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含独角金萌发素内酯衍生物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农药组合物

包含独角金萌发素内酯衍生物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农药组合物

摘要

提供一种组合物,至少包含(a)以下通式的独角金萌发素内酯衍生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304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拜尔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19762.9

  • 发明设计人 A·萨蒂-海因策;J-P·沃尔斯;

    申请日2008-06-12

  • 分类号A01N43/08;A01N43/12;A61P7/04;A61P13/00;A01N43/653;A01N43/56;A01N37/50;A01N37/46;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文青

  • 地址 法国里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1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N43/08 授权公告日:20130327 终止日期:20170612 申请日:200806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3-27

    授权

    授权

  • 2011-01-05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N43/0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01124 申请日:2008061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8-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43/08 申请日:200806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独角金萌发素内酯衍生物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通过在场所施加这种组合物来对抗或控制虫害和疾病,或改善植物产量、生长或活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在各种植物物种的根系分泌物中鉴别出独角金萌发素内酯,最初揭示该化合物能够刺激寄生杂草物种,尤其是列当属(Orobanche sp.)和独角金属(strigasp.)的种子发芽。已经鉴别出几种独角金萌发素内酯,包括:独角金醇(strigol)、高粱内酯(sorgolactone)、黑蒴醇(alectrol)、列当醇(orobanchol)(Cook等、1972、J Am Chem Soc、94、6198-6199;Butler、1995、Allelopathy:organism、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158-168;Hauck等、1992、J Plant Physiol、139、474-478;Muller等、1992、J Plant Growth Regul、11、77-84、Siame等、1993、J Agr Food Chem、41、1486-1491、Yokota等、1998、Phytochemistry、49、1967-1973)。

近来,独角金萌发素内酯显示可以刺激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的生长(WO 2005/077177)。AM真菌是在没有宿主根系条件下无能力完成其生命周期的专性共生物。真菌穿透并寄生在植物的根系,它们分化为称作丛枝状吸胞的高度支化的结构。大于80%的陆生植物与AM真菌形成共生体。

这些天然独角金萌发素内酯的化学结构可由下式1表示。该化合物一般具有4个环,A、B、C、D,它们共享下面所示的共用结构,该结构中环A和环B包含双键或取代基:

除了这些天然生成的化合物外,已经设计、合成了许多结构相似物,并生物学测试这些相似物对种子发芽方面或者作为菌丝支化的诱导物的性能。

C环和D环通过烯醇键相互连接似乎有利于对发芽刺激。当A环和B环中的改进不能影响其诱导AM真菌中的菌丝支化时,这种C-D构形也有利于独角金萌发素内酯对AM真菌的效用(Akiyama K.and H.Hayashi H.、2006、Annals of Botany、97:925-931)。

这些与天然独角金萌发素内酯或其衍生物相同的合成化合物相比从根系分泌物提取的天然化合物通常更容易大量制备。因此,这些合成化合物解决了天然化合物易得性方面的缺陷,并且更适合于大规模应用。

在农业领域中,人们总是非常有兴趣使用表现出更广范围的活性、杀真菌剂或杀虫剂协同效应或者对植物直立(plant stand)、生长和产量性能有协同改进的新颖的农药混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提供一种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能够减少散布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降低处理成本。

在本发明内容中,术语“协同效应”依据题为“除草剂组合物的协同和拮抗反应的计算(Calcul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herbicide combinations)″Weeds,(1967),15、第20-22页的文章由Colby定义。

上述文章中提到方程式:

E=x+y-x*y100

其中E表示两种杀菌剂以特定剂量(例如,分别等于x和y)组合对疾病的预期抑制百分率,x是观察到的特定剂量(等于x)的化合物(I)对疾病的抑制百分率,y是观察到的特定剂量(等于y)的化合物(II)对疾病的抑制百分率。当观察到的组合的抑制百分率大于E时,表明有协同效应。

可采用植物特性例如植物直立、生长、活力或产量与未经处理的土壤、种子、幼苗、根系或植物相比提高的百分率进行这类计算,所述的提高指上述的任一植物特性与未经处理的土壤、种子、幼苗、根系或植物相比的提高(可以是统计学意义的)。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已经证实这种组合使用比单独使用在植物或作物的植物生长、活力或产量、或者杀真菌效果有显著改进。

此外,在预处理中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由于独角金萌发素内酯作为自灭萌芽剂的潜在作用还在杀虫效果方面显示明显的改进。本发明的组合物在用于预处理时,当这些物种的专性宿主不存在时,所述组合物可诱发寄生杂草物种发芽。因此,寄生杂草因为不能找到宿主进行附着而死亡。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

a)式(I)的独角金萌发素内酯衍生物,及其盐、N-氧化物、金属络合物、准金属络合物、以及光学活性异构体或者几何异构体;

其中:

-X1、X2、Y1、Y2、Y3和Z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硝基、羟基、氰基、氨基、次磺酰基、甲酰基、甲酰氧基、甲酰氨基、氨基甲酰基、N-羟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甲酸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羟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8-烷基)甲硅烷基-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8-烷基)甲硅烷基-C1-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环烷基、C2-C8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2-C8卤代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3-C8卤代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C1-C8-烷基-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有1-5个碳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有1-5个碳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氨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氨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烯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炔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或者包含最多4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4-、5-、6-或7-元杂环,

-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硝基、羟基、氰基、氨基、次磺酰基、甲酰基、甲酰氧基、甲酰氨基、氨基甲酰基、N-羟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甲酸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羟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8-烷基)甲硅烷基-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8-烷基)甲硅烷基-C1-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环烷基、C2-C8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2-C8卤代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3-C8卤代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C1-C8-烷基-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氨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氨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烯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炔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或者包含最多4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4-、5-、6-或7-元杂环;或者

R1和R2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或者

R1和R2形成与其他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稠合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碳环;

b)杀真菌剂化合物;

其中(a)/(b)的重量比为1/1-1/1014

本发明的任一化合物依据化合物内的双键数量还可以以一种或多种几何异构体形式存在。因此本发明同样涉及任意几何异构体和它们的任意比例的可能的混合物。可以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分离几何异构体。

依据本发明式(I),其中的R1、R2、X1、X2、Y1、Y2、Y3和/或Z表示羟基、次磺酰基或氨基的任何化合物可以以所述羟基、次磺酰基或氨基的质子分别发生迁移产生的互变异构形式存在。这类互变异构形式也是本发明的部分。一般而言,依据本发明式(I),其中的R1、R2、X1、X2、Y1、Y2、Y3和/或Z表示羟基、次磺酰基或氨基的化合物的任何互变异构形式,以及可任选地用作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中间体的该化合物的互变异构形式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通常使用的以下通用术语具有以下含义:

●卤原子表示氟、氯、溴或碘;

●杂原子可以是氮、氧或硫;

除非另外指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基团或被取代的取代基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以下的基团或原子取代:卤原子、硝基、羟基、氰基、氨基、次磺酰基、甲酰基、甲酰氧基、甲酰氨基、氨基甲酰基、N-羟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甲酸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羟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8-烷基)甲硅烷基-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C8-烷基)甲硅烷基-C1-C8-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环烷基、C2-C8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8-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2-C8卤代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8-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3-C8卤代炔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C1-C8-烷基-C1-C8-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化烷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羰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化烷基羰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羰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基亚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化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氨基氨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C8-烷基氨基氨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烯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炔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亚氨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1-5个卤原子的C1-C8卤代烷氧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次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或者包含最多4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4-、5-、6-或7-元杂环。

本发明的优选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其中X1、X2、Y1、Y2、Y3和Z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硝基、羟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氧基。

本发明的更优选的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其中

X1、X2、Y1、Y3和Z表示氢原子。

本发明更优选的另一种组合物包含式(I)化合物,其中,Y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基。

本发明更优选的另一种组合物包含式(I)化合物,其中,R1和R2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硝基、羟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氧基;或者

R1和R2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或者

R1和R2形成与其他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稠合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

本发明更优选的另一种组合物包含式(I)化合物,其中,R1和R2形成与另一个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稠合的饱和或不饱和的、芳族或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4-元至7-元碳环。

本发明更优选的另一种组合物包含式(I)化合物,其中,R1和R2与另一个不饱和的、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6-元碳环稠合的不饱和的、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碳环。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其中,

-X1、X2、Y1、Y2、Y3和Z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硝基、羟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氧基;

-R1和R2形成与另一个不饱和的、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6-元碳环稠合的不饱和的、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碳环。

本发明更优选的一种组合物包含式(I)的化合物,其中

-X1、X2、Y1、Y3和Z独立地表示:氢原子;

-Y2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卤代烷基;

-R1和R2形成与另一个不饱和的、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6-元碳环稠合的不饱和的、非芳族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元碳环。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组合物包含选自下列的式(I)的化合物:

和b)杀真菌剂化合物;

(a)/(b)的重量比值为1/10至1/1014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

a)式(II)化合物

b)杀真菌剂化合物;

(a)/(b)的重量比值为1/10至1/1014

依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杀真菌剂化合物(b)。合适的可作为混合组分的杀真菌剂的例子选自以下:

b1)能抑制核酸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苯霜灵、苯霜灵-M(benalaxyl-M)、乙嘧酚磺酸酯、柯罗泽尔昆(clozylacon)、甲菌定、乙嘧酚、呋霜灵、恶霉灵、精甲霜灵(mefenoxam)、甲霜灵、高效甲霜灵、呋酰胺、恶霜灵、恶喹酸;

b2)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的化合物,例如苯菌灵、多菌灵、乙霉威、噻唑菌胺、麦穗宁、戊菌隆、噻菌灵、甲基硫菌灵、苯酰菌胺;

b3)能抑制呼吸的化合物,

CI-呼吸抑制剂,如氟嘧菌胺(diflumetorim);

CII-呼吸抑制剂,如啶酰菌胺(boscalid)、萎锈灵、甲呋酰胺、氟酰胺、呋吡菌胺(furametpyr)、弗灭克(furmecyclox)、灭锈胺、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e)、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噻氟菌胺;

CIII-呼吸抑制剂,如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嘧菌酯、氰霜唑、醚菌胺(dimoxystrobin)、厄内斯卓宾(enestrobin)、恶唑菌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醚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肟菌酯;

b4)能起解偶联剂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消螨普、氟啶胺、密特克(meptyldinocap);

b5)能抑制ATP产生的化合物,例如三苯基乙酸锡、三苯基氯化锡、三苯基氢氧化锡、硅噻菌胺(silthiofam);

b6)能抑制A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胺扑灭(andoprim)、杀稻瘟菌素-S、嘧菌环胺、春雷霉素、水合盐酸春雷霉素(kasugamycin hydrochloridehydrate)、嘧菌胺、嘧霉胺;

b7)能抑制信号转导的化合物,例如拌种咯、咯菌腈、苯氧喹啉;

b8)能抑制脂和膜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联苯、乙菌利、敌瘟磷、土菌灵、依杜卡(iodocarb)、异稻瘟净、异菌脲、稻瘟灵、腐霉利、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吡菌磷、甲基立枯磷、乙烯菌核利;

b9)能抑制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阿尔迪莫(aldimorph)、氧环唑、联苯三唑醇、糠菌唑、环丙唑醇、苄氯三唑醇(diclobutrazole)、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烯唑醇-M(diniconazole-M)、十二环吗啉、十二环吗啉乙酸酯(dodemorphacetate)、氟环唑、乙环唑、氟苯嘧啶醇、腈苯唑、环酰菌胺、苯锈啶、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氟喹唑、呋嘧醇(flurprimidol)、氟硅唑、粉唑醇、呋菌唑、呋醚唑、己唑醇、抑霉唑、抑霉唑硫酸盐(imazalil sulfate)、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萘替芬(naftifine)、氯苯嘧啶醇、恶咪唑、多效唑、稻瘟酯、戊菌唑、咪鲜胺、丙环唑、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稗草丹、啶斑肟、硅氟唑、螺环菌胺、戊唑醇、特比萘芬(terbinafine)、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十三吗啉、氟菌唑、嗪胺灵、灭菌唑、烯效唑、烯霜苄(viniconazole)、伏立康唑(voriconazole);

b10)能抑制细胞壁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烯酰吗啉、氟吗啉、异丙菌胺、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多抗霉素(polyoxins)、多氧霉素(polyoxorim)、有效霉素;

b11)能抑制黑素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氰菌胺、四氯苯酞(phtalide)、咯喹酮、三环唑;

b12)能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例如活化酯-S-甲基(acibenzolar-S-甲基)、噻菌灵、噻酰菌胺(tiadinil);

b13)具有多位点(multisite)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波尔多液、敌菌丹、克菌丹、百菌清、环烷酸铜、氧化铜、氯氧化铜、铜制剂如氢氧化铜、硫酸铜、抑菌灵、二噻农、多果定、多果定游离碱、福美铁、氟佛匹特(fluorofolpet)、灭菌丹、双胍辛(guazatine)、双胍辛乙酸盐、双胍辛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亚氨基ctadine albesilate)、双胍辛胺三乙酸盐、代森锰铜、代森锰锌、代森锰、代森联(metiram)、代森联锌(metiram zinc)、喹啉铜、丙森锌、硫和硫制剂,包括多硫化钙、福美双、甲苯氟磺胺、代森锌、福美锌;

b14)选自以下的化合物:(2E)-2-(2-{[6-(3-氯-2-甲基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oxy)}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2E)-2-{2-[({[(1E)-1-(3-{[(E)-1-氟-2-苯基乙烯基]氧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环庚醇、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羧酸酯、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羧酰胺e)、2,3,5,6-四氯-4-(甲基磺酰基)吡啶、2-丁氧基-6-碘-3-丙基-4H-色烯-4-酮、2-氯-N-(1,1,3-三甲基-2,3-二氢-1H-茚-4-基)烟酰胺、2-苯基苯酚和盐、3-(二氟甲基)-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1H-吡唑-4-羧酰胺、3-(二氟甲基)-N-[(9R)-9-异丙基-1,2,3,4-四氢-1,4-甲酮萘(methanonaphthalen)-5-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3-(二氟甲基)-N-[(9S)-9-异丙基-1,2,3,4-四氢-1,4-甲酮萘-5-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3-(二氟甲基)-N-[4’-(3,3-二甲基-1-丁炔-1-基)联苯-2-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3,4,5-三氯吡啶-2,6-二腈、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3-氯-5-(4-氯苯基)-4-(2,6-二氟苯基)-6-甲基哒嗪、4-(4-氯苯基)-5-(2,6-二氟苯基)-3,6-二甲基哒嗪、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8-羟基喹啉硫酸盐、苯并噻唑、贝斯氧杂嗪(bethoxazin)、卡巴西霉素(capsimycin)、香芹酮(carvone)、灭螨猛、硫杂灵(cufraneb)、环氟菌胺(cyflufenamid)、霜脲氰、棉隆、咪菌威、双氯酚、哒菌酮、氯硝胺、野燕枯、野燕枯甲基硫酸盐(difenzoquat m乙基sulphate)、二苯胺、埃克玛(ecomate)、嘧菌腙、氟酰菌胺、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氟氯菌核利(氟imide)、磺菌胺、三乙膦酸铝(fosetyl-aluminium)、乙膦酸钙(fosetyl-calcium)、乙膦酸钠(fosetyl-sodium)、六氯苯、人间霉素(irumamycin)、异太乐(isotianil)、磺菌威(methasulfocarb)、(2E)-2-{2-[({环丙基[(4-甲氧基苯基)亚氨基]甲基}硫基(thio))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1-(2,2-二甲基-2,3-二氢-1H-茚-1-基)-1H-咪唑-5-羧酸甲酯、异氰脲酸甲酯、苯菌酮(metrafenone)、米多霉素(mildiomycin)、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基)-3-(甲酰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N-(4-氯苄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4-氯苯基)(氰基)甲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烟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4-二氯烟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氟-4-碘烟酰胺、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Z)-[(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纳他霉素(natamycin)、N-乙基-N-甲基-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亚氨基甲酰胺(imidoformamide)、N-乙基-N-甲基-N’-{2-甲基-5-(二氟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亚氨基甲酰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酞菌酯、O-{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硫代羟酸酯(硫代羟酸酯)、辛噻酮、奥克斯莫卡宾(oxamocarb)、氧代奋欣(oxyfenthiin)、五氯苯酚和盐、亚磷酸及其盐、病花灵、霜霉威乙膦酸盐(propamocarb fosetylate)、普罗帕诺欣钠(propanosine-sodium)、丙氧喹啉(proquinazid)、派本卡必(pyribencarb)、吡咯叠氮(pyrrolnitrine)、五氯硝基苯、S-烯丙基-5-氨基-2-异丙基-4-(2-甲基苯基)-3-氧代(oxo)-2,3-二氢-1H-吡唑-1-硫代羟酸酯、叶枯酞、四氯硝基苯、咪唑嗪、水杨菌胺、威乐尼(valiphenal)、氰菌胺。

较好地,杀真菌剂化合物(b)选自以下:

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苯霜灵、乙嘧酚、恶霉灵、精甲霜灵、甲霜灵、高效甲霜灵、苯菌灵、多菌灵、麦穗宁、戊菌隆、噻菌灵、苯酰菌胺、啶酰菌胺、萎锈灵、氟酰胺、呋吡菌胺、吡噻菌胺、噻氟菌胺、噻氟菌胺、噻氟菌胺、醚菌胺、恶唑菌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氟啶胺、硅噻菌胺、嘧菌环胺、春雷霉素、嘧菌胺、嘧霉胺、拌种咯、咯菌腈、异菌脲、腐霉利、霜霉威、甲基立枯磷、联苯三唑醇、环丙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氟环唑、乙环唑、环酰菌胺、氟喹唑、粉唑醇、己唑醇、抑霉唑、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咪鲜胺、丙硫菌唑、硅氟唑、螺环菌胺、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氟菌唑、灭菌唑、环丙酰菌胺、甲苯氟磺胺、氟吡菌胺、异太乐、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霜霉威乙膦酸盐、咪唑嗪、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

更优选,杀真菌剂化合物(b)选自下列L1:

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甲霜灵、多菌灵、戊菌隆、咪唑菌酮、氟嘧菌酯、肟菌酯、嘧霉胺、异菌脲、联苯三唑醇、氟喹唑、种菌唑、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三唑醇、灭菌唑、环丙酰菌胺、甲苯氟磺胺、氟吡菌胺、异太乐、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霜霉威乙膦酸盐、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氟噁菌、精甲霜灵、唑菌胺酯、啶酰菌胺、腈嘧菌酯。

本发明的合适混合物的非限制性例子可以包括以下混合物:

-化合物(Ia)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b)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c)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d)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e)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f)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g)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h)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i)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j)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k)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I)与选自L1的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a)通式(I)的化合物和(b)杀真菌剂化合物,其中(a)/(b)的重量比为1/1-1/1014。较佳地,(a)/(b)的重量比为1/10-1/1013。更佳地,(a)/(b)的重量比为1/102-1/1012,1/102-1/108、1/103-1/106、和1/103-1/105

当在种子处理中施用组合物时,(a)/(b)的比值优选为1/102至1/108,更优选1/103至1/106,最优选为1/103至1/105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施用方法以及化合物来确定适当的比值。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其他的不同杀真菌剂活性组分(c)。

合适的可进行混合的杀真菌剂的例子选自以下:

c1)能抑制核酸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苯霜灵、苯霜灵-M(benalaxyl-M)、乙嘧酚磺酸酯、柯罗泽尔昆(clozylacon)、甲菌定、乙嘧酚、呋霜灵、恶霉灵、精甲霜灵(mefenoxam)、甲霜灵、高效甲霜灵、呋酰胺、恶霜灵、恶喹酸;

c2)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的化合物,例如苯菌灵、多菌灵、乙霉威、噻唑菌胺、麦穗宁、戊菌隆、噻菌灵、甲基硫菌灵、苯酰菌胺;

c3)能抑制呼吸的化合物,例如

CI-呼吸抑制剂,如氟嘧菌胺(diflumetorim);

CII-呼吸抑制剂,如啶酰菌胺(boscalid)、萎锈灵、甲呋酰胺、氟酰胺、呋吡菌胺(furametpyr)、弗灭克(furmecyclox)、灭锈胺、氧化萎锈灵(oxycarboxine)、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噻氟菌胺;

CIII-呼吸抑制剂,如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嘧菌酯、氰霜唑、醚菌胺(dimoxystrobin)、厄内斯卓宾(enestrobin)、恶唑菌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醚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肟菌酯;

c4)能起解偶联剂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消螨普、氟啶胺、密特克(meptyldinocap);

c5)能抑制ATP产生的化合物,例如三苯基乙酸锡、三苯基氯化锡、三苯基氢氧化锡、硅噻菌胺(silthiofam);

c6)能抑制A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胺扑灭(andoprim)、杀稻瘟菌素-S、嘧菌环胺、春雷霉素、水合盐酸春雷霉素(kasugamycinhydrochloride hydrate)、嘧菌胺、嘧霉胺;

c7)能抑制信号转导的化合物,例如拌种咯、咯菌腈、苯氧喹啉;

c8)能抑制脂和膜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联苯、乙菌利、敌瘟磷、土菌灵、依杜卡(iodocarb)、异稻瘟净、异菌脲、稻瘟灵、腐霉利、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吡菌磷、甲基立枯磷、乙烯菌核利;

c9)能抑制麦角固醇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阿尔迪莫(aldimorph)、氧环唑、联苯三唑醇、糠菌唑、环丙唑醇、苄氯三唑醇(diclobutrazole)、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烯唑醇-M(diniconazole-M)、十二环吗啉、十二环吗啉乙酸酯(dodemorph acetate)、氟环唑、乙环唑、氟苯嘧啶醇、腈苯唑、环酰菌胺、苯锈啶、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氟喹唑、呋嘧醇(flurprimidol)、氟硅唑、粉唑醇、呋菌唑、呋醚唑、己唑醇、抑霉唑、抑霉唑硫酸盐(imazalilsulfate)、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腈菌唑、萘替芬(naftifine)、氯苯嘧啶醇、恶咪唑、多效唑、稻瘟酯、戊菌唑、咪鲜胺、丙环唑、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稗草丹、啶斑肟、硅氟唑、螺环菌胺、戊唑醇、特比萘芬(terbinafine)、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十三吗啉、氟菌唑、嗪胺灵、灭菌唑、烯效唑、烯霜苄(viniconazole)、伏立康唑(voriconazole);

c10)能抑制细胞壁合成的化合物,例如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烯酰吗啉、氟吗啉、异丙菌胺、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多抗霉素(polyoxins)、多氧霉素(polyoxorim)、有效霉素A;

c11)能抑制黑素生物合成的化合物,例如环丙酰菌胺、双氯氰菌胺、氰菌胺、四氯苯酞(phtalide)、咯喹酮、三环唑;

c12)能诱导宿主防御的化合物,例如活化酯-S-甲基(acibenzolar-S-methyl)、噻菌灵、噻酰菌胺(tiadinil);

c13)具有多位点(multisite)作用的化合物,例如波尔多液、敌菌丹、克菌丹、百菌清、环烷酸铜、氧化铜、氯氧化铜、铜制剂如氢氧化铜、硫酸铜、抑菌灵、二噻农、多果定、多果定游离碱、福美铁、氟佛匹特(fluorofolpet)、灭菌丹、双胍辛(guazatine)、双胍辛乙酸盐、双胍辛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iminoctadine albesilate)、双胍辛胺三乙酸盐、代森锰铜、代森锰锌、代森锰、代森联(metiram)、代森联锌(metiram zinc)、喹啉铜、丙森锌、硫和硫制剂,包括多硫化钙、福美双、甲苯氟磺胺、代森锌、福美锌;

c14)选自以下的化合物:(2E)-2-(2-{[6-(3-氯-2-甲基苯氧基)-5-氟嘧啶-4-基]氧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2E)-2-{2-[({[(1E)-1-(3-{[(E)-1-氟-2-苯基乙烯基]氧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亚氨基)-N-甲基乙酰胺、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环庚醇、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羧酸酯、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羧酰胺、2,3,5,6-四氯-4-(甲基磺酰基)吡啶、2-丁氧基-6-碘-3-丙基-4H-色烯-4-酮、2-氯-N-(1,1,3-三甲基-2,3-二氢-1H-茚-4-基)烟酰胺、2-苯基苯酚和盐、3-(二氟甲基)-1-甲基-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1H-吡唑-4-羧酰胺、3-(二氟甲基)-N-[(9R)-9-异丙基-1,2,3,4-四氢-1,4-甲酮萘-5-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3-(二氟甲基)-N-[(9S)-9-异丙基-1,2,3,4-四氢-1,4-甲酮萘-5-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3-(二氟甲基)-N-[4’-(3,3-二甲基-1-丁炔-1-基)联苯-2-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3,4,5-三氯吡啶-2,6-二腈、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3-氯-5-(4-氯苯基)-4-(2,6-二氟苯基)-6-甲基哒嗪、4-(4-氯苯基)-5-(2,6-二氟苯基)-3,6-二甲基哒嗪、5-氯-7-(4-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8-羟基喹啉硫酸盐、苯并噻唑、贝斯氧杂嗪(bethoxazin)、卡巴西霉素(capsimycin)、香芹酮(carvone)、灭螨猛、硫杂灵(cufraneb)、环氟菌胺(cyflufenamid)、霜脲氰、棉隆、咪菌威、双氯酚、哒菌酮、氯硝胺、野燕枯、野燕枯甲基硫酸盐(difenzoquat methylsulphate)、二苯胺、埃克玛(ecomate)、嘧菌腙、氟酰菌胺、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氟氯菌核利(fluoroimide)、磺菌胺、三乙膦酸铝(fosetyl-aluminium)、乙膦酸钙(fosetyl-calcium)、乙膦酸钠(fosetyl-sodium)、六氯苯、人间霉素(irumamycin)、异太乐(isotianil)、磺菌威(methasulfocarb)、(2E)-2-{2-[({环丙基[(4-甲氧基苯基)亚氨基]甲基}硫基)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1-(2,2-二甲基-2,3-二氢-1H-茚-1-基)-1H-咪唑-5-羧酸甲酯、异氰脲酸甲酯、苯菌酮(metrafenone)、米多霉素(mildiomycin)、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3-乙基-3,5,5-三甲基环己基)-3-(甲酰基氨基)-2-羟基苯甲酰胺、N-(4-氯-2-硝基苯基)-N-乙基-4-甲基苯磺酰胺、N-(4-氯苄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4-氯苯基)(氰基)甲基]-3-[3-甲氧基-4-(丙-2-炔-1-基氧基)苯基]丙酰胺、N-[(5-溴-3-氯吡啶-2-基)甲基]-2,4-二氯烟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4-二氯烟酰胺、N-[1-(5-溴-3-氯吡啶-2-基)乙基]-2-氟-4-碘烟酰胺、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Z)-[(环丙基甲氧基)亚氨基][6-(二氟甲氧基)-2,3-二氟苯基]甲基}-2-苯基乙酰胺、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纳他霉素(natamycin)、N-乙基-N-甲基-N’-{2-甲基-5-(三氟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亚氨基甲酰胺、N-乙基-N-甲基-N’-{2-甲基-5-(二氟甲基)-4-[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氧基]苯基}亚氨基甲酰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酞菌酯、O-{1-[(4-甲氧基苯氧基)甲基]-2,2-二甲基丙基}1H-咪唑-1-硫代羟酸酯、辛噻酮、奥克斯莫卡宾(oxamocarb)、氧代奋欣(oxyfenthiin)、五氯苯酚和盐、亚磷酸及其盐、病花灵、霜霉威乙膦酸盐(propamocarb fosetylate)、普罗帕诺欣钠(propanosine-sodium)、丙氧喹啉(proquinazid)、派本卡必(pyribencarb)、吡咯叠氮(pyrrolnitrine)、五氯硝基苯、S-烯丙基-5-氨基-2-异丙基-4-(2-甲基苯基)-3-氧代-2,3-二氢-1H-吡唑-1-硫代羟酸酯、叶枯酞、四氯硝基苯、咪唑嗪、水杨菌胺、威乐尼(valiphenal)、氰菌胺。

较好地,杀真菌剂化合物(c)选自以下:

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苯霜灵、乙嘧酚、恶霉灵、精甲霜灵、甲霜灵、高效甲霜灵、苯菌灵、多菌灵、麦穗宁、戊菌隆、噻菌灵、苯酰菌胺、啶酰菌胺、萎锈灵、氟酰胺、呋吡菌胺、吡噻菌胺、噻氟菌胺、噻氟菌胺、噻氟菌胺、醚菌胺、恶唑菌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苯氧菌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氟啶胺、硅噻菌胺、嘧菌环胺、春雷霉素、嘧菌胺、嘧霉胺、拌种咯、咯菌腈、异菌脲、腐霉利、霜霉威、甲基立枯磷、联苯三唑醇、环丙唑醇、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氟环唑、乙环唑、环酰菌胺、氟喹唑、粉唑醇、己唑醇、抑霉唑、亚胺唑、种菌唑、叶菌唑、咪鲜胺、丙硫菌唑、硅氟唑、螺环菌胺、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氟菌唑、灭菌唑、环丙酰菌胺、甲苯氟磺胺、氟吡菌胺、异太乐、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霜霉威乙膦酸盐、咪唑嗪、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

更优选,杀真菌剂化合物(c)选自下列L1:

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羧酰胺、甲霜灵、多菌灵、戊菌隆、咪唑菌酮、氟嘧菌酯、肟菌酯、嘧霉胺、异菌脲、联苯三唑醇、氟喹唑、种菌唑、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三唑醇、灭菌唑、环丙酰菌胺、甲苯氟磺胺、氟吡菌胺、异太乐、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霜霉威乙膦酸盐、咪唑嗪、N-{2-[1,1’-二(环丙基)-2-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霜霉威乙膦酸盐、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酰胺、N-{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乙基}-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氟噁菌、精甲霜灵、唑菌胺酯、啶酰菌胺、腈嘧菌酯。

当组合物中包含上述第三活性组分(c)时,该化合物的含量应使得(a)/(b)/(c)的重量比为1/1/1至1/1014/1014;化合物(a)、(b)和(c)的重量比可以相互独立地改变。较佳地,(a)/(b)/(c)的重量比为1/10/10至1/1013/1013。更佳地,(a)/(b)/(c)的重量比为1/102/102至1/1012/1012,1/102/102至1/108/108,1/103/103至1/106/106,1/103/103至1/105/105

当通过种子处理施用组合物时,(a)/(b)/(c)的重量比可优选为1/102/102至1/108/108,更优选1/103/103至1/106/106,最优选1/103/103至1/105/105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依据施用的方法和化合物决定适当的比率。

本发明的合适混合物的非限定性例子包括以下混合物:

-化合物(Ia)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b)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c)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d)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e)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f)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g)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h)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i)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j)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k)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合物(II)与选自L1的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以及不同于第一杀真菌剂化合物的选自L1的第二杀真菌剂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包含AM真菌的补充物,所述补充物可以孢子或其他接种体加入。这种AM真菌可以是例如球囊菌(Glomus sp.),巨孢囊霉菌(Gigaspora sp.)或者聚合菌(Glomeromycota)群的其他真菌。

依据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包含其它组分,例如农业上可接受的担体(support)、载体或填料(filler)。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担体”表示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它与活性材料组合或联合使用,使活性材料更容易施用,特别是施用到植物各部分上。因此,此担体通常是惰性的,并且应该是农业上可接受的。担体可为固体或液体。合适的担体的例子包括粘土、天然或合成的硅酸盐、二氧化硅、树脂、蜡、固体肥料、水、醇(特别是丁醇)、有机溶剂、矿物油和植物油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也可以使用这些担体的混合物。

依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包含其它的组分。具体地,所述组合物还可包含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为离子或非离子型乳化剂、分散剂或润湿剂或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例如,聚丙烯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苯酚磺酸盐或萘磺酸盐、环氧乙烷与脂肪醇或脂肪酸或脂肪胺的缩聚物、取代的苯酚(特别是烷基苯酚或芳基苯酚)、磺基琥珀酸酯的盐、牛磺酸衍生物(特别是牛磺酸烷基酯(alkyl taurate))、聚氧乙基化醇或苯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以及含有硫酸、磺酸和磷酸官能团的上述化合物的衍生物。当活性材料和/或惰性担体不溶于水并且当施用的媒介剂是水时,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的存在通常是至关重要的。较佳地,以组合物的重量为基准计,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5重量%至40重量%。

还可包括附加的组分,例如,保护性胶体、胶粘剂、增稠剂、触变剂、渗透剂、稳定剂(stabilisers)、掩蔽剂(sequestering agent)。一般来说,活性化合物可根据常用的配方技术与任何固体或液体添加剂相混合。

本发明的组合物一般可含有0.05重量%至99重量%的活性物质,较佳为10重量%至70重量%。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各种形式使用,诸如气雾分散剂、胶囊悬浮剂(capsule suspension)、冷雾浓缩剂、可撒粉剂、可乳化的浓缩剂、水包油乳剂、油包水乳剂、微囊粒剂、细粒剂、种子处理用可流动的浓缩剂、气体(在压力下)制剂、气体发生剂、颗粒剂、热雾浓缩剂、大粒剂、微粒剂、油可分散性粉剂、油可混溶性可流动的浓缩剂、油可混溶液体、糊剂、植物棒形剂、干种子处理用粉剂、农药包衣的种子、可溶性浓缩剂、可溶性粉剂、种子处理用溶液、悬浮浓缩剂(可流动的浓缩剂)、超低容量(ULV)液体、超低容量(ULV)悬浮剂、水可分散粒剂或片剂、浆液处理用水可分散性粉剂、水溶性粒剂或片剂、种子处理用水溶性粉剂和可润湿性粉剂。

这些组合物不仅包括通过合适的设备如喷雾或撒粉设备施用到待处理的植物或种子上或施用到土壤中的犁沟中的现成组合物,还包括在施用到农作物之前必须稀释的浓缩商品组合物。

合成本发明式(I)化合物的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皆知(Bouwmeester等,2003,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6:358-364;Mangnus等,1992,J.Agric.Food Chem.40(6):697-700;Frischmuth等,1991,Tetrahedron47:9793-9806;Mwakaboko A.S.,2003,“作为独脚金和列当属寄生杂草的种子的发芽刺激剂的新的独角金萌发素内酯类似物的合成和生物评价(Synthesis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ew strigolactone analogues as germinationstimulants for the seeds of the parasitic weeds Striga and Orobanchespp)”,Doctoral thesis,http://webdoc.ubn.kun.nl/mono/m/mwakaboko a/syntanbie.pdf)。作为一个例子,Mwakaboko A.S.在其论文中揭示某些结构改进的独角金萌发素内酯的合成(第8&9章)。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用来治疗性或预防性地控制农作物的植物病原真菌,而且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生长或活力。另外,预防性地利用本发明可以控制寄生杂草物种。

因此,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性或预防性地控制农作物植物病原真菌和/或提高植物的产量、生长或活力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种子处理、叶敷、茎施用或浸润/滴注施用(施化灌溉(chemigation))而施用到种子、植物和/或植物的果实上,或者施用到正在生长或需要生长植物的土壤、特别是梨沟中,以及/或者施用到正在生长或需要生长植物的惰性基材上(例如无机基材(例如沙、石棉、玻璃棉、膨胀材料(例如珍珠岩、蛭石、沸石、膨胀粘土))、轻石、火成碎屑物/凝灰岩、合成有机基材(例如聚氨酯)、有机基材(例如泥炭、堆肥、树木废料(例如椰纤维、木质纤维/碎屑、树皮绉)),和/或施用到正在生长或需要生长植物的液体基材上(例如漂浮水耕体系(floating hydroponic systems)、营养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气栽法(Aeroponics))。

用于抵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组合物包含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的杀真菌剂化合物。“有效且非植物毒性量”的表达方式指本发明组合物的量足以控制或破坏存在于或易于出现在农作物上的害虫和疾病,而该剂量并不会使所述农作物产生任何可以观察到的植物毒性症状。该量根据以下因素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要对抗或控制的害虫和疾病、农作物的类型、气候条件和包含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化合物。

该量可通过系统性田间试验来确定,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用于处理繁殖材料如块茎或根茎,并且可用于处理种子、幼苗或移植(pricking out)苗以及植物或移植植物。该处理方法也可用于处理根。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也可用于处理植物的地上部分如有关植物的干、茎或梗、叶子、花和果实。

在可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植物中,包括棉花;亚麻;葡萄藤;水果或蔬菜作物,诸如蔷薇科(Rosaceae sp.)(例如,仁果类水果,如苹果和梨,还有核果,如杏、杏仁和桃子)、茶蔗子科(Ribesioidae sp.)、胡桃科(Juglandaceaesp.)、桦木科(Betulaceae sp.)、漆树科(Anacardiaceae sp.)、山毛榉科(Fagaceae sp.)、桑科(Moraceae sp.)、木犀科(Oleaceae sp.)、猕猴桃科(Actinidaceae sp.)、樟科(Lauraceae sp.)、芭蕉科(Musaceae sp.)(例如香蕉树和粉芭蕉(plantins))、茜草科(Rubiaceae sp.)、山茶科(Theaceae sp.)、梧桐科(Sterculiceae sp.)、芸香科(Rutaceae sp.)(例如柠檬、橙子和葡萄柚);茄科(Solanaceae sp.)(例如,西红柿)、百合科(Liliaceae sp.)、紫菀科(Asteraceae sp.)(例如莴苣)、伞形科(Umbelliferae sp.)、十字花科(Cruciferae sp.)、藜科(Chenopodiaceae sp.)、葫芦科(Cucurbitaceae sp.)、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sp.)(例如豌豆)、蔷薇科(Rosaceae sp.)(例如草莓);大作物,诸如禾本科(Graminae sp.)(例如玉米、菌苔或谷物如小麦、稻、大麦和黑小麦)、紫菀科(Asteraceae sp.)(例如向日葵)、十字花科(Cruciferaesp.)(例如油菜(colza))、豆科(Fabacae sp.)(例如花生)、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 sp.)(例如大豆)、茄科(Solanaceae sp.)(例如马铃薯)、藜科(Chenopodiaceae sp.)(例如甜菜根);园艺作物和森林作物;以及这些作物的遗传修饰的同系物。

在可通过本发明方法控制的植物或农作物疾病中,可提及的有:

白粉病(powdery mildew),例如: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diseases),例如由小麦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引起;

叉丝单囊壳属病(Podosphaera diseases),例如由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leucotricha)引起;

单丝壳属病(Sphaerotheca diseases),例如由苍耳单丝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引起;

钩丝壳属病(Uncinula diseases),例如由葡萄钓丝壳(Uncinulanecator)引起;

锈病,例如:

胶锈属病(Gymnosporangium diseases),例如由赛宾锈菌(Gymnosporangium sabinae)引起;

驼孢锈病(Hemileia diseases),例如由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vastatrix)引起;

层锈菌属病(Phakopsora diseases),例如由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pachyrhizi)或山马蝗层锈菌(Phakopsora meibomiae)引起;

柄锈菌属病(Puccinia diseases),例如由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引起;

单孢锈菌属病(Uromyces diseases),例如由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appendiculatus)引起;

卵菌病(Oomycete diseases),例如:

盘梗霉属病(Bremia diseases),例如由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引起;

霜霉属病(Peronospora diseases),例如由豌豆霜霉(Peronosporapisi)或芸苔霜霉(P.brassicae)引起;

疫霉属病(Phytophthora diseases),例如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

单轴霉属病(Plasmopara diseases),例如由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引起;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diseases),例如由葎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humuli)或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引起;

腐霉属病(Pythium diseases),例如由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引起;

叶斑病(Leafspot disease)、污叶病(leaf blotch disease)和叶枯病(leafblight disease),例如:

支链孢属病(Alternaria diseases),例如由茄链格孢(Alternariasolani)引起;

尾孢霉属病(Cercospora diseases),例如由甜菜生尾孢(Cercosporabeticola)引起;

金孢子菌属病(Cladiosporum diseases),例如由瓜枝孢(Cladiosporium cucumerinum)引起;

旋孢腔菌病(Cochliobolus diseases),例如由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引起;

刺盘孢属病(Colletotrichum diseases),例如由豆刺盘孢(Colletotrichum lindemuthanium)引起;

油橄榄孔雀斑病(Cycloconium diseases),例如由油橄榄孔雀斑菌(Cycloconium oleaginum)引起;

腐皮壳菌层病(Diaporthe diseases),例如由桔柑间座壳(Diaporthecitri)引起;

痂囊腔菌属病(Elsinoe diseases),例如由桔柑痂囊腔菌(Elsinoefawcettii)引起;

长孢属病(Gloeosporium diseases),例如由悦色盘长孢(Gloeosporium laeticolor)引起;

小丛壳属病(Glomerella diseases),例如由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引起;

球座菌属病(Guignardia diseases),例如由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bidwelli)引起;

小球腔菌属病(Leptosphaeria diseases),例如由十字花科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颖枯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nodorum)引起;

稻瘟病(Magnaporthe diseases),例如由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

球腔菌属病(Mycosphaerella diseases),例如由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arachidicola);香蕉黑条叶斑病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i)引起;

壳针孢属病(Phaeosphaeria diseases),例如由颖枯壳针孢(Phaeosphaeria nodorum)引起;

核腔菌属病(Pyrenophora diseases),例如由圆核腔菌(Pyrenophorateres)引起;

柱隔孢属病(Ramularia diseases),例如由辛加柱隔孢(Ramulariacollo-cygni)引起;

喙孢属病(Rhynchosporium diseases),例如由黑麦喙孢(Rhynchosporium secalis)引起;

壳针孢属病(Septoria diseases),例如由芹菜小壳针孢(Septoriaapii)或番茄壳针孢(Septoria lycopercisi)引起;

核瑚菌属病(Typhula diseases),例如由肉孢核瑚菌(Typhulaincarnata)引起;

黑星菌属病(Venturia diseases),例如由苹果黑星菌(Venturiainaequalis)引起;

根和茎疾病,例如:

伏革菌病(Corticium diseases),例如由禾伏革菌(Corticiumgraminearum)引起;

镰孢菌(霉)属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引起;

鲟形属病(Gaeumannomyces diseases),例如由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引起;

丝核菌属病(Rhizoctonia diseases),例如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

塔普斯(Tapesia)病,例如由塔普斯梭状芽胞杆菌(Tapesiaacuformis)引起;

根串珠霉属病(Thielaviopsis diseases),例如由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

耳穗和圆锥花序疾病,例如:

链格孢属病(Alternaria diseases),例如由链格孢(Alternaria spp.)引起;

曲霉病(Aspergillus diseases),例如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引起;

枝孢属病(Cladosporium diseases),例如由枝孢(Cladosporium spp.)引起;

麦角菌属病(Claviceps diseases),例如由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引起;

镰孢菌(霉)属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大刀镰孢菌(Fusariumculmorum)引起;

赤霉属病(Gibberella diseases),例如由玉米赤霉(Gibberella zeae)引起;

水稻云形病(Monographella),例如由水稻云形菌(Monographellanivalis)引起;

黑穗病和腥黑穗病,例如:

轴黑粉菌属病(Sphacelotheca diseases),例如由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引起;

腥黑粉菌属病(Tilletia diseases),例如由小麦网腥黑粉菌(Tilletiacaries)引起;

条黑粉菌属病(Urocystis diseases),例如由隐条黑粉菌(Urocystisocculta)引起;

黑粉菌属病(Ustilago diseases),例如由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引起;

果实腐烂和霉菌病,例如:

曲霉病(Aspergillus diseases),例如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引起;

葡萄孢属病(Botrytis diseases),例如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

青霉菌病(Penicillium diseases),例如由扩展青霉(Penicilliumexpansum)引起;

核盘菌属病(Sclerotinia diseases),例如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引起;

轮枝孢属病(Verticilium diseases),例如由黑白轮枝孢(Verticilium alboatrum)引起;

种子和土壤传播的腐烂,霉菌,枯萎,腐烂和猝倒病:

镰孢菌(霉)属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大刀镰孢菌(Fusariumculmorum)引起;

疫霉属病(Phytophthora diseases),例如由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引起;

腐霉属病(Pythium diseases),例如由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引起;

丝核菌属病(Rhizoctonia diseases),例如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

小核菌病(Sclerotium diseases),例如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

微结节菌属病(Microdochium diseases),例如由雪腐微座孢(Microdochium nivale)引起;

溃疡病(Canker)、松碎(broom)和梢枯病,例如:

丛赤壳属病(Nectria diseases),例如由干癌丛赤壳菌(Nectriagalligena)引起;

枯萎病,例如:

链核盘菌属病(Monilinia diseases),例如由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 laxa)引起;

叶疱病或缩叶病,例如:

外囊菌属病(Taphrina diseases),例如由畸形外囊菌(Taphrinadeformans)引起;

木质植物的衰退病,例如:

依科病(Esca diseases),例如由根霉格孢菌(Phaemoniellaclamydospora)引起;

花和种子的疾病,例如:

葡萄孢属病(Botrytis diseases),例如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引起;

根茎类疾病,例如:

丝核菌属病(Rhizoctonia diseases),例如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

本发明的杀真菌组合物还可以用来抵抗易于在木材上或木材内部生长的真菌疾病。术语“木材”指所有种类的木材,以及对该木材进行加工用于建筑物的所有类型的加工材料,例如实木、高密度木材、层压木材和胶合板。本发明处理木材的方法主要包括:使木材与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或本发明的组合物接触;这包括例如直接施用、喷涂、浸涂、注入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用于处理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或本发明的农用化学组合物遗传修饰的生物体。遗传修饰的植物是其基因组被稳定地整合入编码相关蛋白的异源基因的植物。“编码相关蛋白的异源基因”主要是指给予转化植物新的农学性质的基因,或用于改善转化植物的农学性质的基因。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对于应用于叶处理时,活性物质通常施用剂量优选为10-800克/公顷,更好为50-300克/公顷。如果可以采用浸润/滴注/犁沟内施用,则剂量可以更低,特别是在石棉或珍珠岩之类的人造基材中。对于种子处理,活性物质的施用剂量通常优选为0.5-200克/100千克种子,更好为1-150克/100千克种子。应该清楚地理解,上述剂量是作为本发明方法的说明性例子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如何根据待处理农作物的性质调节施用剂量。

生物学测试:

1.杀真菌剂协同效应的计算

当活性化合物组合物的杀真菌活性大于单独施用的各活性化合物的总活性时存在杀真菌剂的协同效应。

可以如下计算对两种活性化合物的特定组合的预期活性(cf.Colby,S.R.,“计算除草剂组合物的协同和拮抗响应(Calculating Synergistic andAntagonistic Responses of Herbicide Combinations)”,Weeds 15,第20-22页,1967):

如果:

X是在以m克/公顷的施用比例施用活性化合物A时的效应,

Y是在以n克/公顷的施用比例施用活性化合物B时的效应,

E是在以m克/公顷和n克/公顷的施用比例施用活性化合物A和B时的预期效应,

则,E=X+Y-X.Y100

所述效应以%表示。0%表示相应于对照组的效应,而100%效应表示没有观察到病害。

如果实际的杀真菌活性大于计算值,则该组合物的活性是超叠加性的,即存在协同效应。这种情况下,实际观察到的效应必须大于按上式计算的预期效应的值(E)。

2.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试验

使用微滴定板,在用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DB)的液体介质中进行该微量测试。

将活性化合物以溶解于甲醇的技术活性物质施用。

使用灰葡萄孢的孢子悬液进行接种。在振摇(10Hrz)条件下于暗处培养5天后,利用微滴定板读数计测评每个孔中的光学密度。

0%效应表示相应于对照样的效应,而100%效应表示没有观察到真菌生长。

下面的表清楚地显示,观察到根据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的活性大于计算的活性,即存在协同效应。

3.立枯丝核菌试验

使用微滴定板,在用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DB)的液体介质中进行该微量测试。

将活性化合物以溶解于甲醇的技术活性物质施用。

使用立枯丝核菌的菌丝体悬液进行接种。在振摇(10Hrz)条件下于暗处培养5天后,利用微滴定板读数计测评每个孔中的光学密度。

O%效应表示相应于对照样的效应,而100%效应表示没有观察到真菌生长。

下面的表清楚地显示,观察到根据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的活性大于计算的活性,即存在协同效应。

4.玉米赤霉试验

使用微滴定板,在用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DB)的液体介质中进行该微量测试。

将活性化合物以溶解于甲醇的技术活性物质施用。

使用玉米赤霉的孢子悬液进行接种。在振摇(10Hrz)条件下于暗处培养3天后,利用微滴定板读数计测评每个孔中的光学密度。

0%效应表示相应于对照样的效应,而100%效应表示没有观察到真菌生长。

下面的表清楚地显示,观察到根据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的活性大于计算的活性,即存在协同效应。

5.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试验:

使用微滴定板,在用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DB)的液体介质中进行该微量测试。

将活性化合物以溶解于甲醇的技术活性物质施用。

使用稻瘟霉的孢子悬液进行接种。在振摇(10Hrz)条件下于暗处培养3天后,利用微滴定板读数计测评每个孔中的光学密度。

0%效应表示相应于对照样的效应,而100%效应表示没有观察到真菌生长。

下面的表清楚地显示,观察到根据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的组合的活性大于计算的活性,即存在协同效应。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