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药物,其主要是由砂仁、白芷、陈皮、五倍子、五味子、金钱草、虫白蜡、三七、五谷虫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具有健脾和胃,理气燥湿,清热渗湿,生肌长肉的功能,用于治疗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疗效快,治愈率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7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许文成;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44957.4

  • 发明设计人 许文成;

    申请日2010-11-1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徐宝泉

  • 地址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周棚办事处许庄大队许寨自然村高庄队许宝三转许文成收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00: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1-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10928 终止日期:20121116 申请日:201011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28

    授权

    授权

  • 2011-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0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3-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胃及十二脂肠溃疡是中老年一种常见多发病,给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和痛苦,发病时胃脘或腹部疼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或口苦,口臭,恶心欲吐,或干呕,吐酸水或清水,饥饿或饱食后疼痛加重,情绪波动,劳累过度等疼痛皆可加重,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易根治。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疗效较好的中药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药物的有关报道。

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和临床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根治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特效根治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砂仁、白芷、陈皮、小茴香、白及、五倍子、五味子、青皮、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虫白蜡、三七、泽泻、茯苓、茯神、五谷虫、白蔹、仙鹤草、地榆、虎杖、八角茴香、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海螵蛸、藿香、佩兰二十九味中药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根治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的复发。其中选用砂仁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能,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选用白芷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功能,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小茴香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能,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满,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选用白及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入肺经,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的功能,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选用五倍子是因为其性味酸,平,入肺、胃、大肠经,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的功能,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选用五味子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能,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选用青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微温,入肝、胆经,有疏肝破气,散结清痰的功能,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选用郁金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肺、肝经,有行风解郁,凉血破瘀的功能,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选用延胡索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肝、脾经,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能,治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仆肿痛。选用白芍,异名白芍药,是因为其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选用金钱草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有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的功能,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癎,痈肿,疮癣,湿疹。选用虫白蜡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肝经,有止血,生肌,定痛的功能,治金疮出血,尿血、下血,疮疡久溃不敛,下疳。选用三七,异名参三七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选用泽泻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茯神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经,有宁心,安神,利水的功能,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癎,小便不利。选用五谷虫是因为其性味咸,寒,入脾、胃经,有清热,消滞的功能,治疳积腹胀,疳疮。选用白蔹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平,凉,入心、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的功能,治痈肿,疔疮,瘰疬,烫伤,温疟,惊癎,血痢,肠风,痔漏。选用仙鹤草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肺、肝、脾经,有止血,健胃的功能,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选用地榆是因为其性味苦酸,寒,入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能,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选用虎杖是因为其性味苦,平,有祛风,利湿,破瘀,通经的功能,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选用八角茴香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脾、肾经,有温阳,散寒,理气的功能,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选用草豆蔻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温中,祛寒,行风,燥湿的功能,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选用肉豆蔻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大肠经,有温中,下气,消食,固肠的功能,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选用白豆蔻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行气,暖胃,消食,宽中的功能,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选用海螵蛸是因为其性味咸,微温,入肝、肾经,有除湿,制酸,止血,敛疮的功能,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癥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选用藿香是因为其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有快气,和中,辟秽,祛湿的功能,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选用佩兰是因为其性味辛,平,入脾、胃经,有清暑,辟秽,化湿,调经的作用,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合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分组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砂  仁    6—15克  白  芷    8—15克  陈  皮    10—15克

小茴香    10—30克 白  及    6—15克  五倍子    6—12克

五味子    6—15克  青  皮    10—15克 郁  金    10—15克

延胡索    10—15克 白  芍    10—15克 金钱草    15—30克

虫白蜡    3—6克   三  七    6—12克  泽  泻    10—15克

茯  苓    15—20克 茯  神    10—20克 五谷虫    6—10克

白  蔹    6—10克  仙鹤草    8—15克  地  榆    10—20克

虎  杖    10—15克 八角茴香  5—10克  草豆蔻    3—8克

肉豆蔻    3—8克   白豆蔻    3—8克   海螵蛸    6—15克

藿  香    10—20克 佩  兰    10—20克           

优选为:

砂  仁    10克     白  芷    10克     陈  皮    12克

小茴香    20克     白  及    12克     五倍子    8克

五味子    10克     青  皮    12克     郁  金    12克

延胡索    12克     白  芍    12克     金钱草    20克

虫白蜡    4克      三  七    7克      泽  泻    12克

茯  苓    15克     茯  神    15克     五谷虫    8克

白  蔹    8克      仙鹤草    12克     地  榆    15克

虎  杖    12克     八角茴香  8克      草豆蔻    6克

肉豆蔻    6克      白豆蔻    6克      海螵蛸    12克

藿  香    15克     佩  兰    1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砂仁:除去杂质及果壳,捣碎;

2、白芷: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大事悍,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3、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抢水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4、小茴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5、白及: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湿度适宜,切片,干燥;

6、五倍子:拣净、敲开、剔去其中杂质;

7、五味子:筛去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8、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9、郁金:用水浸泡,捞出晒晾,润透,切片,晒干;

10、延胡索:取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炒干,少见黑斑,每延胡索100斤,醋20斤;

11、白芍:与麦皮同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取出,筛去麦皮,摊凉;

12、金钱草:拣净杂质,晒干;

13、虫白蜡:选优质药材,研成粉备用;

14、三七:拣尽杂质,捣碎,研末或润透切片晒干;

15、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16、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17、茯神:选优质片,筛去灰土;

18、五谷虫: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研粉备用;

19、白蔹: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切断,晒干;

20、仙鹤草: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断,晒干;

21、地榆: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晾干;

22、虎杖:取虎仗根,细锉,却用虎杖叶裹一夜,出,晒干用;

23、八角茴香:筛去泥屑种子,拣去果柄杂质,置入锅内炒至表面见黑斑;

24、草豆蔻:拣净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25、肉豆蔻:洗净,取白面加水揉和包裹;

26、白豆蔻:拣净杂质,筛去皮屑,打碎,或剥去果壳,取仁打碎用;

27、海螵蛸: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

28、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29、佩兰:拣净杂质,用水洗净,捞出,稍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

二、制备

1、胶囊剂的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砂仁、白芷、陈皮、小茴香、白及、五倍子、五味子、青皮、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虫白蜡、三七、泽泻、茯苓、茯神、五谷虫、白蔹、仙鹤草、地榆、虎杖、八角茴香、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海螵蛸、藿香、佩兰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漫过药面为宜,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加90—95%乙醇进行醇沉,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将其粉碎成粉,装入胶囊。

2、片剂的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砂仁、白芷、陈皮、小茴香、白及、五倍子、五味子、青皮、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虫白蜡、三七、泽泻、茯苓、茯神、五谷虫、白蔹、仙鹤草、地榆、虎杖、八角茴香、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海螵蛸、藿香、佩兰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成比重1.35的浸膏,将浸膏加90—95%的乙醇,搅拌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粉碎成粉,加入辅料压制成片。

3、水煎液的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砂仁、白芷、陈皮、小茴香、白及、五倍子、五味子、青皮、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虫白蜡、三七、泽泻、茯苓、茯神、五谷虫、白蔹、仙鹤草、地榆、虎杖、八角茴香、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海螵蛸、藿香、佩兰加水煎煮,第一次加水2倍量,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得,第一次煎煮液为患者的早服药液。

(2)将第一次过滤后的药渣加水1.5倍量,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得第二次煎煮液,即为患者的晚服药液。

4、颗粒的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砂仁、白芷、陈皮、小茴香、白及、五倍子、五味子、青皮、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虫白蜡、三七、泽泻、茯苓、茯神、五谷虫、白蔹、仙鹤草、地榆、虎杖、八角茴香、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海螵蛸、藿香、佩兰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将浸膏加90—95%的乙醇,搅拌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缩,在45℃—50℃下干燥,加入辅料,制成颗粒。

5、膏剂的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砂仁、白芷、陈皮、小茴香、白及、五倍子、五味子、青皮、郁金、延胡索、白芍、金钱草、虫白蜡、三七、泽泻、茯苓、茯神、五谷虫、白蔹、仙鹤草、地榆、虎杖、八角茴香、草豆蔻、肉豆蔻、白豆蔻、海螵蛸、藿香、佩兰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浓缩成比重为1.35的浸膏。

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口服剂、颗粒剂、膏剂等。

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脾和胃,理气燥湿,清热渗湿,养胃健胃,生肌长肉,祛腐生新,止血养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胃、十二脂肠溃疡等,疗效快,易根治。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以下简称溃疡速效康)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

[试验例1] 本发明药物对家兔的毒性试验报告

取西德雌兔40只,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2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一次,连服一月,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包含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1800例,年龄30—40岁1200例,40—60岁500例,60岁以上100例。

2、诊断标准:

轻型胃、十二脂肠溃疡3—5年,患者饮食较差,胃脘胀闷,口苦咽干,口臭时有呕恶胀痛或刺痛,经贝餐透视或胃镜检查发现有轻度溃疡。

重型胃、十二脂肠溃疡病史5—10年,患者面黄肌瘦,四肢疲乏,劳动胃脘部疼痛加重,大便时常出现黑便、小便赤黄等,贝餐或胃镜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大面积溃疡。

3、治疗方法:

水煎液:每日两次,按量取溃疡速效康,放入煎药容器中按常规煎药法,早晚各服一次,十天为一疗程,轻型一个疗程,重型两个疗程。

片剂:每日口服三次,每次8片,十天为一疗程,轻型一个疗程,重型两个疗程。

胶囊剂:每日口服三次,每次12粒,十天为一疗程,轻型一个疗程,重型两个疗程。

颗粒剂:每日口服三次,每次1袋(9g),十天为一疗程,轻型一个疗程,重型两个疗程。

膏剂:每日口服三次,每次   ml,十天为一疗程,轻型一个疗程,重型两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轻、重型胃、十二脂肠溃疡病经治疗后患者该病症状消失,病人体质恢复正常,贝餐或胃镜检查溃疡处愈合,随访1—3年无复发者。

好转:胃、十二脂肠溃疡症状逐步减轻或消失,患者感觉良好,体质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一个疗程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轻型胃、十二脂肠溃疡患者1600例,显效1580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100%;在二个疗程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重型胃、十二脂肠溃疡患者200例,显效149例,好转51例,总有效率为10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