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肌变性疾病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

肌变性疾病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

摘要

通过对从受试体分离出的样品中的11,15-二氧-9α-羟基-2,3,4,5-四正前列-1,20-二酸(以下称为Tetranor-PGDM)进行测定,能够在早期检出肌变性疾病,并且能够对这些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1N33/53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401 申请日:201003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9-17

    授权

    授权

  • 2014-06-1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1N33/5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30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04-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53 申请日:201003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肌变性疾病的早期检测方法,以及治疗药和/或治疗方 法的预测和/或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有肌肉障碍或肌坏死的疾病组被称为肌病。代表性的肌病有 肌营养不良症、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是以肌肉变弱进而萎缩为特 征的遗传性疾病的总称。其中,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的患者数最多, 并引起遗传性的进行性肌无力。此外,肌肉萎缩症是由运动神经障碍 引起的神经原性疾病。

肌营养不良中患者数最多的迪谢内型肌营养不良,是仅在男性中 发病的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据说每10万人中有3-5人、每 2000-3000个新生男孩中有1人患病。通常在3-5岁时,发现跑步困难、 容易跌倒等与步行、站立相关的异常,在10岁前后变得无法步行。之 后,脊柱的变形和关节弯曲快速进行,多引起呼吸衰竭,并且有时引 起心力衰竭、肺炎。

用于肌营养不良诊断的检查有血液检查、神经传导检查、肌电图、 肌肉活组织检查、DNA分析等。神经传导检查查明运动障碍、感知障 碍是否是由末梢神经障碍引起,寻找障碍部位或障碍程度,对神经进 行电刺激进而测量刺激传导的速度。在检查的特性方面,其需要特殊 的装置,由于对神经直接进行电刺激,因此会感觉到麻刺感、疼痛、 不适感,并伴随一些痛苦。

肌电图检查查明运动障碍是否是由肌肉引起或由神经引起,寻找 障碍部位或程度,需要特殊的装置,伴有向肌肉中刺入针而产生的疼 痛。虽然也存在不伴有疼痛的体表面肌电图检查,但必须在检查设备 上进行测定。

由于肌肉活组织检查需要采集肌肉组织,因此是创伤性的,不能 说是简便的检查。此外,DNA分析是迪谢内型或贝克型肌营养不良的 诊断所必须的,但并不适用于肌变性疾病,缺乏通用性。

血液检查通常利用肌酸激酶。肌酸激酶是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 肌的可溶性部分的酶,由于细胞的损伤而漏入血液中。在肌营养不良 的情况下,骨骼肌发生障碍以及坏死,血液中肌酸激酶显示出明显的 高值,从而由此进行肌营养不良的诊断,但血液中的肌酸激酶也可能 因其他的疾病而显示出高值,因此难以仅基于肌酸激酶的浓度来鉴别 诊断,需要同时进行其他的检查。

在其他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因神经异常而导致肌肉发生障碍 或坏死的疾病中,也进行测定血液中肌酸激酶的血液检查,但由于在 肌障碍和肌坏死以外的疾病中中血液肌酸激酶水平也显示出高值,因 此需要其他的肌障碍或肌坏死的标志物。

因此,期望能够在早期简便地对诸如肌营养不良的肌变性疾病进 行诊断的方法或诊断试剂盒。

11,15-二氧-9α-羟基-2,3,4,5-四正前列-1,20-二酸(以下称为 Tetranor-PGDM)作为前列腺素D2(以下称为PGD2)的代谢物而已知, 报告称Tetranor-PGDM在尿中的排泄量随人或小鼠的炎症反应而增 加,而且是反映PGD2的生成的标志物(非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有报告称,在诸如肌营养不良的肌变性疾病的变性部 位,对PGD2的产生进行催化的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以下称为HPGDS) 的表达增强,而且PGD2与疾病发展的防止和改善相关(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2)。

但是,完全不知道Tetranor-PGDM作为肌变性疾病的患者的尿中 排泄物以高浓度被检出,且上述Tetranor-PGDM的浓度由于HPGDS 抑制剂的给药而显著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5-11998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J.Biol.Chem,Vol.283,No.2,1179-1188(2008)

非专利文献2:Acta Neuropathol,104,377-384(200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测定尿中的Tetranor-PGDM来有效 地诊断肌变性疾病的方法,以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 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肌变性疾病的诊断试剂盒,所述诊 断试剂盒靶向Tetranor-PGDM。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所得的如 下见解完成本发明。

1)与正常动物相比,作为尿中PGD2代谢物的Tetranor-PGDM的 水平在肌营养不良模型动物中增加。

2)通过向肌营养不良模型动物给予公知的PGD2合酶抑制剂, Tetranor-PGDM的尿中排泄量减少。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肌变性疾病的检出方法,肌变性疾病的诊断测 定用试剂盒以及肌变性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效果预测和/或 判定用试剂盒。

项1.肌变性疾病的检测方法,包括对从受试体分离出的样品中的 Tetranor-PGDM含量进行测定的步骤。

项2.肌变性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效果判定方法,包括 对从肌变性疾病的患者分离出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含量进行测 定的步骤。

项3.如项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为尿。

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 联质谱(HPLC-MS/MS)、酶免疫测定法(EIA)、放射性免疫测定法(RIA)、 荧光免疫测定法(F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或酶法进行 Tetranor-PGDM的测定。

项5.如项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肌变性疾病为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 营养不良症、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或肌病。

项6.肌变性疾病的诊断测定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Tetranor-PGDM的抗体。

项7.肌变性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效果预测和/或判定用 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Tetranor-PGDM的抗体。

项8.如项6或7所述的试剂盒,包括Tetranor-PGDM的抗体、 被标记的Tetranor-PGDM,以及根据需要选自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样 品稀释液、抗体和被标记的Tetranor-PGDM的稀释液、已知浓度的标 准Tetranor-PGDM、EIA用的底物、EIA用的终止液的至少1种。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从受试体分离出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 进行测定,能够简便地且在早期诊断肌变性疾病,而且能够有效地对 这些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尿中增加的Tetranor-PGDM作为标志物 来使用,能够制成能够简便地诊断肌变性疾病的诊断用试剂盒来进行 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mdx小鼠中的HPGDS抑制剂给药后的尿中 Tetranor-PGDM浓度以及前肢握力的变化的图。

图2的左图是表示给予HPGDS抑制剂约1年后,变更为溶剂给 药时的尿中Tetranor-PGDM浓度的变化的图;右图是表示给予溶剂约 1年后,变更为抑制剂给药时的肌营养不良犬(CXMDJ)的尿中 Tetranor-PGDM浓度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能够以Tetranor-PGDM作为指标来进行肌变性疾病 的诊断,且能够有效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进行判定。而且,通过将Tetranor-PGDM作为标志物来使用,能够提 供这些疾病的诊断用试剂盒以及肌变性疾病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 的效果预测和/或判定用试剂盒。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对从患有或可能患有肌变性疾病的 受试体分离出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进行测定,能够检出或诊断 伴随肌障碍或肌坏死的疾病。具体而言,在样品中的Tetranor-PGDM 的浓度或含量高于预定值时,该受试体能够被诊断为患有肌变性疾病。 从受试体分离出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的预定值,能够通过对健 康人的样品和肌变性疾病患者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进行测定来 确定。

此外,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的效果判定方法如下:对治疗开始前 /治疗药给药开始前肌变性疾病的患者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与 治疗开始后/治疗药给药开始后的Tetranor-PGDM的测定值进行比较, 治疗开始后/治疗药给药开始后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的测定值 显著或具有显著倾向地降低时,判定治疗或治疗药给药有效,样品中 的Tetranor-PGDM的测定值在治疗开始/治疗药给药开始前后没有显 著或显著倾向的差异时,判定该治疗药/治疗方法无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能够提供使用抗体来检测样品中的 Tetranor-PGDM的诊断用试剂盒。

本文中的术语“受试体”是指哺乳动物,包括例如人、猴、牛、 马、大鼠、小鼠、豚鼠、兔、犬、猫、绵羊、山羊。优选地,受试者 是人。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测定的Tetranor-PGDM,作为尿中PGD2的代谢 物而被发现。此外,Tetranor-PGDM还在血液和粪便中被发现。

本发明的从受试体分离出的样品优选为尿、粪便、血液、血浆、 血清,更优选为尿。

本文中的术语“测定”包括检出、定量和半定量中的任一个。因 此,“对Tetranor-PGDM进行测定”,包括检出样品中的Tetranor-PGDM 和测定其表达量的两种情况,而且,包括判别表达量是否在预定值以 上的情况,换言之,即表达量为预定值以上时检出该表达的情况。

作为测定Tetranor-PGDM的方法,例示出GC-MS、HPLC、高效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酶免疫测定法(EIA)、放射性免 疫测定法(RIA)、荧光免疫测定法(F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和酶法,优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或从操作的 简便性出发,优选使用抗Tetranor-PGDM抗体的免疫测定法,特别是 酶免疫测定法(EIA)、放射性免疫测定法(RIA)、荧光免疫测定法(FIA) 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特别优选酶免疫测定法(EIA)和酶联 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作为肌变性疾病,例示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肌营养不 良症、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肌强直性肌营 养不良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病、肌肉拉伤、心肌病(心肌梗塞)、 糖尿病性末梢血管障碍(血管平滑肌障碍),优选为诸如进行性肌营养 不良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营 养不良症、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肌营养不良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 症。

能够用于判定肌变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的治疗药不受特别限定,可 以使用任何治疗药,例如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PGDS)抑制剂、前列 腺素D受体拮抗剂,优选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PGDS)抑制剂。

优选通过免疫测定法来测定样品中Tetranor-PGDM的浓度,因为 该方法能够简便地对大量的样品进行同时测定。

能够用于免疫测定法或试剂盒的抗Tetranor-PGDM抗体可以是例 如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

制造抗体时,可以向动物(大鼠、小鼠、豚鼠、兔、犬、猫、绵羊、 山羊等)给予Tetranor-PGDM来进行免疫接种,从而制备多克隆抗体和 单克隆抗体。或者,使Tetranor-PGDM与诸如牛血清白蛋白(BSA)、 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血清蛋白的适当的蛋白结合,之后,与适当 的佐剂形成悬浮混合物,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动物(大鼠、小鼠、豚 鼠、兔、犬、猫、绵羊、山羊等)进行给药,经过预定时间后采集动物 的血清并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得到多克隆抗体和单克 隆抗体。

具体而言,可以如下制备单克隆抗体:根据需要使多克隆抗体制 备时所使用的Tetranor-PGDM与适当的蛋白结合,并作为免疫原使用 从而使动物免疫,再利用杂交瘤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中,上述杂交 瘤是通过将由脾脏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形成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得 到的。

杂交瘤能够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分数次、每隔2-3周,将按照如 上操作得到的Tetranor-PGDM单独或其蛋白结合体与弗氏完全佐剂一 腹腔内给药、静脉内给药或皮下给药至诸如小鼠、大鼠、兔的适当 的哺乳动物从而进行免疫。然后,使来自脾脏或其它器官的抗体形成 细胞与诸如骨髓瘤细胞的能够在试管内增殖的肿瘤细胞融合。作为融 合方法,可以按照Kohler and Milstein的常用方法(Nature,vol.256, 495(1975))利用聚乙二醇来进行,或者利用仙台病毒等进行。

使用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抗Tetranor-PGDM抗体,实施 Tetranor-PGDM的免疫测定法。作为上述免疫测定法,优选通过靶向 所测定的物质Tetranor-PGDM的周知的竞争性免疫测定法来进行,可 以列举通过标记物质进行分类的酶免疫测定法(EIA)、荧光免疫测定法 (FIA)、发光免疫测定法、放射性免疫测定法(RIA)等。特别优选EIA 法。

通常,竞争法中可以使用标记抗原。标记物质包括例如酶、荧光 物质、发光物质、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物质与抗原的结合可以利用 公知的形成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方法来进行制备。结合的方法中,可 以列举例如:使用例如缩合剂来形成共价键的方法、使用各种交联剂 的方法等(例如,参照“蛋白质核酸酶”增刊31号,37-45页(1985))。利 用共价键的方法中,除了可以使用抗原中存在的官能团之外,还可以 在利用通常方法导入诸如硫醇基、氨基、羧基、羟基的官能团后,通 过结合这些官能团来制造标记抗原。此外,作为利用非共价键的方法, 可以列举物理吸附法。

Tetranor-PGDM的测定,优选通过例如以下记载的免疫测定法来 实施。使预定量的被标记的Tetranor-PGDM、抗Tetranor-PGDM抗体 与含有Tetranor-PGDM的样品(特别是尿样品)竞争地反应,根据与抗 体结合的或没有结合的标记抗原的量,对样品中的Tetranor-PGDM进 行定量。

可以如下进行与抗体结合的标记抗原和未结合的标记抗原的分 离:添加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分离沉淀的(标记抗原)-(抗Tetranor-PGDM 抗体)-(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复合体,测定与复合体结合或没有结合的标 记物质。上述方法被称为双抗体法,还可以通过使用木炭过滤器的方 法来进行。还能够通过对与固相结合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与固相结 合或没有结合的标记物质进行测定来实施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测定。抗 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物理吸附法、利用交联 剂或共价键的化学结合法、利用抗生物素-生物素结合的结合法等与固 相结合。不用说,标记物质的测定应根据所用的标记物质的类型来进 行选择。

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抗Tetranor-PGDM抗体,而且在更优选的实 施方式中,还包括标记的Tetranor-PGDM和抗Tetranor-PGDM抗体。 在试剂盒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例如与抗Tetranor-PGDM抗体结合的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样品稀释液、抗体和标记的Tetranor-PGDM的稀 释液、已知浓度的标准Tetranor-PGDM等,在EIA用的试剂盒中,还 可以加入例如底物、终止液等。

在本发明中用于测定Tetranor-PGDM的样品具体地为例如从人采 集的尿。

在肌变性疾病患者的效果判定方法中,对治疗药给药前后的样品 (特别是尿)中的Tetranor-PGDM的测定值进行比较。

样品还可以使用累积一天量的尿,并可以直接使用采集的样品进 行测定。采集的尿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保存,但优选在低温下进行保存 直至测定使用。

样品中含有的Tetranor-PGDM的测定,可以相对于所采集的样品 总量来进行,也可以相对于所采集的样品的一部分来进行并考虑利用 诸如肌酸酐的对照物质进行校正。

从操作的简便性出发,样品中含有的Tetranor-PGDM的测定,优 选相对于所采集的样品的一部分来进行并考虑利用肌酸酐进行校正。

下面,对本发明所使用的预定值进行说明。

用于肌变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判定的预定值,可以通过测定健 康人和患者的样品中的Tetranor-PGDM来确定,然后每一测定值能够 用于确定作为根据通常方法判定有无治疗效果的标准的“预定值”。

例如在样品为尿的情况下,应当优选使用健康人和肌变性疾病患 者的一天的累积尿或在规定时间采集的尿来确定预定值。

在通过测定Tetranor-PGDM判定治疗效果的方法中,在伴随治疗 药给药的治疗管理下,将给予治疗药前的患者的尿中含有的 Tetranor-PGDM浓度的值设为预定值,较之于该预定值,尿中的 Tetranor-PGDM浓度的值显著或具有显著倾向地降低时,判定治疗药 和/或治疗方法有效,该治疗方法和/或治疗药给药继续进行。此外,尿 中的Tetranor-PGDM浓度的值没有显著或具有显著倾向地降低时,判 断治疗方法和/或治疗药无效,并尝试其他的治疗药和/或治疗方法。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 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材料和方法

(1)材料和样品

使用以下的动物作为肌营养不良模型动物。

肌营养不良小鼠:mdx(C57B1/10 ScSn,获得来源:JAX  Laboratories)

肌营养不良犬:CXMDJ(CXMDJ,获得来源:国立精神及神经中 心)

此外,为了比较,使用具有相同血统的动物作为对照动物。

野生型小鼠(C57BL/10 ScSn,获得来源:JAX Laboratories)

正常比格犬(获得来源:国立精神及神经中心)

(2)受试化合物

使用以下受试化合物,其可以作为公知的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 (HPGDS)抑制剂而得到:

受试化合物1:4-二苯甲氧基-1-{3-(1H-四唑-5-基)-丙基}哌啶(Jpn. J.Pharmacol.,78,1-10(1998));

受试化合物2:N-甲氧基-N-甲基-4-(5-苯甲酰基苯并咪唑-2-基-3,5- 二甲基吡咯-2-甲酰胺(国际公开WO2007007778号公报)。

(3)小鼠尿采集

向4周龄的mdx小鼠,以30mg/kg的用量口服给予溶剂(0.5%甲 基纤维素溶液)或受试化合物15天。使用小鼠用代谢笼采集受试化合 物1的给药开始前和给药5天后约12小时的时间段内的尿。此外,为 了比较,从同周龄的同血统野生型小鼠采集尿作为对照。使用测定试 剂盒(L type Wako CRE·M,和光纯药)对尿中肌酸酐浓度进行测定。

(4)犬尿采集

对CXMDJ口服给予溶剂(0.5%甲基纤维素溶液)或受试化合物2 约1年后,开始向溶剂给药犬给予受试化合物2,并向受试化合物2 给药犬给予溶剂。在由溶剂给药向受试化合物2给药的变更以及由受 试化合物2给药向溶剂给药的变更之前,分别对尿进行采集。此外, 给药液体变更后,随时间推移对尿进行采集。此外,为了比较,从正 常比格犬采集尿作为对照。

(5)尿的预处理

在200μL的采集自小鼠或犬的尿中,混合5ng作为内标的的氘 标记的Tetranor-PGDM-d6(Cayman Chemical公司)。使用纯净水将体 积调至2mL,并将pH调整至3。然后将尿注入预先用5mL乙腈和5 mL纯净水平衡后的Sep-Pak Vac C18 Cartridge(Waters)中。通过用纯 净水制备的5mL的10%乙腈溶液和10mL的己烷清洗后,用5mL的 乙酸乙酯进行洗脱,然后在氮气气流下干燥。使残渣溶解于用纯净水 制备的100μL的10%乙腈溶液中,作为测定样品。

(6)Tetranor-PGDM的测定

使用预处理后的尿样品测定Tetranor-PGDM水平。使用高效液相 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装置进行测定。在测定中,使用 Prominence System(系统控制器CBM-20A,送液单元LC-20AD 2台、 在线脱气装置DGU-20A3、柱温箱CTO-20A、带有冷却功能的自动进 样器SIL-20AC,岛津制作所制)作为HPLC装置,使用InertsilODS3(内 径2.1mm×长50mm;GL Science公司制)作为保护住,使用 InertsilODS3(内径2.1mm×长250mm;GL Science公司制)作为分离 柱,流动相具有0.01%-0.2%甲酸或0.01%-0.2%乙酸,以及乙腈或乙腈 /甲醇(90∶10)的浓度梯度。将流速设定为0.2mL/分钟。将柱温箱设定 为37℃,将自动进样器设定为4℃。MS/MS部使用以电喷雾电离作为 离子源的三重四级杆质谱仪(4000Q TRAP LC/MS/MS系统,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制)。使用MRM(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在该方法中, 从大量母离子(前体离子)和CID(碰撞诱导解离)生成的碎片离子中特 异性地选择真正的母离子,并根据母离子的面积对母离子进行精确定 量。具体地,通过电喷雾电离生成目标分子的母离子,使用第一台质 量分析器(Q1)分离这些母离子,在碰撞部(Q2)通过CID(碰撞诱导解离) 产生这些母离子的独特的碎片离子,然后在第二台质量分析器(Q3)中 分离这些碎片离子,再通过其下游的检测器检测该碎片离子。如下进 行Tetranor-PGDM(质量数328)的检测,通过CID(碰撞诱导解离)将生 成的m/z(质量数÷电荷)为327的离子进一步分解,使用由此生成的 m/z为155、143、109中的任一种碎片离子。如下进行内标 Tetranor-PGDM-d6(质量数334)的检测,通过CID(碰撞诱导解离)将生 成的m/z(质量数÷电荷)为333的离子进一步分解,使用由此生成的 m/z为161、149、109中的任一种碎片离子。使用MS/MS附带的软件 Analyst Version 1.4.1来进行数据分析。对所得质谱图中来自 Tetranor-PGDM的峰面积进行计算,并根据使用标准样品制成的标准 曲线进行各峰的定量。定量时,在每次分析中,通过使用来自作为内 标加入的Tetranor-PGDM-d6的峰面积值校正提取效率和离子化效率 来进行校正。

(7)症状评价

对于mdx小鼠的症状评价,使用小鼠用握力测定装置(牵引计, BrainScienceIdea制)测定前肢的握力。在2分钟以内进行一次测定, 算出5次试验的平均值。

2.结果

(1)mdx小鼠的尿中Tetranor-PGDM浓度水平高

在野生型小鼠中,使用尿中肌酸酐浓度校正后的Tetranor-PGDM 浓度为6.8±1.0ng/mg Cre(平均值±标准误差),但是在mdx小鼠中, 浓度为17.8±0.8ng/mg Cre(平均值±标准误差,p<0.0003),显示出 约3倍的高值。上述结果表明,能够将尿中的Tetranor-PGDM浓度用 作肌营养不良中症状发展的尿中标志物。

(2)HPGDS抑制剂改善mdx小鼠的症状,使尿中Tetranor-PGDM 浓度降低

对HPGDS抑制剂对mdx小鼠的症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溶剂 给药组中,前肢握力没有显著的变化,但通过反复口服给予受试化合 物1,mdx小鼠的前肢握力显著增加(图1右)。对相同mdx小鼠的尿 中Tetranor-PGDM浓度进行测定,其结果是在受试化合物1给药组中, 尿中Tetranor-PGDM浓度显著降低(图1左)。上述结果表明,mdx小 鼠的症状改善与尿中Tetranor-PGDM浓度的改变具有相关性。

(3)CXMDJ的尿中Tetranor-PGDM浓度水平高

与正常犬相比,在肌营养不良模型犬CXMDJ中,尿中 Tetranor-PGDM浓度水平较高,给予受试化合物2的CXMDJ的尿中 Tetranor-PGDM浓度降低(表1)。上述结果表明,能够将尿中 Tetranor-PGDM浓度用作肌营养不良中症状发展的尿中标志物。

表1

肌营养不良模型犬的尿中的Tetranor-PGDM浓度

  Tetranor-PGDM浓度(ng/ml)   正常犬(1)   5.9   正常犬(1)   9.3   正常犬(1)   5.0   正常犬(1)   5.8   CXMDJ  27.8   给予HPGDS抑制剂的CXMDJ  17.9

(4)通过HPGDS抑制剂给药,使CXMDJ中的尿中Tetranor-PGDM 浓度降低

口服给予受试化合物2约一年后,变更为溶剂给药的CXMDJ的 尿中Tetranor-PGDM浓度增加(图2左),症状评分逐渐恶化。另一方 面,口服给予溶剂约一年后,变更为抑制剂给药的CXMDJ的尿中 Tetranor-PGDM浓度降低(图2右),症状评分改善。上述结果表明,能 够将尿中Tetranor-PGDM浓度的变化用作判定或预测肌营养不良中治 疗药给药的效果的标志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