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在房屋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使用多个穿墙螺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上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将所述墙体夹紧。本发明具有加强整个墙体间的牢固性,使房屋的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增强,从而防止墙体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破坏倒塌的有益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5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35696.0

  • 申请日2010-03-26

  • 分类号E04G23/02;E04G23/03;

  • 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威

  • 地址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39: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5-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G23/02 授权公告日:20120201 终止日期:20130326 申请日:201003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01

    授权

    授权

  • 2010-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3/02 申请日:201003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对未防灾设防或已进行防灾设防但达不到设防标准的建筑物进行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实践表明,我国自然灾害的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和乡镇。砖砌房屋通常用粘土泥浆砖砌墙体或砖柱承重,是目前我国村镇中采用最普遍的结构型式。这类房屋按屋盖的形状又可分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和有屋架的坡顶房屋。其中,屋盖系统主要包含木屋架、木梁、木垫板、檩条、椽条等各节点间的连接关系。

由于上述砖砌房屋在墙体砌筑的砂浆强度低,造成整个墙体抗剪能力差;又由于该砖砌房屋未作任何防灾措施,使得现有砖砌房屋的墙体在遭遇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时,墙体特别容易破坏倒塌;现有砖砌房屋的屋盖系统大多采用木结构形式,由于屋盖系统各节点处连接不牢固,屋盖也特别容易损坏或塌落,从而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现有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用以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和墙体的牢固性,使房屋的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增强,从而防止墙体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破坏倒塌,减少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

S01、在砖砌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

S02、使用多个穿墙螺栓穿过所述墙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将所述墙体夹紧。

作为优选,在步骤S02之后,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

S03、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水泥砂浆。

作为优选,所述S01步骤包括: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

作为优选,所述S01步骤还包括:在大致位于1/2墙体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一道角钢带或者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墙体内外侧分别对称地设置间距大致相等的多道角钢带。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墙体顶部的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所述两条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檩条的螺栓固定在所述檩条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扒钉连接位于墙体顶部的木垫板(或称为木圈梁)和墙体顶部的檩条(或称为龙骨)。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且屋盖系统中存在布置方向垂直的两个檩条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扁钢连接所述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的杆件连接牢固,其中,所述墙揽由角铁、梭形铁件或木条制成。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在两榀屋架之间用竖向剪刀撑拉接牢固。

作为优选,当所述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采用木夹板和螺栓连接屋架或木梁上的对接檩条,当所述檩条端部采用燕尾榫时采用扒钉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通过在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增强了墙体水平荷载承受能力,及通过在墙体内外两侧涂抹一层水泥砂浆来增强墙体的抗剪能力,从而防止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墙体外闪倒塌;并且由于本发明通过采用角钢斜撑、扒钉、扁钢、木夹板与螺栓、墙揽等加强了整个屋盖系统的整体性和节点间的连接强度,增强了房屋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房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房屋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房屋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无屋架的平顶房屋时采用所述的防灾加固方法加固后的房屋的右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托住斜撑角钢的角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扁钢连接存在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角铁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杆件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砖砌房屋的防灾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防灾加固方法包括:

S01、在砖砌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至少一道角钢带;

本步骤中,所述角钢带为一道时,该角钢带最好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檐口高度的墙体的内外两侧上,以便能更好地增强木构架与墙体之间的拉接,增强墙体的抗灾能力。当然,该角钢带也可设置在位于大致1/2墙体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当所述角钢带为两道时,其中一道角钢带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檐口高度的墙体内外两侧,另外一道角钢带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大致1/2墙体高度处。当角钢带为三道以上时,其中一道角钢带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檐口高度的墙体的内外两侧处,则其它的角钢带大致均匀(间距大致相等)地分别对称地设置在位于檐口高度和地面之间的墙体的内外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角钢带道数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房屋檐口高度进行自由选择。

S02、使用多个穿墙螺栓穿过所述墙体将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将所述墙体夹紧。

本实施例中,上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以包括:

S03、在所述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强度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

本步骤中,通过在墙体内外两侧分别涂抹一层水泥砂浆,可以有效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其中,为了使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强最好使用高强度的水泥砂浆,例如该水泥砂浆的强度可以为M5、M1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作此规定,与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相一致。铁路砌体工程中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要求:主体工程不得小于M10,一般工程不得小于M5),砂浆面层厚度可以为25m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房屋结构特征及所处的地震烈度区等情况来选择实际需要的水泥砂浆强度及砂浆面层的厚度。

下面以所述的砖砌房屋为有屋架的坡顶房屋,该坡顶房屋的房间数为两间,且对该坡顶房屋加设的角钢带道数是两道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5分别是该坡顶房屋在使用上述防灾加固方法(包括在墙体设置角钢带和涂抹水泥砂浆)加固后的示意图,为了能更好地示出角钢带所处的位置,在图2至图5中将需要省略的角钢带示意出来。首先,在坡顶房屋的墙体内外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了两道角钢带11,其中包括在檐口高度的墙体的内外两侧上设置的一道角钢带;然后,使用多个穿墙螺栓12穿过墙体将所述两道角钢带11固定,以使得墙体内外两侧的角钢带11能够将墙体加紧,从而有效地防止该坡顶房屋墙体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开裂倒塌。

为了加强砖砌房屋的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及所述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的连接,使该房屋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本发明实施例还给出以下几种加固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连接的方法及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的连接方法。

下面给出实现对无屋架的平顶房屋的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及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进行防灾加固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用扒钉连接位于墙体顶部的木垫板和墙体顶部的檩条。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在墙体顶部的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该两条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穿过檩条的螺栓固定在檩条上,另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其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托住斜撑角钢的角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斜撑角钢连接檩条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至图8所示,在墙体顶部的檩条13和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之间对称地设置两条斜撑角钢14,该两条斜撑角钢14的一端通过穿过檩条13的螺栓15固定在檩条13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上。其中,所述两条斜撑角钢14的另一端可通过角钢16与位于檐口高度的墙体内侧的角钢带焊接在一起。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扁钢连接存在两个檩条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沿A-A’的剖视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屋盖系统中存在布置方向垂直的两个檩条18、19时,所述防灾加固方法还包括:使用扁钢17(或钢板)连接所述两个檩条18、19布置方向垂直的屋盖系统。即在屋盖系统顶部加设扁钢17,并使用螺栓将扁钢17与檩条18、19分别固定。

下面给出对有屋架的坡顶房屋的屋盖系统的各构架之间,及屋盖系统与木构架之间进行防灾加固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为:采用墙揽将山尖墙与屋盖系统的杆件之间连接牢固,以防止山尖墙外闪倒塌,所述墙揽可以采用角铁、梭形铁件或木条等制成。如图11所示,角铁墙揽20通过一头为扁形的螺栓21与檩条13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为:在两榀屋架之间使用竖向剪刀撑对屋架进行拉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该防灾加固方法还可为:采用木夹板和螺栓连接屋架或木梁上对接檩条,当所述檩条端部采用燕尾榫时采用扒钉连接屋架或木梁上对接檩条。

下面采用振动台试验对图2至图5中所述的加固后的砖砌房屋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验证,即采用了角钢带、剪刀撑、墙揽、扒钉等抗震加固手段,加强了房屋结构的整体性和屋盖系统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提高该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抗震能力。例如,如图2至图5中所述的砖砌房屋,在不采取任何加固方法时,7度地震(地面峰值加速度0.10g)即可对此类房屋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而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后该砖砌房屋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40g(相当于9度地震)时仍能处于基本完好状态,仅墙体门窗洞口角部出现了为数不多的细小裂缝。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震加固方法对墙体具有很好的约束能力和抗剪能力,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