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

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麻黄38~62份、杏仁38~62份、石膏115~165份、连翘38~62份、板蓝根38~62份、枇杷叶22~38份、荆芥22~38份、防风22~38份、鱼腥草22~38份、甘草38~62份。该中药对鸡毒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低残留、低毒性、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养殖的行业要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978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25317.7

  • 发明设计人 王春光;张铁;赵兴华;何欣;

    申请日2010-07-14

  • 分类号A61K36/78(20060101);A61P31/04(20060101);A61K3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3120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赵立军

  • 地址 073000 河北省定州市博陵街1号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09: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78 授权公告日:20110921 终止日期:20150714 申请日:201007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9-21

    授权

    授权

  • 2011-01-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8 申请日:201007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医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

背景技术

鸡毒支原体感染是以咳嗽、流鼻液、喷嚏、气管罗音和全呼吸道炎症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上曾被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在我国的感染率也很高,部分地区可达75%以上。据调查,本病可导致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肉鸡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大幅降低,给各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包括生物隔离、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等。若免疫失败,许多生产单位对发病鸡群多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此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导致鸡毒支原体的耐药谱不断扩大,防治效果下降,同时抗菌药物在机体内的残留,降低了肉蛋产品品质,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兽医临床上使用的防治方剂多为散剂,给药方式不便;而且家禽的肠道较短,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较短,吸收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好、药物在机体内残留量少、治疗效果好的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麻黄38~62份、杏仁38~62份、石膏115~165份、连翘38~62份、板蓝根38~62份、枇杷叶22~38份、荆芥22~38份、防风22~38份、鱼腥草22~38份、甘草38~62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中麻黄、杏仁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为主药。连翘、板蓝根、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枇杷叶有清肺化痰,和中降逆之功;荆芥、防风有解表祛风之功,共为方中臣药。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之功,为佐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之效。临床实践表明,该中药对鸡毒支原体感染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低残留、低毒性、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养殖的行业要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麻黄38g、杏仁38g、石膏115g、连翘38g、板蓝根38g、枇杷叶22g、荆芥22g、防风22g、鱼腥草22g、甘草38g。

制备方法:按上述有效原料总量的8~10倍加水,浸泡30min后按照常规方法煎煮,第一次煎煮2小时倒出药液,第二次煎煮1.5小时药液,合并两次药液,过滤,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80%,搅拌,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加入蒸馏水,使其相对密度为1.05~1.20,100℃流通蒸汽30分钟,分装备用。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麻黄50g、杏仁50g、石膏150g、连翘50g、板蓝根50g、枇杷叶30g、荆芥30g、防风30g、鱼腥草30g、甘草50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麻黄62g、杏仁62g、石膏165g、连翘62g、板蓝根62g、枇杷叶38g、荆芥38g、防风38g、鱼腥草38g、甘草62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药效学实验综述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由某鸡场购入1日龄海兰雏鸡200只,雌雄均有,不经支原体疫苗免疫,饲养至7日龄随机抽取180只健康雏鸡进行试验。按常规程序接种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试验前经血清学检查未感染支原体。

1.2药物制备:取麻黄50g、杏仁50g、石膏150g、连翘50g、板蓝根50g、枇杷叶30g、荆芥30g、防风30g、鱼腥草30g、甘草50g,按原料总量的8~10倍加水,浸泡30min后按照常规方法煎煮,第一次煎煮2小时倒出药液,第二次煎煮1.5小时药液,合并两次药液,过滤,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80%,搅拌,静置24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加入蒸馏水,使其相对密度为1.05~1.20,100℃流通蒸汽30分钟,分装备用。

1.3对照药物:酒石酸泰乐菌素可溶性粉,批号:20090901,规格:20g(2000万单位)/袋,由河北征宇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1.4试验菌种和培养基:鸡毒支原体BG44T株、阳性血清均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PPLO基础培养基,BD公司产品;酵母浸出物,OXOID公司产品;醋酸铊,Sigma公司产品;NAD,Genview公司产品,北京鼎国生物公司分装;马血清,自制;其他均为国家分析纯试剂。

1.5基础日粮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 B43005~86)生长蛋用鸡的饲养标准进行日粮配制。

1.6试验方法

1.6.1分组及处理:挑选复合入选标准的180只雏鸡,随机分为6组,其中5组进行人工感染,1组作为阴性对照,并记录体重,处理方法参见表1。

1.6.2菌液准备:取经过24h在液体培养基中达到对数生长高峰期(采用毕丁仁方法测定培养物含菌浓度约为108CFU/mL)的3代MG BG44T株培养物,经点眼、滴鼻和胸腔注射接种于7日龄海兰鸡,0.5mL/只,待出现临床症状时用灭菌棉拭子擦拭鼻后裂或喉头接种于PPLO培养基上,再纯化培养2代,收集菌体并调整菌体密度到2×108CFU/mL用于本试验。

表1试验鸡的分组及处理

  组别  只数  体重(g)  处理方法※※  口服液高剂量组  30  85.45±8.80  感染,6ml/L水,混饮  口服液中剂量组  30  91.60±7.40  感染,4ml/L水,混饮  口服液低剂量组  30  88.55±7.25  感染,2ml/L水,混饮  酒石酸泰乐菌素组  30  87.12±9.79  感染,0.5g/L水,混饮  阳性对照组  30  83.28±9.21  感染,不给药  阴性对照组  30  90.81±8.88  不感染,不给药

※:平均值±标准差,经统计分析各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含药饮用水当天配制,连续用药5天。

1.6.3人工感染第1~5组攻毒方式:每只鸡气囊接种MG BG44T株培养物0.3mL,点眼滴鼻共0.2mL,阴性对照组在相同的位置接种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1.6.4给药方式攻毒后按表1中剂量给予药物治疗,自由饮水,全天给药,连续用药5d;健康及感染对照组给予常水。停药后对鸡的临床状况进行观察,持续到停药后第15天,试验前、后称量鸡的体重。

1.6.5饲养管理各试验组隔离饲养,三阶梯笼养,鸡舍温度控制在31~34℃,湿度60~65%。按常规进行饲养管理,每日饲喂3次,自由饮水,适当通风换气。

1.7试验观察及检查

接种后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鸡的呼吸、食欲、精神状态、粪便等情况,记录各组鸡的发病数及死亡数,并对死亡鸡进行病理剖检,重点观察呼吸道病变,试验期至攻毒后15天结束。

1.8结果评价指标

1.8.1治愈试验期间,用药鸡临床症状消失,精神、饮食欲、粪便、呼吸等指标恢复正常,增重接近或超过空白对照组,判为治愈。

1.8.2有效试验期间,治愈的鸡及用药后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喷嚏、呼吸哕音等症状,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或消失的鸡均判定为有效,根据每组动物中的有效数计算其有效率。

1.8.3无效试验期间,用药后临床症状未见减轻或消失以及死亡的鸡只均判定为无效。

1.8.4气囊损伤减少率试验结束时,各组随机抽取鸡10只,剖检观察气囊、肺、肝、心等主要器官病理变化,并对气囊的损伤程度进行分级评分。

按H.W.Yoder将气囊病理损伤划分5级。

0级:气囊正常,薄而透明,记0分。

1级:气囊仅有稍增厚的灰色区或黄色渗出斑点,记2分。

2级:部分气囊易见到灰色至黄色渗出,有时出现泡沫,气囊增厚,记4分。

3级:大部分气囊增厚,布满大量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记6分。

4级:几乎整个气囊布满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气囊严重增厚,记8分。

鸡气囊平均病理损伤计分=所有被检鸡气囊损伤度总和/被检鸡数

根据气囊损伤记分结果计算气囊损伤减少百分率。

气囊损伤减少百分率=(感染对照组每只鸡气囊损伤平均分~试验组每只鸡气囊损伤平均分)/感染对照组每只鸡气囊损伤平均分。

1.8.5增重根据试验开始时每组鸡的平均初始重和试验结束时末重计算平均增重和标准差。

1.9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12.0生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显著性检验。

2结果

阴性对照组鸡在试验期间精神良好、饮食欲、呼吸、粪便等情况正常。阳性对照组鸡于接种后4d,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喷嚏、呼吸哕音等支原体感染的典型症状。对死亡鸡进行剖检,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及气囊内的粘液增加,呈现卡他性炎症,气囊浑浊、有纤维素样渗出物,剥开可见溃疡灶,出现支原体感染的典型病变。从感染鸡的喉头、气管和肺脏中分离出微生物,经生物学特性鉴定,完全符合MG的生物学特性;对感染7d后鸡,采血进行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呈阳性,证明感染成功。

由表2可以看出,各用药组在咳嗽、喷嚏、呼吸哕音等呼吸道症状表现明显比阳性对照组轻微,各项指标均为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两种药物对鸡毒支原体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中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好于酒石酸泰乐菌素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中药口服液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有效率、治愈率、平均日增重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差异显著(P<0.05),所以,从用药成本角度考虑,以中剂量(4ml/L)为最合理的用药浓度。

表2各组试验结果

注:大写字母不同代表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不同代表组间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口服液对人工造模病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以4ml/L的剂量混饮的综合效果最好。因此,可以用于鸡支原体病的治疗,临床推荐剂量为4ml/L混饮,连用5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