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和等离子显示屏上基板的制作方法

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和等离子显示屏上基板的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包括金属电极X和金属电极Y,其中,金属电极X的放电部和金属电极X的放电部为锥刺形以形成尖端放电。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的制作方法。由于采用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金属电极X的放电部和金属电极Y的放电部都为锥刺形,以形成尖端放电,降低着火电压,同时遮盖面积比较小,从而增加透光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7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世纪双虹显示器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223470.9

  • 发明设计人 曹瑞林;

    申请日2008-09-28

  • 分类号H01J17/04;H01J9/00;H01J9/02;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尚志峰

  •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5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J11/22 授权公告日:20130828 终止日期:20140928 申请日:200809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8-28

    授权

    授权

  • 2011-09-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J17/04 申请日:2008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放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锥刺形无ITO电极 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上基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交流气体放电等离子显示屏采用表面放电型结构, 包括一个上基板及与之封接在一起的后基板,上基板上配置有透明 电极和汇流电极,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构成放电电极,放电电极包 括维持放电电极X和扫描放电电极Y,在放电电极的表面覆盖有一 层介质层,介质层上覆盖氧化镁保护层。后基板上配置有与放电电 极相互垂直的寻址电极,寻址电极上覆盖有一层介质层,介质层上 配置有与其寻址电极平行的条状障壁,且在条状障壁的底部覆盖有 荧光粉层,前后基板用低熔点玻璃粉封接在一起,并且在其间充有 放电气体。

对于等离子显示屏上基板来说,有采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 (银)汇流电极的电极结构,也有采用中间有漏光孔的金属电极的 电极结构,即ITO less的电极结构。然而,对于现有的ITO less的 电极结构来说,它对显示屏透光率的影响仍然较大,因此有待于进 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以降低着 火电压并提高显示屏的透光度。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包括金属电 极X和金属电极Y,其中,金属电极X的放电部和金属电极X的 放电部为锥刺形以形成尖端放电。

优选地,金属电极X和金属电极Y分别为银电极。银电极宽度 为30~90um,锥刺形放电部的锥刺长度为50~120um,宽度为 3.5~6.5um。

上述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的制作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上基板玻璃烧结后,送入氧化镁电子束蒸发设备的蒸发腔 体中或送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蒸发腔体中,以制得第一氧化镁层;b) 在第一氧化镁层的表面用光刻法制得银电极X和银电极Y;c)在 银电极X和银电极Y上制作介质层;以及d)在介质层上制作第二 氧化镁层。优选地,介质层中含有氧化钙纳米材料或氧化硼纳米材 料或氧化铅纳米材料。优选地,介质层中3%~6%重量份的氧化钙 纳米材料和1%~3%重量份的氧化硼纳米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其中,金属电极X的放 电部和金属电极Y的放电部都为锥刺形,以形成尖端放电,降低着 火电压,同时遮盖面积比较小,从而增加透光率。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金属电极X和金属电极Y都为银电 极,为了防止上基板玻璃发黄,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或磁控溅射的 方法在PDP上基板玻璃表面上形成第一氧化镁层,该氧化镁层为绝 缘层,结构细密,能够很好地阻隔银电极与玻璃的接触,防止上基 板玻璃变黄。氧化镁层的透光率为98%,与透明电极的透光率相当, 故不影响已有的透光效果。

而且,氧化镁层能产生二次电子,对上基板而言最底层和最上 层有两层氧化镁层,可增加二次电子,从而进一步降低着火电压。 另外,在形成介质层的浆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铅或氧化钙或氧 化硼纳米材料,其熔点会随超细粉末的直径的减小而大大降低,从 而介质层的烧结温度在低于原来温度下,烧结的介质层的透光率与 原来较高温度下烧结的介质层的透光率相当,这样可以避免银离子 在高温下穿透氧化镁层的可能性,因而进一步减小了上基板玻璃变 黄的可能性。

应该指出,以上说明和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所 要求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 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特征 和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 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的具有ITO电极的PDP上基板放电电极结构示 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ITO电极的PDP上基板放电 电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的具有ITO的PDP上基板放电电极结 构,图中,11a,12a为透明电极,11b为金属电极X,12b为金属 电极Y。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ITO的PDP上基板 放电电极结构。图中,11b为金属电极X,12b为金属电极Y。如图 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包括金 属X电极11b和金属Y电极12b,其中,金属X电极11B的放电 部111和金属Y电极12b的放电部121为锥刺形以形成尖端放电。

优选地,金属X电极11b和金属Y电极12b可以为银电极。 银电极宽度为30~90um,锥刺形放电部的锥刺长度为50~120um, 宽度为3.5~6.5um。

本发明提供的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的上基板 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曝光原理,1)热胀冷缩原理,初步设计掩模板图形;2) 根据工艺的实验参数,对以上数值进行校正,最终确定掩模板图形; 3)无ITO上基板玻璃进行烧结,优选地进行585℃烧结,然后,送 入氧化镁电子束蒸发设备或磁控溅射设备的蒸发腔体中,形成氧化 镁隔离层,优选地,氧化镁隔离层为1500~2800埃厚;4)在氧化 镁隔离层上采用光刻法形成蜂刺形银电极;5)电极上印刷介质,优 选地,介质层中含有氧化钙纳米材料或氧化硼纳米材料或氧化铅纳 米材料。优选地,介质层中含3%~6%重量份的氧化钙纳米材料和 1%~3%重量份的氧化硼纳米材料。

由于采用锥刺形无ITO电极结构,金属X电极11a的放电部和 金属Y电极11b的放电部都为锥刺形,以形成尖端放电,降低着火 电压,同时遮盖面积比较小,从而增加透光率。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金属X电极11a和金属Y电极11b 都为银电极,为了防止上基板玻璃发黄,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或磁 控溅射的方法在PDP上基板玻璃表面上形成第一氧化镁层,该氧化 镁层为绝缘层,结构细密,能够很好地阻隔银电极与玻璃的接触, 防止上基板玻璃变黄。氧化镁层的透光率为98%,与透明电极的透 光率相当,故不影响已有的透光效果。

而且,氧化镁层能产生二次电子,对上基板而言最底层和最上 层有两层氧化镁层,可增加二次电子,从而进一步降低着火电压。 另外,在形成介质层的浆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铅或氧化钙或氧 化硼纳米材料,其熔点会随超细粉末的直径的减小而大大降低,从 而介质层的烧结温度在低于原来温度下,烧结的介质层的透光率与 原来较高温度下烧结的介质层的透光率相当,这样可以避免银离子 在高温下穿透氧化镁层的可能性,因而进一步减小了上基板玻璃变 黄的可能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 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