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动态调整和信令通知LTE/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

动态调整和信令通知LTE/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

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调整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指示第一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子帧模式中用静音子帧替换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此后,用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替换该静音子帧以形成另一个子帧模式。包括静音子帧的子帧模式从查询表获得,使得替换静音子帧导致其他模式。可根据指示第二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其他子帧模式来调度数据传输。在第一子帧模式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至少一个被静音子帧替换之后,可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262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02678.8

  • 发明设计人 张文峰;

    申请日2009-03-24

  • 分类号H04W72/12(20060101);H04W72/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艺;龙洪

  •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26: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5-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72/12 授权公告日:20130821 终止日期:20140324 申请日:200903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8-21

    授权

    授权

  • 2011-03-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72/12 申请日:200903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3月24日所提交的标题为“Method for SignalingDownlink/Uplink Allocation Ratio Adjustment in LTE/TDD System”的第61/039,07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于2008年12月18日所提交的标题为“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Downlink/UplinkAllocation Ratio in LTE/TDD System”的第61/138,89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此处通过对它们全文引用来并入这二者的内容。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动态资源分配,更具体地说其涉及用于在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下行-上行分配比率的动态改变和用信令通知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

TDD系统包括在不成对的频带中分配带宽的灵活性,以及选择下行资源对上行资源的分配比率(此处被称为“D/U比率”)的灵活性。其中后者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新兴的业务服务类型和业务量扰动这两者都会导致大范围的D/U比率。而另一方面,对全系统同步的需求在传统上是TDD系统的主要缺点。在这种需求下,所有基站或所有用户设备必须遵从相同的系统定时以关闭发送器,以便在全部系统中避免下行与上行信号之间的重叠。

所述定时需求可弱化TDD关于D/U比率灵活性的特性。首先,因为所有的基站和用户设备被同步,因此,在全系统基础上,每个载波频率仅能够有一个D/U比率。其次,一旦为系统确定了D/U比率,则可能因为过于昂贵而不能将其改变成其他值,这是由于在同步地改变D/U比率之前,所有发送器不得不同时切断传输。为这种“冷重启”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系统容量的巨大损失和用户业务的中断。另外,监控和管理整个系统中未结束的业务是昂贵和耗时的。

之前的一个发明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法以实现两个目标:

i.D/U比率全系统地从一个值实时改变(不必冷重启)成另一个值;以及

ii.特定部署区域内的D/U比率实时改变(不必冷重启)成不同于周围区域中一个值的值。

在一些LTE TDD系统中,示例性下行-上行分配在表1中被具体指定。

表1:LTE-TDD中的下行-上行分配

LTE-TDD中的子帧能够为下行子帧(D)、上行子帧(U)和特殊子帧(S),所述特殊子帧包括下行导频时隙(DwPTS)、保护周期(GP)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这三个域(field)。

之前的发明建议具体指定第四种子帧类型:静音子帧(mutesubframe)M。所述静音子帧M是一种特殊子帧,其在它的整个子帧持续时间内既没有下行信号也没有上行信号。如果系统计划将某一下行子帧变换为上行,则该系统必须首先将该子帧标记为静音子帧M,反之亦然。一旦下行或上行子帧被标记为静音子帧M,则直到其被再次标记为下行子帧或上行子帧为止,该子帧不得用于任何传输。系统能指派最初是下行(或上行)子帧的静音子帧用作上行(或下行)子帧。随着静音子帧M的创建,网络能够为全系统或者仅为某些部署区域改变D/U比率。

D/U分配的改变对LTE-TDD系统中现有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定时规范有某些逻辑影响。HARQ是其中的业务传输由接收器端应答的过程,该接收器端在相反通信链路上发送ACK/NAK信令,使得业务的重新传输可根据否定应答(NAK)来触发。在业务(重新)传输与应答反馈(ACK/NAK)之间的延迟是预定的。此外,否定应答(NAK)与重新传输之间的延迟在LTE上行上也是预定的。

根据LTE规范,对于子帧nU-k中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上的业务传输,用户设备(UE)应当在上行子帧nU中发送ACK/NAK,这里k∈K并且K(在表2中定义)被称为M个元素{k0、k1、L kM-1}的下行关联索引集合,其依赖于子帧nU和UL-DL配置。TDD ACK/NAK捆绑和复用是通过对相应于多个下行子帧上的HARQ分组(ACK/NAK捆绑)或者单个下行子帧上的HARQ分组的所有单独ACK/NAK进行逻辑AND操作来实现的。

根据LTE规范,UE应当根据下行子帧nD中的调度命令或者否定ACK/NAK,在子帧nD+kPUSCH中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上发送新的数据分组或者重新发送旧数据分组;对于其在子帧nU中PUSCH上的业务(重新)传输,UE应当预期在下行子帧nU+kPHICH中的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上的ACK/NAK。kPUSCH和kPHICH在表3中被定义。

表2:LTE中的DL HARQ定时

表3:LTE中的UL HARQ定时

发明概述

目前公布的实施方式针对解决的问题,其涉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并且该实施方式针对提供额外的特性,当采用结合附图的方法时,所述特性将通过参考下面的详述变得明显。

一个实施方式针对用于动态调整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用至少一个静音子帧替换第一子帧模式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以形成第二子帧模式;根据指示第一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第二子帧模式调度第一数据传输;在第二子帧模式内,用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替换所述至少一个静音子帧以形成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并且根据指示第二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预定第三子帧模式调度第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子帧模式可从查询表获得,使得静音子帧的替换导致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子帧模式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被静音子帧替换之后,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

另一个实施方式是针对被配置成用于动态调整LTE 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站。该站包括:处理器,其被配置成:以至少一个静音子帧替换第一子帧模式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以形成第二子帧模式,并且在第二子帧模式内用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替换所述至少一个静音子帧以形成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和调度器,其被配置成根据指示第一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第二子帧模式调度第一数据传输,并且根据指示第二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所述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调度第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子帧模式从查询表获得,使得静音子帧的替换导致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所述站可以是LTE TDD系统中的基站。

而另一个实施方式则针对其上存储着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实现动态调整LTE TDD系统中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用至少一个静音子帧替换第一子帧模式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以形成第二子帧模式;根据指示第一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第二子帧模式调度第一数据传输;在第二子帧模式内用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替换所述至少一个静音子帧以形成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并且根据指示第二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调度第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子帧模式从查询表获得,使得静音子帧的替换导致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第一子帧模式中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被静音子帧替换之后,实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势,以及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操作在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

附图简述

根据一个或多个的各种实施方式,参照下面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所述附图仅出于说明目的被提供,并且仅描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这些附图有助于读者理解本公开,并且这些附图不应被认为是限制了本公开的广度、范围或适用性。应当注意的是,为清楚和易于说明起见,这些附图不需要按比例绘制。

图1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用于发送和接收传输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图2根据实施方式用两个相关的子帧概括了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3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0与配置6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4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6与配置1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5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1与配置2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6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2与配置5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7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5与配置4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8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4与配置3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9(a)和9(b)根据实施方式分别概括了每帧两个和一个转换点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10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0与配置6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11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6与配置1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12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1与配置2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13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5与配置4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14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4与配置3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图15是流程图,其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用于在LTE TDD系统中对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动态调整用信令通知的方法。

示例性实施方式详述

提出下面的描述以使得本领域中普通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特定设备、技术和应用的描述仅作为示例被提供。对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此处所描述示例可做各种修正将是明显的,并且此处所定义的一般原则可被应用到其他示例和应用中,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无意于被限制到此处所描述和被显示的示例中,但其要与符合权利要求的范围相一致。

此处所使用的词语“示例性的”意味着“充当示例或说明”。此处任何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方面或设计不需要被解释为相对其他方面或设计是优选的或是有优势的。

现在将对主题技术的一些方面做详细地参考,所述主题技术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参考编号始终指的是相同的元件。

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公开过程中步骤的特定顺序或级别是示例性方法的示例。基于设计的喜好,要理解的是所述过程中步骤的特定顺序或级别可以被重新排序,而同时仍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附带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顺序提出各种步骤的元素,并且不意味着被限制到所提供的特定顺序或级别。

图1显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100,其用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发送或接收传输。该系统100可包括的组件和元件被配置成支持已知的或常规的操作特性,其不需要在此处详细描述。系统100通常包括基站102,其带有基站收发机模块103、基站天线106、基站处理器模块116以及基站存储器模块118。系统100通常包括移动站104,其带有移动站收发机模块108、移动站天线112、移动站存储器模块120、移动站处理器模块122、以及网络通信模块126。当然,基站102和移动站104这两者可包括额外的或可供选择的模块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示例性系统100中仅显示了一个基站102和一个移动站104;然而,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基站102和移动站104。

系统100的这些和其他元件可使用数据通信总线(例如128、130),或者任何适合的互连布置被互连到一起。这种互连有助于无线系统200的各种元件之间的通信。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到,关于此处所公开示例方式来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块、模块、电路以及处理逻辑可以用硬件、计算机可读软件、固件、或者其任何实际组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固件和软件的互换性和兼容性,各种说明性的组件、块、模块、电路以及步骤主要以它们的功能的术语来描述。无论这些功能是作为硬件、固件或软件来实现的,所述功能都依赖于强加在整个系统上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的约束。那些熟悉此处所描述概念的人员可以用适合方法,为每个特定的应用实现这样的功能,但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偏离了本发明的范围。

在示例性系统100中,基站收发机103和移动站收发机108每个都包括发送器模块和接收器模块(未显示)。另外,虽然未在该图中显示,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发送器可向多于一个的接收器发送,并且多个发送器可向相同的接收器发送。在TDD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的定时空隙作为保护带存在,从而对发送到接收的过渡加以保护,并且反之亦然。

在图1所描绘的特定示例系统1中,“上行”收发机108包括的发送器与上行接收器共享天线。双工开关可二者择一地以时间双工方式将上行发送器或接收器耦合到上行天线。相类似地,“下行”收发机103包括的接收器与下行发送器共享下行天线,下行双工开关可二者择一地以时间双工方式将下行发送器或接收器耦合到下行天线。

移动站收发机108和基站收发机103被配置成经由无线数据通信链路114进行通信。移动站收发机108和基站收发机102与被适合配置的RF天线布置106/112协同工作,所述RF天线布置106/112能够支持特定的无线通信协议和调制方案。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站收发机108和基站收发机102被配置成支持工业标准,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GPP 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超移动宽带(3Gpp2 UMB)、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和无线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以及相似标准。移动站收发机108和基站收发机102可被配置成支持可选的,或额外的,无线数据通信协议,其包括IEEE 802.16的进一步变化,诸如802.16e、802.16m,等等。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基站102控制无线资源的分配和指派,并且移动站104被配置成解码和解释分配协议。例如,这种实施方式可被使用在多个移动站104共享相同无线信道的系统中,所述相同无线信道由一个基站102所控制。然而,在可供选择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特定链路,移动站104控制无线资源的分配,并且能够实现如此处所描述的无线资源的控制器或分配器的作用。

处理器模块116/122可被实现或具体化,这是使用了通用处理器、内容可寻址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任何适合的可编程逻辑设备、离散的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的硬件组件、或被设计以执行此处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任何组合。以这种方式,处理器可被具体化为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状态机,或类似物。处理器也可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连同数字信号处理器核心的组合、或者任何其他这种配置的组合。处理器模块116/122包括的处理逻辑被配置成实现与系统100的操作有关的功能、技术和处理任务。特别是,处理逻辑被配置成支持此处所描述的帧结构参数。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处理逻辑可存在于基站中,和/或可为与基站收发机103通信的网络结构的一部分。

关于此处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固件、由处理器模块116/122执行的软件模块、或其任何实际组合来直接实施。软件模块可存在于存储器模块118/120中,其可被具体化为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储存介质。在这点上,存储器模块118/120可被各自耦合到处理器模块118/122,使得处理器模块116/120能够从存储器模块118/120读取信息,并向其写入信息。举例来说,处理器模块116和存储器模块118、处理器模块122和存储器模块120可存在于他们各自的ASIC中。存储器模块118/120也可被集成到处理器模块116/120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存储器模块118/220可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其用于在要由处理器模块116/222执行的指令的执行期间,存储临时变量或其他中间信息。存储器模块118/120也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用于存储要由处理器模块116/120执行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存储器模块118/120可包括帧结构数据库(未显示)。帧结构参数数据库可被配置成存储、维持、和提供用下面所描述的方式支持系统100的功能所需的数据。此外,帧结构数据库可为耦合到处理器116/122的本地数据库,或者可为远程数据库,例如中央网络数据库,和类似数据库。帧结构数据库可被配置成维持但不限制如下面所说明的帧结构参数。以这种方式,帧结构数据库可包括查询表,其用于存储帧结构参数的目的。

网络通信模块126主要代表系统100中使得基站收发机103与该基站收发机103所连接的网络组件之间能够进行双向通信的硬件、软件、固件、处理逻辑、和/或其他组件。例如,网络通信模块126可被配置成支持互联网或WiMAX业务。在非限制性的典型部署中,网络通信模块126提供802.3以太网接口,使得基站收发机103能够和基于常规以太网的计算机网络通信。以这种方式,网络通信模块126可包括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例如,移动交换中心(MSC))的物理接口。

在下行和上行这两者上,无线信号传输随时间被分成周期的帧(或子帧、时间片,等等)。每个无线帧包含有多个时间符号,其包括数据符号(DS)和参考符号(RS)。数据符号承载数据信息,同时参考符号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上已知,并且被用作信道估计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可由基站102或移动站104执行。移动站104可为任何用户设备诸如移动电话,并且移动站也可被称作用户设备(UE)。

此处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具有特定应用,但其不限于作为第4代无线系统候选方案之一的长期演进(LTE)系统。在LTE系统中,例如可能有两个上行控制信息需要从移动站104发送到基站102。它们中的一个是ACK/NACK信令,其充当对下行HARQ传输的应答。一比特ACK/NACK相应于一个下行HARQ信道,以指示下行HARQ信道上的最后一个分组是否被成功接收。一旦成功接收下行HARQ分组便发送ACK,否则发送NACK。在LTE系统中,每个ACK/NACK消息能够是一比特(NACK=1)或二比特(NACK=2)ACK/NACK。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在表1中所示的LTE/TDD D/U比率能够通过使用静音子帧M从一个改变到另一个,如图2中所示,这里Ci代表了表1中的第i个分配配置。图2中还显示了用在中间传输过程或中间层里的静音子帧M模式。要注意的是,图2显示了涉及不超过两个静音子帧的比率调整;然而其仅出于示例目的,并且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不限于这些调整。

如图2中所示,在C0与C1之间的直接比率交换(虚线)等效于通过C6的间接比率改变(实线)。所以在C0与C1之间的直接比率改变可能没有必要实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比率调整步骤能够使用一个静音子帧M,以便保存瞬间的系统容量。于是,帧模式的总数能够为15,其可包括7个不带静音子帧M的模式和8个带有一个静音子帧M的模式。这意味着在广播信令中需要有一个额外的比特以指示静音子帧M。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这15个模式按表4中所示二进制编码,从而使得:

a)配置0-6不带有静音子帧M;

b)配置7未使用;

c)信令编码中有一比特代表静音子帧M的存在;

d)对于i<7而言,配置(i+8)是通过用静音子帧M替换配置i中的一个子帧获得的;配置15是用静音子帧M替换配置2中的一个子帧获得的。

表4:有静音子帧的下行-上行分配

以这种方式,使用表4中所示的分配指派,则图2中所示的所有D/U比率调整能够如图3-8中所示被实现。

关于图3,其根据实施方式描绘了配置0(C0)与配置6(C6)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3中所示,C0中最后的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配置8(C8)。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6。相类似地,C0能够通过C8从C6获得。

图4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6与配置1(C1)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4中所示,C6中的第五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配置14(C14)。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1。相类似地,C6能够通过C14从C1获得。

图5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1与配置2(C2)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5中所示,C1中的第九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配置9(C9)。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并将第四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静音以产生配置10(C10)。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2。相类似地,C1能够通过C9和C10从C2获得。

图6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2与配置5(C5)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6中所示,C2中的第八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C15。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并将第七子帧(最初为特殊子帧S)静音以产生配置13(C13)。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5。相类似地,C2能够通过C15和C13从C5获得。

图7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5与配置4(C4)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7中所示,C5中的第四子帧(最初为下行子帧D)被静音,其相应于配置12(C12)。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上行子帧U取得C4。相类似地,C5能够通过C12从C4获得。

图8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4与配置3(C3)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8中所示,C4中的第五子帧(最初为下行子帧D)被静音,其相应于配置11(C11)。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上行子帧U取得C3。相类似地,C4能够通过C11从C3获得。

上面给定的解决方案,其15个配置中包括8个每个具有多达一个静音子帧M的配置,除了该解决方案之外,可有另一个解决方案,其中新的配置可具有多于一个的静音子帧,且这些新的配置被视为无静音子帧M的某些配置的特殊变化。该方法受以下可在LTE标准开发中产生的假设所驱策:下行信号不能静音,并且早期发布的LTE终端仅可识别配置0-6。根据某些实施方式,这些假设还意味着有5ms转换点周期的分配和有10ms转换点周期的分配不能互相交换。表5列出的下行-上行分配包括那些支持分配的实时改变的分配,并且表5显示出有静音子帧M的新分配Ak{k=0、1、3、4、6},其通过将分配Ck中的一组上行子帧{Ui}设定为静音子帧M而从现有的分配Ck获得,这里“Ui”指的是子帧偏移量为i的上行子帧,该偏移量i则是通过将无线帧中的第一子帧看作为子帧0确定的。相应地,图9(a)和9(b)根据实施方式,各自用每帧两个和一个转换点概括了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

表5:所有允许的TDD下行-上行分配

图10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0(C0)与配置6(C6)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其参照表5以及图9(a)和9(b)。如图10中所示,C0中的最后一个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分配0(A0)。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6。相类似地,C0能够通过A0从C6获得。

图11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6与配置1(C1)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11中所示,C6中的第五子帧(最初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分配6(A6)。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1。相类似地,C6能够通过A6从C1获得。

图12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1与配置2(C2)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12中所示,C1中的第四和第九这两个子帧(最初两者均为上行子帧U)被静音,其相应于分配1(A1)。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下行子帧D取得C2。相类似地,C1能够通过A1从C2获得。

图13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配置5(C5)与配置4(C4)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13中所示,C5中的第四子帧(最初为下行子帧D)被静音,其相应于分配4(A4)。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上行子帧U取得C4。相类似地,C5能够通过A4从C4获得。

图14根据实施方式显示了在C4与配置3(C3)之间的下行-上行分配比率改变。如图14中所示,C4中的第五子帧(最初为下行子帧D)被静音,其相应于分配3(A3)。此后,可通过将静音子帧M改变成上行子帧U取得C3。相类似地,C4能够通过A3从C3获得。

这里有两个示例性解决方案,即调度控制解决方案和信令控制解决方案,其根据本公开某些实施方式,基于表5中的分配定义来实现子帧静音控制机制。当然,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是明显的。

调度控制解决方案

在调度控制解决方案中,根据某些实施方式,有静音子帧M的下行和上行HARQ过程可在LTE终端(例如,UE或者移动站104)不知道有静音子帧M的存在,以及静音操作由基站102进行调度而完成的条件下实现,即:

·对于下行HARQ而言,基站102不在静音UL子帧中能够具有ACK/NAK的下行子帧中对UE进行调度。表6显示了所得的下行HARQ定时,其中未被调度的下行子帧被突出显示;

·对于UL HARQ而言,在反馈实例中无论PUSCH解码结果如何,基站102都发送肯定ACK以停止静音UL子帧中即将到来的业务传输,如表7中所示,其中突出显示保持了不变的肯定ACK的反馈实例。此外,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基站102可不调度半持久性的上行业务传输,所述上行业务传输可通过静音的UL子帧。

表6:调度控制解决方案中的DL HARQ定时

表7:调度控制解决方案中的UL HARQ定时

信令控制解决方案

在信令控制解决方案中,根据某些实施方式,通过发送信令来通知UE 104,存在表5中的静音子帧M。由于基站102和UE 104这二者中都知道静音子帧M,可布置更好的HARQ定时。为了保持对当前LTE规范有最小程度的修正,现有的下行/上行HARQ定时可如表8和表9中所示被重新使用,其中“BCCH中的配置”(BCCH代表广播信道)可用与当前规范中相同的方法由UE 104解释,并且“定时被重新使用的配置”是当用信令通知静音子帧的存在时,HARQ定时参数被重新使用的TDD配置。

表8显示了可用于下行HARQ的、而不带有对于静音子帧M的任何ACK/NAK损失的所有下行子帧。然而,对于给定上行子帧nU,在相应下行关联索引集合(每个表条目中的编号)中可存在k,使得子帧nU-k不是由BCCH具体指定的TDD配置下的下行子帧。这些k值被放入表8中的“[ ]”里。为了最小化对当前LTE规范的修正,如果子帧nU-k不是下行子帧,则肯定的ACK可被用在对于子帧nU-k的ACK/NAK捆绑/复用的逻辑AND操作中。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如果逻辑AND操作中所有单独的ACK/NAK都相应于非下行子帧,则所捆绑的ACK/NAK不在上行子帧nU中发送。

对于上行HARQ定时而言,根据现有TDD D/U配置被重新使用的某些HARQ定时协议列在表9中,其中,例如配置C1或配置C6的HARQ定时能够被选择为分配A6中被重新使用的定时。对于子帧nU中的上行业务传输而言,并且如果其中ACK/NAK可落入的子帧nU+kPHICH不是下行子帧,则其ACK/NAK应答不被发送,且被认为是肯定的ACK。这些相应于丢失的、但被解释成是肯定的ACK/NAK的上行子帧在表9中被突出显示。

表8:信令控制解决方案中的DL HARQ定时

表9:信令控制解决方案中的UL HARQ定时

信令格式

调度控制解决方案不要求基站102广播静音子帧M的存在。对于信令控制解决方案而言,可给在整个小区上广播的系统信息添加一比特。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对于一比特信令的不同值而言,TDD配置x能够被解释为表5中无静音子帧M的Cx,或者表5中有静音子帧M的Ax,其中x=0、1、3、4、6。该一比特信令能够被放入TDD配置IE(信息单元),其在LTE系统的系统信息块类型1中。

调度控制和信令控制解决方案这两者可面对相同的问题,即对于某一时间周期,UE 104和基站102关于TDD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解。这可能发生在例如UE 104执行了在两个小区之间的越区切换之后,其中一个小区每无线帧具有静音子帧M,而另一个小区则不具有静音子帧。UE 104一旦连接到目标小区,其可能需要某些量的时间以便可成功地解码广播信息。直到UE成功地接收了目标小区中的广播信息并且知道了新的TDD配置之前,其可在目标小区内继续使用其在源小区中有效的控制信道定时(例如HARQ定时)。为了在UE 104的越区切换过程之后避免在UE 104与目标小区基站102之间对TDD分配有可能产生的不一致的理解,目标小区中的移动性控制信息单元也应当承载用于通知UE 104TDD分配以及静音子帧M(如果有的话)的信令。一个示例性解决方案是将TDD配置信息单元(与新定义的一比特信令一起)完全添加到移动性控制信息单元中。然而,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其他方法可用于减少信令开销。下面所讨论的有效信令格式各自用于调度控制和信令控制。

用于调度控制的移动性控制IE中的信令

在调度控制解决方案中,根据某些实施方式,相对于源小区中的分配,目标小区中的TDD分配能够具有多达三个的变化,因此在移动性控制信息单元中2比特信令S1S0可足够。在表10中,给出了示例性信令定义,这里a0、a1和a2是三个不相等的2比特值,例如a0=00、a1=01、a2=10。应当注意的是,如果不存在此信令代表源小区与目标小区之间相同的TDD分配,则表10中关于“s1s0=a0”的列可被去除,并且如表10中所示,仅一比特信号s0(无s0,s0=b0,s0=b1)就足以代表目标小区中的TDD分配。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表10中的每一行可使其在最右侧两列中的条目在其他实现变化中改变次序。

表10:指示源与目标小区之间TDD分配关系的1比特和2比特信令

用于信令控制的移动性控制IE中的信令

在信令控制解决方案中,每个TDD分配能够是Cx或Ax。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因为基于源小区中的分配,目标小区中的TDD分配能够具有多达三个的变化,例如,在移动性控制信息单元中2比特信令s1s0已足够。示例性信令定义在表11中给出,这里a0、a1、和a2是三个不相等的2比特值。例如,a0=00、a1=01、以及a2=10。应当注意的是,如果不存在该信令代表源小区与目标小区之间相同TDD分配,则关于表11中“s1s0=a0”的列可被移除,并且如表11所示,仅一比特的信令s0(不存在s0,s0=b0,s0=b1)就足以代表TDD分配。表11中的每一行可使其在最右侧两列中的条目在其他实现变化中改变次序。

表11:指示源与目标小区之间TDD分配关系的1比特和2比特信令

图15是流程图,其示出了用于在长期演进(LTE)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对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动态调整用信令通知的方法。关于图15,在操作1500,基站处理器模块116例如在第一子帧模式中用至少一个静音子帧M,来替换第一子帧模式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产生指示第一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第二子帧模式。在步骤1510,基站处理器模块116也可在第二子帧模式内,用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来替换静音子帧M以形成第三子帧模式。所述第二子帧模式从一个或多个查询表(例如,表4或表5)获得,使得静音子帧的替换导致预定的第三子帧模式。所述查询表例如可被存储在基站存储器模块118中,并且例如可使用处理器模块116访问。

在操作1530,(例如,通信耦合到例如基站处理器模块116的)调度器根据指示第二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第三子帧模式来调度数据传输。相类似地,所述调度器也能够在步骤1505之后,根据例如TDD配置处在第一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时的第二子帧模式调度数据传输。

当然,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在替换了静音子帧M之后,如果第二子帧模式未指示所需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话,则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中的另外至少一个可在第二子帧模式中用静音子帧替换,以形成第三子帧模式;并且在第三子帧模式中静音子帧M可用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替换以形成第四子帧模式。在当TDD分配处在指示相应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的当前模式的时候,数据传输可根据四个子帧模式中任何一个来调度。

根据某些实施方式,在操作1520,在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子帧模式中用静音子帧M替换之后,(例如,通信耦合到例如基站处理器模块116的)HARQ处理器实现HARQ处理。因为静音子帧M的存在,如上所述,HARQ处理可要求调度控制解决方案或者信令控制解决方案,以实现上行和下行HARQ过程。

使用调度控制解决方案,不会将静音子帧用信令通知移动站104。在另一方面,使用信令控制解决方案,在操作1540,收发机(例如,基站收发机模块103和/或网络通信模块126)将静音子帧M用信令通知移动站104。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基站102和移动站104两个都知道静音子帧M的存在,所以可使用标准的HARQ定时,就好像不存在静音子帧M一样。

在越区切换情况期间,例如,其中移动站104可能不知道目标小区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则在操作1550,可使用TDD信息单元中的二比特信令来指示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可供选择地,如果不存在这种信令代表着源小区与目标小区之间相同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则一比特信令可被用于移动性控制信息单元以在越区切换期间指示目标小区的下行/上行资源分配比率。

虽然上面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的是,它们仅仅是以举例的方式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被提出的。同样地,各种图解可描绘关于本公开的示例结构或其他配置,这样做有助于理解能够被包括在本公开内的特性和功能。本公开不仅限于被示出的示例结构或配置,而且能够使用各种可供选择的结构和配置来实现。另外,虽然本公开在上面是根据各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和实现来描述的,但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种特性和功能不会将其适用性限制在特定的实施方式,而所述特性和功能就是使用这些实施方式描述的。相反,所述特性和功能能够单独地或以某种组合被应用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方式,无论这种实施方式是否被描述过,并且无论这些特性是否作为所描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被提出过。因此,本公开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受到上面所描述的任何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制。

在本文件中,如此处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指的是用于执行此处所描述的相关功能的软件、固件、硬件、以及这些元素的任何组合。另外,出于讨论的目的,各种模块被描述为分立的模块;然而,正如对本领域中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很明显的一样,可组合两个或多个模块以形成单个模块,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执行相关功能。

在本文件中,术语“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相类似的术语主要可被用来指诸如存储器的储存设备或者储存单元等介质。这些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其他形式,可涉及到存储由处理器所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导致该处理器执行具体指定的操作。当执行这些一般被称为“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指令时(其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或其他组合的形式被分组),允许计算系统的操作。

然而要明白的是,出于清楚的目的,以上描述参照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将会很明显的是,可使用在不同的功能单元、处理器或域之间任何适合的功能分布而无损于本发明。例如,被示出要通过分离的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可以通过同一处理器或控制器来执行。因此,引用特定的功能单元仅仅被视为引用用于提供所描述功能的适合装置,而不是指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件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组,及其变化应被视为开放式而非限制式的。如上述的示例:术语“包括”应当被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或类似的意思;术语“示例”被用来提供讨论项目的示例性实例,而不是其详尽或有限制的列表;并且形容词诸如“常规的”、“传统的”、“普通的”、“标准的”、“已知的”、以及意思相类似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将所描述项目限制到一给定时间周期,或者限制到自给定时间起可使用的项目。而正相反,这些术语应当被理解为包含常规的、传统的、普通的或标准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能是在现在或在未来任何时间都可用的、已知的技术。同样地,用连词“和”所连接的一组项目不应被理解为要求这些项目中的每个都出现在该分组中,而应当被理解为“和/或”,除非另有特别的相反的说明。相类似地,用连词“或”所连接的一组项目不应被理解为要求这些项目之间相互排斥,而应当被理解为“和/或”,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其反。另外,虽然本发明的项目、元件或组件可能是以单数形式描述或要求的,但除非特别说明限制于单数形式,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考虑复数的情况。存在的扩展词语和词组诸如“一个或多个”、“至少”、“但不限于”、或者其他类似词组在某些概况下不应被理解为,意味着在缺少这种扩展词组的情况下要预期或要求比较狭义的情况。

额外地,存储器或其他储存器,以及通信组件,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被使用。但要明白的是,出于清楚的目的,以上描述参照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将会很明显的是,可使用在不同的功能单元、处理逻辑元件或域之间任何适合的功能分布而无损于本发明。例如,被示出要通过分离的处理逻辑元件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可以通过同一处理逻辑元件或控制器来执行。因此,引用特定的功能单元仅仅被视为引用用于提供所描述功能的适合装置,而不是指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另外,虽然被个别地列出,但是多个装置、元件或方法步骤例如可通过单个单元或处理逻辑元件来实现。另外,虽然个别特性被包括在不同的权利要求中,但其可能被有利地组合。不同的权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内容不意味着特性的组合是不可行和/或有益的。而且,在一个类别的权利要求中包含的内容不意味着限制于该类别,相反,所述特性可视情况等效地适用于其他权利要求类别。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