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及相关脱湿干燥再生工艺

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及相关脱湿干燥再生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干燥筒分别气路连接干燥过滤器和干燥切换阀,干燥过滤器、第一阀门、干燥再生风机、第二阀门、一筒式脱湿源、干燥再生加热管和干燥切换阀依次气路连接,连接第一阀门和干燥再生风机的气路通过第三阀门与连接干燥再生加热管和干燥切换阀的气路连接,再生过滤器通过第四阀门与连接干燥再生风机和第二阀门的气路连接,连接第二阀门和一筒式脱湿源的气路连接再生切换阀,还提供了相关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本发明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干燥和再生共用一根加热管,提高了加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占用空间更小,且性能优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413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16458.5

  • 发明设计人 中村文三郎;鲍观寅;

    申请日2010-01-29

  • 分类号F26B21/04;B01D53/26;

  • 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洁

  • 地址 201108 上海市金都路330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0: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09

    授权

    授权

  • 2012-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6B21/04 申请日:20100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脱湿干燥再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及相关脱湿干燥再生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辅机行业的干燥机主要分为两种:热风干燥机和脱湿干燥机。其中脱湿干燥机传统上均使用脱湿源,分别有干燥、再生、冷却过程控制,在设备上均采用干燥、再生风机。另外再配装输送装置等功能。

其中现有脱湿干燥机有一些不足之处:1、脱湿源再生与干燥单独使用加热管,空间较大并且成本较高;2、冷却过程中需要冷却源,必须要客户提供冷却水源;3、输送补气为内循环,容易造成干燥温度波动。

为了改进上述缺陷,专利号为ZL200720076358.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筒式脱湿干燥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筒式脱湿干燥装置,该装置包括干燥循环空气设备和再生循环设备,其中干燥循环空气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干燥筒、过滤器、冷却器、一筒式脱湿源、干燥再生风机、干燥加热管和干燥筒,再生循环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干燥再生风机、再生加热管、一筒式脱湿源和排空管。其缺陷在于:1、同一脱湿源需要两根加热管分别用于干燥和再生,能源耗损较大,占用空间较大;2、干燥回风处的冷却器使用水冷,需要外接冷却水;3、二次输送时需要补充干燥内循环,容易造成干燥温度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及相关脱湿干燥再生工艺,该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干燥和再生共用一根加热管,提高了加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占用空间更小,且性能优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干燥筒、干燥过滤器、第一阀门、干燥再生风机、第二阀门、一筒式脱湿源、干燥再生加热管、干燥切换阀、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再生过滤器和再生切换阀,所述干燥筒分别气路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和所述干燥切换阀,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干燥再生风机、所述第二阀门、所述一筒式脱湿源、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干燥切换阀依次气路连接,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干燥再生风机的气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干燥切换阀的气路连接,所述再生过滤器通过所述第四阀门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和所述第二阀门的气路连接,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的气路连接所述再生切换阀。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源采用分子筛为脱湿源。

较佳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阀。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再生切换阀。

更佳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和再生温度用热电偶,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干燥筒之间的气路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之间的气路中。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过热继电器,所述过热继电器安装在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表面。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其特点是,所述脱湿干燥再生工艺采用上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并包括干燥循环空气流程和再生循环空气流程,其中,

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为:空气从所述干燥筒依次流经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干燥再生风机、所述第二阀门、所述一筒式脱湿源、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干燥切换阀,再流回所述干燥筒;

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为: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再生过滤器并依次流经所述第四阀门、所述干燥再生风机、所述第三阀门、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并从所述再生切换阀排空。

较佳地,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和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运转方向相反。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源采用分子筛为脱湿源。

较佳地,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均为单向阀。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再生切换阀,其中,

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干燥切换阀,并关闭所述再生切换阀;

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再生切换阀,并关闭所述干燥切换阀。

更佳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干燥再生风机运转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工作,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干燥再生风机反向运转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工作。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和再生温度用热电偶,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和所述干燥筒之间的气路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之间的气路中,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工作对流经该位置的所述空气进行温度采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工作对流经该位置的所述外界空气进行温度采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过热继电器,所述过热继电器安装在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表面,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和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过热继电器用于保护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会发出报警,或者切断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的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发明的一筒式脱湿源的干燥、再生共用一根加热管,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提高了加热管的利用率,在干燥转再生的时候,加热管的余热可继续利用,大大减小设备的用电量,节约能耗,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发明省去了冷凝器,通过延长管路、增加散热面积来达到冷却的效果,占用空间小,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

3、本发明的干燥再生回路中的气缸阀均为普通非耐高温型,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了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包括干燥筒(DH-1)1、干燥过滤器(LF-1)2、第一阀门31、干燥再生风机(BL-1)3、第二阀门32、一筒式脱湿源(DC-1)4、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干燥切换阀(AV-3)6、第三阀门33、第四阀门34、再生过滤器(AF-1)7和再生切换阀(AV-4)8,所述干燥筒(DH-1)1分别气路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LF-1)2和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所述干燥过滤器(LF-1)2、所述第一阀门31、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所述第二阀门32、所述一筒式脱湿源(DC-1)4、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和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依次气路连接,连接所述第一阀门31和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的气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33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和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的气路连接,所述再生过滤器(AF-1)7通过所述第四阀门34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和所述第二阀门32的气路连接,连接所述第二阀门32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DC-1)4的气路连接所述再生切换阀(AV-4)8。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筒式脱湿源(DC-1)4采用分子筛为脱湿源。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31、所述第二阀门32、所述第三阀门33和所述第四阀门34均为单向阀。即逆止阀,气路只能往一个方向,在安装时规定了气流通过的方向,一旦气流反方向过来,单向阀内的挡片随气流关闭。反之,气流则可通过单向阀。从而来实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和再生循环空气流程。当然,所述第一阀门31、所述第二阀门32、所述第三阀门33和所述第四阀门34也可以不采用单向阀,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下面的控制单元控制。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和所述再生切换阀(AV-4)8。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电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油污过滤器(XX-1)35,所述第一阀门31通过所述油污过滤器(XX-1)35气路连接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连接所述油污过滤器(XX-1)35和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的气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33与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和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的气路连接。

较佳地,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干燥温度用热电偶(TE-1)36和再生温度用热电偶(TE-2)37,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TE-1)36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和所述干燥筒(DH-1)1之间的气路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TE-2)37安装在连接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DC-1)4之间的气路中。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分别电连接干燥温度用热电偶(TE-1)36和再生温度用热电偶(TE-2)37。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还包括过热继电器,所述过热继电器安装在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表面。干燥再生加热管表面装有过热继电器,用于保护干燥再生加热管;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会发出报警,或者切断干燥再生加热管的电源。

采用上述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进行的脱湿干燥再生工艺包括干燥循环空气流程和再生循环空气流程,其中,

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为:空气从所述干燥筒(DH-1)1依次流经所述干燥过滤器(LF-1)2、所述第一阀门31、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所述第二阀门32、所述一筒式脱湿源(DC-1)4、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和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再流回所述干燥筒(DH-1)1;

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为:外界空气进入所述再生过滤器(AF-1)7并依次流经所述第四阀门34、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所述第三阀门33、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和所述一筒式脱湿源(DC-1)4,并从所述再生切换阀(AV-4)8排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和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运转方向相反。

较佳地,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并关闭所述再生切换阀(AV-4)8;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打开所述再生切换阀(AV-4)8,并关闭所述干燥切换阀(AV-3)6。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控制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运转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工作,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控制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反向运转和所述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工作。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空气流经所述第一阀门31后,接着流经所述油污过滤器(XX-1)35,再流经所述干燥再生风机(BL-1)3。

较佳地,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TE-1)36工作对流经该位置的所述空气进行温度采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TE-2)37对流经该位置的所述空气进行温度采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干燥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干燥温度用热电偶(TE-1)36进行温度采集并发送给控制单元从而实现温度控制,在所述再生循环空气流程过程中,所述再生温度用热电偶(TE-2)37进行温度采集并发送给控制单元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请参见图2所示,图2显示的是采用了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还包括输送装置、存储装置、操作控制盘及机架等部件。

干燥循环空气流程:干燥筒(DH-1)1→干燥过滤器(LF-1)2→第一阀门31→干燥再生风机(BL-1)3→第二阀门32→一筒式脱湿源(DC-1)4→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干燥切换阀(AV-3)6→干燥筒(DH-1)1;

再生循环装置空气流程:再生过滤器(AF-1)7→第四阀门34→干燥再生风机(BL-1)3→第三阀门33→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一筒式脱湿源(DC-1)4→再生切换阀(AV-4)8→排空。

整体物料输送装置的一次二次输送均采用气缸切换形式。另外,还备有众多的选购件组合。

工作原理说明:

1、机器安装完毕,电源线接入。

2、通过原料输送装置的输送1吸料管(DM-1)9、PVC软管(PM-1)11、一次输送料斗(AL-1)14、输送1/2切换气缸阀(AV-2A)16、输送过滤器(LF-2)18、输送风机(BL-2)15、输送1/2切换气缸阀(AV-2B)17(输送1)向干燥筒(DH-1)1输送供给原料。如果是两种材料,可以分别通过输送1吸料管(DM-1)9和PVC软管(PM-1)11,以及输送1吸料管(DM-2)10和PVC软管(PM-2)12至输送1用自动简易混合装置(AS-1)13中混合,再输送至一次输送料斗(AL-1)14。每隔一定时间,原料自原料箱先进入输送料斗(AL-1)14,再投入干燥筒(DH-1)1。(自然落下)

3、原料输送装置由限位开关控制,不断重复供给-投入动作,直至探测到“干燥筒满杯”为止。(在限位开关探测到“干燥筒满杯”后,如由于向成形机的原料供给造成干燥筒(DH-1)1内原料水平下降,限位开关的“干燥筒满杯”状态被解除后,将再次通过输送装置向干燥筒(DH-1)1内输送原料。)

4、被投入到干燥筒(DH-1)1中原料,由吸湿筒(即一筒式脱湿源(DC-1)4)以及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供给的加热脱湿空气对其进行通风干燥。

5、干燥开启,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运转的同时,干燥再生风机(BL-1)3运转,一筒式脱湿源(DC-1)4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再生(再生过滤器(AF-1)7→第四阀门34→干燥再生风机(BL-1)3→第三阀门33→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一筒式脱湿源(DC-1)4→再生切换阀(AV-4)8→排空)后,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停止工作,冷却一段时间后,干燥再生风机(BL-1)3停止运转,一段时间后,干燥再生风机(BL-1)3反转后再运转,同时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再次运转,开始干燥(干燥筒(DH-1)1→干燥过滤器(LF-1)2→第一阀门31→干燥再生风机(BL-1)3→第二阀门32→一筒式脱湿源(DC-1)4→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干燥切换阀(AV-3)6→干燥筒(DH-1)1)流程。经过一段时间后,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停止,冷却一段时间后,干燥再生风机(BL-1)3停止运转,一段时间后,干燥再生风机(BL-1)3反转后再运转。干燥与再生不停的交替进行。

6、在规定时间的干燥处理结束以后,打开干燥筒(DH-1)1下部的出料抽板阀,并打开成形机输送装置的控制开关。自此开始向成形机输送原料。干燥筒(DH-1)1内的原料由干燥后输送装置的输送2料斗(VL-1)19、输送1/2切换气缸阀(AV-2A)16、输送过滤器(LF-2)18、输送风机(BL-2)15、输送1/2切换气缸阀(AV-2B)17、清扫气缸阀(AV-1)22(输送2)吸送到成型机(IMM)侧的输送2料斗(VL-1)19中。并通过清扫阀(AV-1)22的控制清扫管路内的残料。等输送时间确定后,原料落到成型机(IMM)内。(自然落下)

7、成型机(IMM)上接在输送2料斗(VL-1)19的玻璃管部位的料位计(如光电开关,还可以采用近接开关,电动料位计和静电容式料位计等等)(LVS-2)探测到原料后会停止输送,等解除后再重新开始输送。

本发明的一筒式脱湿源(DC-1)4的干燥、再生共用一根加热管(即干燥再生加热管(EH-1)5),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提高了加热管的利用率,在干燥转再生的时候,加热管的余热可继续利用,大大减小设备的用电量,节约能耗;省去了冷凝器,通过延长管路、增加散热面积来达到冷却的效果,占用空间小,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干燥再生回路中的气缸阀均为普通非耐高温型,成本得到进一步降低;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综上,本发明的一筒式脱湿干燥再生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干燥和再生共用一根加热管,提高了加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占用空间更小,且性能优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