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是将新式栽培与精准施肥多种功能综合于一体,达到单季稻高产,本发明采用旱种直播或育苗带缽移栽再精准施肥然后与土壤调理、深耕旱作、秸秆发酵还田、南北开行、宽行窄株、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和喷施植物聚能肥融为一体,适用在水稻良种上达到优质高产。本发明提高保土、保肥和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功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用量,为农民节本增收,为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5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吴成祥;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60892.0

  • 发明设计人 吴成祥;

    申请日2011-03-15

  • 分类号A01G16/00(20060101);A01C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峥

  • 地址 242800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九华南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4: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16/00 登记生效日:202006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31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6-05

    授权

    授权

  • 2011-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6/00 申请日:201103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与施肥方法,具体是一种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没有标准的单季稻栽培模式,水、旱育苗和大田水栽、稀植与不合理的密植都是制约单季稻高产的瓶颈,特别是单季稻在抽穗时,穗下功能叶接受光照不足,单季稻籽粒很难饱满,半粒多造成减产;农民耕地也没有标准,盲目与随意性大,水田大部分都不深犁,直接用旋耕机旋耕,造成田面上层稀糊泥(净水后又造成板结),而田下层却是硬底板,水田层深度小于15-20公分,不利于水稻根系深扎;田间管理随意性大,深水漫灌是普遍现象,不利于水稻根系正常呼吸生长,而且还大量浪费水资源;大部分农民都是用传统的施肥方式盲目施肥,偏施“高氮型”复混肥或掺混肥料。在东北地区每公顷种植单季稻秧苗100,000丛,掺混肥料“底肥”施用量就达到1000斤,“面肥”施用量200斤,在水稻抽穗前还要追施尿素200斤,合计每公顷施化肥量1,400斤,折合每丛用化肥量大于14克。不仅大量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化肥利用率随着量的不断扩大而随之大幅降低。同时由于“高氮”型化肥导致单季稻技叶疯长,引起稻瘟病等病虫害暴发和水稻倒伏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多方面因素,水稻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产量却得不到提高,品质还逐渐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土壤板結、肥水流失和环境污染等恶性循环,严重威胁当代人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根据人口不断增长,土地逐渐减少的中国国情,水稻粗放的栽培方法与传统的施肥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农情和生态环保要求的一种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方式为:

(1)新式栽培:

稻种包衣:将单季稻优良品种经过晒、选和水浸后,捞起淋尽水,趁稻种外壳有湿度按每千克种子将拌种型植物聚能肥10克、保水剂500克和膨润土500克的比例充分混匀,用造粒包衣专用设备进行包衣备用;

沟水调养:旱种旱育,平沟水湿润,使水稻根系深扎提高抗旱、抗病害能力;

(2)精准施肥:

水稻专用型生态功能BB肥每丛3.5克,全部底施;功能尿素每丛1.5克,其中分蘖前追施0.5克、抽穗前追施1克;功能生物有机肥每丛5克;叶面施用喷施植物聚能肥每丛0.008克,其中分蘖前用0.003克、抽穗前用0.005克,根外施肥,增强水稻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和营养;

(3)土壤调理:

营养土加功能生物有机肥按下述比例充分混匀,其中营养体:60%草炭土或腐殖质土、20%沙壤土、20%粘土加功能生物有机肥,混合、破碎、搅匀,将营养土PH值调至4--5后再机施于旱种旱育宕内;

(4)综合栽培:

将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土壤调理、深耕旱作、秸秆发酵还田、南北开行、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单季稻喷施植物聚能肥融为一体,适用在优良的单季稻优良品种上达到优质高产。

所述的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耕旱作为机耕深度大于40公分,横竖旋耕各3次,便于根系深扎,旱田直播、旱种旱育、沟水调养、干干湿湿、免移栽。

所述的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均衡密植为宽行距40公分、窄行距20公分、株距10公分等量均衡。

所述的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季稻喷施植物聚能肥为分蘖前与抽穗前各喷1次,根外施肥。

所述的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所述的土壤调理为将营养土PH值调至中性后再机施于旱种旱育宕内。

所述的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所述的深耕旱作为机耕深度大于40公分,横竖旋耕各3次,便于根系深扎,旱田直播、旱种旱育、沟水调养、干干湿湿、免移栽。

所述的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所述的单季稻喷施植物聚能肥为分蘖前与抽穗前各喷1次,根外施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适用在水稻良种上达到优质高产;提高保土、保肥和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功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用量,为农民节本增收,为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单季稻综合栽培方法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2单季稻综合栽培方法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其中新式栽培新式栽培为:

旱田旱种(稻种包衣直种“北方盖膜”与综合营养体);(稻种包衣:将单季稻优良品种经过晒、选和水浸后,捞起淋尽水,趁稻种外壳有湿度将拌种型植物聚能肥与保水剂和膨润土按设定量充分混匀,用造粒包衣专用设备进行包衣备用;综合营养体是将功能生物有机肥(按5克/丛计)与营养土(按旱种旱育畦面宕内盛量计)充分混匀。营养土自制:其中60%草炭土或腐殖质土、20%沙壤土、20%粘土,混合、破碎、搅匀后备用。

通过上述新式栽培,尤其是旱田稻种包衣直种与综合营养体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使单季稻旱田直种,从旱播种、旱育苗、营养生长到生育生长整个生长期内都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中减少了移栽返青的环节,不但能促进水稻正常生根发芽、根多苗壮,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水稻旱种旱育、沟水调养,更有利于水稻促早发早分蘖,尤其是保水剂、草炭土和膨润土不但都有保水抗旱功能,而且还具有保肥、保土功能。

实施例2:单季稻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方法,其中精准施肥施肥量的精准配比为:

1、稻种包衣每千克种子用拌种型植物聚能肥10克、保水剂500克、膨润土500克。沟水调养:旱种旱育,平沟水湿润,使水稻根系深扎提高抗旱、抗病害能力;

2、单季稻栽培用水稻专用型生态功能BB肥单丛精准施肥量为3.5克,全部底施(水稻全生长期氮、磷、钾营养一次性精准投入)。

3、功能尿素每丛1.5克(分蘖前追施0.5克/丛、抽穗前追施1克/丛)。

4、功能生物有机肥每丛5克(用于自制营养土、培肥地力、种地与养地相结合)。

5、叶面施用喷施型植物聚能肥每丛0.008克,兑水6毫升(分蘖前用0.003克、抽穗前用0.005克。根外施肥,增强水稻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

营养土加功能生物有机肥按下述比例充分混匀,其中营养体:60%草炭土或腐殖质土、20%沙壤土、20%粘土加功能生物有机肥每丛5克,混合、破碎、搅匀,将营养土PH值调至4--5后再机施于旱种旱育宕内。

通过上述精准施肥,不但可以保障单季稻全生育期內能均衡得到充分营养,能使单季稻稳健生长,中后期绝对不出现脫肥现象,从而达到活杆成熟,产量翻番,按产量计算与传统施肥相比能节约50%化肥施用量。

实施例3:新式栽培与精准施肥单季稻综合栽培方法,其中综合栽培方法如下:

将新式栽培与精准施肥和土壤调理(将营养土PH值调至4--5后备用)、深耕旱作(将前茬水稻田用拖拉机深翻40公分,便于根系深扎,用旋耕机横竖旋耕各3次,晒干整平后旱种旱育、沟水调养、干干湿湿)、秸秆发酵还田(将“秸秆腐烂剂”喷施在(70%用于还田)前茬水稻秸秆上,促进快速腐烂,增加有机质,保土、肥,改良土壤)、南北开行(南北方向拉线开沟起畦点播,以保证通风与透光,增加光照强度)、宽行窄株与宽窄行等量密植(宽行距40公分,窄行距20公分、株距10公分,等量均衡密植、每公顷能栽培328,800丛)、单季稻分蘖前与抽穗前追施功能尿素与喷施植物聚能肥,促进提早分蘖,增强水稻功能叶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促进籽粒饱满,提高稻穗千粒重融为一体。

通过上述的综合栽培方法不但使水稻当季获得优质高产(与传统施肥和栽培方法相比较,品质大幅提高、产量翻番),更重要的是改良土壤(土壤调理、深耕旱作、秸秆发酵还田、增施有机肥),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使土地越种越肥沃,连年单季稻获高产。不但为农民节本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为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