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所述的发明进一步的提供了使用这样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治疗剂、诊断剂、以及预防剂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3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诺维莫尼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27494.7

  • 申请日2009-05-13

  • 分类号C07K16/24;C12P21/08;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过晓东

  • 地址 瑞士普兰莱斯夸特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4: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31

    授权

    授权

  • 2011-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16/24 申请日:200905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有申请日为2008年5月13日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27403以及申请日为2008年9月25日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94156的权益,上述每一篇文献中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单克隆抗体的生成,其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例如是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涉及到能够同时识别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例如是完全人类抗体,并且涉及到使用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剂的方法。

发明的背景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有效的多向性细胞因子,其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以及分化并且同样是急性炎性应答的一个重要的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经由一种受体复合体来表现其活性,其中所述的受体复合体是由一种特异性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以及一个信号转导亚单元(糖蛋白130)所构成的。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已经牵扯到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的异常调节,其中所述的疾病例如是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免疫性疾病以及前列腺癌。因此,存在一种对于治疗方法的需求,所述的治疗方法用以对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或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生物活性进行抑制。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单克隆抗体例如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膜结合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其中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与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了复合(即,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IL-6Rc”)(即,在所述的细胞表面上或者以可溶的形式表达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经由所述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以及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对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细胞内信号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的调节例如是,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同样包括能够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进行结合的抗体。除此之外,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包括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进行结合的抗体,其中它们同样能够单独的结合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即,所述的受体不与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复合)。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所述的抗体的生成,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由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白细胞介素-6(IL-6)形成的所述复合体进行结合,从而阻止了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所述的跨膜糖蛋白gp130之间的结合以及随后的信号(顺式的以及反式的),其中所述的信号是由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糖蛋白130的信号复合物来激活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对发生在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糖蛋白(gp)130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的调节是例如阻滞,抑制,减少,拮抗,压制或者干扰。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结合能够形成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从而允许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糖蛋白(gp)130发生相互作用或者发生关联,所述的糖蛋白130是一种跨膜糖蛋白。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结合能够导致糖蛋白130在一个细胞中的二硫键连接的同型二聚化作用,所述的同型二聚化作用继而能够导致酪氨酸激酶的活化,作为信号转导中的第一个步骤。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进行了结合并且阻滞或者抑制了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糖蛋白(gp)130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完全的阻止了糖蛋白(gp)130的同型二聚化作用以及随后的信号(顺式的以及反式的)。

不同于能够分别与白细胞介素-6(IL-6)或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的抗体,例如,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的最佳状态下,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不能够抑制或者干扰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之间的形成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相互作用。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因此可以以这样的浓度来进行使用,所述的浓度显著的低于需要使一种抗体对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与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阻滞或者干扰的浓度,例如,为了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而与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竞争的抗体,或者反之亦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的浓度低于需要使一种抗体对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阻滞或者干扰的浓度50-100倍。对于用来对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阻滞或者干扰的抗体而言,必须使用大量的浓度,例如用来治疗炎症,其中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水平增加和/或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增强。为了有效的并且在一段延长的时间段内实现与增加的水平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或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竞争,这些能够阻滞或者干扰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抗体必须以高浓度存在。

本发明中的范例性的单克隆抗体包括,例如,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抗体,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抗体,所述的12A抗体以及所述的5C抗体。可供选择的,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是一种能够与下述抗体在相同的表位上进行结合的抗体: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抗体,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抗体,所述的12A抗体以及所述的5C抗体。这些抗体在本发明中分别被称为“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以及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和嵌合抗体。这些抗体对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表现出特异性,并且它们已经表现出对由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介导的细胞内信号(顺式信号和/或反式信号)的调节,其中所述的调节例如是阻滞,抑制,减少,拮抗,压制或者干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所述的完全人类抗体包括(i)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QQSXSYPLT(序列识别号:42),其中X是N或者Q;(ii)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GIIPX1FX2TTKYAQX3FQG(序列识别号:43),其中X1是L或者A,X2是D或者E,并且X3是Q或者K;(iii)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XGGMDV(序列识别号:44),其中X是M或者L;以及(iv)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TAVXYCAR(序列识别号:45),其中X是F或者Y。

例如,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3),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MGGMDV(序列识别号:36),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这种抗体在本发明中被称为所述的NI-1201A抗体。

在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3),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这种抗体在本发明中被称为所述的NI-1201B抗体。

在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E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4),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这种抗体在本发明中被称为所述的NI-1201C抗体。

在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QSYPLT(序列识别号:32),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E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4),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这种抗体在本发明中被称为所述的NI-1201D抗体。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QFQG(序列识别号:1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MGGMDV(序列识别号:36),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FYCAR(序列识别号:38)。这种抗体在本发明中被称为所述的NI-1201野生型(NI-1201-WT)抗体。

本发明中所述的完全人类抗体中含有一个重链可变区域,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域内含有序列识别号2、8、以及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中所述的完全人类抗体中含有一个轻链可变区域,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域内含有序列识别号4、6、10以及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与复合了白细胞介素-6(IL-6)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即,IL-6Rc)进行结合,或者与两者进行结合。

所述的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域(CDR)包括一个可变的重链(VH)互补决定区域1(CDR1),其中包括一种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与选自由序列识别号15、18以及21所组成的组中的序列具有至少90%,92%,95%,97%,98%,99%或者更高的同一性;一个可变的重链(VH)互补决定区域2(CDR2),其中包括一种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与选自由序列识别号16、19、22、33、34以及35所组成的组中的序列具有至少90%,92%,95%,97%,98%,99%或者更高的同一性;以及一个可变的重链(VH)互补决定区域3(CDR3),其中包括一种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与选自由序列识别号17、20、23、36以及37所组成的组中的序列具有至少90%,92%,95%,97%,98%,99%或者更高的同一性。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与复合了白细胞介素-6(IL-6)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即,IL-6Rc)进行结合,或者与两者进行结合。

所述的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域(CDR)包括一个可变的轻链(VL)互补决定区域1(CDR1),其中包括一种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与选自由序列识别号24、27、28以及30所组成的组中的序列具有至少90%,92%,95%,97%,98%,99%或者更高的同一性;一个可变的轻链(VL)互补决定区域2(CDR2),其中包括一种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与序列识别号25中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92%,95%,97%,98%,99%或者更高的同一性;以及一个可变的轻链(VL)互补决定区域3(CDR3),其中包括一种氨基酸序列,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与选自由序列识别号26、29、31以及32所组成的组中的序列具有至少90%,92%,95%,97%,98%,99%或者更高的同一性。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与复合了白细胞介素-6(IL-6)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即,IL-6Rc)进行结合,或者与两者进行结合。

本发明中所提供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是完全人类抗体,其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进行结合并且阻止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糖蛋白(gp)130的结合,这样一来在存在这些抗体的情况下糖蛋白(gp)130介导的细胞内信号级联将不会被激活。优选的,所述的抗体对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而言具有至少1x10-8的亲和性,并且更为优选的,所述的抗体对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而言具有至少1x10-9的亲和性。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进行免疫特异性结合,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一种表位进行结合,所述的表位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在于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和/或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上的氨基酸残基。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同时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一种表位进行结合,所述的表位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在于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和/或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上的氨基酸残基。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能够与一个存在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结构域3中的表位进行结合。更为优选的,能够与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进行结合的所述表位包括至少所述的氨基酸序列AERSKT(序列识别号:46)。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同样包括能够特异性的结合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完全人类抗体,以及能够特异性的同时结合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表现出对由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以及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的超过50%的抑制作用。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表现出对由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功能的超过55%,60%,65%,70%,75%,80%,85%,90%,92%,95%,97%,98%,或者99%的抑制作用,其中所述的由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功能包括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活化,急性期蛋白的生成,抗体的生成以及细胞的分化和/或增殖。

本发明同样提供了用于治疗或者预防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活化和/或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顺式的和/或反式的)有关的病理学的方法或者缓解与这种病理学有关的症状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通过向一位宿主施用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单克隆抗体(例如,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的方式来实现的,其中在所述的宿主中这样的治疗或者预防是期望的。需要接受治疗的所述宿主是例如人类。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是以一种足以对与所述的病理学有关的症状进行治疗、预防或者缓解的剂量来施用的。所述的足以对存在于所述宿主中的所述病理学进行治疗或者预防的单克隆抗体的剂量是,例如,足以减小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介导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或者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作用的剂量。例如,当存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时,与一种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活化作用的对照水平相比(即,当不存在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时所述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活化作用的水平),当所述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活化作用的水平的减小程度超过了或者等于5%,10%,20%,25%,30%,40%,50%,60%,70%,75%,80%,90%,95%,99%,或者100%时,所述的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介导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或者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作用被减小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认识到,所述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活化作用的水平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测量,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例如,可商业购买获得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试剂盒。

使用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例如,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来进行治疗和/或预防的病理学包括,例如,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包括一种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以及一种载体。这些药物组合物可以被容纳在试剂盒中,其中所述的试剂盒例如是诊断性试剂盒。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认识到,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具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蛋白质可以被用来作为治疗性试剂,用于对病症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的受体的活化作用进行预防,其中所述的病症例如是,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同样可以被用来作为诊断性试剂盒中的试剂或者用来作为诊断工具,或者这些抗体可以被用在竞争性检测中用以生成治疗性试剂。

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1A-1D是一系列的图表,描述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抗体NI-1201所具有的阻滞白细胞介素-6(IL-6)反式发信号的能力。

附图2A以及2B是一系列的图表,描述的是所述的NI-1201抗体所具有的阻滞白细胞介素-6(IL-6)的顺式发信号的能力。

附图3A以及3B是一系列的图解,描述的是所述的NI-1201抗体所具有的阻滞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磷酸化作用的能力,其中所述的磷酸化作用是由白细胞介素-6(IL-6)的顺式信号所诱导的。

附图4是一幅图表,描述的是所述的NI-1201抗体所具有的阻滞白细胞介素-6(IL-6)反式发信号的能力,其中所述的反式信号是通过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的融合蛋白来介导的。

附图5是一幅图表,描述的是所述的NI-1201抗体与膜结合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所进行的结合。

附图6A-6D是一系列的图解以及图表,描述的是在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上对所述的NI-1201表位的定位。

附图7A以及7B是一幅图解以及图表,描述的是所述的NI-1201抗体所具有的交叉反应以及压制食蟹猴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的能力。

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特异性的结合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是可溶形式的,或者是膜结合的(即,当在一种细胞表面上进行表达时)。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了能够特异性的结合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同样能够在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不与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复合的时候与其进行结合。这些抗体在本发明中共同被称为“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所述的抗体是例如一种完全人类抗体。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特异性的结合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其中所述的抗体与一个表位进行结合,所述的表位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或者两者中的氨基酸残基。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以≤1微摩的平衡结合常数(Kd)与一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表位进行结合,所述的平衡结合常数例如是≤100纳摩,优选的≤10纳摩,并且更为优选的≤1纳摩。例如,在本发明中提供的所述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表现出存在于大约≤1纳摩至大约1匹摩的范围之内的平衡结合常数(Kd)。

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作为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一种抗炎性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它是由T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分泌的用以刺激针对外伤的免疫应答,其中所述的外伤尤其是烧伤或者导致炎症的其他组织损伤。白细胞介素-6(IL-6)是发烧以及急性期应答的最为重要的调节剂中的一种。在所述的肌肉组织以及脂肪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能够刺激能量的调动,这导致了增加的肌体温度。白细胞介素-6(IL-6)可以由巨噬细胞在对特异性的微生物分子所产生的应答中进行分泌,被称为病原体相关性分子模式(PAMP)。这些病原体相关性分子模式(PAMP)能够结合所述的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高度重要的探测分子,所述的探测分子被称为Toll样受体(TLR),其存在于所述的细胞表面之上(或者存在于细胞内间隔之中),所述的细胞能够诱导细胞内的信号级联从而引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白细胞介素-6(IL-6)对于杂交瘤的生长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已经发现其存在于许多补充的克隆介质例如briclone之中。

白细胞介素-6(IL-6)的信号能够穿过一种细胞表面I型细胞因子受体复合物,其中所述的复合物是由所述的配体结合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α链(同样也被称之为CD126)以及所述的信号转导组分糖蛋白(gp)130(同样被称之为CD130)所构成的。糖蛋白(gp)130是几种细胞因子的常见的信号转导子,并且几乎能够无所不在的在绝大部分组织中进行表达,其中所述的细胞因子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抑瘤素M,白细胞介素-11(IL-11)以及心脏营养素-1。相反的,所述的CD126的表达被限制在某些组织中。当白细胞介素-6(IL-6)与其受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它触发了所述的糖蛋白(gp)130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形成一种复合物,因此激活了所述的受体。这些复合物将所述糖蛋白(gp)130的细胞内区域聚集在一起从而激发了一种信号转导级联,其中所述的信号转导级联经过了某些转录因子,Janus激酶(JAK)以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因此,对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的压制是一种用于病症的治疗中的可能的治疗策略,其中所述的病症例如是,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的作用在于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进行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包括例如,经由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活化作用的细胞内信号以及经由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作用的细胞内信号,急性期蛋白的制备,抗体的制备以及细胞的分化和/或增殖。例如,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通过对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所述的信号转导受体组分糖蛋白(gp)130之间的结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或者完全的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从而完全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进行抑制。

与不存在与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进行的结合时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水平相比,当存在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时所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的水平减小了至少95%,例如,减小了96%,97%,98%,99%或者100%时,认为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产生了完全的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与不存在与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进行的结合时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水平相比,当存在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时所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的水平减小了不超过95%,例如,10%,20%,25%,30%,40%,50%,60%,75%,80%,85%或者90%时,认为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

定义

除非另外定义,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科学术语以及技术术语将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所理解的含义。进一步的,除非上下文中另有需要,单数的术语将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复数的术语将包括单数形式。一般而言,在本发明所描述的细胞和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和寡核苷酸或者多核苷酸化学以及杂交中利用的命名学以及技术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并且被普遍使用的。标准的技术被用来进行重组DNA,寡核苷酸的合成,以及组织的培养和转化(例如,电穿孔,脂质转染法)。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或者根据本领域普遍完成的或者根据本发明中的描述来实现酶反应以及纯化技术。前述的技术以及操作步骤一般而言是根据本领域中熟知的常规方法以及按照在本说明书中引用和讨论到的各种不同的一般性的以及更具体的参考文献中的描述来实现的。参见例如Sambrook等人所著的Molecular Cloning:ALaboratory Manual《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第2版,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冷泉港,纽约(1989年))。在本发明所描述的分析化学,合成有机化学,以及药物和制药化学中利用的命名学以及实验室操作步骤和技术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并且被普遍使用的。标准的技术被用来进行化学合成,化学分析,药物的制备,配制,以及递送,以及对患者的治疗。

当根据本发明公开进行使用时,除非另外指明,下述的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下述的含义: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白细胞介素-6受体-α,IL-6Rα,集群(cluster)分化因子126,以及CD126是同义的并且可以交替互换使用。除非另外指明,这些术语中的每一个指的是所述的同型二聚体蛋白质。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抗体”指的是免疫球蛋白分子以及免疫球蛋白(Ig)分子的免疫活性部分,即,含有一个能够与一种抗原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结合位点的分子。“特异性的结合”或者“发生免疫反应”或者“直接作用于”意味着所述的抗体能够与所期望的抗原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并且不会与其他多肽发生反应或者以低得多的亲和性(平衡结合常数>10-6)进行结合。抗体包括,但不局限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嵌合抗体,dAb(结构域抗体),单链抗体,Fab,Fab’,以及F(ab’)2片段,单链Fv(scFc),以及Fab表达文库。

已知所述的基本抗体结构单元包括一个四聚体。每一个四聚体是由两个相同的多肽链对组成的,每一个对中含有一条“轻”链(大约25千道尔顿)以及一条“重”链(大约50-70千道尔顿)。在每一条链的氨基末端部分包括一个具有大约100至110个或者更多个氨基酸的可变区域,主要负责进行抗原的识别。在每一条链的羧基末端部分定义了一个恒定区域,主要负责效应器功能。一般而言,从人类中获得的抗体分子涉及到下述类型中的任意一个: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E以及免疫球蛋白D,这些类型通过存在于所述分子中的所述重链所具有的性质来形成彼此之间的差异。某些类型也存在亚类型,例如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2,以及其他。此外,在人类中,所述的轻链可以是一条κ轻链或者是一条λ轻链。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单克隆抗体(MAb)”或者“单克隆抗体组合物”指的是一种抗体分子的群体,所述的抗体分子仅含有一种分子类型的抗体分子,所述的抗体分子是由一个唯一的轻链基因产物以及一个唯一的重链基因产物所构成的。特别是,在所述群体的所有分子中,所述单克隆抗体的互补决定区域(CDR)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含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能够与所述抗原上的一个特定的表位发生免疫反应,其中所述抗原的特征在于对其具有唯一的结合亲和性。

一般而言,从人类中获得的抗体分子涉及到下述类型中的任意一个: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E以及免疫球蛋白D,这些类型通过存在于所述分子中的所述重链所具有的性质来形成彼此之间的差异。某些类型也存在亚类型,例如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2,以及其他。此外,在人类中,所述的轻链可以是一条κ轻链或者是一条λ轻链。

所述的术语“抗原结合位点”或者“结合部分”指的是参与抗原结合的所述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中的部分。所述的抗原结合位点是由所述的重链(“H”)以及轻链(“L”)上的N-末端可变(“V”)区域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三个高度分歧的伸展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以及轻链的可变区域内,被称之为“超变区域”,所述的超变区域介于较为保守的侧向伸展之间,所述的伸展被称之为“骨架区域”或者“FR”。因此,所述的术语“骨架区域(FR)”指的是天然存在于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域之间或者邻近超变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在一个抗体分子中,一条轻链上的三个超变区域与一条重链上的三个超变区域在三维空间内相对于彼此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了一个抗原结合表面。所述的抗原结合表面与一种结合抗原的所述三维表面是互补的,并且所述的重链以及轻链中的每一条上的所述三个超变区域被称之为“互补决定区域”或者“CDR”。依照在Kabat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Interest《具有免疫学兴趣的蛋白质的Kabat序列》中的定义(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87年以及1991年)),或者Chothia & Lesk(于1987年)在J.Mol.Biol.《分子生物学杂志》196:901-917中发表的文章,Chothia等人(于1989年)在Nautre《自然》342:878-883中发表的文章,对每一个结构域内的氨基酸进行分配。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表位”包括能够与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或者一种T细胞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的任何的蛋白质决定簇。所述的术语“表位”包括能够与一种免疫球蛋白或者一种T细胞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的任何的蛋白质决定簇。表位决定簇通常是由分子的化学活性表面基团(groupings)例如氨基酸或者糖侧链构成的并且通常具有特异性的三维结构特征,以及特异性的电荷特征。当所述的解离常数≤1微摩时,我们说一种抗体与一种抗原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其中所述的解离常数例如是≤100纳摩,优选的≤10纳摩并且更为优选的≤1纳摩。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免疫结合”以及“免疫结合特性”指的是发生在一个免疫球蛋白分子与一种抗原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其中所述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对于所述的抗原而言是具有特异性的。所述的免疫结合相互作用的强度或者亲和性可以通过所述相互作用的解离常数(Kd)来表达,其中较小的解离常数代表了较高的亲和性。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对所选取的多肽的免疫结合特性进行量化。有一种这样的方法需要测量所述的抗原结合位点/抗原复合体的形成以及解离的速率,其中那些速率取决于所述的构成复合体的配偶体的浓度,所述相互作用的亲和性,以及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同等的对所述的速率产生影响的几何参数。因此,可以通过对所述的浓度以及所述的实际结合速率和实际解离速率进行计算,从而同时确定出所述的“结合速率常数(Kon)”以及“解离速率常数(Koff)”(参见1993年在《自然》(Nature)361:186-87中发表的文章)。所述的解离速率常数与结合速率常数的比值能够消除不涉及到亲和性的全部参数,并且等于所述的解离常数(Kd)(参见,一般而言,Davies等人于1990年在《生物化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 Biochem)59:439-473中发表的文章)。当所述的平衡结合常数(Kd)≤1微摩时,优选的≤100纳摩,更为优选的≤10纳摩,并且最为优选的≤100匹摩至大约1匹摩时,可以说本发明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一同进行特异性的结合,其中所述的平衡结合常数是通过例如放射性配体结合检测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类似检测测量得到的。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分离的多核苷酸”应当指的是一种基因组多核苷酸,cDNA多核苷酸,或者合成来源的多核苷酸或者上述多核苷酸的某种组合,凭借所述的来源,使得所述的“分离的多核苷酸”(1)不与一种多核苷酸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相互关联,其中在所述的多核苷酸中所述的“分离的多核苷酸”是天然存在的,(2)与一种多核苷酸发生了可操作性的连接,其中所述的多核苷酸是在天然状态下不发生连接的,或者(3)并不天然的作为一个更长的序列中的一部分。依照本发明所述的多核苷酸包括这样的核酸分子,所述的核酸分子编码出现在序列识别号2,8以及12中的所述重链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核酸分子,以及编码出现在序列识别号4,6,10,以及14中的所述轻链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核酸分子。

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所述术语“分离的蛋白”指的是一种cDNA蛋白,重组RNA蛋白,或者合成来源的蛋白或者上述蛋白的某种组合,凭借所述的来源、或者衍生的来源,所述的“分离的蛋白”(1)不与天然存在的蛋白相互关联,(2)不含有具有相同来源的其他蛋白,例如,不含有海洋蛋白,(3)通过一种来自于不同物种的细胞进行表达,或者(4)不是天然存在的。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多肽”被作为一个通称进行使用,指的是天然蛋白质,多肽序列的片段,或者多肽序列的类似物。因此,天然蛋白质片段以及类似物属于所述的多肽属的种类。根据本发明的多肽包括出现在序列识别号2,8,以及12中的所述的重链免疫球蛋白分子,以及出现在序列识别号4,6,10,以及14中的所述的轻链免疫球蛋白分子,以及由包括所述的重链免疫球蛋白分子与轻链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组合所形成抗体分子,并且反之亦然,也包括其片段以及类似物,其中所述的轻链免疫球蛋白分子是例如κ轻链免疫球蛋白分子。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天然存在的”在被应用于宾语中时指的是这样的事实:所述的宾语是可以在自然界中发现的。例如,一种存在于所述的有机体(包括病毒)中的多肽或者多核苷酸序列,所述的多肽或者多核苷酸序列可以从一种天然来源中被分离出来,并且其没有被实验室或者其他的人进行有意的修饰,则这样的多肽或者多核苷酸序列是天然存在的。

这里所使用的所述术语“可操作性的连接”指的是被进行这种描述的组分所处的位置关系允许它们能够以既定的方式发挥功能。一个调控序列与一个编码序列进行“可操作性的连接”,指的是所述的调控序列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进行连结,使得在与所述的调控序列相协调的条件下,能够完成所述的编码序列的表达。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控制序列”指的是这样的一种多核苷酸序列,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对于实现所述编码序列的表达以及加工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所述的编码序列是与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进行连结的。这样的控制序列所具有的性质存在差异,这取决于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宿主有机体,这样的控制序列一般而言包括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以及转录终止序列,一般而言,这样的控制序列包括启动子以及转录终止序列。所述的术语“控制序列”在最低程度上意在包括所有这样的组分,所述的组分的存在对于表达以及加工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组分,其中所述的其他的组分的存在是有利的,例如,前导序列以及融合配偶体序列(fusion partner sequences)。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所述术语“多核苷酸”指的是具有至少10个碱基长度的核苷的聚合硼,可以是核糖核苷或者脱氧核糖核苷或者是上述任何类型的核苷的修饰形式。所述的术语包括单链形式的DNA以及双链形式的DNA。

在本发明中提及的所述术语“寡核苷酸”包括天然存在的以及经过修饰的核苷酸,其中所述的核苷酸通过天然存在的以及非天然存在的寡核苷酸连接键被连接在一起。寡核苷酸是一种多核苷酸的子集,一般情况下包括200个碱基或者更少碱基的长度。优选的寡核苷酸具有10至60个碱基的长度并且最为优选的具有12,13,14,15,16,17,18,19,或者20至40个碱基的长度。寡核苷酸通常是单链的,例如当被用作探针时,尽管寡核苷酸可以是双链的,例如,当被用于进行基因变体的构建时。本发明中所述的寡核苷酸是正义寡核苷酸或者反义寡核苷酸。

在本发明中提及的所述术语“天然存在的核苷酸”包括脱氧核糖核苷酸以及核糖核苷酸。在本发明中提及的所述术语“经过修饰的核苷酸”包括具有经过修饰的或者经过取代的糖基团的核苷酸以及类似的核苷酸。在本发明中提及的所述术语“寡核苷酸连接键”包括例如这样的寡核苷酸连接键: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硒代磷酸酯,二硒代磷酸酯,phosphoroanilothioate,phoshoraniladate,phosphoronmidate,以及类似的连接键。参见,例如,LaPlanche等人于1986年在《核酸研究》(Nucl.Acids Res.)14:9081中发表的文章;Stec等人于1984年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Am.Chem.Soc.)106:6077中发表的文章,Stein等人于1988年在《核酸研究》(Nucl.Acids Res.)16:3209中发表的文章,Zon等人于1991年在《抗癌症药物的设计》(Anti CancerDrug Design)6:539中发表的文章;Zon等人发表的文章Oligonucleotides and Analogues:A Practical Approach《寡核苷酸以及类似物:一种实践方法》第87-108页(F.Eckstein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英国牛津(于1991年));Stec等人的美国专利No.5151510;(于1990年)在Uhlmann and Peyman ChemicalReviews《Uhlmann以及Peyman化学回顾》90:543中发表的文章。如果期望的话,一种寡核苷酸可以包括一个用于进行探测的标记物。

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所述术语“选择性的杂交”指的是可探测性的以及特异性的结合。依照本发明所述的多核苷酸,寡核苷酸以及它们的片段能够选择性的与核酸链进行杂交,其中所述的杂交是在杂交以及洗涤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使与非特异性核酸发生可探测性结合的可感知剂量最小化。可以利用高度严格的条件来获得本领域已知的以及本发明中所讨论的选择性的杂交条件。一般而言,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核苷酸,寡核苷酸,以及片段与一种目标核酸序列之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将为至少80%,并且更加典型的具有优选的至少85%,90%,95%,99%,以及100%的增加的同源性。如果两个氨基酸序列在它们的序列之间具有部分同一性或者完全同一性,那么这两个氨基酸序列是同源的。例如,85%的同源性意味着当将所述的两个序列以最大程度的匹配进行比对时,有85%的氨基酸是相同的。在最大程度的匹配中允许存在空位(存在于所述进行匹配的两个序列中的任意一个之上),所述的空位长度为5或者更小是优选的,空位长度为2或者更小是更加优选的。可以选择的并且是优选的,两个蛋白质序列(或者是来源于它们的多肽序列,其具有至少30个氨基酸的长度)是同源的,这一术语用在本发明中指的是,当使用带有突变数据矩阵(mutation data matrix)以及空位罚分为6或者更高的ALIGN程序时,所述的蛋白质序列得到高于5(标准偏差单位)的比对得分。参见Dayhoff,M.O.于Atlas of Protein Sequenceand Structure《蛋白序列以及结构图集》第101-110页(第5卷,National Bio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美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于1972年))以及该卷的增刊2,第1-10页中发表的文章。当使用所述的ALIGN程序进行最优化的比对时,所述的两个序列或其部分中的氨基酸具有大于或者等于50%的同一性,那么所述的两个序列或其部分是更加优选的同源的。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所述术语“与......相对应”指的是多核苷酸序列与一个参考的多核苷酸序列的整体或者一部分是同源的(即,是相同的,非严格性进化相关),或者一个多肽序列与一个参考的多肽序列是相同的。与之相对照区别的,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所述术语“与......相互补”指的是所述的互补序列与一个参考的多核苷酸序列的整体或者一部分是同源的。作为例子,所述的核苷酸序列“TATAC”与参考序列“TATAC”相符合而与参考序列“GTATA”相互补。

下述的术语被用来描述存在于两个或者多个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序列关系:“参考序列”,“比较窗口(comparison window)”,“序列同一性”,“序列同一性百分数”,以及“本质上的同一性”。“参考序列”是一个被定义的序列,用来作为序列比较的基准,一个参考序列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序列的子集,例如,作为一个完全长度的cDNA或者基因序列的片段,其中所述的cDNA或者基因序列在序列列表中给出,或者可以包括一个完整的cDNA或者基因序列。一般而言,一个参考序列具有至少18个核苷酸或者6个氨基酸的长度,常常具有至少24个核苷酸或者8个氨基酸的长度,并且通常具有至少48个核苷酸或者16个氨基酸的长度。由于两个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可能均(1)在所述的两个分子中包括一个相似的序列(即,所述的完整的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的一部分),以及(2)在所述的两个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中可能进一步的包括一个存在分歧的序列,通常通过在一个“比较窗口”中对所述的两个分子的序列进行比较的方式来完成两个(或者多个)分子间的序列比较,用以对局部区域的序列相似性进行识别以及比较。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比较窗口”指的是一种具有至少18个连续的核苷酸位置或者6个氨基酸的一种概念片段,其中可以将一种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与一种具有至少18个连续的核苷酸或者6个氨基酸序列的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并且与所述的参考序列(其中不包括添加或者缺失)相比较而言,其中位于所述的比较窗口之内的所述的多核苷酸序列部分可以包括20%或者更低程度的添加,缺失,取代,以及类似的情况(即,空位),用以使所述的两个序列进行最佳的比对。用于校准比较窗口从而进行的序列的最佳比对可以利用下述方式来操作:利用Smith以及Waterman(于1981年)在Adv.Appl.Math.《应用数学的研究进展》2:482中发表的文章中描述的局部同源性运算法则,利用Needleman以及Wunsch(于1970年)在J.Mol.Biol.《分子生物学杂志》48:443中发表的文章中描述的同源性比对运算法则,利用Pearson以及Lipman(于1988年)在Proc.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5:2444中发表的文章中描述的对相似性方法的寻找,利用这些运算法则的计算机执行(在Wisconsin Genetics软件包版本7.0(Genetics Computer Group,575 Science Dr.Madison,Wis.)中的GAP,BESTFIT,FASTA,以及TFASTA,Geneworks,或者MacVector软件包),或者通过检查,并且对于由上述各种方法所产生的最佳比对(即,在所述的比较窗口中产生最高百分比的同源性)进行选择。

所述的术语“序列同一性”指的是在所述的比较窗口内两个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即,基于一个一个核苷酸或者一个一个残基而言)。所述的术语“序列同一性的百分数”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计算的:在所述的比较窗口内对两个最佳比对的序列进行比较,确定在两个序列中出现同样的核酸碱基(例如,A,T,C,G,U或者I)或者残基的位置的个数,从而获得所述的匹配位置的个数,用所述的匹配位置的个数除以在所述的比较窗口中的位置的总个数(即,窗口尺寸),并且将得到的结果乘以100,从而得出所述的序列同一性的百分数。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本质上的同一性”代表的是一种多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所具有的特征,其中所述的多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包括一个具有至少85%的序列同一性的序列,优选具有至少90%至95%的序列同一性,更加常见的具有至少99%的序列同一性,其中所述的序列同一性是在比较窗口内与一个参考序列进行比较而得到的,其中所述的比较窗口具有至少18个核苷酸(6个氨基酸)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所述的窗口具有至少24-48个核苷酸(8-16个氨基酸)的位置,其中所述的序列同一性百分数是通过下述方式来计算的:将所述的参考序列与一种可能包括缺失或者添加的序列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的参考序列的共计20%或者更少是位于所述的比较窗口之中的。所述的参考序列可以是一个更大的序列的子集。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二十个常规氨基酸以及它们的缩略语是依照常规的用法来使用的。参见Immunology-ASynthesis《免疫学合成方法》(第二版,E.S.Golub以及D.R.Gren编辑,Sinauer Associates,Sunderland7 Mass.(1991年))。所述的二十个常规氨基酸的立体异构体(例如,D-氨基酸),非天然氨基酸例如α-,α-二取代氨基酸,N-烷基氨基酸,乳酸,以及其他非常规的氨基酸同样可能成为本发明所述的多肽中的适合的组分。非常规氨基酸的例子包括:4-羟基脯氨酸,γ-羧基谷氨酸盐,ε-N,N,N-三甲基赖氨酸,ε-N-乙酰基赖氨酸,O-磷酸化丝氨酸,N-乙酰基丝氨酸,N-甲酰基甲硫氨酸,3-甲基组氨酸,5-羟基赖氨酸,σ-N-甲基精氨酸,以及其他类似的氨基酸以及亚氨基酸(例如,4-羟基脯氨酸)。依照标准的用法以及惯例,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所述多肽标记中,左侧的方向是所述的氨基末端方向而右侧的方向是所述的羧基末端方向。

相类似的,除非具体指明,所述的单链多核苷酸序列的左侧端是所述的5’端,所述的双链多核苷酸序列的左侧端指的是所述的5’方向。初生RNA转录体的5’至3’方向上的加成指的是在所述的DNA链上的转录方向序列区域与所述的RNA具有同样的序列并且是从5’到所述RNA转录体的5’端,这样的序列被称为“上游序列”,DNA链上的序列区域与所述的RNA具有同样的序列并且是从3’到所述RNA转录体的3’端,这样的序列被称为“下游序列”。

当应用于多肽时,所述的术语“本质上的同一性”指的是当进行最佳比对时,例如通过使用默认间隙重量的GAP程序或者BESTFIT程序进行比对时,两个肽序列享有至少80%的序列同一性,优选为至少90%的序列同一性,更加优选为至少95%的序列同一性,并且最优选为至少99%的序列同一性。

优选的,不相同的残基位置上进行了不同的保守性的氨基酸取代。

保守性的氨基酸取代指的是具有类似侧链的残基之间的相互替换能力。例如,具有脂肪族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以及异亮氨酸;具有脂肪族-羟基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丝氨酸以及苏氨酸;具有含有酰胺的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天冬酰胺以及谷氨酰胺;具有芳香族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酪氨酸以及色氨酸;具有碱性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赖氨酸,精氨酸,以及组氨酸;并且具有含有硫的侧链的一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以及甲硫氨酸。优选的保守性氨基酸取代的基团是: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正如本发明中所讨论的,可以预期,在抗体或者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中发生的次级变化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只要所述的氨基酸序列中的变化保留了至少75%,更加优选为至少80%,90%,95%,并且最优选为99%。特别的,保守性的氨基酸取代是可以预期的。保守性的取代是指那些在一个氨基酸家族之内发生的取代,其中所述的一个氨基酸家族之内的氨基酸指的是它们的侧链是相关的。遗传编码的氨基酸一般被划分为下述家族:(1)酸性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谷氨酸;(2)碱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3)非极性氨基酸,为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以及(4)不带电荷的极性氨基酸,为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所述的亲水性的氨基酸包括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以及苏氨酸。所述的疏水性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以及缬氨酸。其他的氨基酸家族包括(i)丝氨酸以及苏氨酸,它们属于所述的脂肪族-羟基家族;(ii)天冬酰胺以及谷氨酰胺,它们属于所述的含有酰胺的家族;(iii)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以及异亮氨酸,它们属于所述的脂肪族家族;以及(iv)苯丙氨酸,色氨酸,以及酪氨酸,它们属于所述的芳香家族。例如,可以合理的预料到,利用异亮氨酸或者缬氨酸对亮氨酸进行单独的取代,利用谷氨酸对天冬氨酸进行单独的取代,利用丝氨酸对苏氨酸进行单独的取代,或者利用一种结构相关的氨基酸对另一种氨基酸进行类似的取代,这样的取代将不会对所得到的分子的结合或者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所述的取代不涉及到存在于一个骨架位点内的氨基酸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所述的多肽衍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活性进行检测的方式,来容易的确定一种氨基酸的变化是否产生了一种功能性的肽。检测方法在本发明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的制备出抗体或者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片段或者类似物。优选的片段或者类似物的氨基末端以及羧基末端出现在临近功能性结构域的边界处。可以通过将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和/或氨基酸序列的数据与公共序列数据库或者私人序列数据库进行比较的方式,从而对结构性结构域以及功能性结构域进行识别。优选的,使用计算机化的比较方法来识别序列基序或者预测的蛋白质的构象结构域,其中所述的序列基序或者预测的蛋白质的构象结构域是存在于具有已知的结构和/或功能的其他蛋白质中的。用来对折叠成一种已知的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序列进行识别的方法是已知的。参见Bowie等人(于1991年)在Science《科学》253:164中发表的文章。因此,前述的例子证明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这样的序列基序以及结构构象进行识别,所述的序列基序以及结构构象可以被用来定义本发明所述的结构性结构域以及功能性结构域。

优选的氨基酸取代是具有下述性质的那些:(1)降低了对于蛋白质水解的易感性,(2)降低了对于氧化的易感性,(3)改变了用于形成蛋白质复合体的结合亲和性,(4)改变了结合亲和性,以及(5)赋予这样的类似物以其他的物理化学性质或者功能性质,或者对上述性质进行了修饰。除了所述的天然存在的肽序列之外,类似物可以包括序列的各种突变蛋白。例如,可以在所述的天然存在的序列中(优选的在形成分子间接触的结构域之外的多肽部分中)进行一个或者多个氨基酸的取代(优选的是保守性的氨基酸取代)。一种保守性的氨基酸取代不应当在本质上改变所述的母本序列所具有的结构性质(例如,一个发生取代的氨基酸不应当趋向于破坏存在于所述的母本序列中的螺旋,或者破坏能够定义所述的母本序列的其他类型的二级结构)。本领域认可的多肽的二级结构以及三级结构的例子在下述文献中有所描述:Proteins,Structure and Molecular Principles《蛋白质,结构以及分子的基本原理》(Creighton编辑,W.H.Freeman andCompany,纽约(1984年));Introdution to Protein Structure《蛋白质结构的介绍》(C.Branden以及J.Tooze编辑,Garland出版社,纽约N.Y.(于1991年));以及Thornton等人(于1991年)在Nature《自然》354:105中发表的文章。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多肽片段”指的是在其氨基末端和/或羧基末端上具有缺失的多肽,但是所述多肽上的其余的氨基酸序列与天然存在的序列的相应位置是相同的,其中所述的天然存在的序列例如是从一个完全长度的cDNA序列中推导出来的。片段通常具有至少5,6,8或者10个氨基酸的长度,优选为至少14个氨基酸的长度,更加优选为至少20个氨基酸的长度,通常为至少50个氨基酸的长度,并且甚至更加优选为至少70个氨基酸的长度。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类似物”指的是由一个具有至少25个氨基酸的片段所构成的多肽,其与一种推导(deduced)的氨基酸序列的一部分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并且其能够在适当的结合条件下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发生特异性的结合。通常情况下,多肽类似物包括一个涉及所述的天然存在的序列的保守性氨基酸的取代(或者添加或者缺失)。类似物通常情况下具有至少20个氨基酸的长度,优选为至少50个氨基酸的长度或者更长,并且通常可以与完全长度的天然存在的多肽具有相同的长度。

肽的类似物被普遍应用于制药工业中,作为与所述的模板肽具有类似性质的非肽类药物。这些类型的非肽类化合物被称为“肽的模拟物”或者“模拟肽”。参见Fauchere(于1986年)在J.Adv.Drug Res.《药物的研究进展杂志》15:29中发表的文章,Veber以及Freidinger(于1985年)在TINS第392页中发表的文章;以及Evans等人(于1987年)在J.Med.Chem.《药物化学杂志》30:1229中发表的文章。这类化合物通常要借助于计算机化的分子模型的帮助来进行研究。肽的模拟物可以被用来制造一种等价的治疗效应或者预防效应,其中所述的模拟物在结构上与治疗有效性的肽的结构相类似。一般而言,模拟肽在结构上类似于一种模板多肽(即,具有生物化学特性或者药理学活性的多肽),例如人类抗体,但其具有的一个或者多个肽连接键任选的被选自由下述连接键所组成的组中的连接键进行了取代:-CH2NH-,-CH2S-,-CH2-CH2-,-CH=CH-(顺式的以及反式的),-COCH2-,CH(OH)CH2-,以及-CH2SO-,所述的取代是通过本领域中熟知的方法来完成的。利用同样类型的D-氨基酸(例如,利用D-赖氨酸取代L-赖氨酸)对共有序列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氨基酸进行系统性的取代,可以用以生成更加稳定的肽。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参见Rizo以及Gierasch(于1992年)在Ann.Rev.Biochem.《生物化学年鉴》61:387中发表的文章)生成一种限制性肽,所述的限制性肽包括一个共有序列或者一个本质上相同的共有序列变体;例如,通过加入内部半胱氨酸残基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半胱氨酸残基能够形成存在于分子内的二硫键,所述的二硫键能够使所述的肽发生环化。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试剂”代表的是一种化学化合物,化学化合物的混合物,生物大分子,或者是从生物材料中制备得到的提取物。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标记”或者“标记的”指的是一种可探测性的标记的导入,例如,通过向一种生物素化的半族多肽中导入一个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或者连接物的方式,其中能够利用标记的亲和素(例如,含有荧光标记或者酶活性的链霉亲和素,所述的链霉亲和素可以通过光学方法或者量热方法进行探测)对所述的放射性氨基酸或者连接物进行探测。在某些情形中,所述的标记或者标记物同样可以是治疗性的。对多肽以及糖蛋白进行标记的各种不同的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可以对其进行使用。用于多肽的标记物的例子包括,但不局限于,下述:放射性同位素或者放射性核(例如,3氢,14碳,15氮,35硫,90钇,99锝,111铟,125碘,131碘),荧光标记物(例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若丹明,镧系元素的磷化物),酶标记物(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p-半乳糖苷酶,荧光素酶,碱性磷酸酶),化学发光试剂,生物素化的基团,由二级受体识别出的预先确定的多肽表位(例如,亮氨酸拉链对序列,二级抗体的结合位点,金属结合结构域,表位标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标记物是通过各种不同长度的间隔臂进行连接的,从而降低了潜在的位阻现象。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药物试剂或者药物”指的是这样的一种化学化合物或者组合物,当将其恰当的给患者施用时,所述的化学化合物或者组合物能够诱发一种期望的治疗效应。

本发明中的其他的化学术语是依照本领域常规的用法进行使用的,所述的常规用法是例如在The McGraw-Hill Dictionary ofChemical Terms《McGraw-Hill化学术语词典》(Parker S.编辑,McGraw-Hill,圣弗朗西斯科(1985年))中所例证的。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所述术语“抗肿瘤试剂”指的是具有下述的功能性性质的试剂:能够抑制人类肿瘤的发展或者恶化,特别是一种恶性(癌性)的损伤,例如恶性上皮肿瘤,肉瘤,淋巴瘤,或者白血病。对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抑制作用通常是一种抗肿瘤试剂所具有的性质。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所述术语“本质上纯的”指的是一个目标种类是以占主要地位的种类而存在的(即,以摩尔计,其比存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之中的任何的各个其他种类都更加充足),并且优选的当一种本质上纯化的部分是一个组合物时,在所述的组合物中所述的目标种类包含了占全部存在的大分子种类的至少大约50%(以摩尔计)。

一般而言,一种本质上纯的组合物将包括占存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全部大分子种类的至少大约80%,更加优选为至少大约85%,90%,95%,以及99%。最优选的,所述的目标种类被纯化为具有实质上的均一性(利用常规的探测方法不能在所述的组合物中探测出污染物种),其中所述的组合物在实质上是由单一的大分子种类组成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例如,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AIDS,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成分的病毒疾病),斑秃,强直性脊柱炎,抗磷脂综合症,自身免疫性阿狄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AIED),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殖综合症(ALPS),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P),白塞氏病,心肌病,乳糜泻,疱疹样皮炎,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症(CFIDS),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炎(CIPD),瘢痕性类天疱疮,冷凝集素病,肢端硬皮综合症,克罗恩氏病,过敏性紫癜,青少年皮肌炎,盘状红斑狼疮,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纤维性肌痛-纤维性肌炎,格氏眼病,格林-巴利综合症,桥本氏病,特发性肺部纤维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免疫球蛋白A肾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少年慢性关节炎(史迪尔氏病),青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美尼尔氏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恶心贫血,结节性多动脉炎,多软骨炎,多腺体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多发性肌炎以及皮肌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雷诺氏病,赖特综合症,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病,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PS)),也被称为系统性硬化症(SS)),干燥综合症,僵人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大动脉炎,颞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溃疡性结肠炎,葡萄膜炎,白癜风以及韦格纳肉芽肿。

炎性障碍包括,例如,慢性炎性障碍以及急性炎性障碍。炎性障碍的例子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特异性过敏症,过敏症,动脉硬化症,支气管哮喘,湿疹,血管球性肾炎,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溶血性贫血,骨关节炎,脓血症,脑卒中,组织以及器官移植,脉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呼吸机引发的肺部损伤。

癌症包括,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

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

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例如,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具有抑制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介导的细胞信号的能力。可以使用例如在实施例1以及2中描述细胞检测来确定所述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的范例性的抗体包括,例如,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抗体,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抗体,所述的12A抗体以及所述的5C抗体。这些抗体表现出对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特异性和/或同时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特异性并且它们已经表现出在体外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活性(即,与糖蛋白130进行结合从而诱导所述的信号级联)的抑制。

正如在下面所列出的所述氨基酸序列以及相应的核酸序列中所表示出的,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每一个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单克隆抗体包括一个重链可变区域(VH)以及一个轻链可变区域(VL)。

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抗体与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抗体享有一个共同的重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2),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1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重链可变(VH)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1)

5′CAGGTGCAGCTGGTGCAGTCTGGGGCTGAGGTGAAGAAGCCTGGGTCCTCGGTGAAGGTCTCCTGCAAGGCTTCTGGAGGCACCTTCAGCAGCTATGCTATCAGCTGGGTGCGCCAGGCCCCTGGACAAGGGCTTGAGTGGATGGGAGGGATCATCCCTCTCTTTGATACAACAAAGTACGCACAGCAGTTCCAGGGCAGAGTCACGATTACCGCGGACGAATCCACGAGCACAGCCTACATGGAGCTGAGCAGCCTGAGATCTGAGGACACGGCCGTATTTTACTGTGCGAGAGATCGGGATATTTTGACTGATTATTATCCCATGGGCGGTATGGACGTCTGGGGCCAAGGGACCACGGTCACCGTCTCCTCA 3′

>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重链可变(VH)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2)

QVQLVQSGAEVKKPGSSVKVSCKASGGTFSSYAISWVRQAPGQGLEWMGGIIPLFDTTKYAQQFQGRVTITADESTSTAYMELSSLRSEDTAVFYCARDRDILTDYYPMGGMDVWGQGTTVTVSS

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抗体包括了一个轻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4),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3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轻链可变(VL)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3)

5′GCCATCCAGTTGACCCAGTCTCCATCCTCCCTGTCTGCATCTGTAGGAGACAGAGTCACCATCACTTGCCGGGCAAGTCAGGGCATTAGCAGTGTTTTAGCCTGGTATCAGCAGAAACCAGGGAAAGCTCCTAAGCTCCTGATCTATGATGCCTCCAGTTTGGAAAGTGGGGTCCCATCAAGGTTCAGCGGCAGTGGATCTGGGACAGATTTCACTCTCACCATCAGCAGCCTGCAGCCTGAAGATTTTGCAACTTATTACTGTCAACAGTCTAATAGTTACCCGCTCACTTTCGGCGGAGGGACCAAGGTGGAGATCAAACGT 3′

>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轻链可变(VL)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4)

A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VLAWYQQKPGKAPKLLIYDASS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NSYPLTFGGGTKVEIKR

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抗体包括了一个轻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6),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5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轻链可变(VL)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5)

5′GACATCCTGATGACCCAGTCTCCATCCTCCCTGTCTGCATCTGTAGGAGACAGAGTCACCATCACTTGTCGGGCGAGTCAGGATATTAGCAGCTGGTTAGCCTGGTATCAGCAGAAACCAGGGAAAGCTCCTAAGCTCCTGATCTATGATGCCTCCAGTTTGGAAAGTGGGGTCCCATCAAGGTTCAGCGGCAGTGGATCTGGGACAGATTTCACTCTCACCATCAGCAGCCTGCAGCCTGAAGATTTTGCAACTTATTACTGTCAACAGTCTAATAGTTACCCGCTCACTTTCGGCGGAGGGACCAAGGTGGAGATCAAACGA 3′

>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轻链可变(VL)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6)

DILMTQSPSSLSASVGDRVTITCRASQDISSWLAWYQQKPGKAPKLLIYDASS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NSYPLTFGGGTKVEIKR

所述的12A抗体包括一个重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8),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7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12A重链可变(VH)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7)5′CAGGTGCAGCTGGTGGAGTCTTGGGGAGGCGTGGTCCAGCCTGGGAGGTCCCTGAGACTCTCCTGTGCAGCGTCTGGATTCACCTTCAGTAACTATGACATGTACTGGGTCCGCCAGGCTCCAGGCAAGGGGCTGGAGTGGGTGGCAGTTATATTAGATGATGGAAATAATAATTACTACGCAGACTCCGTGAAGGGCCGATTCACCATCTCCAGAGACAATTCCAAGAAAAAGGTGTATCTGCAAATGAATAGCCTGAGAGCTGAGGACACGGCTGTGTATTACTGTGTGAGAGCGTCCCCTAACTGGGGTCTTCTTGACTTCTGGGGCCAGGGAACCCTGGTCACCGTCTCGAGT 3′

>12A重链可变(VH)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8)QVQLVESWGGVVQPGRSLRLSCAASGFTFSNYDMYWVRQAPGKGLEWVAVILDDGNNNYYADSVKGRFTISRDNSKKKVYLQMNSLRAEDTAVYYCVRASPNWGLLDFWGQGTLVTVSS

所述的12A抗体包括一个轻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10),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9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12A轻链可变(VL)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9)5′GAAATTGTGTTGACACAGTCTCCATCCTCACTGTCTGCATCTGTAGGAGACAGAGTCACCATCACTTGTCGGGCGAGTCAGGGTATTAGCAGCTGGTTAGCCTGGTATCAGCAGAAACCAGGGAAAGCTCCTAAGCTCCTGATCTATGATGCCTCCAGTTTGGAAAGTGGGGTCCCATCAAGGTTCAGCGGCAGTGGATCTGGGACAGATTTCACTCTCACCATCAGCAGCCTGCAGCCTGAAGATTTTGCAACTTATTACTGTCAACAGTTTAATAGTTACCCGATCACCTTCGGCCAAGGGACACGACTGGAGATTAAACGT 3′

>12A轻链可变(VL)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10)EIV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DASS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FNSYPITFGQGTRLEIKR

所述的5C抗体包括一个重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12),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11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5C重链可变(VH)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11)CAGGTGCAGCTGGTGCAGTCTGGGGGAGGCGTGGTCCAGCCTGGGAGGTCC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CATCTTCAGTAGCTATGACATGTACTGGGTCCGCCAGGCTCCAGGCAAGGGGCTGGAGTGGGTGGCAGTTATATTATATGATGGAAATAATAAATACTACGCAGACTCCGTGAAGGGCCGATTCACCATCTCCAGAGACAATTCCAAGAACACGGTGTATCTGCAAATGAACAGCCTGAGAGCTGAGGACACGGCTGTGTATTACTGTGTGAGAGCGTCCCCTAACTGGGGTCTTTTTGACTTCTGGGGCCAGGGAACCCTGGTCACCGTCTCGAGT 3′

>5C重链可变(VH)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12)QVQLVQSGGGVVQPGRSLRLSCAASGFIFSSYDMYWVRQAPGKGLEWVAVILYDGNNKYYADSVKGRFTISRDNSKNTVYLQMNSLRAEDTAVYYCVRASPNWGLFDFWGQGTLVTVSS

所述的5C抗体包括一个轻链可变区域(序列识别号:14),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域是由序列识别号:13中所示的核酸序列进行编码的。

>5C轻链可变(VL)的核酸序列(序列识别号:13)5′GACATCCAGATGACCCAGTCTCCATCCTCCCTGTCTGCATCTGTAGGAGACAGAGTCACCATCACTTGCCGGGCAAGTCAGGGCATTAGCAGTGATTTAGCCTGGTATCAGCAGAAACCAGGGAAAGCTCCTAAGCTCCTGATGTATGATGCCTCCAGTTTGGAAAGTGGGGTCCCATCAAGGTTCAGCGGCAGTGGATCTGGGACAGATTTCACTCTCACCATCAGCAGCCTGCAGCCTGAAGATTTTGCAACTTATTACTGTCAACAGTTTAATAGTTACCCGATCACCTTCGGCCAAGGGACACGACTGGAGATTAAACGT 3′

>5C轻链可变(VL)的氨基酸序列(序列识别号:14)DIQM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DLAWYQQKPGKAPKLLMYDASS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FNSYPITFGQGTRLEIKR

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例如,在下述的表格1中所示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VH CDR),在表格2中所示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VL CDR),以及它们的组合。

表格1.来自于抗体克隆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VH CDR),其中所述的抗体克隆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发生结合并且压制其生物活性

表格2.来自于抗体克隆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VL CDR),其中所述的抗体克隆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发生结合并且对其进行压制

包含上述互补决定区域(CDR)的氨基酸如E.A.Kabat等人所定义(参见Kabat,EA等人(于1991年)发表的文章Sequencesof Protein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具有免疫学兴趣的蛋白序列》,第五版,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美国政府出版局))。

同样被包括在本发明之内的是能够与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在相同的位点上进行结合的抗体。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其中所述的抗体结合在一个位点之上,所述的位点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在于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例如,GenBank编号No.P08887)之上的氨基酸残基。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其中所述的抗体结合在一个位点之上,所述的位点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在于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例如,GenBank编号No.NP_000591)、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例如,GenBank编号No.P08887)、或者同时存在于两者之上的氨基酸残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认识到,要确定一个单克隆抗体(例如,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是否与本发明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例如,克隆39B9轻链可变区域1,39B9轻链可变区域5,12A以及5C)具有相同的特异性,不需要进行过度的实验,通过查明前者是否阻止后者与糖蛋白(gp)130进行的结合,就有可能可以确定。如果所述的受试单克隆抗体与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表现为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结合减少,那么所述的两个单克隆抗体结合于相同的表位上、或者紧密相关的表位上。

用来确定一个单克隆抗体是否具有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所具有的特异性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一种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或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质(所述的抗体对其具有正常的反应性)对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预先培养,并且随后加入所述的受试单克隆抗体,从而确定所述的受试单克隆抗体所具有的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的能力是否受到抑制。如果所述的受试单克隆抗体受到了抑制,那么在很大的程度上,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与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相同的、或者功能上等价的表位特异性。

通过可以对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例如通过对所述的由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介导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以及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作用进行测量,并且确定所述的受试单克隆抗体是否能够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信号进行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

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来制备直接作用于一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单克隆抗体,或者来制备作用于上述物质的衍生物、片段、类似物、同系物或者直系同源物的单克隆抗体(参见,例如,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抗体实验室指南》,Harlow E,以及Lane D,1988年,Cold Spring HarborLaboratory Press,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Cold Spring Harbor冷泉港,NY纽约,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完全人类抗体是这样的抗体分子:所述抗体分子的轻链以及重链的全部序列,包括所述的互补决定区域(CDR),均由人类基因所产生。这样的抗体在本发明中被称为“人类抗体”或者“完全人类抗体”。人类单克隆抗体是通过使用例如在下文中提供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操作方法来制备的。人类单克隆抗体同样可以通过使用三瘤体技术;人类B细胞杂交瘤技术(参见Kozbor等人于1983年在Immunol Today《当今免疫学》4:72中发表的文章);以及用于制备人类单克隆抗体的EB病毒(EBV)杂交瘤技术(参见Cole等人于1985年在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THERAPY《单克隆抗体以及癌症的治疗》Alan R.Liss,Inc.,第77-96页中发表的文章)来制备。可以通过使用人类杂交瘤(参见Cote等人于1983年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0:2026-2030中发表的文章)或者通过使用EB病毒体外转化人类B细胞的方法(参见Cole等人于1985年在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单克隆抗体以及癌症的治疗》Alan R.Liss,Inc.,第77-96页中发表的文章)对人类单克隆抗体进行利用并且进行制备。

使用熟知的技术对抗体进行纯化,其中所述的熟知的技术是例如使用蛋白A或者蛋白G的亲和色谱法,所述的方法主要提供了免疫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成分。在此之后,或者可以选择的,可以将一种特异性的抗原或其表位固定于柱上,通过免疫亲和色谱法对所述的免疫特异性抗体进行纯化,其中所述的特异性抗原是所述的免疫球蛋白所寻找的靶位。对于免疫球蛋白的纯化由例如D.Wilkinson(The Scientist《科学家》,由The Scientist Inc.,科学家有限公司出版,Philadelphia PA,第14卷,第8期(2000年4月17日),pp.25-28)进行过讨论。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例如,39B9轻链可变区域1,39B9轻链可变区域5,12A以及5C)是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例如利用膜结合的和/或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对一种动物进行免疫的方式来生成单克隆抗体,所述的单克隆抗体能够对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介导的细胞信号进行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其中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例如是鼠科动物、大鼠或者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或者是它的免疫原性片段,衍生物或者变体。可供选择的,利用被一种载体转染过的细胞对所述的动物进行免疫,其中在所述的载体中含有一个编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核酸分子,这样一来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能够进行表达并且与所述的被转染细胞的表面连结在一起。可供选择的,通过筛选文库的方式获得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文库中含有用于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发生结合的抗体或者抗原结合结构域序列。例如可以在一种细菌噬菌体中制备这样的文库,将其作为蛋白质或者肽与细菌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发生融合,其中所述的外壳蛋白在组合的噬菌体颗粒表面进行表达,并且在所述的噬菌体颗粒中含有所述的编码DNA的序列(即,“噬菌体展示文库”)。在此之后对由骨髓瘤/B细胞融合所形成的杂交瘤进行筛选,所述的筛选是针对它们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所具有的反应性而进行的。

例如使用杂交瘤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例如在Kohler以及Milstein(于1975年)在Nature《自然》256:495中发表的文章中所描述的那些方法。在一个杂交瘤方法中,通常利用一种免疫试剂对小鼠、仓鼠或者其他适合的宿主动物进行免疫,从而产生淋巴细胞,其中所述的淋巴细胞生成或者能够生成将与所述的免疫试剂进行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可以选择的,可以在体外对所述的淋巴细胞进行免疫。

所述的免疫试剂将通常包括所述的蛋白质抗原,所述蛋白质抗原的片段或者融合蛋白。一般而言,如果期望得到来源于人类的细胞,那么使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或者如果期望得到非人类的哺乳动物来源,那么使用脾脏细胞或者淋巴结细胞。之后使用一种适合的融合试剂将所述的淋巴细胞与一种永生化细胞系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杂交瘤细胞,其中所述的融合试剂是例如聚乙二醇(参见Goding编著的Monoclonal Antibodies:Principles andPractice《单克隆抗体的原理与实践》,Academic Press学术出版社,(1986年)第59-103页)。永生化细胞系通常是经过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特别是来源于啮齿动物、牛以及人类的骨髓瘤细胞。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大鼠或者小鼠的骨髓瘤细胞系。可以在一种适合的培养基中对所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培养,其中所述的培养基中优选含有能够抑制所述的未发生融合的永生化细胞的生长或者存活的一种或者多种物质。例如,如果所述的母本细胞缺乏所述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或者HPRT),那么所述的用于杂交瘤的培养基通常将包括次黄嘌呤,氨基蝶呤,以及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AT培养基”),所述的物质能够阻止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型细胞的生长。

优选的永生化细胞系是那些能够进行充分的融合、支持所筛选的抗体生成细胞进行稳定的高水平的抗体表达、并且对培养基具有敏感性的细胞系,其中所述的培养基是例如包括次黄嘌呤、氨基蝶呤以及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AT)的培养基。更加优选的永生化细胞系是鼠科动物的骨髓瘤细胞系,所述的细胞系例如可以从the Salk Institute Cell Distribution Center(萨克研究协会细胞分配中心),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以及the American TYpe CultureCollection(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马纳萨斯,维吉尼亚处获得。同样已经描述了利用人类骨髓瘤以及小鼠-人类异种骨髓瘤细胞系进行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参见Kozbor(于1984年)在J.Immunol.《免疫学杂志》133:3001中发表的文章;Brodeur等人(于1987年)编著的Monoclonal Antibody Production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以及应用》,Marcel Dekker Inc.纽约,第51-63页)。

在此之后,可以对培养所述的杂交瘤细胞的所述培养基进行检测,用以检测直接作用于所述的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存在。优选的,通过免疫沉淀反应或者通过体外结合检测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所具有的结合特异性进行测定,其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是由所述的杂交瘤细胞生成的,所述的体外结合检测是例如放射性免疫检测(RIA)或者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这样的技术以及检测是本领域已知的。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所具有的结合亲和性可以通过例如Munson以及Pollard(于1980年)在Anal.Biochem.《生物化学年鉴》107:220中发表的文章中所描述的斯卡查德分析(Scatchard analysis)进行测定。而且,在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性应用中,对针对所述的靶向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及高度的结合亲和性的抗体的识别是很重要的。

在识别出所述的期望的杂交瘤细胞之后,可以利用限制性稀释法对所述的克隆进行亚克隆并且利用标准的方法使其进行生长(参见Goding编著的Monoclonal Antibodies:Principles andPractice《单克隆抗体的原理与实践》,Academic Press学术出版社,(1986年)第59-103页)。适合用于这一目的的培养介质包括,例如,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培养基以及RPMI-1640培养基。可以选择的,所述的杂交瘤细胞可以作为腹水在哺乳动物的体内进行生长。

可以利用常规的免疫球蛋白纯化的操作方法从所述的培养基中或者腹水液体中分离出或者纯化出由所述的亚克隆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所述的常规的免疫球蛋白纯化的操作方法是例如蛋白质A-琼脂糖,羟基磷灰石色谱法,凝胶电泳法,透析,或者亲和色谱法。

单克隆抗体同样可以通过重组DNA的方法来制备,例如在美国专利No.4816567中描述的那些。可以使用常规的操作方法容易的对编码本发明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DNA进行分离以及测序(例如,通过使用寡核苷酸探针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寡核苷酸探针能够与一类基因进行特异性的结合,所述的基因是编码鼠科动物抗体的重链以及轻链的基因)。本发明中所述的杂交瘤细胞作为这样的DNA的一种优选的来源。一旦被分离,可以将所述的DNA放置于表达载体之中,之后所述的表达载体被转染至宿主细胞中,从而获得了在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中进行的所述单克隆抗体的合成,其中所述的宿主细胞是例如猿猴肾(COS)细胞,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或者是不另外生成免疫球蛋白蛋白的骨髓瘤细胞。所述的DNA同样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人类重链以及轻链恒定结构域的编码序列对所述的同源性的鼠科动物序列进行取代的方式来进行修饰(参见美国专利No.4816567;Morrison(于1994年)在Nature《自然》368,812-13中发表的文章),或者通过与所述的完整的免疫球蛋白编码序列或者一种非免疫球蛋白多肽的编码序列的部分序列进行共价连接的方式来进行修饰。这样的一种非免疫球蛋白多肽可以被用来对本发明所述的抗体的恒定结构域进行取代,或者可以用于对本发明所述的抗体的一个抗原结合位点的可变结构域进行取代,从而生成一种嵌合型的二价抗体。

人类抗体以及抗体的人源化

本发明中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包括完全人类抗体或者人源化的抗体。这些抗体适于对人类进行施用,不会造成人类对于所施用的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应答。

利用例如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方法,生成一种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

在其他的可供选择的方法中,例如,利用噬菌体展示的方法形成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其中在所述的噬菌体展示方法中使用仅含有人类序列的抗体。这样的方法是本领域熟知的,例如,在WO 92/01047以及美国专利No.6,521,404中有所描述,上述文章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在这种方法中,利用天然来源或者重组来源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或其片段对一种噬菌体组合文库进行筛选,其中所述的噬菌体组合文库带有轻链以及重链的随机组合对。在另外一种方法中,可以使用一种方法对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进行制备,其中在所述的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步骤中包括利用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蛋白对一种转基因的非人类动物进行免疫。在这种方法中,这种异种非人类动物的某些内生性重链位点和/或κ轻链位点丧失了作用,并且不能够进行重新排列,而所述的重新排列是生成编码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用以应答抗原所必需的。除此之外,至少一个人类重链位点以及至少一个人类轻链位点被稳固的转染至所述的动物中。因此,在针对被施用的抗原所产生的应答中,所述的人类位点进行重新排列,从而提供了编码人类可变区域的基因,其中所述的人类可变区域对所述的抗原具有免疫特异性。因此,通过进行免疫反应,所述的异种小鼠生成了能够分泌完全人类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

用于制备异种非人类动物的各种不同技术是本领域熟知的。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6,075,181以及No.6,150,584,上述文章中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在生成首个异种小鼠XenoMouseTM品系的同时,这种一般性的方法被得到了证明,这是在1994年公开的。参见Green等人(于1994年)在NatureGenetics《自然遗传学》7:13-21中发表的文章,上述文章中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同样可以参见,美国专利No.6,162,963,6,150,584,6,114,598,6,075,181,以及5,939,598,以及日本专利No.3 068 180 B2,3 068 506 B2,以及3 068 507 B2,以及欧洲专利No.EP 0463 151 B1,以及国际专利申请No.WO94/02602,WO 96/34096,WO 98/24893,WO 00/76310以及相关的同族申请。

在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中,其他人利用了一种“微小位点(minilocus)”的方法,通过夹杂来自于所述的免疫球蛋白(Ig)位点的片段(单独的基因),对外生性免疫球蛋白位点进行模拟。因此,一个或者多个重链可变区域(VH)基因,一个或者多个重链D区域(DH)基因,一个或者多个重链J区域(JH)基因,一个μ恒定区域,以及另外一个恒定区域(优选的是γ恒定区域)在一个构建体中形成,所述的构建体用于插入到动物体内。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545,806;5,545,807;5,591,669;5,612,205;5,625,825;5,625,126;5,633,425;5,643,763;5,661,016;5,721,367;5,770,429;5,789,215;5,789,650;5,814,318;5,877,397;5,874,299;6,023,010;以及6,255,458;以及欧洲专利No.0 546 073 B1;以及国际专利申请No.WO 92/03918,WO 92/22645,WO 92/22647,WO 92/22670,WO 93/12227,WO 94/00569,WO 94/25585,WO96/14436,WO 97/13852,以及WO 98/2484以及与其相关的同族申请。

经由微细胞的融合、大的染色体片段、或者完整的染色体途径从小鼠中生成人类抗体的方法已经被介绍并且也已经得到了证明。参见欧洲专利申请No.773 288以及843 961。

人类抗小鼠抗体(HAMA)的应答已经引领了制备嵌合抗体或者另外的人源化抗体的工业。由于嵌合抗体具有一个人类的恒定区域以及一个免疫可变区域,可以预料到,将能够观察到某些人类嵌合抗体(HACA)的应答,特别是在所述抗体的长期应用或者多剂量应用中。因此,为了损害或者减小人类抗小鼠抗体或者人类嵌合抗体的应答的关系和/或效应,提供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完全人类抗体将是合乎人意的。

具有降低的免疫原性的抗体的制备同样可以经由人源化技术、嵌合技术以及展示技术来完成,其中在所述的展示技术中使用适当的文库。可以感知的是,能够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技术对鼠科动物的抗体或者来自于其他物种的抗体进行人源化处理或者灵长目源化的处理。参见,例如,Winter以及Harris(于1993年)在Immunol Tday《当今免疫学》14:4346中发表的文章以及Wright等人(于1992年)在Crit,Reviews in Immunol.《免疫学的评论与回顾》12125-168中发表的文章。可以利用重组DNA技术对所述的目标抗体进行工程化处理,从而利用相应的人类序列对所述的重链恒定区域(CH1),重链恒定区域2(CH2),重链恒定区域(CH3),铰链结构域,和/或骨架结构域进行取代(参见WO 92102190以及美国专利No.5,530,101;5,585,089;5,693,761;5,693,792;5,714,350;以及5,777,085)。同样的,使用免疫球蛋白cDNA构建嵌合的免疫球蛋白基因是本领域已知的(参见Liu等人(于1987年)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84:3439中发表的文章以及(于1987年)在J.Immunol.《免疫学杂志》139:3521中发表的文章)。从杂交瘤或者制备所述抗体的其他细胞中分离出mRNA并且将其用于制备cDNA。使用特异性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可以对所述的目标cDNA进行扩增(参见美国专利No.4,683,195以及4,683,202)。可以选择的,制备一个文库并且对其进行筛选,从而分离出所述的目标序列。在此之后,将编码所述抗体的可变区域的所述DNA序列融合到人类恒定区域序列中。所述的人类恒定区域基因序列可以在Kabat等人(于1991年)在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Interest《具有免疫学兴趣的蛋白序列》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出版号no.91-3242中发表的文章中找到。可以从已知的克隆中容易的获得人类恒定区域基因。可以利用期望的效应器功能来指导同型体的选择,所述的效应器功能是例如补体结合,或者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活性。优选的同型体是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3以及免疫球蛋白G4。所述的人类轻链恒定区域,κ或者λ,均可以被使用。在此之后,利用常规的方法使所述的嵌合的人源化抗体进行表达。

抗体片段,例如Fv,F(ab’)2以及Fab可以通过完整蛋白的裂解来进行制备,例如,通过蛋白酶裂解或者化学裂解。可以选择的,可以设计一种截短型基因。例如,一种编码所述的F(ab’)2片段中的一部分的嵌合基因,应当包括编码所述的重链的重链恒定结构域1(CH1)以及铰链区域的DNA序列,以及一个翻译终止密码子,从而生成所述的截短型分子。

可以使用重链(H)以及轻链(L)的J区域中的共有序列来设计寡核苷酸,所述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被用来向所述的J区域中导入有效的限制性位点,用于进行随后的可变区域片段与人类恒定区域片段的连接。可以通过定点突变的方式对恒定区域的cDNA进行修饰,从而在所述的人类序列的类似位置处设置一个限制性位点。

表达载体包括质粒,逆转录病毒,酵母人工染色体(YAC),来自于EB病毒的游离体,以及类似的物质。一种便利的载体是这样的载体:它能够编码一种功能完全的人类重链恒定区域(CH)或者轻链恒定区域(CL)的免疫球蛋白序列,其中在适当的限制性位点上进行了工程化处理,这样一来,任何的重链可变(VH)序列或者轻链可变(VL)序列可以被容易的插入并且进行表达。在这样的载体中,剪接(splicing)通常发生在所述被插入的J区域中的所述剪接供体位点与在所述的人类恒定区域前面的所述剪接供体位点之间,并且也发生在存在于所述的人类重链恒定区域外显子中的所述剪接区域中。多腺苷酸化作用以及转录终止发生在所述的编码区域下游的天然染色体位点上。上述得到的嵌合抗体可以与任意的强大启动子进行结合,其中所述的启动子包括逆转录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例如,SV-40早期启动子(参见Okayama等人(于1983年)在Mol.Cell Bio.《分子生物学》3:280中发表的文章),劳斯肉瘤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参见Gorman等人(于1982年)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79:6777中发表的文章),以及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参见Grosschedl等人(于1985年)在Cell《细胞》41:885中发表的文章)。同样的,可以感知的是,天然的免疫球蛋白启动子以及类似的启动子是可以被使用的。

进一步的,可以经由展示类技术来生成人类抗体或者来自于其他物种的抗体,其中所述的展示类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噬菌体展示,逆转录病毒展示,核糖体展示,以及其他的技术,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技术进行,并且可以对得到的分子进行额外的成熟,例如亲和性成熟,因为这些技术是本领域中熟知的。参见Wright等人(于1992年)在Crit,Reviews in Immunol.《免疫学的评论与回顾》12125-168中发表的文章,Hanes以及Plucthau(于1997年)在PNAS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4:4937-4942中发表的文章(核糖体展示),Parmley以及Smith(于1988年)在Gene《基因》73:305-318中发表的文章(噬菌体展示),Scott(于1992年)在TIBS《生物技术发展趋势》17:241-245中发表的文章,Cwirla等人(于1990年)在PNAS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7:6378-6382中发表的文章,Russel等人(于1993年)在Nucl.Acids Research《核酸的研究》21:1081-1085中发表的文章,Hoganboom等人(于1992年)在Immunol.Reviews《免疫学评论》130:43-68中发表的文章,Chiswell以及McCafferty(于1992年)在TIBTECH《生物技术发展趋势》10:80-8A中发表的文章,以及美国专利No.5,733,743。如果利用展示技术来制备不属于人类的抗体,可以按照上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对这些抗体进行人源化处理。

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表达细胞、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它们的表位或者肽、以及其中的表达文库中生成抗体(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5,703,057),在此之后可以按照上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对于所述抗体所具有的上文中所描述的活性进行筛选。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可以被一种载体进行表达,所述的载体含有一个DNA片段,所述的DNA片段编码如上所述的单链抗体。

这些能够包括载体,脂质体,裸露的DNA,佐剂DNA,基因枪,导管,等等。载体包括化学共轭物,例如在WO 93/64701中描述的,其中所述的化学共轭物具有靶向半族(例如,针对一种细胞表面受体的配位体),以及一个核酸结合半族(例如,聚赖氨酸),病毒载体(例如,DNA病毒载体或者RNA病毒载体),融合蛋白,例如在PCT/US 95/02140(WO 95/22618)中描述的,其中所述的融合蛋白含有一个靶向半族(例如,对一种靶向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以及一个核酸结合半族(例如,鱼精蛋白),质粒,噬菌体,等等。所述的载体可以是染色体的,非染色体的或者是合成的。

优选的载体包括病毒载体,融合蛋白以及化学共轭物。逆转录病毒载体包括莫洛尼氏鼠科动物白血病病毒。DNA病毒载体是优选的。这些载体包括痘病毒载体例如天花病毒载体或者禽痘病毒载体,疱疹病毒载体例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参见Geller A.I.等人(于1995年)在J.Neurochem.《神经化学杂志》64:487中发表的文章;Lim F.等人(于1995年)在DNA Cloning:Mammalian Systems《哺乳动物系统的DNA克隆》,D.Glover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英国牛津)中发表的文章;Geller A.I.等人(于1993年)在Proc 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0:7603上发表的文章;Geller A.I.等人(于1990年)在Proc 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7:1149中发表的文章);腺病毒载体(参见LeGal LaSalle等人(于1993年)在Science《科学》259:988中发表的文章;Davidson等人(于1993年)在Nat.Genet《自然遗传学》3:219中发表的文章;Yang等人(于1995年)在J.Virol.《病毒学杂志》69:2004中发表的文章)以及腺病毒相关性病毒载体(参见Kaplitt M.G.等人(于1994年)在Nat.Genet.《自然遗传学》8:148中发表的文章)。

痘病毒载体将所述的基因导入到所述细胞的细胞质当中。禽痘病毒载体仅仅能够引发所述的核酸进行短期的表达。对于将所述的核酸导入到神经细胞中而言,腺病毒载体,腺病毒相关性病毒载体以及单纯疱疹病毒(HSV)载体是优选的。所述的腺病毒载体与腺病毒相关性病毒载体(大约4个月)相比,能够引发较短期的表达(大约2个月),而所述的腺病毒相关性病毒载体又短于单纯疱疹病毒载体。对于所述的具体载体的选取将取决于所述的靶向细胞以及所需治疗的病症。所述的导入可以通过标准技术来完成,所述的标准技术是例如,感染,转染,转导或者转化。基因转移的模式的例子包括,例如,裸露的DNA,磷酸钙沉淀,DEAE葡聚糖,电穿孔,原生质体融合,脂质体转染,细胞微注射,以及病毒载体。

可以利用上述的载体在实质上对任何期望的靶向细胞进行命中。例如,可以使用立体定向注射将所述的载体(例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送到期望的位置上。除此之外,可以使用一种微泵融合系统,通过脑室内(icv)融合技术对所述的粒子进行递送,其中所述的微泵融合系统是例如SynchroMed融合系统。一种基于批量流动而被称为对流的方法也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的将大分子递送到脑部的延伸区域中,并且所述的方法可以被有效的用于将所述的载体递送到所述的靶向细胞中(参见Bobo等人(于1994年)在Proc 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1:2076-2080中发表的文章;Morrison等人(于1994年)在Am.J.Physiol.《美国生理学杂志》266:292-305中发表的文章)。可以使用的其他方法包括导管注射,静脉内注射,肠胃外注射,腹膜内注射以及皮下注射,以及口服或者其他已知的给药途径。

这些载体可以被用来对大量的抗体进行表达,其中所述的抗体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使用。例如,用于在一个样本中探测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存在。所述的抗体同样可以被用来尝试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发生结合并且阻断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相关的信号。

可以对技术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所述的单链抗体的制备,其中所述的单链抗体对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抗原蛋白质具有特异性(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4946778)。除此之外,可以对方法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所述的Fab表达文库的构建(参见,例如,Huse等人于1989年在Science《科学》246:1275-1281中发表的文章),从而允许对具有所期望的特异性的单克隆Fab片段进行快速并且有效的识别,其中所述的特异性是针对一种蛋白质或其衍生物、片段、类似物或者同系物而言的。可以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技术来制备含有针对一个蛋白质抗原的所述的特意基因型的抗体片段,所述的抗体片段包括,但不局限于:(i)通过一种抗体分子的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制备得到的一种F(ab’)2片段;(ii)通过一种F(ab’)2片段的二硫键桥接物的还原所产生的一种Fab片段;(iii)通过使用一种木瓜蛋白酶以及一种还原试剂对所述的抗体分子进行的处理而生成的一种Fab片段以及(iv)Fv片段。

本发明同样包括Fv,Fab,Fab’,以及F(ab’)2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片段或者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片段,单链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或者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双重特异性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和/或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以及异源共轭型的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

双重特异性抗体指的是能够对至少两种不同的抗原产生结合特异性的抗体。在当前的情况中,所述的结合特异性之一是针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或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所述的第二个结合靶向是任何的其他抗原,并且有利的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或者受体或者受体亚基。

制备双重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传统上,所述的双重特异性抗体的重组产物是以两个免疫球蛋白重链/轻链对的共表达为基础的,其中所述的两条重链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参见Milstein以及Cuello于(1983年)在Nature《自然》305:537-539中发表的文章)。由于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及轻链的随机搭配,这些杂交瘤(方形瘤)产生了十种不同的抗体分子的潜在混合物,在所述的混合物中仅有一个具有正确的双重特异性结构。对于所述的正确的分子的纯化通常是通过亲和色谱步骤来完成的。类似的方法在WO 93/08829中有所公开,其公开日为1993年5月13日,并且在Traunecker等人于(1991年)在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杂志》中10:3655-3659发表的文章中有所公开。

可以将具有所期望的结合特异性(抗体-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可变结构域与免疫球蛋白的恒定结构域序列进行融合。所述的融合优选的是与一种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恒定结构域进行的,其中所述的重链恒定区域包括所述的铰链区域、重链恒定2(CH2)区域以及重链恒定3(CH3)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在至少一个融合中存在所述的重链恒定区域1(CH1)是优选的,其中所述的重链恒定区域1(CH1)中含有对于轻链的结合而言必不可少的位点。将编码所述的免疫球蛋白重链融合的DNA以及,如果期望的话,将编码所述的免疫球蛋白轻链的DNA插入到单独的表达载体中,并且将它们共转染到一个适合的宿主有机体中。为获得生成双重特异性抗体的进一步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例如,Suresh等人(于1986年)在Methods in Enzymology《酶学方法》121:210中发表的文章。

根据在WO 96/27011中描述的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对一对抗体分子之间的分界面进行处理,从而使异源二聚体的百分含量最大化,其中所述的异源二聚体是从重组细胞培养物中回收得到的。所述的优选的分界面包括一个抗体的恒定结构域中的重链恒定3(CH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这一方法中,利用较大的侧链(例如,酪氨酸或者色氨酸)对来自于所述的第一个抗体分子的分界面上的一个或者多个小氨基酸侧链进行取代。通过利用较小的氨基酸侧链(例如,丙氨酸或者苏氨酸)对大的氨基酸侧链进行取代,从而在所述的第二个抗体分子的分界面上形成与所述的大侧链具有相同大小或者相似大小的补偿性的“腔(cavities)”。这提供了一种机制,相对于其他不期望的终产物而言,能够增加所述的异源二聚体的产量,其中所述的不期望的终产物是例如同型二聚体。

双重特异性抗体可以作为完全长度的抗体或者抗体片段(例如,F(ab’)2双重特异性抗体)来进行制备。用于从抗体片段中生成双重特异性抗体的技术已经在上述的文献中进行了描述。例如,可以使用化学连接的方式对双重特异性抗体进行制备。Brennan等人(于1985年)在Science《科学》229:81中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一种操作方法,其中对完整的抗体进行蛋白水解方式的裂解从而生成F(ab’)2片段。这些片段在有所述的二硫醇络合试剂亚砷酸钠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进行还原从而对邻近的二硫醇进行稳定并且阻止分子间二硫键的形成。在此之后,上述生成的所述的Fab’片段被转化成为硫硝基苯甲酸(TNB)的衍生物。在此之后,所述的Fab’-硫硝基苯甲酸(TNB)衍生物中的一种重新转化成所述的Fab’-硫醇,这种转化是通过巯基乙胺的还原作用来实现的,并且将所述的Fab’-硫醇与等摩尔剂量的其他的Fab’-硫硝基苯甲酸(TNB)衍生物进行混合从而形成所述的双重特异性抗体。上述制备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可以被用来作为试剂,用于酶的选择性固定化反应中。

除此之外,可以从大肠杆菌(E.coli)中直接回收Fab’片段并且对其进行化学耦联从而形成双重特异性抗体。Shalaby等人(于1992年)在J.Exp.Med.《实验医学杂志》175:217-225中发表的文章描述了一种完全人源化的双重特异性抗体F(ab’)2分子的制备。从大肠杆菌中单独的分泌出每一个Fab’片段并且将所述的每一个Fab’片段进行直接的体外化学耦联从而形成所述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因此形成的所述的双重特异性抗体能够与过表达所述的ErbB2受体的细胞以及正常的人类T细胞,并且能够触发人类细胞毒性淋巴细胞针对人类乳腺癌肿瘤靶向的细胞溶解酶活性。

同样已经描述了用于从重组细胞培养物中直接制备并且分离双重特异性抗体片段的各种技术。例如,已经使用亮氨酸拉链对双重特异性抗体进行制备。参见,例如,Kostelny等人(于1992年)在J.Immunol.《免疫学杂志》148(5):1547-1553中发表的文章。通过基因融合技术,将来自于所述的Fos蛋白质以及Jun蛋白质中的亮氨酸拉链肽连接在两个不同抗体的Fab’部分上。所述的抗体同型二聚体在所述的铰链区域上发生还原从而形成单体并且之后发生重新氧化从而形成所述的抗体异源二聚体。这种方法同样可以被利用来进行所述的抗体同型二聚体的制备。由Hollinger等人(于1993年)在Proc.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0:6444-6448中发表的文章中所描述的“双功能抗体(diabody)”技术已经为双重特异性抗体片段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机制。所述的片段包括一个重链可变结构域(VH),所述的重链可变结构域(VH)通过一个连接物与一个轻链可变结构域(VL)发生了连接,所述的连接物过于短小以至于不能够允许在存在于同一条链上的两个结构域之间发生配对。因此,在一条片段上的重链可变结构域(VH)与轻链可变结构域(VL)不得不与另外一条片段上的互补的轻链可变结构域(VL)以及重链可变结构域(VH)进行配对,从而形成了两个抗原结合位点。也已经报道了使用单链Fv(sFv)二聚体制备双重特异性抗体片段的另外一种策略。参见,Gruber等人(于1994年)在J.Immunol.《免疫学杂志》152:5368中发表的文章。

具有多于两种化合价的抗体是可以预期的。例如,可以制备三特异性抗体。参见,Tutt等人(于1991年)在J.Immunol.《免疫学杂志》147:60中发表的文章。

范例性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可以在两个不同的表位上进行结合,所述表位中的至少一个起源于本发明中所述的蛋白质抗原。可以选择的,将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一个抗抗原臂(anti-antigenicarm)与另外一个臂进行组合,其中所述的另外一个臂与存在于白细胞上的一种启动分子(triggering molecule)发生了结合,其中所述的启动分子是例如T细胞受体分子(例如,CD2,CD3,CD28,或者B7),或者是免疫球蛋白G的Fc受体(FcγR),例如FcγRI(CD64),FcγRII(CD32)以及FcγRIII(CD16),从而将细胞防卫机制聚焦于表达所述的特定抗原的细胞之上。双重特异性抗体同样可以被用来向细胞呈递细胞毒素试剂,其中所述的细胞表达一种特定的抗原。这些抗体具有一个抗原结合臂以及一个与细胞毒素试剂或者放射性核螯合剂进行结合的臂,其中所述的放射性核螯合剂是例如硫脲基-L-苯基-乙二胺四乙酸(EOTUBE),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PTA),十二烷四乙酸(DOTA),或者三乙烯四胺(TETA)。另外一种感兴趣的双重特异性抗体与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蛋白质抗原发生结合,并且进一步的结合组织因子(TF)。

异源共轭抗体同样落入本发明所述的范围之内。异源共轭物抗体是由两个共价连接的抗体所组成的。这样的抗体已经被提议用于例如将免疫系统细胞瞄向(target to)不期望的细胞(参见美国专利No.4,676,980),以及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参见WO 91/00360;WO 92/200373;EP 03089)。可以预期,能够使用合成蛋白化学中的已知方法进行所述抗体的体外制备,包括那些涉及到交联试剂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使用一种二硫键交换反应或者通过形成一个硫醚键的方式来构建免疫毒素。用于这一目的的适合的试剂的例子包括亚氨基硫醇盐以及甲基-4-巯基丁基亚氨基盐以及那些例如在美国专利No.4,676,980中公开的试剂。

对本发明所述的抗体的效应器功能方面进行修饰可能是令人期望的,从而增强,例如,所述的抗体在治疗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有关的疾病以及障碍中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向所述的Fc区域内导入半胱氨酸残基,从而允许在这一区域内形成链间的二硫键。由此生成的所述同型二聚体抗体能够具有提高的内在化能力和/或增强的补体介导的细胞杀伤以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参见Caron等人(于1992年)在J.Exp Med.《实验医学杂志》176:1191-1195中发表的文章以及Shopes(于1992年)在J.Immunol.《免疫学杂志》148:2918-2922中发表的文章)。可以选择的,可以对一个抗体进行工程化处理,使其具有双重的Fc区域并且能够因此具有增强的补体裂解以及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能力。(参见Stevenson等人(于1989年)在Anti-Cancer Drug Design《抗肿瘤药物的设计》3:219-230中发表的文章)。

本发明同样关于免疫共轭物,所述的免疫共轭物包括一种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与一种细胞毒性试剂或者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即,放射性共轭物)进行了共轭,其中所述的细胞毒性试剂是例如毒素(例如,来源于细菌、真菌、植物、或者动物的酶活毒素,或者是其片段)。

可以使用的酶活毒素及其片段包括白喉毒素A链,白喉毒素的非结合活性片段,外毒素A链(来自于绿脓杆菌),蓖麻毒素A链,相思豆毒素A链,莫迪素A链,α-辛纳毒素,油桐蛋白,康乃馨蛋白,美洲商陆蛋白(美洲商陆蛋白I(PAPI),美洲商陆蛋白II(PAPII),以及美洲商陆蛋白-S(PAP-S)),苦瓜抑制剂,麻疯树毒素,巴豆毒素,肥皂草抑制剂,白树毒素,米托洁林(mitogillin),局限曲菌素(restritocin),酚霉素,依诺霉素,以及单端孢霉烯。在所述的放射性共轭抗体的制备中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例子包括212铋,131碘,131铟,90钇,以及186铼。

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双重功能的蛋白-耦联试剂制备所述抗体与细胞毒性试剂的共轭物,例如3-(2-吡啶二硫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P),亚氨基硫烷(IT),双重功能的亚胺酯衍生物(例如己二亚胺盐酸二甲酯),活性酯(例如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醛类(例如戊二醛),双-叠氮类化合物(例如双(对-叠氮苯甲酰基)己二胺),双-重氮衍生物(例如双-(对-重氮苯甲酰基)-乙二胺),二异氰酸盐(例如甲苯-2,6-二异氰酸酯),以及双重活性的含氟化合物(例如1,5-二氟-2,4-二硝基苯)。例如,可以按照Vitetta等人(于1987年)在Science《科学》238:1098中发表的文章中所描述的方法制备一种蓖麻毒素免疫毒素。碳-14标记的1-异硫氰酸苯甲基-3-甲基二乙撑三胺五乙酸(MX-DTPA)是一种范例性的螯合试剂,用于进行放射性核素与所述抗体的共轭(参见WO 94/1102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认识到,可以将很多不同种类的可能的半族与本发明得到的抗体进行耦联。(参见,例如,“Conjugate Vaccines《共轭物疫苗》”,Contributions to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贡献》,J.M.Cruse以及R.E.Lewis,Jr(编著),Carger通讯社,纽约(于1989年),上述文献的全部内容在此被引入作为参考)。

可以通过能够将上述的两个分子结合起来的任何的化学反应来完成耦联,只要所述的抗体以及所述的另外的半族能够保持它们各自的活性即可。这种连接可以包括许多的化学机制,例如共价结合,亲和结合,嵌入,配位结合以及络合作用。然而,所述的优选的结合是共价结合。共价结合既可以通过已有侧链的直接缩合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外部桥接分子的导入来实现。许多二价的或者多价的连接试剂可以有效的将蛋白质分子耦联到其他分子之上,其中所述的蛋白质分子是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例如,代表性的连接试剂可以包括有机化合物例如硫酯,碳二亚胺,琥珀酰亚胺酯,二异氰酸盐,戊二醛,偶氮苯以及己二胺。这一列表并不意在对本领域已知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耦联试剂进行穷举,而是对所述的较为常见的耦联试剂的举例(参见Killen以及Lindstrom(于1984年)在Jour.Immun.《免疫学杂志》133:1335-2549中发表的文章;Jansen等人(于1982年)在Immunological Reviews《免疫学评论》62:185-216中发表的文章;以及Vitetta等人(于1987年)在Science《科学》238:1098中发表的文章)。

优选的连接物在文献中有所描述。(参见,例如,Ramakrishnan S.等人(于1984年)在Cancer Res.《癌症研究》44:201-208中发表的文章,其中描述了MBS(间-马来酰亚胺苯甲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用途)。同样可以参见美国专利No.5030719,其中描述了卤素化的乙酰基酰肼衍生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衍生物通过寡肽连接物的方式与一种抗体进行了耦联。特别优选的连接物包括:(i)EDC(盐酸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ii)SMPT(4-琥珀酰亚胺氧基羰基-α-甲基-α-(2-吡啶-二硫基)-甲苯)(Pierce Chem.Co.,Cat.(21558G));(iii)SPDP(琥珀酰亚胺基-6[3-(2-吡啶二硫基)丙酰胺基]己酯)(Pierce Chem.Co.,Cat # 21651G);(iv)磺基-LC-SPDP(磺基琥珀酰亚胺基-6[3-(2-吡啶二硫基)丙酰胺基]己酯)(Pierce Chem.Co.,Cat # 2165-G);以及(v)与EDC共轭的磺基-NHS(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Pierce Chem.Co.,Cat.#24510)。

如上所述的连接物含有具有不同属性的组分,因此导致共轭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烷基羧酸盐的磺基-NHS酯比芳香族羧酸盐的磺基-NHS酯更加稳定。含有连接物的NHS-酯比磺基-NHS酯的溶解性差。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物SMPT(4-琥珀酰亚胺氧基羰基-α-甲基-α-(2-吡啶-二硫基)-甲苯)含有一个位阻型的二硫键,并且能够形成具有增强的稳定性的共轭物。二硫连接键,在一般情况下,不如其他的连接物稳定,因为所述的二硫连接键在体外被拆分,导致可以获得的共轭物较少。磺基-NHS特别能够增强碳二亚胺耦联物的稳定性。当将碳二亚胺耦联物(例如EDC)与磺基-NHS进行联合使用时,所形成的酯与单独进行碳二亚胺的耦联反应相比,对水解作用具有更强的抵抗性。

在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所述抗体同样可以被配制成免疫脂质体。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对含有所述抗体的脂质体进行制备,其中所述的方法是例如Epstein等人(于1985年)在Proc Natl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2:3688中发表的文章中所描述的方法;Hwang等人(于1980年)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77:4030中发表的文章中所描述的方法;以及美国专利No.4485045以及4544545中所描述的方法。在美国专利No.5013556中公开了具有增加的循环时间的脂质体。

可以通过逆相蒸发的方法利用一种脂质组合物制成特别有效的脂质体,其中所述的脂质组合物包括卵磷脂,胆固醇,以及聚乙二醇(PEG)衍生的磷脂酰乙醇胺(PEG-PE)。脂质体经由具有规定的孔径尺寸的过滤器被挤出,从而生成具有所期望的直径的脂质体。按照Martin等人(于1982年)在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257:286-288中发表的文章中的描述,经由一种二硫键交换反应,可以将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的Fab’片段共轭至所述的脂质体上。

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抗体的用途

可以被认识到的是,依照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性实体的施用将是与适合的载体、赋形剂、以及其他试剂一同进行施用的,其中所述的载体、赋形剂、以及其他试剂被加入到制剂中,从而提供改善的传递,递送,耐受性,以及类似的性质。可以在所有的药物化学家已知的处方集: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雷明顿药物科学》(第15版,Mack出版公司,Easton,PA(于1975年))中找到众多适宜的制剂,特别是其中由Blaug,Seymour编著的第87章。这些制剂包括,例如,粉末,贴剂,药膏,凝胶剂,蜡,油,油脂,含有泡囊的油脂(阳离子的或者阴离子的)(例如Lipofectin TM),DNA共轭物,无水可吸收性贴剂,水包油乳液以及油包水乳液,乳状液聚乙二醇(emulsions carbowax)(具有各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半固态凝胶,以及含有聚乙二醇(carbowax)的半固态混合物。在依照本发明所述的处理以及治疗中,前述任意的混合物可以是适宜的,只要存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所述活性成分没有被所述的制剂所灭活,并且所述的制剂与所述的给药途径在生理学上具有相容性以及耐受性即可。同样可以参见Baldrick P.(于2000年)在Regul.Toxicol Pharmacol.《规范性毒物学以及药理学》32(2):210-8中发表的文章“Pharmaceutical excipient development:the need for preclinicalguidance《药物赋形剂的发展:临床前指导的需求》”;Wang W(于2000年)在Int.J.Pharm.《国际制药学杂志》203(1-2):1-60中发表的文章“Lyoph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lid proteinpharmaceuticals《固体蛋白药品的冻干法以及发展》”;CharmanWN(于2000年)在J Pharm Sci.《药物科学杂志》89(8):967-78中发表的文章“Lipids,lipolhilic drugs,and oral drug delivery——some emerging concepts《在脂质体、亲脂性药物、以及口服药物的递送中显现出来的某些观点》”;Powell等人(于1998年)在PDA J Pharm Sci Technol.《美国非肠道吸收药品协会药物科学与技术杂志》52:238-311中发表的文章”Compendium of excipientsfor parenteral formulations《用于肠胃外制剂的赋形剂概述》”以及在上述文献中所引用的用于提供涉及到药物化学家所熟知的制剂、赋形剂以及载体的其他信息的文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的抗体可以作为治疗试剂来进行使用,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例如,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这样的试剂一般情况下将被用来在宿主体内进行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相关的疾病或者病理学进行诊断、预测、监测、治疗、缓解、和/或预防。通过下述方式来执行一个治疗方案:使用标准的方法对宿主进行识别,其中所述的宿主例如是人类患者,其患有(或者存在发展成为的危险)一种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相关的疾病或者障碍,其中所述的疾病或者障碍例如是一种炎性障碍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向所述的宿主施用一种抗体制品,优选的为一种对其靶向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及高度的亲和性的抗体,并且一般情况下将能够具有效果,这种效果归因于其与所述的靶向所进行的结合。所述的抗体的施用能够对所述的靶向(例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信号功能进行消除或者抑制或者干扰。所述的抗体的施用能够对所述的靶向(例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一种内生性配体(例如,糖蛋白130)之间的结合作用进行消除或者抑制或者干扰,其中所述的内生性配体是能够与所述的抗体发生天然的结合的。例如,所述的抗体与所述的靶向进行结合并且对白细胞介素-6(IL-6)的信号进行调节,阻滞,抑制,减小,拮抗,压制,或者干扰。

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有关的疾病或者障碍包括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与炎性相关性障碍相关的症状包括,例如,炎症,发热,全身不适,发热,疼痛,经常性区域红肿,脉搏速度加快,关节疼痛或者酸痛(关节痛),呼吸加快或者其他异常的呼吸类型,打寒战,精神混乱,定向力障碍,焦虑,头昏眼花,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心脏衰竭,呼吸衰竭,浮肿,体重增加,粘脓复发,精神萎顿,喘息,头痛,以及腹部的症状,例如,腹部疼痛,腹泻或者便秘。与免疫相关性障碍相关的症状包括,例如,炎症,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部症状例如,腹痛,腹泻或者便秘,关节痛或者疼痛(关节痛),疲劳,皮疹,贫血,对寒冷的极度敏感(雷诺氏症候群),肌肉软弱,肌肉疲劳,皮肤或者组织色调的改变,呼吸短促或者其他异常的呼吸类型,胸部疼痛或者胸部肌肉的收缩,心率异常(例如,升高或者降低),光敏感,视力模糊或者其他异常的视觉,以及器官功能的下降。

本发明所述抗体的治疗有效剂量一般而言指的是达到一种治疗目标而需要的所述剂量。正如上文中所注释的,这可能是一种发生在所述的抗体与其靶向抗原之间的结合相互作用,所述的结合在某些情形中干扰了所述靶向的功能的发挥。需要进行施用的所述剂量将进一步的取决于所述的抗体对其特异性抗原所具有的结合亲和性,并且同样将取决于被施用的抗体从宿主的自由体积中被消耗的速率,其中所述的宿主是施用了所述抗体的宿主。本发明所述的抗体或者抗体片段的治疗有效剂量的一般范围可能是,通过非限制性举例的方式,为大约0.1毫克/千克体重至大约50毫克/千克体重。一般的剂量频次可能在例如每日两次至每周一次的范围内。

结合任何已知的用于诊断或者治疗所述的特定的炎性相关性障碍的方法对上述治疗的有效性进行确定。所述的炎性相关性障碍的一种或者多种症状的缓解表明所述的抗体提供了一种临床利益。

用于对所述的抗体进行筛选的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以及本领域内已知的其他免疫学介导的技术,其中所筛选出的抗体具有所期望的特异性。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直接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抗体可以被用在本领域中已知的关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定位和/或量化的方法之中(例如,用于在适合的生理学样本中测量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测量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水平,用在诊断方法之中,用于进行蛋白的成像,以及类似的方法)。在一种给定的实施方式中,特异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特异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抗体、或者是所述抗体的衍生物、片段、类似物或者同系物,其含有来自于所述抗体的抗原结合结构域,被用来作为药物活性化合物(在下文中被称为“治疗剂”)。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改变的抗体可以被用来分离一种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IL-6)多肽,所述的分离是使用标准技术来实现的,所述的标准技术是例如免疫亲和层析,色谱法或者免疫沉淀反应。能够直接作用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质(或者是其片段)的抗体可以被用来诊断性的监控组织中的蛋白质水平,作为临床检验操作步骤中的一个部分,例如,用来确定一种给定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将所述的抗体耦联(即,物理连接)在一种可探测性的物质之上,可以对探测反应进行促进。可探测性的物质的例子包括各种不同的酶,辅基,荧光材料,发光材料,生物发光材料,以及放射性材料。适合的酶的例子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β-半乳糖苷酶,或者乙酰胆碱酯酶;适合的辅基复合体的例子包括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以及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适合的荧光材料的例子包括伞形酮,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若丹明,二氯三嗪基胺荧光素,丹磺酰氯或者藻红蛋白;发光材料的例子包括发光氨;生物发光材料的例子包括荧光素酶,虫荧光素以及发光蛋白,并且适合的放射性材料的例子包括125碘,131碘,35硫或者3氢。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依照本发明所述的抗体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试剂,用于在一个样本中探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存在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质(或者是它的一个蛋白质片段)的存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抗体含有一种可探测性的标记。抗体是多克隆抗体,或者更加优选的,是单克隆的。可以使用一种完整的抗体,或者是所述抗体的片段(例如,Fab,单链Fv,或者F(ab)2)。所述的术语“标记的”,在用于探针或者抗体时,意在涵盖所述探针或者抗体的直接标记,以及所述探针或者抗体的间接标记,其中所述的直接标记是通过将一种可探测性的物质耦联(即,物理连接)至所述的探针或者抗体之上而实现的,所述的间接标记是通过与另外一种被直接标记的试剂进行反应而实现的。间接标记的例子包括使用一种荧光素标记的次级抗体对原发性抗体进行的探测,以及利用生物素对DNA探针进行的末端标记,这样一来其可以利用荧光素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来进行探测。所述的术语“生物样本”意在包括从宿主中分离的组织,细胞以及生物流体,以及存在于宿主体内的组织,细胞以及生物流体。因此被包括在所述的术语“生物样本”的用法之内的,是血液以及血液中的一部分或者成分,包括血清,血浆,或者淋巴。即,本发明所述的探测方法可以被用来以体外的方式以及体内的方式探测存在于一种生物样本之中的分析性mRNA,蛋白质,或者基因组DNA。例如,用来对一种分析性mRNA进行探测的体外技术包括Northern杂交以及原位杂交。用来对一种分析性蛋白质进行探测的体外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Western印迹,免疫沉淀反应,以及免疫荧光法。用来对一种分析性基因组DNA进行探测的体外技术包括Southern杂交。进行免疫检测的方法在例如下述文献中被进行了描述:“ELISA:Theory and Practice:Methods in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的理论以及实践》”,第42卷,J.R.Crowther(编著),Human Press人类通讯社,Totowa,NJ,1995年;“Immunoassay《免疫检测》”,E.Diamandis以及T.Christopoulus,Academic Press Inc.,SanDiego圣地亚哥,CA,1996年;以及“Practice and Theory of EnzymeImmunoassays《酶学免疫检测的实践以及理论》”,P.Tijssen,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Elsevier科学出版社,Amsterdam阿姆斯特丹,1985年。此外,用来对一种分析性蛋白质进行探测的体内技术包括向宿主中导入一种经过标记的抗分析性蛋白质的抗体。例如,可以利用一种放射性标记物对所述的抗体进行标记,可以通过标准的成像技术对所述抗体在宿主体内的存在以及定位进行探测。

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的治疗性施用以及配制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在本发明中同样被称之为“活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片段,类似物以及同系物可以被导入到适于进行施用的药物组合物中。在例如下述文献中提供了为制备这样的组合物所关系到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以及对于组成成分选择方面的指导: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雷明顿药剂学科学以及实践》第19版(Alfonso R.Gennaro等人编著),Mack出版公司,Easton,PA:1995年;Drug AbsorptionEnhancement:Concepts,Possibilities,Limitations,And Trends《药物吸收促进方面的概念,可能性,限制,以及趋势》,Harwood学术出版社,Langhorne,PA,1994年;以及Peptide And ProteinDrug Delivery《肽类药物以及蛋白类药物的递送》(Advances InParenteral Sciences《肠胃外药物科学的进步》,第4卷),1991年,M.Dekker,纽约。

这样的组合物中通常情况下包括所述的抗体以及一种药物可接受性载体。当使用抗体片段时,能够与所述的靶向蛋白的结合结构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的抑制性片段是优选的。例如,以所述抗体的可变区域的序列为基础,肽分子可以被设计成保持了与所述的靶向蛋白序列进行结合的能力。这样的肽可以被化学合成和/或通过重组DNA技术来进行制备(参见,例如,Marasco等人(于1993年)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0:7889-7893中发表的文章)。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所述的术语“药物可接受性载体”意在包括能够与药物的施用方式相兼容的任何的以及全部的溶剂,分散介质,涂层,抗细菌性试剂以及抗真菌性试剂,等压试剂以及吸收延迟试剂,以及类似的载体。适合的载体已经在最新版本的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雷明顿药物科学》中被进行了描述,上述文献是本领域中的标准参考教科书,所述文献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这样的载体或者稀释剂的优选的例子包括,但不局限于,水,盐水,罗格氏溶液,葡萄糖溶液,以及5%的人类血清白蛋白。脂质体以及非水性溶媒例如不挥发性油同样可以被使用。这样的介质以及试剂在药物活性物质中的应用是本领域熟知的。只要不属于与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具有不相容性的介质或者试剂,任何常规的介质或者试剂在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是可以预期的。

用于进行体内施用的所述的制剂必需是无菌的。这可以通过经由无菌过滤膜的过滤方式来容易的实现。

本发明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被配制成与其既定的施用途径具有相容性。施用途径的例子包括肠胃外施用,例如静脉内施用,皮层内施用,皮下施用,口服施用(例如,吸入),透皮施用(即,局部施用),透黏膜施用,以及直肠施用。用于进行肠胃外、皮层内、或者皮下应用的溶液或者悬浮液可以包括下述的组成成分:无菌稀释剂例如注射用水,盐水溶液,不挥发性油,聚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或者其他的合成溶剂;抗细菌性试剂例如苯甲醇或者尼泊金甲酯;抗氧化剂例如抗坏血酸或者亚硫酸氢钠;螯合试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缓冲剂例如醋酸盐,柠檬酸盐或者磷酸盐,以及用于对张力进行调节的试剂例如氯化钠或者葡萄糖。可以利用酸或者碱对所述的pH进行调整,所述的酸或者碱是例如盐酸或者氢氧化钠。所述的肠胃外制剂可以被封入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的安瓿瓶、一次性注射器或者多剂量包装瓶中。

适合进行注射使用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无菌水溶液(当呈水溶性时)或者分散液以及无菌粉末,其中所述的无菌粉末是用于制备无菌可注射型溶液或者分散液的即用型制剂的。对于静脉内施用而言,适合的载体包括生理盐水,抑菌水,克列莫佛ELTM(BASF,Parsippany,N.J.)或者磷酸盐缓冲液(PBS)。在所有的情形中,所述的组合物必须是无菌的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使得能够产生流畅的灌注能力。它在处于所述的制造条件以及存储条件下时必须是稳定的并且必须是在能够抵抗所述微生物的污染作用下进行保存的,其中所述的微生物是例如细菌以及真菌。所述的载体可以是一种溶剂或者分散基质,其中含有,例如,水,乙醇,多羟基化合物(例如,丙三醇,丙二醇,以及液体聚乙二醇,以及类似的多羟基化合物),以及上述物质的适合的混合物。所述的适宜的流动性可以通过例如下列方式来获得,通过使用一种例如卵磷脂这样的涂层的方式,在属于分散液的情形中通过保持所需要的颗粒尺寸的方式,以及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方式。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抗细菌性试剂以及抗真菌性试剂来实现对微生物作用的阻止,所述的抗细菌性制剂以及抗真菌性试剂是例如,尼泊尔金,氯丁醇,苯酚,抗坏血酸,消毒液,以及类似的试剂。在许多情形中,在所述的组合物中包括等压试剂将是优选的,所述的等压试剂是例如,糖类,多元醇例如甘露醇,山梨醇,氯化钠。通过使所述的组合物包含一种能够延迟吸收的试剂的方法,可以给所述的注射型组合物带来延长吸收的性质,其中所述的能够延迟吸收的试剂是例如,单硬脂酸铝以及凝胶。

无菌的注射型溶液可以通过下述的方法进行制备:将所需剂量的所述活性化合物导入到一种适合的溶剂当中,在所述的溶剂中按照需要含有一种或者多种上述列举的成分,之后进行过滤灭菌。一般而言,分散液是通过下述的方法进行制备的:将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导入到一种无菌溶媒当中,其中所述的无菌溶媒中含有一种基础的分散介质以及所需要的其他成分,其中所述的其他成分来自于上述列举的那些成分。在用于制备无菌注射型溶液的无菌粉末的情形中,制备的方法是真空干燥以及冷冻干燥,从而生成了一种含有所述的活性成分以及任何所期望的其他成分的粉末,其中所述的粉末是从先前制备的含有所述的活性成分与任何所期望的其他成分的过滤灭菌溶液中得到的。

口服组合物中一般而言包括惰性稀释剂或者可食用性的载体。它们可以被包封在凝胶胶囊中或者被压制成片剂。为了达到口服治疗给药的目的,可以将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导入到赋形剂中并且以所述的片剂、锭剂、或者胶囊的形式进行使用。同样可以使用一种流体载体来制备作为漱口水被使用的口服组合物,其中存在于所述的流体载体之中的所述化合物是通过口服施用的,并且漱口然后被吐出或者吞咽下去。药物相容性的粘合试剂,和/或辅助材料可以作为所述组合物中的一部分而被包含在内。所述的片剂、丸剂、胶囊、锭剂以及类似的剂型可以含有下述成分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含有与下述成分具有类似性质的化合物:粘合剂例如微晶纤维素,黄芪胶或者凝胶;赋形剂例如淀粉或者乳糖,裂解试剂例如褐藻酸,Primogel,或者玉米淀粉;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或者Sterotes;助流剂例如胶体二氧化硅;甜味剂例如蔗糖或者糖精;或者风味剂例如薄荷油,甲基水杨酸,或者橙味香精。

为了进行吸入式的施用,所述的化合物可以以所述的气雾剂喷雾的形式进行递送,所述的气雾剂喷雾来自于压力容器或者分液器,或者喷雾器,其中所述的压力容器或者分液器中含有适合的推进剂,例如,一种气体例如二氧化碳。

全身性的施用同样可以通过透黏膜或者透皮的方式来进行。对于透黏膜施用或者透皮施用而言,渗透剂被用于所述的制剂中,其中所述的渗透剂对于所述需要穿透的屏障而言是相适合的。这样的渗透剂是本领域普遍已知的,并且包括,例如,对于透黏膜施用而言,包括清洁剂,胆汁盐,以及梭链孢酸衍生物。可以借助鼻内喷雾或者栓剂的使用来实现透黏膜施用。对于透皮施用而言,可以按照本领域普遍已知的方法将所述的活性化合物配制成药膏,油膏,凝胶,或者乳霜。

所述的化合物同样可以被制成所述的栓剂形式(例如,使用常规的栓剂基质例如可可黄油以及其他的甘油酯)或者保留灌肠剂形式,用于进行直肠的递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的活性化合物与这样的载体一同进行制备,其中所述的载体将保护所述的化合物不会从所述的机体中快速的消失,制成例如一种持续释放/控释制剂,包括植入物(implants)递送系统以及微胶囊递送系统。可以使用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例如乙烯醋酸乙烯酯,聚酸酐,聚乙醇酸,骨胶原,聚原酸酯,以及聚乳酸。用于制备这样的制剂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所述的活性成分可以被包埋在微胶囊中,其中所述的微胶囊是利用例如凝聚技术或者界面聚合作用来制备的,例如,分别存在于胶状药物递送系统(例如,脂质体,白蛋白微球体,微乳液,纳米粒子,以及纳米胶囊)或者大分子乳状液中的羟甲基纤维素-微胶囊或者凝胶-微胶囊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胶囊。

可以制备持续释放的制剂。持续释放的制剂的适合的例子包括含有所述抗体的固态疏水性聚合物的半渗透性基质,其中所述的基质是以成型物体的形式存在的,所述的成型物体是例如膜,或者微胶囊。持续释放性基质的例子包括聚酯,水凝胶(例如,聚(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或者聚(乙烯醇)),聚乳酸(参见美国专利No.3773919),L-谷氨酸与γ乙基-L-谷氨酸盐的共聚物,不可降解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可降解性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例如所述的LUPRON DEPOTTM(由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以及醋酸亮丙瑞林组成的注射型微球体),以及聚-D-(-)-3-羟基丁酸。虽然诸如乙烯醋酸乙烯酯以及乳酸-乙醇酸这样的聚合物能够使分子的释放超过100天,但某些水凝胶使蛋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释放。

所述的原料同样可以通过从Alza Corporation(Alza公司)以及Nova Pharmaceuticals Inc.(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处商业购买获得。脂质体悬浮液(包括以感染细胞为靶向的脂质体,其中带有针对病毒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同样可以被用来作为药物可接受性的载体。这些制剂可以依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进行制备,例如,按照美国专利No.4522811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制备。

为了便于施用并且保持剂量的一致性,将口服组合物或者肠胃外组合物配制成剂量单元(dosage unit)的形式是格外有利的。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剂量单元形式指的是适合作为接受治疗的宿主的一次性剂量的物理上离散的单元;每个单元中含有预定量的活性化合物以及所需要的药物载体,其中所述的预定量是经过计算能够产生所期望的治疗效果的量。所述的活性化合物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以及所要达到的具体的治疗效果、以及将这样的活性化合物进行复合(compounding)用于进行所述个体的治疗这一领域所固有的局限性,规定了并且直接决定了本发明所述的单元剂量形式的规格。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与施用说明书一同被包装在一种容器中,包裹中,或者分配器中。

所述的制剂中同样可以含有不止一种的活性化合物,作为用于接受治疗的特定适应症的必要因素,优选是那些具有互补活性的化合物,它们彼此之间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可以选择的,或者除此之外,所述的组合物中可以包括一种能够增强其功效的试剂,例如,细胞毒性试剂,细胞因子,化学治疗试剂,或者生长抑制试剂。这样的分子适宜以组合的形式存在,其存在的剂量是能够有效的达到既定目的的剂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活性化合物是以组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施用的,即,与其他的试剂进行组合,其中所述的其他的试剂例如是治疗试剂,其能够有效的治疗病理学病症或者障碍,所述的病症或者障碍例如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癌症,自身免疫性障碍以及炎性疾病。在这个上下文中所述的术语“组合”意味着所述的试剂在本质上是同时期给出的,可以是同时的或者是依次的。如果是以依次的方式给出的,在所述的第二种化合物的施用开始时,所述的两种化合物中的第一种优选的仍然是可以探测到的,其以有效的浓度存在于所述的治疗位点之上。

例如,正如将在下文中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的那样,所述的组合治疗能够包括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或者多种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是与一种或者多种其他的治疗试剂共同配制的,和/或共同施用的,所述的其他的治疗试剂是例如一种或者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生长因子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抗炎性试剂,代谢抑制剂,酶抑制剂,和/或细胞毒性试剂或者细胞生长抑制剂。这样的组合治疗可以有利的利用较低剂量的所述被施用的治疗试剂,因此避免了由所述的各种单一治疗所带来的可能的毒性或者并发症。

与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进行组合使用的优选的治疗试剂是那些能够在一种炎性应答的不同阶段产生干扰的试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或者多种抗体与一种或者多种其他的试剂进行共同配制,和/或共同施用,其中所述的其他的试剂例如是其他的细胞因子或者生长因子拮抗剂(例如,可溶性受体,肽抑制剂,小分子,配体融合物);或者能够与其他靶向进行结合的抗体或者是其抗原结合片段(例如,能够与其他的细胞因子或者生长因子、它们的受体、或者其他的细胞表面分子发生结合的抗体);以及抗炎性细胞因子或者是其激动剂。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被用来作为针对自身免疫性障碍、炎性疾病等等的疫苗佐剂。用于这些类型的疾病的治疗中的所述的佐剂的组合适合被用来与很多各种不同的抗原进行组合使用,其中所述的抗原来自于靶向的自身抗原,例如,自身抗原,在自身免疫性中涉及到的抗原,例如,髓磷脂碱性蛋白;炎性自身抗原,例如,淀粉样肽蛋白,或者移植抗原,例如同种抗原。所述的抗原可以包括来自于蛋白质的肽或者多肽,以及下述任意一种的片段:糖类,蛋白质,多核苷酸或者寡核苷酸,自身抗原,淀粉样肽蛋白,移植抗原,过敏原,或者其他的大分子的组成成分。在一些情形中,在所述的抗原性组合物中包括了不止一种的抗原。

其他治疗剂的设计以及生成

依照本发明并且根据在本发明中所制备以及定义的关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抗体的活性,可以容易的设计出超越抗体半族的其他的治疗方法的形态。这样的形态包括,但不局限于,高级抗体治疗剂,例如双重特异性抗体,免疫毒素,以及放射性标记治疗剂,肽治疗剂的生成,基因疗法,特别是机体内的反义治疗方法,以及小分子。

例如,在与双重特异性抗体有关的情形中,可以生成的双重特异性抗体包括(i)两种抗体,其中一种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具有特异性,而另外一种对与其共轭在一起的另外一个分子具有特异性,(ii)一种单独的抗体,所述的抗体中的一条链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具有特异性,而另外一条链对另外一个分子具有特异性,或者(iii)一种单独的抗体以及另外一个分子,其中所述的抗体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具有特异性。使用本领域熟知的技术生成这样的双重特异性抗体,例如,当出现(i)以及(ii)中所述的情况时,参见,例如,Fanger等人(于1994年)在ImmunolMethods《免疫学方法》4:72-81中发表的文章以及Wright等人(于1992年)在Crit,Reviews in Immunol.《免疫学的评论与回顾》12125-168中发表的文章,并且当出现(iii)中所述的情况时,参见,例如,Traunecker等人(于1992年)在Int.J.Cancer(Suppl.)《国际癌症杂志(增刊)》7:51-52中发表的文章。

在与免疫毒素有关的情形中,可以利用本领域熟知的技术对抗体进行修饰,使其发挥免疫毒素的作用。参见,例如,Vitetta(于1993年)在Immunol Today《当今免疫学》14:252中发表的文章。同样可以参见美国专利No.5,194,594。在与放射性标记的抗体的制备有关的情形中,同样可以利用本领域熟知的技术容易的制备出这样的经过修饰的抗体。参见,例如,Junghans等人在Cancer Chemotherapy and Biotherapy《癌症的化学疗法以及生物疗法》655-686中发表的文章(第二版,Chafner以及Longo编辑,Lippincott Raven,1996年)。同样可以参见美国专利No.4,681,581,4,735,210,5,101,827,5,102,990(RE 35,500),5,648,471,以及5,697,902。每一种免疫毒素以及放射性标记的分子都可能杀灭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细胞。

在与治疗性肽的生成有关的情形中,通过利用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及其抗体例如本发明中所述的抗体相关的结构信息,或者通过对肽文库的筛选,能够生成直接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直接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治疗活性肽。对于肽治疗剂的设计以及筛选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了讨论:Houghten等人(于1992年)在Biotechniques《生物技术》13:412-421中发表的文章,Houghten(于1985年)在PNAS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2:5131-5135中发表的文章,Pinalla等人(于1992年)在Biotechniques《生物技术》13:901-905中发表的文章,Blake以及Litzi-Davis(于1992年)在BioConjugate Chem.《生物结合物化学》3:510-513中发表的文章。免疫毒素以及放射性标记分子还可以以一种与在与上文中与抗体有关的内容中所讨论的肽半族相关内容相类似的方式进行制备。假定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分子(或者是一种形式,例如是一种剪接变体或者改变的形式)在一种疾病的过程中在功能上是活化的,那么同样有可能通过常规的技术来设计它的基因以及反义治疗方法。这样的形态可以被用来调节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功能。与此相关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抗体促进了功能性检测的设计以及使用,其中所述的功能性检测是与所述的抗体相关的。在国际专利申请No.WO 94/29444中详细的讨论了反义治疗方法的设计以及策略。对基因疗法的设计以及策略是熟知的。然而,具体而言,涉及到机体内的基因治疗技术的使用能够被证明是格外有利的。参见,例如,Chen等人(于1994年)在Human Gene Therapy《人类的基因治疗》5:595-601中发表的文章以及Marasco(于1997年)在Gene Therapy《基因治疗》4:11-15中发表的文章。在国际专利申请No.WO 97/38137中也对基因疗法的一般设计以及涉及基因疗法的顾虑进行了讨论。

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分子的结构及其与本发明所述的其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中收集到的知识以及其他内容可以被用来理性的设计其他的治疗方法形态,其中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的其他分子是例如本发明所述的抗体。在这一点上,理性的药物设计技术例如X-射线结晶学,计算机辅助(或者协助)化的分子模型(CAMM),定量或者定性的构效关系(QSAR),以及类似的技术可以被用来集中进行药物探索的努力。理性的设计允许对蛋白结构或者综合结构进行预测,其中所述的蛋白结构或者综合结构能够与所述的分子或者其特异性的形式发生相互作用,其可以被用来修饰或者调节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活性。这样的结构可以被化学合成或者在生物系统中进行表达。这一方法已经在下述文章中被得以评论:Capsey等人(于1988年)发表的文章Genetically Engineered Human Therapeutic Drugs《遗传工程化的人类治疗学药物》(Stockton出版社,纽约)。进一步的,可以设计并且合成组合文库,并且将其用于筛选程序中,所述的筛选程序是例如高通量筛选。

筛选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识别调节剂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同样被称之为“筛选检测”),其中所述的调节剂即,能够调节或者干扰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糖蛋白(gp)130进行结合的备选或者受试化合物或者试剂(例如,肽,拟肽,小分子或者其他药物),或者能够调节或干扰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的信号功能的备选或者受试化合物或试剂。同样提供的是用于识别化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化合物能够被有效的用来治疗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的信号相关的障碍。本发明同样包括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筛选检测中被识别出的化合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筛选备选化合物或者受试化合物的检测,其中所述的备选化合物或者受试化合物能够对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信号功能进行调节。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在组合文库方法中的许多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来获得本发明中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述的方法包括:生物文库;空间可寻址的平行固相或者溶液相文库;需要重叠合的合成文库方法;所述的“一珠一物”文库方法;以及使用亲和色谱筛选的合成文库方法。所述的生物文库方式受限于肽文库,而其他的四种方式适用于化合物的肽,非肽类的寡聚物或者小分子文库(参见,例如,Lam于1997年在Anticancer Drug Design《抗癌症药物的设计》12:145中发表的文章)。

当在本发明中进行使用时,“小分子”意在指的是一种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具有小于大约5千道尔顿(kD)的分子量并且最为优选的小于大约4千道尔顿的分子量。小分子可以是,例如,核酸,肽,多肽,拟肽,碳水化合物,脂质或者其他的有机分子或者无机分子。化学和/或生物混合物的文库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可以利用本发明中所述的任意一种检测对其进行筛选,其中所述的化学和/或生物混合物例如是真菌,细菌,或者海藻的提取物。

用于进行所述的分子文库的合成的方法的例子可以在现有技术中找到,例如在下述文献中找到:DeWitt等人于1993年在Proc.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0:6909中发表的文章;Erb等人于1994年在Proc.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91:11422中发表的文章;Zuckermann等人于1994年在J.Med.Chem.《药物化学杂志》37:2678中发表的文章;Cho等人于1993年在Science《科学》261:1303中发表的文章;Carrell等人于1994年在Angew.Chem.Int.Ed.Engl.《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33:2059中发表的文章;Carrell等人于1994年在Angew.Chem.Int.Ed.Engl.《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版》33:2061中发表的文章;以及Gallop等人于1994年在J.Med.Chem.《药物化学杂志》37:1233中发表的文章。

化合物文库可以存在于溶液中(参见,例如,Houghten于1992年在Biotechniques《生物技术》13:412-421中发表的文章),或者存在于珠上(参见Lam于1991年在Nature《自然》354:82-84中发表的文章),存在于芯片上(参见Fodor于1993年在Nature《自然》364:555-556中发表的文章),存在于细菌上(参见美国专利No.5223409),存在于孢子上(参见美国专利5233409),存在于质粒上(参见Cull等人于1992年在Proc.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9:1865-1869中发表的文章)或者存在于噬菌体上(参见Scott以及Smith于1990年在Science《科学》249:386-390中发表的文章;Devlin于1990年在Science《科学》249:404-406中发表的文章;Cwirla等人于1990年在Proc.Natl.Acad.Sci.U.S.A.《美国科学院院刊》87:6378-6382中发表的文章;Felici于1991年在J.Mol.Biol.《分子生物学杂志》222:301-310中发表的文章;以及美国专利No.523340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一种备选化合物导入到一种抗体抗原复合体中并且确定所述的备选化合物是否对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进行了破坏,其中这种复合体的破坏表示着所述的备选化合物能够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信号功能进行调节和/或对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调节。例如,所述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并且所述的抗原是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可供选择的,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是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12A,或者5C,并且所述的抗原是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或者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提供本发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质,并且将其暴露在至少一种中和单克隆抗体之下。对一种抗体抗原复合体的形成进行探测,并且向所述的复合体中导入一种或者多种备选化合物。在进行了所述的一种或者多种备选化合物的导入之后,如果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被破坏,则所述的备选化合物能够被有效的用来治疗与异常的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相关的障碍。

可以通过例如将所述的受试化合物与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或者酶标记物进行耦联的方式,来实现对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具有的能力的测定,其中所述的能力指的是干扰或者破坏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的能力,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对存在于复合体中的所述的标记的化合物进行探测的方式来确定所述的受试化合物与所述的抗原或其生物学活性部分之间的结合。例如,可以利用125碘、35硫、14碳、或者3氢对受试化合物进行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标记,并且通过对放射进行直接计量的方式或者通过闪烁计数的方式对所述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探测。可供选择的,可以利用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或者荧光素酶对受试化合物进行酶标记,并且通过对一种适合的底物向产物的转化的确定来探测所述的酶标记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测包括将一种抗体抗原复合体与一种受试化合物进行接触,并且对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具有的与所述抗原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或者对所述的已有的抗体抗原复合体进行破坏的能力进行确定。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具有的与所述抗原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或者对所述的已有的抗体抗原复合体进行破坏的能力进行确定包括对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具有的优先结合所述的抗原或者其生物学活性部分的能力进行确定,其中所述的优先结合是相较于所述的抗体而言的。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检测包括将一种抗体抗原复合体与一种受试化合物进行接触,并且对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具有的调节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的能力进行确定。对所述的受试化合物所具有的调节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的能力可以通过例如下述方式来实现:在存在所述的受试化合物的条件下,确定所述的抗原与所述的抗体进行结合或者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意识到,在本发明中公开的筛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之中,所述的抗体可以是一种中和抗体,例如单克隆抗体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39B9轻链可变区域5(VL5),12A以及5C,上述中的每一个均能够对由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以及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的活化作用进行调节或者干扰。

在本发明中公开的所述的筛选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基于细胞的检测或者作为一种无细胞的检测来完成。本发明中所述的无细胞的检测能够允许使用可溶性形式的或者膜结合形式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使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以及它们的片段。在所述的包括有所述的膜结合形式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包括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无细胞检测的情形中,利用一种增溶剂可能是令人期望的,这样一来所述的膜结合形式的蛋白质可以被保留在溶液之中。这样的增溶剂的例子包括非离子型清洁剂例如正辛基葡萄糖苷,正十二烷基葡萄糖苷,正十二烷基麦芽糖苷,辛酰基-N-甲基葡萄糖胺,癸酰基-N-甲基葡萄糖胺,X-100,X-114,,异十三烷基聚(乙二醇醚)n,N-十二烷基-N,N-二甲基-3-铵基-1-丙烷磺酸盐,3-(3-胆酰胺丙基)二甲基铵基-1-丙烷磺酸盐(CHAPS),或者3-(3-胆酰胺丙基)二甲基铵基-2-羟基-1-丙烷磺酸盐(CHAPSO)。

在不止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的抗体或者抗原中的一种进行固定可能是令人期望的,从而在经过所述的备选化合物的导入之后能够促进复合形式从未复合的形式或者同时从两者中的分离,并且为所述的检测提供自动操控。可以在适合容纳所述的反应物的任意容器内完成对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的观察,其中所述的观察是在存在以及不存在一种备选化合物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的容器的例子包括微滴定板,测试试管,以及微离心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一种添加有一个结构域的融合蛋白,从而允许所述的蛋白质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结合在一种基质之上。例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抗体融合蛋白或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抗原融合蛋白可以被吸附在谷胱甘肽琼脂糖珠(Sigma Chemical,St.Louis,MO)上或者谷胱甘肽衍生的微滴定板上,在此之后将其与所述的受试化合物进行混合,并且在有益于复合体形成的条件下(例如,在生理学的盐类以及pH条件下)对所述的混合物进行培养。经过培养之后,对所述的珠或者微滴定板进行洗涤从而除去任何未发生结合的成分,在将所述的基质固定于珠上的情形中,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对复合体进行确定。可供选择的,可以使所述的复合体从所述的基质上解离出来,并且可以使用标准技术对所述的抗体抗原复合体的形成水平进行确定。

用于将蛋白质固定在基质上的其他的技术同样可以被应用在本发明所述的筛选检测中。例如,可以利用生物素以及链霉亲和素的共轭对所述的抗体(例如,39B9轻链可变区域1,39B9轻链可变区域2,12A以及5C)或者所述的抗原(例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固定化。可以使用本领域内熟知的技术(例如,生物素化作用试剂盒,Pierce Chemicals,Rockford,I11)从生物素-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中制备生物素化的抗体或者抗原分子,并且将其固定于经过链霉亲和素涂覆的96孔培养板(PierceChemical)的孔内。可供选择的,可以向所述的培养板的孔内衍生其他的抗体,并且通过抗体的共轭作用将未发生结合的抗体或者抗原截留在所述的孔内,其中所述的其他抗体能够与所述的目标抗体或者抗原发生反应,但是其不能够干扰所述的目标抗体抗原复合体的形成。除了在上文中描述的用于所述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固定的复合体的方法之外,探测这样的复合体的方法包括复合体的免疫探测方法,在所述的方法中使用到了这样的能够与所述的抗体或者抗原发生反应的其他抗体。

本发明进一步的涉及到通过上述提及的筛选检测中的任意一种所识别出的新的试剂,以及这种试剂用于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治疗中的用途。

诊断性制剂以及预防性制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单克隆抗体被用在诊断性制剂以及预防性制剂之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拮抗剂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拮抗剂被施用至患者,其中所述的拮抗剂例如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单克隆抗体,所述的患者具有发展成为一种或者多种上述提及的疾病的危险,其中所述的疾病例如是,不局限于,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可以使用基因型、血清学或者生物化学标记物,对患者或者器官所具有的患有一种或者多种上述提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炎性疾病所的倾向进行确定。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拮抗剂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拮抗剂被施用至人类个体,其中所述的拮抗剂例如是一种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所述的人类个体被诊断为具有一种临床迹象,所述的临床迹象与一种或者多种上述提及的疾病有关,其中所述的疾病例如是,不局限于,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经过诊断之后,施用一种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拮抗剂和/或同时作用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拮抗剂,其中所述的拮抗剂例如是一种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从而减轻或者逆转由所述的临床迹象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所述的临床迹象与一种或者多种上述提及的疾病有关,所述的疾病例如是,不局限于,脓血症,癌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疾病(MM),肾细胞癌(RCC),浆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淋巴增生异常(BLPD),以及前列腺癌),骨再吸收,骨质疏松,恶病质,银屑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卡普西肉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相关性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高丙球蛋白血症,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Castleman病,免疫球蛋白M(IgM)丙种球蛋白病,心脏粘液瘤,哮喘,过敏性哮喘以及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本发明所述的抗体同样可以有效的用来在患者的样本中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探测,并且因此可以有效的作为诊断剂。例如,本发明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可以被用在体外检测中,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从而在患者的样本中探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探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所具有的水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被固定在一种固体支持物上(例如,微滴定板的孔中)。所述的固定化抗体被用来作为一种捕获抗体,用于捕获测试样本中可能存在的任何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存在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在将所述的固定化抗体与一种患者样本进行接触之前,对所述的固体支持物进行漂洗并且使用阻滞剂对其进行处理,从而预防所述的被分析物发生非特异性的吸附,其中所述的阻滞剂是例如乳蛋白或者白蛋白。

随后,使用一种受试样本对所述的孔进行处理,其中所述的受试样本被怀疑为含有所述的抗原,或者使用含有标准剂量的所述抗原的溶液对所述的孔进行处理。这样的样本是,例如,来自于宿主的血清样本,其中所述的宿主被怀疑为含有一定水平的循环抗原,其被认为可以进行病理学的诊断。在将所述的受试样本或者标准溶液漂洗掉之后,利用另外一种经过可探测性标记处理的抗体对所述的固体支持物进行处理。所述的经过标记的另外一种抗体被用来作为探测抗体。测量可探测性标记的水平,并且通过与来自于所述的标准样本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存在于所述的受试样本中的所述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同时存在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抗原的浓度。

可以认识到的是,以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进行体外诊断检测所得到的结果为基础,依据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和/或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以及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两种抗原的表达水平对宿主的疾病(例如,与缺血症相关的临床迹象,自身免疫性障碍或者炎性障碍)进行分级(stage)是可能的。对于一种给定的疾病而言,从宿主中提取血液样本,其中所述的宿主被诊断为处于所述疾病的发展的各种不同阶段中,和/或处于在所述疾病的治疗的各种不同的时间点处。使用能够为发展或者治疗的每个阶段提供统计学显著性结果的样本群体,可以指定出所述的抗原的浓度范围,这些所述的浓度范围被认为是各个阶段的特征。

在本发明中所引用的全部的公开出版物以及专利文献均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这样的公开出版物或者文献均被具体的并且单独的指出在本发明中被引入作为参考。公开出版物以及专利文献的引用并不意在认可其中的任何一篇为相关的现有技术,也并不构成对关于它们的内容或者日期的认可。本发明现在通过撰写说明书的方式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以认识到,本发明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形式进行实践,并且上述的说明以及下述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描述,并且不构成对于随后的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

下述的实施例,包括所进行的试验以及所得到的结果仅仅为出于描述的目的而提供,并不能被解释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以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克隆,表达以及纯化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来自于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衍生的cDNA中的cDNA进行扩增并且将其克隆至PCR4TOPO载体(Invitrogen)之中,其中所述的cDNA编码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目录号No.X12830),人类白细胞介素-6(IL-6)(目录号No.BC015511),猕猴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猕猴白细胞介素-6(IL-6)(目录号No.AB000554),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目录号No.NM_010559)以及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目录号No.NM_031168)。经过了一个后续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步骤之后,在所述的细胞因子编码序列的羧基末端处导入一个His-Tag(聚组氨酸标签)或者Avi-Tag(亲抗原性标签)(亲抗原性,Denver CO)。在此之后将这些构建体亚克隆至相对应的载体之中,用于进行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以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表达,其中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以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是可溶形式的或者是膜形式的。可以通过将白细胞介素-6(IL-6)融合至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中的方式生成所述的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重组蛋白(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融合蛋白是从Mizuguchi等人于2001年在J.Biosci.Bioeng.《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杂志》91(3):299-304中发表的文章中取得的,其所具有的修饰如下:对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而言,为氨基酸1-333,对于白细胞介素-6(IL-6)而言,为氨基酸28-212)。在所述的EF1启动子和/或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控制下,对来自于各种不同的物种(人类,猕猴,小鼠)的细胞因子的聚组氨酸标签编码序列进行安置,用以在所述的附加体表达载体pEAK8或者pEE14.4中进行表达,用于生成可溶性的形式。为了进行BirA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共表达,在所述的细胞因子编码序列之后接入一个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以及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顺反子。所述的pEAK8载体中含有所述的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所述的EB病毒(EBV)核抗原1(EBNA1)以及复制的oriP起点。当在人类细胞中存在附加体DNA并且在所述的稳定的转染体生成的时候,EB病毒核抗原1(EBNA1)以及oriP对于所述的pEAK8载体的繁殖而言是必需的。在存在有2微克/毫升嘌呤霉素的条件下,经过7-10天的培养之后能够获得经过稳定转染的细胞。在各种不同的功能性检测中对所述的可溶性的聚组氨酸标签的人类、小鼠以及猕猴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测试,并且发现它们可以与来自于商业购买来源的试剂(在可以获得的情况下)相比较。为了进行细胞表面的表达,将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构建体克隆至所述的pDisplay载体中,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并且利用G418筛选试验对其进行筛选。

实施例2:免疫

使用转基因品系的小鼠来生成完全人类单克隆抗体,在所述的转基因品系小鼠中,小鼠的抗体基因的表达被得到抑制并且被人类抗体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替代。使用到的是三种品系的转基因小鼠:

1)人类单克隆抗体()小鼠(Medarex,PrincetonNJ)

2)KMTM小鼠,来自于人类单克隆抗体小鼠与Kirin’s TC小鼠(Kirin Pharma Company,Japan)的杂交种

3)KM(FCγ受体IIb-KO)小鼠,一种来自于KMTM小鼠的品系,其中所述的基因Fcgr2b已经被灭活,所述的基因编码所述的抑制性Fcγ受体IIB。

使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对小鼠进行免疫,或者使用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对小鼠进行免疫,其中所述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能够在所述的细胞表面上表达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CHO/IL-6Rc)。

一般情况下,利用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或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使所有的动物接受7至10次的腹膜内(i.p.)注射或者皮下(s.c.)注射,其中按照本发明中所述对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或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进行了在MPL+TDM佐剂(RIBI)中的乳化。初始的5至8次注射均是在有所述的佐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所述的融合之前进行的最终的两次推进(hyperboost)是在有游离抗原以及不存在佐剂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代表性的免疫进度表的例子如下:

第1天  107个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腹膜内,在RIBI中

第14天  107个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腹膜内,在RIBI中

第28天  107个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腹膜内,在RIBI中

第42天  50微克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腹膜内,在RIBI中

第56天  20微克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皮下,在RIBI中

第70天  10微克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皮下,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

第84天  10微克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皮下,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

第87天  5微克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皮下,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

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对经过免疫的动物的血清进行周期性的筛选,用以探测与单独使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相比能够作用于表达50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的人类免疫球蛋白G(IgG)的存在。为了获得杂交瘤,从所述的小鼠中去除腿弯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子宫颈淋巴结、轴向淋巴结、以及臂状淋巴结,并且利用胶原酶以及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对其进行消化。以1∶1的比例将淋巴结细胞的单一细胞悬浮液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混合并且将其悬浮在细胞融合低传导率培养基(CPS-LCMC,CytoPulse Sciences,Inc.)中。按照制造商(Cyto Pulse Sciences,Inc)的指示,在所述的CytoPulse CEEF50电融合设备中利用三千万至六千万个脾细胞完成融合。经过电融合之后,在37℃下对细胞进行大约1小时的培养,从而允许在被分配到96孔培养板中之前进行恢复(recovery)。将发生融合的细胞重新悬浮于HAT筛选培养基中并且将其以每孔存在于200微升培养基中的0.1-0.2x105个脾细胞的细胞浓度放置于44至52个96孔培养板内。杂交瘤的筛选进行14天的时间。经过免疫的小鼠的淋巴结所发生的融合导致了所述的杂交瘤生成性抗体的产生,其中所述的抗体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具有特异性。在经过所述融合的十四天后,对含有杂交瘤的培养板进行筛选,所述的筛选是针对所述的人类免疫球蛋白G的存在而进行的,其中所述免疫球蛋白G与人类表达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IL-6Rc)发生了结合。

实施例3: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活性的生物学检测

在本发明中描述的所有检测均是与一种对照的人类免疫球蛋白G1(IgG1)单克隆抗体平行进行的,其中所述的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是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抗体(参见美国专利No.5817790,序列识别号69以及71);至此为止被称为“对照单克隆抗体”。此外,所述的39B9轻链可变区域1(VL1)抗体(核酸序列为序列识别号1以及3,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识别号2以及4)已经被指定为所述的命名“NI-1201”。

在靶向细胞上,白细胞介素-6(IL-6)首先与所述的膜结合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mIL-6R)发生结合。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复合体与所述的信号转导膜蛋白糖蛋白(gp)130有关,从而促进了它的二聚化作用以及随后的细胞内信号的激发。糖蛋白(gp)130被细胞进行了无所不在的表达而膜结合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mIL-6R)在干细胞以及受到限制的数量的免疫细胞上具有减小的表达曲线。一种天然存在的、可溶形式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可以通过所述的膜形式的蛋白质水解方式或者通过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mRNA的不同的剪接作用来生成。所述的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与白细胞介素-6(IL-6)发生结合从而形成了所述的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并且能够对膜结合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mIL-6R)阴性、糖蛋白(gp)130阳性细胞进行活化。这种机制被称为反式信号,而经由白细胞介素-6(IL-6)与膜结合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mIL-6R)之间的结合以及随后与糖蛋白(gp)130之间的耦联而产生的信号被称为顺式信号(参见Taga等人于1989年在Cell《细胞》58:573-581中发表的文章)。

白细胞介素-6(IL-6)的功能检测:在存在有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shuIL-6R)的条件下,使BAF-人类糖蛋白(hugp)130细胞(BAF-130)、人类糖蛋白130转染的小鼠pro-B细胞系进行增殖(附图1)。相类似的,当利用人类白细胞介素-6(huIL-6)进行培养时,经过膜结合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huIL-6R)转染的BAF-130(BAF-130/IL-6R)也进行了增殖(附图2)。

为了进行反式信号的分析,通过利用与其同源的可溶性受体(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在37℃下进行3-4小时的培养的方式来形成所述的“天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与重组的融合复合体相对)。在利用所述的天然复合体进行培养之前,将几种浓度的单克隆抗体添加到细胞之上。在一个96孔平底培养板内,在RPMI中利用人类白细胞介素-6(huIL-6)+可溶性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shuIL-6R)对BAF-130细胞(1x104个细胞/0.2毫升/孔)进行72小时的培养,其中所述的培养是在存在有受试单克隆抗体(对照单克隆抗体,人类免疫球蛋白G1或者NI-1201)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所述的RPMI中补充有0.5%的胎牛血清(附图1A-D)。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所述的细胞增殖试剂WST-1(Roche)对增殖作用进行评价。简要的说,经过了所述的培养周期之后,向培养基中添加20微升的WST-1试剂并且在37℃、5%的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4小时的培养。使用微孔板读数仪对吸光度(450-650纳米)进行测量。结果证明:与所述的对照单克隆抗体相比,NI-1201更为有效的对所述的天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所具有的活性进行了压制。

为了进行顺式信号分析,利用不同剂量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固定剂量的白细胞介素-6(IL-6)对BAF-130/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细胞进行了培养(附图2A)。相反的,在存在有递增剂量的白细胞介素-6(IL-6)的条件下同样利用一种浓度的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进行培养(附图2B)。使用如上所述的细胞增殖试剂WST-1对增殖作用进行评价。NI-1201以及对照单克隆抗体证明了在阻滞这种顺式信号检测方面具有相等的活性。

实施例4: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的变体

使用各种不同的本领域认知的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制备所述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的变体。例如,变化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包括那些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氨基酸修饰的抗体,例如,一种氨基酸的取代,发生在所述的抗体序列之中的位置上。

在下面的表格3中粗体、划线的残基表示的是优选的发生氨基酸取代的位置。所述的粗体/划线的氨基酸残基可以被任何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取代。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粗体/划线的氨基酸残基被下面的表格3中所表示出的氨基酸残基进行了取代。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抗体包括(i)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QQSXSYPLT(序列识别号:42),其中X是N或者Q;(ii)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GIIPX1FX2TTKYAQX3FQG(序列识别号:43),其中X1是L或者A,X2是D或者E,并且X3是Q或者K;(iii)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XGGMDV(序列识别号:44),其中X是M或者L;以及(iv)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TAVXYCAR(序列识别号:45),其中X是F或者Y。

在表格3中所列出的所述的NI-1201野生型(NI-1201-WT)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QFQG(序列识别号:1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MGGMDV(序列识别号:36),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FYCAR(序列识别号:38)。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A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3),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MGGMDV(序列识别号:36),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B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3),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C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E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4),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D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QSYPLT(序列识别号:32),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E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4),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E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QSYPLT(序列识别号:32),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3),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F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序列识别号:26),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5),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在表格3中列出的所述的NI-1201-G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QSYPLT(序列识别号:32),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DTTKYAQKFQG(序列识别号:35),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序列识别号:37),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序列识别号:39)。

表格3.NI-1201前导备选物

实施例5:NI-1201对由白细胞介素-6(IL-6)的顺式信号诱导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磷酸化作用的阻滞

经过24小时的血清饥饿之后,利用指定浓度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hIL-6)(附图3A)对所述的膜结合形式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mIL-6R)阳性人类肝细胞癌HepG2细胞(ATCC)进行10分钟的培养,或者利用10纳克/毫升的带有指定浓度的人类免疫球蛋白G1、对照单克隆抗体或者NI-1201野生型的白细胞介素-6(IL-6)(附图3B)对所述的膜结合形式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mIL-6R)阳性人类肝细胞癌HepG2细胞(ATCC)进行10分钟的培养。经过在样本缓冲液中的溶解之后,使用一种单克隆的抗-磷-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抗体,P-STAT3(Cellsignaling technology)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western印迹中对蛋白质进行分析。对所述的印迹进行条带分析并且利用一种多克隆抗体对其进行重新的探针探测,其中所述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被活化的以及未被活化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Santa Cruz Biotechnology)。NI-1201以及对照的单克隆抗体证明了在阻滞由所述的顺式信号诱导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的磷酸化作用方面具有相同的活性。

实施例6:NI-1201对由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介导的白细胞介素-6(IL-6)的反式信号作用的阻滞

利用所述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启动子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依赖性的)对PEAK细胞进行瞬时转染。在含有0.5%的胎牛血清的DMEM中,以每孔2.5x104个细胞的水平将其接种至96孔平底培养板内。经过4-6小时的细胞粘附之后,利用30纳克/毫升的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对PEAK细胞进行活化,其中在所述的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中含有递增剂量的指定的单克隆抗体。18小时之后,除去培养基并且在一个化学发光分析仪中使用所述的荧光素酶检测系统(Promega)进行所述的荧光素酶检测。所有的NI-1201变体以一种剂量依赖的形式对所述的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所具有的活性进行了压制,而所述的对照的单克隆抗体不能够对所述的预先形成的复合体所具有的活性进行阻滞(附图4)。

实施例7: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所具有的亲和性以及结合动力学

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在所述的HepG2肝细胞瘤细胞系上对所述的NI-1201所具有的与天然的膜结合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huIL-6R)进行结合的能力进行评价。利用不同剂量的单克隆抗体在HepG2细胞上完成细胞表面的染色。利用山羊抗人类Alexa Fluor 647免疫球蛋白G(H+L)(Invitrogen)对原发性的未发生共轭的单克隆抗体(对照的单克隆抗体,人类免疫球蛋白G1,以及NI-1201单克隆抗体)的结合进行探测。每一次试验重复进行三次。所述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被表示出来并且与所述的对照单克隆抗体相比证明出了一种明显增强的亲和性,其中所述的亲和性指的是NI-1201所具有的针对所述的膜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亲和性(附图5)。

在一个Biacore 2000仪器上(Biacore AB,Uppsala,Sweden)对所述的NI-1201备选物(A-D),NI-1201野生型(WT)以及对照的单克隆抗体所具有的亲和性以及结合动力学进行定义。使用一种CM5 Biacore芯片并且通过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化学对1640RU(应答单位)的抗人类免疫球蛋白G Fc(Biacore AB,Uppsala,Sweden)进行固定化。这个表面被用来对NI-1201备选物,NI-1201野生型(WT)以及所述的对照单克隆抗体进行捕获。在经过每一个周期之后通过下述方式对所述的表面进行再生:以20微升/分钟的速度进行30秒钟的3M氯化镁的注射,此后在HBS-EP缓冲液(Biacore AB,Uppsala,Sweden)中进行1分钟的稳定时间。通过一式两份的流入具有下述浓度的不含分析物载体的可溶性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shuIL-6R;R & D)、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huIL-6Rc)以及可溶性的猕猴白细胞介素-6受体(scyIL-6R)的方式对结合进行测量,其中所述的浓度为:100纳摩,50纳摩,25纳摩,12.5纳摩,6.25纳摩以及0纳摩。将所有的溶液在HBS-EP缓冲液中进行稀释。在50微升/分钟的条件下进行3分钟的注射并且在此之后经历12分钟的解离时间并且将所述的温度设定在25℃。根据1∶1的朗姆瓦(Langmuir)模型对所述的数据进行设定并且确定所述的结合速率常数(Kon),解离速率常数(Koff)以及平衡结合常数(KD)的数值。在表格4中概括了所述的NI-1201变体A-D,NI-1201野生型(WT)以及对照的单克隆抗体所具有的亲和性以及动力学常数。使用天然的或者预先形成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对所述的功能性检测进行确认,NI-1201证明了对于所述的复合体所具有的一种亚纳摩级的亲和性,而所述的对照单克隆抗体表现出不可测量水平的结合。

表格4.通过Biacore测量得到的动力学以及亲和性常数

shuIL-6R=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shuIL-6Rc=可溶性的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sycIL-6R=可溶性的猕猴白细胞介素-6受体;N.D.=没有探测到结合

实施例8:人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huIL-6Rc)抗体的表位定位

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嵌合体以及变异的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构建:在所述的可溶形式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上进行每一次修饰并且将其添加到一个pDISPLAYTM载体(Invitrogen)之中从而允许进行构建体的表面表达。通过下述方式对NI-1201的表位定位进行评价:在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第二个纤粘连蛋白II结构域(D3结构域)内进行人类残基的交换并且检验单克隆抗体在经过修饰的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上的结合是否得到了恢复。

使用一种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策略来生成编码序列,其中所述的编码序列指定了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huIL-6R)/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嵌合蛋白质(附图6A)以及在D3结构域中含有人类氨基酸取代的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质(附图6B)。部分重叠的诱变的寡核苷酸引物被用来进行在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huIL-6R)/小鼠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接合点中的任意一侧或者被取代的区域中的N-末端序列或者C-末端序列上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在此之后进行凝胶分离以及所述的变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的退火。在此之后通过EcoRI以及Bg1II对完全长度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进行消化并且将其连接到一个pDISPLAYTM载体(Invitrogen)之中。使PEAK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生长,在所述的培养基中补充有10%的胎牛血清以及4毫摩的L-谷氨酸盐。将细胞放置12至24小时,之后对其进行转染使其在6孔培养板中达到40-50%的覆盖率(confluency)。通过脂质转染法实现pDISPLAYTM载体(Invitrogen)的转染,其中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了LT1试剂(MirusBio)。使细胞生长48小时,之后进行收集并且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在显示每一种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变体的PEAK细胞上进行细胞表面染色并且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分析(附图6B-D)。对每一种嵌合型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细胞表面表达进行评价,其中使用到抗人类-CD126 PE或者抗小鼠CD126-PE抗体(BD Pharmingen)。使用一种山羊抗人类免疫球蛋白G(H+L)Alexa Fluor 647(Invitrogen)对对照的单克隆抗体或者NI-1201的结合进行探测。数据表明NI-1201识别了一个不同于所述的对照单克隆抗体的、存在于人类白细胞介素-6受体(huIL-6R)之上的表位。

实施例9:NI-1201与猕猴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之间的交叉反应以及对猕猴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压制

给出了人类与指定的物种之间存在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附图7A)。正如在实施例6中所描述的,利用所述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依赖性启动子)对PEAK细胞进行瞬时转染,并且利用25纳克/毫升的猕猴白细胞介素-6(IL-6)+250纳克/毫升的可溶性的猕猴白细胞介素-6受体(scyIL-6R)对其进行活化,其中在所述的可溶性的猕猴白细胞介素-6受体(scyIL-6R)中含有不同剂量的指定的抗人类单克隆抗体。按照上文在实施例6中的描述实现荧光素酶的检测(附图7B)。结果表明所述的NI-1201具有对天然的猕猴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的功能活性进行压制的能力。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分离的完全人类抗体,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IL-6Rc)发生结合并且阻止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IL-6Rc)与糖蛋白130之间的结合,这样一来在存在所述抗体的条件下由糖蛋白130介导的细胞内的信号级联不能够被活化,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交叉阻滞选自由下述所组成的组中的抗体:

(i)一种抗体,包括:

(a)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QQSXSYPLT,其中X是N或者Q;

(b)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GIIPX1FX2TTKYAQX3FQG,其中X1是L或者A,X2是D或者E,并且X3是Q或者K;

(c)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XGGMDV,其中X是M或者L;

以及

(d)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保守氨基酸序列TAVXYCAR,其中X是F或者Y;

(ii)一种抗体,包括:可变的重链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可变的轻链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iii)一种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MGGMDV,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

(iv)一种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LFDTTKYAQKFQG,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

(v)一种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NSYPLT,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ETTKYAQKFQG,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

(vi)一种抗体,包括:存在于所述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QQSQSYPLT,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2(CDR2)中的氨基酸序列GIIPAFETTKYAQKFQG,存在于所述的重链互补决定区域3(CDR3)中的氨基酸序列DRDILTDYYPLGGMDV,以及存在于所述的骨架区域3(FRW3)中的氨基酸序列TAVYYCAR。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IL-6Rc)具有至少为1x10-8的亲和性。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IL-6Rc)具有至少为1x10-9的亲和性。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结构域3中的表位进行结合,其中所述的表位包括至少所述的氨基酸序列AERSKT。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不能够对发生在白细胞介素-6(IL-6)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同样能够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进行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1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2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3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1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2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3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6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离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

(a)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1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5、18或者2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b)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2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6、19、22、33、34或者3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c)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3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7、20、23、36或者3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d)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1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4、27、28或者30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e)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2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

(f)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3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6、29、31或者3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轻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G同型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G1同型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2、8、或者1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轻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4、6、10或者1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3.一种分离的完全人类单克隆抗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复合体(IL-6Rc)抗体或其片段,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

(a)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1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5、18或者2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b)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2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6、19、22、33、34或者3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c)重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3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17、20、23、36或者37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d)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1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4、27、28或者30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e)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2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5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

(f)轻链可变的互补决定区域3区域,其中包括序列识别号:26、29、31或者3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所述的抗体能够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复合体发生结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同样能够与所述的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发生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G同型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G1同型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2、8、或者1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轻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4、6、10或者1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的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2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轻链可变序列,其中包括一种选自序列识别号4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抗体以及载体。

20.一种用以缓解宿主体内的一种临床迹象的症状的方法,所述的临床迹象与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氏病、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或者哮喘有关,所述的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的宿主施用一定剂量的权利要求1至18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抗体,所述的剂量足以能够对所述的与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氏病、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或者哮喘有关的临床迹象的症状进行缓解。

21.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宿主是人类。

22.一种用以缓解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炎性障碍的症状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向有此需要的宿主施用一定剂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体,所述的剂量足以能够对所述宿主体内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炎性障碍的症状进行缓解。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宿主是人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