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安装车辆的前技术表面的布置

用于安装车辆的前技术表面的布置

摘要

本发明一种用于将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基本上竖直的机械元件(14)安装在车辆(20)的车身(18)的横向结构元件(14)诸如上横梁构件上的布置,该机械元件(14)包括至少一个基本上水平的部分(26)或结构喷嘴,该部分支撑在该横梁构件(16)的上表面(27)上,其中所述布置(10)包括用于该机械元件(14)的至少一个支撑平台(28),该支撑平台在车辆(20)的车身下方滑动,然后竖直地安装,其特征在于,该平台(28)包括称为“轭状件”的机构(30),该机构用于接收该竖直的机械元件(14),并且能在至少一个朝向前方倾斜的竖直位置和一竖直位置之间保持所述元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3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雷诺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7871.3

  • 发明设计人 F·孔贝;M·弗兰丁;N·皮耶蒂;

    申请日2009-10-01

  • 分类号B62D25/08;B62D65/04;B60K11/04;

  •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于静

  • 地址 法国布洛涅-比扬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4: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5-15

    授权

    授权

  • 2011-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D25/08 申请日:200910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机动车辆装配线上安装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基本上竖直的机械元件的布置(配置,安排,结构)。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机动车辆装配线上将特别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散热器的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基本上竖直的机械元件安装在车辆车身的横向结构元件例如上横梁构件上的布置,该机械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该部分旨在搁置在所述上横梁构件的上表面上,所述布置包括支撑所述机械元件的至少一个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用于在车辆车身的下面滑动,然后竖直地升起以便特别地允许将所述机械元件与车辆车身的横向结构元件组装在一起。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将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基本上竖直的机械元件安装在机动车辆车身上的布置的许多示例。

传统上,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基本上竖直的机械元件搁置在也被称为“滑架”的平台上,并被带到车辆的下面。视情况而定,或者将车辆车身下降到平台上,或者将平台上升到车辆的下面,然后将该前技术表面附装到车辆车身上。这可以通过机械元件或前技术表面的特殊设计来实现,该机械元件或前技术表面传统上基本沿着车辆的轴线进行附装,从而它在滑架在车辆下面相对升起期间不会与车辆干涉。

遗憾的是,该设计并不适合于所有形状的前技术表面。

特别地,某些前技术表面包括至少一个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该部分旨在搁置在车辆车身的上横梁构件的上表面上。

因此,很容易理解,该前技术表面不能进入利用竖直运动安装该前技术表面的位置,因为该前技术表面的当滑架在车辆下面相对升起期间在横梁构件下面升起的水平部分会与横梁构件的下表面碰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设计解决了该问题,该设计允许前技术表面在滑架在车辆下面相对升起的传统运动之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上。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被称为“轭状件(叉形件)”的机构,该机构用于接收该竖直的机械元件,该轭状件能够在至少如下位置之间保持所述元件:

-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以便允许该竖直的机械元件与平台一起升起,而不会使该机械元件的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与该上横梁构件干涉;

-竖直位置,以便允许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附装到横梁构件上并且使该竖直的机械元件笔直直立。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用于接收所述竖直机械元件的被称为“轭状件”的机构还能够在至少如下位置之间保持所述元件:

·所述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以允许所述竖直机械元件与所述平台一起升起,而不会使该机械元件的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与所述上横梁构件干涉;

·向后倾斜的竖直位置,以允许将车辆的推进单元(发动机组)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特别是管线连接至所述竖直的机械元件,

前述位置是被允许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附装到横梁构件上并且使所述竖直的机械元件笔直直立的竖直位置所经过的位置;

-所述轭状件具有这样的形式,即,它的轮廓截面包括底壁,从该底壁伸出一朝向平台的后部倾斜的表面和一朝向前部倾斜的表面,这些表面分别与竖直机械元件的向后倾斜的竖直位置和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相关联;

-在该轭状件和该竖直机械元件之间插置有闩锁,以便当平台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下面升起时将所述竖直机械元件锁定在其向前倾斜的位置;

-所述竖直机械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相对于所述车辆定位所述元件,该定位机构特别是基本上竖直的指状件,该指状件的球形端部用于车辆的附装过程中不接触地穿过下横梁构件中的孔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所述详细说明参照附图给出以便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其向前倾斜位置的布置,其中滑架位于车辆车身的下面;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其向前倾斜位置的布置,其中滑架在车辆车身的下面升起;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其向后倾斜位置的布置,其中滑架在车辆车身的下面升起;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其最终竖直位置的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

图1示出用于在机动车辆20的装配线上将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基本上竖直的机械元件14安装到该车辆20的车身18的横向结构元件16上的布置10。

车辆20的车身18接纳例如推进单元22,并且被称为“前技术表面”的机械元件14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冷却散热器(未示出),如图4所示,该冷却散热器旨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24例如管道或线缆连接至推进单元22。

车辆20的车身18的横向结构元件16例如是该车辆20的车身18的上横梁构件16。

以公知方式,机械元件14包括至少一个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26,该部分26旨在搁置并附接在横梁构件16的上表面27上,如图4所示。

如图1所示,布置1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机械元件14的支撑平台28,该支撑平台可在该车辆20的车身18下面滑动,然后如图2和4所示的竖直升起,从而特别地允许将该机械元件14与车辆20的车身18的横向结构元件16组装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平台28包括被称为“轭状件”的机构30,它用于接收竖直的机械元件14,并能在至少如下位置之间保持所述元件14:

-如图1所示的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从而允许竖直的机械元件14与平台28一起升起,而不会使其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26与上横梁构件16干涉;

-如图4所示的竖直位置,以便允许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水平的部分26附装到横梁构件16的上表面27并使竖直的机械元件14笔直直立。

优选地,如图3所示,用于接收竖直机械元件14的被称为“轭状件”的机构30还能在至少如下位置之间保持所述元件14:

-图1中所示的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

-图3中所示的向后倾斜的竖直位置,这允许车辆的推进单元22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24特别是管连接至该竖直机械元件14,

前述两个位置是被图4中的允许被称为“结构管嘴”的基本上水平的部分26附装至横梁构件16的上表面27并且允许竖直机械元件14笔直直立的竖直位置所经过的位置。

按照时间顺序,在安装过程中,元件14因此首先占据如图1和2所示的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然后,如图3所示,该竖直的元件14向后倾斜,以允许连接待连接的元件24。最后,如图4所示,元件14在其竖直位置笔直直立。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接收竖直机械元件14的被称为“轭状件”的机构30具有这样的形式,即,其轮廓截面包括底壁32,从该底壁伸出朝向平台的后部倾斜的表面34和朝向前部倾斜的表面36,这些表面分别与竖直机械元件14的向后倾斜的竖直位置和向前倾斜的竖直位置相关联。

优选地,轭状件30和竖直机械元件14之间插置有闩锁38,以便将所述竖直机械元件14锁定在其向前倾斜的位置,这样可使平台在机动车辆的车身下面升起,而没有元件14碰撞横梁构件16的危险。在平台28已经升起之后,也就是说,在如图3所示的联接连接元件24的操作之前,将该闩锁松开(解锁)。

任何合适的机构都可以正确地形成该闩锁38,因此该闩锁38可在如图3所示的联接连接元件24的操作之前由操作员松开。

最后,应注意,优选地,竖直机械元件14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机构40,该定位机构用于相对于车辆20定位所述元件14,以便确保使该元件14就位的几何结构。

该定位机构40例如可以由基本上竖直的指状件40构成,该指状件40的球形端部42用于在车辆的附装过程中穿过下横梁构件46中的孔口44而不接触该孔口。

因此,本发明有利地使得前技术表面14更容易在车辆20的车身18下面升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