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

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新型探条输送系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外科治疗器械领域。该输送系统由硬质中空探条、软质导丝、输送鞘管和装载鞘管构成,所述硬质中空探条的插入端为圆滑端头,硬质中空探条设有轴心孔道,所述软质导丝可穿入硬质中空探条的轴心孔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封堵成功率高等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98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红昕;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69667.6

  • 发明设计人 李红昕;周广如;郭文彬;宋家光;

    申请日2010-05-12

  • 分类号A61F2/08;A61M25/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324号山东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7-04

    授权

    授权

  • 2010-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08 申请日:2010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0-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天性心脏病微创外科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术的探条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微创技术直接经胸封堵室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具有不用体外循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受年龄限制,无需X线照射和造影剂,封堵器的释放过程可控性好,封堵技术带来的危险和并发症能在手术台上立即展开抢救等特点,但是,现有的经胸微创封堵室缺的技术尚有以下不足:其一,现有输送系统需要套管针、导丝、扩张鞘管、输送鞘管、装载鞘管和对接旋钮等六个部分,手术耗材使用量大;其二,输送过程步骤繁琐,在套管针换成导丝,沿导丝插入扩张鞘管,再换成输送鞘管过程中,出血较多;其三,室缺处的血流是从左心室向右心室高速喷射,而该技术要求通过右心室进行操作,也就是说软质导丝要“逆流而上”才能通过室缺进入左心室,可操纵性差,操作困难;其四,现有的单纯利用导丝寻找室缺的方法,软质导丝受逆向血流的冲击,飘浮不定,通过室缺过程困难。操作过程中有穿破心室壁,损伤心脏瓣膜的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申请人设计过一种“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直达输送装置”(专利申请号:201020014832.6)。该技术以实心硬质探条直接携带输送鞘管进入室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但在封堵小型室缺或室缺膜部瘤开口较小(<3mm)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由于硬质探条膨大端与输送鞘管贴合不紧密(硬质探条尖端与输送鞘管间有“台阶”),经常出现硬质探条头端(即膨大端)已进入室缺,而输送鞘管却进不去的问题,再加上头端比较短小,到底进没进室缺,超声不能做出很有把握的判断,因此就不敢用力推送输送管入室缺;其二,输送鞘管较硬,可塑性差,当实心硬质探条携带输送鞘管寻找室缺时,操作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封堵成功率高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由硬质中空探条、软质导丝、输送鞘管和装载鞘管构成,所述硬质中空探条的插入端为圆滑端头,硬质中空探条设有轴心孔道,所述软质导丝可穿入硬质中空探条的轴心孔道。

输送鞘管、装载鞘管、软质导丝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输送鞘管、装载鞘管、软质导丝的结构相同。

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在硬质中空探条的手持端设置手柄。

硬质中空探条的外径优选为0.8~3mm(如1mm和1.5mm等),轴心孔道直径优选为0.5~2mm(如0.8mm和1mm等)。

为了方便了解插入深度,可以在硬质中空探条中部设置刻度。

硬质中空探条的插入端优选为隆起的圆滑端头,隆起的圆滑端头的外径为1~4mm。优选1mm、1.5mm、2mm和3mm四种不同型号。

硬质中空探条优选为硬质可塑中空探条。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探条插入端折成一定弧度,以便于操作。

依硬质中空探条长度不同分为儿童型(总长度约10~20cm,其中柄长3cm,以总长度15~18cm为佳)和成人型(总长度约15~25cm,其中柄长4cm,以总长度18~22cm为佳)两种探条。

对于较大的室缺,申请人设计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直达输送装置”和本发明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都能比较容易进入室缺,完成封堵。但是,对于较小的室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具有更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操作过程中,单纯手持一根硬质中空探条操作更灵活、轻便,更容易探索和插入室缺;

(二)当探条进入室缺后,由于左心室内压力高,孔道中立即会有鲜红血液喷出,能迅速获得探条进入室缺的信息;

(三)沿探条孔道置入导丝和拔出探条很容易,进入室缺和左心室的导丝超声显影清楚,在输送鞘管沿导丝插至室缺开口处时,特别是在遇到阻力的情况下,外科医生敢用力推送输送管过室缺入左心室;

(四)对于大室缺合并较薄、较小膜部瘤开口的患者,当探条顶到膜部瘤表面时,有时比较难判断探条是否进入了室缺或左心室,而此时将软制导丝沿探条中孔送入,如果能顺利进入左心室,说明探条进入了室缺。如果导丝不能沿探条送入左心室,说明探条顶到了膜部瘤壁上,需用探条重新探索室缺膜部瘤的开口,更利于医生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及后续操作;

(五)操作时,只要用拇指堵塞中空探条手柄端的开口,即可直接携带输送管进入室缺,具有实心硬质探条同样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输送系统中软质导丝与硬质可塑中空探条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附图3是图1所示输送系统中软质导丝与输送鞘管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附图4是图1所示输送系统中输送鞘管与装载鞘管、推送杆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术的探条输送系统由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软质导丝2、输送鞘管3和装载鞘管4构成。所述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的插入端为隆起的圆滑端头;手持端设置有手柄1-2;中部设置有刻度1-3。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设有轴心孔道1-1。软质导丝2可穿入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的轴心孔道1-1。

依硬质可塑中空探条长度不同分为儿童型(总长度约10~20cm,其中柄长3cm,以总长度15~18cm为佳)和成人型(总长度约15~25cm,其中柄长4cm,以总长度18~22cm为佳)两种探条。硬质可塑中空探条的直径为1mm或1.5mm;轴心孔道的直径为0.8mm或1mm;隆起的圆滑端头的外径为1mm、1.5mm、2mm或3mm。

如附图2、3、4所示,具体操作过程为:

患者取仰卧位,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用经食道超声测定室缺的大小和位置,选定封堵器型号,纳入装载鞘管,备用。切口及进入心包过程与以往技术相同,即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长约2.5~5cm,纵劈胸骨下段1/3,切开心包,悬吊。1mg/kg肝素化,选定右心室穿刺点后,用5-0或4-0Prolene带垫片线于该处作“U”字形褥式缝合,缝线穿过控血套管备用。

根据室缺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于“U”字缝合的中央用尖刀穿刺右心室壁,迅速将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插入右心室腔,收紧控血套管。右手持探条手柄1-2,拇指堵住轴心孔道1-1的手柄端,在经食道超声监测下,将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插入室缺,进入左心室。此时移开拇指时,探条的手柄端开孔有鲜红色的血液喷出(如果进入室缺过程困难,也可拔出探条1,将其插入端弯一定弧度再送入,会使过室缺过程更容易)。迅速将软质导丝2沿探条1的轴心孔道1-1插入左心室(如附图2)。

拔出硬质可塑中空探条1,保持软质导丝2于室缺内。根据所选封堵器的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输送鞘管3,将输送鞘管3沿软质导丝2插入右心室,经室缺送入左心室(如附图3)。

拔出软质导丝2,固定输送鞘管3于室缺和左心室内。把封堵器旋于推送杆5上,并将其拉入装载鞘管4。将装载鞘管4与输送鞘管3对接,推送封堵器入输送鞘管3(如附图4)。操纵推送杆5和输送鞘管3,于室缺左、右心室两侧依次完成封堵器左、右伞的展开、卡位和释放。撤出推送杆5和输送鞘管3,结扎右心室缝线,完成手术。

对于室缺较大的患者还可以直接利用硬质可塑中空探条携带输送鞘管进入室缺,操作过程中只需用右手拇指堵塞探条轴心孔道手柄端的开口即可。此方法不需用导丝,可进一步减少医疗耗材。具体操作方法与利用实心探条携带输送鞘管进入室缺的方法相同。

本发明的输送系统还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

从左侧胸骨旁切口或横断胸骨进行室缺封堵;

经右侧胸骨旁切口,从右心房-三尖瓣途径进行室缺封堵;

采用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