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及电池结构

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及电池结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及电池结构。在N型直拉单晶硅基体背面的P型发射结的非金属接触区的发射极通过磷扩散层形成浮动结,浮动结与背面金属栅线之间通过介质膜隔离,浮动结表面做钝化膜。基体正面为N型前表面场,N型前表面场的正面为金字塔绒面结构,表面具有钝化N型前表面场的SiNx层,电池片正背面都有金属栅线。用浮动结钝化硼掺杂层,相对于用Al2O3钝化,无需产线改造,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经测试,效率达19%。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9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52803.8

  • 发明设计人 陈艳;

    申请日2011-03-05

  • 分类号H01L31/18(20060101);H01L31/0352(20060101);H01L3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11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凌霄

  • 地址 213031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电子产业园天合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1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2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1L31/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3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03-27

    授权

    授权

  • 2011-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31/18 申请日:201103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及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相对于P型单晶,N型单晶具有光照效率损失小、更耐金属杂质污染、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等特点。目前的高效电池都是在N型单晶的基底上完成的。

为了实现N型单晶体材料的优势,有效的钝化方法是实现高效电池的关键。众所周知,普通N型层的钝化层(SiNx,SiO2)对P型层钝化效果并不明显。近些年,一些机构研究了其他针对P型层的钝化层,例如a-Si:H,Al2O3等。其中,用Al2O3钝化P型层的N型单晶电池效率已达23%。但是上述钝化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并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在这种形势下,研究一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钝化P型层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以及电池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在N型直拉单晶硅基体背面的P型发射结的非金属接触区的发射极通过磷扩散层形成浮动结,浮动结与背面金属栅线之间通过介质膜隔离,浮动结表面做钝化膜。

形成浮动结的方法为:

a)在P型发射结表面生成介质膜;

b)选择性地刻蚀掉非金属栅线区的P型发射结表面的介质膜,形成扩散窗口;

c)将介质膜作为掩膜,磷源扩散形成浮动结,扩散方阻为150-200ohm/sq。

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a)硅片清洗,去除损伤层,表面为酸制绒或碱制绒;

b)硼源扩散形成P型发射结,方阻为20-100ohm/sq;

c)酸腐蚀液或腐蚀性浆料或激光刻蚀去除正面的P型发射结,形成单面P型发射结;

d)HF酸去BSG硼硅玻璃;

e)热氧化法或CVD法生成SiO2介质膜,SiO2介质膜的厚度为100-300nm;

f)酸腐蚀液或腐蚀性浆料或激光刻蚀非发射极面的SiO2介质膜;

g)清洗;

h)磷源扩散形成N型前表面场,方阻为50-200ohm/sq;

i)激光或腐蚀性浆料选择性刻蚀非金属栅线区的发射极面的SiO2介质膜;

j)保留的SiO2介质膜作为掩膜,磷源扩散形成浅N+的浮动结,方阻为150-200ohm/sq;

k)HF酸去PSG磷硅玻璃及部分SiO2,最终SiO2介质膜的厚度为0-100nm;

l)双面PECVD沉积10-150nmSiNx,折射率为1.9-2.5;

m)正面印刷Ag浆并烘干;

n)背面印刷Ag浆;

o)烧结。

一种N型硅太阳能电池结构,以N型直拉单晶硅为基体,基体正面为N型前表面场,背面为硼掺杂层形成的P型发射结,非金属栅线区的发射极通过磷扩散层形成浮动结,浮动结与背面金属栅线之间通过介质膜隔离,浮动结表面为钝化膜,电池片正背面都有金属栅线。

进一步地,N型前表面场的正面为金字塔绒面结构,表面具有钝化N型前表面场的SiNx层。

具体地,浮动结的方阻为150-200ohm/sq,表面的钝化膜为用CVD方式沉积的SiNx薄膜或SiOx薄膜或SiCx薄膜,或热氧化生长的SiO2薄膜,或强氧化剂溶液生成的SiO2薄膜,或叠层钝化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浮动结钝化硼掺杂层,相对于用Al2O3钝化,无需产线改造,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经测试,效率达19%。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SiNx层,3.N型前表面场,4.P型发射结,5.浮动结,6.金属栅线,7.介质膜,8.钝化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钝化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P型掺杂层的方法,在N型直拉单晶硅基体背面的P型发射结的非金属栅线区的发射极通过磷扩散层形成浮动结,浮动结与背面金属栅线之间通过介质膜隔离,浮动结表面做钝化膜。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a)硅片清洗,去除损伤层,表面碱制绒,反射率为7%;

b)硼源扩散形成P型发射结,方阻为40ohm/sq;

c)酸腐蚀液腐蚀正面的P型发射结,形成单面P型发射结;

d)5%HF酸去BSG硼硅玻璃;

e)热氧化法生成SiO2介质膜,SiO2介质膜的厚度为300nm;

f)腐蚀性浆料刻蚀非发射极面的SiO2介质膜;

g)清洗;

h)磷源扩散形成N型前表面场,方阻为60ohm/sq;

i)腐蚀性浆料选择性刻蚀非金属栅线区的发射极面的SiO2介质膜;

j)保留的SiO2介质膜作为掩膜,磷源扩散形成浅N+的浮动结,方阻为150ohm/sq;

k)5%HF酸去PSG磷硅玻璃及部分SiO2,最终SiO2介质膜的厚度为10nm;

l)双面PECVD沉积88nmSiNx,折射率为2.1;

m)正面印刷Ag浆并烘干;

n)背面印刷Ag浆;

o)烧结。

一种N型硅太阳能电池结构,以N型直拉单晶硅为基体1,正面为金字塔绒面结构,正面为SiNx层2钝化的N型前表面场3,背面为硼掺杂层形成的P型发射结4,非金属栅线区的发射极通过磷扩散层形成浮动结5,浮动结5与背面金属栅线6之间通过介质膜7隔离,浮动结5表面为钝化膜8,电池片正背面都印有Ag金属栅线6。

浮动结5的方阻为150-200ohm/sq,表面的钝化膜8为用CVD方式沉积的SiNx薄膜或SiOx薄膜或SiCx薄膜,或热氧化生长的SiO2薄膜,或强氧化剂溶液生成的SiO2薄膜,或上述薄膜的叠层钝化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