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摘要

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涉及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它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5220,保藏日期为2011年9月6日。本发明中苏云金芽孢杆菌AH-2,对鳞翅目和鞘翅目主要害虫及抗Bt及Cry1Ac毒蛋白害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可以利用其生产高效、广谱的杀虫剂,用于防止鳞翅目重要害虫小菜蛾及鞘翅目害虫黄粉虫,同时对抗性害虫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田间抗性小菜蛾的防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7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86354.3

  • 申请日2011-09-23

  • 分类号C12N1/20;A01N63/02;A01P7/04;C12R1/07;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金永焕

  •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2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1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2N 1/20 专利号:ZL2011102863543 登记生效日:2023040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黑龙江大学 变更后权利人:哈尔滨微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变更后权利人:15000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腰堡街道办事处兰河村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10-17

    授权

    授权

  • 2012-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1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

背景技术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从土壤或死亡昆虫体内分离出 来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此类菌在芽孢形成时期产生一种或多种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又被称为δ-内毒素),可对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 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翅目、毛翅目、脉翅目、蚤目、缨翅目、食毛目、蜚蠊目、螨 类、虱目、吸虫、绦虫、鞭毛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等多种昆虫及原生生物产生毒素活性, 但对人畜等非靶标生物没有效果,对环境友好安全。因此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主要的生物 农药被广泛应用。该菌菌剂作为喷洒型杀虫剂主要成分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50年,是目 前世界上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占微生物杀虫剂总量的90%-95%。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不同杀虫毒素由不同种类的cry基因控制,各种cry基因已经被成 功克隆,并根据不同需要,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入到不同作物中,用于害虫等有害生物的防 治。自1996年转Bt cry基因作物的种植开始,转Bt基因作物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 种植面积逐年增长。据2008年的统计显示,转Bt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增长至4,600万 公顷。

苏云金芽孢杆菌菌剂的应用及转Bt cry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控制田间害虫方面效果显 著,有利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农林业生产和环境 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和转Bt基因作物广泛应用,也使得部分害虫对Bt产生了一 定抗性,小菜蛾是至今唯一在田间发现对Bt产生抗性的害虫。同时,在实验室内已经筛 选出许多昆虫的不同抗性品系。而且其抗性水平有发展的势头。

Tabashnik等于1989年检测到田间种群对Bt制剂(kurstaki亚种)产生了25倍的抗 药性,首次报道了田间小菜蛾对Bt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Tang等测定弗罗里达州田间小 菜蛾对Bt制剂(BtK NRD12)的抗药性大于1500倍。Wright等报道马来西亚田间小菜 蛾种群在室内筛选饲养7代后对BtA和BtK制剂的抗药性分别为330倍和160倍。此外, 日本、中美洲、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抗Bt小菜蛾的报道。2000年Zhao等报 道从美国南卡罗尼那州田间采集的对Cry1C有31倍抗性的小菜蛾抗性品系,在实验室先 用Cry1C原毒素继续汰选,然后用表达高剂量的Cry1C毒素的转基因花椰菜汰选,26代 后,该品系对Cry1C毒素抗性高达63100倍(2龄幼虫)。

国内,冯夏等报道深圳、东莞地区等供港菜区小菜蛾对Bt的抗药性为17.2-30.2倍。 李建洪等通过对深圳、东莞和广州菜区的田间小菜蛾种群检测,发现小菜蛾对苏云金芽孢 杆菌标准品Cs3ab-1991的抗药性倍数分别为8.9、6.5、2.1倍。周程爱等报道长沙地区的 小菜蛾对Bt的抗药性由1997-1999年的敏感性由11-4.1倍发展到2000年的6.2倍的低水 平抗药性。余德亿等报道福建地区田间种群的小菜蛾对湖北Bt和福建Bt的抗药性分别由 1997年的2.1倍和3.1倍上升到1999年的8.2倍和10.1倍。郭世俭等报道浙江省杭州、 萧山、金华、温州四地的小菜蛾对Bt制剂还没有产生抗药性。王崇利等报道广东惠州田 间小菜蛾种群对Cry1Ab和Cry1Ac的抗性达到了高抗水平;对Btk制剂的抗性达到了中 抗水平;对Cry1Aa和Cry2Aa具有低水平抗性;福建福州、浙江杭州和江苏南京田间小 菜蛾种群对Cry1Ab、Cry1Ac具有低至中等水平抗性(8-28倍),对Btk制剂具有低水平 抗性(3.5-7倍)。

以上可以看出,小菜蛾对Bt产生的抗性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因此筛选到对抗Bt小菜 蛾高活性的菌株,用于防治抗Bt害虫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

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5220,保藏日期为2011年9月6日;它为革兰氏阳性好 氧杆菌,长为3.2μm~4.8μm,宽为1.2μm~1.8μm,一个营养细胞只有一个芽孢,芽孢为 中生、次端生或端生,孢子囊不膨大,伴孢晶体为菱形,有鞭毛;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上形成白色圆形菌落,菌落扁平,表面干燥无光泽,边缘缺刻。

本发明中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其菌膜试验阳性、伏普试验阳性、卵磷脂酶阳性、不利用水杨苷、不 利用蔗糖、利用纤维二糖、不利用甘露糖、不利用七叶灵、甲基红阳性、脲酶试验阳性、 明胶液化阳性、不利用乳糖、不利用山梨醇、利用果糖、利用阿拉伯糖、利用麦芽糖、不 利用木糖、利用葡萄糖、利用几丁质酶,生长pH值为6.9~7.2,生长温度为10~45℃。

本发明中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为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其携带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有cry1Ac、cry2A、cry7和cry9。

本发明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5220,保藏日期为2011年9月6日。

本发明选择了鳞翅目主要害虫(小菜蛾)、鞘翅目害虫(黄粉虫)为靶标昆虫,同时汰 选得到了对Bt(Kurstaki亚种)粉剂具有高抗的抗Bt小菜蛾种群和对Cry1Ac毒蛋白具有 高抗的抗Cry1Ac毒蛋白小菜蛾种群,作为靶标昆虫,本发明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同时对上述鳞翅目和鞘翅目主要害虫及抗Bt及Cry1Ac毒蛋白害虫,均 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本发明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可以利用其生产高效、广谱的 杀虫剂,用于防止鳞翅目重要害虫小菜蛾及鞘翅目害虫黄粉虫,同时对抗性害虫具有很好 的效果,有利于田间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提高了经济价值,切对人、畜及其他动物无害, 不污染环境,具有良好经济、生态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它为苏 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已在中国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 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5220,保藏日期为2011年9月6日;它 为革兰氏阳性好氧杆菌,长为3.2μm~4.8μm,宽为1.2μm~1.8μm,一个营养细胞只有一 个芽孢,芽孢为中生、次端生或端生,孢子囊不膨大,伴孢晶体为菱形,有鞭毛;在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形成白色圆形菌落,菌落扁平,表面干燥无光泽,边缘缺刻。

本实施方式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对其进行常规生理生化鉴 定,实验结果为:菌膜试验阳性、伏普试验阳性、卵磷脂酶阳性、不利用水杨苷、不利用 蔗糖、利用纤维二糖、不利用甘露糖、不利用七叶灵、甲基红阳性、脲酶试验阳性、明胶 液化阳性、不利用乳糖、不利用山梨醇、利用果糖、利用阿拉伯糖、利用麦芽糖、不利用 木糖、利用葡萄糖、利用几丁质酶。

本实施方式中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的生长pH值为6.9~7.2, 生长温度为10~45℃。

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筛选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取土样1g 加入100ml无菌水中,30℃振荡培养30min,在75~80℃水浴中热处理14~20min,得培 养液;二、采用倍比稀释法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并涂于分离培养基上,置于28~30℃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4d,然后挑选培养特征类似苏云金杆菌的菌株涂片,用石碳酸复红 染色镜检,检出产生芽孢和伴孢晶体的菌株,纯化后即获得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 云金芽孢杆菌;其中步骤一中分离培养基由3g的牛肉膏、5g的蛋白胨、10g的葡萄糖、15~20g 琼脂的和1000ml的水组成,pH值为7.0;步骤一中所述土样来自安徽省池州市森林中,去 掉表层杂物取土。

对筛选所得一株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常规生理生化及携带的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鉴定,发现与本属其它菌种有区别,确定为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菌种, 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

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制备:一、取一环纯化后的菌株接 种到5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9~31℃的复式摇床中,在200r/min下培养10~12h, 获得种子液;二、向500ml锥形瓶内装入100ml的LB液体培养基,然后接种2ml的种子 液,置于29~31℃的复式摇床中,在200r/min下培养36~45h,取样涂片至伴孢晶体50% 脱落,即获得对抗Bt小菜蛾有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其中LB液体培养基由10g 的蛋白胨、5g的酵母粉、10g的NaCl和1000mL的水组成,pH值为7.0。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简称为Bt.AH-2)对黄粉虫的生物测 定:

①供试昆虫

黄粉虫:在实验室内,利用木屑饲养,饲养温度是15-25℃,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6h∶ 8h;

②菌株活性测定

挑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恒温摇床上200rpm培养48h;离心收集 孢晶混合物,洗涤后真空抽干,得到干粉混合物;称取孢晶混合物,加入定量无菌水配成 1000mg/L的溶液或悬浮液,置4℃备用;

③取5ml孢晶混合液与50μl 5%的Triton100混合均匀(Triton100终浓度为0.05%), 选老嫩适中的甘蓝叶片洗净晾干,剪成直径2cm大小,放入孢晶悬液(含Triton100终浓 度为0.05%)中,浸泡10s晾干,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平皿中。以无菌水混合Triton100 (Triton100终浓度为0.05%)浸泡叶片作为对照;选取2-3龄黄粉虫幼虫,每个处理10 头,设3个重复,25℃下饲养3d,将幼虫转移到装有等量木屑的培养皿中饲养4d;记录 幼虫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④测定结果

经过测定菌株Bt.AH-2的发酵液对鞘翅目害虫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的致死率为 75%~90%。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简称为Bt.AH-2)对敏感小菜蛾的生 物测定:

①供试昆虫

小菜蛾相对敏感种群:在室内用干净无虫的萝卜苗和甘蓝苗饲养,期间从未施用过任 何杀虫剂。小菜蛾种群在室内进行隔离饲养,将蛹放入成虫饲养笼中(R=10cm,L=40cm), 饲养笼四周以80目的纱网包围,成虫羽化后,笼内挂浸过10%蜂蜜糖水的脱脂棉球一个, 为成虫补充营养,让其在甘蓝苗上产卵,卵孵化后再转入新鲜的甘蓝苗上饲养。饲养温度 是25±1℃,相对湿度为60%~7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6h∶8h。

②菌株活性测定

挑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恒温摇床上200rpm培养48h。离心收集 孢晶混合物,洗涤后真空抽干,得到干粉混合物。称取孢晶混合物,加入定量无菌水配成 1000mg/L的溶液或悬浮液,置4℃备用。

取5ml孢晶混合液与50μl 5%的Triton100混合均匀(Triton100终浓度为0.05%), 选老嫩适中的甘蓝叶片洗净晾干,剪成直径2cm大小,放入孢晶悬液(含Triton100终浓 度为0.05%)中,浸泡10s晾干,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平皿中。以无菌水混合Triton100 (Triton100终浓度为0.05%)浸泡叶片作为对照。选取2-3龄小菜蛾幼虫,每个处理10 头,设3个重复,25℃下饲养3d。记录幼虫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③LC50测定

通过预试验测定小菜蛾在90%和10%死亡率的孢晶混合物的浓度,在其范围内设计 5-7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4个重复,每重复10头2-3龄幼虫,25℃饲养48h,记录幼虫 死亡情况,利用POLO软件计算菌株的LC50值。

④结果

经过测定,Bt.AH-2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alla)相对敏感种群的致死中 浓度(LC50)为4.94mg/L。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简称为Bt.AH-2)对抗Bt小菜蛾的生 物测定:

①供试昆虫:

小菜蛾抗Bt种群:采自上海田间,在室内进行隔离饲养,将蛹放入成虫饲养笼中 (R=10cm,L=40cm),饲养笼四周以80目的纱网包围,成虫羽化后,笼内挂浸过10% 蜂蜜糖水的脱脂棉球一个,为成虫补充营养,让其在甘蓝苗上产卵,卵孵化后再转入新鲜 的甘蓝苗上饲养。饲养温度是25±1℃,相对湿度为60%-7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6h∶ 8h。利用Bt(Kurstaki亚种)制剂进行抗性选育。对Bt粉剂已有近千倍抗性。

②菌株活性测定

挑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恒温摇床上200rpm培养48h。离心收集 孢晶混合物,洗涤后真空抽干,得到干粉混合物。称取孢晶混合物,加入定量无菌水配成 1000mg/L的溶液或悬浮液,置4℃备用。

取5ml孢晶混合液与50μl 5%的Triton100混合均匀(Triton100终浓度为0.05%), 选老嫩适中的甘蓝叶片洗净晾干,剪成直径2cm大小,放入孢晶悬液(含Triton100终浓 度为0.05%)中,浸泡10s晾干,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平皿中。以无菌水混合Triton100 (Triton100终浓度为0.05%)浸泡叶片作为对照。选取2-3龄小菜蛾幼虫,每个处理10 头,设3个重复,25℃下饲养3d。记录幼虫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③LC50测定

通过预试验测定小菜蛾在90%和10%死亡率的孢晶混合物的浓度,在其范围内设计 5-7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4个重复,每重复10头2-3龄幼虫,25℃饲养48h,记录幼虫 死亡情况,利用POLO软件计算菌株的LC50

④结果

经过测定,Bt.AH-2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alla)抗Bt种群的致死中浓 度(LC50)为7.44mg/L。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H-2(简称为Bt.AH-2)对抗Cry1Ac毒蛋 白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①供试昆虫

小菜蛾抗Cry1Ac毒蛋白种群:采自深圳田间,在养虫室内,利用甘蓝苗结合养虫纱 笼法在室内饲养,将蛹放入成虫饲养笼中(R=10cm,L=40cm),笼四周以80目的纱网包 围,成虫羽化后,笼内挂浸过10%蜂蜜糖水的脱脂棉球一个,为成虫补充营养,让其在 甘蓝苗上产卵,卵孵化后再转入新鲜的甘蓝苗上饲养。饲养温度是25±1℃,相对湿度为 60%-70%,光周期为光照∶黑暗=16h∶8h。其间只施用Cry1Ac毒蛋白进行汰选,不施用 其它任何药剂。其对Cry1Ac毒蛋白的LC50大于4000mg/L,抗性高于1500倍。

②菌株活性测定

挑单菌落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恒温摇床上200rpm培养48h。离心收集 孢晶混合物,洗涤后真空抽干,得到干粉混合物。称取孢晶混合物,加入定量无菌水配成 1000mg/L的溶液或悬浮液,置4℃备用。

取5ml孢晶混合液与50μl 5%的Triton100混合均匀(Triton100终浓度为0.05%), 选老嫩适中的甘蓝叶片洗净晾干,剪成直径2cm大小,放入孢晶悬液(含Triton100终浓 度为0.05%)中,浸泡10s晾干,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平皿中。以无菌水混合Triton100 (Triton100终浓度为0.05%)浸泡叶片作为对照。选取2-3龄小菜蛾幼虫,每个处理10 头,设3个重复,25℃下饲养3d。记录幼虫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③LC50测定

通过预试验测定小菜蛾在90%和10%死亡率的孢晶混合物的浓度,在其范围内设计 5-7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4个重复,每重复10头2-3龄幼虫,25℃饲养48h,记录幼虫 死亡情况,利用POLO软件计算菌株的LC50

④结果

经过测定,Bt.AH-2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alla)抗Cry1Ac毒蛋白种 群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90mg/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