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幅材的尾部引纸的方法和装置

在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幅材的尾部引纸的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括连续烘缸组(38)的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尾部引纸的方法。烘缸组(38)包括烘缸(22)、转向辊(24)、真空箱(62)、作为单织物运行(20)经由烘缸(22)和转向辊(24)行进的一个干燥部织物(26),并且在幅材(34)的尾部引纸中,幅材(34)的端部(42)以全宽被引导通过干燥部(14)。另外,在烘缸(22)和干燥部织物(26)形成的敞开式间隙(32)的一侧上,至少在幅材(34)的边缘(33、35)处,从烘缸(22)吹走全宽幅材(34)。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装置(28)。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21F7/00 授权公告日:20130213 终止日期:20170522 申请日:200905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2-13

    授权

    授权

  • 2011-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21F7/00 申请日:200905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括连续烘缸组的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幅材的尾部引纸的方法,该烘缸组包括:

-烘缸;

-转向辊;

-真空箱;

-一个干燥部织物,作为单织物运行(single fabric run)经由烘缸和转向辊行进;并且

-在幅材的尾部引纸中,幅材的端部以全宽通过干燥部。

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单织物干燥部(single fabric dryer section)通常被用作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在单织物干燥部,幅材的尾部引纸(tail threading)通常使用幅材的引纸尾部即纸尾来完成。然而,在纸尾的引导及特别是在纸尾的形成中有时会遇到问题。另外,当用纸尾来完成幅材的尾部引纸时,需要设备来形成纸尾。专利US5232555公开了一种以全幅宽将幅材从压榨部转移到单织物干燥部的方案。根据此专利的方法可能能够用于一些机器,但这甚至尚未如所公开的那样尝试过,这是因为在该专利中未对尾部引纸更详细地描述,换言之,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充分的。问题在于关于成功的尾部引纸的不确定性并且可能造成造纸机贵重器材(clothing)和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幅材的尾部引纸的方法,借助该方法尾部引纸比以前更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有特征是,在由烘缸与干燥部织物形成的敞开式压区的一侧上,至少在幅材的边缘从烘缸吹走全宽的幅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的尾部引纸的新颖装置,借助该方法,可将吹气消耗量保持得尽可能地低,而不损害成功的尾部引纸。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特有特征是,在烘缸与干燥部尾部形成的敞开式间隙的一侧上,至少在幅材的边缘处,包括有用于使全宽幅材脱离烘缸的喷放吹气设备。

在该方法中,在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幅材的尾部引纸期间,在纤维幅材机的干燥部中向前引导幅材的端部。幅材指的是纸板幅或纸幅。依次,纤维幅材机指的是用于造纸或纸板的幅材成形机。纤维幅材机包括连续的烘缸组、转向辊和一个干燥部织物,烘缸组包括烘缸。干燥部织物作为单织物运行,经由烘缸和转向辊按封闭传递(closed draw)从一组行进到另一组。在幅材的全宽尾部引纸中,幅材端部以全宽通过干燥部。另外,全宽幅材至少在边缘处从烘缸被吹走。更精确地说,吹气发生在烘缸与干燥部织物形成的敞开式间隙的一侧上。当幅材至少在幅材两侧从烘缸被吹走时,全宽幅材可被转移到随着干燥部织物行进。更精确地,幅材被转移成随着干燥部织物而不是随着烘缸在敞开式间隙中行进。在幅材移动到干燥部织物附近后,幅材到达与干燥部织物一起行进的随后的烘缸。由于幅材具有整个宽度,或者说为全宽,在幅材的尾部引纸期间避免了切断纸尾。另一方面,通过至少边缘吹气实现了全宽的可靠的幅材尾部引纸。因此吹气被定向到边缘附近的幅材。当吹气被定向到幅材边缘时,幅材边缘脱离烘缸。因此吹气被定向到幅材的两侧执行,所述吹气从至少一个开口/喷嘴排放。由于幅材的边缘脱离烘缸,所以幅材的中心部也脱离烘缸。幅材边缘的这种脱离是基本的,因为造成断纸的缺陷和撕裂就源于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吹气也被定向到幅材的中心。虽然幅材的边缘应该是借助吹气随着干燥部织物从烘缸转移的最基本的区域,但是通过使吹气定向到幅材的中心部,能够使成功的全宽尾部引纸程序得到进一步改善。被定向到幅材的中心部的吹气有利于成功的尾部引纸,特别是在宽纤维幅材机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不同强度的吹气沿幅材的横向被定向到幅材。因此高强度的吹气被定向到幅材的边缘附近,而较低强度的吹气被定向到幅材的中心。如上所述,考虑到成功的幅材尾部引纸,幅材边缘是最重要的部位。在中心较小强度的吹气就足以确保幅材脱离烘缸。有利地,吹气被定向到宽阔区域中的幅材,但是吹气被调整到刚够幅材脱离烘缸。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幅材端部附近调整吹气。在这种情况下,每次吹气在幅材到达吹气位置之前形成,并且在幅材经过吹气位置后关闭。通过这种方式,在这些吹气位置的仅仅一部分只由干燥部织物覆盖时形成吹气,并且相应地,在吹气位置的仅仅一部分还由幅材覆盖时形成吹气。因此吹气不是在所有的吹气位置同时形成的。当不是一次对于整个干燥部形成吹气时,可将高强度的吹气定向到需要高强度吹气的点。因此考虑到幅材的尾部引纸,可在这种在吹气时有最大意义的吹气位置使吹气强度更高。

在第四实施例中,幅材于尾部引纸期间在第一烘缸处的干含量值比操作期间在第一烘缸处的干含量值低。当幅材较潮湿时,幅材更好地附接到干燥部织物。根据本实施例,幅材、织物或它们两者可在尾部引纸期间被加湿。例如,织物清洗喷水管在幅材到达一组之前打开,以使得幅材附接到织物。可在幅材和织物的两侧或仅一侧上进行加湿。有利地,将幅材和织物的接触表面加湿。当幅材是潮湿的并更好地附接到干燥部织物时,较小强度的吹气就已经足够将幅材从烘缸的表面转移到干燥部织物附近,即与干燥部织物一起行进。

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尾部引纸期间到达第一烘缸处的幅材的干含量值比操作期间在第一烘缸处的干含量值约低5个百分比单位,甚至约10个百分比单位。可将干含量低5个百分比单位的幅材从压榨部转移到干燥部。当操作至少一个或多个压榨压区卸载(on relief)时,实现这种较低的干物质含量。另外,当干含量(即干含量值)约低5个百分比单位时,幅材对干燥部织物的附接比更高的干含量值明显更好。

在第六实施例中,在幅材到达真空箱之前,在真空箱中产生真空。此外,在这些真空箱中的仅仅一部分只由干燥部织物覆盖时产生真空。真空箱的开式表面(open surface)可有不同的真空区,并且可将真空施加到真空箱,或者可依据喷射器原理借助吹气或组合上述方式而使真空箱减压。当真空箱的顶部只出现干燥部织物时,真空损失很大。换言之,经由干燥部织物发生了明显的空气流动。当只由干燥部织物覆盖的这种真空箱的仅仅一部分减压时,真空损失明显减少。当对于全宽幅材进行尾部引纸时,增大真空度是有用的,但是当对于纸尾进行尾部引纸时,高真空能够将幅材头撕扯成损纸,并使损纸与纸尾一起行进。当成为损纸的幅材头与纸尾一起行进时,这非常可能导致中断。当幅材和织物覆盖真空箱时,不再发生明显的损失,并且不必关闭真空。因此在幅材覆盖真空箱的情况下维持真空,由此避免幅材的中断或幅材破损。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纤维幅材机的侧视图;

图2示出从转向辊的端部观察的与烘缸关联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3a示出从烘缸的侧面观察的与烘缸关联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3b示出从烘缸的侧面观察的与烘缸关联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

图4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两个连续烘缸组;并且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吹气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从侧面观察的一种传统纤维幅材机18。纤维幅材机18包括(作为连续的局部实体)成形部10、压榨部12、干燥部14和整饰部16。根据图1的纤维幅材机中,整饰部只包括机器卷。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被设计成用于只使用上定位(above-located)的单织物运行20的纤维幅材机18的干燥部14中的尾部引纸。干燥部14包括连续的烘缸组38,根据图1的纤维幅材机中有9个烘缸组38。烘缸组38用符号R1-R9来区分个体。有利地,幅材在尾部引纸期间为全宽。

在干燥部14内的幅材34的尾部引纸中,图1所示的纤维幅材机18可具有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28。图1所示的干燥部14包括连续的烘缸组38,如图2所示烘缸组38包括烘缸22、转向辊24和一个干燥部织物26。干燥部织物26适合只作为上定位的单织物运行20经由烘缸22和转向辊24行进。在幅材34的尾部引纸期间,幅材34的端部42适合以全宽经过干燥部14取出。另外,至少在幅材的这些边缘处,在由烘缸22与干燥部织物26形成的敞开式间隙32的一侧上,包括有喷放吹气设备(blow off blowequipment)80,其用于使全宽幅材34脱离烘缸22。

图3a和图3b示出从烘缸22的一侧观察的与烘缸22关联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28。喷放吹气设备80位于幅材34的边缘33、35附近。当喷放吹气设备80位于幅材34的边缘33、35附近时,可使幅材34的边缘33、35脱离烘缸22,并可使幅材34转移以跟随干燥部织物26行进。

在根据图3a和图3b所示的本发明的装置中,喷放吹气设备80包括全幅流送装置(flow profile)82,全幅流送装置82适合允许较大的气流84到达幅材34的边缘33、35。喷放吹气设备80包括一个吹气管86或几个分开的吹气管86。吹气管86中的全幅流送装置82为开口88。开口或者孔/间隙位于管的侧壁上。也可与开口关联地设有附接到吹气管的较小的管、喷嘴。这种喷嘴的出口可通过修平(flattening)来形成。这些开口中,孔的尺寸为2mm-10mm,有利地为3mm-8mm。幅材边缘区域中的开口的分布值或者说开口之间的距离为50mm-300mm。“幅材边缘区域”在这里指的是距离幅材边缘0.2m-1m、有利地为0.3m-0.6m的区域。在以下范围中,开口的分布值为150mm-1500mm,有利地为400mm-1000mm。

在图3a中,吹气管86是分开的,并且它们位于幅材34的边缘33、35附近。当使用上述开口/孔时,在幅材边缘处的分布比距幅材边缘有一定距离处的分布更密。在图3b中,开口88被定向管89包围,这些定向管89可位于更靠近烘缸/敞开式间隙的位置。因此吹气可被非常好地定向。

在图3b中,一个吹气管86涵盖了幅材的整个宽度,并且吹气管86位于幅材34的边缘33、35附近。位于吹气管86的中心处的全幅流送装置82是中心全幅流送装置83。中心全幅流送装置确保幅材以及幅材的中心部被转移到干燥部织物附近。依次地,在幅材吹气管中位于幅材边缘处的全幅流送装置82是边缘全幅流送装置81,其对幅材从烘缸转移到干燥部织物附近非常重要。最简单地,在两个边缘各有一个边缘全幅流送装置,而在吹气管的中心有1-10个中心全幅流送装置。

如图3b所示,至少一件断纸吹气设备85位于幅材34的边缘33、35之外。空气从每件断纸吹气设备85相对于纤维幅材机至少部分沿横向吹到烘缸22的位于幅材34的边缘33、35之下的表面。当断纸吹气相对于纤维幅材机沿横向进入幅材与烘缸之间时,随后的喷放吹气或者引纸/引导吹气能够使幅材脱离烘缸。断纸吹气设备85由断纸吹气阀87控制。依次地,喷放吹气设备80由喷放吹气阀91控制。断纸吹气阀与喷放吹气阀91都是电控的。断纸吹气喷嘴与喷放吹气喷嘴沿机器方向与横向的取向是可调的。另外,吹气管自身可相对于烘缸/敞开式间隙定位。

边缘吹气也可设于独立的管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心部的吹气可设于其自身的全宽度管(full width pipe)中。只要相应保持表面积和介质流动,喷嘴孔的形状就可与标准孔不同。此外,可以使用提供相应流动的短孔喷嘴(short orifice nozzle)。边缘处的开口/喷嘴例如可以是效率高的拉瓦尔喷嘴(laval nozzle)。可从两个边缘或只从一个边缘将介质带到吹气设备。

虽然边缘吹气设备典型地已经足以使幅材脱离烘缸并使幅材转移到干燥部织物附近,但是吹气管有利地延伸用于幅材宽度的30%以上的部分,最有利地用于幅材宽度的50%以上的部分。当吹气涵盖如此大部分的幅材宽度时,幅材比以前更可靠地从烘缸转移到干燥部织物附近。

有利地,使用全宽尾部引纸的纤维幅材机具有4m以上、有利地为6m以上的宽度。在宽纤维幅材机中,沿幅材的横向同时沿纵向的对角裁切距离非常长。当裁切长度长时,裁切中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增大。另外,在全宽尾部引纸期间,与在尾部引纸中使用纸尾时相比,运送更少损纸到碎浆机。当使用全宽尾部引纸时,与使用纸尾时相比,也可使纤维幅材机所进行的生产更快。除增加机器宽度外也要强调这些优点。总的来说,可以说当用全宽幅材完成尾部引纸时,避免了形成纸尾以及在尾部引导和加宽中出现的问题。

图3b示出了从烘缸22的一侧观察到的与烘缸22关联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28。喷放吹气设备80涵盖幅材34的全部宽度。因此幅材从烘缸22转移到与干燥部织物26一起行进是可靠的。为了使空气消耗最优化,开口/喷嘴在吹气设备的涵盖幅材的中心部的那部分上相对稀疏地设置。有利地,测量幅材的位置并基于测量值来调整吹气,使得只在一个吹气组中开启吹气。在吹气位置,幅材在干燥部与烘缸之间的敞开式间隙中被从烘缸吹走。

在尾部引纸期间,在第一烘缸处的幅材的干含量值比通常的要低,例如,约低至40%的干含量值而不是通常45%的干含量值。因而在幅材的尾部引纸期间,压榨压区卸载时,即在干燥部中发生尾部引纸时,机器的操作出乎意料。

图4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28的两个连续的烘缸组38。干燥部包括连续的烘缸组。烘缸组38包括烘缸22、转向辊24和一个干燥部织物26,该干燥部织物适合只作为上定位的单织物运行经由烘缸22和转向辊24行进。在幅材的尾部引纸期间,幅材34的端部42适合以全宽被引导通过由烘缸组38组成的干燥部。在烘缸22的敞开式间隙32的一侧上,包括在至少两个边缘使全宽幅材34脱离烘缸的吹气设备60。

在图4中,装置28包括控制系统36,控制系统36用于一次形成吹气设备60的仅仅一部分的吹气。换言之,在烘缸附近产生的吹气是根据幅材的位置而形成的。流动被准确地定向到位于当前有幅材的组内的敞开式间隙中的那些件吹气设备。因此压缩空气的消耗保持适度,并且能够以全宽幅材完成尾部引纸。

在图4所示的装置28中,一次形成包括1-8个(有利地为3-6个)吹气位置的吹气设备组的吹气。在图4中,吹气设备组中包括的吹气位置在数量上等于烘缸组所包含的烘缸数。吹气设备组是能够调整吹气的最小单位。当一个吹气设备组中的吹气设备或烘缸的数量为1-8,有利地为1-6时,空气的消耗可被最小化。

图4所示的装置28的控制系统36包括传感器52、控制设备54和用于每个吹气设备组90的调整设备92。耐压管96从压力歧管94引出,用于产生吹气设备60的吹气。传感器52确定幅材34的位置。传感器提供关于幅材向前行进所在位置的实时信息。通过计算幅材位置可实现吹气设备的过压。如果幅材在一个位置停留的时间较长,则计算无效。另外,这种误差累积,因此为了准确控制吹气,有必要确定幅材的实际位置。因此传感器借助计算来控制一组的延迟,并相反地当关闭吹气时,延迟控制其自己的组。通过定位在最后的烘缸之前的传感器,甚至能够直接控制随后的组。

从用虚线示出的启动的吹气设备60′流出压缩空气。依次地,从关闭的吹气设备60″不流出压缩空气。来自吹气设备的气流因此被定向到当前有幅材的组。幅材经过传感器52后,吹气可沿机器方向向前转移。幅材在烘缸与干燥部织物之间的敞开式间隙的一侧脱离烘缸。吹气设备的长度,或者沿纤维幅材机的横向的测量值,在两个边缘至少是一个喷放喷嘴。更精确地,每个烘缸在幅材的两个边缘处至少有一个喷放吹气,或喷放喷嘴。对于每个烘缸组,在幅材的两个边缘至少有一件断纸吹气设备或者断纸喷嘴。喷放吹气或者喷放喷嘴也加到中心区域加速尾部引纸,这在快速机器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吹气设备可形成连续吹气或分离吹气。有利地,在幅材的两个边缘附近有吹气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节省吹气体积。当在幅材的两个边缘附近进行吹气时,幅材边缘脱离烘缸;一旦幅材边缘脱离,则整个幅材也脱离。最有利地,吹气设备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烘缸的宽度,即吹气设备的长度等于幅材的宽度,并且吹气涵盖整个幅材宽度。当吹气涵盖整个幅材宽度时,幅材能够可靠地脱离烘缸,并转移而与干燥部织物一起行进。

图4示出纤维幅材机18(图1)的干燥部14中的幅材34的尾部引纸的装置28。装置28包括用于干燥幅材34的连续的烘缸组38。烘缸组38包括烘缸22、转向辊24和一个干燥部织物26。干燥部织物26适合作为单织物运行经由烘缸22和转向辊24行进。转向辊具有开式表面,该开式表面以表示开式表面的虚线30示出于转向辊24的表面44的附近。真空箱62设置为与每个转向辊24关联,并在幅材34到达真空箱62之前在所述真空箱中产生真空。装置28又包括控制系统36,控制系统36用于在真空箱63的仅仅一部分只由干燥部织物26覆盖时产生真空。更精确地说,第一烘缸组38′中的仅由上述织物覆盖的最后的真空箱63′被减压。第二烘缸组38″中所包括的仅由上述织物覆盖的真空箱63未被减压。由幅材34覆盖的真空箱61被减压。在需要用于引导全宽幅材的真空箱中应用真空,增强全宽尾部引纸。换言之,利用真空控制,可使得全宽尾部引纸比过去明显更可靠地发挥作用。有利地,测量幅材的位置,即确定幅材端部的位置。当已知幅材的位置时,可根据实际的幅材行进情况来选择可减压的真空箱和/或吹气。原则上,也可通过计算手段来选择在其附近产生真空的真空箱。最有利地为使用常常与测量到的情况(即幅材的实际位置)同步的计算方法。可将多个真空箱组中的真空箱减压。因为纤维幅材机很长,并且断纸可发生在尾部引纸的过程中,所以测量幅材的位置使得真空箱的减压更为准确。

与转向辊关联使用的真空箱中存在的真空通过干燥部织物吸气。如果幅材也出现在与真空箱关联使用的干燥部织物附近,真空就将幅材吸附至与干燥部织物接触,并且也通过幅材吸入微量空气。穿过幅材的空气量非常小,实际上微不足道。除此之外,当幅材处于真空箱和转向辊处时,幅材的边缘附近产生气流。穿透幅材和干燥部织物的空气量明显小于穿透干燥部织物的空气量。与所有的真空箱同时生成真空时相比,当只有部分的仅由干燥部织物覆盖的真空箱生成真空时,能够以较小的真空需求在真空箱中生成所要求的真空水平。当只有部分的真空箱仅由干燥部织物覆盖时应用真空,可在最需要的位置应用真空。在尾部引纸期间,在有幅材或与之关联的幅材端部的真空箱中需要真空。此外,仅在由干燥部织物覆盖的真空箱处出现明显的真空损失。

在图4所示的装置28中,位于烘缸组38中的真空箱组60(真空箱组60包括数量与转向辊24的数量对应的真空箱62)同时生成真空。也可使用与此不同的分布方式。真空箱组是能够调整真空度的最小单位。当仅由干燥部织物覆盖的真空箱的数量最小化时,也可使得真空损失最小化。

如图4所示,装置28包括控制系统36,控制系统36用于控制由干燥部织物覆盖的真空箱63中,哪些真空箱63被减压。最准确的调整当然是在真空箱组只包括一个真空箱时实现的。每个真空箱组必须在不同时间减压。因此,控制系统36应当包括用于每个真空箱组50的特定的真空调整设备48。

图4所示的装置28的控制系统36包括传感器52、控制设备54和用于每个真空箱组50的调整设备48。传感器52确定幅材34在烘缸组38的位置。传感器提供关于幅材向前行进的位置的实时信息。真空箱的减压可通过计算幅材位置来完成。如果幅材停留在一个位置的时间较长,则计算无效。另外,这种误差累积,因此为了准确的真空控制起见,必须确定幅材的实际位置。有利地,每个烘缸组设有一个传感器,以此允许接收关于幅材在烘缸组之间转移的信息。

传感器可由极其不同的部件组成。传感器可以是例如对干燥部内的条件有良好耐抗性的压力传感器。在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容易通过干燥部织物实现充分的准确度。传感器也可为光学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例如超声波传感器。这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可以举例来说甚至安装在纤维幅材机的框架结构中的刮刀设备上,或者烘缸组的侧面。当传感器安装在框架结构中时,传感器甚至在操作期间也容易使用。

如图4所示,调整设备48包括电控阀。控制设备54将关于一件调整设备48的位置的命令发送到调整设备48,更精确地说发送到电动阀门。真空管系58从真空歧管66引出,用以在真空箱62中生成真空。真空管系58包括有调整设备48,调整设备48被用来调整真空箱的减压。因此,通过使用电磁阀,一次控制一个真空组的真空。更精确地,真空管系58被引导至具有真空区的真空箱。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是被引入真空箱内的。

图4所示的装置包括用于清洁烘缸22的刮刀64。有利地,刮刀64是清除刮刀(knock off doctor)68,即装置28有利地包括清除刮刀68。清除刮刀的尺寸加工成,在相关位置支持全宽幅材的损纸处理的运行。如果使幅材脱离烘缸的吹气设备只涵盖一部分幅材宽度,则强化了清除刮刀的优点。当吹气设备仅涵盖一部分幅材宽度时,幅材可能意外地接触刮刀。如果刮刀为清除刮刀,则其可承受幅材接触引起的应力。

清除刮刀应防止幅材绕烘缸缠绕。标准的清洁刮刀(cleaning doctor)仅短时刻防止幅材的缠绕。清除刮刀应还较长时间防止幅材绕烘缸缠绕。清除刮刀应是软管加载的,并且可以是DST刮刀,其例如允许在尾部引纸期间施加高线性载荷。

在尾部引纸后减少刮刀的线性载荷。清除刮刀因此而在操作期间被用作清洁刮刀。当尾部引纸后降低线性载荷时,驱动装置的能耗在尾部引纸后显著减少。也可设想将常规刮刀作为清除刮刀来使用,但另一方面必须有与刮刀相关联的充足吹气,以避免幅材进入刮刀,及进一步避免幅材绕烘缸缠绕。

图4示出两个连续的烘缸组38,每个烘缸组38具有烘缸22、转向辊24以及适合经由烘缸22和转向辊24行进的一个干燥部织物26。在不同的烘缸组应用中烘缸和转向辊的尺寸、数量和相互设置值可以变化,但是与它们关联使用的运行装置为上定位的单织物运行装置。在与转向辊关联地定位的真空箱中产生真空。

如图4所示,装置28包括控制系统36,其中幅材断纸检测设备53连接到控制系统36。喷放吹气设备80也连接到控制系统,用于使全宽幅材34脱离烘缸22。在幅材断纸的情况下,即会检测到幅材断纸,并在断纸位置开始吹气以拾取新的幅材。断纸位置(在此位置尾部引纸重新开始)可泛指发生断纸的烘缸组。幅材的尾部引纸变得更容易,因为不必使幅材重新通过整个干燥部。幅材断纸检测设备由幅材断纸元件组成。有利地,所述幅材断纸检测设备(更精确地说即幅材断纸元件)也用于定时吹气和吸气。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全宽幅材的尾部引纸吹气的时序图。水平吹气线71表示每个吹气组PR1-PR9的吹气的形成。吹气线71的开始点73表示在特定时刻t开始吹气。开始点74是幅材从压榨部被指引到干燥部的时间点。完成点76是幅材已被成功拾取到整个干燥部的时间点。开始点74与完成点76之间的倾斜虚线是表示幅材在干燥部内的前进的尾部引纸线78。当尾部纸线78与吹气线71相交时,已将幅材成功拾取到有关的吹气组。仅在当前正在行进的幅材端部所在的吹气组产生吹气。因此不是所有的吹气组同时过压。所以吹气被定向到正确的位置,并在需要的点强度最高。在开始点74,仅在第一吹气组PR1产生吹气。虽然因为只有第一吹气组PR1随着吹气而解除过压,所以吹气的输出量有限,但是与这个吹气组相关联的流动强度非常高。

图5示出基于运行速度的计算,每个吹气组PR1-PR9如何在幅材到达PR1-PR9中有关的吹气组之前稍微过压。一旦已将幅材成功拾取到整个吹气组,即以微小的延迟停止在这个吹气组吹气。这样,吹气组不必以任何方式遵循烘缸的限制。

吹气组的定时可应用于真空箱,差异在于后者在幅材经过有关组后不关闭。转向辊总是开启,除非根据用途经由真空箱来控制减压。由于因为真空是经由所有吸水箱解除的,而真空输出有限,所以在每个吸水箱的流动非常小。通过只有造纸机贵重器材的流动比通过造纸机贵重器材和幅材的流动强度更高。因此当已将幅材成功拾取到有关的真空箱组时流动减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