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是采用广西钦州产化学成分多含量高的优质价廉的泥兴陶为主原料,加入辅助原料金属氧化物Cr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6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建洪;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80925.0

  • 发明设计人 李建洪;

    申请日2010-05-24

  • 分类号C04B33/00;

  • 代理机构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邹超贤

  • 地址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金浦路7号世纪商都806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00: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33/00 授权公告日:20120815 终止日期:20140524 申请日:201005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8-15

    授权

    授权

  • 2010-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33/00 申请日:2010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及其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远红外陶制品是由无机矿物、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按一定的配合,经科学加工而成,它能发射出对人体最为有益的5~25μm波长的远红外线。根据物理学共换原理,当远红外线照射到人体时,这些远红外线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传送到皮下较深部位,对人体产生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其发挥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另外,这些射线具有较高的浸透力和辐射率,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高效能地被生物吸收和渗透,在生物体内以能量转换的形式,促进生物体内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按制陶瓷工艺制成各种陶瓷制品,或者掺入塑料、纤维和水泥中,或者涂在其成品表面上制成远红外制品。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保温材料、改变水质、造纸塑料、纤维纺织、食物保鲜、食物烘烤和酿酒制药工业等诸多领域中的工业、医保和生活用品。

中国专利CN1131649A远红外陶瓷粉及其制品,由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SiO2 30~45、Al2O3 35~50、MgO 20~25、TiO2 4~10或和CaO 8~14或和Ni2O3 3~5,经1100~1300℃焙烧,粉碎制成远红外陶瓷粉。该远红外陶瓷粉,在8~15μm波段范围内,法向光谱的比辐射率达85%以上。能按陶瓷工艺制成陶瓷球,陶瓷片,用于节油和节能装置,还能用于掺入塑料中制成保鲜盒和塑料膜,用于保鲜,掺入纤维或涂在织物上制成远红外保健制品。

中国专利CN1394828A一种制备低温远红外陶瓷的材料,它是以长石、高岭土为基本原料,添加硼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锌等高辐射率添加剂。陶瓷粉的全波长辐射率值为0.93,在波长8~14μm辐射率值大于0.95。原料的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长石50~60%、高岭土10~20%、硼砂10~15%、氧化铝5~10%、氧化锆5~10%和氧化锌10~20%。其生产过程是:第一步选取基本原料:长石、高岭土及高辐射率添加剂:硼砂、氧化铝、氧化锆和氧化锌,分别进行粉碎,过300目筛;第二步按配方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加水和好,成型自然晾干;第三步高温烧结:把成型晾干的原料块放入高温炉或高温窑中1000~1100℃加热恒温2~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第四步粉碎:将烧成并冷却的陶瓷粉碎,过300目筛。也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加工成不同粒度的陶瓷粉。该发明所制得的低温远红外陶瓷材料,成本低、工艺简便,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日用消费品、环保和节能等领域。

中国专利CN1151381A保健、抗菌多功能陶瓷釉及其陶瓷制品,该发明釉料的成份及配比:基础釉料用量为10份,辅助料远红外材料锆、锰、铁、铬、钴和镍及化物与抗菌材料金、银、铜和锌金属或氧化物1∶1,用量为0.5~3份。釉料制备及施釉工艺采用现有烧成工艺及设备共三次烧成:a、远红外材料占7成重量比的混合物,以1200~1250℃一次烧成料;b、远红外材料与抗菌材料1∶1重量比混合物以800~1000℃二次燃烧成料;c、以基础釉料与二次烧成料为10∶0.5~3之配比制成釉浆;d、用釉浆施于陶瓷生坯、素坯或施有底釉的陶坯上,并在1100~1200℃烧成陶瓷制品。

中国专利CN101306883A一种便携式提高水质的功能陶瓷制品及制备,该陶瓷制品的主要组成重量比是:单晶托玛琳纳米粉50~70%、远红外纳米粉10~30%、麦饭石8~24%、纳米抗菌粉5~15%、负离子粉5~15%、成孔剂2~5%。加水放入真空搅拌机充分搅拌,再用挤泥机通过模具挤出,然后再制孔,经过干燥,装窑炉1200~1250℃烧制8小时后降温出炉成容器陶瓷制品,然后再填入负电位球和碱性离子球,即成。用挤泥机挤出时,可以通过管状模具挤出,制成管状。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的模具,制成其它形状,如球形。

中国专利CN1609061A一种具远红外线照射作用的纳米釉,是由熔剂35~65%、助熔剂1~35%、耐火剂0~25%、戮剂0.1~5%、远红外线粉材0.5~30%以及纳米材料0.5~10%混合而成,再加水研磨成浓度为350土20g/200cc,细度为200~325目的釉料,并披覆于陶瓷生胚或素胚的表面,以1120~1350℃的温度烧结成具有远红外线照射作用以及具有纳米特性的陶瓷制品,熔剂为长石、硼、硼酸、硼砂、硅酸硼和石英粉中的一种或数种,助熔剂为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铵、碳酸镁、氧化锌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数种。耐火剂为高岭土和蛙目土中的一种或两种,戮剂由38.42%的二氧化硅、17.13%的氧化镁、0.69%的三氧化二铝、0.11%的三氧化二铁、3.25%的氧化钙、4.96%的氧化钠、0.07%的氧化钾、0.72%的氧化铵及24.84%的无机树脂所构成。远红外线粉材为锆元素。纳米材料为银、硅、铝、钠、钾、镁、钙和铁元素的组合物,或者为银、硅、铝、钠、钾、镁、钙和铁元素组合物的氧化物。

中国专利CN1076432A远红外陶瓷材料及其制品的制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高压瓷件或董青石瓷和莫来石瓷为基料,加入量为(重量%)10~30%,另外添加SiO2 30~50%、AL2O2 10~40%、GaO 0~3%和MgO 0~3%,经粉碎混合制成能发射5~20μm波长远红外线的陶瓷材料。在远红外陶瓷材料中加入水泥或可塑粘土10~35%(重量%),充分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再混合使其形成可成型物料,通过所需制品的模具或手塑制成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免烧砖等,可为实体,也可为多孔,还可制成涂料。制品成型后,如在低温下使用,则对成型后的制品在密闭的容器中通过水蒸汽养护,蒸汽温度260℃,养护时间可根据制品形状大小保持2~4小时。如在高温下使用的制品或直接与人有直接关系的制品,如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制品,则对成形过的制品必须通过800~1400℃浇结,保温时间1~4小时。制品的成型方法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以采用半干压法、可塑性和注浆法。

中国专利CN1123780A一种远红外陶瓷粉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远红外陶瓷粉由如下四组化合物:A组:Al2O3、MnO2、Ni2O3、TiO2和Cr2O3;B组:高岭土、滑石和MgCO3;C组:SiO2、Al2O3和ZrO2;D组:高岭土、Al2O3和SiO2,按比例组成,四组化合物合成后分别在规定的温度、时间条件下烧结,混合均匀,经球磨,干燥过筛后制成成品,该陶瓷粉在常温下具有较强的辐射功效,主要用于掺入纺织材料中织成各种适应人体的医疗保健用品,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最佳功效。

中国专利CN1569735A远红外线生物陶瓷,主要由下列原料按其重量百分比制得。配方一:三氧化二铝15~25%、二氧化硅38~47%、四氧化三铁20~30%和二氧化锰7~15%;配方二:三氧化二铝15~25%、二氧化硅38~45%、四氧化三铁20~30%、二氧化锰7~15%、氯化锌2~7%和氧化钙0.5~3%。这样制得的远红外线生物陶瓷具有恒定、持久地向周围空间发射出2~18微米的远红外线电磁波的功能,根据“吸收匹配作用定律”,这种远红外线能以最大限度地被人体所吸收,有效地产生内生热效应,从而促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快,改善组织细胞循环,提高供血供氧能力和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调节机体的失衡达到治病的目的,且使用方便、简单,不需要维护,作用大,效果佳,可永久使用。

中国专利CN1053050A远红外陶瓷粉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按其重量百分比制得:Al2O3 20~60、SiO2 35~75、TiO2 1.8~20、MgCO3 1.8~20.2、ZrO2 2~6、高岭土35~60和滑石4~22。其工艺过程是:将原料混合后球磨4~20小时,在温度80~120度干燥,经80~180目过筛,在温度1300~1500℃烧制,最后粉碎过筛100-450目,该粉能发射8~15μm波长的远红外线。

中国专利CN1088556A远红外紫砂陶瓷粉的制备工艺及制品,它以紫砂为基料,添加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AL2O3、SiO2、ZrO2、TiO2、白色远红外陶瓷粉和MgO等原料按照一定配比如:紫砂60~90%、AL2O3 3~25%、SiO2 4~16%、TiO2 0.1~4%和ZrO2 0.2~5%。又如:远红外紫砂陶瓷原料,是以紫砂为基料,添加白色远红外陶瓷粉,其用量为(重量%),紫砂5~95%和白色远红外陶瓷粉95~5%。再如:轻质远红外紫砂陶瓷原料,是以紫砂为基料,添加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各组份用量范围重量%:紫砂60~90%、AL2O3 2~25%、SiO2 3~25%和MgO 0.1~10%。制成的远红外紫砂陶陶瓷粉原料及轻质远红外紫砂陶瓷粉原料,经球磨8~24小时,在100~180℃下干燥,粉碎成40~120目细粉,在1200~1500℃烧成,经球磨温粉碎10~36小时,在100~180℃干燥,过180~400目筛,制成5~25μm的高发射率的远红外紫砂陶瓷粉原料及轻质远红外陶瓷粉原料。它以紫砂作为坯料,远红外紫砂陶瓷粉原料或轻质远红外陶瓷粉原料为釉料,将坯料成型干燥、上釉、阴干24~48小时,烘干100~120℃,在1200~1500℃烧结成远红外紫砂陶瓷制品。制备工艺后制成紫砂陶瓷粉原料及制品。它的特点是:原料中不但没有了过渡元素,而且紫砂代替了较贵的工业及化工原料,降低了成本,简便了工艺。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改变水质、农业促熟、建筑材料和保温材料、工业上的节能降耗等诸多领域中。

远红外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由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按一定比例配合,经高温烧制,再磨成粉后按制陶工艺制作;另一类是一定比例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不经高温烧制,只混合均匀即可。前者是在高温下合成,产品具有高发射率的结晶相,使用温度高,体积稳定,分散性好。但是,其工艺过程长,能耗大,成本高。后者虽工艺简单,成本低,但不是高温下才能合成的高发射率的化合物,在较高温度下体积发生变化,分散性差。在选用的原料中,所含的金属、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品种少,需要掺入的辅助原料较多。广西钦州产的泥兴陶化学成分多含量高,矿土资源丰富,储藏量达十多亿立方米,生产成本低,是制备远红外陶瓷制品的优质价廉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选用化学成分多含量高的优质价廉的泥兴陶制陶原料,为制备多用途的远红外陶瓷制品,提供一种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对钦州产的泥兴陶化学成分和陶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对远红外陶制品各种烧制工艺条件进行探索,采用化学成分多含量高的广西钦州泥兴陶为主原料,加入少量辅助原料,设计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远红外陶器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远红外泥兴陶制品,是由泥兴陶原料和添加的化合物组成,其组分和重量份数为:泥兴陶为80~96、Cr2O3为0~2、MnO2为2~10、ZrO2为0~5和粘土为2~15;

所述的泥兴陶原料包括其成分及重量份数为:SiO2为52~70、Al2O3为15~28、Fe2O3为5~10、MgO为0.5~2、TiO2为0.5~1.5、K2O为0.1~0.5和少量的CaO、Na2O和SrO;

所述的制品包括远红外泥兴陶成型制品、远红外泥兴陶粉和远红外泥兴陶浆料。

以上所述的远红外泥兴陶成型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投入真空辊筒干燥机中控制温度70~100℃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100~200目的筛机过筛,经混炼和成型后再放入高温电炉或高温焙烧炉或高温焙烧窑中,先在100~200℃的温度下干燥1~2小时,然后缓慢升温在1000~1200℃的温度下焙烧2~6小时,待冷却即得到各种类型的远红外泥兴陶成型制品,该成型制品或在混炼和成型后上釉一次。

以上所述的远红外泥兴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远红外泥兴陶粉的制备包括: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投入真空辊筒干燥机中控制温度70~100℃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100~200目的筛机过筛,经混炼和成型后再放入高温电炉或高温焙烧炉或高温焙烧窑中,先在100~200℃的温度下干燥1~2小时,然后缓慢升温在1000~1200℃的温度下焙烧2~6小时,待冷却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2~10小时,经100~400目的筛机过筛,或者根据用途要求加工成不同粒度的陶瓷粉。

所述的远红外泥兴陶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投入真空辊筒干燥机中控制温度70~100℃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100~200目的筛机过筛,经混炼和成型后再放入高温电炉或高温焙烧炉或高温焙烧窑中,先在100~200℃的温度下干燥1~2小时,然后缓慢升温在1000~1200℃的温度下焙烧2~6小时,待冷却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2~10小时,经100~400目的筛机过筛,或者根据用途要求加工成不同粒度的陶瓷粉,加入无机树脂或者有机树脂,投入球磨机中球磨1~5小时,后经100~200目的筛机过筛,即得到远红外泥兴陶浆料制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采用化学成分多含量高的优质价廉的泥兴陶为主原料,加入其它化合物,按照制淘工艺在高温电炉或高温焙烧炉或高温焙烧窑中,经1000~1200℃的温度下焙烧,制备出多用途的远红外泥兴陶制品,该制品包括:远红外泥兴陶成型制品、远红外泥兴陶粉和远红外泥兴陶浆料。

2、本发明远红外泥兴陶制品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效益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本发明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在常温下能发射6~23μm波长的远红外线,应用于医疗保健、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保温材料、改变水质、造纸塑料、纤维纺织、食物保鲜、食物烘烤和酿酒制药工业等诸多领域中的工业、医保和生活用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远红外泥兴陶制品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作出更清楚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配比均为重量份数。

实施例1:

制作生活用远红外泥兴陶制品的原料配方及其重量份数:泥兴陶为80、Cr2O3为1、MnO2为6、ZrO2为1和粘土为12。

制作方法: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在真空辊筒干燥机控制温度75℃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180目的筛机中过筛,经混炼和成型后再放入高温电炉中,先在160~200℃的温度下干燥1小时,然后缓慢升温在1000~1050℃的温度下焙烧5小时,即得到得到发射12μm波长的生活用各种类型的远红外泥兴陶制品。

实施例2:

制作医疗和保健用远红外泥兴陶制品的原料配方及其重量份数:泥兴陶为80、Cr2O3为1、MnO2为10、ZrO2为4和粘土为5。

制作方法: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在真空辊筒干燥机控制温度90℃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100目的筛机中过筛,经混炼、成型和脱模后再放入高温电炉中,先在100~130℃的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缓慢升温在1100~1200℃的温度下焙烧2小时,待冷却即得到发射23μm波长的医疗和保用远红外泥兴陶制品。

实施例3:

制作上釉用远红外泥兴陶粉的原料配方及其重量份数:泥兴陶为85、Cr2O3为2、MnO2为6、ZrO2为2和粘土为5。

制作方法: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在真空辊筒干燥机控制温度80℃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200目的筛机过筛,经混炼和成型后再放入高温焙烧炉中,升温在1150~1200℃的温度下焙烧2小时,待冷却后粉碎经400目的筛机过筛,得到发射22μm波长的上釉用远红外泥兴陶粉。

实施例4:

制作远红外泥兴陶浆料的原料配方及其重量份数:泥兴陶为85、Cr2O3为2、MnO2为8、ZrO2为2、粘土为5和有机树脂为30。

制作方法:将配方各原料按配比配料投入真空辊筒干燥机中控制温度80℃下干燥,然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在120目的筛机过筛,经混炼和成型后再放入高温电炉窑中,先在120℃的温度下干燥1.5小时,然后缓慢升温在1150℃的温度下焙烧4小时,待冷却后投入球磨机中球磨6小时,经300目的筛机过筛,加入有机树脂,在球磨机中球磨2.5小时,后经160目的筛机过筛,即得到远红外泥兴陶浆料制品。

实施例5:

制作保健用远红外纤维的原料配方及其重量份数:远红外泥兴陶粉为6和纤维原料为94。

制作方法:将本发明的远红外泥兴陶粉和纤维原料送入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按纺丝工艺纺丝即得到保健用远红外纤维。

实施例6:

制作保健用远红外纺织品:远红外泥兴陶浆料和纺织品,远红外泥兴陶浆料用量为纺织品的粘吸量。

制作方法:将远红外泥兴陶浆料加入浸积槽中,后将纺织品加入浸积槽中,然后捞出并沥干或者离心甩干,最后干燥即得到保健用远红外纺织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