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

一种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传统的滩涂养殖一般采用围塘、围网和放养等方式,围塘破坏了滩涂地形地貌,影响生态环境,围网受台风威胁大,放养仅适合基本不移动的贝类养殖。本发明由蓄水区、地下管网、交换管道和管理窗四部分构成,采用地下管网内养殖动物,养殖水体自动更新,交换管道实现水气交换和天然饵料收集,管理窗实施日常管理。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破坏滩涂地形地貌,防台风,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3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1010606442.2

  • 申请日2010-12-27

  • 分类号A01K63/00;A01K61/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长青东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4: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0-03

    授权

    授权

  • 2011-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3/00 申请日:201012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尤其是一种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使用本发明可在基本不改变或破坏滩涂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养殖鱼类,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滩涂养殖业因为效益可观,养殖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容易实施,而引起沿海一带的过渡开发,尤其是我国南方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繁殖的沿海滩涂,更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红树林是生长在潮间带滩涂上的森林,是全球最重要的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全球天然红树林因此消失了约50%。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红树林周边地区普遍贫困,红树林保护难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于是大量的红树林被围垦为农田和虾塘,或者被砍伐烧制成木炭出口。合理利用是缓解保护与开发、生态与就业矛盾,促进自觉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重要途径。因此,不破坏红树林及其滩涂地形地貌的“原位生态养殖技术”成为全球正在探索的红树林保护与利用的重大关键技术。鱼类的滩涂养殖一般采用围塘和围网两种方式,围塘养殖因为需要把潍涂围起来形成池塘而破坏了滩涂地形地貌,影响生态环境,围网养殖容易受台风破坏造成损失。因此,寻求一种不破坏滩涂环境,不受台风影响的鱼类滩涂养殖方式,是很有意义的,通过检索,并未发现有相关的技术披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鱼类生态养殖系统,用该系统形成一种全新的鱼类滩涂养殖方式,克服传统鱼类滩涂养殖方式所存在的破坏滩涂生境、改变滩涂地形地貌、滩涂退潮时缺水,以及养殖过程易受台风破坏造成损失等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水体自更新滩涂管网生态养殖系统,包括一个当海水涨潮时能蓄水的蓄水池,与蓄水池相连接直径是10-80厘米,长度是10-1500米的地下管网,地下管网每10-100米连接着一个由建筑材料建成的深度是50-200厘米,容积是2-10立方米的管理池,地下管网每隔3-30米设立一个与地下管网垂直的分布有交换孔的交换管道。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发明,由蓄水区、地下管网、交换管道和管理池等四部分组成。在地下管网里面养殖鱼类,在管理池中进行日常管理,包括投饵料喂养,监测地下管网中的水质,观察养殖鱼类的情况。这样的鱼类养殖方式,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海洋滩涂的地下敷设地下管网,不破坏滩涂生境也不改变滩涂地形地貌;在养殖鱼类时,随着海洋潮汐的潮涨潮落,地下管网里的水质通过交流管道自动更新,通过蓄水池自动补充,从而保证了管网中养殖水质与自然环境下的水质相似,养殖环境与海洋环境相似;退潮滩涂露空时养殖系统内有水;在台风气候,养殖不受台风影响,保证了鱼类在恶劣自然环境下健康成长的条件,海洋养殖首选危害就是恶劣气候,而本发明通过一次投资则可长期受益,免除了养殖户对养殖环境、气候、潮汐和天敌的后顾之忧,使用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效益明显。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养殖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述附图所示,本发明由地下管网(1),管理池(2),交换管道(3),蓄水池(4)四部分组成。地下管网1由若干节管道1-1连接而成,管道1-1由陶瓷、塑料、金属材料、水泥或竹、木质材料制备,两节管道1-1间的连接,如果是陶瓷管道1-1则通过陶瓷粘合材料粘结固定,如果是塑料管道1-1则通过塑料接头及塑料粘合剂粘结固定,如果是金属管道1-1则通过焊接或连接件紧固。管道1-1的直径是10-80厘米。地下管网1长10-1500米,根据养殖规模决定地下管网1的长度。地下管网1的设置形式根据养殖滩涂的地形及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图1所示。地下管网1的进水口1-2与建在滩涂边上的蓄水池4相连接,进水口1-2有滤网隔离,以防所养殖的鱼外逃,蓄水池4在涨潮时能够蓄水,在退潮时蓄水池4中的水供给地下管网1,地下管网1每隔10-100米设置一个管理池2,管理池2由建筑材料建成,深是50-200厘米,容积是2-10立方米,管理池2的开口设置有可开启或封密的滤网盖2-1,当海水涨潮管理池没入水中时,须把滤网盖2-1盖上,防止所养殖的鱼外逃,而当海水退潮时,可以开启滤网盖2-1,通过管理池2进行日常养殖管理,包括监测水质,投喂饵料,观察生长情况,采取防病治病措施。地下管网1上每隔3-30米设置有一个交换管道3,交换管道3的一端与地下管网1相接,另一端垂直伸向海面并密闭,交换管道3上分布着直径是5-30毫米的交换孔3-1,交换孔3-1之间的间隔距离是1-10厘米,海水中的饵料生物通过交换孔3-1经交换管道3进入地下管网1中,这样当涨潮时,地下管网1中的水与大海的水自动交换,保持了水质的新鲜,当退潮时,蓄水池4中的海水可以流向地下管网1通过交换管道3的交换孔3-1流出,即潮或退潮,地下管网1中的水都是自动更新的,从而使地下管网1里的水质与大海水质保持一致。

本发明的地下管网1埋设在滩涂面下的10-20厘米处,埋设好后,滩涂即可恢复原样,从而保持了滩涂的完整。本发明所需要的蓄水池4设置在滩涂上海水涨潮时能够蓄水的地方,可以简易设置,蓄水池4的蓄水水位应当高于交换管道3,使得在退潮时蓄水池4中的水流经地下管网1时,能够从交换管道3的交换孔3-1流出,蓄水池4的蓄水容量根据地下管网1的长度与之相适应,使得所蓄的水在每天退潮至涨潮的时间内能够完全补充地下管道1中的水。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涨潮时,蓄水池4中蓄满海水;退潮时,开启管理池2的滤网盖2-1,从管理池2中投放鱼苗,以及投放饵料,此时,蓄水池4中的海水通过进水口1-2进入地下管网1中,并通过交换管道3的交换孔3-1流出,在地下管网1中养殖鱼类,在下一次涨潮前,关闭管理池2的滤网盖2-1,涨潮后,海水进入蓄水池4蓄水,海水从交换孔3-1进入交换管道3并流入地下管网1,底栖藻类及适合鱼类食用的微小生物也随着海水从交换孔3-1进入地下管网1,地下管网1中的水自动更新,与大海的水质保持一致,养殖环境与大海相似。

实施例1

滩涂高潮区用沙袋筑一个100m3左右的蓄水池4,滩面下10~20厘米埋设400米由直径20厘米的PVC管相互连通的地下管网1。地下管网1在蓄水池4有2个进水口1-2,进水口1-2处有滤网封堵;地下管网1由三通连有12个垂直滩面、高70厘米的直径20厘米的PVC交换管道3,交换管道3露出滩面部分和每隔2厘米分布有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交换孔3-1,顶部为螺旋方式拧紧的盖子;地下管网1连接有8个3×1.2×1.2米的水泥砖砌成的管理池2,管理池2开口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滤网盖2-1。从管理池2处投放养殖鱼苗种,实施日常管理,在地下管网1内养殖鱼类。

实施例2

滩涂高潮区用沙袋筑一个400m3左右的蓄水池4,滩面下10~20厘米埋设有1500米由直径30厘米的陶瓷管相互连通的地下管网1。地下管网1在蓄水池有4个进水口1-2,进水口1-2处有滤网封堵;地下管网1连有垂直滩面、高70厘米的直径20厘米的PVC交换管道25个,交换管道3露出滩面部分每隔2厘米分布有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交换孔3-1,顶部为螺旋方式拧紧的盖子;地下管网1连接有8个3×2×1米的木板制成的管理池2,管理池2开口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滤网盖2-1。从管理池2处投放养殖鱼苗种,实施日常管理,在地下管网1内养殖鱼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