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稠油蒸汽吞吐井乳化法调剖堵水方法

稠油蒸汽吞吐井乳化法调剖堵水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乳化法调剖堵水方法,为解决现有调剖堵水技术只能在较低温度的工况下实施且实施效果受到诸多限制等问题而设计。将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随蒸汽同时注入或在吞吐井注蒸汽前注入经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地层;其中,所述抗高温油包水乳化剂主要包括HLB值小于6的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或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所述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遇到稠油产生油包水型乳状液,在返排生产过程中,遇水产生较大的流动阻力,遇油则流动阻力变化不大,起到了堵水而不堵油的选择性堵水调剖作用,此外,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不会对油层产生污染。因此,本发明是一种能够在高温工况下实施,既能选择性调剖堵水又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9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闫若曦;张思敏;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69805.0

  • 发明设计人 闫长生;高玉军;

    申请日2010-05-12

  • 分类号E21B43/22(20060101);E21B43/24(20060101);C09K8/592(20060101);C09K8/42(20060101);E21B33/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25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张岱

  • 地址 124101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香稻路河畔花园禧区3-4-502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4: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21B43/2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916 申请日:201005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10-31

    授权

    授权

  • 2010-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B43/22 申请日:2010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中稠油蒸汽吞吐井调剖堵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注水(或注蒸汽)开发油田,油井出水是一个普遍问题。而在采取蒸汽吞吐法开采的稠油油田,注入蒸汽的窜流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探明产水层和产水方向,采取调剖、堵水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稠油作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性调剖堵水剂,它的使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调剖堵水技术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活性稠油调剖堵水,它是将油包水型的乳化剂加入稠油中,再注入地层,遇到地层中的水产生高粘度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增加水的流动阻力,通过乳化剂及稠油中的表面活性剂物质如沥青质、胶质、环烷酸等在地层内吸附,改变岩石的渗透性,使水的相对渗透率下降,乳状液在地层孔喉结构中产生贾敏效应,进而减少出水层出水,达到堵水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用原油做携带液就地取材,选择性好。但这种方法要求所选择的稠油粘度不能太大,否则难以注入地下,且现场挤注压力高,挤注困难,此外,使用的乳化剂抗高温性能差(只能在90℃以下工况实施),不适于注蒸汽井实施。

第二种是水包稠油调剖堵水,将稠油制成水包稠油乳状液,注入地层后在水层中发生破乳,形成高粘度稠油,从而产生很大的流动阻力,抑制水层出水,它是依靠稠油自身粘度来堵水,其优点是选择性好,堵水液粘度低,易于注入。缺点是成本较高,抗高温性能差(只能在70℃以下工况实施),不适于注蒸汽井实施。

第三种是稠油乳状液转相调剖堵水(专利号为02128876.3),使用一种转相剂,使得注入剂在注入时为粘度较低的水包油型乳化剂,注入地层后转变为粘度较高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在地下形成高粘度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增加水的流动阻力,实现调剖堵水的功能。这种方法大多为室内研究,在现场实施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转相剂的抗高温性能差(70℃以下工况实施),不适于注蒸汽井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三种调剖堵水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高温工况下的注蒸汽井实施,既能选择性调剖堵水又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将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随蒸汽同时注入或在吞吐井注蒸汽前注入经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地层;其中,所述抗高温油包水乳化剂抗高温性能在200℃以上,其主要包括HLB值小于6的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或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的加入量占蒸汽浓度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溶液的浓度为10%-30%。

本发明是将占蒸汽浓度0.1%-1%的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在吞吐井注蒸汽前或随蒸汽同时注入经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地层,遇到稠油产生油包水型乳状液,在返排生产过程中,遇水产生较大的流动阻力,遇油则流动阻力变化不大,起到了堵水而不堵油的选择性堵水调剖作用,实现了油井的选择性堵水调剖。

此外,抗高温油包水乳化剂主要包括HLB值小于6的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或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该化学品不会对油层产生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调剖堵水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适用于稠油开采的注蒸汽吞吐井,所用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为研制的抗高温在200℃以上、主要包括HLB值小于6的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或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所述的抗高温油包水乳化剂是采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或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这几种不同活性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使用时,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的加入量占蒸汽浓度的0.1%-1%。

将复配好的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溶液,浓度为10%-30%,在注蒸汽前用泵车注入,或在注蒸汽过程中用点滴泵随蒸汽一同注入经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地层,注完蒸汽后,按正常蒸汽吞吐井进行焖井及日常管理。一般情况下,注蒸汽吞吐井井底温度在200℃,压力在10Mpa左右,井口的蒸汽温度在300℃,压力10Mpa左右。因此采用在注蒸汽前注入所述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乳化剂的最低抗温能力需在200℃;若采用点滴泵随蒸汽一同注入经蒸汽吞吐开采的稠油油藏地层,此时所述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的最低抗温能力需在300℃。

所述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溶液遇到稠油产生油包水型乳状液,油包水型乳状液在地层推进的过程中,剥离出水层的残余油,形成高粘的油包水型乳状液,在返排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流动阻力,抑制出水层水的流动,而所述油包水型乳状液遇油流动阻力变化不大,起到了堵水而不堵油的选择性堵水调剖作用,实现了油井的选择性堵水调剖。

另外,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溶液不会对油层产生污染,本发明稠油吞吐井乳化法调剖堵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调剖堵水工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