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工艺设备中的工艺空气除尘过滤器以及具有这种过滤器的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中的工艺空气除尘过滤器以及具有这种过滤器的工艺设备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工艺设备中的工艺空气进行除尘的过滤器(10)。该过滤器(10)具有承载体(11),围绕其外侧铺设一种布状织物过滤介质(48)。建议将支撑体(11)设计成竖直的波浪形褶皱板(12),围绕其铺设布状过滤材料(48)。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1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赫伯特·惠特林;

    申请/专利号CN201010625068.0

  • 发明设计人 赫伯特·惠特林;

    申请日2010-11-26

  • 分类号B01D46/02(20060101);B01D46/06(20060101);B01J2/1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成新

  • 地址 德国斯坦纳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5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0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D46/02 登记生效日:2016020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1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2-17

    授权

    授权

  • 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46/02 申请日:2010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7-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艺设备尤其是流化床设备中的工艺空气进行除尘的过滤器,具有承载体,在该承载体的外侧面上铺设布状织物的过滤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工艺设备,尤其是一种流化床设备,具有工艺室和在设置在工艺室上端的过滤装置,在工艺室中颗粒状物料可借助于工艺空气运动。

背景技术

例如位于德国Bad的WOKU Filtermedien GmbH & Co.KG(WOKU过滤介质有限两合公司)可提供这类过滤器。位于瑞士Niederlenz的Unifil AG Filtertechnik(Unifil过滤技术股份公司)也提供类似的过滤器。

例如EP 1 732 666 B1公开了用于处理颗粒状物料的工艺设备,具有使用这类过滤器的过滤装置。

这些已知的过滤器均具备构造成在承载体上铺设布状织物的过滤介质。如果承载体大致具有空心圆柱形物体的形状,则通常称作承载篮(Tragkorb)。在承载篮上插入一端封闭的软管状过滤介质。

如果承载体具有矩形框架的几何形状,则称作承载框架,将一端封闭的滤袋形式的过滤介质插装到该承载框架上。

这些过滤器的共性是一端敞开。这些过滤器可用来从气态介质中过滤出颗粒状物料。气态介质可从外侧经由相应的细目过滤介质流入过滤器内腔,然后在开口端离开。

可适当选择织物过滤材料的网眼大小,使得气态介质可以通过,留下颗粒状物料。这类过滤系统特别是广泛应用于流化床设备之中,尤其应用于制药领域。

在制药领域经常要处理粒径在10~50μm之间的细微粉末,在流化床设备中使得这些粉末形成旋流,然后视处理要求而定,例如使其结合成较大的凝聚物(造粒),或者将其逐渐涂覆到已有的核上形成层(制丸)。为了形成流化床,必须使气态介质(即工艺空气)连续通过工艺室,使得颗粒状物料四下翻动,从而形成流化床。由于工艺空气从流化床中流出,并且从工艺室排出,因此无法避免带走细小的物料微粒。因此通常在这类工艺室的上端区域(工艺空气朝向该上端区域流动)安装包括上述过滤器的过滤装置。这些过滤器被安装成所谓的悬挂的滤柱,也就是将过滤器的上开口端嵌入在盖板之中,使得只有利用末端封闭的软管或滤袋遮盖的过滤器区域伸入到工艺室之中,或者悬挂到工艺室之中。

在除尘过程中工艺空气从外侧经由过滤材料进入过滤器内腔之中,然后经由上开口端从工艺设备中排出。

尤其在制药领域被过滤器截留的细微固体颗粒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药物,因此要定期反冲洗过滤器,目的是让附着在过滤材料外侧面上的颗粒重新脱离,使其落回到流化床之中,并且在这里将其纳入处理过程之中。在这种冲洗过程中将冲洗空气骤然吹入到过滤器内腔之中,使得布状织物过滤材料鼓胀起来。从内向外透过的吹出空气还可使得截留在外侧面上的颗粒脱离。

因此织物过滤材料比较松弛地围绕在承载体周围,从而可以在过滤过程中实现一定的颤动运动,或者在冲洗过程中实现相应的气球状鼓胀运动。

为了能够提供尽可能大的有效过滤面积,可用棒状材料构成承载体。

若采用承载篮,则将沿着空心圆柱体的包络线延伸的杆与底侧和顶侧的环形或圆盘形壳体相连。由于通常用金属材料制成这些承载体,因此可将相应的杆与壳体焊接在一起。对于那些由杆或型材组成的作为用于滤袋的支撑体的矩形框架状承载体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这些过滤器的问题在于:由于织物材料比较松弛,在除尘模式下从外向内透过的工艺空气会朝向杆或栅条尤其是朝向承载体的角部和边缘挤压织物过滤材料。由于工艺空气的输送通常并不恒定,而是存在一定的压力脉冲,因此会产生上述颤动运动,从而使得过滤材料持久地在承载体上来回摩擦运动。

因此在焊接之后必须非常费事地修整承载体,尤其要将连接部位修整光滑。也曾有人尝试将承载体替换成具有一定孔型的冲孔薄板。

所有这些结构的缺点在于:几乎无法进入其内侧进行清洁以及尤其是检查清洁度。

如果考虑到之前所述在制药行业有相应卫生规定的应用领域,显然不仅要在使用之后清洁这样的过滤器,而且也必须进行消毒且必要时必须进行灭菌。可以在使用后丢弃布状织物过滤材料,但是必须在适当清洁承载体之后,才能套上新的软管或者新的过滤袋。若有可能存在的边缘或锐利部位,也会在将滤袋套装到承载体上时出现损坏从而丧失过滤作用的风险。

一个特别的问题是这种承载体的制作不合理,无论是使用不锈钢杆作为栅条焊接结构,还是使用冲孔薄板。这些冲孔薄板在冲孔过程中始终会产生锐利的切边和缩进的(eingezogene)平滑边缘。任何情况下在冲孔过程中都要用很大花费以机械方式平整锐利的冲孔切边。需用机械装置很费事地平整栅条焊接结构的焊接部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合理而且特别是符合制药规范的方式提供这类承载体。

根据本发明,实现这一目的的技术方案在于,将承载体设计成围绕垂直折线形成的褶皱板,褶皱从初始薄板平面两侧立起,将布状过滤材料铺设在这些褶皱周围。

该措施有很多优点。

可以采用弯折/弯曲方法,用一块材料制成这样的褶皱板,原料可以是一种平滑的材料。薄板这一概念不仅包括金属材料,也包括塑料材料,只要这些材料具有相应的机械特性和稳定性,并且也符合制药规范。

如果将这种薄板材料围绕折线形成褶皱,就会产生可以统称为“褶皱板”的板体。褶皱从初始薄板平面两侧立起,这些褶皱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以下还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作为普通或上位方案,褶皱从初始薄板平面上凸起,然后经过端侧平缓的圆形部重新回到初始薄板平面。从薄板的一侧观察,多个侧面相隔一定间距的这种褶皱向外突出。从薄板的对面一侧来看,这里也就是从该薄板平面来看同样有相应的褶皱立起。从一侧立起的褶皱过渡成为从对面一侧立起的另一个褶皱。现在可适当设计布状过滤材料,从而能将其铺设在褶皱板的外轮廓周围,并且使其覆盖或蒙住褶皱的外端部。被过滤材料蒙住的两个褶皱之间的空间形成了该区域内的过滤器内腔。沿波浪形薄板的垂直高度方向来看,过滤材料紧贴在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褶皱脊或者褶皱的圆形的外端部上。由于过滤材料如此覆盖壳体使得一端也就是上端留空,因此气态介质可以从外侧经由过滤材料进入两个褶皱之间的相应内腔之中,然后向上流向开口端,在这里将其从过滤器中排出。通过过滤材料将那些被气态介质带走的需滤出的细微颗粒截留在外侧面上。在薄板平面两侧都存在这些情况,也就是两个竖立褶皱之间的这类内腔,因此产生了比较大的有效过滤面,也就是被过滤材料蒙住的竖立褶皱之间的区域。由于这些褶皱的外端部呈圆形,因此紧贴在这些圆形部上运动的过滤材料没有受损的风险。可在原本的弯曲或弯折过程中形成这些圆形部,因此不需要耗费的后续加工。这类褶皱板能够承受极高的单位面积负荷且不会塌缩。由于这种褶皱板有很强的加固作用,即使由于空气量载荷过大而引起的过滤阻力使得过滤器承受极高的压力负荷,也不会发生塌缩。

这样即可完全实现这一目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褶皱板的竖立褶皱的外端部确定外周向轮廓,布状过滤材料紧贴在该外周向轮廓上。

这意味着相对于初始板基准平面选择褶皱的高度,并且形成不同的高度,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几何形状和大小,尤其是横断面或周向几何形状。

例如可适当使得薄板形成褶皱,让所有褶皱均同样高,那么从垂直于竖直折线的方向来看,就会产生周边轮廓大致呈矩形的承载体。

如果从侧面外边缘来看褶皱均连续地大致上升到中间并且重新下降,就会产生椭圆甚至圆形的周边轮廓。

在弯折过程中选择造型的方式可以开发出无数不同的承载体几何形状。之后必须适当裁切布状过滤材料,必要时可进行缝制或焊接,从而形成待覆盖的承载体的周边轮廓,可以是矩形的布袋或者圆柱形的软管形状。

这样就可以通过相应的弯折过程形成大致呈矩形、椭圆形直至圆形端周边轮廓。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布状过滤材料以适当的松弛的张力(Spannung)铺设在褶皱周围,使其可在透过过滤材料的工艺空气作用下在两个相邻皱褶之间局部地向内运动。

该措施的优点是可以在过滤过程中实现所需的颤动运动。在清洁模式下可以使得滤布鼓胀成气球状的软管或其它形体,从而骤然抖落可能存在的固体颗粒附着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褶皱的高度沿着竖直延伸的折线方向自上而下减小。

该措施的优点是可以自下而上也就是沿着过滤器的高度方向提供越来越多的内部空间来输送空气。这意味着在下部变窄的区域中透过过滤材料的工艺空气不会阻碍工艺空气进入较高的区域中,因为该区域始终有较大的过滤器内腔可供使用。这样就会在过滤器的整个高度方向产生最佳过滤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褶皱板的竖直侧边形成圆形。

该措施的优点是这些侧面端部区域具有平缓的圆形部,过滤材料围绕该圆形部延伸。同样可以在制造技术上非常简便地制作薄板侧边上的这些圆形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褶皱板的表面平滑。

该措施的优点在于,如果所用的是一种平滑的板材,那么就会形成相应平滑的褶皱,过滤材料可以在这些褶皱上来回摩擦,且不会发生切入或损坏过滤材料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褶皱板的上端配有终端法兰。

该措施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终端法兰安装过滤器。也可以将滤布的相应终端安置或固定到该终端法兰上。这样就能非常简单地将过滤材料覆盖整个周边,上端开口的过滤器例外。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褶皱板的下端具有围框。

该措施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该围框将承载体的下端围住,也就是将其封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适当形成褶皱,使得褶皱的上升侧壁和下降侧壁相互平行延伸。

该措施的优点是可以形成机械稳定性特别好的褶皱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相互平行延伸的侧壁相互紧贴在一起。

该措施的优点是两个相邻褶皱之间具有比较大的内腔,通过两个紧贴在一起的侧壁产生的双层壁将该内腔隔开。这种实施方式特别稳定,能够承受朝向初始薄板平面作用于过滤器上的机械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褶皱之间存在沿薄板平面方向延伸的薄板区域。

该措施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这些区域在两个立起的褶皱之间形成内腔段的底部。如果这些区域具有适当长度,从而使其在两个褶皱之间的路径上延伸,就会在两个立起的褶皱之间形成完全封闭的底部。该措施的优点是沿着过滤器的整个宽度方向来看通过这些底部将过滤器分为两半。这样就能够在清洁过滤器时只要以全额吹气压力依次吹扫半个过滤器内腔,从而能够获得特别有效的清洁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褶皱设计成波峰形式。

如此产生的波浪体可以称为波纹板,具有机械稳定性,并且在拔出过滤软管或过滤袋之后,就可以方便地清洁两个外侧面。由于波峰具有相应平缓设计的圆形部,因此布料在颤动运动过程中不会强烈磨损而损坏或受损。可以使用常规的折弯或深冲设备,很方便地制成波浪板。即使材料厚度小于1.0mm,波浪板也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能够承受气动清洁过程中出现的压力脉冲。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工艺设备配有本发明所述的过滤器,在过滤器上方设置有用来将清洁空气吹入过滤器内腔之中的装置。

该措施的优点是能够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将过滤器吹干净。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多个在周边相邻排列的悬挂过滤器,清洁空气吹入装置的吹入管在这些过滤器上方延伸,该吹入管可以分别将清洁空气吹入某一个过滤器之中,同时遮盖与其最邻近的过滤器。

该措施的优点是能够实现特别有效的清洁效果。通过布置在吹入管侧面的盖板遮盖某一个过滤器两侧最邻近的过滤器,从而在这个时刻不会有工艺空气从外侧进入这些过滤器之中。这两个过滤器短时间内几乎被封锁,仅对这两个过滤器之间的中间过滤器进行吹扫。将两个邻近过滤器封锁就能保证从位于其间的过滤器上吹扫掉的固体颗粒不会朝向流化床向下掉落,并且不会朝向邻近过滤器方向运动或者被吸入。这样就能产生特别有效的清洁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具有非圆形周边轮廓的过滤器沿其较长的横断面轴线来看沿着圆形工艺室的半径方向延伸。

该措施的优点是通过星形布置方式可以将比较多的过滤器布置在工艺室之中,从而产生较大的过滤面,能够对工艺空气进行有效除尘。

也可以结合运用循环的吹入管连续清洁各个过滤器,从而能够立即将被截留的固体颗粒重新送回到工艺室中的过程之中。

显而易见,上述和以下还将详细解释的特征并非仅仅可以按照所述组合方式使用,而且也可按照其它组合方式或者单独使用,且并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

相关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所述承载体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波浪板在折弯之前的展开图,

图3为沿图1中的剖面线III-III剖开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1中的剖面线IV-IV剖开的剖面图,

图5为图1所示承载体在安装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将袋状过滤介质套装到图5所示承载体上的情形,

图7为安装完毕后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8为过滤器的底侧视图,

图9为图7所示过滤器沿其较短的椭圆边剖开的纵剖面图,

图10为配有本发明所述过滤器的工艺设备的大大简化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圆圈包围部分的放大比例视图,

图12为沿图10中的剖面线XII-XII剖开的剖面图,

图13为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类似于图3上半段,图中绘出了紧贴的过滤介质,

图14为按照图13绘制的第三实施例,

图15为第四实施例,这里绘出了一部分,相当于图_3所示的下半段,

图16为根据图15绘制的第五实施例,

图17为根据图3绘制的第六实施例,接入在具有圆形周边轮廓的过滤器之中,

图18为按照图3绘制的第七实施例,以及

图19为按照图4绘制的第七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9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器的第一实施例,以图标记10表示其整体。

过滤器10具有如图1~5所示的承载体11。

承载体11基本上由一块具有大致呈矩形的轮廓14的波浪板12构成。承载体11具有高度16和宽度18。

通过折弯过程用一块平坦薄板12′制成波浪板12,如图2所示。

沿着竖直折线20和20′折弯初始平坦的薄板12′,使得从一侧朝向图1所示的矩形轮廓14观察,紧随波峰22之后是波谷24,该波谷又重新过渡为波峰26。

从对面一侧观察则正好相反,波谷24成为波峰26′。

如果观察图4所示的剖面图,也就是承载体11的下端,则可看出,从相当于图2所示薄板12′初始平面的中心基准平面28开始,波峰以高度30凸起,对面的波峰也以相同高度32凸起。波浪线在各个波峰22和最邻近的波谷24以及随后的波峰26之间大致呈直线状延伸,因此大致相当于一条正弦线。这就是说,波峰22从基准平面28开始直接转变为波谷24,然后该波谷又重新变为波峰26。两个外侧竖直侧边34和36朝向承载体11弯曲成圆形。薄板12的壁厚在0.6~1mm之间,在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薄板用一种抛光不锈钢制成。因此适合用于例如制药领域应用的过滤器之中。

如果希望用于没有如此高的卫生要求的其它领域,则也可以考虑使用能够将其做成这种波浪形状的塑料材料或热塑性塑料。

从图3所示的剖面图可以看出,在承载体11的上端的波峰22的高度30′或者最邻近波谷24的深度32′大于下端。

除此之外,从侧边34来看,波峰22的高度首先连续增大,大致在宽度18的中间达到顶点,然后朝向对面的竖直侧边36重新减小。对面的波峰26及其高度32′同样如此。

总之这样就会在上端产生周边轮廓40大致呈椭圆形的承载体11,尤其如图7所示。

在承载体11的上端58配有终端法兰42,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使其匹配褶皱板12的上端。因此该终端法兰42的轮廓相当于周边轮廓40。

如图1和5所示,波浪板12的下端配有封闭的围框44,该围框封闭承载体11的下端。通过该围框44使得薄板12或相应波谷和波峰之间的空间朝向底面封闭。

图5所示为安装后的状态。

图6所示为正在从底面将滤袋46套装到承载体11上。滤袋46由一种缝制成袋子的布状织物过滤材料48构成。滤袋46上端具有法兰50,该法兰大致匹配承载体11上端的周边轮廓40。

滤袋46在下端47被封闭,尤其如图9所示。

按照图6所示,将滤袋46向上移动,直至其法兰50碰到终端法兰42的底面,尤其如图9所示。

在这种最终安装状态下形成过滤器10。

过滤器10的上端58敞开,尤其如图9剖面图所示。过滤器10在底面被滤袋46的底部47封闭。铺设在薄板12外侧周围的织物过滤材料48比较松弛。

如果将过滤器10按照以下还将详细解释的那样安装到工艺设备之中,以便从工艺空气52中滤出颗粒状物料微粒54,则工艺空气52就会经由外侧透过织物过滤材料48进入过滤器10的内腔56之中。尤其如图8所示,在透过织物过滤材料48流入的工艺空气52的压力作用下,可以将过滤材料略微压入两个波峰之间的区域之中。由于工艺空气52展现出一种脉动分量,因此会在过滤器外侧上形成或多或少颤动的织物过滤材料48的表面。

织物过滤材料的网眼大小经过适当选择,从而可以截留颗粒状物料微粒54,而工艺空气52则可以透过织物过滤材料48流入内腔56之中。工艺空气52经由过滤器10的上开口端58流出,尤其如图9所示。

如果要在一定时间之后将织物过滤材料48外侧面上形成的颗粒状物料微粒54附着物重新吹扫干净,则可通过开口端58吹入清洁空气。这时织物过滤材料48就会呈气球状鼓胀起来,通过从内侧向外透过的吹扫空气或清洁空气去除附着在外侧的物料微粒54,并且可以将其排出或者重新利用,以下还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两个波峰和位于其间的波谷之间的空间可供经由外侧流入的工艺空气通过。

由于呈V形向上扩大(参见图9),该空间不断变大,使得工艺空气可以在过滤器10的整个高度来看均匀流入。

图10~12所示为以附图标记60表示其整体的工艺设备。

工艺设备60具有立起的圆柱形壁62,在其下方区域设置底部64。底部64具有大量通孔68,工艺空气52可以穿过通孔从流入室66经由底部64进入工艺室65之中。通过工艺空气52翻搅底部64的顶面上的颗粒状物料54,使其形成流化床72。工艺空气52从流化床72流出,然后向上流向过滤装置76。过滤装置76的过滤器10滤出被带走的物料微粒54。

尤其从图12所示的剖面图可以看出,过滤装置76总计具有十六十六个如前所述的过滤器10。

这十六个过滤器10呈星形设置,而且沿着圆形工艺室65的半径67方向延伸。这十六个过滤器10经过适当安装,从而使其上开口端58分别接入在隔板74中的相应成形的开口84之中。

利用吹扫空气88吹扫过滤器10的内腔56的装置80围绕在隔板74上方。

装置80具有围绕中心轴线81旋转的吹入管82,其管口83可以分别与隔板74中的开口84重合。

如图12所示,吹入管82具有侧面盖板86,当吹入管82位于某一个过滤器10′上方时,这些盖板就会遮盖相邻的过滤器10″。

可以通过吹入管82经由过滤器10′的上开口端58吹入吹扫空气88,其中织物过滤材料48鼓胀起来,从而使得附着的颗粒状物料微粒54脱离,重新落回到流化床72上,并且在这里将其纳入处理过程之中。

盖板86的优点在于,对过滤器10′进行吹扫的过程中,相邻过滤器10″几乎关闭,从而不存在将从过滤器10′上脱离的物料微粒吸入到相邻过滤器10″之中的风险。

这样可产生特别有效的清洁效果。

图13~19所示同样也是本发明涉及的其它弯曲或折弯薄板的实施例。

以下所有实施变型的共同点在于,织物过滤材料围绕在由相应波峰或褶皱所确定的周边轮廓周围。

图13所示为过滤器90的第二实施例,薄板92经过适当弯曲,使得波峰形成具有大致平行的侧边95、97的圆顶94。圆顶94之间的薄板92部分地在初始基准平面96中延伸。从而形成一种特别稳定的承载体。

套上织物过滤材料后形成的周边轮廓98大致呈椭圆形,其支点分别是圆顶94的圆形顶端。原来平坦的原料薄板的侧边在这里也是形成圆形。

图14所示为过滤器100的第三实施例,成型后的薄板102具有适当的水平横断面结构,使得波纹104相当于齿轮的齿。这里也产生了一种大致呈椭圆形的周边轮廓。

图15所示为过滤器110的第四实施例,薄板经过适当弯曲,使得所形成的齿112具有大致平行的侧边114。

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承受极高的压力或者骤然的脉动运动,除此之外,织物过滤材料116仅仅呈点状或者在高度方向来看贴紧在齿112的比较窄的齿顶上方。

图16所示为本发明所述过滤器120的第五实施例,薄板经过适当折弯,使得圆顶122连同大致平行的侧边形成褶皱,这些褶皱分别沿着弯曲区域124转变为相应褶皱或者对面的圆顶。这里也可在铺设好过滤材料126之后形成大致呈椭圆形的周边轮廓。

图17所示为第六实施例,薄板经过适当弯曲,使得所形成的波峰132的齿顶位于圆形周边轮廓142上。相应的波峰132经由直线形侧边134、136转变成对面最邻近的波峰。

由最外侧的侧边144、146挤压而成附加波峰145、147,这些波峰可使得周边轮廓142“形成圆形”。

这样也可以用一块平坦薄板形成或折弯成其周边轮廓142呈圆形的过滤器130基体。

这就意味着在本实施例中,可用异型棒材和端环或端板组成的、用来套装圆形滤袋的承载体替代弯曲的薄板。

这里尤其可以看出,很容易清洁所有侧边尤其是侧边131、131′。如果用一块具有平滑表面的薄板进行成型,则所形成的承载体不仅具有容易清洁的平滑表面,而且也能以摩擦很少的方式将滤袋铺设在周围。

图18和19所示为过滤器150的第七实施例,薄板152经过适当折弯,从而形成从薄板平面155立起的褶皱153和154,且这些褶皱的相应侧边157和158相互紧贴在一起。相面对的褶皱153和154直接相互过渡,并且大致以直角从薄板平面155上凸起。两个相邻褶皱153之间的区域被薄板152完全封闭,从而在薄板平面155左侧和右侧来看形成底部一侧封闭的内腔156。之前所述工艺设备的吹入管可以在运动到过滤器150的上开口端上方时首先单独吹扫薄板平面155左侧的内腔,也就是全部吹扫气流均被用来吹扫过滤器150的左半部分。继续转动吹入管之后,就可以吹扫薄板平面155右侧的区域。过滤器150的周边轮廓在上端重新呈椭圆形。

在图13~16和图18与19所示的实施例中,如果朝向侧边观察,承载体从下而上呈V形扩大,如图9所示。

这样就能够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制作所有已知的承载体或者过滤器基本形状。

即使在薄板厚度小于1.0mm的情况下,上述皱褶板或者波浪板也能承受极高的单位面积压力。铺设在承载体周围的过滤材料上可能会沾上大量颗粒,因此会有很大的单位面积压力作用于贴附的过滤材料及其下面的承载体。工艺设备中的风机压力为10000Pa,单位面积压力大致为1000kg/m2。如果过滤器的过滤面积为0.5m2,则压力为250k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