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全帧CCD图像处理方法

一种全帧CCD图像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帧CCD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全帧CCD在读出过程中仍处于露光而带来的图像中星象产生的脱尾现象,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工作步骤:步骤1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空间碎片及背景恒星的全帧CCD图像;步骤2全帧CCD图像背景估计;步骤3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建模分析;步骤4全帧CCD图像脱尾定量的分析;步骤5全帧CCD图像脱尾消除。该方法的实际处理效果好,能够广泛地应用到科研及工程领域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6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87659.4

  • 发明设计人 平一鼎;张晓祥;许占伟;

    申请日2010-05-28

  • 分类号G01C11/00;G01C1/00;

  • 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樊文红

  •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C11/00 授权公告日:20120215 终止日期:20130528 申请日:201005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15

    授权

    授权

  • 2010-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C11/00 申请日:201005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帧CCD图像的处理方法,它能够消除基于全帧读出CCD的图像中星象脱尾现象。

背景技术

在科研、军事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空间碎片进行监视,从而给出空间碎片的每一个瞬间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变化,确定空间碎片的运行轨道,从而获取空间碎片精确的信息。

CCD的发明,替代了传统的照相观测,成为了空间碎片监视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对中高轨道的空间碎片。对于CCD来说,通常由三种读出方式:全帧读出、行间转移读出及帧转移读出方式。由于全帧CCD具有靶面大优点,在空间碎片监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全帧CCD在读出的过程中,CCD仍然处于露光状态,所以一般和机械快门或者电子快门配合使用,才能消除图像在读出过程中产生脱尾现象。但是由于机械快门具有弱点寿命较短的弱点(通常只有10万次左右),以及电子快门会降低光系统透过率的弱点,使得全帧CCD无法在空间碎片监视中的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使用全帧CCD,而不使用快门的空间碎片测量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消除全帧CCD在读出过程中仍处于露光而带来的图像中星象产生的脱尾现象,并且能够保证在消除全帧CCD图像中星象脱尾的同时而基本上不会给全帧CCD图像中的星象带来影响,从而不影响在CCD图像上星象的灰度质心精度,从而能够保证空间碎片的测角精度。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帧CCD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工作步骤:

步骤1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空间碎片及背景恒星的全帧CCD图像;

步骤2全帧CCD图像背景估计;

步骤3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建模分析;

步骤4全帧CCD图像脱尾定量的分析;

步骤5全帧CCD图像脱尾消除。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步骤1先输入没有使用快门的全帧CCD图像,再依次采用上述的四个步骤,最后得到消除了脱尾现象的图像,提供给星象检测使用。更优化和更具体描述以上各步骤如下:

步骤1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空间碎片及背景恒星的全帧CCD图像

在空间碎片测量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全帧CCD图像的采集。它的工作流程是控制全帧CCD,按照给定的曝光时间,按照全帧CCD的图像读出频率,将采集的空间碎片及背景恒星的全帧CCD图像传输道计算机内存指定的缓冲区,图像采集结束。

步骤2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建模分析

对全帧CCD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的数学模型,以用于计算全帧读出模式对星象脱尾的影响大小。

步骤3全帧CCD图像背景估计

对全帧CCD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帧CCD图像背景估计的数学模型,以用于全帧CCD图像的背景估计。

步骤4全帧CCD图像星象脱尾定量的分析

按照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的建模分析结果,输入原始的全帧CCD图像,计算分析全帧读出模式给星象脱尾带来的影响,给出星象脱尾量的定量分析结果。

步骤5全帧CCD图像星象脱尾消除

输入原始的全帧CCD图像,全帧CCD图像的背景估计结果,以及全帧CCD图像脱尾定量的分析结果,采用星象脱尾消除算法,消除原始的全帧CCD图像中的星象脱尾,使得输出的图像中星象基本上没有脱尾现象。

计算机系统根据上述输入数据,给出了全帧CCD图像的处理结果,可以提供给动星象的检测过程使用,并可以通过显示系统显示出来,以及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碎片测量系统在静止状态下的采集的全帧CCD图像的处理方法。其能够消除全帧CCD在读出过程中仍处于露光而带来的图像中星象产生的脱尾现象,并且此方法能够保证在消除全帧CCD图像中星象脱尾的同时而基本上不会给全帧CCD图像中的星象的灰度质心精度带来影响,从而能够保证空间碎片的测角精度。该方法的实际处理效果好,能够广泛地应用到科研、及工程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帧CCD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工作步骤:

步骤1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空间碎片及背景恒星的全帧CCD图像

在空间碎片测量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全帧CCD图像的采集。它的工作流程是控制全帧CCD,按照给定的曝光时间,按照全帧CCD的图像读出频率,将采集的空间碎片及背景恒星的全帧CCD图像传输道计算机内存指定的缓冲区,图像采集结束。

步骤2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建模分析

对全帧CCD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的数学模型,以用于计算全帧读出模式对星象脱尾的影响大小。

步骤3全帧CCD图像背景估计

对全帧CCD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帧CCD图像背景估计的数学模型,以用于全帧CCD图像的背景估计。

步骤4全帧CCD图像星象脱尾定量的分析

按照全帧CCD图像读出模式的建模分析结果,输入原始的全帧CCD图像,计算分析全帧读出模式给星象脱尾带来的影响,给出星象脱尾量的定量分析结果。

步骤5全帧CCD图像星象脱尾消除

输入原始的全帧CCD图像,全帧CCD图像的背景估计结果,以及全帧CCD图像脱尾定量的分析结果,采用星象脱尾消除算法,消除原始的全帧CCD图像中的星象脱尾,使得输出的图像中星象基本上没有脱尾现象。

计算机系统根据上述输入数据,给出了全帧CCD图像的处理结果,可以提供给动星象的检测过程使用,并可以通过显示系统显示出来,以及存储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