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改进的导向环和摩擦环的摩擦式离合器

包括改进的导向环和摩擦环的摩擦式离合器

摘要

用于汽车的摩擦式离合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包括摩擦装置(1),所述摩擦装置具有:装有弹性部件(7)和摩擦机构的减震机构,所述摩擦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环(5)和带有爪齿(15)的摩擦环(13),所述爪齿(15)横向于导向环(5),通过其端部或主体(17)容纳在凹槽(10)中,所述凹槽(10)使得摩擦环(13)相对于导向环(5)不能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5)包括至少一个径向支撑件(18),相应的爪齿(15)的主体(17)支撑抵靠所述径向支撑件,所述径向支撑件(18)在所述凹槽(10)处相对于导向环(5)的两个平表面之一(11)突出,和/或至少一个爪齿(15)的主体(17)折叠在所述凹槽(10)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689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VALEO离合器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13036.6

  • 发明设计人 G·普瓦里耶;D·达埃尔;

    申请日2008-05-2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余全平

  • 地址 法国亚眠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35: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7-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F15/129 授权公告日:20120118 终止日期:20130522 申请日:200805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1-18

    授权

    授权

  • 2010-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F15/129 申请日:200805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1]本发明的目的是包括改进的导向环和摩擦环的汽车用摩擦式离 合器。

背景技术

[02]汽车的摩擦式离合器,其功能在于通过压盘和发动机飞轮之间摩 擦夹紧,在输入转动元件和输出转动元件之间传递力矩。

[03]摩擦式离合器应该保证连续的即没有撞击的传递,即通过过滤在 再次离合或在力矩方向突然换向时来自发动机或传递装置的震动、冲击和 噪音。

[04]所述离合器包括一个构成输入元件的摩擦装置和一个构成输出 元件并用于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接的机构。

[05]为了过滤掉震动和冲击,在摩擦装置上具有减震器。

[06]一般说来,该减震器主要由以下元件构成:

[07]-两个彼此相对转动地固定地连接的导向环;

[08]-与导向环同轴并且相对于导向环转动移动的环状衬片;

[09]-装有连接导向环与衬片的弹性部件和摩擦机构的减震机构。

[10]弹性部件是能量的聚集机构,而摩擦机构是能量的消散机构。

[11]该摩擦机构构成滞后系统,即其由一组所谓摩擦施力环和轴向压 缩弹性环形成。

[12]该摩擦机构的负荷由弹性环保证,而摩擦环和弹性环之间的界面 限定一摩擦系数。

[13]如在法国专利申请FR 2854671中所述,可以将多级摩擦环与弹 性环叠置,这种布置适合于消散减震机构的弹性部件中所包含的能量。

[14]摩擦环可以通过爪齿连接至衬片和导向环,该爪齿容纳在凹槽 中。

[15]所述凹槽因此能够使摩擦环相对于导向环不能转动。参见例如法 国专利申请FR 2890713。

[16]导向环和衬片一般由金属板构成,而摩擦环由塑料或钢或覆有塑 料的钢构成。由于转动的速度较快,该材料的差异导致塑料爪齿在容纳有 爪齿的凹槽的轴向壁处嵌入或插入金属板中。

[17]然而,摩擦环的爪齿的嵌入导致在该摩擦环的表面与导向环的平 表面之间出现角形间隙,这降低了由摩擦环过滤震动的效率。此技术问题 被称为“抽屉效应”。

发明内容

[18]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通过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的摩擦式离合器来解 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这种摩擦式离合器包括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 置具有:装有弹性部件和摩擦机构的减震机构,该摩擦机构具有至少一个 导向环和带有爪齿的摩擦环,该爪齿横向于导向环,通过其端部或主体容 纳在凹槽中,该凹槽使得摩擦环相对于导向环不能转动。

[19]该摩擦式离合器包括能够增大摩擦环的爪齿端部与导向环的凹 槽的轴向壁之间的接触表面的机构,这相当于降低了爪齿端部与轴向壁之 间的接触压力。

[20]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该接触表面,导向环包括至少一 个径向支撑件,相应的爪齿的主体或端部支撑抵靠所述径向支撑件,所述 径向支撑件在凹槽处相对于导向环的两个平表面之一突出。

[21]所述支撑件布置在凹槽的延长部分中,并具有与位于该延长部分 或在与凹槽的轴向壁的同一平面中的爪齿的侧壁的接触表面。

[22]所述凹槽可以是通透的。

[23]有利地,在凹槽的两个轴向壁处布置一对轴向支撑件,而导向环 在其两个平表面的每一个上对于每一个凹槽都具有至少一对径向支撑件。

[24]所述径向支撑件具有与摩擦环的爪齿的主体的侧壁接触的接触 表面,所述接触表面垂直于导向环的平面。

[25]在第二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该接触表面,至少一个爪齿的主 体在凹槽处折叠。

[26]所述导向环的全部的爪齿的主体在容纳它的凹槽处折叠。

[27]有利地,在第三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该接触表面,可以将前 面两个实施方式结合起来,并制造一摩擦环,该摩擦环包括带有至少一个 爪齿的主体,该爪齿在靠近至少一个径向支撑件的凹槽中(优选在其处) 折叠,相应的爪齿的端部或主体支撑抵靠所述径向支撑件,该径向支撑件 相对于导向环的两个平表面之一突出。

附图说明

[28]现将借助于仅作为示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的实施例,并参 考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29]-图1表示摩擦式离合器的摩擦装置的俯视图;

[30]-图2表示位于导向环上的摩擦环的俯视图;

[31]-图3表示容纳在导向环的凹槽中的摩擦环的爪齿的细部视图;

[32]-图4表示导向环的径向支撑件的细部视图;

[33]-图5表示导向环的平表面,摩擦环的爪齿相对于该平表面突出;

[34]-图6表示图5的径向支撑件的细部视图;以及

[35]-图7和图8表示折叠在导向环的凹槽中的爪齿的细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图1表示稍微从摩擦式离合器2的摩擦装置1的一侧(或摩擦道) 的俯视立体图。

[37]图1示出叠置的两个衬垫3和4,摩擦盘24支撑所述两个衬垫也 支撑两个叠置的导向环5和6。

[38]在导向环5上,弹性部件7(弹簧)容纳在凹槽8中,摩擦环13 的爪齿15的4个端部9突出在凹槽10之外。

[39]在图2上显示出摩擦环13。

[40]在以下的任何描述中,都认为用于摩擦式离合器2的摩擦装置1 是图1的摩擦装置,并且以后描述将集中于导向环5。

[41]导向环5包括两个平表面11和12。对于图2和以后的附图,在 其上面放置摩擦环13的平表面11被称为第一表面11,而相对于导向环5 的平面与第一表面对称的平表面12被称为第二表面12。

[42]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置于导向环5的第一表面 11上的摩擦环13的放大视图。

[43]所述摩擦环包括环状部分14和爪齿15。

[44]连接至环状部分14的爪齿15具有位于第一表面11上的基本为 径向的第一部分16和位于径向的第一部分16的端部并且容纳在凹槽10 中的第二部分17,为在以下全部的描述中简化起见,该第二部分17被命 名为爪齿15的主体17,并且可具有基本为轴向的几何尺寸,或者相对于 第一表面11成一角度。

[45]摩擦环13具有4个爪齿15,每一个都通过其主体17容纳在导向 环5的凹槽10中,以便基本上垂直于导向环5的平面。

[46]如在图2中所示,凹槽10可以是通透的。但在一个实施变型中, 也可以被制成不通透的。

[47]该凹槽10的作用在于使摩擦环13相对于导向环5不能转动,即 使得摩擦环13相对于导向环5在转动上固定而可轴向地移动。

[48]径向布置并相对于导向环5的第一表面11突出的支撑件18在凹 槽10处支靠爪齿15的主体17。

[49]该支撑件18可具有任何形状。

[50]在图2中,所述支撑件的形状基本为平行六面体,其数目是8个。

[51]图3表示径向支撑件18和容纳在导向环5的凹槽10中的爪齿15 的主体17的细部视图。

[52]在凹槽10处,在导向环5和摩擦环10之间的接触是在径向支撑 件18和爪齿15的主体17的侧壁19之间实现的,该侧壁19对于接触压力 的特征尺寸就是其厚度的尺寸。

[53]该径向支撑件18增大了在凹槽10处导向环5和摩擦环13之间 的接触表面,这使得能够限制凹槽10的轴向壁20的金属板嵌入到爪齿15 的主体17(或径向部分16的端部)侧壁19的塑料或钢中。

[54]实际上,增大该接触表面相当于减小爪齿15的主体17的侧壁19 与凹槽10的轴向壁20之间的接触压力。

[55]除了减小在爪齿15的主体17处的接触压力之外,径向支撑件18 也有利于使得摩擦环13在导向环5中不能转动,该不能转动已经由凹槽 10保证。

[56]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导向环5上的两径向支 撑件18和一个凹槽10。

[57]图4示出能够通过径向支撑件18提供的可能的接触表面21相当 于凹槽10的轴向壁20的表面沿同一平面与爪齿15的主体17的侧壁19 接触的延伸部分。

[58]因此,在爪齿15的主体17的侧壁19与凹槽10的轴向壁20之 间全部的可能接触表面是直的或平的。

[59]通透的凹槽10可具有任何的形状,特别是矩形或圆柱形。

[60]图5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型,导向环5的第二 表面12的立体俯视图。

[61]与摩擦环13的爪齿15的主体17的侧壁19接触的径向支撑件23 例如布置在第一表面11上,因此,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增大了在爪齿 15的主体17的侧壁19与导向环5的凹槽10的轴向壁20之间总的可能接 触表面22。

[62]图6表示在第二平表面12上保证摩擦环13的爪齿15的主体17 的侧壁19和导向环5的凹槽10的轴向壁20之间接触的径向支撑件23的 细部视图。

[63]图7和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64]在此,爪齿15的主体17折叠在凹槽10中,并形成一个U形, 这使得能够再次增大爪齿15的主体17的侧壁19和导向环5的凹槽10的 轴向壁20之间的接触表面。

[65]爪齿15的主体17可以是仅仅弯曲而未折叠的。

[66]爪齿可以按照U形以外的其它外形折叠。

[67]在将本发明的两个实施方式有利地结合的一个变型中,即在导向 环5上,将径向支撑件18和23布置在例如所述两个平表面11和12上, 并且使爪齿15的主体17在凹槽10处折叠或弯曲。

[68]也将可以制造仅具有轴向部分或主体17的爪齿15,取消径向部 分16,此时该主体17在第二平表面12上与径向支撑件23相配合,或者 相反,该爪齿15可仅具有径向部分16。

[69]该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权利要求的内容而给出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