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鸡蛋壳粉填充改性的聚丙烯的方法

鸡蛋壳粉填充改性的聚丙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鸡蛋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PP)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鸡蛋壳进行浸泡,清洗、烘干后,粗碾碎,收集1-30μm鸡蛋壳粉;再按鸡蛋壳粉:Φ6玛瑙球=1:4~5的质量比,干法球磨4~8小时;将步骤a所得鸡蛋壳粉或所得将步骤a所得鸡蛋壳粉经过改性后加入到聚丙烯中,质量比为鸡蛋壳粉:聚丙烯:增韧剂:增容剂=10~25:65~85:5:0~5,以液体石蜡为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50-180转/min,得到鸡蛋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未经改性的鸡蛋壳粉填充PP与未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填充PP相比,具有更高的杨氏模量和更好的抗冲性能和相近的弯曲性能。表面改性过的鸡蛋壳粉填充PP的拉伸和弯曲稍微下降,流动性,但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L23/12 授权公告日:20120530 终止日期:20141117 申请日:20101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30

    授权

    授权

  • 2011-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L23/12 申请日:2010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4-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聚丙烯(PP)材料的改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鸡蛋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PP)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产蛋大国,产量连年居世界首位。2007年,中国产蛋2007年2529.0万吨,2008年2702.2万吨,在鸡蛋的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蛋壳,基本都是作为废物扔掉,不仅污染环境,也是资源浪费。鸡蛋壳主要由无机物构成,其中93%的成分是碳酸钙,在蛋壳和蛋白之间有一层壳膜,在形成鸡蛋壳时,碳酸根离子通过壳膜与母鸡子宫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积在壳膜的表面,反应过程中壳膜提供了成核位置,控制蛋壳的晶体结构。

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纤维、无纺布、薄膜、涂料等等领域。在用于塑料填料方面,已经有过大量的文献论述。将生物材料制成的碳酸钙用作于填料,已有先例。中国专利CN 1475520A详述了制作贝壳粉的方法(以天然的贝壳经粉碎,碱处理,脱色氧化)以及贝壳粉的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好的贝壳粉用于塑料、涂料、油漆、乳胶中。该方法处理步骤复杂,涉及的化学试剂繁多,经过多步化学处理后,可能无法保持天然的碳酸钙结晶形态。体现不出天然的无机粉体绿色环保低碳的优势。

而中国专利CN 101230207A则采用粉碎、焙烧、空气氧化的方法来制备天然的碳酸钙粉末(<5μm),并将其用作填料,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此方法无法保证焙烧后粒径的均匀性以及晶型结构。

国外文献里,Patricio Toro等在文章Eggshell,a new bio-filler for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materials letter.61(2007)4347中阐述:鸡蛋粉较之滑石(Talc)和碳酸钙(CaCO3)矿物粉,有更低的密度,鸡蛋壳粉能更好诱导PP的结晶。即使鸡蛋壳粉的尺寸比滑石(Talc)和碳酸钙(CaCO3)矿物粉尺寸要大,但鸡蛋壳粉改性的PP反而具有更高的杨氏模量。Patricio Toro等在文章Mechanical and Morphological Studies of Poly(propylene)-Filled Eggshell Composites,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92(2007)1027中进一步对比了鸡蛋粉、Talc和CaCO3分别以0~60%的比例填充改性PP的拉伸、抗冲性能。得出结论是:Talc 改性的PP具有全面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400目的鸡蛋壳粉改性PP 具有最佳的拉伸性能。不同比例的鸡蛋壳粉/Talc混合改性PP和Talc单独填充改性PP具有相似的性能。 

Patricio Toro等人的美国专利US7459492B2中阐述了鸡蛋壳粉改性,是基于以上两篇文章研究的结果,得出30% 400目鸡蛋壳粉和10%滑石共同改性PP的最佳结果。该专利对鸡蛋壳粉的制备和应用进行阐述:将鸡蛋壳粉用瓷研钵手工粗磨磨到100目,然后在烘箱中100~110℃烘干8~9h,烘完使用机械研磨并过筛,得到400目的鸡蛋粉。将鸡蛋粉或者矿物粉与PP在混合器中混合,在惰气保护下,在190~195℃下以70~75rpm的转速混炼10~15min,并在30~40℃,40~50bar条件下压片成型。该专利鸡蛋壳粉制备过程中未有壳膜分离步骤,由于蛋壳膜中仅只有8%的碳酸钙,所以势必制备的蛋壳粉中有较多的杂质成分,会影响最终改性产品性能;添加的鸡蛋壳粉粒径较大,400目,粒径测试为X10=1.7, X50=8.4, X90=27.5,并没有达到文中提到的亚微米结构,总体粒径较大或者团聚很严重;评价结果时,只把杨氏模量作为最重要的评价,难免会有偏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鸡蛋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的方法,使得废弃的鸡蛋壳可以充分有效利用,制备出力学性能均衡的、实用的改性聚丙烯PP。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鸡蛋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将鸡蛋壳进行浸泡,清洗、烘干后,粗碾碎,收集1-30μm鸡蛋壳粉;再按鸡蛋壳粉:Φ6玛瑙球=1:4~5的质量比,干法球磨4~8小时;

b.将步骤a所得鸡蛋壳粉或所得将步骤a所得鸡蛋壳粉经过改性后加入到聚丙烯中,质量比为:鸡蛋壳粉:聚丙烯:增韧剂=10~25:70~85:5,以液体石蜡为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50-180转/min,得到鸡蛋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

上述的鸡蛋壳粉经过改性的具体方法为:将步骤a所得鸡蛋壳粉按鸡蛋壳粉:溶剂=1:1~2的质量比混合,在70℃条件下,先加入鸡蛋壳粉质量的1~2%偶联剂,接着加入鸡蛋壳粉质量的3~5%的硬脂酸、聚丙烯酸丁酯或聚丙烯酸乙酯,搅拌加热回流,时间为1~2小时,抽滤干燥后;得到改性的鸡蛋壳粉。

上述的步骤a所得的鸡蛋壳粉为片状结构,颗粒直径在纳米尺度范围,比表面积为10.0m2/g。

上述的溶剂为无水乙醇或者异丙醇。

上述的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

上述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或、聚乙烯丁烯共弹性体或者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辛烯弹性体。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未经改性的鸡蛋壳粉填充PP与未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填充PP相比,具有更高的杨氏模量和更好的抗冲性能和相近的弯曲性能。表面改性过的鸡蛋壳粉填充PP的拉伸和弯曲稍微下降,流动性,但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鸡蛋壳粉和纳米碳酸钙XRD图;

图2为球磨后鸡蛋壳粉的SEM图;

图3为纳米碳酸钙SEM图;

图4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得聚丙烯的性能测试结果表;

图5为各性能测试对照标准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在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条件下,本发明应不限于以下实验例具体明示内容。

实施例1:对鸡蛋壳进行浸泡,清洗,105℃条件下初烘,烘至外壳刚干,内膜较潮湿状态,进行壳膜分离,继续烘干。将烘干后的鸡蛋壳粗碾碎后,用气流粉碎进行处理,得到的1-30μm鸡蛋壳粉。用500目筛子过筛,将制备好的鸡蛋壳粉加入到PP中,基本比例为鸡蛋壳粉:PP:增韧剂=15:80:5,液体石蜡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80转/min。采用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实施例2

对鸡蛋壳进行浸泡,清洗,105℃条件下初烘,烘至外壳刚干,内膜较潮湿状态,进行壳膜分离,继续烘干。将烘干后的鸡蛋壳粗碾碎后,用气流粉碎进行处理,得到的1-30μm鸡蛋壳粉。将得到的鸡蛋壳粉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处理。具体处理工艺为鸡蛋壳粉:Φ6玛瑙球=1:4,干法球磨4h。将制备好的鸡蛋壳粉加入到PP中,基本比例为鸡蛋壳粉:PP:增韧剂=15:80:5,液体石蜡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80转/min。采用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实施例3

对鸡蛋壳进行浸泡,清洗,105℃条件下初烘,烘至外壳刚干,内膜较潮湿状态,进行壳膜分离,继续烘干。将烘干后的鸡蛋壳粗碾碎后,用气流粉碎进行处理,得到的1-30μm鸡蛋壳粉。将得到的鸡蛋壳粉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处理。具体处理工艺为鸡蛋壳粉:Φ6玛瑙球=1:4,干法球磨4h。将制备好的鸡蛋壳粉加入到PP中,基本比例为鸡蛋壳粉:PP:增韧剂=20:75:5,液体石蜡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80转/min。采用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实施例4

对鸡蛋壳进行浸泡,清洗,105℃条件下初烘,烘至外壳刚干,内膜较潮湿状态,进行壳膜分离,继续烘干。将烘干后的鸡蛋壳粗碾碎后,用气流粉碎进行处理,得到的1-30μm鸡蛋壳粉。将得到的鸡蛋壳粉用球磨机进行球磨处理。具体处理工艺为鸡蛋壳粉:Φ6玛瑙球=1:4,干法球磨4h。将鸡蛋壳粉进行表面改性。将鸡蛋粉:无水乙醇=1:2,在70℃条件下,先加入鸡蛋壳粉质量的1.2%偶联剂,接着加入3%的硬脂酸钠,搅拌下加热回流,约90min。改性完毕,抽滤后烘干即可。将制备好的鸡蛋壳粉加入到PP中,基本比例为鸡蛋壳粉:PP:增韧剂=15:80:5,液体石蜡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80转/min。采用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实施例5

将纳米碳酸钙按照比例纳米碳酸钙:PP:增韧剂=15:80:5混配,液体石蜡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80转/min。采用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实施例6

将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将纳米碳酸钙:无水乙醇=1:2,在70℃条件下,先加入纳米碳酸钙质量的1.2%偶联剂,接着加入3%的硬脂酸,搅拌下加热回流,约90min。改性完毕,抽滤后烘干即可。将改性好的纳米碳酸钙加入到PP中,基本比例为纳米碳酸钙:PP:增韧剂=15:80:5,液体石蜡助混,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切粒,加工温度范围为180-215℃,双螺杆转速为180转/min。采用的增韧剂为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

本发明中球磨后所制得的鸡蛋壳微粉以及对比的纳米碳酸钙的XRD 如图1所示。两者的晶型非常相似,对照PDF标准卡(PDF No:41-1475,05-0586)的有关数据,可以确定碳酸钙的样品的晶型为方解石型。衍射角2θ在23.04o,29.40o,36.00o,39.40o,43.16o,47.48o,48.50o位置附近的各衍射峰所对应的衍射面分别为(012),(104),(110),(113),(202),(018)和(116)。鸡蛋壳粉的特征衍射峰的坐标为(29.59,371),纳米碳酸钙的特征衍射衍射坐标为(29.59,327),可以看出,纳米碳酸钙的峰强度比鸡蛋壳粉的要低一些。

本发明中球磨后所制得的鸡蛋壳粉以及对比的纳米碳酸钙的SEM图如图2、图3所示。可以看出,鸡蛋壳粉为片层状结构,粒径不规整,多在纳米尺度,轮廓没有纳米碳酸钙清晰,更易团聚。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得聚丙烯的性能测试结果见图4。与纳米碳酸钙相比,本发明中制备的鸡蛋壳填充改性PP时,具有更高的杨氏模量和更好的抗冲性能和耐热性能,以及相近的弯曲性能。该方法简易可行,绿色环保,有效地解决了鸡蛋壳污染环境的同时,另辟新径,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填充改性PP塑料粒。性能测试按照图5的各项标准进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