体重),每组动物数为10只。从接种的第九天开始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模型 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直至处死动物,采集标本。在接种后第23天,麻 醉小鼠,截除荷瘤下肢,10%PBS-福尔马林固定原发瘤组织,称取原发肿瘤重量以及用 直尺测量原发瘤的长轴(L1)和纵轴(L2),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原发瘤的体积:0.5236 ×L1×(L2)2。切除原发灶后22天处死小鼠,取出肺,避免镊子触及脏器表面损伤组 织,用PBS洗净组织。10%PBS-福尔马林固定肺组织,称取肺重,拍照并且在解剖显微 镜下计算肺肿瘤结节数。

3.实验结果

3.1红茂草醇提取物对B16F10黑色素瘤自发性转移模型肺转移的影响

实验结果采用Excel统计软件学生t检验进行检验,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红茂草 醇提取物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对黑色素瘤自发性转移模型的肺转移结节数均有抑制 作用,且呈现剂量相关性:红茂草醇提取物2g/kg剂量组(P<0.05)、红茂草醇提取物 4g/kg剂量组(P<0.01)、红茂草醇提取物6g/kg剂量组(P<0.01)。对于肺重的影响,红 茂草醇提取物6g/kg剂量组的肺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肺重(P<0.01),其他两组无明显 作用。

3.2红茂草醇提取物对B16F10黑色素瘤原发位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红茂草醇提取物对于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后的小鼠足垫 部的原发位肿瘤无论是体积以及重量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4.结论

红茂草醇提取物能够抑制B16F10黑色素瘤肺转移,而且也抑制转移灶的生长,但 是对原发肿瘤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从小鼠体重变化可以看出,红茂草醇提取物的毒副作 用很小,为今后体内安全用药提供基础。

三、红茂草醇提取物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实验性肺转移影响

1.实验材料  同前

2.实验方法

2.1制备细胞悬液  同前

2.2复制B16F10实验性肿瘤转移模型

取C57BL/6小鼠置于小鼠注射固定器,尾静脉注射0.2mL细胞悬液(含5×105肿 瘤细胞)。接种过肿瘤细胞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红茂草 醇提取物低剂量组(2g/kg小鼠体重)、红茂草醇提取物中剂量组(4mg/kg小鼠体重)、 红茂草醇提取物高剂量组(6g/kg小鼠体重),每组动物数为10只,从接种后开始各组 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模型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给药23天,处死 小鼠,取肺脏。避免镊子触及脏器表面,防止损伤组织,用PBS洗净组织。10%PBS- 福尔马林固定肺组织,称取肺重,拍照,评价红茂草醇提取物对B16F10肿瘤血行肺转 移的影响。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采用Excel统计软件学生t检验,从各组取出的肺组织可以看出,模型组 的肺组织转移肿瘤结节数目显著多于给药组,由于肺结节太多,无法计数统计,对肺重 的统计分析表明,红茂草醇提取物高剂量组(6g/kg)和红茂草醇提取物中剂量组(4g/kg) 均能抑制小鼠肺组织重量,P值分别为P<0.01和P<0.05。红茂草醇提取物给药前后小 鼠体重差异不大,且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未发现有大幅度减少,各组的死亡率显示, 红茂草醇提取物药物对于小鼠的体内毒性较小。

4.结论

红茂草醇提取物给药组小鼠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当,而且体重与给药前也没有明显 的减少,说明红茂草醇提取物的毒副作用很小,红茂草醇提取物可以很好的抑制实验性 B16F10黑色素瘤肺转移,红茂草醇提取物对于B16F10细胞直接入血之后的血行过程, 黏附过程以及穿出血管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 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制备实施例1: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8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7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 流0.5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制备实施例2: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6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7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 流0.5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制备实施例3: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10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7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 流0.6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制备实施例4: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8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6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 流0.5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制备实施例5: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6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75%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 流0.5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5℃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制备实施例6:

取50克红茂草药材,加入10倍药材重量的体积浓度为6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回流 0.6小时,重复一次,合并乙醇提取液,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干燥, 粉碎成干浸膏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