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校正两个折页辊之间的预调节的间隙宽度的方法

用于校正两个折页辊之间的预调节的间隙宽度的方法

摘要

在一种用于校正折页装置(10)中的至少一个折页辊对的两个折页辊(12,14;14,16)之间的预调节的间隙宽度的方法中测量所述折页辊对的周围环境中的温度。然后,一个过程控制计算机(26)从存储在过程控制计算机(26)的存储器中的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读出一个与所测量的温度有关的间隙校正值。接着根据所述间隙校正值来校正间隙宽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31

    授权

    授权

  • 2012-04-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45/16 申请日:2010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1-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正折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折页辊对的两个折页辊之间的预调节的间隙宽度的方法,其中,考虑温度对折页辊之间的间隙宽度的影响。

背景技术

由EP 0 511 488 A1公开了一种折页机,其具有多个可彼此径向调节的、分别成对地形成一个折页部位的折页辊。这些折页辊分别支承在一个双臂杠杆的一个臂的端部上,其中,在所述杠杆的另一臂上安置一个拉簧的一个端部,所述拉簧的另一端部固定在机架上。通过弹簧将折页辊向着折页辊对的另一折页辊的方向预加载。此外,设置一个定位驱动器,所述定位驱动器作用于所述杠杆的另一臂,以便使杠杆抵抗弹簧力摆动从而调节两个折页辊之间的预先确定的间隙宽度。

为了确定每个折页辊对的折页辊之间的相应间隙宽度,在页张入口处设置一个厚度测量装置,该厚度测量装置测量进入的页张的厚度。此外,通过一个长度测量装置测量页张长度。所测量的数据被传输给一个被编程的过程控制计算机,向该过程控制计算机附加地输入期望的折页类型。该过程控制计算机由所输入的和所测量的值计算各折页辊对上所需的间隙宽度并且这样地控制所述定位驱动器,使得相应地计算的间隙宽度被调节。

EP 1 321 411 A1描述了一种用于调节设置在折页机上的多个折页辊对的间隙宽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折页辊对的两个折页辊彼此接触。接着将一个页张引导穿过各个折页辊对的两个折页辊,由此两个折页辊至少之一在形成折页间隙的情况下相对于另一个运动。在每个折页辊对中,在引导穿过所述页张时检测一个与间隙宽度相应的测量值。然后,将各个折页辊对的间隙宽度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可运动的折页辊的调节借助于一个定位驱动器调节到相应的被检测的测量值上。

用所述的方法可以将各个折页辊对之间的间隙宽度调节到一个最佳的值上。但是这仅仅在确定温度、即基准温度的范围中适用,在所述基准温度时实施该用于调节间隙宽度的方法。

在折页机工作期间,所有参与折页形成的机器元件和电子结构组件遭受由周围环境甚至由折页机工作本身引起的温度影响。折页机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均匀变热。由此,一个折页辊对的折页辊之间的间隙也发生均匀的大小改变,从而折页辊之间的预调节的间隙宽度不再是最佳的并且可能导致错误折页。

但是,例如当折页机在南面的窗前处比背离窗的那侧显著增强地变热时,折页机也可能不均匀地变热,驱动器所处的机器侧通过马达发热并且通过传动元件摩擦而比另一侧更强地变热。这意味着,折页辊之间的间隙宽度在其宽度上不均匀地改变。

公知的是,折页辊间隙由于所有参与间隙形成的元件的热胀冷缩在其大小上平均改变约1μm每开尔文。这意味着,例如在温度改变20开尔文时,一个预调节的辊间隙改变约20μm。这相应于平均纸厚度的约三分之一,其在60μm的范围内运动。由此,折页辊的输送特性像在错误的几何调节时那样严重改变。被使用来进行测量和定位的电子结构元件也遭受热运动。此外,它们还与温度相关地改变其信号电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方法,用该方法可以最佳地补偿折页机上的温度影响,从而始终最佳地调节折页辊对的折页辊之间的间隙宽度。

按照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方法的进一步方案是权利要求2至8的主题。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一个过程控制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存储用于不同基准温度的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从所述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可以由所述过程控制计算机对于每个在折页辊对的周围环境中所测得的温度读出一个关于相应基准温度的最佳间隙校正值。该间隙校正值可以或者在机器的显示器上显示,由此给予操作者将所述间隙手动校正到所述最佳值上的可能性。但是优选所述间隙宽度的校正自动进行,其方式是,所述过程控制计算机将一个用于相应校正值的信号传输给相应的定位驱动器,通过所述定位驱动器预调节所述间隙宽度,例如在由EP 0 511 488 A1公开的方法中就是这种情况。

在所述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中也可以考虑被使用来进行测量和定位并且遭受热运动的电子结构元件的改变以及其信号电平改变。

如果知道折页机基本上均匀地变热,则对于相应的折页辊对仅需一个唯一的间隙校正值。但是如果折页辊两侧上的温度改变不同,则优选测量该折页辊对两侧的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对于每个侧读出一个间隙校正值并且在两侧上根据对应的间隙校正值来校正间隙宽度。

所述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可以根据经验获得,其方式是,例如在一个基准温度时将一个折页辊对的两个折页辊之间的间隙宽度调节到一个最佳的值上,例如通过由EP 0 511 488 A1公知的方法进行。接着在不同的温度时(在这些温度时间隙宽度不再是最佳的)这样地调节定位驱动器,使得又可进行最佳的折页过程。然后,为此所需的调节行程被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信号改变)测量并且记录到特征曲线中。由此,通过内插法对于各个折页辊对得到特征曲线,从所述特征曲线中可对于确定的温度取出所需的间隙校正值。然后将所述特征曲线存储在所述过程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

间隙宽度改变的测量也可以光学地、机械地或类似地通过间隙宽度测量装置测量。

优选所述间隙宽度的校正在温度改变时在所述折页装置工作期间连续地进行。

符合目的的是,所述间隙宽度的校正通过折页辊的定位驱动器的调节自动地通过过程控制装置实施。但是其也可以作为提示被发送给操作者。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阐述一个可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实施例。附图表示:

图1是折页区域中的一个栅栏式折页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设置在栅栏式折页机的折页部位10上的两个折页辊对,其中,第一折页辊对由折页辊12、14构成,第二折页辊对由折页辊14和一个另外的折页辊16构成。为了实施栅栏式折页过程,一个页张被导入到折页辊12、14之间的辊间隙中并且被从它们输送到一个折页栅栏(未示出)中,在该折页栅栏中,所述页张止挡在一个止挡上,由此形成一个回环,该回环被导入到折页辊14、16之间的辊间隙中,由此实施折页。

折页辊12固定安装,而折页辊14、16为了调节相应辊间隙的间隙宽度可以被调节。在折页辊14的两侧上,分别有一个双臂杠杆17或34的第一臂与折页辊14的轴连接。图1中右边的杠杆17可围绕一个平行于折页辊14的轴延伸的轴18旋转地被支承。一个压簧22作用在杠杆17的第二臂上,该弹簧的另一端部固定在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承点20上。通过弹簧22将折页辊14向着折页辊12的方向预加载。在杠杆17的与弹簧22对置的侧上设置一个定位驱动器24,该定位驱动器作用于杠杆17的第二臂。通过定位驱动器24使杠杆17抵抗弹簧22的力摆动以调节折页辊12、14之间的辊间隙。杠杆34的摆动以相同的方式通过一个定位驱动器32进行。

在折页辊16的两个端部上以相同的方式使一个双臂杠杆38或42与折页辊16的轴连接,其中,杠杆38、42垂直于杠杆17、34设置。杠杆38、42分别通过定位驱动器36或40抵抗弹簧41和43的力摆动。

所有的驱动器24、32、36、40通过一个过程控制计算机26控制。此外,在折页辊12、14、16的左端侧附近和右端侧附近设置两个温度测量装置28或30,它们测量折页辊12、14、16端部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并且经相应的测量值传输给该过程控制计算机26。

此外,在该过程控制计算机26的存储器中存储有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在横坐标上记录温度θ,在纵坐标上记录间隙校正值ΔSpalt。单个特征曲线分别适用于不同基准温度时的例如折页辊14、16之间的辊间隙的校正。在温度θ时与横坐标相交的相应特征曲线分别是无需进行间隙宽度校正的基准温度。

折页辊12、14或14、16之间的辊间隙例如借助于由EP 1 321 411 A1公开的方法基于获得的页张厚度和页张长度以及折页类型通过所述过程控制计算机26预调节。该过程控制计算机于是根据由温度测量装置28、30获得的温度由温度-间隙校正值-特征曲线获得相应的间隙校正值ΔSpalt,该间隙校正值是必需的,从而可根据所测量到的温度最佳地调节辊间隙。然后,过程控制计算机26将与各自的间隙校正值ΔSpalt相应的信号传输给相应的定位驱动器24、32、36和40,所述定位驱动器接着通过杠杆17、34、38、42的摆动来调节折页辊12、14或14、16之间的最佳间隙宽度。该校正在折页机工作期间连续进行。

以上借助于栅栏式折页装置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法。但是,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在其他的折页装置、例如刀式折页装置中实施以调节两个辊之间的间隙宽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