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钳制组件、使用其的定位设备以及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

钳制组件、使用其的定位设备以及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

摘要

一种钳制组件,包括滚筒、转动环及多个钳制球。转动环可转动地设置于滚筒并围绕滚筒,且转动环具有多个容置槽。钳制球分别设置于容置槽内,且每一钳制球凸出于转动环的外表面。此钳制组件具有较佳的耐用性。此外,本发明另提出一种使用此钳制组件的定位设备以及一种从此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303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77283.9

  • 发明设计人 黄训志;庄进杰;

    申请日2010-05-10

  • 分类号B65G47/90;B65G47/24;B65G49/06;H01L21/677;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蔚

  •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二路一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5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G47/90 专利号:ZL2010101772839 申请日:20100510 授权公告日:201207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04

    授权

    授权

  • 2010-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47/90 申请日:201005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钳制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定位设备的钳制组件以及使用其的定位设备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显示装置时,需将显示面板或基板搬运至不同的地方,以进行不同的制程。在搬运时,常使用具有多层容纳空间的承载匣装载多个显示面板或基板,以利搬运。此外,承载匣移动至目的地后,需通过定位设备来对承载匣进行定位,以利显示面板或基板的取放,并进行后续的制程。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承载匣与定位设备的示意图,而图2是通过定位设备对承载匣进行定位的示意图,其中图2是承载了承载匣的定位设备的下视图,且图2省略定位设备的移动件。请参照图1与图2,定位设备100包括定位装置110及多个支撑垫120,其中定位装置110包括二移动件112,且每一移动件112上设有钳制组件114。钳制组件114为自由滚轮,而移动件112适于移动钳制组件114。此外,承载匣50的底部52为框架,其具有二定位角落54。

承上述,当承载匣50被机械手臂60移动至定位设备100时,承载匣50的底部52被支撑垫120所支撑,且定位装置110的钳制组件114位于对应的定位角落54附近。接着,移动件112会将钳制组件114移动至预定位置,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当钳制组件114接触到承载匣50的底部52时会转动,并对承载匣50的位置进行微调。当钳制组件114移动至上述的预定位置后,钳制组件114(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钳制组件114)位于定位角落54,并与承载匣50的底部52干涉,以钳制承载匣50。如此,即可固定承载匣50,以利进行下一制程。

另一方面,当制程完成后,机械手臂60会将承载匣50移走。欲移动承载匣50时,为避免钳制组件114受到承载匣50的磨损,需先移动钳制组件114,以使钳制组件114与承载匣50分离。然而,此将使承载匣50的位置容易偏移,造成机械手臂60的取放精度受到影响。当机械手臂60的取放精度不佳时,则需改用人力来操作机械手臂60以移动承载匣50,如此将降低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钳制组件,以提升耐用性。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定位设备,以降低维护成本。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以改善取放精度不佳的缺点。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钳制组件,其包括滚筒、转动环及多个钳制球。转动环可转动地设置于滚筒并围绕滚筒,且转动环具有多个容置槽。钳制球分别设置于容置槽内,且每一钳制球凸出于转动环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滚筒具有相连接的基部与钳制部,且钳制部的外径大于基部的外径,而转动环是可转动地设置于钳制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钳制组件更包括止挡件。钳制部与基部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槽,钳制部的远离基部的一侧设有止挡结构,其中止挡件固定于固定槽,且转动环位于止挡件与止挡结构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止挡件呈C型,而固定槽为环形固定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钳制球可滚动地设置于容置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钳制球环绕转动环排列成多个实质平行的环,且平行转动环的轴线方向的直线最多通过一个钳制球的球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位于不同环的钳制球至少其中之二的球心的联机与转动环的轴线方向之间的最小夹角介于4至6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钳制球从转动环的外表面向外凸出0.5公厘至1公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滚筒、转动环及钳制球的材质包括聚甲醛。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定位设备,其适于固定物体,且物体底部设有定位框。此定位设备包括承载台及定位装置。承载台适于承载物体,而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移动件以及两个上述的钳制组件。每一钳制组件通过滚筒而枢接于对应的移动件。当物体放置于承载台时,钳制组件位于物体的定位框内,而移动件适于将钳制组件移动至定位框的两角落,以使钳制组件钳制定位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框呈正方形,且钳制组件钳制定位框时,钳制组件位于定位框的对角线上。

为达上述优点,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从上述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在定位设备的钳制组件钳制物体的定位框时,移走物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走物体的方法通过至少一机械手臂以垂直于物体的底部的方向移走物体。

本发明的钳制组件通过钳制球与被固定物体的定位框接触,所以可减少接触面积,以降钳制组件的磨耗量。因此,本发明的钳制组件具有较佳的耐用性。此外,由于本发明的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是在物体被钳制组件钳制的状态下移走物体,所以可防止物体的位置偏移,进而提升取放精度。另外,本发明的定位设备因使用耐用性较佳的钳制组件,所以可降低钳制组件更换的频率,进而降低维护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承载匣与定位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通过定位设备对承载匣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定位设备用于承载物体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定位设备对物体进行定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钳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50:承载匣

52:承载匣的底部

54:定位角落

60:机械手臂

70:物体

72:物体的底部

74:定位框

100:定位设备

110:定位装置

112:移动件

114:钳制组件

120:支撑垫

200:定位设备

210:承载台

220:定位装置

222:移动件

300:钳制组件

310:滚筒

312:基部

314:钳制部

315:固定槽

316:止挡结构

320:转动环

322:容置槽

324:外表面

330:钳制球

332:钳制球的球心

340:止挡件

A:转动环的轴线方向

R1、R2、R3:环

L1:直线

L2:通过位于不同环的钳制球至少其中之二的球心的联机

θ:最小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定位设备用于承载物体的示意图,而图4是图3的定位设备对物体进行定位的示意图,其中图4是承载了物体的定位设备的下视图,且图4省略定位设备的移动件。请参照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定位设备200适于固定物体70,且物体70的底部72设有定位框74。此物体70可以是承载匣、框体等,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定位设备200包括承载台210及定位装置220。承载台210适于承载物体70,而定位装置220包括两个移动件222以及两个钳制组件300。每一钳制组件300枢接于对应的移动件222上,详细来说,每一钳制组件300可通过滚筒310(示于图5)而枢接于对应的移动件222。另外,这些钳制组件300例如为自由滚轮。

当物体70放置于承载台210时,钳制组件300位于物体70的定位框74内,而移动件222适于将钳制组件300移动至预定位置,且在钳制组件300移动的过程中,当钳制组件300接触到物体70的定位框74时会转动,并对物体70的位置进行微调。当钳制组件300(如虚线所示的钳制组件300)移动至上述的预定位置后,钳制组件300位于定位框74的两角落76,并与定位框74干涉,以钳制定位框74。

上述的定位框74例如是呈正方形,且钳制组件300钳制定位框74时,两钳制组件300位于定位框74的对角线上,以使钳制组件300能更稳固地钳制定位框74。此外,承载台210例如包括用于承载物体70的多个支撑垫,支撑垫可为浮动垫(floating table),如此可降低物体70与承载台210的接触面积,使钳制组件300更容易对物体70的位置进行微调定位。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钳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而图6是图5的立体分解图。请参照图5与图6,上述的钳制组件300包括滚筒310、转动环320及多个钳制球330。转动环320可转动地设置于滚筒310并围绕滚筒310,且转动环320具有多个容置槽322。钳制球330分别设置于这些容置槽322内,且每一钳制球330凸出于转动环320的外表面324。这些钳制球330例如从转动环320的外表面324向外凸出0.5公厘至1公厘。

上述的滚筒310例如具有相连接的基部312与钳制部314,且钳制部314的外径大于基部312的外径,而转动环320是可转动地设置于钳制部314。此外,钳制部314与基部312的连接处例如设有固定槽315,钳制部314的远离基部312的一侧例如设有止挡结构316。钳制组件300可更包括固定于固定槽315的止挡件340,以通过止挡件340与止挡结构316将转动环320固定于止挡件340与止挡结构316之间。此外,止挡件340例如是呈C型,以方便装上或移除,惟不限于此,亦可依实际情况做调整,例如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止挡件。而固定槽315例如是环形固定槽。另外,上述的滚筒310、转动环320及钳制球330的材质可选用聚甲醛(POM;polyoxymethylene)或是其它耐磨的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于转动环320的钳制球330是用于与定位框74干涉,以钳制定位框74。换言的,有别于现有技术的面接触方式,本实施例的钳制组件300使用多点接触的方式接触定位框74。所以,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此方法是在钳制组件300钳制物体70的情况下,移走物体70。移走物体70的方法例如是通过至少一机械手臂(图未示)以垂直于物体70的底部72的方向向上移走物体70。

由于钳制组件300使用多点接触的方式接触定位框74,所以在移走物体70时,钳制组件300受到物体70摩擦的部分较少,如此能提升钳制组件300的耐用性。由于钳制组件300的耐用性较佳,所以能减少钳制组件300的更换频率,进而降低定位设备200的维护成本。并且,移动物体70时,由于钳制组件300钳制物体70的定位框74,可避免物体70位移而造成取放精度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转动环320可从滚筒310拆卸下来,当钳制球330受磨损的程度过于严重时,仅需更换新的转动环320即可,所以能降低定位设备200的维护成本。更换方式例如先拆卸止挡件340后,移动转动环320使其顺着基部312滑出,在将新的转动环320装上,再装上止挡件340,使其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钳制球330可滚动地设置于容置槽322内,以使钳制球330的每一部位都可能接触到定位框74。而且,由于滚筒310、转动环320及钳制球330都会滚动,所以钳制球330受到磨损的部位可分散于钳制球330的每一部位,如此能大幅提升钳制组件300的耐用性。

上述的钳制球330例如是环绕转动环320排列成多个实质平行的环(如环R1、R2、R3),亦即钳制球330可沿着环(如环R1、R2、R3)的轨迹排列成多层(如三层)。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钳制组件300的耐用性,可使平行转动环320的轴线方向A的直线L1最多通过一个钳制球330的球心332。换言之,不同环R的钳制球330不对齐排在同一直线L1上。具体而言,通过位于不同环的钳制球330其中之二的球心332的联机L2与转动环320的轴线方向A之间的最小夹角θ例如是介于4至6度。

由于不同环的钳制球330不对齐排在同一直线L1上,所以在每一次移走物体70的过程中,可减少与定位框74摩擦的钳制球330的数量与面积,进而提升钳制组件300的耐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钳制组件与使用其的定位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有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钳制组件采用多点接触的方式接触被固定物体的定位框,所以可降低磨耗量,进而提升本发明的钳制组件的耐用性。

2.本发明的定位设备因使用耐用性较佳的钳制组件,所以可降低钳制组件更换的频率,进而降低维护成本。

3.当钳制组件的钳制球磨损严重时,只需更换转动环,所以可降低本发明的定位设备的维护成本。

4.在一实施例中,使钳制球可滚动地设置于转动环的凹槽内能大幅提升本发明的钳制组件的耐用性。

5.在一实施例中,由于使平行转动环的轴线方向的直线最多通过一个钳制球的球心,所以能在每一次移走物体的过程中减少与定位框摩擦的钳制球的数量,进而提升本发明的钳制组件的耐用性。

6.由于本发明的从定位设备移走物体的方法是在物体被钳制组件钳制的状态下移走物体,所以可防止物体的位置偏移,进而提升取放精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