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

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

摘要

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包括集流管、堵盖、隔片,与所述集流管连接的扁管,以及与所述扁管相连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一侧以及所述翅片置有大小形状与扁管截面相匹配的依规则排列的扁管孔,所述翅片为片状结构,纵向设置,扁管呈向下的圆弧形结构,或为两边向下呈一倾角,横向设置,置于所述翅片组的扁管孔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翅片改滚压成型褶皱状为冲压成型的片状,且与圆弧状或两边呈一向下倾角的扁管垂直安装,热交换器的芯体上由于系统运行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顺着垂直排布的翅片及时滑落到翅片的翻边上,进而顺着弧形(或为向下倾角)翻边滑落出芯体,冷凝水及时排出不积留。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1-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5B39/00 授权公告日:20111123 终止日期:20121130 申请日:200911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1-23

    授权

    授权

  • 2010-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5B39/00 申请日:2009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热交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铝钎焊式微通道热交换器,可利于冷凝水的排出不致积留。

背景技术

现有全铝钎焊式微通道热交换器是一种采用全铝材料制成的高效热交换器,它通过多组含有微通道的扁管和带有百叶窗的褶皱翅片传热,显著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还具有耗材少、成本低、耐压能力强等明显优势,正作为传统管片式(铜管铝片)热交换器的替代产品,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领域。但迄今为止,上述全铝钎焊式微通道热交换器只能应用在单冷空调的冷凝器(室外机)上,因为在此种模式下,冷凝器是放热工作状态,无冷凝水产生。

而空调的蒸发器(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或是热泵空调的冷凝器(室外机)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热交换器上均会产生冷凝水,这类空调的热交换器以竖直布置居多,现有微通道热交换器扁管为水平布置,褶皱形的开窗翅片在上下两扁平侧与扁管钎焊连接。由于褶皱形开窗翅片的底部小圆弧处(见图1标记7)在积水后,穿过芯体的气流(家用和商用空调的气流速度一般不超过3m/s)无法使冷凝水挣脱其表面张力的作用,不能够让水从翅片中全部流出而导致冷凝水集结。随着系统的运行,这些堆积的冷凝水将结霜结冰,影响通风换热,并进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便是在系统运行化霜模式后,冷凝水同样无法排出。

现有的微通道热交换器因为具有所述结构上的缺陷,无法适用于单冷空调的蒸发器(室内机)和热泵型的空调系统,极大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包括集流管、置于所述集流管端部的堵盖和置于所述集流管内部的隔片、与所述集流管连接的扁管,以及与所述扁管相连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一侧以及所述翅片置有大小形状与扁管截面相匹配的依规则排列的扁管孔,所述翅片为冲压模成形的片状结构,纵向设置,所述扁管呈向下的圆弧形结构,或两边向下呈一倾角,横向设置,置于所述翅片组的扁管孔中。

所述翅片可为平片,也可为波纹片,翅片上可带开窗,也可无开窗。

所述翅片的扁管孔周边置有翻边。

所述翅片的翻边内表面与扁管外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钎焊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工艺简单,适合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相对于现今使用的微通道热交换器,生产设备少,投资小。最主要的是,由于翅片改滚压成型褶皱状为冲压成型的片状,且与圆弧状或两边向下呈一倾角的扁管垂直安装,热交换器的芯体上由于系统运行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顺着垂直排布的翅片及时滑落到翅片的翻边上,弧形(或为向下倾角)翻边无法积留冷凝水,冷凝水将在重力和风力等多重作用下,挣脱表面张力作用,及时顺着翅片翻边滑落出芯体。因此本发明除用于单冷空调的室外机外,亦可广泛应用于单冷空调的室内机和热泵空调系统中(含室内/室外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滚压褶皱翅片与扁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圆弧形扁管与翅片连接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两边向下呈一倾角的扁管与翅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堵盖;2-扁管;3-集流管;4-翅片;5-扁管孔;6-隔片;7-翅片的底部小凹圆弧;8-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滚压褶皱翅片与扁管连接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滚压褶皱翅片的底部小凹圆弧7为水平直段,在有冷凝水产生的情况之下,冷凝水将会在此处积留。随着系统的运行,这些冷凝水将结霜结冰,影响系统正常通风换热,进而使得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示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包括集流管3、置于所述集流管3端部的堵盖1和置于所述集流管3内部的隔片6、与所述集流管3连接的微通道扁管2,以及与所述扁管2相连的翅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3一侧以及所述翅片4置有大小形状与扁管2截面相匹配的依规则排列扁管孔5,所述翅片4为冲压成片状结构,纵向设置,所述扁管2为圆弧形结构,或两边向下呈一倾角,横向设置,置于所述翅片4组的扁管孔5中。

所述翅片4可以为平片,也可为波纹片,翅片上可带开窗,也可无开窗。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圆弧形扁管或两边向下呈一倾角的扁管与翅片连接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示可见,所述翅片4的扁管孔5周边置有翻边8。扁管孔5边沿的翻边8内表面与所述扁管2外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钎焊连接为一体。

所述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的生产装配过程是:将多根扁管依次插入排列好的翅片组合(多片翅片排列在一起)的扁管孔中,当扁管全部插入翅片组合后,再用专用芯子装配机,将扁管两端分别插入两根开有对应扁管孔的集流管中。装配结束后,将芯体置于钎焊炉中钎焊,使得芯体上的各个零部件焊接熔成为一体,成为完整的热交换器。

应当理解,本发明在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这一总的构思指导下,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图3和图4分别例举示出了实现本发明的两种较佳的扁管形状以及与翅片的连接结构,但决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