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涉及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是由羟甲香豆素0.1%~0.9%、油2.0%~5.0%、表面活性剂20.0%~30.0%、助表面活性剂15.0%~30.0%、通透促进剂3.0%~5.0%、蒸馏水40.0%~59.0%组成,本发明药物外观呈澄清透明状,粒径在10~100nm之间。该微乳稳定性好,具有显著的杀螨作用。本制剂提高了羟甲香豆素的溶解度,使药物疗效增强,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毒性小、安全性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9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73475.2

  • 发明设计人 宋晓平;吴明明;付明哲;

    申请日2010-05-14

  • 分类号A61K9/107;A61K31/37;A61P33/14;

  • 代理机构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翎

  •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4: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 9/107 专利号:ZL2010101734752 申请日:20100514 授权公告日:201202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22

    授权

    授权

  • 2010-1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107 申请日:2010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涉及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动物螨病是由于肉食性螨寄生于动物体表或表皮内所引起的以皮肤剧烈瘙痒、严重的皮肤炎症和接触性传播为特征的体外寄生虫病,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呈季节性发生,可造成患病动物消化吸收机能降低,生产性能及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动物大批死亡,动物螨病不仅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于螨病的防治主要以有机氯、有机磷等药物为主,但此类化学杀螨剂长期和大量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药物残留、环境危害以及耐药性等全球性灾害。因此,寻求高效、低毒、无药物残留的环保型杀螨剂倍受人们关注。

羟甲香豆素(hymecromone),又名7-羟基-4-甲基香豆素(7-hydroxy-4-methylcoumarin)。在工业上,羟甲香豆素是重要的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可用于多种药物的合成。在人医临床上,羟甲香豆素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常用于治疗多种胆囊疾病。近年研究发现,羟甲香豆素具有显著的杀螨活性。但羟甲香豆素在水中不溶,在乙醇、丙二醇等有机溶液中的溶解度也较低,不能达到治疗剂量,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羟甲香豆素制剂为治疗胆囊疾病的羟甲香豆素片及羟甲香豆素胶囊,未见其液体制剂,至于用于杀螨的剂型还未见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毒性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具有显著的杀螨作用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的有效成分及其重量配比为:羟甲香豆素0.1%~0.9%、油2.0%~5.0%、表面活性剂20.0%~30.0%、助表面活性剂15.0%~30.0%通透促进剂3.0%~5.0%、蒸馏水40.0%~59.0%。

所述的油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辛酸葵酸甘油三酯、维生素E油、油酸乙酯、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吐温-80、吐温-60、司盘-80、大豆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是聚乙二醇、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异丙醇、甘油、正丁醇、二乙二醇单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通透促进剂是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1∶2。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之和与油的质量比例为13∶1~9∶1。

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准备称取羟甲香豆素、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透促进剂备用;

(2)将上述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透促进剂搅拌混匀;

(3)将步骤(1)中的羟甲香豆素加入到步骤(2)中搅拌均匀的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通透促进剂中,充分搅拌至羟甲香豆素完全溶解;

(4)将蒸馏水缓慢加到步骤(3)中,边滴加边搅拌,直至形成稳定、均匀、透明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

所述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的粒径在10~100nm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制剂提高了羟甲香豆素的溶解度,使药物疗效增强,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毒性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具有显著的杀螨作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

图2本发明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的粒径分布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发明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进行高速离心和在-4℃、室温、60℃条件下进行留样观察其稳定性。

1.高速离心试验

取适量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于离心管中,密封管口,置离心机中,以4000r/min进行离心,经30min离心微乳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羟甲香豆素析出及油水分层现象。

2.温度稳定性试验

取部分羟甲香豆素微乳,分装于几个安瓿中,密封之后分别置于冰箱4℃、室温25℃、60℃条件下留样考察30d,每隔5d取样观察。结果表明,该微乳在三种温度条件下均保持澄清透明的外观,未破乳、分层和结晶析出。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羟甲香豆素微乳的液滴呈球形,其粒径大小为10~100nm,且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

本发明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呈无色或淡黄色、澄清透明状,在低温4℃下长期放置没有结晶析出,在60℃高温条件下也无混浊现象,可见是一种稳定的药物剂型;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毒性小、安全性高。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形态学、粒径分布及杀螨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形态观察(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电子公司生产),结果显示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该微乳液滴为球形,大小均一且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

图2为本发明微乳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结果图(Zetasizer Nano ZS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Malvern Instrument公司),从图2可以看出微乳粒径>10nm粒子占96%,>40nm占2%,粒度分布在10~40nm占94%,粒径分布范围窄,粒径比较均匀,平均粒径为37.0nm。

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离体杀螨试验结果

试验分为羟甲香豆素微乳组(配方:0.4%羟甲香豆素,22.5%Tween80,22.5%异丙醇,5.0%油酸乙酯,5.0%氮酮,44.6%蒸馏水)、蒸馏水对照组、0.3mg/mL的三氯杀螨醇溶液组。具体方法:收集自然感染兔痒螨的家兔耳廓及耳道内的结痂。用螨针挑取30只成年螨移至含有2.5mL药液的培养皿内,用parafilm封口膜密封,并用针打上微孔以便空气流通。分别于20min,30min,1h,2h,3h,6h,12h和24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所有不动的螨用针刺激,缺乏反应和持续不动表示死亡。计算校正后的死亡率,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卡方检验)。

本发明药物及各对照药物对兔痒螨的杀灭效果如下所述:蒸馏水对照组24h后供试螨死亡的平均只数为1.33±0.58;羟甲香豆素微乳组用药后,2h后供试螨死亡的平均只数为25.67±1.53,校正死亡率为84.89%,3h后供试螨全部死亡,校正后死亡率为100%。而0.3mg/mL的三氯杀螨醇溶液组24h后供试螨死亡的平均只数为19.33±2.52,校正后的死亡率为63%。统计学分析表明,2组试验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羟甲香豆素微乳组的杀螨效果优于0.3mg/mL的三氯杀螨醇溶液组。

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重量配比为:羟甲香豆素0.1%~0.9%、油2.0%~5.0%、表面活性剂20.0%~30.0%、助表面活性剂15.0%~30.0%通透促进剂3.0%~5.0%、蒸馏水40.0%~59.0%。

所述的油是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辛酸葵酸甘油三酯(GTCC)、维生素E油、油酸乙酯、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RH-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5)(EL-35)、吐温-80、吐温-60、司盘-80、大豆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是聚乙二醇400(PEG400)、乙醇、乙二醇、1,2-丙二醇、异丙醇、甘油、正丁醇、二乙二醇单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通透促进剂是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1∶2。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之和与油的质量比例为13∶1~9∶1。

所述的一种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准备称取羟甲香豆素、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透促进剂备用。

(2)将上述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透促进剂搅拌混匀。

(3)将上述羟甲香豆素加入到上述搅拌均匀的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通透促进剂中,充分搅拌至羟甲香豆素完全溶解。

(4)将蒸馏水缓慢加到步骤(3)中,边滴加边搅拌,直至形成稳定、均匀、透明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

所述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的粒径在10~100nm之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产品和制备方法。

实施例1配制药物浓度为0.1%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1g  IPM  5.0g  Tween80  27.0g  PEG400  18.0g  二甲基亚砜  3.0g  蒸馏水  46.9g

制备方法:

(1)称取羟甲香豆素0.1g、IPM 5.0g、Tween8027.0g、PEG40018.0g、二甲基亚砜3.0g、蒸馏水46.9g,备用。

(2)将羟甲香豆素与二甲基亚砜混合,使溶解,加入IPM、Tween80、PEG400混合搅拌,直至完全混匀;缓慢滴加蒸馏水,滴加的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的体系,然后滴加蒸馏水至足量,即得本发明的药物浓度为0.1%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

实施例2配制药物浓度为0.3%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3g  油酸  4.0g  EL-35  24.0g  乙醇  16.0g  氮酮  5.0g  蒸馏水  50.7g

制备方法:

(1)称取羟甲香豆素0.3g、油酸4.0g、EL3524.0g、乙醇16.0g、氮酮5.0g、蒸馏水50.7g,备用。

(2)将羟甲香豆素、油酸、EL35、乙醇和氮酮的混合物混合搅拌,直至羟甲香豆素完全溶解;缓慢滴加蒸馏水,滴加的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的体系,然后滴加蒸馏水至足量,即得本发明的药物浓度为0.2%的羟甲香豆素微乳药物。

实施例3配制药物浓度为0.3%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3g  GTCC  3.0g  维生素E油  1.0g  RH40  30.0g  二乙二醇单乙醚  10.0g  PEG400  5.0g  二甲基甲酰胺  3.0g  氮酮  2.0g  蒸馏水  45.7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配制药物浓度为0.5%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5g  油酸乙酯  5.0g  Tween80  22.5g  异丙醇  22.5g  氮酮  5.0g  蒸馏水  44.5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或同实施例2。

实施例5配制药物浓度为0.7%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70g  油酸乙酯  5.0g

  羟甲香豆素  0.70g  RH40  22.5g  异丙醇  22.5g  氮酮  5.0g  蒸馏水  44.3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6配制药物浓度为0.7%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7g  维生素E油  5.0g  RH40  27.0g  1,2-丙二醇  9.0g  乙醇  9.0g  二甲基甲酰胺  3.0g  蒸馏水  46.3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配制药物浓度为0.8%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80g  油酸乙酯  5.0g  RH40  22.5g  正丁醇  22.5g  氮酮  5.0g  蒸馏水  44.2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8配制药物浓度为0.9%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9g  油酸乙酯  5.0g  Tween80  22.5g  异丙醇  22.5g  氮酮  5.0g  蒸馏水  44.1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9配制药物浓度为0.9%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9g  IPM  5.0g  Tween80  20g  异丙醇  30g  二甲基亚砜  3.0g  蒸馏水  41.1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配制药物浓度为0.9%的羟甲香豆素微乳。

  羟甲香豆素  0.9g  维生素油  2.0g  油酸乙酯  3.0  Tween80  27.0g

  羟甲香豆素  0.9g  异丙醇  18.0g  二甲基亚砜  3.0g  氮酮  2.0g  蒸馏水  44.1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微乳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分散性好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具有较强杀灭作用。羟甲香豆素微乳对兔痒螨的杀灭作用强,其原因可能有二个:一是微乳的粒径在10~100nm,药物及其载体极易透过螨虫的体表,从而对螨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二是空白微乳含有透皮性较强的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通透促进剂,因而对兔痒螨也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由于羟甲香豆素微乳较强的杀螨活性,临床上可用于兔、犬等动物的皮肤螨病的治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