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及具有V领的编织物

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及具有V领的编织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有效地防止V领尖端部中的开孔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在使用了横编机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中,大致从针床的长度方向的一方向另一方夹着将V领在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中心线X-X编织一侧领部(7L)和一侧中央部(5L)、另一侧领部(7R)和另一侧中央部(5R)。此时,在夹着中心线X-X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分别预先形成一侧加针线圈(4L)和另一侧加针线圈(4R),将各加针线圈(4L、4R)向在各领部(7L、7R)移圈时产生的空针上插入,防止开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916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62907.7

  • 发明设计人 奥野昌生;

    申请日2011-03-1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史雁鸣

  • 地址 日本和歌山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2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5-21

    授权

    授权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4B1/24 申请日:2011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9-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编织具有V领的编织物时,防止在V领尖端部附近开孔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及适用此编织方法编织的编织物。

背景技术

在用横编机编织毛衣、开襟羊毛衫、背心等编织物的情况下,在将前身片和后身片编织成一个筒状,将左右的袖子也分别编织成筒状后,在肋部将身片和两袖子接合,做成一个筒状,得到无缝制的编织物,这样的编织方法是公知的。

另外,本发明申请人提出了一边设置脖颈开口部,一边将身片和领部编织成一体的编织方法(参见专利文献1)和为了提高V领的分支部的强度的编织方法(参见专利文献2)。

图9是表示一般的V领背心的前身片1的图。V领背心的前身片1按照将V领部9在编织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中心线X-X左右对称,从下摆2编织前身片的主干部3,从Z-Z上的分支部6分支成左前身片3L和右前身片3R,形成V领部9。此V领部9由沿脖颈开口部的周缘形成的领部7(左领部(一侧领部)7L、右领部(另一侧领部)7R)和在V领的尖端部中以跨过中心线X-X的方式形成的中央部5(左中央部(一侧中央部)5L、右中央部(另一侧中央部)5R)构成。

图10是为了编织图9的V领部9中的区间Y-Z的编织工序图的一部分。用于编织的横编机是具备了前后一对针床的双针床横编机,是后针床(下面为BB)相对于前针床(下面为FB)能够横移并在齿口的上方具有能够移动的供线口的横编机。在图10的编织工序中,图中左侧的字母+数字表示工序号码,左右方向的箭头表示编织方向或供线口1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或倾斜方向的箭头表示移圈的方向。图中的A~T表示FB的编织针,a~t表示BB的编织针。另外,图中的○表示线圈,◎表示重叠线圈,V标记表示挂针线圈,在各编织工序中实际进行了的动作用粗线表示。这里,在图10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使编织针的数量比在实际的编织中使用的数量少,均做成用平针编织的物品。另外,在图中,关于伴随着横移的移圈,省略其横移的动作。另外,附图的观看方法等在作为后述的实施例图的图1、2、5、6、7中也是同样。

U1表示编织了右前身片3R(编织针A~E)、右领部7R(编织针F~I)、右中央部5R(编织针J)、左中央部5L(编织针K)、左领部7L(编织针L~O)、左前身片3L(编织针P~T)的状态。从此状态开始,在U2、U3中,将卡定于FD的编织针L~O上的线圈分别一个线圈一个线圈地向从中心线X-X离开的方向移圈。在接着的U4、U5中,将卡定于FD的编织针F~I上的线圈分别一个线圈一个线圈地向从中心线X-X离开的方向移圈。通过这些U2~U5,使FD的编织针I、L产生为了形成加针线圈的空针。

而且,在U6~V10中,一边在U2~U6中产生的空针上形成由挂针线圈构成的加针线圈,一边对编织物的前身片进行编织。具体地说,在U6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右向左方向移动,由编织针T~M形成线圈。在U7中,使供线口10向右方向移动,在编织针L上形成由挂针线圈构成的加针线圈。在U8中,使供线口10向左方向移动,在编织针K、J上形成线圈。在U9中,使供线口10向右方向移动,在编织针I上形成由挂针线圈构成的加针线圈。在U10中,使供线口10向左方向移动,在编织针H~A上形成线圈。在这些U6~U10的编织大致从右向左方向进行的过程中,由于编织针I、L上的挂针线圈的形成是通过从左向右方向的供线来进行的,所以,这些挂针线圈成为绞绕线圈。

在U10以后,一边依次增加中央部5(5L、5R)和领部7(7R、7L)的线圈纵行方向W(参见图9)的线圈数量,一边反复进行与U2~U9同样的编织,逐渐形成V领尖端部。通过移圈形成的重叠线圈出现在图9的区间Y-Z中的左右的前身片3L、3R和左右的领部7L、7R的边界8L、8R上。另外,领部7L、7R的线圈列,如U2~U5所示,因为向从中心线X-X离开的方向移圈,所以,相对于主体部3的线圈列倾斜。

如上所述,通过将加针线圈做成绞绕线圈,由于夹着此绞绕线圈的两个线圈的间隔缩小,所以,能够使在该加针线圈的形成部位产生的孔不醒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71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679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图10所示的以往的编织方法中,相对于在对领部7进行移圈(U2~U5)后成为了空针的编织针,在下一个编织线圈横列中形成线圈(U6~U10)时形成了加针线圈(挂针线圈)。在此情况下,因为加针线圈(挂针线圈)与在更下一个编织线圈横列(U11)中形成的线圈连接,所以,存在作为V领尖端部的编织中的防止开孔不充分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需要将领部7的编织组织做成网眼图案等以设法使开孔不醒目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发明,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为了有效地防止V领尖端部中的开孔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及适用此编织方法编织的具有V领的编织物。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所述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是用于在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使编织线向配置在各针床上的多个编织针供给的供线口的横编机编织具有V领的编织物时,编织V领中央部和一侧领部及另一侧领部的方法,该V领中央部由一侧中央部及另一侧中央部构成,该一侧中央部及另一侧中央部夹着将V领在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V领的中心线形成,并由与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平行的线圈列构成;该一侧领部及另一侧领部夹着此V领中央部地形成,并相对于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倾斜地形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在朝向中心线编织了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后,在与中心线相比靠一侧中央部的前后任一针床的空针上形成由绞绕线圈构成的一侧加针线圈;接下来,在与中心线相比靠另一侧中央部的前后任一针床的空针上形成了由绞绕线圈构成的另一侧加针线圈后,朝向从上述中心线离开的方向编织另一侧中央部和另一侧领部,在该过程的途中或该过程后,进行如下操作:

[操作1]使一侧领部整体向从中心线离开的方向移动,使得该一侧领部的一部分与和一侧领部相比处于外侧的编织物部的线圈重叠,通过将一侧加针线圈插入在通过此一侧领部的移动产生的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之间,使此一侧加针线圈成为一侧领部的一部分;

[操作2]使另一侧领部整体向从中心线离开的方向移动,使得该另一侧领部的一部分与和另一侧领部相比处于外侧的编织物部的线圈重叠,将另一侧加针线圈插入在通过此另一侧领部的移动产生的另一侧领部和另一侧中央部之间。

另外,进行上述操作1、2的时机可以进行各种选择。例如,如后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示,可以列举出在进行了上述过程后,依次进行操作1和操作2。此外,也可以在上述过程中的一侧加针线圈的形成结束了的时刻进行操作1,接下来在上述过程全部结束了的时刻进行操作2。进而,也可以预先在上述过程中的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的形成结束了的时刻,将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之间空开,通过在该空的部位形成一侧加针线圈,同时进行一侧加针线圈的形成和插入。

作为本发明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优选以在编织V领尖端部的过程中不将一侧加针线圈移圈即可的方式,在形成一侧加针线圈前,将已形成在针床上的一侧领部向相向的针床移圈,在通过该移圈成为了空针的编织针上形成一侧加针线圈。此编织方法是同时进行上述的一侧加针线圈的形成和插入的编织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一个方式,优选在从一侧加针线圈的形成到另一侧加针线圈的形成的期间,在与形成另一侧加针线圈的预定的位置相比处于针床长度方向的另一方侧的编织针上形成挂针线圈,在另一侧加针线圈形成后、另一侧领部形成前,将该挂针线圈从编织针上除去。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编织物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和使编织线向配置在各针床上的多个编织针供给的供线口的横编机编织的具有V领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V领中央部和一侧领部及另一侧领部,该V领中央部由一侧中央部及另一侧中央部构成,该一侧中央部及另一侧中央部夹着将V领在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V领的中心线形成,并由与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平行的线圈列构成;该一侧领部及另一侧领部夹着此V领中央部地形成,并相对于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倾斜地形成,一侧领部中的中心线侧的端部的线圈是与一侧中央部中的中心线侧的端部的线圈直接相连的绞绕线圈,另一侧领部中的中心线侧的端部的线圈是与另一侧中央部中的中心线侧的端部的线圈直接相连的绞绕线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在领部的编织线圈横列中预先形成加针线圈,在领部的移圈时,使用此加针线圈进行填孔。更具体地说,在按照一侧领部、一侧中央部、一侧加针线圈的顺序进行了编织之后,将一侧加针线圈插入在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之间。通过这样做,因为连接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的编织线以横跨一侧加针线圈的方式过渡,所以,能够使因该加针线圈造成的开孔难以醒目。同样,在按照另一侧加针线圈、另一侧中央部、另一侧领部的顺序进行了编织之后,通过将另一侧加针线圈插入在另一侧领部和另一侧中央部之间,使连接另一侧领部和另一侧中央部的编织线以横跨另一侧加针线圈的方式过渡,能够使该加针线圈难以醒目。其结果,能够得到具有本发明V领的编织物,该编织物具有外表良好的V领尖端部。

另外,根据具备上述步骤1~8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在制作出的具有V领的编织物中,能够将领部的形状做成夹着V领的中心线大致线对称的形状。

进而,通过在一侧加针线圈和另一侧加针线圈的形成的期间暂时形成挂针线圈,并在另一侧加针线圈形成后从针床除去,能够在将一侧加针线圈插入在一侧领部和一侧中央部之间时及将另一侧加针线圈插入在另一侧领部和另一侧中央部之间时,抑制对编织线施加过剩的张力。详细情况通过后述的实施方式叙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的第一图。

图2是有关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的第二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编织途中的一侧加针线圈和另一侧加针线圈的卡定状态的线圈图。

图4是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编织的V领背心的脖颈附近的放大照片的图。

图5是有关变形实施方式所示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图6是有关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第一图。

图7是有关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第二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编织途中的一侧加针线圈和另一侧加针线圈的卡定状态的线圈图。

图9是表示V领背心的前身片1的概略图。

图10是有关以往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对使用具备前后一对针床,后针床(BB)能够相对于前针床(FB)横移,在齿口的上方具有能够移动的供线口的双针床横编机编织V领背心的例子进行说明。编织的V领背心的概略的外表与参照图9的一般的V领背心同样,省略在背景技术中进行了说明的V领背心的各部分的说明。另外,当然,在具备移圈针床的双针床横编机、四针床横编机中,也能够实施下述的编织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图1、2是在图9中所示的V领尖端部(区间Y-Z)的编织工序图。但是,仅对从V领尖端部的编织开始的Y-Y到Z-Z的途中的两个周期的部分进行说明。在这里,跨过将本实施方式中的V领在编织宽度方向一分为二的中心线X-X的中央部5由左中央部(一侧中央部)5L、右中央部(另一侧中央部)5R构成,它们都是各由一个圈构成。另外,将图中的右方作为针床的一方,将左方作为针床的另一方。

S1表示图9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开始的Y-Y跟前的编织线圈横列,使供线口10从图的左向右方向(从针床的另一方向一方)移动,由FB的编织针A~T形成前身片的主干部3的线圈。在S2以后的编织中,编织从各编织工序的右按照左前身片3L、左领部7L、左中央部5L、右中央部5R、右领部7R、右前身片3R的顺序排列的V领尖端部。

在S2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右向左方向(从针床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依次由FB的编织针T~M编织左前身片3L,由FB的编织针L编织左领部7L,由FB的编织针K编织左中央部5L。

在S3中,将与左领部7L邻接的左中央部5L的线圈以离开中心线X-X的方式从FB的编织针K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l移圈。通过此移圈,FB的编织针K成为空针。

在S4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左向右方向移动,由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K形成挂针线圈4L,在接着的S5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右向左方向移动。通过此S4、S5,形成在编织针K上的挂针线圈4L被绞绕,此绞绕了的挂针线圈4L如后所述,成为作为左领部7L的一部分的一侧加针线圈4L。

在S6中,将在S4中形成的一侧加针线圈4L从FB的编织针K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k移圈,在接着的S7中,将在S3中移圈了的左中央部5L的线圈从BB的编织针l返回移圈前的FB的编织针K。

在S8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左向右方向移动,由与在接下来的S9中编织的右中央部(另一侧中央部)5R的线圈相向的BB的编织针j形成挂针线圈4R,在接着的S9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右向左方向移动,由FB的编织针J形成右中央部5R的线圈。在这里,在S8中形成在编织针j上的挂针线圈4R被绞绕,此绞绕了的挂针线圈4R成为后述的作为右领部(另一侧领部)7R的一部分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

在S10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左向右方向移动。而且,在接着的S11中,使供线口10从图的右向左方向移动,与由BB的编织针j卡定的挂针线圈连续地进行编织,在形成新的线圈后,由FB的编织针I编织右领部7R的线圈,由FB的编织针H~A编织右前身片3R的线圈。由于在S11中被卡定在BB的编织针j上的挂针线圈是另一侧加针线圈4R,所以,与此挂针线圈连续地形成的新的线圈也可以被看做是另一侧加针线圈4R。

在上述S11中对编织针j的挂针线圈进行的编织是为了容易地进行后面的S13、14(参见图2)中的线圈的移圈,且使移圈后的加针线圈之间的编织线不过分顶住的编织,可以与需要相应地选择是否实施。为了容易地进行此移圈的编织也可以相对于由BB的编织针k卡定的挂针线圈(一侧加针线圈4L)实施,另外,也可以相对于两方的挂针线圈(加针线圈4L、4R)实施。此外,也可以替代进行对挂针线圈的编织的情况,通过由编织针增大编织线的拉入量以增大挂针线圈的线圈长度,也能够容易进行S13、14中的移圈。通过实施这些编织,能够消除特别是左中央部7L和右中央部7L之间的裂缝、变形,使V领尖端部的外表良好。

在这里,将表示在图1的S9的编织完了的时刻的编织针上的卡定状态的线圈图表示在图3中。由BB的编织针k、j卡定着的线圈分别是一侧加针线圈(挂针线圈)4L和另一侧加针线圈(挂针线圈)4R。如图所示,从供线10供给的编织线按照编织针L、K、k、j、J的顺序相连,以V领中心线X-X左右对称。另外,由编织针k、j卡定的各加针线圈4L、4R分别成为绞绕线圈,连接加针线圈4L、4R的编织线被配置在加针线圈4L、4R的下侧。

接下来,在接着S11的图2的S12中,将右领部7R从FB的编织针I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i移圈,将左领部7L从FB的编织针L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l移圈。在S13中,将由BB的编织针k卡定的一侧加针线圈4L向FB的编织针L移圈,将由BB的编织针l卡定的左领部7L向FB的编织针M移圈。一侧加针线圈4L被移圈,以将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L填埋的方式被插入,在防止开孔的同时成为左领部7L的线圈。在FB的编织针M上,成为重叠线圈,出现在图9的区间Y-Z中的左前身片3L和左领部7L的边界8L上。

在S14中,进行夹着中心线X-X与S13线对称的编织。将由BB的编织针j卡定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向FB的编织针I移圈,将由BB的编织针i卡定的右领部7R向FB的编织针H移圈。另一侧的加针线圈4R被移圈,以将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I填埋的方式被插入,在防止开孔的同时成为右领部7R的线圈。在FB的编织针H上,成为重叠线圈,出现在图9的区间Y-Z中的右前身片3R和右领部7R的边界8R上。

在S15中,使供线10从图的左向右方向移动,依次由FB的编织针A~H编织右前身片3R,由FB的编织针I编织右领部7R,由FB的编织针J编织右中央部5R,由FB的编织针K编织左中央部5L,由FB的编织针L编织左领部7L,由FB的编织针M~T编织左前身片3L。

以后,如图9所示,在编织领口渐渐打开的领孔的情况下,只要一边将领部7的线圈数在左右分别再一圈圈增加,一边进行与在S1~S15中所示的编织同样的编织即可。为了供参考,将接着S15的一个周期部分的编织表示在图2中。

首先,在S16~S25中,省略了图示,进行与S2~S11同样的编织,形成为了将在接下来的S26~S28中的移圈时产生的空针填埋的加针线圈4L、4R。但是,领部7L、7R的线圈数增加1圈,卡定在FB的编织针H、I上的线圈相当于右领部7R,卡定在FB的编织针L、M上的线圈相当于左领部7L。

在S26中,将右领部7R从FB的编织针H、I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h、i移圈,将左领部7L从FB的编织针L、M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l、m移圈。

在S27中,将由BB的编织针k卡定的一侧加针线圈4L向FB的编织针L移圈,将由BB的编织针l、m卡定的左领部7L向FB的编织针M、N移圈。一侧加针线圈4L被移圈,以将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L填埋的方式被插入,在防止开孔的同时成为左领部7L的线圈。在FB的编织针N上,形成重叠线圈,该重叠线圈出现在图9的区间Y-Z中的左前身片3L和左领部7L的边界8L上。

在S28中,进行夹着中心线X-X与S27线对称的编织。将由BB的编织针j卡定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向FB的编织针I移圈,将由BB的编织针h、i卡定的右领部7R向FB的编织针G、H移圈。另一侧加针线圈4R被移圈,以将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I填埋的方式被插入,在防止开孔的同时成为右领部7R的线圈。在FB的编织针G上,形成重叠线圈,该重叠线圈出现在图9的区间Y-Z中的右前身片3R和右领部7R的边界8R上。

若反复上述编织工序,到达V领尖端部的编织结束的Z-Z,则在分支部6适用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编织方法即可。若在分支后,增加为了编织的供线口,将右前身片3R和右领部7R、左前身片3L和左领部7L编织到肩部,则能够使V领背心的前身片1完成。

在上述说明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中,在S13和S14、S27和S28的各移圈工序前,分别在中心线X-X的两侧预先形成了加针线圈4L、4R。而且,在S13和S14、S27和S28的各移圈时,预先形成了的加针线圈4L、4R被移圈到成为空针的编织针上,防止开孔。更具体地说,在按照领部7L(7R)、中央部5L(5R)、加针线圈4L(4R)的排列编织了它们之后,在领部7L(7R)和中央部5L(5R)之间插入了加针线圈4L(4R)。通过这样做,因为连接领部7L(7R)和中央部5L(5R)的编织线以横跨加针线圈4L(4R)的方式过渡,所以,使该加针线圈4L(4R)造成的开孔难以醒目,能够编织外表良好的V领尖端部。

图4是经由上述说明的编织工序得到的V领背心的脖颈部分的放大照片(但是,图4的V领背心,为了在领部形成组织图案,用反针形成了领部的一部分)。如此图4所示,与V领背心的身片的编织宽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了中央部,相对于该身片的编织宽度方向倾斜地形成了领部。另外,在此V领背心中,在作为原本容易开孔的位置的中央部和领部之间的位置几乎没有产生孔,可知是外表良好的V领背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右中央部5R和左中央部5L分别作为一圈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分别是多个圈数。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地替换图1、图2记载的步骤。例如,S13和S14的顺序也可以相反。另外,在S2~S14的一个编织单位中,也可以按照S2~S7、S12(仅从编织针L向编织针l移圈)、S13、S8~S11、S12(仅从编织针I向编织针i移圈)、S14的顺序实施。本分明不限于这些例示的情况,通过适当地替换步骤,能够使编织效率提高。

<变形实施方式>

在变形实施方式中,基于图5所示的编织工序图,对通过以通过编织工序将一侧加针线圈不移圈即可的方式重新编制编织工序来使编织效率提高了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也同时说明为了使左右的领部的形成状态完全相同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与在图1的S11中成为另一侧加针线圈4R的挂针线圈连续地进行编织形成新的线圈,能够容易地进行图2的S13、S14中的移圈,但是,在此情况下,因为相对于另一侧加针线圈4R是与挂针线圈连续的新线圈而言,一侧加针线圈4L仍旧是挂针线圈,所以,在左右的领部7L、7R的形成状态中产生些许差异(特别是参见图2的S12)。本变形实施方式所示的编织方法能够完全消除此差异。另外,为了使编织效率提高进行的操作和为了使左右的领部的形成状态相同进行的操作是独立的操作。

图5的S2’~S11’进行与图1的S2~S14大致对应的编织。下面,仅说明不同之处。

在S3’中,与图1的S3不同,将卡定在FB的编织针L上的领部7L的线圈向BB的编织针m移圈。FB的编织针L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的S13所示,处于将来将一侧加针线圈4L插入的位置。因此,在本变形实施方式的S4’中,在使供线口10向纸张右方向移动的期间,在FB的编织针L上形成成为一侧加针线圈4L的挂针线圈。通过这样做,将同时进行一侧加针线圈4L的形成和插入,不需要通过以后的编织工序使此一侧加针线圈4L移动。即,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能够省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了的使一侧加针线圈4L移动的工序。在S10’中,通过仅使在S3’中移圈了的线圈与卡定在相向的FB的编织针L上的线圈重合,即可使左领部7L完成。

另一方面,为了使左右的领部7L、7R的形成状态相同,在本变形实施方式的S5’中,不像图1的S5那样单纯地使供线口10向左方向移动,而是在BB的编织针h上形成挂针线圈。此挂针线圈是为了获取连接在S4’中形成在编织针L上的一侧加针线圈4L和在S6’中形成在编织针j上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的编织线的线长的挂针线圈。因此,在S5’中形成的挂针线圈,在S6’中形成了另一侧加针线圈4R后,在S9’中形成另一侧领部前,即,在S8’中从BB的编织针h被除去。

通过在编织针h形成挂针线圈,获取连接一侧加针线圈4L和另一侧加针线圈4R的编织线的线长,如S9’所示,不需要相对于卡定在BB的编织针j上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进行编织。其结果,因为在一侧加针线圈4L和另一侧加针线圈4R两方均能够在挂针线圈不变的状态下进行后面的编织,所以,在做好的V领背心中,能够夹着中心线X-X使左右的领部7L、7R的外表完全线对称。

另外,形成上述挂针线圈的位置只要是能够获取加针线圈4L、4R之间的线长的位置即可,并不限定于编织针h的位置。另外,由于上述挂针线圈在以后从编织针除去,所以,只要形成此挂针线圈的编织针是空针即可,即使是FB的编织针也没有问题。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FB的编织针编织一侧加针线圈,由BB的编织针编织另一侧加针线圈的例子,但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图6、7说明由BB的编织针编织一侧加针线圈,由FB的编织针编织另一侧加针线圈的例子。

在T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使供线口10从左向右方向移动的期间,在FB的编织针A~T上形成线圈。接着,在T2中,使供线口10反转,在FB的编织针T~K上形成线圈,在接着的T3中,在使供线口10从左向右方向移动的期间,在BB的编织针k上形成挂针线圈。此挂针线圈是一侧加针线圈4L。

在T4中,使供线口10暂时向与BB的编织针i相比为左的一侧移动,在T5中,将卡定在FB的编织针J上的线圈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i移圈。而且,在T6中,在使供线口10向右方向移动的期间,在通过T5的移圈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J上形成挂针线圈。此挂针线圈是另一侧加针线圈4R。另外,在T4中,也可以如变形实施方式所示,将为了获取连接在T3中形成的一侧加针线圈4L和在T6中形成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的编织线的线长的挂针线圈,例如形成在BB的编织针h等上。

在T7中,使供线口10暂时向与BB的编织针j相比为左的一侧移动,在T8中,将卡定在FB的编织针J上的另一侧加针线圈4R向相向的BB的编织针j移圈。

接着,在图7的T9中,将在T5中预先移圈了的线圈返回通过T8的移圈成为空针的FB的编织针J,在T10中,在暂时使供线口10向右方向移动后,在T11中再次使供线口10向左方向移动,在供线口10向此左方向移动时,由FB的编织针J编织另一侧中央部5R的线圈。

这里,将表示在图7的T9的编织完了的时刻的编织针上的卡定状态的线圈图表示在图8中。由BB的编织针k、j卡定的线圈分别是一侧加针线圈(挂针线圈)4L和另一侧加针线圈(挂针线圈)4R。如图所示,从供线口10供给的编织线按照编织针L、K、k、j、J的顺序相连,以V领中心线X-X左右对称。另外,由编织针k、j卡定的各加针线圈4L、4R分别成为绞绕线圈,连接加针线圈4L、4R的编织线被配置在加针线圈4L、4R的上侧。

在接着的T12~T16中,进行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S10~S15所示的编织完全同样的编织。这里,如上所述,当在T4中形成了获取连接加针线圈4L、4R之间的编织线的线长的挂针线圈时,通过在T12中将该挂针线圈从编织针除去,能够省略T13中的向另一侧加针线圈4R的编织。

以后,若将领部7的宽度逐渐展开,则只要一边增加领部7的线圈数,一边反复进行与T1~T16所示的编织同样的编织即可。

通过上述说明的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得到的V领背心,虽然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V领背心在中央部和领部的边界附近的线圈的形成状态稍有不同,但是,成为该边界附近的开孔与以往相比受到抑制的外表良好的V领背心。在此第二实施方式和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中央部和领部的边界附近的线圈的形成状态不同,是由于编织途中的加针线圈4L、4R的形成状态在参见图3的第一实施方式和参见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同。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领部7、主干部3、身片3L、3R做成了平针编织物,但是,也可以将这些部分做成组织图案。另外,编织的编织物也并不限于V领背心,也可以做成将身片、两袖分别编织成筒状而接合了的无缝制的毛衣、开襟羊毛衫。

符号说明

1:V领背心的前身片;

2:下摆;

3:主干部;3L:左前身片;3R:右前身片;

4L:一侧加针线圈(挂针线圈);4R:另一侧加针线圈(挂针线圈);

5:中央部;5L:左中央部(一侧中央部);5R:右中央部(另一侧中央部);

6:分支部;

7:领部;7L:左领部(一侧领部);7R:右领部(另一侧领部);

8L、8R:边界;

9:V领部;

10:供线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