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将两个成角度的分力施加在调准夹具的邻接部上的弹性单元

将两个成角度的分力施加在调准夹具的邻接部上的弹性单元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调准电子部件的调准夹具,其中,该调准夹具包括适于接收电子部件接收器,该接收器具有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该调准夹具进一步包括弹性单元,其中,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一个经由弹性单元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而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另一个固定地安装;其中,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分别形成为刚性构件并适于接合电子部件,弹性单元适于在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一个上施加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两个分力。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L21/683 授权公告日:20141119 终止日期:20160817 申请日:201008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19

    授权

    授权

  • 2011-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683 申请日:2010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准电子部件的调准夹具。

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载体。

除此以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载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通常制造在半导体晶片上。集成电路具有多种用途并且可见于通用电气装置中。根据制造它们的目的,在将集成电路与诸如电阻器、电容和感应器之类的其它电子部件装配在一起之前,对它们进行封装、标记和测试。例如,在给定的温度、压力、倾角和不同的加速类型下对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部件进行测试。由此,完整的对电子部件的加工可划分为纯制造过程和修整电子部件的接触区域(contactpatterns)后的过程。存在三类处理电子部件的机器:处理单一电子部件的所谓“重力式测试分选机(Gravity handler)”和“捡置式测试分选机(Pick & Place handler)”以及处理所谓电子部件支板(strip)的“支板测试分选机”。

US 2003/0017629A1公开了一种用于在测试操作期间支承单一电子装置的设备,其包括:主体和支承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由不导电的高电阻率的材料制成并包括多个凹部,每个所述凹部均适于接收单独的单一装置。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这种装置的方法,其中这些装置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被承载在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境控制腔的支承构件上。

US 2006/0154386A1公开了一种被提供用于调准放置在载体上的多个半导体装置的设备和方法。使用时调准导件邻近各个装置安置,并设置成使得这些调准导件对应于每个半导体装置的预期调准位置。为了调准,通过定位装置来保持半导体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多个保持件,每个保持件均被构造成产生力来保持半导体装置。还设置有致动器,其可操成移动该定位装置和保持件,以抵靠调准导件偏压半导体装置,从而利用所述调准导件为半导体装置进行定向,直到将它们调准。

US 7,156,680B2公开了一种插件和设有该插件的电子部件处理设备。为了提供能够可拆卸地附连至插件本体的导芯和能够可拆卸地附连有导芯的插件本体,US 7,156,680B2提供了一种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附连至插件本体的导芯,其包括: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能够支承区域阵列型电子部件的外部端子面,以使该区域阵列型电子部件的外部端子面裸露于插口的连接端子的方向;钩接收件,该钩接收件能够与设置于插件本体的钩部以可松开的方式接合;和插件本体,该插件本体能够与导芯以可拆卸的方式附连,该插件本体包括电子部件引导部分,该电子部件引导部分包括:附连导芯的导芯附连插口;以及电子部件入口,该电子部件入口与导芯附连插口相连,从而可将电子部件引导至附连于导芯附连插口的导芯;和钩部,该钩部能够与设置于导芯的钩接收件以可松开的方式接合。

US 5,596,229A公开了一种芯片载体结构,其用于容纳具有电子接触垫的芯片载体,该芯片载体结构具有用于芯片载体的定位结构和配置成形成容纳所述芯片载体的相配结构的有槽结构,该有槽结构的槽与芯片载体的间隔件对准,以便提供从相配的定位结构和有槽结构的外部到内部的通往间隔件的电气和机械接入。

发明内容

需要一种能够以有效的方式调准电子部件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调准电子部件的调准夹具、一种包括多个调准夹具的载体、以及一种使用载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调准电子部件的调准夹具,其中,该调准夹具包括:接收器(其可指代用以接收和容纳某物的装置),该接收器适于(具体来说是用于)接收电子部件,该接收器具有第一邻接(具体来说是接触)部(具体来说是部分)和第二邻接(具体来说是接触)部(具体来说是部分);和弹性(具体来说是可伸缩的、回弹性的或有弹力的)单元(具体来说是用来执行一种特定功能的一件设备或一组设备)。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一个经由弹性单元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而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另一个固定地(具体来说是牢固地或稳固地)安装。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分别形成为刚性的(具体来说是非弹性的、不可弯曲的、刚性的、不易弯曲的或不易伸缩的)构件并适于接合(具体来说是接触)电子部件,弹性单元适于在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一个邻接部上施加(具体来说是应用)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具体来说是围成不同于零度的在公差范围之外的角度的)两个分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调准多个电子部件的载体,其中该载体包括多个具有上述特征的调准夹具。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具有上述特征的载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致动夹持机构以在所述接收器中露出大于待接收的所述电子部件(具体来说是模制件)的开口;

-将所述电子部件定位(具体来说是放置)在所述接收器中的所述开口中(具体来说是在露出开口之后);

-致动所述夹持机构以缩小所述开口的尺寸,使得在所述载体的所述接收器内调准所述电子部件(具体来说是在定位之后)。

术语“调准夹具”可具体指代用于在加工或处理过程中支承实体结构的装置。“实体结构”在本文中可具体指代在加工或处理的过程中在任一阶段对其进行操作的材料、材料块或电子部件。

术语“调准”可具体表示将某物进行排列或校直。例如,可将电子部件与固定的邻接部调准。

术语“电子部件”可具体表示适于被安装在诸如印刷电路板之类的电子支承基片上的任意部件。这种电子部件还可通过通常称之为“处理机”的处理机器进行处理。电子部件的示例是电子芯片,即封装的印模(die)或裸露的未封装印模。

术语“接收器”可具体指代用以接收和容纳某物的装置,或者更为具体地指代用于电子部件的容器。

术语“邻接部”可具体表示接触节段,即接收器的直接邻接电子部件的部分。

术语“弹性单元适于施加两个成角度的分力”可具体表示可将力分解成作用在表面上的两个成直角的分力。由弹性单元施加的倾斜的力可作用在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便将两个彼此成角度的分力施加在这些邻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两个成角度的分力可由通过弹性单元施加的倾斜力所导致。本文中的“倾斜”力可表示力并不平行于表面,即不平行于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而是与该表面成一角度,该角度至少以0.5°、1°、2°、4°、8°或16°这样的一个角度偏离平行方向。该角度可大于10°,具体来说是大于30°,更具体地说是大于45°。倾斜力可表示为成角度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力可以相对于成直角的邻接区域的内角成45°的角度被引导到至少一个成直角的邻接部上。该倾斜力可由沿对角施加的力来表示。

术语“载体”可具体表示一种用于承载的容器或一种承载装置。载体可以是条状构件,其适于将多个电子部件承载在载体的接收器中。这种载体可结合处理机使用,从而允许利用载体来处理电子装置,以便随后实施对电子部件的测试(例如功能测试)。

术语“夹持”可具体表示将载体设计成可使部件合拢从而保持或压紧电子部件。可以合拢到一起的部件可以是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该夹持可以是弹性的。术语“弹性的”可具体表示可施加具体为可伸缩的、回弹性的力或弹簧力,诸如胡克力。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调准夹具,该调准夹具将电子部件以自作用的方式在接收器中调准。诸如对角作用力(其与例如矩形电子装置有关)的倾斜力可对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至少一个施加两个成角度的分力。该可以是倾斜的或成角度的力可从该邻接部(被以可伸缩方式安装在弹性单元上)经由电子部件传递至被固定安装的邻接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倾斜力可在不平行的方向上作用于电子部件的每个侧面部分。通过提供由弹性单元施加的两个成角度的分力,电子部件可通过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被完全调准而无需电子部件在接收器内的其它侧向邻接。因为仅一个弹性单元和两个邻接部分就足以调准电子部件,所以这会是有利的。调准夹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可以是经济有效的。由于仅使用一个弹性单元,因此当通过邻接部之一的两个成角度的侧面部分来接合电子部件时对电子部件的调准会很可靠。一个弹性单元的方位可限定倾斜力的方向和两个成角度分力的方向和大小。倾斜力可以相对于电子部件的侧面部分是倾斜的或者是成角度的。第一邻接部的方向和第二邻接部的方向可被限定为分别平行于电子部件的侧面部分的定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提供用于调准多个部件的载体,其中,该载体包括多个调准夹具。这多个调准夹具可被设置成矩阵的形式(即成行和列设置)并且可固定地安装在一起以形成载体。该载体可具有与单个调准夹具相似的特性,但是可应用于多个电子部件上,即,可同时承载多个电子部件。可通过载体的调准夹具在接收器中以限定的方式调准电子部件。由此,该载体适于允许调准多个电子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使用该载体的方法,其中,可将电子部件放置在载体的暂时扩大的接收器中,之后可通过夹持机构将电子部件以弹性方式夹持在尺寸缩小的接收器并在其中调准该电子部件。接收器的扩大尺寸到夹持尺寸的转变能够以自作用的方式发生。

在下文中,将描述调准夹具的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所述载体和所述方法。

调准夹具可包括形成于第一邻接部处的可致动结构,其中该可致动结构可由对应的致动结构(处理装置等)致动,以便操纵接收器。可致动结构可以是例如凹部、突起等,其可由通过致动结构控制的任意适当的施力机制(例如施加机械力、电力、磁力等)来致动。致动结构可以被对应地构造(例如形状和/或尺寸确定)成可致动结构,并且可以例如是突起或任意其它施力元件,它们可通过任意适合的施力机制(例如施加机械力、电力、磁力等)来致动该可致动结构,从而以预期的方式来控制该接收器(例如用于暂时扩大或缩小接收器的开口)。

可致动结构(具体地,可致动孔、可致动销或可致动臂)可适于被致动,进而致动弹性单元。可致动结构可被设置在接收器的旁边(具体来说是设置在接收器的边界区域的旁边)。可致动结构和第一邻接部可形成刚性构件。可以从将要接收电子部件的一侧触及(由通过处理机的控制器控制的致动元件)可致动结构。

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至少一个可适于以形式锁合(具体来说是紧扣)的方式接合电子部件的两个成角度的侧面部分。电子部件可以是半导体部件并可呈带有六个不同表面的基本上立方体的形状。两个相对的主表面——通常称之为记号侧和平行的接触侧——可代表半导体部件的主平面,这是由于通常记号侧和接触侧的面积大于半导体部件的其它四个侧面部分的面积。由此,电子部件的由电子部件的侧面部分的高度所限定的高度可小于主表面两侧的长度。

可适用三种布置:第一,电子部件能够以其一个第一侧面部分的一部分邻接经由弹性单元以形式锁合的方式安装的邻接部,并能够以其第二侧面部分中的另外一部分邻接经由弹性单元以形式锁合的方式安装的邻接部。电子部件能够以其一个其余的侧面部分或拐角区域邻接以固定方式安装的邻接部。电子部件可通过一个侧面部分对准固定安装的邻接部。第二,电子部件能够以其一个第一侧面部分的一部分或拐角区域邻接经由弹性单元安装的邻接部,并能够以其两个成角度的其余的侧面部分邻接以形式锁合的方式固定安装的邻接部。电子部件能够以两个侧面部分对准固定安装的邻接部。第三,电子部件能够以其一个第一侧面部分的一个部分邻接经由弹性单元安装的邻接部,并以其第二侧面部分中的另外一部分邻接经由弹性单元安装的邻接部。电子部件还能够以其一个第三侧面部分和剩余的第四侧面部分邻接固定安装的邻接部。电子部件可通过两个侧面部分对准固定安装的邻接部。根据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可以完全限定出电子部件在其主平面中的位置。

第一邻接部可适于在电子部件上施加第一力,并且第二邻接部可适于在电子部件上施加第二力,其中,第一力和第二力可至少部分地彼此相对(具体来说是彼此相对地、即以逆平行的方式施加)。可在调准夹具的接收器中调准电子部件。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邻接电子部件的侧面部分。根据所施加的力,在施加在电子部件上的力至少不是指向一个方向的情况下,可安置并调准电子部件。当通过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施加在电子部件上的两个力至少部分地相对时,由于包含摩擦力,所以可安置电子部件。

可调整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使得将第一力施加在接收器的主平面中(即力矢量可位于主平面内)并且以平行于该接收器的主平面的方式施加第二力。接收器的主平面可通过平行于调准夹具的主平面来限定。在由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施加的力被施加在一个平面中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方式调准电子部件。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可邻接电子部件的侧面部分。通过将第一力和第二力都施加在接收器的主平面中,作用在电子部件上的合力不会产生倾向于使电子部件翻出接收器外的转矩。通过平行于接收器的主平面的力,可在接收器中稳固地调准电子部件。

接收器可进一步包括底座支承部,其形成为平行于接收器主平面的支承表面(具体来说是用以通过充当基座而将某物支承在适当的位置)。由底座支承部施加的支承力可作用在电子部件的主平面上,具体来说可以是逆平行于重力的。电子部件可设置在接收器中,使得接收器的主平面与电子部件的主平面是平行的。作用于电子部件的底座支承部可平行于接收器的主平面,从而通过底座支承部的支承在接收器的主平面中调准电子部件。将电子部件支承在接收器的主平面中的优点可以是,电子部件上的载荷可以被分散在电子部件的主平面的不同部分上,并且第一邻接部的第一力和第二邻接部的第二力可以平行于底座支承部施加。由此,第一力的定向与第二力的定向可防止底座支承部上的电子部件破裂。

底座支承部可适于施加垂直于第一力和第二力的(具体来说是竖直的)支承力。由底座支承部施加的支承力可适于以与其主平面成直角的方式调准电子部件。支承力垂直于由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所施加的力的技术优点可以是不会对电子部件施加转矩。由此,电子部件可相对于其主平面保持在调准位置中。

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的一个邻接部可适于进行平行于接收器主平面的移动。平行于接收器主平面施加由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邻接部所施加的力。用以调准电子部件的力可由弹性单元提供,并且弹性单元可通过其自身在接收器主平面中的自作用移动而在接收器的主平面中移动该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邻接部和电子部件。由此,可将弹性单元的力在一定平面中施加在电子部件上,在该平面中电子部件明显结实或稳定。

调准夹具可包括底座支承板,弹性单元设置在该底座支承板上方,其中弹性单元可适于进行平行于至少部分地由底座支承板支承的接收器的主平面的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座支承板和弹性单元可平行于接收器的主平面并平行于整个调准夹具的主平面设置。弹性单元可设置在该底座支承板上,并且弹性单元可沿底座支承板移动。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其可以是朝底座支承板定向的方向),可将弹性单元紧固住以免产生不希望的变形。底座支承板可以是平面的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适于引导弹性单元的移动的凹部。

特别地,调准夹具包括设置在弹性单元下方的底座支承板,其中,该弹性单元适于进行平行于至少部分地由底座支承板支承的接收器的主平面的移动。

调准夹具可包括其间设有弹性单元的底座支承板和接收板。弹性单元可适于进行平行于接收器的主平面并至少部分由底座支承板和接收板引导(具体来说是为某物的移动导向)的移动。该接收板可特别地具有凹部(或接收开口),电子部件可通过插入穿过该凹部而经由该凹部接收在接收器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底座支承板、接收板和弹性单元可平行于接收器的主平面并平行于整个调准夹具的主平面设置。弹性单元可在其所设置的底座支承板与接收板之间移动。弹性单元可以抵抗在两个方向上的变形的方式被紧固住。弹性单元可被紧固住的两个方向可以是朝底座支承板定向的方向和朝接收板定向的方向。底座支承板和接收板可以是平面的或可以具有适于引导弹性单元移动的凹部。

调准夹具可进一步包括适于调整厚度的至少一个距离调整板。出于距离调整的目的,调准夹具可包括甚至超过三个板。

特别地,至少一个厚度调整板适于调整调准夹具的厚度。

弹性单元可包括弹簧元件(具体地,橡胶构件、任意种类的弹性材料构件、由钢簧板形成的弹簧、由弹簧钢丝形成的弹簧或诸如板簧、盘簧、片簧等的任意种类的弹簧)。弹簧元件可由板成整体地形成。弹簧元件可表现出相较于弹性单元类似的特性,其中,该弹性单元可由若干部分形成。弹簧元件可表现出抵抗变形的弹性回复效力,即胡克性质。

弹性单元可包括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其中,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一个邻接部与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相连。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设置。根据弹簧元件的形式、材料和尺寸,将两个弹簧元件结合于弹性单元会是有利的。多于两个弹簧元件也可形成弹性单元。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弹簧元件结合于弹性单元,可以调整由弹性单元施加的力的方向和绝对值。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设置。

弹性单元可以是单独的弹性构件,其适于安装在弹性单元接收部。弹性单元接收部可由其中一块板形成,并可适于接收单独的弹性构件。为了提高调准夹具的适应性,弹性单元可以是单独的弹性构件。一个弹性单元板或任意其它适合的板可适于接收不同类型的弹性构件,为此,可需要较少的板以使调准夹具适合不同尺寸的电子部件。能够仅改变接收器的相应尺寸、弹性单元接收部的位置或仅改变待被插入的弹性构件的尺寸从而调整调准夹具以适合于不同的电子部件类型。通过使改变调准夹具更为方便,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单独的弹性构件。

特别地,弹性单元是适于安装在调准夹具的弹性单元接收部处的单独的弹性构件。

弹性单元接收部可适于将弹性单元固定在弹性单元的悬架(具体来说是紧固件或固定件)处,从而将弹性单元固定住以防旋转。否则弹性构件可能无法在预定的方向上施加力。如果弹性单元是不能旋转的,则力的方向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半导体制造的微型化导致半导体装置的尺寸较小,因此需要非常精确地调准半导体装置。这样,由于可限定力的方向和大小,所以防止接收在其悬架中的弹性构件旋转是有利的。

特别地,弹性单元接收部适于将弹性单元固定于弹性单元的悬架处,从而将弹性单元固定以防旋转。

弹性单元可以形式锁合的方式固定地安装。弹性单元接收部可适于将弹性单元固定在弹性单元的悬架中,其中,弹性单元通过有效锁合(positive locking)而以固定方式安装。可通过以形式锁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弹性单元来防止单独的弹性构件滑动。可防止弹性单元从调准夹具上脱落。通过以形式锁合方式安装弹性单元,可限定由弹性单元施加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并使其保持稳定。

特别地,将弹性单元以形式锁合的方式固定安装于弹性单元接收部处。

第一邻接部、第二邻接部和底部支承部可界定能够容置电子部件的电子部件接收容积。弹性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可在弹性部件接收容积的底侧下方延伸。通过将弹性单元设置在弹性单元接收容积的下方,可将调准夹具所需的空间保持得较小。对于比一般电子部件大的电子部件而言,节省调准夹具主平面中的空间是有利的。由于针对大尺寸电子部件弹性单元的偏移会较大,因此得出结论,与将弹性单元仅设置在电子部件接收容积旁边的布置相比,通过将弹性单元设置在电子部件接收容积下方可节省非常大的(例如达到八倍的)空间。

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一个邻接部可从其所安装的弹性单元沿向上的方向延伸,并且该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邻接部可在电子部件接收容积的旁边延伸。该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邻接部可在电子部件接收容积的旁边并在电子部件接收容积的同一高度中延伸,以适于邻接待被接收的电子部件。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邻接部可从在电子部件接收部的下方延伸的弹性单元处向上并从电子部件接收部旁边(即,外侧)延伸至电子部件接收部,并且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邻接部可适于邻接接收在接收器中的电子部件。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可适于将电子部件夹持在它们之间的空间中。

调准夹具可进一步包括框架,具体来说是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其中,第一邻接部和弹性单元安装在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上。这种框架可以是例如由比如四杆或棒所形成的矩形结构。第一邻接部和弹性单元可被安装在由这些杆或棒所界定的区域内。框架又可以或可以不以固定或可伸缩的方式安装在诸如板的外部支承框架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可包括调整单元,以允许对接收器的调准性能进行微调。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可接合电子部件并可通过第一邻接部以平行于接收器主平面的方式调准电子部件。而且,可将第一邻接部和其上安装有第二邻接部的弹性单元都安装在以可滑动方式安装在接收器主平面中的框架上。通过为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设置调整单元,能够允许对调准夹具中的接收器和接收在该接收器中的电子部件进行微调。可经由至少一个另外的弹性单元弹性地安装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

由第一邻接部、第二邻接部、弹性单元、底座支承部和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板成整体形成。通过采用诸如蚀刻技术或激光技术之类的设计技术由板制造至少一个功能元件是很方便的。这些技术可最佳地适于将它们施加在例如金属板之类的薄板上。通过蚀刻或激光切割,可实现被制造的结构具有高精度。

由第一邻接部、第二邻接部、弹性单元、底座支承部和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两个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板成整体形成。由一个板成整体地形成其中至少一个功能元件的优点同样适用于由一个板形成两个乃至更多个功能元件。利用一个板制造尽可能多的功能元件是更为方便的。具体来说,安装在弹性单元上的邻接部和弹性单元可以由一个板来形成。此外,第一邻接部可由一块板成整体地形成。另外,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弹性单元可由一个板成整体地制造。由此,第一邻接部、第二邻接部、弹性单元、以可滑动方式安装的框架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弹性单元可由一块板成整体地形成。当适当调整板的形式时,甚至还可由同样一个板来形成底座支承部。

弹性单元可适于将两个分力施加在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一个上,以使该邻接部可将两个成角度的分力施加在电子部件上。弹性单元将两个分力施加在两个邻接部中的一个上,其中,相应的邻接部适于以该邻接部将两个成角度的分力施加在电子部件上的方式来传递这两个分力。电子部件的两个成角度的侧面可接触一个邻接部,该邻接部施加两个成角度的力,以便能够通过仅作用在电子部件的至少一个另外的侧面或另外一个拐角区域上的另一任意的邻接部而在接收器内调准电子部件。

在下文中,将描述载体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所述调准夹具并适用于所述方法。

该用于调准多个电子部件的载体可设置由多个调准夹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调准夹具可基于共用基板(其可由一个或多个板构成)而被成整体地形成。

每个接收器可被指定有至少一个弹性单元。可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单元被指定给一个接收器。通过将至少一个弹性单元指定给一个接收器,就有独立于另一电子部件调准一个电子部件的方法。这会是有利的,因为接收和调准一个第一电子部件并不影响接收和调准另一第二电子部件。

可将至少一个弹性单元指定给多个接收器。弹性单元可包括不止一个弹性部,并可被设置成将两个邻接部安装在一个弹性部中的相对侧上。甚至是三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接收器可共享一个弹性单元。而且,为一个弹性单元提供一个以上的弹性部可以节约成本且节约空间。为弹性单元板设置分别与存在的接收器或电子部件一样多的弹性单元和弹性部是适当的。

载体可以设有包括弹性单元的第一板和包括第二邻接部的第二板,其中,该第一板相对于第二板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并且第一板适于允许多个第一邻接部相对于第二邻接部彼此重新定位。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载体可包括多个接收器,每个接收器接收多个电子部件中指定的一个电子部件。多个接收器的尺寸可由第一板的第一邻接部和第二板的第二邻接部界定。第一板的第一邻接部和第二板的第二邻接部可位于接收器的相对侧上。第一板和第二板可以是能够沿第一板的主平面和第二板的主平面相对于彼此移动的,并且当第一板与第二板的相对位置相对于彼此改变时,接收器的尺寸可以发生变化。第一板和第二板可位于平行于彼此的位置处。可沿对角方向改变第一板的位置和第二板的位置,即可使第一板的拐角区域和第二板的拐角区域接近和与之相反地将其拉开。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移动或者第一邻接部与第二邻接部的接近或拉开可发生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主平面中。当第一板的拐角区域与第二板的拐角区域靠近时,可将多个电子部件夹持在多个接收器中的多个第一邻接部与多个第二邻接部之间。在第一板的拐角区域和第二板的拐角区域接近和被拉开的同时接收器的拐角区域可接近和被拉开。

第一板可以是弹性单元板,其包括多个弹性单元,其中每个接收器分别被指定有所述多个弹性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弹性单元。每个第一邻接部可分别形成在弹性单元上。弹性单元的目的可以是可允许对于多个电子部件的不同尺寸的补偿公差。否则由于电子部件尺寸不同,电子部件可能从接收器脱落或者可能导致未调准。弹性单元可具体为允许对第一邻接部的弹性性能进行调整的弹性涂层或橡胶部件。弹性单元还可以是任意弹性的单元,诸如任意种类的弹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板和第二板可以被设置成相互平行。第一板可设置在第二板上并可沿第二板移动。至少在可以是朝向第二板的方向的一个方向上,可将第一板紧固住以使其不产生所不希望的变形。第二板可以是平面的或者可以具有适于引导第一板的移动的凹部。

每个弹性单元的位置或变形状态可决定相应的指定接收器的其中一个边界。弹性单元的位置可决定接收器的尺寸,并且弹性单元的变形状态也可决定接收器的尺寸。弹性单元的位置可随着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而共同发生改变。每个第一邻接部的位置可相对于每个第二邻接部而发生变化。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于彼此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每个接收器的尺寸以相同的方式共同变化,即接收器的尺寸可共同增大或接收器的尺寸可共同减小。但是,每个接收器可分别随着弹性单元的变形状态的改变而单独地改变其尺寸。当弹性元件进入到预加应力的位置中时,弹性单元的变形状态和接收器的尺寸可增大,并当张紧状态释放时,弹性单元的变形状态和接收器的尺寸可减小。

第一板和第二板可通过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彼此弹性地联接。通过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将第一板与第二板相联是有利的。当接收器的尺寸共同增加时,所述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会处于张紧状态,并且当第一板和第二板改变它们的位置使得接收器尺寸减小时,板连接弹性单元的张紧状态至少部分地释放。当所述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的张紧状态以自作用的方式释放时,可共同减小接收器的尺寸。

第二板可包括适于邻接第一板的第一板邻接部。第一板可包括适于邻接第二板的第二板邻接部。第二板邻接部和第一板邻接部可在第一板邻接部与第二板邻接部彼此邻接时限定出接收器的夹持尺寸,其中接收器的夹持尺寸可适于将电子部件夹持在相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的夹持尺寸可由第一板与第二板相对于彼此的位置来提供,其中,每个接收器可适于夹持相应的电子部件。术语“夹持”可具体表示载体可被设计成使部件合拢从而保持或压紧电子部件。可以合拢到一起的部件为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

板连接弹性元件和所述多个弹性单元可适于提供用于从接收器的扩大尺寸朝接收器的缩小的夹持尺寸进行自作用转变的合力,在该接收器的扩大尺寸的状态下,电子部件可以是能够被接收在接收器中的,在该接收器的缩小的夹持尺寸的状态下,可夹持住电子部件。当电子部件进入到夹持位置中时,合力可通过从由所述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施加的力中减去由多个弹性单元施加的力来限定。所述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施加的力可大于由多个弹性单元施加的力。合力可以是正的,并且可提供从接收器的扩大尺寸朝接收器的夹持尺寸的自作用转变,在接收器的夹持尺寸中,第一板的第二板邻接部和第二板的第一板邻接部可彼此邻接。

载体可进一步包括形成于第一板处和第二板处的处理结构。该处理结构可适于操作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克服板连接弹性元件的力而使以可滑动方式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朝接收器的扩大尺寸相对地移动。载体的处理结构可适于克服通过从由所述至少一个板连接弹性单元的力中减去多个弹性单元的力所提供的合力而使第一板和第二板相对移动。处理结构可适于克服该合力而将接收器扩大至扩大尺寸,在该扩大尺寸下,可将电子部件的本体接收在接收器中。

载体可设有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第一板包括弹性单元,并且第二板包括第二邻接部,其中,第一板以浮动方式设置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并且第一板适于允许多个第一邻接部相对于多个第二邻接部相互重新定位。第一板可适于允许经由弹性单元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的第一邻接部相互重新定位(具体来说是浮动)。载体可包括第三板,其中,第一板可浮动地设置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其中,该第二板与该第三板可彼此固定安装。第一板可以是弹性单元板,并且可适于允许第一邻接部的互相浮动(具体来说是被连接或构造成以便进行平稳地操作和调整)。术语“浮动”可具体表示为在没有限定的外部控制的情况下的漂移。特别地,“浮动”可表示第一板可在小的或可以忽略的摩擦力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二板和第三板改变其位置。处理结构可适于克服合力使第一板朝接收器的扩大尺寸移动。板连接弹性单元可适于使第一板朝接收器的夹持尺寸移动。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可彼此平行设置。第一板可设置在第二板与第三板之间并可沿第二板和第三板移动。第一板可被紧固住,以使其不在可以是朝向第二板的方向和朝向第三板的方向的各个方向上发生所不希望的变形。第二板和第二板可以是平面的或者可具有适于引导第一板的移动的凹部。

第二板可以是底座支承板,并且可包括底座支承部,其可适于支承电子部件的主表面。接收器的底座支承部可由第二板形成。指定给相应的接收器的底座支承板可延伸至由一块板成整体地形成的或由多个底座支承板构成的第二板。第二板的方位可平行于每个接收器,并且可平行于每个底座支承部。由每个底座支承部施加的支承力可垂直作用在电子部件的主平面上,并且可以相互平行。

第三板可以是接收板,并且可适于至少部分地界定出接收器的接收开口。第三板可覆盖住第一板。可经由第三板将电子部件放入到载体的接收器中。第三板可以由一块板成整体地形成或可以由多个接收板构成。

第一板或第三板可包括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被固定安装的那一个。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可由第一板或第三板形成。当被固定安装的邻接部由可具体表现为弹性单元板的第一板形成时,该邻接部可与第二邻接部处于同一高度处。这对于极薄的电子部件而言是有利的。当被固定安装的邻接部由第三板形成时,可通过使第一邻接部与第二邻接部相互靠近或者通过将第一邻接部与第二邻接部拉开而改变接收器的尺寸。

在下文中,将描述所述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所述调准夹具并适用于所述载体。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载体放置在后加工机器中,并随后在电子部件保持处在位于载体的接收器中的调准位置下的同时使电子部件接受后加工机器的操作。后加工方法可具体指代对电子部件的评估或测试的方法。由此,后加工机器可具体指代用于评估或测试电子部件的机器。在后加工期间,电子部件会经受不同物理条件的作用,以获取有关电子部件的质量的信息。后加工可具体指代通过使电子部件经受所关注的各种电气和/或机械条件的作用而对电子部件进行质量测试或质量评估。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通过仅在电子部件的侧面部分上通过夹持机构弹性夹持电子部件。可将电子部件放置在载体的扩大的接收器中,并随即通过夹持机构将电子部件弹性夹持在夹持尺寸的接收器中并在其中得到调准。接收器的扩大尺寸至接收器的夹持尺寸的转变可发生在接收器的主平面中。接收器的主平面可与载体的主平面、电子部件的主平面、以及调准夹具的主平面相匹配。可将载体放置在后加工机器中。当电子部件被夹持在接收器中并在其中被调准时,电子部件可接受后加工机器的操作。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为载体设置识别特征或识别符,用于确切地(具体来说精确、唯一或明确地)识别该载体。后加工机器可形成装配线。可将载体从一个后加工机器输送至另一个后加工机器。在后加工期间,在工厂中对每个载体进行的唯一的识别使得能够在工厂中追踪(具体来说是跟踪)每个载体的路线,并且使得能够追踪每个电子部件。由此,可通过识别特征在装配线中追踪每个载体和每个电子部件。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为载体设置用于基准检测的基准标记。视觉系统与基准标记或标志一起可在后加工机器中提供对于载体的位置和方位的检测。在需要对载体进行精确调准从而例如标记或接触电子部件的操作过程中,这会是有利的。

该方法可以包括利用第二邻接部调准电子部件,其中,可通过安装有第一邻接部的弹性(具体来说是可伸缩的、回弹性的或有弹力的)单元(具体来说是用以执行一个具体功能的一件设备或一组设备)以自作用的方式施加第一力。每一个第一邻接部分别可至少安装于其中一个指定的弹性单元。弹性单元可分别朝第二邻接部施加第一力。每一个第二邻接部分别被指定给其中一个第一邻接部。可通过第二邻接部调准电子部件。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两个分力施加在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以使该邻接部对电子部件施加两个分力。

后加工可包括在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并通过操作该载体来移动电子部件的同时进行激光打标。当电子部件被夹持在接收器中并在其中被调准时,电子部件可接受激光打标工序。电子部件可具有与接触侧是否邻接底座支承部或者记号侧是否邻接底座支承部无关的易于触及的记号侧。在接触侧与底座支承部邻接的情况下,记号侧暴露于接收侧,并且可在不存在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接受激光打标。在记号侧与底座支承部邻接的情况下,接收器的底座支承部可在它们的中央具有进入开口,该进入开口仅延伸到远至电子部件的边缘区域仍旧与底座支承部邻接。

后加工可包括当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并通过操作该载体来移动电子部件时的老化测试。在老化测试中,电子部件、特别是半导体装置可受热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经受高达200℃的温度持续不足一小时到长达数小时)。在老化测试期间,电子部件可通过电流馈电另外接受功率测试,和/或电子部件可接受电子测试,用于测试电子部件的电子质量。通过由诸如金属、热固性塑料或树脂之类的耐温材料制成载体,该载体可适于耐受高温。

后加工可包括当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并通过操作该载体来移动电子部件时的烘烤过程。该烘烤过程可以是一种使电子部件在不存在任何电气测试或电力负载的情况下受热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经受高达200℃的温度不足一小时到长达数小时)的过程。利用耐温材料形成载体可使得该载体能够耐受烘烤过程,其中,电子部件在高温下持续约一个小时。烘烤过程可用于降低电子部件上的电力负载,以便进一步继续进行最终测试。

后加工可包括当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并通过操作该载体来移动电子部件时在处理机上的最终测试。具有多种实施方式的最终测试可以是在组装电子部件前执行的测试。对诸如半导体装置之类的电子部件的最终测试可以是电子功能测试,并且可包括各种物理测试条件,例如多种温度、压力、加速度和倾角的任意组合。由于载体由耐受机械应力和温度应力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因此,载体可适于在这些变化条件下调准电子部件,并且可适于允许接触电子部件的触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加工并不包括或者没有在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并通过操作该载体来移动电子部件时在处理机上进行的最终测试。在激光打标、老化或烘烤测试后,可紧接着在电子部件上进行选择性打标。

后加工可包括在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并通过操作该载体来移动电子部件时的选择性打标。参照对于激光打标进行的说明,其对于例如激光打标之类的选择性打标同样适用:电子部件可具有与接触侧是否邻接底座支承部或者记号侧是否邻接底座支承部无关的易于触及的记号侧,在接触侧与底座支承部邻接的情况下,记号侧暴露于接收侧,并且可在不存在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接受激光打标。在记号侧与底座支承部邻接的情况下,接收器的底座支承部可在它们的中央具有开口,该开口延伸到远至电子部件的边缘区域与底座支承部邻接。在选择性打标后,放置在载体中的电子部件可选择性地标记出“+(positive)”、选择性地标记出“-(negative)”或可全部标记“+”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类别(不同于“+”或“-”)。选择性打标还可包括指出电子部件的质量特征的标记,例如表示用以操作半导体装置的最大频率的标记。

可在无需将电子部件从载体上移除的情况下执行由激光打标、老化测试、烘烤、最终测试和选择性打标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两个。换言之,可在电子部件在载体中保持调准的同时执行这些或其它工序中的多个工序。该载体可适于耐受多种物理条件,并可在整个或部分后加工中自始至终精确调准电子部件。由此,可在整个后加工或部分后加工期间,将电子部件保持在载体中并在其中将其调准。

在后加工之后,可在通过载体保持和调准电子部件的同时,通过将载体从后加工机器上移除而将电子部件从后加工机器中移除。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其它方面通过在下文中将要进行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示例而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参照实施方式的这些示例对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其它方面进行了说明。

下面将参照实施方式的示例更为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

附图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的调准夹具。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细节图,并且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概览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分解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概览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细节图,并且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概览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细节图,并且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概览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细节图,并且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概览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细节图,并且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概览图。

图17和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是示意性的。在不同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准夹具10的示意图,其处于完全接合电子部件1之前的操作状态中。

调准夹具10适于调准电子部件1,并包括适于在其中接收电子部件1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具有第一邻接部32、34和第二邻接部52、54,如将在下面更为详细地说明的那样。调准夹具10还具有弹性单元41。第二邻接部52、54并不联接至弹性单元41,而是以空间固定的方式安装。第一邻接部32、34经由弹性单元41以可伸缩方式安装。第一邻接部32、34和第二邻接部52、54各自形成为刚性构件,即内在刚性的或不易伸缩的构件。第一邻接部32、34和第二邻接部52、54共同适于利用弹性单元41所提供的压缩弹力来接合电子部件1。更确切地说,将弹性单元41定向和安装成在第一邻接部32、34上施加对角力101(由两个正交的分力102、104合成)。分力102、104相对于彼此是成角度的。

第一邻接部32、34的第一部分32和第一邻接部32、34的第二部分34相对于彼此是成角度的且共同接合电子部件1的一个拐角区域。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和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共同形成安装于弹性单元41处的第一邻接部32、34。弹性单元41受到预应力(或机械偏压)并对电子部件1施加第一力101,其中,由于弹性单元41被成角度地或倾斜地设置,因此第一力101相对于电子部件1是成角度的或倾斜的。第一力101表现为第一分力102和第二分力104,其中第一分力102从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向电子部件1的成角度侧面部分施加垂直力,第二分力104从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向电子部件1的成角度侧面部分施加垂直力。第一分力102与第二分力104在电子部件1的成角度侧面部分上合力成角度地接合电子部件1。

尽管在图1中未示出,但弹性单元可由操作者手动控制,或者通过控制单元(例如,电子和/或机械控制器)控制,使得可调整压缩状态,进而调整弹性单元41所产生的力101。

图2示出了处于另一操作状态中的图1的调准夹具10。图2不同于图1之处仅在于,弹性单元41的张力被至少部分释放,并且电子部件1由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两者接合。弹性单元41可以仍然是承受应力的。第二邻接部包括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4,这两部分形成刚性构件并固定安装于诸如刚性杆之类的第二邻接部固定件85。第二邻接部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邻接部的第二部分54施加力以与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和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一起接合电子部件1。第二邻接部的第一部分52和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彼此对置,并且第二邻接部的第一部分54和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彼此对置。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第二邻接部的第一部分52和第二邻接部的第二部分54分别接合电子部件1的一个不同的侧面部分。

弹性单元41可以是诸如盘簧、片簧、或多迂曲形平面弹簧之类的弹簧元件43。

图3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一邻接部31是笔直的且接合电子部件1的拐角区域9。第一邻接部31安装于弹簧元件43处,并且由于弹簧元件43相对于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分5、6、7、8成角度或倾斜地设置,因此第一邻接部31施加相对于电子部件1是倾斜的或成角度的第一力101。这意味着弹簧元件43所施加的力的方向并非只是与呈矩形形状的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分平行或成直角。第一力101通过第一邻接部31施加并且由弹簧元件43产生。第一力101有效地包括第一分力102和第二分力104。第一分力102施加垂直指向第二邻接部的第二部分54的力,而第二分力104施加垂直指向第二邻接部的第二部分52的力。与第一力101相对的第二力109由第二邻接部的第二部分54朝电子部件1的第一侧面部分5施加,和由第一部分52朝电子部件1的第四侧面部分8施加。第二邻接部包括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4,并被固定安装于固定件85处。电子部件1被第二邻接部的接合在电子部件1的第四侧面部分8上的第一部分52、第二邻接部的接合在电子部件1的第一侧面部分5上的第二部分54、以及接合在电子部件的拐角区域9上的第一邻接部31所接合。第一侧面部分5和第四侧面部分8成角度地位于电子部件的一拐角区域,该拐角区域位于与由邻接部31所接合的拐角区域9相对的位置。由此,电子部件至少在三个不同的侧面部分上的三个点处被接合。

图4示出了调准夹具的另一实施方式。第二邻接部51是笔直的,且固定安装于固定件85处。以可伸缩方式安装于弹簧元件43处的第一邻接部包括第一部分32和与之成角度的第二部分34。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接合电子部件1的第三侧面部分7,并且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接合电子部件1的第二侧面部分6。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和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一起对电子部件1的两个侧面部分6和7施加第一力101。该第一力101可分解成第一分力102和第二分力104,该第一分力102通过第一邻接部的第一部分32施加在电子部件1的第三侧面部分7上,而该第二分力104通过第一邻接部的第二部分34施加在电子部件1的第二侧面部分6上。第一邻接部和第二邻接部51一起至少在电子部件1的三个点上接合电子部件1。电子部件1由固定安装的且笔直的第二邻接部51以及包括与第二部分34成角度的第一部分32在内的第一邻接部所接合。

根据图3和图4的实施方式的共同点在于,弹簧元件43将第一分力102和第二分力104施加在第一邻接部上或第二邻接部上,其中,第一分力102与第二分力104成角度。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调准夹具的第一板110的细节,第一板110包括弹性单元41。图5中所示的调准夹具形成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载体的一部分。该载体的更大部分在图6中示出。

再次参照图5,此处所示的细节位于该载体的拐角区域中。图5中所示细节的尺寸基本上对应于调准夹具10。接收器20(以虚线示意性地示出)可包括第一邻接部31的第一部分32、第一邻接部31的第二部分34、第二邻接部51的第一部分52、第二邻接部51的第二部分54和底座支承部71。该底座支承部71可在接收器20的底侧处延伸。第一邻接部31由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形成,该第一部分32与第二部分34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并且第一邻接部31是刚性构件。第二邻接部51由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4形成,该第一部分52与第二部分54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并且第二邻接部51是刚性构件。由此,由第一邻接部31、第二邻接部51和底座支承部形成接收器20,以接收电子部件1。第一邻接部31和第二邻接部51可从弹簧单元板110向上延伸从而适于邻接电子部件1的侧面部分。底座支承部71可包括靠近第一邻接部31的部分和靠近第二邻接部51的部分。第一邻接部致动孔39适于通过销钉(未示出)等致动以使弹性单元41进入到预加应力的位置中。弹性单元41可包括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其中,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的分别于接收器20的底侧处从第一邻接部31朝第二邻接部51延伸,其中,第一邻接部以这种方式以可伸缩方式安装。

图6示出了包括带有若干调准夹具10的第一板110的载体100的细节。第一板110包括调准夹具10和相同数量的弹性单元41、第一邻接部31和第二邻接部51。在四个调准夹具10中的每个调准夹具中,均放置有一个电子部件1。电子部件1倒置在接收器20中,使得能够直接看到接触侧2和第一侧面部分5以及第二侧面部分6。可在第一板110的一个侧部处安置基准元件118。

图7示出了载体100的细节的分解图。该载体100可包括第一板110,其可承载接收器20并且其可被表示为弹性单元板。载体100可另外包括可被表示为底座支承板的第二板120和可被表示为接收板的第三板130。接收板130可包括接收开口135,可经由该接收开口135将电子部件1接收在调准夹具10的接收器20中。在该视图中,可见到十二个接收开口135。但是,载体100可包括任意数量的接收开口135以及对应数量的调准夹具10和接收器20。电子部件1被示为倒置的,从而可直接看到接触侧2和第一侧面部分5以及第二侧面部分6。可将基准元件118安置在每个板的侧部上,即安置在第一板110、第二板120和第三板130的侧部上。

图8示出了完整的载体100的细节的视图,该完整的载体100可包括第一板110、第二板120和第三板130。由于第三板130覆盖住第一板110和第二板120,因此仅可看到调准夹具10的接收器20。再者,电子部件1被示为倒置的,从而可直接看到接触侧2和第一侧面部分5以及第二侧面部分6。

图9示出了描绘出调准夹具10的弹性单元板110的细节的俯视立体图。调准夹具10包括接收器20。该接收器20包括第一邻接部31、第二邻接部51和底座支承部71。调准夹具包括弹性单元41,其具有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第一邻接部31安装在弹性单元41处。由此,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二者都被构造成由弹性单元板110形成的多迂曲的结构)使得第一邻接部31能够弹性移动。第一邻接部31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并形成为刚性构件。通过利用诸如销钉之类的适当的致动器来致动第一邻接部致动孔39,使弹性单元41进入到预加应力的状态,其中,由于第一邻接部31远离第二邻接部51移动,因此使接收器20扩大。第二邻接部包括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4。第一邻接部31的第一部分32与第二邻接部51的第二部分54对置。第一邻接部31的第二部分34相应地与第二邻接部51的第一部分52对置。第一邻接部31与第二邻接部51因此适于将电子部件1接合在位于它们之间的空间中,其中,弹性单元41施加力以接合电子部件1。在该实施方式中,底座支承部71由底座支承板120形成。在位于第一邻接部31与第二邻接部之间的空间中,底座支承板具有进入开口125。通过该进入开口125,可实现对电子部件1的记号侧进行激光打标。第一邻接部31、第二邻接部51和弹性单元41都可由弹性单元板110形成。

图10示出了载体100的多个调准夹具10,其中调准夹具10分别适于调准一个电子部件1。电子部件1倒置在接收器20中,使得从立体图中示出电子部件1的接触侧2、第一侧面部分5以及第二侧面部分6。描绘了由弹性单元板110形成的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

图11示出了描绘出接收器20的弹性单元板110的细节的俯视图,该接收器20可以是单独的构件且可以被夹持于弹性单元板110。弹性单元板110可包括弹性单元接收开口115和弹性单元接收部90。该弹性单元接收开口115适于接收对应调准夹具10的完整的接收器20。弹性单元接收部90适于与弹性单元固定件82以形式锁合的方式接合。第二邻接部51和弹性单元固定件82一起形成刚性构件。由此,第二邻接部51固定地安装于弹性单元板110。第一邻接部31经由弹性单元41以可伸缩方式安装于第二邻接部51处。在其主要功能方面,接收器20的该实施方式类似于图5中示出并论述的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包括图11中所示细节的载体100的细节的俯视图。弹性单元板110包括带有九个对应的弹性单元接收部90的九个弹性单元接收开口115。四个调准夹具10设有四个对应的接收器20。基准元件118可安置于第一板110的一个侧部处。

图13示出了描绘出调准夹具10的弹性单元板110的细节的俯视图。调准夹具10可包括第一邻接部31和弹性单元41,它们共同形成为单独的构件。调准夹具10可进一步包括第二邻接部51,其中,该第二邻接部51是弹性单元板110的一部分。由第一邻接部31和弹性单元41形成的所述单独构件可进一步包括弹性单元固定件82。弹性单元固定件82可以是筒形突起,其以形式锁合的方式(例如采用机械锁合机制)夹在弹性单元接收部90的对应成形的筒形凹部中,并且弹性单元固定件82与弹性单元接收部90可归属于调准夹具10。在该实施方式中,接收器20包括至少第一邻接部31和第二邻接部51。由此,该实施方式类似于图1和2中所示的调准夹具,并类似于图9的实施方式。弹性单元41包括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二者都刚性地联接于弹性单元固定件82和第一邻接部31。第一弹簧元件42和第二弹簧元件44允许第一邻接部31进行弹性移动。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部31和弹性单元41由同一板成整体地形成。第一邻接部31包括第一部分32和第二部分34,它们彼此成角度并形成刚性构件。通过朝弹性单元固定件82致动第一邻接部致动孔39,弹性单元41进入到预加应力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由于第一邻接部31远离第二邻接部51移动,因此使接收器20扩大。第二邻接部51包括第一部分52和第二部分54。第一邻接部31的第一部分32与第二邻接部51的第二部分54对置。相应地,第一邻接部31的第二部分34与第二邻接部51的第一部分52对置。第一邻接部31与第二邻接部51因此适于在位于它们之间的空间中接合电子部件1。在其功能方面,图13的实施方式类似于图9的实施方式。

图14示出了包括图13中所示细节的载体100的细节的俯视图。弹性单元板100包括带有十六个对应的弹性单元41的十六个弹性单元接收开口114,其形成以类似于矩阵的方式设置的十六个调准夹具10。在弹性单元板110的下方,安置有底座支承板。基准元件118可安置在第一板110的一个侧部处。

图15示出了包括以可浮动方式安装的接收器20的调准夹具10。以可浮动方式安装的框架27通过两个相对的弹性单元49以可浮动的方式安装。集成在可浮动安装的框架27中的接收器20同样是可浮动的。设置在以可浮动方式安装的框架27上的调整单元28允许对以可浮动方式安装的框架27进行微调,进而对接收器20进行微调。三个调整单元28可允许在调准夹具10的主平面中对接收器进行微调。

图16示出了完整的载体100的俯视示意图,该完整的载体100具有以4×9调准夹具矩阵形式设置的三十六个调准夹具。设置在载体100的边缘区域中的两个基准元件118可用于调准载体100。

图17和图18示出了载体100的细节的俯视图,其中,载体100包括可滑动弹性单元板100,其通过板连接弹性单元154弹性地联接至弹性单元板框架111。弹性单元板框架111固定安装在接收板130处。由此,通过弯曲板连接弹性单元154,弹性单元板110可相对于具有形成第二邻接部51的接收开口135的接收板130滑动。经由弹性单元41安装于弹性单元板110处的第一邻接部31可相对于第二邻接部51滑动,该第二邻接部51形成为接收板130的一个固定部分。由第一邻接部31和第二邻接部51形成的接收器20的接收器开口48可通过使弹性单元板110相对于接收板130滑动而得以扩大。由于接收板130和弹性单元板框架111可在固定孔208处被固定,因此弹性单元板110可通过以致动力210接合弹性单元致动孔258而相对于接收板130和弹性单元板框架111滑动。可施加反向力200以克服致动力210的力而固定住载体100。在若干固定点156处,接收板130与弹性单元板框架111可彼此固定联接。

参照图17,可指代接收板130的第二板130的第一板邻接部134与可指代弹性单元板110的第一板110的第二板邻接部914彼此邻接。间隔件257可适合于调节接收器开口48的尺寸。当第一板邻接部134与第二板邻接部914彼此邻接时,可获得由第一邻接部31与第二邻接部51所形成的接收器的夹持尺寸。接收器开口48的尺寸可小于待接收的电子部件1的尺寸,从而可通过第一邻接部31和第二邻接部51夹紧电子部件1。弹性单元板110与弹性单元板框架111之间的间隔259可为间隔件257的尺寸。

参照图18,示出了接收器开口48的接收尺寸。弹性单元板110与弹性单元板框架111之间的间距259扩大。因此,同样可将接收器开口48的尺寸扩大至的一定尺寸,该尺寸使得可将电子部件1接收在接收器20中,即接收在第一邻接部31与第二邻接部51之间的空间中。

应该注意的是,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多个。同样,可将结合不同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元件进行组合。还应该注意的是,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本发明的实施并不被限定于图中所示和上文中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反,甚至是在根本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根据本发明所示出的解决方案和原理的多种变型也都是可能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