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

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

摘要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包括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滤波器(OBPF)、环形器、起偏器、传感光纤、光电探测器。光路一由激光器(中心波长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681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于晋龙;高超;刘佳;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37901.6

  • 发明设计人 于晋龙;高超;刘佳;

    申请日2010-11-10

  • 分类号F17D5/02;

  • 代理机构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侯力

  •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北洋科学楼408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48: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M3/00 授权公告日:20130306 终止日期:20141110 申请日:201011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3-06

    授权

    授权

  • 2011-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7D5/02 申请日:20101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及众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对国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道运输系统由于可靠性高,运输成本较低,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运输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工业部门中,然而近年来输油管道被打孔盗油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使得油气管线自动监测技术变得日益重要。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大体可分为内部检测和外部检测两大类,内部检测法包括:漏磁通检测、超声波检测、照相和录像检测、涡流检测法;外部检测法包括:巡线观察、空气采样、电缆检漏、放射物检测、质量分析、应力波、压力梯度、负压波、水声换能器检漏法等等。国内一些石油公司也已经利用上述一些技术实现了管道泄漏的自动检测与报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胜利油田利用负压波与流量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发现管道泄漏并进行定位,其报警反应时间为200s;中原油田采用智能化声学检测及应力波技术,实现了对输油管道的实时检测。

但是,上述技术由于受到检测原理、传感器性能、采样点密集度等多种因素限制,很难同时满足检测泄漏灵敏度(只能发现大量泄漏的情况)、定位准确度(500m-1000m)、误报警率和及时报警(100s量级)等多项要求。另外,这些方法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影响较大,并对监测人员的经验有很强的依赖性。

光纤传感器以其特有的特点,如抗电磁干扰、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体积小、重量轻、对被测介质影响小以及成本低等,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光纤传感器已经应用于磁场、电流、声音、温度以及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在各种光纤传感技术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集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于一体,并且可以获得沿光纤分布的被测量的连续信息,特别适合长距离监测,因此在油气管线自动监测技术领域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的实现方法包括:光时域反射(OTDR)法、干涉法以及波长扫描法等。其中,OTDR法利用光的后向散射,包括瑞利散射、喇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通过测量其光强(瑞利散射)或频移(喇曼和布里渊散射),来检测外界物理场的应力及温度的变化。目前,OTDR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市场上也有相应的产品,但对于长距离管道泄漏监测还有一定的不足:(1)传感器设计麻烦,性价比低;(2)对小泄漏不敏感;(3)监测距离短;(4)OTDR比较适合于检测静态损耗和缓慢变化的扰动,无法检测出瞬态的扰动。

干涉式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受到所监测物理场感应,如温度、旋转、压力或振动等,使导光相位产生延迟,造成输出光强度改变,进而得知待测物理场的变化。干涉式分布光纤传感器相对于OTDR技术的优点在于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干涉法中主要可以应用Sagnac干涉仪、迈克耳逊干涉仪、马赫—曾得干涉仪以及各种干涉仪混合结构等。但是,由于光相位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基于干涉法的光纤传感系统对于后期信号处理无论在算法,还是在硬件实现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案或产品。

通过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分析可以发现,所有技术只能在泄漏后进行报警、定位,属于事后防盗,无法在不法分子作案早期进行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针对油气管线早期预警的要求,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

本发明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性价比极高,定位准确,监测距离长,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光纤铺设在油气管线周围,使之能够在不法分子作案的早期(挖土阶段)进行定位、报警,从而达到早期预警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包括激光器、偏振控制器(PC)、滤波器(OBPF)、环形器、起偏器、传感光纤、光电探测器(PIN)。光路一由激光器(中心波长λ2)发出的光信号经环形器C1,进入传感光纤后依次经由环形器C2、偏振控制器PC2、滤波器(中心波长λ2)、起偏器P2由光电探测器PIN2检测;光路二由激光器(中心波长λ1)输出至环形器C2,进入传感光纤后依次经由环形器C1、偏振控制器PC1、滤波器(中心波长λ1)、起偏器P1由光电探测器PIN1检测;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变后的电信号传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

其中所述的传感光纤依附在输油气管线上,对压力变化和振动信号敏感,该传感光纤既作为传感器使用,同时也作为信号传输链路使用,且能够将传感线路扰动而造成的偏振态变化经由光电探测器传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并将该扰转变为电功率的变化,根据其电功率变化的时间信息对扰动点进行定位,最终输出报警、定位信息。

所述的激光器输出的光是偏振态及功率稳定的连续光,或脉冲光。

所述环形器可以用2×2耦合器代替。

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包括高速模/数转换以及信号处理两部分。

所述滤波器(OBPF)可以用任何具有滤波特性且中心波长一致的器件代替,如波分复用器(WDM),光栅阵列(AWG),布拉格光栅(FBG)等。

该系统中,有源器件仅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其它均为无源器件,这使得该系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几乎无需维护。

所述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滤波器、环形器、起偏器、光电探测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位于控制室内,便于保护。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偏振检测的方法实现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该系统保留了所有光纤传感器的优点,特别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定位准确、报警迅速,能够实现早期预警。基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位于传感光纤任一点的偏振扰动信息将沿光纤以光速传送至控制室中的光电探测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将根据偏振扰动信号的时间差信息确定扰动位置,因此,本系统的定位准确性及报警时间仅由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处理速度上限所决定;二、稳定性、可靠性高。由于本系统所采用的器件均为市场上早已成熟的商用器件,因此其可靠性极高。另外本系统采用的有源器件数量极少,且均位于室内,使其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一经使用几乎不用维护;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本系统的绝大多数组成部分均位于控制室内,而传感光纤则可以沿被监测线路埋入地下,所以本系统安全性、隐蔽性高,不易被他人发现或破坏。基于上述优点,本发明非常适合长距离监测,在油气管线自动监测技术领域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中,1激光器、2偏振控制器、3滤波器、4环形器、5起偏器、6传感光纤、7光电二极管、8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

图2为基于分布式光纤偏振传感器的智能管道自动预警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                                                为环形器C1第2端口的正向光偏振态、为环形器C1第2端口的逆向光偏振态、为环形器C1第3端口的正向光偏振态、为环形器C2第2端口的正向光偏振态、为环形器C2第2端口的逆向光偏振态、为环形器C2第3端口的正向光偏振态、L0为传感光纤总长度、a为偏振扰动点、L1为扰动点与环形器C1间的距离,L2为扰动点与环形器C2间的距离。

图3为有扰动时,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功率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其中各器件不同端口的正向光、逆向光偏振态的定义,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首先,当传感线路无扰动时,

设其中

设L1的传输矩阵为G1,L2的传输矩阵为G2,则

因此在传感光纤无扰动时,在光电二极管PIN1和PIN2处检测到的电信号应为一直流信号。

有扰动时,设振动信号作用下偏振态变化的时间为T由于振动信号仅作用于较短的光纤段,由振动导致的光信号的差分群延时(DGD)可以忽略不计,而主要表现为对光信号偏振态的旋转。此时,可以近似将干扰矩阵等效为一个旋光镜:

由于振动对光偏振态造成的影响相同,即,则有:

因此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形态相似,只是存在时延差Δt,可以根据该时延差测定出振动发生位置,其中L1是扰动点到环形器C1的距离,L2是扰动点到环形器C2的距离,t0对应传输光在整条传感光纤中的传输时间,t1为PIN1信号发生变化时刻,t2为PIN2信号发生变化时刻,c为真空中光速,n为光纤折射率,则对应关系如下:

在有扰动情况下,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功率变化如图3所示。在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中,预警算法只需根据电信号的功率变化及两个信号的时延差进而推算出L1或L2,就能实现定位、报警功能。

本发明利用上述原理, 设计了基于偏振检测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激光器、偏振控制器(PC)、滤波器(OBPF)、环形器、起偏器、传感光纤、光电探测器(PIN)。光路一由激光器(中心波长λ2)发出的光信号经环形器C1,进入传感光纤后依次经由环形器C2、偏振控制器PC2、滤波器(中心波长λ2)、起偏器P2由光电探测器PIN2检测;光路二由激光器(中心波长λ1)输出至环形器C2,进入传感光纤后依次经由环形器C1、偏振控制器PC1、滤波器(中心波长λ1)、起偏器P1由光电探测器PIN1检测;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变后的电信号传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包括高速模/数(A/D)转换以及信号处理两部分)。利用上述装置,本发明能够将由传感线路扰动而造成的偏振态变化转变为电功率的变化,并根据其电功率变化的时间信息对扰动点进行定位,最终输出报警、定位信息。

上述基于偏振检测的分布式光纤预警系统中,所述激光器输出的光可以是连续光,也可以是脉冲光,要求其输出光偏振态及功率稳定。

所述环形器可以用2×2耦合器代替。

所述传感光纤对压力变化和振动信号敏感;光纤既作为传感器使用,同时也作为信号传输链路使用。

所述激光器、偏振控制器、滤波器、环形器、起偏器、光电探测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位于控制室内,便于保护。

所述有源器件仅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子系统,其它均为无源器件,因此该系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几乎无需维护。

所述滤波器(OBPF)可以用任何具有滤波特性且中心波长一致的器件代替,如波分复用器(WDM),光栅阵列(AWG),布拉格光栅(FBG)等。

上述系统的定位精度及报警时间仅由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处理速度上限所决定。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其成本最低、可靠性高。但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作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