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一种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楼房防火救生舱主要由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组成。该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楼房防火救生舱设置在各个楼层内,由具有耐火保温性能且气密性良好的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组成,供氧排风系统由进风口、进风管、排风管、排风口组成。当发生火险时,关闭门窗,防火救生舱则与火险环境彻底绝缘,供氧排风系统为救生舱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救生舱内的人员能安然无恙。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过渡舱,救生舱内的人员既有避险逃生保障,还能主动参与灭火。在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基础上,加固墙体、地面、房顶的骨架,或在其内增设减震室,就成为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本发明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及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特别适合各种办公楼、住宅楼、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楼房的人员遇火灾地震灾害时避险救生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913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郭卫康;

    申请/专利号CN201010621437.9

  • 发明设计人 郭永康;郭晓勤;郭卫康;郭时康;

    申请日2010-12-25

  • 分类号A62B3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雷山三坊8-4-6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9: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2B31/00 登记生效日:202003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2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2B31/00 申请日:2010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0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2B3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122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1-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房专用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一种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更具体地说,楼房防火救生舱涉及一种设置于楼层中的能耐火保温的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它是在楼房遇火险险情人又来不及逃生时,供楼层人员在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紧急避险救生、能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一种避险处所。具有耐火保温性能且气密性良好的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经有序连接后,能保证楼房防火救生舱成为与外界火险环境绝缘的气密性良好而且有良好空气通路的小空间,外面的有毒有害气体进不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火烧不着,人烤不着,与防火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能保证防火救生舱内始终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供应,因而处在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人员能安然无恙。

在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基础上,将墙体、地面、房顶的骨架改为重型密集式金属型材结构,将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外表面用厚度大于2mm的钢板无缝焊接,或在其内增设减震室,就成为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楼房防火救生舱及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特别适合各种办公楼、住宅楼、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楼房的人员遇火险、地震时避险救生使用。

背景技术  现代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是高层建筑的防火能力却十分薄弱;高层建筑失火容易,逃生却很困难。高层救火是国际性难题,无论是逃生还是消防救援都很有难度。

据科学研究,烧伤增加皮肤对疼痛的敏感度,使人产生剧烈的疼痛,随着皮肤表层神经被毁,一些感觉随之逐渐丧失,但大多被烧死的人其实是死于吸入的有毒气体而窒息。

目前,国内外火险频发,尤其是高层建筑物发生火险时救援困难导致的伤亡惨重。究其原因,就是目前国内外所有高层建筑物都没有设置火险救生设施,所有办公楼、住宅楼、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楼房都没有在楼层中设置遇火险时能避险救生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

在高层建筑物中遇火险时能避险救生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1、要有一个与外界火险环境彻底绝缘的空间,2、该空间必须耐火保温,火烧不着,人烤不着,3、该空间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氧气)供应及废气排出系统。

现在,各种办公楼、住宅楼、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楼房存在的共同缺陷在于:1、楼房空间大,门窗多,门窗与门窗框空隙大,难以关闭严实,楼房难以与外界火险环境彻底绝缘,有时甚至是来不及将所有门窗关闭,有毒有害烟气就已经窜进了楼房内;2、楼房门窗不能耐火保温,尤其是玻璃门窗遇火险时,极易发生玻璃爆裂;3、楼房没有设置专用的供氧排风系统,即使关闭门窗,因为缺乏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氧气)供应及废气排出系统,时间一长,人也会活活被憋死在楼房内。

目前,在高层建筑物中遇地震时的避险救生也是一个国际性的技术难题:地震发生,在楼房内有重物砸下时,没有一个坚固的砸不垮的建筑物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处所;当楼房被震塌时,人的生命安全则完全是听天由命,非死即残。

目前,在国内外各种已建及在建办公楼、住宅楼、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楼房中尚未见到相关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以及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踪影,也未见到任何技术文献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置于楼房中的能与外界火险环境彻底绝缘的具有耐火保温性能且气密性良好的空间及与该空间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遇火险发生时,外面的毒气不能进入防火救生舱,防火救生舱内始终有源源不断的氧气供应,废气又能被及时排出,确保身处该空间内的人员能安然无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置于楼房中的能在地震发生时,能防震抗震,减轻地震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现对本发明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以及一种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分述如下。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它主要由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组成,楼房防火救生舱由具有耐火保温性能而且气密性良好的墙体、地面、房顶组成,在墙体上设置有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墙体、地面、房顶、门、窗均设置为夹层,墙体、地面、房顶、门、窗均用耐火材料制造,在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的夹层内均设置有耐火保温层;供氧排风系统由主进风口、主进风管、支进风管、支排风管、主排风管、主排风口组成,主进风口设置于远离建筑物的地面,主排风口设置于楼层的顶部,主进风口与主进风管相连接,支进风管的一端连接主进风管,另一端与设置于各楼层中的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进风口相连接,主排风口与主排风管相连接,支排风管的一端连接主排风管,另一端与设置于各楼层中的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排风口相连接;当关闭楼房防火救生舱的门、窗时,从主进风口至主进风管至支进风管至支进风口至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支排风口至支排风管至主排风管至主排风口之间形成与外界绝缘的气密性良好的空气通路,遇下部楼层发生火险而又不能逃生时,人员躲进设置于各楼层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内并关闭门、窗,此时,外面的有毒有害气体进不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火烧不着,人烤不着,与防火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能保证防火救生舱内始终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供应,处在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人员能安然无恙。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窗或为双层金属窗或为双层金属窗与中空玻璃窗的复合窗,当为双层金属窗时,双层金属窗不开孔,当为双层金属窗与中空玻璃窗的复合窗时,中空玻璃窗位于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内侧,双层金属窗位于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外侧,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玻璃窗处于常闭状态,防火金属窗上设置有观察孔;在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进风口处和支排风口处还设置有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在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楼房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舱,过渡舱与楼房防火救生舱的隔墙之间设置有内门,过渡舱与楼房的隔墙之间设置有外门,内门与内门框之间、外门与外门框之间气密性均完好,在过渡舱内还设置有朝楼房方向的强力排风机;在过渡舱内还设置有防毒面具;在楼房人员事先经过消防专业培训的前提下,当遇火险发生时,楼房防火救生舱内的人员,可戴上防毒面具,可以经过渡舱在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楼房之间自由出入,利用事先设置于楼房中的灭火消防设施扑灭本楼层内的火险。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楼房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专用的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互联网宽带、供水系统,所述的供氧排风管道与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互联网宽带、供水系统中的供电线管、通讯线管、宽带线管、供水线管在楼房中的敷设方式或为明管敷设或为暗管敷设,当为明管敷设时,所有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的供氧排风管道、供电线管、通讯线管、宽带线管、供水线管的外壁均设置有耐火保温层,如果是采用暗管敷设,所有的供氧排风主管道、主供电线管、主通讯线管、主宽带线管、主供水线管的外壁均不必设置耐火保温层,所有的供氧排风支管道、支供电线管、支通讯线管、支宽带线管、支供水线管可以设置在同一根耐火保温管道内,暗管敷设的方法是:所述的所有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的供氧排风管道与供电线管、通讯线管、宽带线管、供水线管在同一个建筑通道内敷设,该通道内部与楼房建筑物彻底隔绝,不留任何检修门、窗,并封严各主管道、各主线管至各支管道、各支线管的墙壁管道孔,检修通道采用地下通道的方式随主进风管开口于远离建筑物20米以外的主进风口,配套线管主建筑通道直通楼顶并高于楼顶,配套线管主建筑通道高于楼顶的出口处设置有遮雨棚及安全网。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主进风口设置于远离建筑物20米以上的空旷地面,在主进风口的四周设置有隔离栅,在所述的主进风口处还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或为空气滤清器或为空气静电除尘器或为空气静电除尘器加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所述的主进风管与主进风口或空气净化装置出口之间还包括有动力送风装置;主排风口或设置于高于楼顶6米以上的空中或设置于楼顶,在主排风口的四周设置有隔离栅,当主排风口设置于高于楼顶6米以上的空中时,主排风口还设置有遮雨伞、避雷针,在所述的主排风管与主排风口之间还包括有动力抽风装置;所述的主进风管的动力送风装置、主排风管的动力抽风装置配备有专用的供电系统,并配置有备用市电电源;所述的从主进风口至主进风管至支进风管至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进风口之间、所述的从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排风口至支排风管至主排风管至主排风口之间均用耐火防锈的金属管材牢固无缝隙焊接,当楼层较高时,在主进风管、主排风管的每隔适当高度,还设置有相同材质的金属伸缩接头;所述的主进风管的最上层楼房末端用耐火的金属板材严密焊接封堵,主排风管的最下层楼房末端用耐火的金属板材严密焊接封堵。

所述的主进风管、支进风管、支排风管、主排风管的内壁定期由管道机器人负责清洁。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空调、照明灯、电话机、电脑;在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房顶和墙体四周上沿还设置有自来水喷淋装置,在墙体四周下沿还设置有排水水槽,排水水槽经排水管与下水管道相连通。

尽管救生舱外火光熊熊,救生舱内依然舒适如春,可以照常工作,或上网,或与外界电话或网上联络,交流楼上火情,引导消防队员施救。即使大火烧到楼房防火救生舱也不要紧,只需及时开启设置在舱顶和墙体四周上沿的自来水喷淋装置就OK!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由烟感探测器、楼房视频监控装置、火警自动报警装置、动力送、排风自动启动装置、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烟气监测控制装置组成,烟感探测器设置于楼房中、楼房防火救生舱以及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内,一旦发生火情,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即能实现楼房火险视频输出、现场自动报警、向119火警台自动报警、动力送风、排风装置自动启动,当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窜入烟气时,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则自动关闭进风管闸门和排风管闸门;在所述的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内还设置有逆止阀,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与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门实现机械或智能联动,开门即自动关闭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关门即自动开启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

当某楼层无人,又忘记关闭楼房防火救生舱的舱门时,一旦火灾发生,会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经进风口闸门、支进风管灌入主进风管,经排风口闸门、支排风管灌入主排风管而危及其余楼层防火救生舱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有了此多重防控设计,可做到万无一失,彻底堵住有毒有害气体经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分别灌入主进风管、主排风管。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它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基础上,将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的骨架改为重型密集式金属型材结构,房顶设置为拱形结构,金属型材结构构成的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的骨架用焊接或铆接的方法牢固固定,在墙体、地面、房顶、门、窗金属型材结构的骨架的外表面用厚度大于2mm的钢板无缝焊接或铆接。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还设置有减震室,减震室上设置有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减震室上设置的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与在其外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所设置的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相对应,楼房防火救生舱内设置的空调、照明灯、电话机、电脑及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相应移入减震室内,减震室的墙体、地面、房顶与在其外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相对应的墙体、地面、房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室用厚度大于3mm的钢板无缝焊接,减震室的内壁装饰有暖色调的装饰材料;支进风管、支排风管在减震室的墙体与在其外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相对应的墙体之间设置有弹性管道接头。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或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内还设置有可座可睡的多用沙发,多用沙发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的地面和墙体上或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内的地面和墙体上,多用沙发上还设置有多件可固定人体并可保护人体脊椎的安全背心,多用沙发的底部还设置有密封储水箱、食物储备箱、应急药品箱、工具箱、密封垃圾箱、可供照明及可供手机充电用的干体蓄电池,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或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内还设置有婴儿救生舱,婴儿救生舱设置有舱体、舱盖,舱体、舱盖设置有锁紧装置,婴儿救生舱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墙体上或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的墙体上,婴儿救生舱内的四周设置有厚度大于10mm的软体或发泡材料做成的婴儿床,婴儿床上设置有安全背心,婴儿救生舱的舱体上开有通风孔。

一种防止楼房立柱遇大火长时间灼烧而软化致使楼房坍塌的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该方法是对楼房所有承重的或混凝土立柱或钢铁材质立柱或铁合金立柱的外壁均设置耐火保温层,耐火保温层或为金属外壳耐火保温层或为陶瓷外壳耐火保温层。

使用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以及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楼房遇到火险而又无法逃生时,居于楼房内的人员及时躲进设置于各楼层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并关闭门、窗,能保证楼房人员不受火险威胁,确保人员生命安全。1、楼房防火救生舱为避险人员提供了一个与外界火险环境彻底绝缘的空间,外面的有毒有害气体进不到楼房防火救生舱;2、楼房防火救生舱耐火保温,火烧不着,人烤不着,居于楼房防火救生舱内的人员可安然无恙;3、与楼房防火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能为楼房防火救生舱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氧气)并将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废气及时排出。

本发明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过渡舱设计,可谓别具一格,它可以让楼房内的人员由被动的避险逃生者变为主动的灭火消防员,楼房内的人员可戴上防毒面具,可以经过渡舱在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楼房之间自由出入,利用事先设置于楼房中的灭火消防设施扑灭本楼层内的火险,对降低火灾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当有地震灾害发生,在楼房内有重物砸下时,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能提供一个坚固的砸不垮的安全处所,人们可以借此避难求生;即使楼房被震塌时,坚固的砸不垮的含有减震室设计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多重保险功能也能保证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的生命安全或者能尽量降低地震灾害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楼房防火救生舱平面投影图。

A、B、C、D分别代表:A立面墙体、B立面墙体、C立面墙体、D立面墙体。

图2楼房防火救生舱侧剖视图。

图3 A立面墙体大通透玻璃窗示意图。

图4 B立面墙体配电装置示意图。

图5 C立面墙体门、窗示意图。

图6 D立面墙体玻璃窗示意图。

图7 A立面墙体双层金属窗、观察孔正立面视图。

图8 A立面墙体双层金属窗、中空玻璃窗复合配置俯视图。

图9楼房防火救生舱与过渡舱配置俯视图。

图10楼房防火救生舱室内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示意图。

图11楼房防火救生舱与供氧排风系统室外配置全景图及线管建筑通道敷设、地下通道敷设示意图。

图12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重型密集式金属型材结构骨架、拱形结构房顶骨架正面剖视图。

图13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重型密集式金属型材结构骨架、拱形结构房顶骨架侧面剖视图。

图14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与减震舱正面剖视图。

图15楼房立柱外壁设置耐火保温层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地面,3.房顶,4.门,5.窗,6.支进风口,7.支排风口,8.耐火保温层,9.过渡舱,10.内门,11.外门,12.隔离栅,13.主进风口,14.空气静电除尘器,15.负氧离子发生器,16.鼓风机,17.主进风管,18.支进风管,19.进风口闸门,20.排风口闸门,21.支排风管,22.主排风管,23.主排风口,24.隔离栅,25.排风机,26.双层金属窗,27.观察孔,28.中空玻璃窗,29.供电线管,30.通讯线管,31.宽带线管,32.供水线管,33.线管建筑通道,34.地平线,35.线管敷设及维修地下通道,36.重型密集式金属型材结构,37.拱形房顶,38.减震室,39.减震弹簧,40.弹性管道接头,41.多用沙发,42.密封储水箱,43.食物储备箱,44.应急药品箱,45.工具箱,46.密封垃圾箱,47.混凝土立柱,48.金属外壳耐火保温层,49.陶瓷外壳耐火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它主要由楼房防火救生舱及与该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组成,楼房防火救生舱由具有耐火保温性能而且气密性良好的墙体1、地面2、房顶3组成,在墙体上设置有门4、窗5、支进风口6、支排风口7,墙体、地面、房顶、门、窗均设置为夹层,墙体、地面、房顶、门、窗均用耐火材料制造,在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的夹层内均设置有耐火保温层8;供氧排风系统由主进风口13、主进风管17、支进风管18、支排风管21、主排风管22、主排风口23组成,主进风口13设置于远离建筑物的地面34,主排风口23设置于楼层的顶部,主进风口13与主进风管17相连接,支进风管18的一端连接主进风管17,另一端与设置于各楼层中的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进风口6相连接,主排风口23与主排风管22相连接,支排风管21的一端连接主排风管22,另一端与设置于各楼层中的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排风口7相连接;当关闭楼房防火救生舱的门、窗时,从主进风口13至主进风管17至支进风管18至支进风口6至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支排风口7至支排风管21至主排风管22至主排风口23之间形成与外界绝缘的气密性良好的空气通路,遇下部楼层发生火险而又不能逃生时,人员躲进设置于各楼层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内并关闭门、窗,此时,外面的有毒有害气体进不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火烧不着,人烤不着,与防火救生舱相连通的供氧排风系统能保证防火救生舱内始终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供应,处在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人员能安然无恙。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窗或为双层金属窗26或为双层金属窗26与中空玻璃窗28的复合窗,当为双层金属窗时,双层金属窗不开孔,当为双层金属窗与中空玻璃窗的复合窗时,中空玻璃窗28位于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内侧,双层金属窗26位于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外侧,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玻璃窗处于常闭状态,防火金属窗上设置有观察孔27;在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进风口处和支排风口处还设置有进风口闸门19、排风口闸门20;在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楼房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舱9,过渡舱9与楼房防火救生舱的隔墙之间设置有内门10,过渡舱与楼房的隔墙之间设置有外门11,内门10与内门框之间、外门11与外门框之间气密性均完好,在过渡舱内还设置有朝楼房方向的强力排风机;在过渡舱内还设置有防毒面具;在楼房人员事先经过消防专业培训的前提下,当遇火险发生时,楼房防火救生舱内的人员,可戴上防毒面具,可以经过渡舱在楼房防火救生舱至楼房之间自由出入,利用事先设置于楼房中的灭火消防设施扑灭本楼层内的火险。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楼房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专用的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互联网宽带、供水系统,所述的供氧排风管道与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互联网宽带、供水系统中的供电线管、通讯线管、宽带线管、供水线管在楼房中的敷设方式或为明管敷设或为暗管敷设,当为明管敷设时,所有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的供氧排风管道、供电线管29、通讯线管30、宽带线管31、供水线管32的外壁均设置有耐火保温层8,如果是采用暗管敷设,所有的供氧排风主管道、主供电线管、主通讯线管、主宽带线管、主供水线管的外壁均不必设置耐火保温层,所有的供氧排风支管道、支供电线管、支通讯线管、支宽带线管、支供水线管可以设置在同一根耐火保温管道内,暗管敷设的方法是:所述的所有到楼房防火救生舱的供氧排风管道与供电线管、通讯线管、宽带线管、供水线管在同一个建筑通道33内敷设,该通道33内部与楼房建筑物彻底隔绝,不留任何检修门、窗,并封严各主管道、各主线管至各支管道、各支线管的墙壁管道孔,检修通道采用地下通道35的方式随主进风管开口于远离建筑物20米以外的主进风口,配套线管主建筑通道直通楼顶并高于楼顶,配套线管主建筑通道高于楼顶的出口处设置有遮雨棚及安全网。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主进风口设置于远离建筑物20米以上的空旷地面34,在主进风口的四周设置有隔离栅24,在所述的主进风口处还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或为空气滤清器或为空气静电除尘器14或为空气静电除尘器14加负氧离子发生器15,在所述的主进风管与主进风口13或空气净化装置出口之间还包括有动力送风装置16;主排风口23或设置于高于楼顶6米以上的空中或设置于楼顶,在主排风口的四周设置有隔离栅24,当主排风口设置于高于楼顶6米以上的空中时,主排风口还设置有遮雨伞、避雷针,在所述的主排风管22与主排风口23之间还包括有动力抽风装置25;所述的主进风管的动力送风装置、主排风管的动力抽风装置配备有专用的供电系统,并配置有备用市电电源;所述的从主进风口至主进风管至支进风管至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进风口之间、所述的从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支排风口至支排风管至主排风管至主排风口之间均用耐火防锈的金属管材牢固无缝隙焊接,当楼层较高时,在主进风管、主排风管的每隔适当高度,还设置有相同材质的金属伸缩接头;所述的主进风管的最上层楼房末端用耐火的金属板材严密焊接封堵,主排风管的最下层楼房末端用耐火的金属板材严密焊接封堵。

一种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空调、照明灯、电话机、电脑;在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房顶和墙体四周上沿还设置有自来水喷淋装置,在墙体四周下沿还设置有排水水槽,排水水槽经排水管与下水管道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还设置有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由烟感探测器、楼房视频监控装置、火警自动报警装置、动力送、排风自动启动装置、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烟气监测控制装置组成,烟感探测器设置于楼房中、楼房防火救生舱以及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内,一旦发生火情,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即能实现楼房火险视频输出、现场自动报警、向119火警台自动报警、动力送风、排风装置自动启动,当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窜入烟气时,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则自动关闭进风管闸门19和排风管闸门20;在所述的支进风管、支排风管管道内还设置有逆止阀,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进风口闸门19、排风口闸门20与楼房防火救生舱中的门实现机械或智能联动,开门即自动关闭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关门即自动开启进风口闸门、排风口闸门。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它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防火救生舱的基础上,将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的骨架改为重型密集式金属型材结构36,房顶设置为拱形结构37,金属型材结构构成的墙体、地面、房顶、门、窗的骨架用焊接或铆接的方法牢固固定,在墙体、地面、房顶、门、窗金属型材结构的骨架的外表面用厚度大于2mm的钢板无缝焊接或铆接。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还设置有减震室38,减震室38上设置有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减震室上设置的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与在其外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所设置的门、窗、支进风口、支排风口相对应,楼房防火救生舱内设置的空调、照明灯、电话机、电脑及火险应急智能控制系统相应移入减震室内,减震室的墙体、地面、房顶与在其外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相对应的墙体、地面、房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39,减震室用厚度大于3mm的钢板无缝焊接,减震室的内壁装饰有暖色调的装饰材料;支进风管、支排风管在减震室的墙体与在其外的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相对应的墙体之间设置有弹性管道接头40。

本实施例的楼房防火救生舱,其技术要点在于,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或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内还设置有可座可睡的多用沙发41,多用沙发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的地面和墙体上或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内的地面和墙体上,多用沙发上还设置有多件可固定人体并可保护人体脊椎的安全背心,多用沙发的底部还设置有密封储水箱42、食物储备箱43、应急药品箱44、工具箱45、密封垃圾箱46、可供照明及可供手机充电用的干体蓄电池,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内或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内还设置有婴儿救生舱,婴儿救生舱设置有舱体、舱盖,舱体、舱盖设置有锁紧装置,婴儿救生舱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墙体上或牢固固定在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的减震室的墙体上,婴儿救生舱内的四周设置有厚度大于10mm的软体或发泡材料做成的婴儿床,婴儿床上设置有安全背心,婴儿救生舱的舱体上开有通风孔。

本实施例的防止楼房立柱遇大火长时间灼烧而软化致使楼房坍塌的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该方法是对楼房所有承重的或混凝土立柱47或钢铁材质立柱或铁合金立柱的外壁均设置耐火保温层,耐火保温层或为金属外壳耐火保温层48或为陶瓷外壳耐火保温层49。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