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

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

摘要

一种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模板图纸进行深化设计;b.完成剪力墙钢筋绑扎和定位钢筋焊接;c.安装模板:将模板主体分为清水模板和普通混凝土模板两部分进行安装,先安装清水模板,后安装普通混凝土模板;d.对安装完成的模板进行支撑与加固;e.将混凝土浇筑至模板内:在混凝土墙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后浇带;在混凝土墙的高度方向上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浇注;f.拆除模板,对混凝土进行养护;g.将拆除的模板按施工需要在其他施工段上周转使用,重复步骤b至f,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本发明适用于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施工,既确保了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安装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564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32687.5

  • 申请日2010-11-05

  • 分类号E04G21/00(20060101);E04G21/02(20060101);E04G11/08(20060101);C04B28/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耀先

  • 地址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26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30: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1-11

    授权

    授权

  • 2011-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1/00 申请日:20101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1-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普通的混凝土墙施工过程,一般是先安装模板,再浇筑混凝土,最后拆除养护。但是对于超长超高单面清水混凝土墙的施工,若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会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清水墙超高超长,所以必需对混凝土墙的后浇带进行合理的布置,精心策划竖向和水平施工缝,避免出现大量施工缝,影响清水墙的建筑效果;

(2)超高清水混凝土墙需分多次浇筑,如何避免水平施工缝上部浇筑时的涨模、漏浆,是施工的难点;

(3)超高清水混凝土墙的垂直度控制难度较大,特别是竖向多次浇筑,模板垂直度容易产生偏差;

(4)超高清水混凝土墙的水平直线度和平整度控制难度较大,特别是水平方向多次浇筑,模板水平直线度极易产生偏差;

(5)超长超高清水混凝土墙的竖向、水平明缝条和对拉螺栓孔眼的直线度控制比较困难;

(6)单面清水墙对普通混凝土墙面的施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普通混凝土墙面的模板如何保证清水面的质量,又避免无谓提高至清水的要求,提高施工成本,是一个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施工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初步设计大样和设计原则,对模板图纸进行深化设计;

b.完成剪力墙钢筋绑扎和定位钢筋焊接;

c.安装模板

将模板主体分为清水模板和普通混凝土模板两部分进行安装,先安装清水模板,后安装普通混凝土模板;

d.对安装完成的模板进行支撑与加固;

e.将混凝土浇筑至所述模板内

在所述混凝土墙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后浇带;

在所述混凝土墙的高度方向上自下而上分层进行浇注;

f.拆除模板,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g.将拆除的模板按施工需要在其他施工段上周转使用,重复步骤b至f,从而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板周边龙骨和模板拼缝处龙骨采用100mm×100mm大方木,其余均采用50mm×100mm小方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在于,模板拼缝处设置成企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在于,所述模板外侧采用钢管顶托进行加固,其中:所述模板根部的钢管顶托与预埋于楼板或地面的短钢筋相连,其余的钢管顶托与周边满堂脚手架相连。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在于,在墙体洞口阴角位置,将水平方向模板与竖直方向模板的方木夹在两块角钢之间,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角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在于,所述清水混凝土粗骨料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骨料不带杂物;细骨料细度模数≥2.5,颜色一致,含泥量<3%,泥块含量<1%。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在于,所述清水混凝土的水胶比控制在0.43~0.45,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泵送混凝土10s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清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小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在于,所述浇筑混凝土的步骤中还进一步包括:

(1)所述墙、柱模板根部提前一天采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外部封堵,封堵有困难的用铁抹子塞入砂浆;

(2)墙、柱混凝土浇筑前铺垫5cm厚同配比无石混凝土在墙、柱根部;

(3)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cm,振动棒振捣时间为50秒,振捣距离为50cm,每层振捣完毕后等待10分钟,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下插下层混凝土10cm;

(4)对于掺加矿粉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特别是柱头部位极易出现浮浆,造成墙头混凝土开裂,振捣完成后及时将浮浆层清理干净。

采用本发明超长超高单面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使得建造大型清水混凝土墙的设想成为了现实,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先安装清水混凝土模板,后安装普通混凝土模板,既确保了清水混凝土模板的安装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后浇带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模板拼缝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阴阳角模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阴角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穿墙螺杆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清水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施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

S10,根据初步设计大样和设计原则,对模板图纸进行深化设计。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大样和设计原则,对模板图纸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根据建筑的对称、居中的原则,必须考虑所用模板的规格、施工段的划分、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明缝条和对拉螺栓孔的布置等等,深化图纸应经建造师审核认可后方可实施。

S20,完成剪力墙钢筋绑扎和定位钢筋焊接。

(1)钢筋保护垫块使用塑料垫块,垫块的规格应与钢筋规格一致,垫块卡在外皮钢筋上,为有效防止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加大至20mm。

(2)所有扎丝头必须朝内,墙柱必须全数检查合格后方可合模。

(3)剪力墙钢筋绑扎前必须先按模板深化图将穿墙螺杆位置标在混凝土楼板上,对碰撞的钢筋必须调整,方可进行竖向钢筋绑扎。

(4)塑料垫块布置间距不大于80cm,垫在外皮钢筋上。

(5)对使用的定位钢筋,其端头必须涂刷防锈漆。

S30,安装模板:将模板主体分为清水模板和普通混凝土模板两部分进行安装,先安装清水模板,后安装普通混凝土模板。

在模板安装之前,先要完成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和模板的配置。

其中,对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要求如下:

(1)对混凝土墙长度的控制,首先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置长度的规范要求,也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和劳动力的配置,避免出现冷缝。

(2)此外,水平施工缝的设置应放在水平明缝的位置,竖向后浇带尽量考虑在禅缝居中的位置。

对模板的配置,要求如下:

(1)配模要求集中场外配模,搭设专用配模架,场地要求平整,地面硬化,地面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

(2)配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禅缝、明缝及对拉螺栓孔位置准确,严格按图施工。

(3)一个施工段的模板要求一次配模完整,可考虑在各施工段上周转使用。

(4)整拼大模板配模高度按竖向流水段划分一次配模到位,宽度按3~4块模板,模板尺寸不宜过大,否则整体平面刚度不足,易变形和损坏。另外,重量可能过大,超过塔吊的起重能力。

(5)大模板周边龙骨和模板拼缝处龙骨采用100mm×100mm大方木,其余均采用50mm×100mm小方木。大方木采用角铁和自攻螺丝与模板连接,上螺丝用手电钻,可加快施工速度。小方木仅在合模时铺放整齐即可,间距控制在20cm以内。为确保模板平整度,需将大小方木龙骨统一压刨,使方木顺直、表面平整。

(6)清水混凝土模板采用优质腹膜胶合板,普通混凝土模板采用与清水混凝土模板相同的尺寸配置和支撑体系,但采用普通九夹板,既配合了清水混凝土墙面的施工,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然后再进行模板的安装,具体步骤如下:

(1)模板安装前必须对钢筋先行验收,重点检查钢筋保护垫块、定位钢筋、地面平整度及根部杂物等。

(2)模板吊装之前,尚需对大模板进行检查,检查重点为模板平整度、禅缝位置、拼缝是否严密、明缝条是否顺直牢固等。模板涂刷色拉油或水质脱模剂,色拉油涂刷要均匀,不宜过厚。

(3)先安装清水面模板,后安装普通混凝土面模板,大模板采用汽车吊或塔吊吊装就位。

(4)配合图2与图3所示,模板30间设置有后浇带301和施工缝302,施工缝302设置在明缝的位置,后浇带301设置有混凝土企口,采用双层30mm宽胶合板线条303钉在模板上,后浇带301采用快易收口网收头。模板30外侧采用方木304进行加固,模板30拼缝处设置有企口305。模板30拼缝采用硅酮胶封边,拼缝平整,平整度不超过1mm,大模板拼缝采用双面胶密封,大模板间采用专用夹具306进行安装。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墙体洞口阴角的方正,采用如图4所示的阴阳角模板307和图5所示的阴角模308,阴阳角模板307采用腹膜胶合板,顶端309按45o角进行切割,切割线条必须顺直、切割面平整。阴角模308由M14螺杆3010、80mm×80mm钢板3011、100*6等边小角钢3012及180*8等边大角钢3013组成,将阴阳角模板307从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夹在小角钢3012与大角钢301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S40,对安装完成的模板进行支撑与加固。

如图6所示,为确保模板30不移位,在浇筑楼板或地面混凝土时,可在模板30根部1m处预埋20cm高的短钢筋401,采用钢管顶托402加固。模板30外侧采用钢管顶托402与槽钢403加固,槽钢403加固时,双槽钢必须错开单根槽钢一半的长度,不允许接头在同一位置。所有钢管顶托402与满堂脚手架404相连,模板30间采用穿墙螺杆405加固。进一步配合图7所示,穿墙螺杆405采用M14粗牙对拉螺杆,堵头406采用专用聚酯锥头,配合专用螺帽407可夹紧模板,在专用螺帽407与模板之间还加有橡胶防水垫圈408,相邻两堵头之间连有硬塑料套管409,模板30开对拉螺丝孔必须采用专用开孔器,开孔要求垂直,规则无毛刺。模板30安装加固就位后必须测量垂直度,垂直度的调整可通过连接在周边满堂脚手架404上的钢管顶托402进行调节。

S50,将混凝土浇筑至所述模板内。

对混凝土的浇筑,要求如下:

(1)墙、柱模板根部提前一天采用1:2.5水泥砂浆进行外部封堵,封堵有困难的用铁抹子塞入砂浆。

(2)墙、柱混凝土浇筑前铺垫5cm厚同配比无石混凝土在墙、柱根部。

(3)如图8所示,模板30上的明缝501处嵌有定制的塑料线条502,明缝501采用自攻螺丝固定,螺丝间距50cm,上下间隔安装,明缝501条采用电钻开孔后再拧紧。混凝土浇筑时浇筑至塑料线条502上口,另外,对高度超高4m的墙体不应一次浇筑,以免形成漏振,或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形成冷缝,此外也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模板上部飞溅的混凝土浆凝结在模板上,拆模后形成斑点。所以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50cm。振动棒振捣时间为50秒,振捣距离为50cm,每层振捣完毕后等待10分钟,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下插下层混凝土10cm。

(4)对于掺加矿粉的混凝土,混凝土表面特别是柱头部位极易出现浮浆,造成墙头混凝土开裂,振捣完成后及时将浮浆层清理干净。

其中,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还包括以下要求:

混凝土原材料:

(1)清水混凝土对原材料选择的原则为: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料源供应充足,材料均一性高。

(2)水泥应选择具有质量稳定、含碱量低、C3A含量少、强度富余系数大、活性高、标准稠度用水量少,水泥与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良好、原材料色泽均匀一致等特征的水泥。要求整个工程使用的水泥原材料色泽均匀。

(3)粗骨料选用的原则为:强度高、连续级配好,产地、规格一致,色泽均一,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骨料不带杂物。细骨料选用原则:中粗砂,细度模数≥2.5,颜色一致,含泥量<3%,泥块含量<1%。选择粗细骨料时,其碱活性含量必须符合要求。

(4)掺合料可选用磨细活性粉煤灰和磨细矿粉作为掺合料。掺合料掺量控制在15~30%。

(5)外加剂选择的关键是与水泥的适应性,因为其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对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重要作用。要求减水效果明显,满足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应从和易性、扩展度、含气量、坍落度、坍落度损失、初凝时间、表观颜色、强度等方面进行反复的试验和调整,确定混凝土的基本颜色、生产工艺参数及性能指标,施工控制指标及技术参数。

(1)水胶比

控制在0.43~0.45之间为宜。

(2)坍落度

混凝土浇筑以地泵、汽车泵、布料杆为主、塔吊为辅的方式浇筑,为保证泵送能顺利进行,入泵时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现场对每车混凝土必须进行现场检测,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浇筑。

(3)和易性

为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不离析,要求混凝土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中不泌水、不离析。按照规范规定:泵送混凝土10s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因此要求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

(4)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保证在6~8小时。当气候变化时,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混凝土终凝时间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3~4小时后。

S60,拆除模板,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1)清水墙模板拆除时间为48小时,堵头拆除时间为7天。

(2)大模板拆除严禁用撬棍撬混凝土面,防止损坏混凝土。

(3)对需周转使用的模板,拆除后应在加工场进行清理,对损伤模板面采用原子灰和硅酮胶进行修复,堆放整齐。模板严禁淋雨暴晒,防止模板变形。

(4)清水混凝土墙模板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层数不少于两层。对1.8m以下的部位,采用彩条布进行保护。墙阳角用木条保护,严禁钉钉子固定。墙薄膜和彩条布采用尼龙绳穿穿墙孔固定。

S70,将拆除的模板按施工需要在其他施工段上周转使用,重复步骤a至f,从而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

竖直方向的施工过程仍采取竖向多次浇筑的方法,将拆除的模板移至上层,在下段模板拆除后,明缝501位置处重新用塑料线条502嵌入,采用双面胶贴牢,然后重复步骤b至f,从而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进一步配合图8所示,为便于上段模板的加固,且避免清水墙水平施工缝出现涨模、漏浆等现象,上段模板应加长至701位置。

除了具体操作措施之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模板加工质量控制、模板安装质量控制和模板拆除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阐述。

1.模板加工质量控制

模板加工主要控制模板的支撑刚度,模板拼缝、平整度、截面尺寸等。

(1)进场检验

模板安装前要进行检验,检查模板配套的夹具、螺栓眼保护垫圈等配件,模板面板要无污染、无破损,模板侧边、拼缝处理情况也要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模板一律不准使用。

(2)现场拼装

为保证清水模板的组合效果,使用前对模板进行预拼,对拼装后的模板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阴阳角、相邻板面高低差以及对拉螺栓组合安装情况进行校核,以保证模板质量,预拼后在模板背面编号,方便安装。

2.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模板安装质量控制,关键是模板的垂直度、禅缝、阴阳角、明缝等细部节点的处理和控制,还要加强对模板运输、吊装、存放、保养等环节的控制。

(1)模板安装前,要进行清理,并涂刷脱模剂。

(2)根据预拼情况进行模板安装,保证明缝、禅缝的垂直度及能否交圈,吊装时对钢筋及塑料卡环注意保护。

(3)模板安装就位后,根据方案对拼缝及明缝条处进行处理。

(4)套穿墙螺栓时轻轻入位,保证每个孔位都加塑料垫圈,避免螺纹损伤穿墙孔眼。模板紧固前,保证面板对齐,严禁在面板校正前上夹具加固。

(5)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检查漏浆及模板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模板拆除质量控制

模板拆除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拆除顺序进行,并加强对清水饰面混凝土的保护,特别是对拉螺栓的保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完成一段清水墙进行下一段墙体施工时,必须拉线校核,确保两段墙体在水平和竖向都在同一平面上。同时,重点要检查禅缝、明缝条是否在同一线上,禅缝是否交圈等。

以上就是本发明清水饰面混凝土墙的整个施工流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