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

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

摘要

本发明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内底、中底和大底,其特征在于,中底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大底由两段分离结构:前底和后底两部分组成,所述前底为镂空框架结构,所述中底在前底的镂空部位设置有相应的凸块,所述凸块穿出镂空处,与所述前底外表面相吻合,并与镂空结构的周边紧密粘合。这样大底在脚掌处以框架的形式将弹性材料的中底限定,不但使鞋底具有很好的弹性,而且将鞋底弯曲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增加扭转稳定性,同时由于中底为弹性材料,中底与大底结合为一体,能使鞋底在脚掌部分既结实,又具有很好的形变能力。避免空腔,使整体结构更稳定,承压更均匀,脚底感觉柔软舒适,无异物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090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09630.9

  • 发明设计人 丁思恩;

    申请日2011-04-27

  • 分类号A43B13/16;A43B13/18;A43B13/22;A43B13/04;A43B13/28;

  • 代理机构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涛

  • 地址 36221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江头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0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17

    授权

    授权

  • 2012-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3B13/16 申请日:2011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的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是鞋底设计不容忽视的,现有的鞋底设计如名称 为:挠曲鞋底,专利号为01804503.0的中国发明专利及该专利现有技术部分所 提到的多个美国专利,公开了具有内部腔体的鞋外底(大底),该内部腔体具有 肋形结构,该肋形结构与鞋外底的侧面相连或与鞋外底一体成型。试图通过肋形 结构的限定来提高鞋外底的扭转稳定性。肋形结构无论是通过粘合与外底连接, 还是与鞋外底一体成型,这样在鞋底部形成肋形骨架的空腔,频繁受力的肋使用 寿命有限,而冲压力常常并不是垂直作用在肋的上表面,由于长期承受非正常变 形挤压、拉扯,肋形骨架很容易损坏;再有,由于肋形骨架是分散排布置于鞋底, 其与鞋内底的接触处必然对敏感的脚底产生异物感,使脚底感觉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 鞋底。采用所述装置或方法,有利于解决目前挠曲鞋底使用寿命短、穿着不舒适 的问题,技术方案是:

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内底、中底和大 底,所述中底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大底由两段分离结构:前底和后底两部分 组成,所述后底位于脚跟部,所述前底位于脚掌部,为镂空框架结构,前底的内 表面与所述中底下表面结合为一体,所述中底在前底的镂空处设置有相应的凸 块,所述凸块穿出镂空处,与所述前底外表面相吻合,并与镂空结构的周边紧密 粘合。

所述前底镂空框架结构由纵向并排设置、横向延伸的直条状支棱和连接所述 支棱两端头的两侧边组成,所述相邻的支棱和相对的侧边之间围成所述镂空结 构。

所述相邻支棱之间向里凹进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排布的第一凹槽,所述设置 在第一凹槽内的、突出于镂空结构的凸块朝向外的表面相应为内凹结构。

所述各第一凹槽内的镂空结构为长条状,其沿纵向方向中间的镂空结构的长 度大于两头的镂空结构的长度。

所述支棱上设有均匀交错排列的凸起,所述凸起为三角形。

所述前底以一定曲率向前上方延伸,到脚尖部包住中底并突出于内底的上表 面,形成圆且高的鞋舌以包住鞋尖;所述后底呈近似U形,边沿突起,内部形 成第三凹槽,所述后底以大于所述前底向前上方延伸曲率的曲率向后上方延伸, 在脚跟端部包住中底与内底紧密连接。

所述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还包括在中底侧面外设置的将所述中 底容纳其内的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中底侧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边框上侧端和 下侧端分别与所述内底和大底的边缘结合为一体,所述边框为具有弹性的材料, 所述边框与中底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边框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中底的弹性小于所述边框的弹性,所述中底 采用TPU塑料材质。

所述边框与所述内底和大底边缘的结合方式为粘合。

所述边框的下侧端向内延伸形成一折边,所述中底底部边沿与该折边的内表 面粘合,所述大底的上部边沿与该折边的下表面粘合。

所述中底从前往后顺次分为脚尖部分、脚掌部分、脚心部分、脚跟部分和脚 跟尾部,脚掌部分的中间和脚跟部分的中间相对较厚,且脚跟部分中间厚度大于 脚掌部分中间厚度,而脚尖部分和脚跟尾部则分别在其端头收缩为零厚度,所述 脚心部分的厚度分别从脚掌部分中间和脚跟部分中间向脚心部分中心圆滑收缩, 在脚心部分中心形成最薄部分,所述脚尖部分、脚掌部分、脚心部分、脚跟部分 和脚跟尾部的纵侧面顺次形成一类似扁长葫芦纵截面的结构,且位于脚掌部分的 上表面相对扁平;所述内底下部与所述中底上表面匹配,所述大底与所述中底下 表面匹配,且在脚尖端部和脚跟端部内底和大底长度均略长于所述中底,并在长 于中底的两端头所述内底和所述大底相接并粘合为一体;与中底侧面形状相适配 的所述边框在所述中底的左右侧面包覆所述中底。

所述内底足弓处设有横向贯通的、与所述内底一体成型的空腔,所述空腔的 设置使所述内底下表面形成向足弓部分下凸结构,以与所述中底上表面相匹配, 所述中底上表面则为相对平直的表面,所述内底的空腔沿鞋纵向的截面为中间高 两端低的橄榄形结构,且上边的弧度小于下边,所述空腔的内外侧以平滑曲面逐 渐张开,呈半月型;所述内底的材料为硬质材料;所述硬质材料为碳纤维板、钢 质或硬质TPU材料。

所述内底的脚掌部分和脚跟部分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中底的上部与内底的 镂空相契合,内底上表面整体自然形成一个与脚底面的形状相适配的曲面。

所述中底脚跟部的上下表面处分别纵向排列上下对应设有至少两个横向贯 通的通气孔道,所述中底脚跟部上表面的两两通气孔道之间形成横肋,所述横肋 在所述内底脚跟部分镂空处略为突出于内底的上表面。

所述中底下表面足弓处与所述折边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凹槽。

所述前底上表面侧边与所述折边的相应部位紧密粘合,所述后底上表面侧边 与所述折边的相应部分紧密粘合,所述前底和后底由硬弹性塑料制成,其弹性小 于中底。

技术效果:

本发明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内底、中 底和大底,中底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大底由两段分离结构:前底和后底两部分 组成,所述前底为镂空框架结构,所述中底在前底的镂空部位设置有相应的凸块, 所述凸块穿出镂空处,与所述前底外表面相吻合,并与镂空结构的周边紧密粘合。 这样大底在脚掌处以框架的形式将弹性材料的中底限定,不但使鞋底具有很好的 弹性,而且将鞋底弯曲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增加扭转稳定性,同时由于 中底为弹性材料,中底与大底结合为一体,能使鞋底在脚掌部分既结实,又具有 很好的形变能力。避免空腔,使整体结构更稳定,承压更均匀,脚底感觉柔软舒 适,无异物感。

所述相邻支棱之间向里凹进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排布的第一凹槽,这是为配 合支棱间的镂空结构而设计,以协调前底的弯曲变形。

支棱上设有均匀交错排列的凸起,可增加地面附着力,加强足部力量,同时 也有吸收冲击的作用。所述凸起在支棱上均匀交错设置,形成网状排水槽,大大 增强防滑、防水的作用。

所述前底以一定曲率向前上方延伸,到脚尖部包住中底并突出于内底的上表 面,形成圆且高的鞋舌以包住鞋尖,可起到保护脚背及伸肌腱的作用;所述后底 呈U形,边沿突起,内部为第三凹槽,这种结构是根据鞋底跟部主要磨损区设 计,可加强鞋底跟部的耐磨性能。所述后底以一定曲率向后上方延伸,这种曲面 设计美观大方,也使整体线条更加流畅,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包住中底,可保护 中低,避免磨损。

由于在中底侧面外设置有将所述中底容纳其内的边框,所述边框与中底之间 具有间隙,所述中底和边框均为具有弹性的材料,这样中底与边框形成了能够通 过自身构造吸纳和释放能量的结构,具体地,当受到往下的压力时,弹性的中底 和边框均被压缩,两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两者受压变形的接纳空间,能够使两者 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运动时能将鞋底的弯曲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运 动能量能在一定范围之内回收,起到良好的塑身运动作用。而由于中底是一个一 体化的弹性体,其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能量吸收和释放能力,且由于中底的一体弹 性结构,脚部在对其施压时不会感受到特别的凹凸部分,因此感觉舒适;另外, 边框和弹性体都能方便批量工业化生产和组合,使加工成本大为降低,中底和边 框这样的弹性体都可以用塑料或其他一体化弹性材料制成,相比必须用单个弹簧 组合构成的缓冲鞋,不但成本降低,耐用性也大幅提高。

所述边框为透明材料制成,可以形象地看到中底的减震结构,增加美观,也 便于观察到中底使用中的损坏;所述中底的弹性小于所述边框的弹性,所述中底 采用TPU塑料材质,便于更好地支撑大幅度的冲击。

所述边框与所述内底和大底边缘的结合方式为粘合,相比一体成型,可以使 成型设备简化,降低成本。

所述边框的下侧端向内延伸形成一折边,所述中底底部边沿与该折边的内表 面粘合,所述大底的上部边沿与该折边的下表面粘合,折边便于边框与中底和大 底的结合,更便于大底进行特殊结构设计。

所述中底为纵侧面顺次形成一类似扁长葫芦纵截面的结构,且位于脚掌部分 的上表面相对扁平,这种结构使受力集中的脚跟部和脚掌部厚度更大,能够很好 承受大的压力;所述内底下部与所述中底上表面匹配,所述大底与所述中底下表 面匹配,且在脚尖端部和脚跟端部内底和大底长度均略长于所述中底,并在长于 中底的两端头所述内底和所述大底相接并粘合为一体;与中底侧面形状相适配的 所述边框在所述中底的左右侧面包覆所述中底。这样形成的结构能使具有相对硬 质材料的内底和大底很好地保护中底。

内底足弓处设有横向贯通的、与所述内底一体成型的空腔,所述空腔的设置 使所述内底下表面形成向足弓部分下凸结构,以与所述中底上表面相匹配,所述 中底上表面则为相对平直的表面;这些结构既美观,也节省材料。所述空腔的内 外侧以平滑曲面逐渐张开,呈半月型,这种结构依人体足弓舒适曲线服帖设计, 充分支撑受力部位,增加足弓处的支撑舒压能力。所述内底的空腔沿鞋纵向的截 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橄榄形结构,且上边的弧度小于下边,这种结构,使足弓的 受力部位得到充分支撑,同时又能形成足够大的空腔。所述硬质材料为碳纤维板、 钢质或硬质TPU材料,即可以采用多种一次成型的材料,便于制作不同强度的 鞋,满足不同需求。

所述内底的脚掌部分和脚跟部分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中底的上部与内底的 镂空相契合,内底上表面整体自然形成一个与脚底面的形状相适配的曲面。柔软 的中底一部分结合到内底,能使脚底面感觉更舒适,同时还节省了材料,使鞋底 更加轻巧,由于内底不需要再由人工去粘合一个功能块,又节省了工序,还保证 了鞋的稳定性。因此提高了内底的生产效率,又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中底的 弹性材料就能透过到了内底上,形成缓冲减震区,使硬质内底的鞋在着力区域富 有弹性,当受到冲压时弹性材料会吸收能量,产生形变,对足部脆弱关节起到缓 冲保护作用。

所述中底脚跟部的上下表面处分别纵向排列上下对应设有至少两个横向贯 通的通气孔道,所述中底脚跟部上表面的两两通气孔道之间形成横肋,所述横肋 在所述内底脚跟部分镂空处略为突出于内底的上表面,突出的横肋增大了脚跟部 的能量吸收能力。运动时通气孔道反复受到挤压,内部空气形成往复的气流,达 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此外,中底的左右侧面被透明边框覆盖,可避免中底边缘裸 露,通气孔道被泥土堵塞。

所述前底上表面侧边与所述折边的相应部位紧密粘合,所述后底上表面侧边 与所述折边的相应部分紧密粘合,这种结构既节省材料,又便于做防滑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100-内底,101-空腔,200-中底,201-脚尖部分,202-脚掌部分,203-脚心部 分,204-脚跟部分,205-脚跟尾部,206-通气孔道,207-横肋,208-第一凹槽, 209-第二凹槽,210-凸块,300-大底,301-前底,302-后底,303-凸起,304-支棱, 305-第三凹槽,306-侧边,400-边框,401-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发明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 设置的内底100、中底200和大底300,中底2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大底300 由两段分离结构:前底301和后底302两部分组成,后底302位于脚跟部,前底 301位于脚掌部,为镂空框架结构,前底301的内表面与中底200下表面结合为 一体,中底200在前底301的镂空处设置有相应的凸块210,凸块210穿出镂空 处,与前底301外表面相吻合,并与镂空结构的周边紧密粘合。这样大底300 在脚掌处以框架的形式将弹性材料的中底200限定,不但使鞋底具有很好的弹 性,而且将鞋底弯曲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增加扭转稳定性,同时由于中 底200为弹性材料,中底与大底结合为一体,能使鞋底在脚掌部分既结实,又具 有很好的形变能力。避免空腔,使整体结构更稳定,承压更均匀,脚底感觉柔软 舒适,无异物感。

前底301镂空框架结构由纵向并排设置、横向延伸的直条状支棱304和连接 支棱304两端头的两侧边306组成,相邻的支棱304和相对的侧边306之间围成 所述镂空结构。

相邻支棱304之间向里凹进形成横向延伸、纵向排布的第一凹槽208,设置 在第一凹槽208内的、突出于镂空结构的凸块210朝向外的表面相应为内凹结构。

各第一凹槽208内的镂空结构为长条状,其沿纵向方向中间的镂空结构的长 度大于两头的镂空结构的长度。

支棱304上设有均匀交错排列的凸起303,可增加地面附着力,加强足部力 量,同时也有吸收冲击的作用。凸起303在支棱304上均匀交错设置,形成网状 排水槽,大大增强防滑、防水的作用。凸起303为三角形。

前底301以一定曲率向前上方延伸,到脚尖部包住中底200并突出于内底 100的上表面,形成圆且高的鞋舌以包住鞋尖,可起到保护脚背及伸肌腱的作用; 后底302呈近似U形,边沿突起,内部形成第三凹槽305,这种结构是根据鞋底 跟部主要磨损区设计,可加强鞋底跟部的耐磨性能。后底302以大于前底301 向前上方延伸曲率的曲率向后上方延伸,在脚跟端部包住中底200与内底100 紧密连接。这种曲面设计美观大方,也使整体线条更加流畅,结构更加稳定,同 时包住中底,可保护中低,避免磨损。

具有柔韧性和扭转稳定性的鞋底还包括在中底200侧面外设置的将中底200 容纳其内的边框400,边框400与中底200侧面的形状相适配,边框400上侧端 和下侧端分别与内底100和大底300的边缘结合为一体,边框400为具有弹性的 材料,边框400与中底200之间具有间隙。这样,由于在中底200侧面外设置有 将中底200容纳其内的边框400,且边框400与中底200之间具有间隙,中底200 和边框400均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因此中底200与边框400形成了能够通过自身 构造吸纳和释放能量的结构,具体地,当受到往下的压力时,弹性的中底200 和边框400均被压缩,两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两者受压变形的接纳空间,能够使 两者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运动时能将鞋底的弯曲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 内,运动能量能在一定范围之内回收,起到良好的塑身运动作用。而由于中底 200是一个一体化的弹性体,其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能量吸收和释放能力,且由于 中底200的一体弹性结构,脚部在对其施压时不会感受到特别的凹凸部分,因此 感觉舒适;另外,边框400和弹性体都能方便批量工业化生产和组合,使加工成 本大为降低,中底200和边框400这样的弹性体都可以用塑料或其他一体化弹性 材料制成,相比必须用单个弹簧组合构成的缓冲鞋,不但成本降低,耐用性也大 幅提高。

边框400为透明材料制成,可以形象地看到中底200的减震结构,增加美观, 也便于观察到中底200使用中的损坏;中底200的弹性小于边框400的弹性,中 底200采用TPU塑料材质,便于更好地支撑大幅度的冲击。

边框400与内底100和大底300边缘的结合方式为粘合,相比一体成型,可 以使成型设备简化,降低成本。

边框400的下侧端向内延伸形成一折边401,中底200底部边沿与折边401 的内表面粘合,大底300的上部边沿与折边401的下表面粘合,折边401便于边 框400与中底200和大底300的结合,更便于大底300进行特殊结构设计。

中底200从前往后顺次分为脚尖部分201、脚掌部分202、脚心部分203、 脚跟部分204和脚跟尾部205,脚掌部分202的中间和脚跟部分204的中间相对 较厚,且脚跟部分204中间厚度大于脚掌部分202中间厚度,而脚尖部分201 和脚跟尾部205则分别在其端头收缩为零厚度,脚心部分203的厚度分别从脚掌 部分202中间和脚跟部分204中间向脚心部分203中心圆滑收缩,在脚心部分 203中心形成最薄部分,脚尖部分201、脚掌部分202、脚心部分203、脚跟部分 204和脚跟尾部205的纵侧面顺次形成一类似扁长葫芦纵截面的结构,且位于脚 掌部分202的上表面相对扁平,这种结构使受力集中的脚跟部204和脚掌部202 厚度更大,能够很好承受大的压力;内底100下部与中底200上表面匹配,大底 300与中底200下表面匹配,且在脚尖端部和脚跟端部内底100和大底300长度 均略长于中底200,并在长于中底200的两端头内底100和大底300相接并粘合 为一体;与中底200侧面形状相适配的边框400在中底200的左右侧面包覆中底 200。这样形成的结构能使具有相对硬质材料的内底100和大底300很好地保护 中底200。

内底100足弓处设有横向贯通的、与内底100一体成型的空腔101,空腔101 的设置使内底100下表面形成向足弓部分下凸结构,以与中底200上表面相匹配, 中底200上表面则为相对平直的表面;这些结构既美观,也节省材料。内底100 的空腔101沿鞋纵向的截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橄榄形结构,且上边的弧度小于下 边,空腔101的内外侧以平滑曲面逐渐张开,呈半月型,这种结构依人体足弓舒 适曲线服帖设计,充分支撑受力部位,增加足弓处的支撑舒压能力。内底100 的材料为硬质材料;所述硬质材料为碳纤维板、钢质或硬质TPU材料,即可以 采用多种一次成型的材料,便于制作不同强度的鞋,满足不同需求。

内底100的脚掌部分和脚跟部分设置有镂空结构;中底200的上部与内底 100的镂空相契合,内底100上表面整体自然形成一个与脚底面的形状相适配的 曲面。柔软的中底200一部分结合到内底100,能使脚底面感觉更舒适,同时还 节省了材料,使鞋底更加轻巧,由于内底100不需要再由人工去粘合一个功能块, 又节省了工序,还保证了鞋的稳定性。因此提高了内底100的生产效率,又降低 了产品成本。另外,中底200的弹性材料就能透过到了内底100上,形成缓冲减 震区,使硬质内底100的鞋在着力区域富有弹性,当受到冲压时弹性材料会吸收 能量,产生形变,对足部脆弱关节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中底200脚跟部分204的上下表面处分别纵向排列上下对应设有至少两个横 向贯通的通气孔道206,中底200脚跟部分204上表面的两两通气孔道之间形成 横肋207,如图3,横肋207在内底100脚跟部分镂空处略为突出于内底100的 上表面。运动时通气孔道206反复受到挤压,内部空气形成往复的气流,达到缓 冲减震的作用。此外,中底200的左右侧面被透明边框400覆盖,可避免中底 200边缘裸露,通气孔道206被泥土堵塞。

中底200下表面在脚跟部和脚掌部之间的部位在与折边401连接的部位设置 有第二凹槽209。

前底301上表面侧边与折边401的相应部位紧密粘合,后底302上表面侧边 与折边401的相应部分紧密粘合,这种结构既节省材料,又便于做防滑设计。前 底301和后底302由硬弹性塑料制成,其弹性小于中底。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前底镂空框架结构由横向贯通的波纹型支棱和 连接支棱的侧边组成,所述框架结构前端封闭,后端开放,类似梯状。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支棱上设有均匀交错排列的凸起,所述凸起为 菱形。

本发明不局限于图1至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前底采用镂空框架结 构,中底下部与前底的镂空相契合,中底在前底的镂空部位相应突出,不论前底 镂空框架结构是否分封闭、支棱采用何种形状和组合方式,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